诗中的千寻和浮云运用了什么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任选一个说说,表达效果

新增十四首古诗鉴赏
新增十四首古诗鉴赏
一、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答: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答: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本题考查对诗歌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请从写法上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描绘的悲壮的战争场面。
答: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呈现出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悲壮雄浑的画面。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这首诗歌采用象征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是诗歌中烘托战争场面的主要手段。把握住“黑云、甲光”的意思,就不难分析。】
4、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句子的赏析。首先要对“半卷红旗”的战争场景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明白用在此处的目的是什么。】
5、对《雁门太守行》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人手。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关睢《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歌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有什么作用?
答: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追求淑女的故事,自然贴切,意境感人。
2、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把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抒发得感情深挚、真率自然。
3、从哪些诗句可看出君子苦苦思慕窈窕淑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
答:&&&&&&&&&&&&&&&&&&&&&&&&&&&&&&&&&&&&&&&&&&&&&&&&&&&&&&&&&&&&&&&&&&&&&&&&&&&&
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5、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过程,具体分为追求、思慕
、迎娶三个部分。
6、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7、根据具体语境解释词义。
①窈窕:体态轻盈、美好的样子。&
②寤寐:醒来与睡去&&&&
③辗转:睡不安稳的样子&& 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8、本诗以雎鸠、荇菜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其中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9、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10、本诗表现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答: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理解。诗歌中多次出现“思之不得’!的情感,概括起来难度不大。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1、诗中描写小伙子梦中与心爱的姑娘亲近、相处的方式是:“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体现了健康明朗的情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分析理解。注意引号提示用原文语句回答。情调的把握要在充分理解诗歌主题的基础上概括。】
12、请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示例:《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年轻人不禁引发了联想,拔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涉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简析《关雎》的意境美,学生先要调动平时积累,认真研读相关的链接材料,了解所谓意境,还要了解赋、比、兴的手法并学会运用。解答时,首先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有诗意。其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最后再点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3、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指什么?“所咏之辞”指什么?
答:“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辞”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与相思。
&●相关链接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三、《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面三刀咱,但诗贵含蓄,所以,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归类为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类型。】
2、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挨”,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浊”,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一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精神。】
3、诗歌运用了“反复咏唱”的写法,请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这样写好吗,试举例说明理由。
答:这样写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越来越强烈。示例: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十二、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面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业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清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示例:“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昨是今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要抓住写景的特点,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与意境。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不作态,不用典,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通观全词,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脍炙人口,请作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现实生活里的春景,也是词人往昔美好生活情感的记忆,“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5、分析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找出第一节后三句中动态描写的词。这些描写透露了诗人当时怎样一种心情?
答: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动态组成一幅幅画面,牵动诗人的视线和心,透露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2.第二节从表达方式看,主要属于什么?“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自”该如何理解?
答:叙事。“自”显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风的凉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深广。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的杜甫哪首诗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请写出诗名。
答:安史之乱。&&&&
《石壕吏》
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答:诗人从当时的个人的苦难遭遇,想到天下广大寒士正和他处于同样命运之中,因此他大声疾呼,希望普天下的寒士都能得到一个不为风雨所困的庇护所,安居乐业。这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5、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答:“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些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7、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有哪些?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如何。
答:卷、飞、洒、挂胃、飘转、沉。这些词语准确、形象地刻画了风大草飞的动感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注意找准动词,在此基础上领会词语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杜甫的几间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袒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己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解析】本题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及主题的理解。阅读诗词要联系它的社会背景从本题就可以看出学生对诗词理解的程度,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情感。
9、写出这首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要赏析。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解析】中心句的默写理解是诗词复习的重点,要关注!作者面对自己失去茅屋的惨状依然心系周围、感念天下劳苦大众,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雪花给树木披上了银装,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摧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将军角弓不得控&&&
&&&&&(2)、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
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充满伤感的情绪。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一词在句中有何作用?
答:“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5、请结合全诗,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歌。
答:这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6、全诗最能体现作者送别情绪的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说明。
答:愁。为即将到来的送行作了情感的铺垫,情感真切;表现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淡淡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诗眼(或主旨)的体味与把握。送别诗往往体现诗人的惜别、惆怅、乐观等情感;从诗中寻找这样的字眼,并对照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可作答。】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答: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顿时展现在读者眼前。“一夜春风”很写实,同时也暗含惊喜之意。平淡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诗人想起了观赏春天梨花盛开的好心情。梨花是慢慢地在等待中开放的,而雪花中的北国则是一夜即成,欣喜之情自然更胜—筹!春花烂漫本是春天的胜景,把冬天的肃杀无情换成春意盎然,实际上是诗人乐观人生态度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赏析。赏析名句,不光是要再现诗句表现的内容还要体现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和诗歌的主旨联系起来。】
8、作者选择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自己感受边地音乐的韵味,体会急管繁弦的热烈。
七、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争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两句话是不是前后矛盾?其原因是什么?
答:“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青壮年们不顾烈日烘烤;脚踩发烫的土地低头收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他们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珍惜这昼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的太阳炙人了。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为了繁重的赋税,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忍受,再热再累也要忍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首诗反映了农民因遭受残酷剥削,将自己的全部夏收交纳租税,最后不得不拾穗过活的悲惨情景。】
2、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其作用是什么?
答: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诗人以切身的体验,拿农民的悲苦与官员的安逸作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
3、(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从正面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
侧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先是场景描写,后是心理描写,正面描摹加侧面烘托的写法就出现了。】
&(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题时,先要了解诗歌大意,眼中有画才能把具体的场景述清楚。真正做到理解透彻。】
4、从诗中我们能看出诗人白居易的什么精神?
答:这是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抒写的场面、人物、事件,体会作者情感倾向和价值观,进而组织语言答题。】
5、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答:这首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写实手法,在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选取典型的场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九、《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甲】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拟人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
又写了想象景(未来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的离别的愁苦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相聚的欢乐的憧憬。
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伤感。
7、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答:示例:“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对重点词语主要从字面意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涨”是动词,一方面是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给人一种动态感。另一方面是,雨天往往会引起人们思家思亲的情感波动,诗中又是连绵的秋雨,难免会勾起诗人的愁思。】
8、诗中运用反衬的写法,来表现诗人孤寂心情的句子是&&&&&&&&&&&&&&&&&&&&&&&&&&&&&&&&
9、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符合诗歌本身韵律要求,你认为累赘吗?为什么?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但不觉得累赘,反而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全诗跨越时空,把今日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和他日的彼时彼地彼情彼景情彼景交织起来写,艺术构思极为巧妙,历采为人们所称道。
十、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答: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拟题只要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答:示例: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以。(如扣住“到”或“成”
“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方式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字的含义有什不同?
答:前一个“难”指的是客观条件上的难以见面;后一个“难”指的是主观感情上的难分难舍。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画面感是理解古诗的关键。“难”字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次,意思却各不相同,细细品味,难度不大。
4、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答: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两句为古今人所传颂,不绝于耳,影响非常深远;有人解它可以言情,有人解它可以喻志,试用自己的话从这两个方面赏析这两句诗。
答:言情:诗中表现的执著和忠贞不渝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范畴,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喻志:诗中表现忠贞不二的执著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6、选出对这首诗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融情人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7、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答: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十一、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答:“无言”二字写出了词人的愁苦神态,“月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睛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
2、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下片词意作简要赏析。
答:“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3、“相见欢”是词曲牌,又名乌夜啼。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亡国哀思的感情。
4、“剪不断,理还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纷繁的离愁比做难理的麻丝,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愁肠百结的烦乱的心绪。这两句后人多用来比喻事情难以处理,心情特别烦乱.
5、你怎样理解末句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举例说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答:运用白描手法,表达出“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的沉痛和辛酸之情,尤为感人。
&&&&&&&&&&&&&&&&&&&&&&&&&&&&&&&&&&&&&&&&&&&&&&&&&&&&&&&&&&&&&&&&&&&&&&&&&&&&&&&&&&&&&&
6、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愁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它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7、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答: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答成“亡国哀思”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在准确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诗句所展现的内容。此词作于李煜归宋以后,细腻地描绘了他亡国后溺于悲伤的心情。“月如钩”从视觉上告诉读者当时的时间,缺月正象征着作者人生的失意。自比“梧桐”,终日和冷冷清清的秋色作伴,深深地刻画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别是”这二字用得极妙。它把作者那种真切的愁的滋味婉转地表达了出来。无言哀伤,却让读者的思绪停留在“愁”的想象中,让气氛更加沉重。不言离愁却让你深深地陷进离愁别绪之中。
9、“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用“寂寞”“深”“锁”呼应上句的“独”字。作为被囚之人,词人表达了亡家失国的旧时国君的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前面三句的景物描写都围绕着“独”字展开,体现出作者当时凄凉的心境。由于身份的特殊,对于“被囚”的感受也会越发不同,题眼是“孤独”,难度不大。
10、任选角度,赏析千古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示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因“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诗中常见。这里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这三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任选角度放宽了答题的限制,可以从写法、内容、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赏析。围绕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十三、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阅读《登飞来峰》,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义,谈谈这两句诗的哲理含义。
答:示例:登上山去,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身在凌空的最高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领会和感悟。其蕴涵的哲理关键在于只有“身在最高层”,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3、任选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4、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寓意)指的是什么?
答:指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困难吓倒。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D& )
A、这是一首七言绝旬。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旬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十四、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答:这一句说明了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联系实际谈只要符合诗句意思即可。
2、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答:(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分)
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答: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于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理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诗歌的第二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你分析其原因。
答:参考要点:景色优美,充满哲理,对仗工整。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答: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着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10、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两句是说,漫步于乡间,绕过一座小山,跨过一条小河,小路蜿蜒曲折,仿佛已无路可走,不经意间看见成荫柳丛中掩映着美丽的小山村。人生在某一时刻,会陷入“疑无路”的困惑,但只要心存理想,永不灰心,转瞬间,就会看到“又一村”的景象。比喻困境中蕴涵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理解与赏析。诗歌是用形象表情达意的。所谓哲理性是指诗句表达的意蕴与生活中某些蕴藏的道理相吻合。揣摩哲理一定要先弄清诗句的意思。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1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12、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答:示例: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陷入困境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一线光亮,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13、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表现了诗人的陶醉、留恋
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1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15、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主人与客人对话写法.描绘出了这次愉快的游历生活的情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达了农家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一片心意。
16、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一、二句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朴品性。
C、五、六句描绘乡村春社前夕的热闹情景,“古风存”盛赞了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D、七、八句写主观心境:山西村夜晚中的景色更美,我若有时间,定在晚上乘月色出游。
1718_____19
八、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第一句诗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夜色浓厚、清冷寂静或朦胧迷茫、冷寂悲凉。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2、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答: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傣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知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泊秦淮》的作者是____,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的陈后主。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辞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