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1-3段作者是怎样融情于景高考情景交融练习的

散文中的“化境”--笑傲江湖
散文中的“化境” |
我们指导学生在鉴赏散文作品时,特别是有写景的散文,往往从情景关系入手赏析。或是作者借景抒情,或是寄情于景,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其他的情景交融方式。但是二者是具体怎样有机融为一体的,二者的契合点到底在哪,分析却往往不到位。
情和景,从概念上来说是两回事,但在一些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抒情和写景,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决非径润分明、平分秋色的.诚然我们在阅读一些散文佳作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但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或喜或忧、或痛或悲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换言之,优秀的作家们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从而有别于一般人的平庸之作.能从景物描写中读出情感来,这就告诉我们:散文作品中首先是有“情”,大凡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情”之所驱,“情”之所致.作为写作、创作作品的主体的人(作家,或者我们自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感情载体.他的感情影响他甚至左右他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本来静止的、无意义的景物到了他的眼里,都似乎成为某种感情的体现者、某种希望的寄托者,某种思想的象征者.这些自然界的景物经过人们的头脑这座“感情的加工厂”加工后,落到纸上便成了一种带感情、感倾向、带个性的“活物”了.这就是优秀作家们创作的散文作品之所以优美隽永、耐人回味的原因所在。&
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是说作家们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总要把自己储存在心灵里的情感融入到自己所要描写的自然景物中去,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作者所观察到的景物是按照自己独特的情感角度去欣赏的,景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客观的,但更是情感的。景物的特征是按照作者的情感角度得到强化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别于我们平时所见的,读后我们才会感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更美。
孙绍振在他的《文学创作论》提到的“化境”,说的就是在想象中主观心灵的储存和客观生活的特征能够自由地交流,就像巴尔扎克在《法齐诺?加奈》的《前言》中描述的:
当我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我能够使自己处于他的地位(按:这里指郊区的工人),过着他们的生活……听着这些人谈话,我就能(深深地)体会他们的生活,仿佛自己身上就穿着他们那身破旧不堪的衣服,脚上就穿着他们那双满是窟窿的鞋子;他们的欲望,他们的需求,这一切都深入我的心灵,我的心灵和他们的心灵已经融而为一了。
这里说的“心灵融而为一”是深刻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思想与思想的相通,而且是感情与感情相溶。而感情并不是完全属于意识的领域,也包括无意识的领域。感情相溶,就意味着意识与无意识都能互相渗透,想象才能毫无阻滞,进入一种自由的天地,只有这样作家才不仅仅是在观察而且是在体验。到了这种境界,巴尔扎克才能使“自己脱离自己的一切习惯,变为另外一个人”。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他感到那里的明月、清风、白露、江水等等都是他可以倾诉心中苦闷和喜悦的对象,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它们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进而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洒脱旷达的心胸和眼前之景,融而为一,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天地,同时自己也异乎平常的自己,羽化而登仙。
依据上面提到的“化境”规律,我们再来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独自一人去荷塘散心,因为自己白天被世事所累,身心疲惫不自由,作者有了这样的心灵储存,走在小煤屑路上,就感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压抑的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宣泄,随之作者把这里的荷塘、月色等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并与之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自己“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自己也像“到了另一世界里”,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不再纯是现实中的,而是经过作者情感加工过的“荷塘月色”了,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片天地。所以作者为了追求“独处后的自由”便与无边的荷香月色融而为一了。在与荷香月色的心灵交流中,感受到了独处后自由的淡淡喜悦。
我们再借此规律鉴赏一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在文中为什么借“清、静、悲凉”之感来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呢?
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一是源于作者对故都的热爱。郁飞在谈到自己的父亲的《故都的秋》时说,父亲在《北平的四季》(1936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二是作者的人生苦难经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对故都的挚爱以及自己苦难人生的悲凉,这是作者的心灵的阅历和存储,它一旦遇到故都的秋季的院落(牵牛花、秋草等)、槐树、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以及悠闲的北平市民对答的神态时,便与这些猝然结合,融而为一,作者就把故都这些秋之景物视为知己,尽情地宣泄着对故都的爱和自己的那份悲凉。所以文章最后还在表达自己的“心甘情愿”: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故都的秋已不再纯是客观之景了,而是经过作者情感加工后的另一番秋景,也是作者寄寓心灵的另一个世界,作者是那些秋景的一位朋友,也就是说,作者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变成了故都的秋中的另一个人。这样我们通过“化境”理解“清、静、悲凉”就容易得多了。
总之,我们在鉴赏写景散文时,不能生硬地用情景关系把作者的情感和景物捏合在一起,而应该找到眼前之景与作者情感的融合点。
作者:xinxin |
上一篇:下一篇:发表评论:发布100强无锡企业名单:
《赤壁赋》教学设计方案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赤壁赋》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王海炬&&&&文章来源:团委&&&&点击数:3241&&&&更新时间:&&&&
&&&热&&&&&★★★
【字体: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
“”“”“”
(zhǔ)(yǎo)(tiǎo)(shǎo)(qiǎo)(yǐ)(hè)(lí)(zhú)(lú)(shi)(páo)(zūn)(fú)(yóu)(yáo)(piān)(mí)(shuò)(zàng)
:使动用法,使……起舞,使……悲泣。
: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rr,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点评: &&&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用心程度,同时也告诉了下届考生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用心积累,对课本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足以应对高考了。 &&&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文章虽然在内容层面上略嫌不够充实,但能够如此娴熟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为一体,难道不足以让这篇获得满分吗?
文章录入:xiaozhou&&&&责任编辑:xiaozhou&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维护:周燕萍┋QQ:┋Email& :
网站备案: ┋ 网站内核:赤壁赋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赤壁赋复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6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必修一、二期末复习梳理二2011.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必修一、二期末复习梳理二2011.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转载]生命在这里沉思----试析《后赤壁赋》苏子情感的变化过程&&nb
生命在这里沉思
----试析《后赤壁赋》苏子情感的变化过程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 简振雷
本文是上海高中语文试用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前赤壁赋》的姊妹篇,作为拓展阅读,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由景生情、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虽屡遭人生磨难,身处逆境,但依然豁达、淡泊、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班里的同学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探索人生意义,但生活阅历不深,阅读面不宽,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阅读中缺乏整体感知和深入挖掘文本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拓展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过程与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力争做到新知与旧知结合、文与言统一,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子在逆境中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苏子散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坚毅、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温故:背诵《前赤壁赋》第三段,说说苏子的情感发展脉络   乐——悲——乐
  知新:学生诵读《后赤壁赋》,教师背诵《后赤壁赋》。   提问“赤壁之游乐乎?”(宏观层面)
  二、体会作者在情感的变化中对生命的思考(微观层面)   1.圈出第一段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此情感是怎样产生的?   乐(景美、客来)、叹(亦乐)(无酒无肴、窘困)。
  2.圈出第二段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这表明作者怎样的思考?
  由啸(因美景而兴、乐至极)而转悲恐(客观:萧煞的冬景、只身一人、主观:孤独、自己的遭遇)   3.作者的情绪在悲恐之后怎样平复下来的?   中流放舟、孤鹤掠舟、道士化鹤   4.“中流放舟”、“孤鹤掠舟”和“道士化鹤”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含蓄地表现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正如诗仙李太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与天宫的仙人相会一样,苏轼采取的是一种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超然于物外。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对生命意义深沉的思考,而且以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于是便有了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感。
  5.作者为什么要在写景状物中反复思索人生的意义?有何启示?
  作者始终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他在苦苦思索和寻找自己生命的支点,笔下的景物无疑会体现这种思考,反复也就难免。但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要坚忍地活下去,在旷达与淡定中与命运作抗争,苏子真正走向了成熟。正如苏子的好友参寥法师云:
 &&&&&&&&&&&&&&&&&
 东坡先生挽词
  &&&&&&&&&&&&&&&&&&&&&&&&&&&&&&&&&&&&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三、作业(拓展层面)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说本词是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的?
  四、板书设计:
  &&&&&&&&&&&&&&&&&&&&&&&&&&
生命在这里沉思
悲 恐&&&&&
主客互现&&
&&&&&&&&&&&&&&&&
-------试论“纲举目张”阅读法在文学作品教与学中的运用&&&&&&&&&&&&&&&&&&&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能力训练体系都呈现出杂、繁、乱、难的特点,历来以无头绪、无规律、无条理见称,给人以“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怎样使得文学作品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能有一个抓手,并以此为切入点,在阅读与写作中可以较为迅速地把握一篇文章的全貌和明白写文章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儿,以便从总体上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效率,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认为造成语文学科的“杂、繁、乱、难”与很多人没有弄清楚“语文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有关,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对于其它学科教材的言语,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揣摩“怎么说”,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说什么”;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重要,但弄明白它“说什么”却是为了理解它“怎么说”,这是语文教与学的核心。
“怎么说”即“怎样表达”涉及三个问题:“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的,和表达的效果怎样。”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作家是怎样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笔者认为,这种“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就是一篇文学作品的深刻的见解,“这种观照技巧”就是表达的方式、表达的技巧:夹叙夹议、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等,语文教学就是要明白和落实这两个问题:一、文章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是什么,二、作者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有哪些。那么,怎样在平时教与学的中落实这两个基础点,以确定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培养真正的“语感”呢?
笔者认为,“披沙拣金”“纲举目张”的“主客互见”阅读法能比较好地解决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此处的“纲”和“金”就是文学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观点和态度。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就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词、关键句和主旨段。而“沙”和“目”就是语言材料,从表达的方式上看,主要是记叙和描写的部分,也就是作者选取怎样的材料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他的思想。这两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抓住了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在阅读别人的文学作品时学会识别主旨和体会写法,自己写文章时就会自觉地确定立意和选择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具体说来,运用纲举目张学习法具有如下的一些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全面提升驾驭教材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较快地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文学作品的切入点,并条理清晰地组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效性就会相对减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会大大提升。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囊篇”,这就是说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也应该有)鲜明的观点,所使用的材料要与确立的中心相吻合,要互为表里。《故都的秋》,作者开宗明义,表达明确:自己喜欢故都秋天的“清、静和悲凉”。这就是作者要表现的主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按照一般的行文思路,在接下来的语段中,作者一定会运用记叙和描写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秋院图、秋蕊图、秋蝉图、秋雨图和秋果图来具体剖析“清、静、悲凉”的具体体现:抓住南方秋天的“慢、润、淡、混混沌沌”与北方秋天的“落寞、深沉、悠远、严厉、萧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把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真正体验和感悟出来。尤其是“秋雨图”中,作者着力渲染北国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罗的下起雨来了“一层秋雨一层凉”,与南方的“多雨而少风”和“混混沌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后面的“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下了很好的铺垫,至于把南国的秋的淡泊与北国的秋的浓烈类比成“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骆驼,鲈鱼之与大蟹,黄犬至于之与骆驼”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纲举目张之法,就能始终把一篇文学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就能真正领会局部和整体、材料与中心的关系。《黄州快哉亭记》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作者在行文中通过议论与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关照:“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教师可抓住这句话,先引导同学思考前两段作者所做的关于快哉亭的描写,作者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然后再分析引用关于楚襄王和宋玉的典故,作者的真实用意是想引出为何虽遭贬谪,但依旧快乐的原因就是作者的自得,然后再举例说明张梦得就是这样的自得之人,最后,话锋一转,指出如果不自得,就会“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作者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虚实结合,正反结合,教师只要牢牢抓住“自得”与“不自得”这个纲,就能让学生非常明晰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也一目了然,这样,一篇看似艰涩的古文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攻克了。
不仅是把握现代文、古文如此,古诗词的赏析也完全可以用纲举目张之法:诗词的语言表达总是简洁、凝练的。简洁、凝练的语言之中通常会有概括性极强的词语,这为披沙拣金、纲举目张阅读法提供了天然的抓手。2010年上海春考的古诗词:王士禛的《真州绝句》:“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选诗的后面咐了清人的一段评语:“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为一篇之主,前三句凑泊成趣,为一篇之客,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须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气呵成,如天造地设,所谓运斤成风,欲求斧凿之痕,了不可得。”细细想来,这完全是“披沙拣金”“纲举目张”的阅读之法,如果说“半江红树卖鲈鱼”是这首诗的总纲,为我们描写了渔家在夕阳染红的江水边柳树下卖鱼的景象。那么,“树”与前面的“柳”照应,“红”(或“半江红树”)与前面的“日斜”照应,“卖鲈鱼”与“钓人居”照应:这些都说明此诗主客照应相配,前呼后应,纲举目张,自然契合,这首诗融情于景,描写自然美景和江村风情,抒发了安宁悠闲和舒畅愉悦之情。由此可见,阅读一首诗也同样需要运用纲举目张法,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再细心体验主旨句的纲(即主句)与其他语句的目(客句)之间的关系,就会知道怎样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来全方位立体的理解和把握一首诗词的主旨和写法。&&&&&&&&&&&&&&&&&&&&&&&&&&&&&&&&&&&&&&&&&&
二、披沙拣金、纲举目张阅读法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的把握一篇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理解教师的课文分析,有利于学生从“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从容应对日常的各种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
文学是借助于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别人怎样表达的,是怎样把抽象的道理和情感抒发得形象生动深刻的,要理解这一特点,就要在阅读文章中抓住关键词、核心句,抒情和议论的语段:《幼学纪事》中的尾段:“‘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衷心地喜欢这两句话,读起来总感到亲切。我庆幸自己在那样恶劣的政治制度下竟遇上那么多好的老师和好的朋友,他们为我启蒙,教我知道书这种东西的宝贵,使我没有胡乱地生长。”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语段:它是理解这篇文章的一把钥匙,学生倘能抓住“蓬”和“麻”“恶劣的政治制度”“
好的老师和好的朋友”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就可以一下子理解作者在看似随意的叙事与描写中,怎样做到前呼后应,纲举目张的,作者选材组材的独到性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对于作者的那含着苦涩的幽默、自嘲的语言风格也就会感同身受了。作者为文的过程就是把结尾的这几句概括的语句具体化的过程,而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把文章前后关照起来,相互印证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就会像得了如来佛的手掌一样,比较好地明白和理解在试卷中考察的题目:2009年上海语文秋考的选文《春声和春深》文后有一道题:“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这两句话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一问题要想答好,学生就务必先理解作者通过对塞北春天特征的描绘来反衬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理解不到这一点,作答时只能就事论事,答不到采分点。倘能抓住“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就可以理解此句的含义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无尽的思念之情。对于以北国春景描写来反衬对南国故乡的思念也就容易理解了。在另一题中,让读者“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⑾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答案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意在抒发自己的深沉真挚的思乡之情。”这个问题要想答得好,答得准确,读者就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主旨即写了什么和文章的写法,即怎么写的,才能准确、全面有针对性的作答。其实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并不难:细细体会文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这就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抓住了这句话,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要用北国的春天来反衬南国的春天,为何要通过写映山红来抒发这种深沉的思乡之情。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抓住了中心和表现中心的写法,就可以上引下联,由实入虚,纲举目张,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总体结构了。
三,有利于师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从而从更高的层面上来提升语文教与学的两个方面的自觉性,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特质是它是用语言塑造的形象来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大凡能够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它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可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它用来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形式一定会有它的独到之处、可圈可点之处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在阅读与写作中把握文学作品这一本质特征,抓住关键,较为迅速地提升把握、驾御文本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和水平。《廉颇蔺相如列传》洋洋洒洒数千言,人物繁多,情节复杂,乍读起来,确实让人丈二和尚,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但细读起来,还是有章法可寻的:倘能抓住“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一句就可以迎刃而解:其实整篇选文就是围绕蔺相如的“勇”和“智”来展开的,无论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还是将相和,都体现了蔺相如再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审时度势的“大勇”和“大智”,蔺相如的睿智、勇敢、谦让和以国家为重的高贵品质就呼之欲出,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了一个可以系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这一阅读方法在阅读庄子的《秋水(节选)》中也是如此,你大可以只抓住一句:“今尔出于涯俟,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以语大理矣。教师只要抓住此句话,引导学生找出上下文中的“出于涯俟”
“观于大海”、“尔丑”、“大理”分别指的是什么,《秋水》一文的文脉就会清晰地凸现在我们的面前,作者运用援譬设喻的手法也就好理解了,真正做到纲举目张。其实文学就是借助于具体、生动形象来表现深刻、独到的思想情感:冯友兰先生的《我所认识的蔡孓民先生》一文,只要牢牢抓住蔡先生的两大端:“春风化雨,兼容并包”就可以迅速理解整篇文章中在选材、立意、组材和详略方面的鲜明特色,2010年上海春考题《我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阅读中,只要抓住第六节:“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不得不暂时忘掉脸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明白了这一段中的一系列概括性的词语:诸如“阻隔”、“驾驭”、“单对自己的注视”、“人间训诫”、“稀奇古怪”分别指的是什么,你就能既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又能把握作者的欣喜之情,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散文就能非常从容准确精当的把握了。这就是系一发而动全身的妙诀。古诗词曲的阅读与鉴赏也是要披沙拣金,纲举目张:唐朝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后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凉“字用得最生动传神。其实,这正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凉”是说月亮的皎洁、明亮,月亮不明或阴雨天气是不会给人以凉的感觉的,就是说,尽管月亮不圆,但是晴空万里,春色无限:月如美人之眉,诗人放舟中流,两岸重峦叠翠,倒映在水中,桃花花瓣落英缤纷,半夜时分,一只呼吸了春天雨露的鱼儿在滩边嘻戏。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凉月带给读者的,不能不说“着一‘凉’字,尽显风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如果明白了语文学科通常是借助形象来抒发思想情感的特点,就会自觉地把披沙拣金、纲举目张、由实入虚的把握一篇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在阅读与写作中真正明白文章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
由此可见,一篇文章尽管从表现手法上来看纷繁复杂,形式多样,但我们只要善于识别和把握流露在行文中的那些概括性的意蕴深刻的词或句子甚至一个段落,就可以纲领在握,虽多而不乱了。那么,怎样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和贯彻纲举目张法呢?
首先要有要以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大体二十几种)为切入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其实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自如的运用语言来清晰、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当然就离不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很多人学了若干年的语文,学到最后总感觉语文学习空泛得很,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没有从学习别人如何表达思想情感入手来学习语文。梳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别人运用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你能看得出来。二是读者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能自觉地运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试想一个通篇比较好地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考场作文得分一定不会低。三是可以借此把课本上学过的的文章得以全面梳理,从更高的层面上来重新认识、理解、把握课文:诵读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如入大山探宝:正大高峻的立意、目不暇接的意象,精彩神奇的想象、激情飞扬的辞采令人叹为观止,如能从铺陈、渲染、烘托、排比、反复、描写景物的远近、高低、声音、色彩、虚实以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有机结合的角度审视、体验、感悟滕王阁序的美轮美奂就会锦上添花、别有洞天。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就是在这种体验和感悟中逐步得以提升的。宋词名篇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只要抓住开篇一个议论性的“异”字,就可以自然理解作者对于边关塞外风景的描写异在何处,与下文的“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和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作者报效祖国、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和深沉的思乡之情。由此可见,文学作品教与学的过程中,明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无疑会大大提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能力。
其次,在明确写法的基础上,就要结合文学作品的标题、作者、注释、写作背景、提干的陈述和选择项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核心句,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前后是怎样关联起来的。更加明晰地感受作者的思想和行文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把相同相异相反的材料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抓住了关键句,而后就看作者是如何把此关键句的词语具体化的。关键语句是要到议论与抒情的语句中去找,到总分关系中总的句子中去找,到运用了类比、对比、反衬的手法句子中表达核心观点的句子中去找,到起承转合的句子中,去找转折、承接、递进关系中强调的分句。其实一篇文章中提纲挈领中的词语也有区别:是有辈分的,有包含与被包含、说明与被说明,也有一级词,二级词,三级词。例如《想北平》一文,作者为何要想北平?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一级词“清福”,为何会在北平享清福呢?这就牵引出二级词:北平是自然、温馨而宁静的,自然、温馨而宁静的北平具体体现在哪里?这就引出第三级词汇,“面向着积水潭,背靠着老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整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自然、温馨而宁静的北平就呼之欲出了。至于前三段与后四段的互相照应,就更多了:“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与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这是发生在一大片地方的)。“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与“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这就是一幅图画)。“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与后面的“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都是相互照应互为表里的。概括使得表达简洁凝练,演绎时的表达生动形象,自觉地运用披沙拣金、纲举目张之法,就可以使阅读的材料成片、成线、成网、前呼后应,文本理解起来就可以大通,材料间上下打通,左右打通,虚实打通、具体与抽象打通,就可以迅速抓住文眼,领会文意,有利于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你就可以清晰地体会序文与正文是怎样照应的,《秋声赋》的主旨是秋的来临中关于秋声的描写,“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是自然的规律,已在先期作了铺垫。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哀”字,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都是这样的意蕴丰富,言简意赅的词,从抽象的“哀”字和“喜”字入手,看文中是如何表现这种“哀”和“喜”的,以此入手就不难理解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了。
三、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中要自觉地运用中心观照法。任何文章都不会离开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状物为抒情、议论而设,抒情、议论从叙事、写景、状物中引发出来,古语云“诗言志”,所谓的志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所有材料都由中心来统帅,文章的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中心,阅读文章,答题时要注意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要落到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是如何表现中心的。《无韵之离骚》的中心是:这“奇”,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就是此文的中心,在接下来的行文中,作者以李广和汉武帝的例子来观照此中心。唐人柳中《征人怨》中“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作者却通过叠词的运用和对边关特有的风物的描绘句句抒发了“怨情”,这就是中心观照法。阅读王安石的《石钟山记》,就要抓住“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个句子,你才能理解作者为何要不厌其烦的具体介绍其他人对于石钟山成名原因的探索,以及自己趁暮夜月明对阴森恐怖的石钟山的实地考察。作文的训练中也可以使用纲举目张法:不妨采用如下的训练方式:引论部分先概括引用所提供的材料,再引出全文中心论点。(概括的部分)本论部分围绕中心分列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具体的部分)结论部分可使用名言过渡,深化中心,指出怎样去做,再收束全文。这也是用中心观照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文赋》中“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此处的“意”,就是指文学作品的主旨,“物”指的是文学作品的材料,“文”指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自由地表达、恰切地表达、形象、生动地表达、深刻、独到地表达一直是语文教与学的梦想,但愿通过对披沙拣金、纲举目张阅读法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使得越来越多人能够走出文学作品教与学的低效的泥淖,走向文学作品教与学高效的康庄大道,最后美梦成真。
 参考书目: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
王荣生主编&
2005年12月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作文》&&
刘永康主编&
2008年5月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刘永康主编&
2008年5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专业成长》&&
刘良华著&&&&
2008年7月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经有什么用》龚鹏程主编&&
2008年 7月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诗论》&&
朱光潜著&&&&&&&&
2007年4月版&&&&
江苏文艺出版社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教育部师范司编&&
2006年4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2007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情景交融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