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和学习的对联,要求是对联上联下联联各五字,最好要原创

社区服务:&&
当前位置:
&& 主题回复
&主题:楹联知识专帖(有关对联理论的帖子请贴于此)
作 者: 翠袖
&为了便于论坛网友查阅对联理论知识,诸如对联的格律、对仗之道、对联禁忌……特设此帖,朋友们有这类东东,请贴到此处,大家一起学习吧~&------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联的格律 (转贴)
作 者: 翠袖
&&&&&&&&&&&&&&&易公子论联之一,对联的格律&
&&&&&&&&&&&&&&&&&&&&&&&&&&&&
&&&对联的格律,比起诗词来,更复杂一点。因此,要想说清楚对联的格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从古今对联的实践来看,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
&&&一,正格联&&
&&&正格联的基本定义是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在正格联中,又分为三种形式。&&
&&&1,律联&&
&&&律联的上下联一般均为五字和七字,其所遵循的格律与律诗基本相同。律诗的基本格律规则为:(1),二四六位置的平仄相错,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的平仄与上联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平仄的相对是针对二四六位置和尾字而言,一三五位置的平仄可以不论。(2)由于下联以平收,因此,联律也得避免律诗中的禁忌。A,忌三连平。即在尾三字中,必须有一个仄声。B,忌犯孤平,即在整句句子中,除了尾字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平声字。注意这两点,就能避免律句中的禁忌。(3)忌诗中的变格: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倒数第三字与倒数第二字,在律诗中常常可以互换,即尾三字变为“仄平仄”的格式。例:“无为在歧路”,其中的“在”和“歧”的平仄对换了一下,看上去是不符合平仄相错的规则的。但古人常喜欢在尾联中用这样格式。由于律诗中的尾联是不对仗的,因此,这样的规则就不能借用到联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其中的纳与余换了位置,因此,虽合诗律,却是不合联律的。(4)关于平仄的古今音问题,在律诗中当按古音取,一般以《平水韵》作蓝本。而在对联中,除了可以按古音外,也完全可以按现在普通话的平仄取音。&&
&&&2,组合律&&
&&&对联与律诗不同,对联的句式比较随意,除了五字和七字外,对联的句式不拘一格。有两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甚至几百字的。因此,在平仄的协调上就产生了取舍的困难。后人总结了一种马蹄韵的规则。所谓马蹄韵,是一种形象的表达的方式。马在奔跑的时候,前两蹄提起,后两蹄落地,在声音上呈一轻一重的形态。对联的马蹄韵规则有三种说法:(1)上联尾二字必须为仄。下联尾二字必须为平。呈马蹄起落之势。如:XXXX仄仄,XXXX平平;(2)如果在一幅对联中,有两句以上的句子组成,则每句的尾二字也须平仄相对。如,上联:XX仄仄(或平平),XXXX仄仄,下联:XX平平(或仄仄),XXXX平平;(3),不管一句句子有多少个字,上下联中的尾二字和所有中心词的平仄相对,这种说法比较复杂,而且关于中心词的界定又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如果不是作一幅很长的联,就不必考虑这种形式。在以上三种说法中,以第二种最常用。&&
&&&3,宽律。&&
&&&宽律在清代以前是很少存在的,清代以后,由于小说文体的普及以及白话文的兴起,对于联律要求也就越来越宽松。宽律的规则很简单,即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仅此而已。从现代对联的发展上看,这种形式的对联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由于现代人对古汉语的掌握达不到古人的程度,词汇量又不够丰富,因此。如果也要求象律联或组合律联一样非常考究每句句子中好几个字的平仄,容易产生因律害意的后果,至少在词意的表达上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有鉴于此,放宽除尾字以外的所有字的平仄,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格律的解放。&&
&&&&&必须深究的是,对联习惯于以仄收作上,平收作下,并不是从其产生之日前就已经约定好的。这种现象是受了当时的律诗中的对仗句的影响。因为绝大部分律诗都是押平声韵,因此,在对仗的颌颈联中,上句都以仄收,下句都以平声。对联本身就是律诗对仗句的一种演变,长期以来,就难以脱离律句的规定。然后,众所周知,律诗也可以押仄韵,而在词中,押仄的词牌更是数不胜数。这样也就决定了对仗句中会有上句平收的现象。&&
&&&&&
&&&二,变格联&&
&&&变格联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
&&&关于变格联,目前有很多人不承认这种说法。认为这种形式或者不合规范,或者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然而,从大量的对联实践来看,平声作上的对联虽比仄声作上的少得多,但也已成了一种不容回避的现实。年代越往后,变格的对联也就越多。例:“人不可以无师,物常聚于所好”,“一粒沙子万斛珠,半湾湖水千江月”等等。这样的句子从清代前期就已出现。而且已经从文人互对的技巧联发展到题写在风景名胜和书房书案中。至于技巧联中的变格现象,更是举不胜举。由此可见。网络对联中,常有人认为,只要平收的单句就一定是下联,所求的就一定是上联,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对联规则的。&&
&&&现代人受古诗的影响越来越小,离律句的规则也越来越远。因此,平声作上的对联在未来的日子里必然会越来越多,与正格律共同成为对联格律的主流。&&
&&&&&
&&&三,无格联&&
&&&所谓无格,也就是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思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对于无格联,现代人需慎重运用。在我看来,无格的对联一般只用在对技巧很高的对联上,比如:拆字,典故等等形式。由于对联中存在不实用的形式,比如技巧联。纵然机巧无比,但没有一个与联意适应的场所可张贴,也就具有了不实用性。既不实用,又含很高的技巧,对联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一种游戏,对过即算。因此不考虑平仄也是可以的。&&
&&&&&
&&&如果说对联的格律可以选择多种的形式,甚至无格律的也可以作为对联,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对联时就不必学习和遵守格律规则呢?事实并无如此。对联的格律与对联的内容息息相关,撇开内容而单讲格律是不可能说得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简要的结合内容形态来规定一下对联的格律。&&
&&&1,在编写实用性主题对联的时候,应遵守正格律的规则。如果对联中不含技巧,又是五字和七字的,应遵守诗律的规则。&&
&&&2,在临屏或其他场合制联时,只要是词意精确,尾字无可替代,就可以按变格联创制。即上联的尾字可以用平声。下联的尾字必须对仄声。&&
&&&3,对于一些纯技巧且难度很高或者临屏急就的游戏式的对联,可以不遵守任何格律的规则。尾字可以仄对仄,也可以平对平。当然,这样的规定一般只适于两个人互对上下联,又没有很多的考虑时间的情况下使用。&&
&&&&&
&&&对联的格律就象一把双刃剑,既能使对联在意思浑然一体的情况下体现出其音节上的优美感,又能使人在联对时受了格律的约束,从而难以达到信手拈来,自然洒脱的境界。喜欢对联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懂律而将律视为对联美的一个次重要的方面,二是懂律并拘泥于律的窠臼,有时候会出现因律害意的情况。三是完全不懂律的人,所作所对完全不按规则。对于这三种人,第一种是具备了正确的对联观的人,第二种须跳出来,真正理解格律作为一种音节美的铺助作用。第三种人则需要认真学学格律。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仗浅谈(转贴)
作 者: 翠袖
&&&&&&&&&&&&&&&&&&&&&&&&对仗浅谈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浅谈对联格律的六要素(转贴)
作 者: 翠袖
&&&&&&&&&&&&&&浅谈对联格律的六要素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如果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如果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
    觉行圆满
    功德庄严
(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彼此“风马牛不相及”,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也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一定要求都很密切。再者,还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无情对)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要素。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此联中,“大”与“至”都是形容词,“行”与“道”、“俗”与“情”都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都是动词。“荣辱”与“是非”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又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不过,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当然,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甚至个别虚词和实词之间也可以通融。因为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语的性质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
  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在同一词类(如名词)中,还可分出若干小类,也属于对仗的宽工问题,则另当别论(可参见下文“概念相当”)。
  至于一些音译外来词的对仗问题,则可做特殊处理。如: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
  其中,“般若波罗蜜”和“南无观世音”在结构、节奏、平仄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词性则可论可不论。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又如: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
  “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对“利剑”、“威名”对“宝相”,皆为偏正结构;“显赫”对“庄严”,皆为并列结构。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例如,“还我河山”对“逐胡韬略”,前者为动宾结构(双宾语),后者为偏正结构,作为结构上之宽对,未尝不可。又如:
    观美女华瓶盛粪
    叹凡夫甘愿投泥
  其中,“华瓶盛粪”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甘愿投泥”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宾结构(状谓宾结构),从整体看,此联结构应属工整。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和结构这两个语法要求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也就是保持对仗),以使上下联在形式上显得协调与工整。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允许适当放宽,有时还可以有所变通(如义对、借对等,可见下文)。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可怜-鼠辈-偷酥-死
    堪羡-鸽王-绝食-生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或者说,主要是根据其语义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说,是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问题。所谓节奏,主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因此,作者认为,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如,语意上的节奏为:
    同时-闻-授记
    次第-得-菩提
  其声律上的音步则为: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如“漏尽飞身去”等三联)。所谓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
  在对联创作中,既可运用“古四声”,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现在,也可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两种声韵的不同,关键在于入声字。入声字的掌握和识别,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在此恕不赘述。对初学者来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先在运用时借助工具书,然后逐渐熟练掌握。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种用法可并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对联中,最好不要同时混用两种标准。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平仄协调的两大要求。所谓平仄相对,就是上下联的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反之,如果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就叫平仄失对(又称同声相对或串声)。
  对联脱胎于格律诗,在平仄方面,对联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对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要注意的是,在一句之中,第一三五字不能同时不论,即所谓“一三不论五要论”)。如:
    心莲-清净
    ○○&○△
    性海-圆融(注: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下同。)
    △△&○○
    心驰-有外-实迷-有
    ○○&△△&△○&△
    身处-空中-不见-空
    ○△&○○&△△&○
  此二联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对,二四六皆平仄相对,即属工对。
  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诗中的对仗句式为主以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所谓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否则就是平仄失替(又称串调)。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
    ○&△&○△
    妙法不堪小智听
    △&○&△○
  又如:
    无所从来何有相
    △&○&△△
    得成于忍不生心
    ○&△&○○
  在平仄问题上也允许拗格存在。对联之平仄不依常格者,谓之拗格或拗体,如“相粘格”、“全平全仄格”等。所谓“相粘格”,是律诗中的“相粘”格式在对联中的体现,指上下联除不能同声收尾外,在音步上不考虑平仄相对,而是采用同声相对,亦即相粘。如:
    两表酬三顾
    △&○△
    一对足千秋(尤俊题成都武侯祠联)
    △&○○
  此联就是比较典型的“相粘格”。所谓“全平全仄格”,指上联全用仄声、下联全用平声的特殊格式。
  在平仄问题上还有一些禁忌,如忌“同声落脚”、忌“同声收尾”、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面再谈。
  总之,作为一种格律文学形式,对联之声律虽然不讲究押韵,但在平仄协调方面还是有讲究的,写作对联不能不讲平仄。如果说,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等,赋予了对联整齐美、整体美、对衬美、结构美、节奏美等审美特征的话,那么,平仄协调则赋予了对联音韵美这个重要的审美特征。
  当然,有时为了不以辞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格律要求。如:
    下士求福乐,中士求出离,上士求普度
    小隐在山林,大隐在城市,真隐在内心
  严格来看,此联在声律上有失对、失替、孤平等问题,在词性、结构的对仗上也不太严谨,但考虑到其特殊句式(排比、引用),因此可以通融。
  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说。
  此外,有的联家将强弱相当或概念相当作为对联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认为并不恰当。因为,强弱相当,只是在内容相关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内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对仗就越工。如果上联太强而下联太弱,或者下联太强而上联太弱,其对称性就会大受影响。因此,强弱相当主要涉及对仗的宽工问题。概念相当,则只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这也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如“有”对“无”、“真”对“假”、“生”对“死”、“聪慧”对“愚痴”等,就属于工对。再者,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密切与否,也影响到对仗的宽工,如“晓日”对“雄鸡”,由于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仗就显得较工稳。
  总之,对联的六要素应当是关系到一副对联是否名副其实,从而是否成其为对联的问题。作者认为,对此,楹联界还是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澄清。
  以上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联界方家教正!
原作者:肖大志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无情对的三个特点(转贴)
作 者: 翠袖
无情对有三个特点:
1、对字不对句。
上下联间要求字字对仗工整、平仄相对,但上下联句间不要求对仗(句间对仗指两句的结构、节奏要相同),甚至以不对仗为佳。
经典的如:
木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下联句式结构与上联天差地远,但仔细分析,却字字对仗工整,让人无可辩驳。这种由句式结构不同所带来的趣味,正是非无情对所没有的。但也有一些联友走极端,认为无情对非得如此才“够味”,光风马牛还不足隐。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先看下面一联:
出句:同观日落&[云出心无岫]
对句:异想天开&[佚名]
还可以对共享风流。这句子让人想笑。虽然上下联句式结构相同,无情味却已很浓了。无情对作到如此,该别无他求了。
2、上下联联意天南海北,就是散人所说的“风马牛最好”。
平时我们说对联对联,不要只对不联,是说上下联联意要有联系,内容要统一。但无情对却不同,无情对要求上下联各成一句通顺的话语,但内容要联系得越少越好,否则就是“有情对”了。关于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但真正对起来要做到字面对仗工整内容却风马牛是很困难的,所以无情对出句容易,对好极难,甚至比机关联还要难对付,因为机关联大都有多个可对之句,而无情对大体上只有一个对句是最好的。
3、无情对多用借对
借对诗词中和对联中都会用到,但无情对为了要达到字面对仗工整而含义天差地远的目的,就更依赖于借对了。借对有借音和借义两种,清代以前多借音,如“清”字借其“青”音而与其他颜色相对。清以后多借义,而无情对也多借义。
出句:水绿柳绿叶更绿
对句:波兰荷兰英格兰
这是不久前自已作的一个无情对,这里兰借“蓝”音对出句的绿。
出句:雷音寺&[御赐金牙]
对句:林语堂&[半墨斋主]
这是斋主在天涯对金牙的,雷、林都是名词,但不归同一小类,一般对联中用来相对是可以的,但在无情对里用则太“宽”了。这里借“林”的另一个含义――姓来对雷的另一个含义――也是姓,就对得很妙了,所以这是一个好的无情对。
作者:无界
P。S:点绛唇MM补充道:“无情对要对得出彩漂亮,有个窍门在词语的一词多义或一词多性,能转换词性的无情味道最重。”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联的用字技巧(转贴)
作 者: 翠袖
对联的用字技巧
对联有许多独特的用字技巧,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技巧。
(一)&复字&
所谓复字,就是某一个字在对联中重复出现几次。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
地表达某种意思。如: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三)&嵌字&
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如对联中,使
对联意中有意。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又如陈铭枢书赠袁雪芬的嵌字联: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
所谓叠字,就是将联中某些字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踏破磊桥三快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所谓合字,就是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
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如: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所谓针顶,就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
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所谓数字,就是运用数字巧妙构成对联。如: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所谓歇后联,就是用歇后语构成的对联。&如: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所谓同旁,就是将同偏旁部首的字组合成对联。如: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十一)&混异
所谓混异,就是把音同或音近的字用在同一联中,以达成某种意思。如:
民国万税(岁);
天下太贫(平)。
(十二)&拟声
所谓拟声,就是通过模拟声音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如: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嵌名联规则(转贴)
作 者: 翠袖
嵌名联规则
&&&&把某些特定的字词按一定的位置嵌入对联之中,以取得形式上的别致和内容上的别有情趣。由于镶嵌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鹤膝格、魁斗格等。
【鹤顶格】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首字位置上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韬奋图书馆”)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陈铭枢书赠袁雪芬)
【燕颔格】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二字位置上
&&&&日长无奈清愁多
&&&&逢春也似蜜蜂忙
【鸢肩格】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三字位置上
&&&&自有晚风推楚浪
&&&&不劳春色染湘烟&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四字位置上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锷赠小凤仙)
【鹤膝格】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五字位置上
&&&&两弯恨山黛眉怨
&&&&一襟愁泪玉骨轻
【魁斗格】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联首字和下联末字处
&&&&盼团圆,隔海常洒思亲泪
&&&&望统一,桑梓多怀南燕归
【碎锦格】
&不拘位置,只要在上下联中嵌入规定的字就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人澹似菊
&&&&品逸于梅
&&&&1944年郑逸梅50寿辰,南社同仁高吹万所书的一付贺联,郑逸梅本姓鞠,鞠、菊通假。
 摘自中华楹联&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联技巧形式略谈(转贴)
作 者: 翠袖
对联技巧形式略谈
一.合字联&
上:&[八刀]([分]米)&粉&&
下:&[千里]([重]金)&锺&&
上:[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下:[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二.拆字联&
上:&鸿&是[江边鸟]&
下:&蚕&为[天下虫]&
上:I麂触&槐&.甘作[木边之鬼]&
下: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三.同旁联&
上:寂寞寒窗守空寡&
下:退避迷途返逍遥&
上:荷花茎藕莲蓬苦&
下:崆峒峰嶂峥嵘峨&
四.谐音联&
上: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有杏[幸]不须梅[媒]&
上:檐下蜘蛛一腔丝[私]意&
下:庭前蚯蚓满腹泥[疑]心&
五.叠字联&
上: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上: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下: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六:同字异音联&
上:长长长长长长长&[常涨常涨常常涨]&
下:行行行行行行行&[杭形杭形杭杭形]&
上:一盏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下:五言绝对.施施施主之才&
七:异字同音联&
上:[无山]得似(巫山)好&
下:[何水]能如(河水)清&
上:[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八:复字联&
上:[恶]溪[恶]鱼.韩(退之)(退之)&[注:韩愈.字退之]&
下:[清]国[清]民.康(有为)(有为)&
上: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下:杨[花]乱落.眼[花]认错雪[花]飞&
九:嵌名联&
上:霜降冬[小雪]&
下:春分不[大寒]&
上:[藤子丈夫](郭沫若)[注:藤子丈夫.为沫若笔名.冰心女士亦是]&
下:[冰心女士](谢婉莹)&
十:数字联&
上:[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下:[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上:[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下:[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十一.比喻联&
上:书似青山常乱叠&
下:灯如红豆最相思&
上: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下:莺穿柳絮.却似金梭织翠丝&
十二.拟人联&
上: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
下: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上:岩上古松.伸出龙头望月&
下:园中嫩笋.摆开凤尾朝天&
十三:双关联&
上:[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注:老师嫌学生过节不送礼.学生反对之]&
下:[雪]非[有意].(他年)又是&白来&&
上: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注:一为地的里面.二是地理学之地理.荷花亦是]&
下: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十四.顶真联&
上:平[湖](湖)[水](水)平湖&[注:前一字尾为后一字首,此为顶真]&
下:无[锡](锡)[山](山)无锡&
上:龙卷怒风.风卷浪&
下:月光射水.水射天&
十五.回文联&
上:处处飞花飞处处&
下:纷纷落叶落纷纷&
上:雾锁山头山锁雾&
下:天接水尾水连天&
十六.隐字联&
上:一肩风雪三千里&[注:上是轿夫.下为猫]&
下:两眼乾坤十二时&
上:数声吹起湘江月&[注:上笛下梦]&
下:一枕招来巫峡云&
十七:破读联&
上: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注:可五,三断句,也可四,四,断句读,下亦如此]&
下: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上: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注:&可五,五断句读,也可七,三断句读]&
下: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十八:绕口联&
上: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下: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上: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河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十九.谜面联&
上:白蟒过江.头顶一轮红日&[注:上油灯.下秤]&
下:青龙登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注:上吹火筒.下,弹绵花.另笛为中古音入音,为仄]&
下: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二十:哑联&
上:狗啃河上[和尚]骨&[注:东坡指狗咬着河上的骨时笑问友佛印,而佛印则将有东坡的诗&
下:水漂东坡诗[尸]&的扇子抛入水中.双方俱都不发一言]&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马蹄韵浅淡(转贴)
作 者: 翠袖
马蹄韵浅淡.&
对联格律最重要的,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每边一句:仄&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举例如下,每边二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上联,句中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句脚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面[仄]&下联相反&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句脚,[老]仄&头[平]&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平仄也可一三五不论的&
其他的长句,也大同小异&
刚才举的,是例子,其他长的,也一样,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
用相反的,书上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搭配了&如句中平仄四言句是[平平仄仄],&
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用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举例你想出每边三句的上联,&
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子,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组合&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些都合联律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只能按照句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不能按&
你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
联律和诗律一样,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
具体参考[诗律要求]记住这些,你大概就可以把握住对联格律的精华了&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联的常用辞格(转贴)
作 者: 翠袖
对联的创作也讲究辞格的运用。常用的辞格有以下几种:
一、拆合格
&&&&就是利用汉字偏旁的拆分和组合来构成对联,例如:
&&&&1、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2、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二、镶名格
&&&&就是在对联中巧妙地镶入人名或地名或事物名,例如:
&&&&1、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角)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2、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3、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内含中药材名)
三、急转格
&&&&就是对联的上下半联中间各自的意思向反面突然转变。例如:
&&&&1、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
&&&&2、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非山乎
四、回文格
&&&&就是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例如:
&&&&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联)
&&&&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乾隆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纪晓岚对)
五、拟人格
&&&&就是利用拟人手法构成的对联,例如:
&&&&1、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六、反诘格
&&&&就是利用反问形成对联,例如:
&&&&1、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金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对联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手法(转贴)
作 者: 翠袖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二、人格化
&&&&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且举其中的一例:“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着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当然,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旧社会的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穷的富的,贵人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又在解放前,有人替一家财神庙撰联云:“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通过这样一问一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
&&&&这种“问答法”,不但反映在阶级矛盾上面,而且还反映在描写自然景物上面。杭州飞来峰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江西省石钏山坡仙楼有一副对联:“岭上梅子熟未?座中木樨香乎?”这两联同上述两联不同的,就是上下两句都是问,答案是通过游人的感受中找寻,更为有味。
四、衬托法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这样,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五、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即此道理,。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分量,这里,只略举数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
&&&&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
&&&&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的。有人撰江西省九江瑟瑟亭联:“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获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上联是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是采自白居易《瑟瑟行》诗句中的词癔,描述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听得瑟瑟声那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瑟瑟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
&&&&郭老曾摘取毛泽东同志词句成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上联为《沁园春?雪》词句,下联为《清平乐?会昌》词句。不但对仗工整,意境亦清新。读后,爱国主义热情油然而生,使人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象这样的“集句法”,它的特点是:用现成的句语,按照对联的形式格调凑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意境,有时十分浑成,比自己创作的还好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最最简单的联律(转)
作 者: 翠袖
联律相当复杂,然掌握最简单的,足以应付一般的五字七字联,而五七字联最常见。最简单的联律,就是一三五不论,(可平可仄),二四六错落。(平仄间隔。例如2平4仄6平,或2仄4平6仄)。另外注意避免三连平或三连仄。平声收尾为下联,仄声收尾为上联。对句只要注意在非不论的位(二四六和尾)和出句韵相反(出句平则以仄对之,仄则以平对之),并尽量避免三连平或三连仄。就齐活。是不是很好掌握?至于马蹄韵,用于比较不常见字数的联,。初步入门以后,再行自修;再有,断句对联韵起决定作用,因为复杂,不合本文文题,也不赘述。
  说不好瞎说,贻笑大方。
  联律的错误,主要导致读起来不能上口,比起不工练,或意境不合,应属小错。所以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律而取“工”“境”也。
  联律的错误大小 ,依浅见依次排为:尾韵错〉要求位置韵错〉孤平孤仄〉三连平三连仄。
补充二点:
1、特别是有五言出句中,还应避免出现孤仄孤平,如: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等
2、两句以上的出句,每句句尾字也应平仄相间。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关于借对(转贴)
作 者: 翠袖
&&&&&&&&&&&&&&&&&关于借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或别义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谐音借对】
&&&&如《野望》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颈联“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
&&&【别义相对】
&&&&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如《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
&&&&比如《曲江二首》之二颔联“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Re: 楹联知识专帖(有关对联理论的帖子请贴于此)
作 者: 翠袖
关于“合掌”之忌&&&&
&&&&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正对”则不然。“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也有同一联内出现意思重复者。如湖南羊年征联,有人撰联如下:
  
  &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
  &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
  
  此联用语就不像对联。下联“高兴地”、“愉快地”意思又雷同。这种雷同,虽然不是出现在上下联中,也是一种合掌,因此也应当避免。
  &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特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关于嵌名联(转)
作 者: 翠袖
&&&&嵌名,就是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嵌名联在婚联及题赠联中运用较多,嵌法也因情况而多种多样。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
  &1.整嵌:
  &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上联为明代大文学家李梦阳出句,对句是一个与他同姓同名的穷儒生所对。李梦阳想出一个比较刁钻的联让他对,意在戏弄。谁知那个穷懦生顺利地对出对句,而且对得如此绝妙,使李梦阳敬佩不已。联中嵌入四个人名,后边又将名字运用转类的手法。
  整嵌联在对联中屡见不鲜,比如下联:
  
  &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祖孙三代,三代三生,衣钵真传,箕裘永绍
  &言菊朋、吉少朋、言慧珠,艺成一家,一家一业,声名远播,技术高超
  
  &联中一连嵌入六位艺术家的名字,谭氏三杰对言家三杰,,妙不可言。
  
  &2.分嵌:
  &即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分嵌中又分竖嵌、横嵌、递嵌、暗嵌、迭嵌、反嵌等。
  &(l)竖嵌:一个名称分嵌于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叫竖嵌,竖嵌中又有首嵌、腹嵌、尾嵌和插嵌。
  分嵌在上下两联的开头叫首嵌,也称藏头,类似律诗里的藏头诗。如黄宾虹赠盖叫天(名英杰)联:
  
  &英名盖世三岔口
  &杰作惊人十字坡
  
  &分嵌在句中的称腹嵌。如方地山赠作家刘云若联:
  
  &倦飞知还,云无心以出岫
  &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
  
  &分嵌句尾的叫尾嵌,也叫藏尾。如刘振威贺黄海章教授寿联:
  
  &乐育英才,早岁声名扬四海
  &胸怀革命,八旬功绩在文章
  
  &分别把名宇有规则地插入联中的叫插嵌,如一朝臣贺道光皇帝联:
  
  &元后聪明,二百载继继承承,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生,道统昭羲农尧舜
  &维皇臻福寿,亿万年绵绵翼翼,治功懋,熙绩勋,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辉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
  
  &上下联各在第三断句的首字上分别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帝号,而且自然、流畅,颇不容易。
  &(2)横嵌:一个名字在一联内分别嵌完的叫横嵌。如余心乐先生幼年时答塾师联:
  
  &余见心乐余心乐
  &史载可法史可法
  &
  &(3)递嵌:是将一个名称在上联横嵌一部分,再在下联横嵌一部分。两联横嵌合起来构成系统,以暗示题旨。如王湘绮赠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4)暗嵌:即可嵌之名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如一考生讽学政、主考官吴省钦营私舞弊
  联: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作者将“省铁”二字拆开,以拆开之词义组联又意思贯通,直戳其痛。
  &(5)迭嵌:就是在一联中有规律地交叉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如《痂留编》所载一联: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6)反嵌:此种嵌字从联尾开始,往联首顺序而排。请看下联: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
  &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上联逆嵌为左季高,即左宗棠,下联嵌曾国藩。据说曾左两人心存芥蒂,有人就拟了此联,说成是他二人相互嘲讽之作。
&&&&七字联的嵌法格式问题,因所嵌位置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各种格式可以结合起来运用,不足七言的嵌字格式以此类推,多句联嵌字以短句为基础类推。
  
  ▲嵌入联中第一字的叫鹤顶格。如郭沫若所撰一联: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嵌在联中第二字的叫燕颔格。请看安徽九华山华严祠联: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
  
  &▲嵌在联中第三字的叫鸢肩格。下联是浙江秋谨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谨其可怀
  
  ▲&嵌于联中第四字的叫蜂腰格。请看下联蔡锷赠小凤仙联: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嵌于联中第五字的叫鹤膝格。如郭沫若赠张重肩联:
  
  &道义能担肩似铁
  &精神不动重如山
  
  ▲&嵌于联中第六字的叫雁翎格。如成都杜甫草堂联:
  
  十年幕府悲秦日
  一卷唐诗补蜀风
  
  &泰指陕西,蜀指四川。杜甫的诗篇多于秦、蜀写成。此联之意借杜甫诗:“《诗经》无蜀风”句。作者是将杜甫诗和《诗经》相提并论的。
  ▲&嵌于联中第七字的叫凤尾格。如云南石屏秀山联: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嵌上联第四字,下联首尾的为鼎峙格。如:
  
  &园静有梅独啸傲
  &兰幽伴竹共芬芳
  
  &联中嵌入“梅兰芳”三字,所嵌之处形成品字形故又称“品字格”。
  鼎峙格的另一种形式是,上联嵌首尾字,下联嵌第四字。如笔者(李岫春先生)题山海关联:
  
  &山连百脉直到海
  &浪涌三关欲摧城
  
  ▲&联中上下联,首尾各嵌一字的为双钩格。如:
  
  &物能致用人求质
  &文可移情意欲明
  
  有一广东潮州“韩江酒楼”门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联中在上联首字和下联尾字嵌字,形成遥相呼应之状,称为魁斗联。如韶山联:
  
  &佛子座边莲叶碧
  &美人帘底枣花红
  
  ▲&在上联的尾字和下联的首字处所嵌字的称为蝉联格。如一国庆节联:
  
  &举世歌盛国
  &庆云照新程
  
  ▲&嵌于上联第二字,下联第六字的为云泥格。
  
  &船小兼程说海阔
  &日长正道乐康平
  
  &▲碎锦格是一种较为自由的嵌字格式。它不分位置、顺逆、字数,故此也称散嵌格。如:
  
  &灵鹫向云中隐去
  &奇峰自天外飞来
  
  &联中散嵌“灵隐飞来峰”五字。
  &又如山东益都云门洞联:
  
  殿阙不须金锁闭
  洞门常有白云封
  
  嵌字联虽然有自己的特定格式,但字异常灵活的特点亦拓展了其包容性,能够融析字对、叠字对、回文对等多种联语形式为一炉,浑成而出新意。嵌宇联贵在浑成,忌死拼硬凑,尤重别出蹊径之创新。
――摘自李岫春编著《楹联大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楹联作法
作 者: 翠袖
&&&关于楹联的写法,就一般情况而言,一是要注意楹联的思想性,即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健康;二是要有针对性,即撰写、张贴楹联时,要切合时令、环境、人物、事件、气氛、行业特点等等,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三是要有文学性,即要注意炼字度句,“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楹联无文采,则索然无味,影响艺术效果;四是要和“横批”有机地结合起来,横批是楹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画龙点睛地突出楹联的中心思想,对楹联的内容起着补充和烘托作用。
&&&&格律诗对楹联的影响颇大,某些楹联,实际上就是从格律诗中派生出来的,因此,传统的或说是正统的楹联写作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与格律诗极为类似的格局和程式。这种传统的格局和程式,有比较严格的格律要求,主要表现在声韵、平仄和对仗三个方面。对此,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现摘录如下: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古汉语入声字现代汉语读阴平的常用字表
作 者: 翠袖
古汉语入声字现代汉语读阴平的常用字表
&&&&&&&&&&――摘自徐志刚《诗词韵律》
A&&啊
B&&八、捌、剥、逼、憋、鳖、瘪(瘪三)、拨、钵
C&&擦、插、拆、吃、出、戳、撮
D&&答(答应)、搭、滴、跌、督、咄
F&&发
G&&疙、胳、鸽、搁、割、骨、刮、鸹、郭、聒、蝈
H&&喝、黑、嘿、忽、惚、X、唿、豁
J&&击、迹、唧、积、屐、绩、缉、激、夹、浃、疖、结、接、揭、掬、鞠、撅
K&&磕、瞌、哭、窟
L&&邋、勒、捋
M&&&抹、摸
N&&捏
P&&拍、劈、霹、撇、瞥、朴、泼、泊、扑、仆
Q&&七、戚、嘁、槭、漆、掐、切、曲、蛐、屈、缺、阙
S&&撒(撒手)、塞(瓶塞儿)、杀、刹(刹车)、失、虱、湿、叔、淑、刷、说、缩、朔
T&&塌、剔、踢、帖(服帖)、贴、凸、秃、突、托、脱
W&&挖、屋
X&&夕、汐、矽、吸、昔、惜、析、淅、晰、息、熄、悉、蟋、锡、膝、蜥、瞎、歇、蝎、楔、&削&&&&
Y&&压、押、鸭、噎、一、壹、揖、约、曰
Z&&匝、咂、扎、摘、汁、只(一只)、织、粥、拙、卓、桌、涿、捉、作(作坊)
古汉语入声字现代汉语读阳平的常用字表
B&&拔、跋、白、薄、雹、鼻、荸、别、蹩、勃、渤、博、搏、膊、帛、泊、驳、伯、箔、舶
C&&察
D&&达、得、德、狄、荻、迪、的(的确)、涤、敌、嫡、笛、籴、迭、谍、堞、牒、碟、蝶、&叠、毒、独、读、渎、犊、黩、夺、度(忖度)、踱、铎
E&&额、
F&&乏、伐、筏、罚、阀、佛、弗、怫、拂、伏、茯、服、幅、福、辐、蝠
G&&轧(轧帐)、阁、格、蛤、革、隔、嗝、膈、葛、国、掴、帼
H&&合、盒、颌、核、涸、阂、x、阖、貉、囫、斛、滑、、活
J&&及、汲、级、极、吉、即、亟、急、疾、嫉、棘、集、瘠、藉、籍、荚、颊、嚼、孑、节、杰、劫、洁、诘、捷、竭、截、睫、局、菊、决、诀、抉、觉、、珏、绝、倔、掘、崛、厥、獗、镢、蹶、爵、嚼、攫、孓
K&&壳、咳、
M&&没、膜、
P&&枇、濮、璞
S&&勺、芍、杓、舌、十、什、石、识、实、食、拾、蚀、孰、塾、熟、赎、俗
X&&习、席、袭、媳、檄、匣、侠、峡、狭、硖、辖、胁、协、挟、穴、学、噱(噱头)
Z&&杂、砸、凿、责、则、泽、择、贼、扎(挣扎)、轧(轧钢)、闸、铡、宅、翟、着、折、哲、蜇、蛰、辄、辙、执、&直、值、殖、侄、职、妯、轴、竹、竺、烛、逐、灼、酌、茁、镯、啄、琢、卒、族、足、昨
&------赋冷秋光, 笛弄清霜。 闲来抹涂浅淡妆。
&主题:Re: 对联术语zt
作 者: t衣大
上联 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一般以仄声字结尾(亦有极少用平声字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出句 先出而令人后对的句子,多用于应对。一般指上联,但根据收尾字平仄声判断,有的则为“下联”,如出句“三光日月星”(平声尾,应是下联)。&
出对 先出的半副对联。为应对中的用语,多为上联,个别时为下联。清?陆以《冷庐杂识?卷四?对对难》:“吾郡有师弟同赴省试,至武林关,天晚关闭,师出对曰:‘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弟应声曰:‘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对公 即上联。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上联……还有人称作‘对公’……”。参见上联条。&
下联 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一般以平声字结尾(亦有极少用仄声字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左侧。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
对对 ①后对的半副对联。为应对中常用语。多为下联,个别时为上联。②对成句子之意,前一“对”字为动词,组成动宾结构的词语。《对类引端》:“对对者,整对出比之字与意也。出比三字五字,则以三字五字对之,出比七字以至十余字,则以七字十余字对之,如门之一对,履之一对,袜之一对。务使长短相齐、广狭相等,不容有铢黍之讹,故谓之对对。”&
全联 犹言“上下联”。吕云彪《楹联作法》:“全联之平仄,须处处调和顺达。”&
半联 半副对联,指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产生半联的原因,一是历史久远,其中的半副联实物下落不明,而又不见原文记载;二是有影响的绝对,尚未征得好的结果。近代著名半联较多,如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阴谋的“本庄满清平,打出二张一万。”&
单联 ①即半联(上联,或下联)。②与套联相对,称一副联为单联。常江《中国对联谭概》:“上联(出句)、下联(对句)合为一联,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可称之‘单联’”。&
套联 由两副以上对联构成的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同时用于同地的一组对联。常江《中国对联谭概》:“在某些情况下,作者难以用一副对联把意思说完,不得不同时创作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单联。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套联’。”套联与单联相对而言,数量极少。清人王续曾为北京“天源酱园”四字“作注”:“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佐盐梅调鼎鼐,园临长安胜蓬莱。”这实为一组套联,即“天高”句、“源远”句为一联,“酱佐”句、“园临”句为另一联。&
支 一源分流曰支。《新唐书?骠国传》:“海行五日,至佛代国,有江,支流三百六十。”取其意,对联分为两支,上联称上支,下联称下支。&
比 本指并列部分,在对联中可表示为“支”,即上联或下联。陈方镛《楹联新语》:“长联最不易着笔,凡气势未足,无甚意识之辈,每难免堆砌支离,间有句调似时文者,虽制成两大比,熟极如流,亦奚足取。”&
副 ①量词单位,器物“一对”或“一套”。取其“一对”的含意,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古时表为“幅”,因“幅”之意常为单数(一),现已不用。②次要的。③符合,相称。&
言 ①字。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②话,言论。如集禊帖字联:“极陈万言古今尽;俯视一气天地间。”③讲,说。如巧对:“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
字 ①文字。《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对联有“集字”一法。②文字的数量。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③人的表字。如梁章钜,字闳中,一字帧&
扁 通匾,同额,常连用称匾额。清?梁章钜《楹联丛话》:“抚桂林时,东偏有怀清堂,为百文敏公题扁。”&
颜 即题匾额处,门楣。《新唐书?马燧传》:“勒石起义堂,帝榜其颜以宠之。”&
额 悬于门屏之上的牌匾。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
幛 用于喜庆、哀挽等场合的交际礼品,有喜幛、寿幛(祭幛、祭轴)等。以整幅的丝绵织品为之,上题缀文字,一般不要求与联相配。《应世文件作法详解》:“幛有横竖的分别,横幛通俗叫作‘额子’,竖幛通俗叫做‘幛子’。”&
横披 ①长条形的横幅书画,其轴在左右两端。宋?米芾《画史?唐画(附五代)》:“荆浩画,毕仲愈(将叔)处有一轴,段缄家有横披。”②相当于横额,常与春联配合使用,多为纸制,亦称横幅、横疋、横头。&
虚额 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
实额 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与我何用
何用与我
&主题:Re: 楹联知识专帖(有关对联理论的帖子请贴于此)
作 者: QQ:04-07-17 17:26:17
【&在&翠袖&的大作中提到:】
*&为了便于论坛网友查阅对联理论知识,诸如对联的格律、对仗之道、对联禁忌……特设此帖,朋友们有这类东东,请贴到此处,大家一起学习吧~&
*.......
&谢谢!------以联会友;QQ:(真名实姓)
主要著作:《对联入门、创作及欣赏》(2003修订版)
欢迎光临/bbs/list.asp?boardid=97
&主题:Re: 楹联知识专帖(有关对联理论的帖子请贴于此)
作 者: QQ:04-07-17 17:33:23
[转贴]对联系列课之七:为什么要用“新四声”撰联?&&
[每课开篇语]这次讲解对联知识,以黄先生(QQ)《对联入门、创作及欣赏》为蓝本,注重实效性,达到“使从未涉足对联的人看了,能够写出合格的对联;一般创作者看了,能够提高创作能力;楹联专家看了,能够得到一点启示”(中联会原会长顾平旦语)的效果。此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恳请广大联友批评指正和广为宣传、推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与对联信息顾问(扣)直接联系。&
未经黄先生和春风有影先生(夜雨无声论坛斑竹)的允许,不得进行擅自转贴、摘录、编辑和引用等违法行为。版权所有,违者必纠。&
第一,“古四声”严重地妨碍了对联的普及。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实施《汉语拼音方案》。现代汉语读音是《汉语拼音方案》确定的。由此推断:建国后出生的人,除个别学者外,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古汉语。对联是群众艺术,大家都不懂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二,据《中国楹联报》第265期记载:在没有重复的常用汉字中,如果依据古四声读音,平声字占40%,仄声字占60%;如果依据新四声读音,平声字占50%,仄声字占50%。如果用古四声作联,有时容易出现“孤平韵”,此乃对联大忌之一。一句话,用古四声撰联既不科学,也不优越。&
第三,依据古四声确定的诗联韵已经成为诗联发展的桎梏。一是韵母相同,韵律却分述。如冬(d&ng)与东(d&ng),鱼(y&)与虞(y&)等等,太繁琐。二是古韵互通,令人晕头转向。如真、文、元相通,支、齐、微、灰相通等等。&
第四,我国的音韵学从三国至元代的古音韵、明清的“官话”、近代的“白话”,直至现代的《汉语拼音方案》及新四声的普通话,都一直处在进化过程。历史的车轮已进入普通话时期,绝不能再倒退。国务院规定,从1998年开始,每年的9月份第三个星期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导,fen在普通话中有四个读音,即分(f&n)、坟(f&n)、粉(f&n)和粪(f&n);而在广东的方言中却有9个不同的读音。因此,使用普通话,依据现代汉语新四声确定联律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五,在今天,一副联贴出后,让人们按现代语音读联,还是用古四声读联?这不用再详细解释。&
第六,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新四声已为人们所接受。比如征联大赛,如果强调用古四&
声撰联,所收到的作品则寥寥无几;如果用新四声撰联,则作品如雪片一样飞来。原因是新四声为大家所掌握,古四声为极少数人掌握。
(经批准,转自夜雨无声论坛)------以联会友;QQ:(真名实姓)
主要著作:《对联入门、创作及欣赏》(2003修订版)
欢迎光临/bbs/list.asp?boardid=9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联和下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