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软弱无力,走路无法直线行走,你该如何应对?

1.膝盖是如何受伤的?

2.如何训练臀部力量?

大多数膝盖损伤问题,根源并不出在膝关节,而是发生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膝痛的人,往往有三个和尚的问题。调整动作模式,处理好这三个关节关系,共同分担负荷。才能预防疼痛。

身体结构的相邻关节假说:

一个关节负责稳定,它上下的相邻关节就负责灵活。我们的膝关节应该负责稳定,踝关节和髋关节负责灵活。

活动能力往往和稳定度呈反比关系,但当你发现,活动能力最好的不是髋和脚踝,而是膝盖时,就容易发生膝痛!

为什么髋和脚踝紧,会造成膝痛?

三个关节在走路落地时,要彼此协调、弯曲,才能最好地缓冲地面冲击力

我们因为长时间久坐,髋关节和脚踝变紧,造成膝盖负担所占的比例增多

髋关节和踝关节是如何变紧的?

导致髋关节越来越紧的肌肉是髂腰肌,髂代表“髂骨”,腰代表“腰椎”,形容的是肌肉的起点在腰椎上,止点在大腿上。这块肌肉负责髋关节处,上抬我们的大腿

不运动-肌肉没有充足血液供应-肌肉氧气不足-细胞缺氧中毒造成疼痛、损伤-肌肉越来越紧绷无力-肌肉进一步受伤-肌肉得到的氧气更加不足。

受伤后,原本健康的肌肉会被没有弹性的结缔组织取代:

平时坐太久,导致髋关节和踝关节僵硬之后,一旦需要下蹲或走路等动作时,只能用膝盖承受大部分的折叠角度

往往疼痛关节的问题来自:a.这个关节的功能受限;b.相邻关节的功能受限

例如,矫正训练解决膝关节疼痛的思路:

1.判断膝关节属于哪种关节-------稳定性关节

2.判断相邻关节属于哪种关节-----踝关节属于灵活性关节,髋关节属于灵活性关节

3.做运动评估测试膝关节的稳定性

通过矫正训练的方式,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知觉,从而减轻膝盖压力:

膝关节稳定度训练举例:

髋关节灵活度训练举例:

踝关节灵活度训练举例:

美国医学协会2018年的期刊通过321名病人的随机对照测试发现,手术和做运动康复的病人患者,膝盖功能恢复情况没有差异。

(数据显示,手术与运动康复的患者愈后情况相同)

基于时间金钱成本及预后情况的考虑,对于下蹲不会卡顿的病人,应该优先选择运动康复

事实上,发布在历史最悠久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1812年创刊)的研究显示:
手术和做运动康复的病人患者,膝盖功能恢复情况没有差异。并且有30%的术后患者选择做运动康复

膝盖受伤绝非做手术这么简单,因为手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膝盖之所以疼痛是因为走路过程中,动作配合不顺畅造成的关节失衡。

做手术不康复,不会走路还是不会走路,不会落地还是不会落地。

切完受损半月板然后呢?还会继续磨损骨头

研究发现,膝盖疼痛急性期做手术和半月板损伤兼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五年后关节炎的患病率高达34~60%!这篇研究发表在美国运动医学研究期刊上。

在56个手术后患者中,有47个在六年内得了骨关节炎!

反观国内,医生还在建议患者静养、手术或靠墙静蹲等错误康复动作。但是真正的运动康复绝非静养、靠墙静蹲这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做法:

1.静养会造成肌肉萎缩、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

2.靠墙静蹲无法提升膝态盖的动稳定性,膝盖是在使用中受伤的,静蹲不是膝盖日常使用的动作模式。

靠墙静蹲只对大腿后侧、臀肌已经练的很好的人有用,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发力。但是同样的时间,这些有经验的人也不会选择做靠墙静蹲(耽误时间)

因为膝盖劳损受伤的原因是大腿前后力量不平衡,单腿稳定性差造成的。

练靠墙静蹲会加重大腿前后力量的失衡:

2006年科学家发现,人们的膝盖前后两侧力量有很大的差异。膝盖受伤的人前后侧肌力差距更明显:大腿后侧肌力在任何运动速度下都比大腿前侧肌力弱。这样就满足了“关节失衡”的条件

而关节一旦失衡,就会造成关节压力集中在最容易破损的位置

推荐靠墙静蹲的人,连膝盖受伤原理都不清楚。可怕的是很多国内医生是这样的,把结果当病因:人和房子最大的区别是人的骨骼是受神经肌肉控制的。如果只解决骨骼结构问题,不解决软组织控制问题,就舍本求末了

关节下蹲有弹响怎么办?

弹响就是因为关节失衡,记得下蹲前收臀部,大腿往外转,类似拧瓶盖的动作。另外大腿后侧再用力收紧,就没有声音了

记住,疼痛关节的问题,一般都出现在相邻关节。如果去医院,医生只看哪儿疼,就代表理解运动的深度还不够。你还需要去看运动康复师


原创不易,免费的点赞与关注,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谢谢各位看官老爷 ( 'ω' )

作者曾任国家高尔夫球队体能康复师,运动医学硕士,公众号搜索“动作质量训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软弱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