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谷粒多三块。 那一箱谷粒多里面有多少瓶?一箱谷粒多多少钱?实体店。

  • 1.所需材料:白凉粉少许、谷粒多牛奶一盒。

  • 3.用一点牛奶把白凉粉冲开,拌匀至无颗粒状。

  • 4.剩下的牛奶就放到锅上加热。

  • 5.把之前拌匀的牛奶加白凉粉倒进锅内,至牛奶烧开即可关火倒入容器内。

  • 6.晾凉以后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第二天拿出就凝固好了。

谷粒多居然和德云社搞在了一起,冠名了《德云斗笑社》。

众所周知,德云社因为疫情原因今年迟迟未开箱,所以作为德云社首个综艺节目被爆出来时,千万德云女孩就已经把它当成德云社今年首次开箱,加上其导演是《极限挑战》一到四季的总导演严敏,就更加令人期待了。

终于昨天在万众期待下开播(开箱),一上来就爆了,开始揭露师兄弟“勾心斗角”。

纷纷评论“德云社男团太好笑了”,微博热搜前十迅速占据两席。

秦霄贤因为第一次在师父郭德纲前面讲相声,全程紧张,赛前不断顺词,上台一慌更是懵了,引得全网围观,表示老秦太可爱了。

还有很多人激烈讨论到底谁会是德云社下一个一哥。

不少人说谷粒多这波赚翻了,赶上了通往流量的快车。

事实上这就是谷粒多冠名《德云斗笑社》的目的之一,借助国民级综艺的流量曝光,加上德云社IP本身的话题性和热度,迅速扩大品牌及产品的知名度。

这里来详细谈一谈谷粒多为什么选择这档栏目。

我认为首先从品牌定位来讲,谷粒多一直以来塑造的都是诙谐幽默、沙雕中二的品牌形象,旨在用轻松有趣的品牌语言去跟消费者沟通,达到传播品牌信息的目的。

而《德云斗笑社》节目的核心元素——相声也是娱乐大众的艺术,在嬉笑怒骂间述说人间百态。两者给大众的观感是契合的,所以无论在传播中,还是节目内容深度融合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这些最终都会加深谷粒多年轻有趣的品牌资产,进一步提升品牌好感度。

另一方面,如果你也关注《德云斗笑社》的话,会发现谷粒多此次冠名重点推的产品是谷法养生系列新品。

这款产品其实是谷粒多洞察到当代年轻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日益增强的养生需求而推出的谷法养生系列新品——红养颗颗和活力颗颗。

通过冠名国民级的综艺,能最快让目标受众实现认知跃迁,满足大家物质养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节目让年轻人从心理层面上去放松、解压。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疑问,虽然冠名曝光量能够得到保证,但观众是否真的get到品牌或者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去实现转化呢。

我的观点是如今的综艺品牌冠名进化成2.0,甚至是3.0,远不是十年前仅仅只是片头片尾或者固定地方展示了,而是开始成为综艺内容的一部分。

花式口播,产品真实场景化使用,作为节目里的重要虚拟道具出现……以及随着节目内成员跟品牌产品或者IP形象的互动,能在年轻消费者的心中逐步树立起品牌的人格化。

回到营销层面,会发现冠名其实是谷粒多助推新品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占位养生品类。

这样的好处是抓住品类机会,在消费层面上跳脱出了牛奶大品类,实现养生品类的占领,会和消费者优先达成“养生,就选谷粒多”的心智共识,抢得商业先机。

最后我们再简单总结一下,透过谷粒多这波营销我们能学到什么。

总体上来说,就是先定位,再传播。

可以看到谷粒多整波营销中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如何精准达到自己的目的。

它并没有像很多品牌上来就和受众沟通产品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卖点等,而是进行了一个前期定位,确立了养生品类的核心占位。

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任何商业一开始都是品类之争,然后才是品牌之争。比如你口渴了,最先要决策的到底是喝矿泉水,还是可乐,还是奶茶还是牛奶,当你选定了牛奶,这时才会有品牌出现。

再往下一层牛奶这个大品类里也会有很多小品类,比如有脱脂牛奶、高钙奶、早餐奶等等,同样在此之后,才会考虑品牌。

换句话说如果某一品类没有其它品牌,谁先进入谁就是赢家。谷粒多此次就把新品定位成养生品类,抢占这个品类的市场份额。

有了清晰准确的定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个定位尽可能的传播出去。

谷粒多的做法是通过冠名国民级的综艺,利用节目的优势,将产品融入其中,最大化“养生”概念,并迅速地与消费者达成谷粒多养生的心智共识。

由此定位+传播,完成了此次的营销任务。最后愿所有人都能健康养生,想浪就浪。

   首席营销官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利谷粒多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