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刘大师的悠闲人生指点人生

已解决问题
模拟人生3想要调虚拟内存,求大师赐教
浏览次数:2625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选中C区,在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处输入0点设置取消C盘的虚拟内存,然后点D(或者其他盘,前提要空间是最大)盘,在初始大小输入实际内存的1.5-2倍大小,在最大值处输入实际内存的3倍,然后点设置-确定完成设置&这样设置最合理,朋友你不妨试试,还能提高系统运行性能和速度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国学大师的处世智慧为你指点人生迷津:《世间情》 作者:叶曼&&
20:04:19|&&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 生在世间即有情,无情不会生于世。世间众生都会在男女之情、亲子之情、朋友之情诸世间情里沉浮,难免不为情所困。本书即
是叶曼大德为世间情所困之人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之作。她的话语浓缩了人生处世之精华,字字句句富含深意,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遇到的
书评1:情生智隔——叶曼讲述《世间情》——宋歌手握叶曼的这册书信集,文末收尾,内封上是叶先生的亲笔:文以究理,贤以成事。这便是
她多年为传播儒、道、佛、三大文化而成立的“文贤学会”和“文贤书院”的由来。文殊、普贤菩萨的身影离凡尘甚远,而叶先生却能用世间
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佛家的道理和百姓家的家务俗事相结合,一语点醒那些在漩涡中挣扎的迷惘人。因父母的爱情而诞下生命,人的成长又惠蒙
亲情、友情,所谓生在世间即有情。人世间的幸福,快乐,甜蜜、美满皆因为情,同样的,人世间的悲惨、痛苦、不如意和不顺遂,怕也是因
为情。那些写信给叶曼老师求得答案的人们身上,其实都有我们的影子。佛语里,我们说一个人遇到这样的困惑,正是“情生智隔”了。有这
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挡在问题解决的前端,自己的智慧于是远远不能达到。叶曼老师正是看到了都市的年轻人有了这样那样的顾虑、诱惑、
私心迷住了自己的眼睛,才想办法用最朴实、平静的态度帮她们指点迷津,帮她们拨开暂时撩拨了思绪的迷雾,认清最终的方向。值得品味的
是,叶曼老师在回信中,没有像普遍的与读者书信往来那样,告之一个较为明确的立场观点和解决办法。大智慧如叶曼老师这样的人,反而知
道越是迷惘不知所措的人,迷惘的原由恰是因为自己。此时此刻,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是次之的,重要的是,怎么让内心不能安宁的人,得到
忍耐、包容、理解甚至是赞许的力量,从而化解心中的忧愁和积怨。说到此也不禁想起,圣经中似有相近的观点,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
息。叶曼老师传承着的佛家文化,又与西方文明虔诚笃信的宗教中的精华一脉相承。然而我们都知道,想让人放下心中的芥蒂,种下善果,化
解矛盾是多么困难的事。历经风雨沧桑,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历程的叶先生,在信中对一个个陌生人泰然大气,淡定自若,却又苦口婆心。她面
对那些尚属稚嫩脆弱的心灵,加以抚慰、疗伤,又将他们的命运放置在自己的位置和她们一起感同深受起来,为了让她们得到的答案经得起自
身的反省和思量。回信中,叶曼大师娓娓道来,碰到一些人之常情的纠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是谈及传统美德的沿袭和尊重,又旁征博引
,言辞恳切,无不令人心悦诚服,且如醍醐灌顶般顿悟。在宣扬遵守妇道,尊崇传统美德的同时,叶曼同时也鄙视那些不尊重女性的行为,同
时又努力劝慰受伤害的女性不要被阴影一直遮蔽,清者自清,要永于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琐碎的家务事却在叶
曼大师的笔下经过点拨化为了不值得苦恼的小事。她说家和万事兴,要学会惜福。终于,我们在看懂人事恩怨如何消解的同时,也清晰看到了
叶曼老师——这位被南怀瑾、陈建民上师等大德盛赞的,安定大气、笃学善良却又平易近人的身影。
&&&&&&&&&&&&&&
书评2:情系众生心怀博爱——读叶曼《世间情》陈国华古往今来,一个“情”字让多少人肝肠寸断、魂牵梦萦,“慈母手中
线,游子身上衣”描述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骨肉亲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讲述的是缠绵悱恻的忠贞爱情,“士为知己者死”形容的是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不朽友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间芸芸众生无不沉浮于这林林总总的情感之中,因而难免为情
所困,为情所苦,叶曼女士的《世间情》正是一部为为情所困之人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之作。叶曼,1914年生,现今95岁,早年辗转世界各地
,接触过基督教、*教等不同西方宗教,至今研学佛教、道家、儒家数十年,对东西方文化、哲学、宗教有独到的见解,先后师从南怀瑾先生、
陈健民上师等大德,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知识底蕴造就了她敏锐的洞察力和
睿智的头脑,儒、道、佛的和谐统一赋予了她平和、冷静、客观的态度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女性的心理特质形成了她细致缜密的思维和柔婉的
气质,叶曼女士正是以蔼蔼学者的风范和对国学的参悟,成为无数海内外朋友的良师益友。《世间情》一书是叶曼女士在《妇女杂志》主持专
栏时与读者的编读往来的选辑,作者选取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家庭、事业、爱情、婚姻、信仰等,结合读者的客观实际,以智慧、通达
的处事态度答疑解惑,慰藉心灵。面对正踯躅徘徊于男女之情的读者,叶曼女士明事晰理,推心置腹:对于在情感历程中受到伤害而畏惧不前
的,她给予你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力量,让你懂得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对于沉迷于无望的畸恋之中的,她劝当事人理智自持,当即挥慧
剑斩情丝,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彼此缺乏爱情信心的,她劝导读者对这份感情重新加以审视,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理智地作出抉择。
面对迷茫于夫妻相处之道的读者,叶曼女士则阐发了爱是需要精心呵护的见解。她说:“爱,既是如此飘忽不定,男女之间除了谈爱之外,必
须懂得留情。情,却是人事,需要靠学习及努力去建立、培养和维系。其主要关键在谅解、宽容、坦白和关切。”面对苦恼于婆媳相处之道的
读者,叶曼女士提出“能以己之心度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点,并告诫我们要懂得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同时要学会反躬自
省和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面对处于就业、创业焦虑之中和苦于职场处事之道的读者,叶曼女士分
析入情入理、循循善诱,一面鼓励就业创业者正确客观地做出自我估计,理性客观地做出选择,脚踏实地,敬业乐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面教导我们学会在职场中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调整“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的心态,懂得濯缨与濯足的处事之道。面对苦
恼于下一代教育的读者,叶曼女士主张随儿女的成长而宛转施教,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努力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逐步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自立、自强、自尊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发挥个性特长,丰富知识,增长阅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面对困
惑于自身修为与信仰之间距离的读者,叶曼女士从中国宗教信仰发展的历史、人们接受宗教信仰的主客观因素及护持个人的修为等方面追本溯
源,娓娓而谈,在廓清疑惑的同时,强调向佛者要做个觉者,发自内心,不流于形式。掩卷沉思,作者字字含情,句句留意,无不透露着情系
众生、心怀博爱的情怀,细心品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似暗夜中的一盏明灯指引迷失者的航程,似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解救旅人的困顿,似
一味心灵鸡汤慰藉受伤者的心灵。
&&&&&&&&&&&&&
书评3:记佛道儒国学大家叶曼女士复强叶曼老师有几大传奇,我的简单了解印象深的有,一是94岁了看上去十分年轻,二是向
南怀瑾和陈健民学习,打通任脉督脉,打禅七颇有收获;还有就是老夫妻都已经九十多岁了,结婚超过70年了,还都比较健康。1989年叶曼看
云居寺破烂不堪,发愿要重修云居寺,就到港台新加坡和美国演讲募捐,3年后将30万美元交给北京副市长何鲁丽,如愿地重修了云居寺!此次
是叶曼第五次进入云居寺,受到了寺方比较的热情接待。& 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今天的整个过程。曼老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94岁,总是笑眯眯
的,非常和气。说话条理清楚,现在每周还讲两次课,在地安门大街,周三讲晚上讲《道德经》,周六晚上讲《维摩诘经》,每次听众都是数
百人。近朱者赤,缘分才始。
&&&&&&&&&&&&&&
书评4:谈叶曼先生的《世间情》夏春瑞对于叶曼先生,可以说我是孤陋寡闻的,因为对国学的兴趣,我看过南怀瑾和季羡林
先生的书,而叶曼先生,在此之前,却一无所知,更没有想到她在研究国学方面的造诣和在这个圈子里的大师地位。但是当这本《世间情》摆
在我手上,更了解到她的身世经历时,我不由的惊叹了,因为她无异于一座宝藏,向我展示开来,她的睿智与博学多识,让我感到在过去的阅
读里和她的错过,是一种遗憾。佛教中讲机缘巧合,这也许是因为过去机缘未到,而今天与大师的相遇却是机缘刚到,刚刚好吧。就我个人的
感觉,这本《世间情》相较于大师对于中国传统的儒、道、佛三家文化各种经典的解读,是最为简单和通俗易懂的,而也最为贴近我们大众读
者的心灵,因为它无异于一阵轻风和一剂良药,让人感觉是那么慰贴和舒适。叶曼先生早年曾主编《妇女杂志》,而这本《世间情》即是从叶
曼先生写的三个专栏之一《叶曼信箱》中选编的内容。正所谓“生在世间即有情,无情不会生于世。”我们生活在世间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
会为情所困,比如男女之情、亲子之情、朋友之情等等,都难免会为此感到迷惑和痛苦,而叶曼先生作为我们中国的第一位女国学大师,以她
丰富的东西方经历和对人间世事的洞察和智慧,对我们世间众生因为情而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回答,自然像行走沙漠的人身临甘泉,带来心灵的
荡涤和滋润。在这里,叶曼先生的话语不像是站在讲坛上传输一种学术思想时的不容置疑和舍我其谁,而更像一位坐下来谆谆善诱的长者和一
位温暖慈爱的妈妈,她的道理深入浅出,又切中要害,在对当事人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的同时,又理性的帮助其分析事情的原由和提出相应
的实用的建议。像在这本书的第一辑,“到此止步”一篇中,来信者在信中提到,自己和她的男友相爱,彼此并没有以终身相许,男友对她提
出性的需求,这位女士不知道是答应还是拒绝为好。叶曼先生在看了这封信后,先帮助来信者分析了男女恋爱交往的一般情况,之后又为她提
出了忠告,“既然你们并不曾以终身相许,彼此仿佛都在逢场作戏。这种游戏便应到此止步,切莫迁就他,认为到了这种程度,若是止步,总
觉少点什么。你就留点余地吧。”这其中的字字句句富含深意,叶曼先生的殷切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再如第三辑,“求贤夫于孝子之门”中,
来信者在信中说,她的先生经商,常出国谈生意,每次回来都会为她的婆婆和母亲带些礼物,给婆婆的礼物总是多,而给母亲,也就是先生的
岳母的礼物却总是意思意思。这让她感到气不过,所以问叶曼先生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消这口气。叶曼先生劝这位女士应舍身处地的为自己的
先生着想,并告诉她,先生买东西孝敬自己的母亲,并也联想到自己的岳母,亲疏、厚薄之分是他自然体现的,如果是厚岳母而薄自己的母亲
,才真的让人气恼。所以叶曼先生在信中进一步说:“你只不过嫉妒他太孝顺自己的母亲而已。”“婆媳之间之所以不和谐,因为她们所争的
就是这一个人”,所以“你不要替自己的母亲心怀不平,你应该欣赏他的周到,感激他对你的重视。”也的确,如果这位女士能够像叶曼先生
在信中说的这样想事情,也真的没有什么气可出了。可以说,书中所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常里短,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
会给我们的生活以及亲人朋友之间的相处造成困扰。而叶曼先生在自己的工作生活烦劳之余,凭借自己的人生智慧,为这些朋友们答疑解惑,
是相当难得和可贵的。并且对我们现实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也有着非常具体的指导意义,所以这本书有着非常普遍的价值,细细品读,不
免让你有茅塞顿开、拨云见日之感。《世间情》在台湾出版时,曾是风靡台湾的畅销书,而在大陆却是首次面世。因为以前在书店中少见她的
书,所以也难怪,我对她的了解不甚了了。相信有很多的读者和我一样急于与这位大师相识,并希望更多的了解她的著作和体悟她的人生智慧
,而这本《世间情》在大陆的出版,则是我们了解叶曼先生以及她的学术言论的开始,是我们大陆读者的福音。
&&&&&&&&&&&&&&&
书评5:走近智者聆听慧音——访叶曼老师晌午时分,与同行念慈居士来到叶曼老师搬家前的望京住所,对其进行采访。说是
采访,却实为两个对佛法怀有虔诚之心的学生来向老师求疑解惑。&&&&&&&
叶老的房子布置清雅。红木的家具,两把藤椅,藤质的桌子、椅子
茶杯垫子仪亦是藤质的。午后的阳光朗朗地照在落地窗前的几盆植物上,一派生机盎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天能听到叶老讲经说法,
想必这些植物也是幸福的。&&& 叶曼这个名字于我最早是在三毛《送你一匹马》中见到,三毛简短提到她和叶曼老师的三次谈话。只言片语,
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在不上课的日子里,母亲去寺庙烧香拜佛总要带着我,对于佛教的认知只停留在祈福平安的层
面。而今日里能有幸跟叶老面对面坐着,近距离聆听她的开示,实为与佛法的因缘。可是无量无边的佛法精深奥妙,究竟要如何参、如何学,
如何将信仰落实于当下,叶老告诉我:修心便是关键。&&&& 人的心由于阿赖耶识的作用,堆满了妄想杂念;可是人的真如本性、般若智慧同样
是这颗心在起作用,所以这就需要你转识的功夫!烦恼即菩提,但烦恼一起,心性就会被遮掩,离智慧、觉悟就远了。因此修心养性就不仅要
放下妄念,而且要转妄成真、转识成智,惟有如此才能显现如如真性,才会步入般若的胜境。这些道理或许我能看懂,可是修行、修心不能光
凭理入,最最对机的应当是契理的行入啊!&&&& 当年佛祖在29岁辞别父母、妻儿离开皇宫,历经磨难最后在菩提树下证得人生无常,世间万事
万物本性自空,皆因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实在是不必执着。不执着生、不执着乐、不执着法、亦不执着我。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无常,人生无常,情感无常,甚至连人的念头都在刹那变化。人一旦觉悟了就会放下欲望杂念,放下
一切分别妄想。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这是佛祖的伟大之处,叶老常说学佛就得有学佛的行动,得遵照佛的精神,要舍得放下。如来佛祖贵为
王子,说放弃就放弃了,丝毫没有退转之心。世事无常,富贵也好、名誉地位也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亦是无常,生命宝贵,当好好珍
惜。叶老说她不知道她的形寿哪一天会尽,因为她今年已经93岁了,她的兄弟姊妹都走在了她的前头,惟有她很乐观地活在当下,她说只要有
一口气,她就要为大家讲课。愿力真大,我感觉她就是活菩萨!要不何能以93岁的高龄,离开丈夫、儿女,离开舒适温暖的家,从美国来到大
陆,为众生传道布说呢?如果说修行需要取舍,淡化得失,需要一份大无畏的勇气和一份为社会担当的信念,那么叶老是做到了。在她身上,
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至真、至性的品质,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 儒、道是中华文明的根,佛家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原大地以后,随着岁月
的流逝,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儒、释、道三家文化互为融和、浸润,构筑了多元化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眼下称之为国学。其实国学
一词早就存在,只是在那场文化浩劫中被人为割裂,弄得支离破碎,以至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灵太缺乏国学的熏染、滋养。叶老太了解当前
大陆的社会现状了,所以她在居士林不单单是开示《法华经》、《维摩诘经》、还有《道德经》,而且还准备讲授《四书》。&&&&
叶老早年是
北大的文学才子,胡适校长亲自点名将她留了下来,学成以后又遍游西方各国,学贯中西。她精通儒释道三学,是国学大师。她讲的课、开示
的佛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每次她在居士林讲课的时候,能容纳300多人的维摩讲堂是座无虚席;甚至讲堂外面的走廊上、院子里都挤满了人
。如果没有经年累月的积淀,是万万不可能有今天这般的生动、活泼。她要将她一肚子的学问、知识、人生经验在她有生之年,毫无保留地义
务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众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多一份了解,对修行多一份认知。&&&&
当我们向叶老请教: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
?她是这样回答我们: “命是我们的本命,运是时运。命和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所以我讲生与死、苦与乐、命与运,命在自己的手中,
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命。”人们常说“万般皆有命,半点不由人”实为宿命论的观点,“业由心造”讲的是业的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因果法则是亘古不变的,善的因获得的是善的果,甚至一念善良的愿望都会令你心地清净、欢喜无比。叶老说佛法里从来不叫人去算命,
算命问什么,问过去?过去已经知道了,未来?未来在自己手中,就看你怎么去做。曾经有人说我只能活到70岁,但你们看我已活到了今天。
《了凡四训》里的丁老爷,努力积善行德,三年之中,与夫人一起做了一万件善事,后来不也改变了自己的时运吗?算命先生说他命里没有儿
子,但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不但得了儿子,还进官加爵了呢!所以“命自我立”的道理,正是“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
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
佛经里的一些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感悟,提升和净化了我们的心智。佛教更是一种关于道德的完美
教育,能使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叶老淡定告诉我们:人生就好像一个原野,虽然有过红花绿叶般春天的繁荣
,可也会有肃杀凋零的残冬。世事无常,勿论富贵也好,贫贱也好,都要看得清楚明白,要永远抱定、行持一颗如如不动的真心。&&&& 不知不
觉间,太阳已经西下,看到叶老没有停歇地讲了近四个小时,我和念慈都有点不忍,赶紧告辞,叶老坚持把我们送到门口。几次想问叶老如此
高龄,可皮肤为何还能这么白皙、干净?叶老笑着告诉我,她从8岁就开始吃素,一直到现在。真是一位活菩萨啊,热爱一切有情众生。我记得
叶老曾告诉三毛“如果有一天,你在佛学里看到的是红红的太阳从海里升起,而不是退隐山林,你才了解什么是佛学。”回来的路上,我一直
在思考这句话,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佛法的清凉、佛法的入世、以及佛法的慈悲。文以究理,贤以成事;有智无行说食不饱;有行无智,歧途亡
羊。文贤书院恰恰印证了叶老积聚文殊菩萨的智慧及普贤菩萨的行愿;有如一盏明灯,照耀于滚滚红尘,劝化、度脱无数有缘之人!&&&& 虚空
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我们感念叶老的慈悲济世,简直就是一位示现的活菩萨!在此我们深深顶礼,并深情祝愿老先生身体
健康,平安吉祥!
&&&&&&&&&&&&&&&
叶曼和她的佛缘(1)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采访主持人:王鲁湘她是当今世界少数将儒、道、佛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
95岁旅美多年的叶曼先生与我们分享国学经典,回首向南怀瑾等大德学习佛法的往事。在美国筹32万重建云居寺位于北京房山的云居寺,被很
多人誉为北京的敦煌。来此佛门圣地的游客们不计其数,当他们为这里独特的石经文化感叹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与一位老人有着
深刻的渊源。2006年11月,首都国际机场,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迎接她的人们面前。她就是与云居寺结缘非浅的旅美华人叶曼女士。主
持人:叶老您好,用网上的一句话叫做欢迎您回家。叶曼:谢谢。主持人:真想不到我今天见到您的时候您说您93岁,我看到网上介绍的资料
都是93岁,我完全不信,顶多顶多,63岁。叶曼:谢谢,这个夸奖让我要飞起来了。主持人:我们今年去采访过云居寺,当时还不知道云居寺
的修复和您的关系,您当时第一次回中国就去了云居寺吗?叶曼:对,那时候是因为朴老的关系。云居寺建于隋朝,是中国古老的佛教圣地。
20世纪90年代,虔心学法的叶曼,在赵朴初的邀请下,来到了云居寺。由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云居寺饱受战火之苦,加上年久失修,已
是破败不堪。当年呈现在叶曼眼前的,是一个被炸掉了三个指头的菩萨铜像,这样的景象让叶曼内心隐隐作痛。叶曼:看着这个菩萨——佛,
我就哭啊,当即宣誓,我要重建云居寺。发了誓以后,我一想我哪有钱哪,我就到处去募捐,我整整募捐了一年,只讲一个题目,就是描述云
居寺,描述云居寺的石经,描述这整个的故事。我沿着整个台湾环岛演讲,讲完了以后,就到香港、新加坡演讲,最后到美国各个州去演讲,
募捐重建云居寺的费用,最终募捐到32万美元。叶曼将自己筹集到的32万美元交给了中国政府,这笔钱为云居寺的重建创造了条件,使千年古
刹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数万块石经得到更好的保存。叶曼原名刘世纶,1914年生,祖籍湖南,出身于书香门第,现旅居美国洛杉矶。叶曼的北
大情结叶曼先生此次回国的重要一站,就是北大百年讲堂,她要给北大的学子们演讲。而老人家与北大其实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因为70年前,
她就是北大经济系的一名学生。主持人:您是哪年到北大的?叶曼:我1939年毕业。主持人:那就是1936年。叶曼:我是先到师大附中,那时
候是男附中,因为是男附中,据说可以直升清华。主持人:我听说那后来是胡适先生阅了您的考卷以后,说您是个很难得的才女,然后就把您
给挖到北大去了。叶曼:北大、师大、清华,我最想进的是清华,原来进附中就想进清华,现在更想进清华了。我那时候就想我一定得进清华
,我可以好好念书,可以有庚子赔款。清华呢,我在报纸上看看,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便荒唐地给了自己结果。而师大是第一名,因为我考国
文系,那很简单。北大,一看是试读生,我说试读,我要试读不好就没学校念了,所以我就没去北大。但是北大呢,之所以称为试读生,是因
为我的数学实在太差了。按标准,数学、国文、英文算三门,这三门必须要达到某种程度,由于我的数学实在太差,所以学校不能录取,但是
胡适看了我的文章,说这学生一定得录取,就是因为一篇作文。
&&&&&&&&&&&&&&&
叶曼和她的佛缘(2)主持人:是什么题目还记得吗?叶曼: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者喜欢的一件事,或者感动的一
件事,我就用悲哀的这件事,就描述我父亲的过世。当时父亲刚去世不久,伤感还很深,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胡适看了以后,就
说这学生一定得录取,其他人说差一点,数学差一点,胡适又说,好了,想办法让她来吧,所以给我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字。从北大学子到虔诚
布道者在当年以自由思想为学风的北大,考虑到当时国家经济的落后,叶先生抱着富国强民的念头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可能她也没有想到自己
以后的人生不是从事经济,而是成了一位四处讲经布道的国学传播者。尤其让她自己更为意想不到的是,向来对佛教反感的她,竟然成为了一
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些转变要从她中年时经受的一段内心煎熬说起。主持人:叶老,就是您在一生中间,就到四十岁左右才开始参悟这种具有
生命意义的问题,生和死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在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对您的煎熬很厉害吗?叶曼:很厉害,因为人都怕死,年轻的时候不知
道死是什么,这时一想起来看到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想着,我能活多大呢?谁知道呢?而且世界上年少人的坟头也不少,安知我不
会明天就死了?那么我这一辈子来干什么的?我死了以后没有我了,这世界上,这所有我现在身外的人跟物、财富、名利与我全不相干,所以
这一下,我变得非常悲观,于是就整天问一个问题,我还会不会再回来?主持人:对,到底有没有灵魂这个东西。叶曼:对。那时的叶老随着
自己从事外交工作的丈夫,以大使夫人的身份辗转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而人到中年以后,貌似平静的生活却深藏着难以解决的困惑,这
种对生死问题的追问折磨着她的内心。叶曼:于是周围的基督徒就带我去做礼拜,做礼拜你只能听牧师讲,不能问的。主持人:不能问问题,
对,完全是他一个人在上头布道。叶曼:对,我说我的问题太多了。牧师说你有什么问题?我说我对《创世纪》就有问题,我对这个上帝就有
很多问题。于是牧师让我一连几天做礼拜,我的最高纪录是做了七天家庭礼拜,问七个不同的牧师同一个问题:上帝真是全知吗?按照《创世
纪》,他不是全知;上帝真是全能吗?按照《创世纪》,他不是全能。生与死的困惑,向南怀瑾先生学禅在“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个
问题的困惑下,叶先生也同时想从东方思想中寻求答案。《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孔子站在桥上看着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
意味着生命就跟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可这种认识并没有解决生命的来处和去向的问题,孔子也曾明确地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于
是叶老又转向研究道家,道家有一句话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只是借住在这世界上而已,死就是回去了。这在叶老看来,是有稍微
进一步的答复了。不过为什么要寄?又要回到哪里呢?这些问题依然让她心生困扰。由于西方的宗教无法解答她内心的困惑,叶曼离开了这个
宗教圈。一位了解她的朋友,知道她有这些疑问需要解答,于是带她去认识南怀瑾老师。这对叶曼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会面。
&&&&&&&&&&&&&&&
叶曼和她的佛缘(3)叶曼:我就去见南怀瑾,我也是见面就问他这个问题,我说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他说你从哪儿抄来
的这句话。这就是我们两个人见面时的对话。我当时就有点火,我说哪有见到客人来这样说话的,一见面就问你找我有什么问题。他想,那大
概是女人的一些问题,所以先给我一个下马威,他没想到我提出这问题来,他再给我个下马威,我们俩就这样呛来呛去的。我说早就有人问,
他说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问这个问题。我说请问南先生,你能答复我吗?他说好,明天来听讲吧。我说讲什么,他说《楞严经》。我说
什么叫《楞严经》,他说你来听吧!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了。叶曼回忆,自己听了《楞严经》的课之后心中的满足和喜悦
,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因此在听了半卷之后,要求南老师重新再讲,于是南老又重新讲了一遍,其他人也陪着她再听一遍。经中所讲的内
容似乎正契合了叶曼当时的心境,因此她捧着《楞严经》,如获至宝。接下来,叶曼用了几年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研究《楞严经》。尽管如此
,可她总感觉自己与佛法隔着一道看不清的沟壑,那是“经是经,我是我”的障碍。因此她的内心仍然充满纠葛。而与南怀瑾大师的三次打禅
七,却意外地让叶曼对佛法有了更深的体会,从此以后死心塌地学佛了。喜马拉雅山底下闭关的上师叶曼先生坦言,自己从小对于周遭事物存
在的原因和人生的来处与去向,常常产生疑问。其实为了寻找这些答案,她过去曾经从哲学的角度,用逻辑的方式和演绎法,推论人生是什么
、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也试图从基督教中寻求答案,但是这些理论和教义不但不能给她一个圆满的答复,反而扰乱了她的思想。叶先生说:
那些理论只告诉我们,人是非常无知的。我承认我的无知,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对我的无知提供任何的意见,反而把我的无知搅和得更乱,剪
不断理还乱。然而自从接触佛学之后,她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叶曼:这几十年来,除了南老师以外,我也是逢师必拜。另外一
个是陈上师。我读了他二十本书,我追着他到了旧金山,他跑到了纽约,我又追到纽约,终于见了他,湖南人,陈健民,在喜马拉雅山底下闭
关二十七年。主持人:多大年纪了?叶曼:已经走了。我知道他以后就追到旧金山,事先让他等我,他说不成,沈家桢让他去讲《净土五经》
。我人没见到,扑了空,他飞纽约,我就跟着飞纽约,见到他我就向他顶礼,他就骂我,头一句话就说,以后不可以顶礼,你这样是折我的寿
,你知道吧,你让我早死啊?这是我们俩见面的话。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给他顶礼了,但我请求沈家桢让我住在庙里,我说我有太多的问题要
问,当时上师听了很高兴,他说我一肚皮的东西,没人懂也没人问,你能问很好,所以我问一,他答十。当时南老师已经是博学多才了,但是
比起陈上师还差一点,我怕南老师觉得我背师,我就跟他说我要去找陈上师。南老师人很好,他说这个人是个宝,他的宝贝多得不得了,你去
挖这个人的宝吧。主持人:大德之间互相很欣赏。修得大智慧,参透生与死除了苦心学习佛法之外,叶老在海外一直没有间断国学的研究,身
在国外的叶曼先生始终将国学当做文化经典,希望自己能为传统文化的“薪火相续”尽一份绵薄之力。她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成立了文贤书院
,通过录音、讲课等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的儒、道、佛文化知识传播给当地人。主持人:现在,中国又兴起一股国学热,也有很多的地方在恢复
书院,我觉得您回中国恰逢其时。叶曼:说实在的,我成立文贤书院就是为在中国——那时候不敢想象,但是现在我要从北京开始——正式地
将中国三大文化普及,让13亿中国人都知道。这次叶先生回来,对老人家而言,就是一个心愿的达成。从北大开始,到长江商学院、宗教局等
单位的巡回讲,更加让她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结了善果。历经世事沧桑、岁月洗礼,如今93岁高龄的叶老,对待生死问题,有了属于她自
己的答案。叶曼:我现在就跟人说我随时随地准备死,但是我一分一秒都不浪费,尽量利用它,时时可死,步步求生。主持人:这也就是过去
我听说的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大概就是这种说法。叶曼:可以这么说,我还不敢,因为有时候嗔心动,嗔心动,贪心就起。
只是有一个好处,心一动的话,“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你就觉得贪心又起了,嗔念就起,“念起即觉,觉之既无”。主持人:
觉迟了,就是你已经造业了。叶曼:你要不觉的话,你就造业了,所以佛法一点不迷信,佛法是智慧,六度波罗密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
进、禅定都是工具,要的就是般若,这前五度就是戒我们的贪嗔痴。主持人:最后就是一个智慧。叶曼:就是一个智慧,所以佛说佛是智信之
法,绝不迷信,现在回到中国,可以了了我的平生夙愿,我一定尽我的全心力把这十年,更仔细珍惜地度过去,不浪费。“人生犹如演戏,即
使我是跑龙套的,也要跑好。”这是叶老的一句话。90多岁的她还在做着很多事情,在为自己很多未了的心愿奔走。比如要让文贤书院在祖国
落地生根,比如要继续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等等。叶老说有大师预言自己能活到103岁,她希望自己能把预言中的最后十年过好,
努力工作成就心愿。我感觉到我们分享叶老的人生经历、求佛经历,给我们的启发是人只能自己去努力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否则无论是国学
也好,佛法也罢,再好的东西如果它是它,我是我,那么也与我们无干,于人生无用。
&&&&&&&&&&&&&&&
目录自 序&1第一辑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水 仙&3珍惜眼前人&6到此止步&9法所不许,理
所难容&11低学历,小丈夫&13各尽所能,各取所需&15恋父情结&17不配做情痴&19爱与情&22防微杜渐&24婚
前身体检查&26作茧自缚&28结婚的愿望&30众生皆以*为生死根本&32人生自是有情痴&34赔了夫人又折兵&36何
自苦乃尔&38戏剧人生&41第二辑 就业和创业濯缨与濯足&45处事易,处人难&47人之患&49尊卑贵贱俱是“虚”
荣“假”名&51多做事,少说话&53就业和创业&55入错行&58行行出状元&60学历的烦恼&63自立之道&65第
三辑 一件是非 两个标准另一种的七年之痒&69分 房&72不要做个工作的奴隶&75两面不是人&77求贤夫于孝子之门&79人
在福中不知福&81莫因小失大&84善待你的丈夫&86一股浮气&88我就这样过一生吗?&90爱坏人甚于爱好人&92剪不断,理
还乱&94乘虚而入&97不值得同归于尽&99攻心为上&101肮脏的嫖&103莫自寻死路&106时候不对&108离婚难&
111台湾——男人的乐园&113婆媳之间&115姜是老的辣&117迷信与科学&119委曲求全&121处大家庭之道&124一件是非,两个标准&
126第四辑 上孝与下教儿童的天堂和战场&131上孝与下教&134两女之间难为母&136莫为一人拖累一家&138百年树人&140宛
转随儿女&142莫阿世媚俗&145鱼与熊掌&148瓜瓞绵绵&150不是冤家不聚头&152百善孝为先&15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158不患寡而患不均&161第五辑 各有因缘莫羡人医不自医&165驯悍策&167飞来艳福&169忍让为先,却莫做乡愿&171可
怜贫乏的一代&173脏老头子&176此脏非彼脏&179可怜的男人&182忧心忡忡&185子不语怪力乱神&187禽兽不如&190佛
法与人生&193各有因缘莫羡人&196谈拜拜&198以戒为师&201杀 戒&203附 录《时尚健康》访问记录&207叶
曼和她的佛缘&237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1)第一辑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水仙叶曼女士:半年前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
位男士,他今年四十岁,但看起来像三十多岁,学识、工作和性情都不错。起先我以为他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大概是人太拘谨无趣,没想到
见了面,他竟然谈笑风生,大概是对这种场面经验很丰富。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斯文秀气,发型和穿着看起来自然随意,其实是很讲究的。言
谈举止间仿佛有一点怪怪的,又说不出怪在哪里,勉强要形容,大概可以说有点娘娘腔。都是朋友太热心,又为我们安排了几次见面的机会,
我逐渐发现他的一些特质,他非常留恋青春、爱漂亮,谁要说他年轻英俊,他就最高兴了。其实他对女人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善于应付,他
最爱的是他自己。他很敏感、细心、多疑、富于联想,对政治一窍不通,喜欢艺术和人际关系。他性情温柔,一点也不强横,我对他颇有好感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同性恋者的气质,说的跟他很像,其实我已经有点怀疑他有这种倾向了。请问我怎样才能试探出他是不是这样的
人?还要不要继续跟他交往?要不要告诉朋友(也许还不知情)别再费心了?雅芳上雅芳女士:一个男人温柔、敏感、细心、多疑,不一定便
是同性恋者。一个男人喜欢年轻漂亮,对女人没有多大兴趣,也不一定是同性恋者。甚至一个男人喜欢男人甚于喜欢女人,也不一定是同性恋
者。你看过太极图吧?一半阴,一半阳,不是树立直削地、壁垒分明地划分为二,而是回环宛曲地互入相含。同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身
亦然!女人身中有男性荷尔蒙,男人身中有女性荷尔蒙,假如所含的份数超过了定量,便会使女人有巾帼气概,使男人有娘娘腔了。一个人爱恋
的对象,通常经过三个阶段:自恋、同性恋、异性恋。所谓的同性恋,并不是指成人“性”的同性恋,而是对同性更喜欢、更倾心,对于异性
都很厌恶。譬如青春期以前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可以和同性朋友整日缠腻在一起,有如青年男女在恋爱中,对于异性却厌恶排斥。虽然是分了
三个阶段,但是在每个阶段内,依旧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两种恋,只是不太显著而已。倘若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平常的发展,很容
易停留在同性恋的阶段上,再加上情欲的冲动,便成为大家所诟病的同性恋了。譬如希腊神话中的那西塞斯(Narcissus),因为爱自己俊美的
容貌,临波独照,顾影自怜,终至憔悴以终,死后便化为水仙花。我们过年时的应景清供——水仙,便是这位自恋的精灵所化。但是他不是同
性恋者,他至死都停留在自恋的阶段中。安知你的男友不是水仙的化身?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儿水仙精魄,除非我们是十足的丑八怪
。叶曼答珍惜眼前人叶曼女士:我是个离过婚,年近四十,而且有很好事业的女人。五年前,我和一个比我小十二岁的男人相爱,两人情投意
合,早就打算结婚,但是他的家庭非常反对,不但逼他和我断绝关系,甚至用电话和书信对我谩骂,认为我玷污了他们的世家名声,诱拐了他
们清白无知的孩子。恶毒的言语,常使我整夜地痛哭,我曾向他表示最好斩断情丝,免得两人痛苦,但是他却坚持不肯,可是对于结婚他也有
些踟蹰,不敢再向前迈进一步。我便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精神受尽折磨。我应该怎么办?救救我,请指示给我一条我应该走的路。我真不
知道,女人长于男人十二岁,便是玷污了他们的世家名声?一个离过婚,而错又不在我的女人,便不再有资格去恋爱?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2)
&尽管我在事业上可以应付裕如,但对于自己的私情却和幼稚的少女般无助,请告诉我
!我应该走哪条路?迷失者迷失者: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统治的世界。一个七十岁的老男人,娶个十七岁的少女,至多被人风雅地嘲笑为“一树
梨花压海棠”,却并无人加以反对。据报载:医学界研究结果,一个老男人若能和至少小他二十岁的女人结婚,便能使他延年益寿。反过来说
,女人是否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好像女人活着就是为了给男人延年益寿,或是供洒扫烹调之用。你们相差不过十二岁,若是颠倒过来,是会
被公认为最佳的匹配。这些传统观念是数千年男性中心社会所形成的。反正世间上,谁有权,谁就会制定便利自己的法律和风俗习惯。若是没
有18世纪的澎湃*思潮,专制君主会主动地放弃君权?若没有百年来的女权运动,女人现在依然沉沦在次等人的阶级里。你们若真的相爱,拿出
勇气来,你若先犹豫,他便当然踟蹰了。但是千万不要勉强他,他若稍有难色,便须慎重考虑。爱情虽然有时需要一点牺牲,以测验其坚贞,
但是代价不能太大。尤其对方是出身比较重传统的家庭,假如他认为你大于他,是他吃亏;你是再婚,他是初婚,又是他吃亏;而且他还须和
他的家庭断绝关系,更是他吃亏。这笔账,他算来算去,是你欠他太多,于是他对你的要求便会很苛刻。所以不要为难他,你只是自己表明无
畏态度,最后的决定,由他去自己承当。成固可喜,败亦无伤,因为勉强得来的终归不长。事实上,婚姻美满与否,并不在年龄的差异多少。
年龄相当的离婚率并不低。老夫少妻的结合,丈夫依然移情别恋的也不少。真的爱情,不是任何忌讳限制所能阻挠的,问题是世上是否真有永
恒不变的爱?你们若真是两情深深相许,不要理会习俗,不要顾虑未来,就好好地珍惜眼前人,珍惜这当下情罢!我祝福你!叶曼答到此止步
叶曼女士:我于半年前与一位男士萌发爱苗。这位男士貌不及我,而我才不及他。我不在乎他的外貌,但是我却害怕他会因学历的关系而不要
我。我目前二十一岁,准备再考二专,二十九岁的他有硕士学位。我发现自己已经很爱他,与他已有爱抚行为,但我也为将来的另一半是不是
他而担忧,不知该顺着他好呢,还是就此结束?他强调这是我的终身幸福,他不会责怪我的拒绝。但他又说,到了这种程度而中止,总好像少
了什么。我很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爱我,还是把我当做发泄工具?云珍敬上云珍女士:男女相爱,自然会进一步而有肌肤之亲。从耳鬓厮磨到爱
抚、*,都是在如痴如醉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不归路。自然安排了这个陷阱,于是怀孕、生育子女,动物便如此生生不已。假如完全顺应这种本能
发展下去,并无所谓是非得失。问题是万物之灵百兽之长的人类,在本能之性以外,增加很多的范围和理论,原系为了减少男女间的纠葛与不
幸,但主要还是为了便利男性的特权,以保存男性为中心的整体。所以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可以拈花惹草,而女人则必须从一而终。数千年
来,任凭如何防微杜渐,总有不少越出常轨的情事发生。男人不过落个薄幸名,女人则饮恨终身,甚至以身相殉。积习至今,虽然男女社交公
开,男女可以各有三朋四友,但是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依然以贞操为先。所以,你也是把贞操视为自己的终身幸福。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3)既然你们并不曾以终身相许,彼此仿佛都在逢场作戏。这种游戏便应到此止步,切莫迁就
他,认为到了这种程度,若是中止,总觉少点什么。你就留点余地吧。你已经让步太多了,再进一步,吃苦受难的是你,而不是他。至于学历
、相貌、高矮,都是小问题,问题在于你们是否真爱?真爱便可结婚,结婚后生子或继续读书。假如彼此各怀异心,谁也没有真情,那么不要
再玩这个游戏了,到此止步,方是正理。叶曼答法所不许,理所难容叶曼女士:我今年二十岁,曾有要好的异性朋友,但因意见不合而分开。
数月前我返乡探亲,住堂姊家,认识了堂姊二十四岁的儿子,在家里等着应征工作。以前我们很少见面,恰巧这次回来碰到了,他带我去许多
风景区玩儿,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无所不谈。途中我看到一只很漂亮的稀有蝴蝶,而后他发现另一只,跟我原先看到的那只一样,恰好一对
,我猜想是否我俩真的有缘?我很欣赏他坦率、爽直、热心助人的个性,以后我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从我和他交往的事被家人知道后,他们极
力反对,说我们有亲戚关系,不可做男女朋友。但说真的,我很喜欢他,因是亲戚就不能在一起、不能谈论婚嫁吗?我是该听家人的话?还是
应坚持自己的意思继续和他交往?我心中很矛盾,一直打不定主意。彷徨无助的人敬上彷徨无助的人:这不是你的家人赞成与否的问题,而是
法律所不许可的。根据有关法律,旁系血亲及旁系姻亲之辈分不相同者,不得结婚。但旁系血亲在八亲等之外者,旁系姻亲在五亲等之外者,
不在此限。你和他正是五等旁系血亲,所以依照法律,这种婚姻是违法的。你若和他结了婚,你的父母将是你堂姊的亲家,你的堂姊变成了你
的婆婆,而你的伯父将成为你的祖父。两家的伦理关系一场大混乱。如此近亲既不能各序辈分,又不能断绝关系,将来的困扰是无法想象的。
即使你们爱到不顾法律,不顾伦理,难道也不顾及后代子孙?近亲结婚,根据遗传学经常会生出身体畸形、智能低下的孩子,所以优生学也不
赞成近亲结婚。我们的法律原来禁止同宗同姓的血亲如堂兄妹等结婚,主要原因虽也有优生学的观点,但还是因为中国社会以男性为中心,所
以姑舅表亲、两姨表亲仍可结婚。目前已经认为姑舅表和两姨表血缘之接近不逊于堂兄妹,故亦加以禁止。结婚虽是男女两个人的事,但是也
不可任意独断独行。爱情也许因为困难小而牺牲,更能显露它的真纯;可是滞碍太多太大时,常会促使爱情更脆弱、更短暂。你还年轻,忘了
他,时间会治疗你的伤痛。否则后患无穷,你绝不可以一意孤行。叶曼答低学历,小丈夫叶曼女士:我已经是过了而立之年、稍有成就的职业
妇女,最近认识了一位比我小五岁、学历也低于我的大男孩。我们非常相爱,并且论及婚嫁。但是我的家人不赞成,怕这桩婚姻日后没有好结
果。请问低学历或小丈夫的观念,会不会影响日后的感情?即使结了婚,是否会造成夫妻间的暗礁?我很矛盾,请赐指示。友华敬上友华女士
:类似你的问题日见增多,正可以反映男女关系随着经济的结构在转变。从前为了显示男性的权威,女人必须娇弱柔顺,而娇柔则是因为年岁
小,需要保护。而在乡间,因为人力的问题,家中需要帮手,所以多的是小丈夫,十*岁的大姑娘嫁个十二三岁的小丈夫也不稀奇,她几乎像第
二个母亲般地带领照料他。只要两人老死乡下田间,又无第三者介入,倒也能厮守到白头而两情不渝。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4)现在女人进入社会工作,虽然仍有性别歧视存在,但是若有真本领,照样可以崭露头角,
不过也常常因此耽误婚期。可是她却另有一种成熟自信的美,并且精力充沛别具吸引力,特别吸引年轻的男人。除去居心不良、想吃软饭的男
人外,一般的男人在他们步入成年之际,欣赏、仰慕的是比他们成熟而又有成就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而男女之间的友情却很容易变质,一
旦超友谊的情愫发生,即使女方在事业方面是个女强人,至此因为传统习俗,也不免踟躇犹疑,总觉得委屈了对方。自然世俗之见,更认为荒
诞不经——不经见,不经常。其实所谓“经”还不是人制定的。低学历、小丈夫,只要你心中无此芥蒂,他心中无此自卑,便不会影响两个人
的真情感。婚后是否幸福,全仗夫妻是否能相助互谅,彼此欣赏,而不在乎谁大谁小、谁弱谁强。在日渐增多的婚变中,哪个不是男长于女?
女比男大几岁不是暗礁,真正的夫妻暗礁,不是捏管得太紧,就是不再倾心专注对方。叶曼答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叶曼女士:一般男孩子都喜
欢长发飘逸、性情柔顺、外表好看的女孩子。问她吃什么?随便。做什么?都可以。完全没有主见,才最适合男孩子的口味。男孩子一旦遇上
有自己意见的女孩子,就不敢追求了。对于这种男孩子您有何看法?对于这些在男孩子面前隐藏自己本性,装出柔弱无主见的女孩子,您又感
觉如何?她们是否必须如此,方能获得男孩的倾心呢?秋子敬上秋子女士:凡是相对的,都有正反、强柔、主动被动,以显现其差别。一般阳
性的总要表现出雄纠纠、刚强、主动等的姿态。相反地,阴性则要显出柔顺、被动、雌伏的姿态。本来这是比较趋向两极端的自然生态,事实
上,男女阴阳,正如太极图所示,是相交互入的,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阳中的阴,阴中的阳成分太多太强,男人便显得娘娘腔,女
人便被称为汤姆男孩(Tom Boy)。自从由母系中心衍变为男性中心社会后,部落间侵伐争战,唯武力是尚,女人因为生理的限制,怀孕哺乳等
职责,自然必须依赖男人的保护。而从被征服者掳获而来的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谄媚战胜者的男人,谄媚男人的最有效方法,便是自己装
成娇弱可怜,以显现男人的雄壮英武。如此逐渐仿效,女人刻意使自己柔弱,等而下之而至束腰、缠足,都是为了献媚于男人。时至今日,男
人依旧习惯并且喜欢这个调调儿,许多现代社交礼节,绅士的形象,便决定于他知道如何服侍淑女。而女人为了装成十分的淑女,便使自己在
男人面前成为无主见、娇柔文弱,弱得可以随风而去,以满足男人强者的骄傲心态。这包括*的长头发在内,那是代表某种不可言喻的意味。无
论强或弱,都是装腔作势。事实上,那位雄纠纠的大丈夫,常常是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的小顽童。而那位娇滴滴的小女子,常常是惯做狮吼的
泼辣妇。每逢我看到这种场面,总觉得可笑又可怜。他们既然各尽所能地在表演,就让他们各取所需地去享受吧!叶曼答恋父情结叶曼女士:我
今年二十岁,就读大学夜间部二年级,白天要工作。我长得不丑,身材也很匀称,不少男同学和男同事向我献殷勤。奇怪的是,我对他们全无
兴趣,我最欣赏的是班上的老师和公司里中年以上的主管。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使我心生爱慕。我虽然很惭愧,知道内心不正常,可是我对年
轻的毛头小伙子,硬是不来电,只有年纪大的男人,才能让我动心。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5)我不敢告诉任何人,也不敢和女同学、女同事商讨,怕她们嘲笑,甚至宣扬。您是否觉得
我神经有毛病?情感不正常?您能指教我,并加以纠正吗?文英敬上文英女士:世人都知道男人有恋母情结,很少有人谈到女人的恋父情结。
女孩子从幼儿时代起,便知道如何利用女性的天赋——撒娇,向父亲予取予求。父亲也是女儿心目中最初的崇拜人物。除非父亲太暴虐、太懦
弱、太没出息,或是太不顾家,在女儿心目中,父亲总是很可爱的。很多女孩对父亲的评价常常超越母亲。在传统观念上,父亲仿佛看重儿子
远超过女儿,而内心喜爱女儿却远甚于儿子。儿子结婚,只会使父亲欣喜;女儿结婚,却常使父亲悲伤,甚至嫉愤。尤其当男人年岁老大,父
子的距离越加拉长,父女的关系却越密切。这大约是男人老大时更需要温柔体贴,而女人天性中便具有母性的关爱,对于日渐衰老的父亲,视
同幼儿般加以照料。如果女孩子自幼丧父,缺乏父爱;或是女孩自幼便敬爱父亲;或是女孩很少从父亲处得到关爱;当她长大后,便会对年长
的男人特别垂青。尤其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若是早熟,对于毛头小伙子,总感觉他们幼稚肤浅;加上年轻人对于功成业就者和具有权威者的
崇拜心理,她自然对年长的男人就更动心了。这是人生成长的过程,却当真不得。因为年龄的差异,双方在心理、体力、嗜好各方面,都有很
大的距离,在实际生活里,是很难适应的。而且床笫之间无英雄,朝夕相处,一切形象都会幻灭,除非你能像对待父亲一样地对待他,否则他
会成为一个老废物。叶曼答不配作情痴叶曼女士:梅与我有近二十年的交情,真不忍心看她这样怀恨下去。我试过用多种方法协助她脱离苦海
,无奈死心眼的她竟然是个情痴,对这一段情这么执著。梅三十余岁,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三年前,她爱上一位同事,不料,半年后,她就尝
到被遗弃的滋味。当她知道无法挽回对方的感情后,一直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怎样都无法唤醒她。三年来,她想他的时候,就打电话找他,
只要听见他接电话的声音,她就又爱、又恨、又满足地挂掉电话;如果是他的太太接听,梅就有一种报复的*,让对方满头雾水,狐疑纳闷。梅
不知打了多少这种无聊的电话,也许就因为这些无言的电话,梅没有变成疯子。但是她经常似笑非笑地沉思,失魂落魄的样子,让身为好友的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爱莫能助。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被这个负心人破坏了。有时候,我真想不顾一切地找他理论,掀开他的罪孽。然
而,那又能换回梅以前甜美的笑容吗?兰上兰女士:梅有什么资格被称为情痴?梅又有什么权利去破坏自己和他人的两个家庭?梅更有什么理
由可以使人怜悯同情?她明知别人有家室,却发生了这段暧昧情,她既对不起对方的妻子,也对不起自己的丈夫。对方可以背着妻子偷情,这
种两相情愿的事,多是在逢场作戏,怎能说是情痴?她竟死缠不放,一切行为,近于无赖,既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鼓励。假如说,他们曾经
有过这样一段情,她便有权利如此做,那么请问对方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他们的权利应该如何发挥?她以为她是被人始乱终弃了,所以她有
理由要报复,所以你怜悯同情她。她又不是无知的少女,她又不是不知他已有妻室,她有什么理由可以搅得所有的人神魂不安?这和数月前那
位女收费员用毒液泼洒情*女一样的心态,自私自利地以为自己在“爱”,便占尽了天下所有的理由,可以任意毁灭一切阻碍她的人物。这是什
么歪理由?这哪里沾得上“情痴”两字?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6)真正的所谓情痴,是一对情有独钟的男女,在重重阻挠之下,在情与理矛盾之下,既不愿
伤害他人,而自己又不能割舍的煎熬下,双双殉情,或饮恨而终其一生。梅的遭遇不过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偷情闹剧,大家好聚好散,让一场春
梦了无痕迹就此过去,怎可以如此死皮赖脸地歪缠下去呢?你千万不要在这场闹剧中做个帮闲的丑角,让梅自己去闹吧!帮助她最好的方法,就
是不要再赞美她是情痴了,把我这封回信拿给她看,看看是否能骂醒她的痴梦?叶曼答爱与情叶曼女士:您在讲演中曾说“爱像一阵风,来无
影去无踪。要来挡不住,要去留不能”。爱就是这么不可捉摸?您是不是也同意佛洛姆和巴士卡力所说“爱要靠学习及努力去建立、培养和维
系”?慧慧敬上慧慧女士:多少人只知谈爱,不懂留情。男女的爱是天缘,所以我说它像一阵风,为什么发生?当事人自己也琢磨不清。道德
、伦常、法理都阻挡不住。其来如万马奔腾,真可以席卷一切。但是突然间风清云散,走得无影无踪,当事人依旧是摸不清,同样地,道德、
伦常、法理也挽留不住。就是因为这样,方才有写不完的诗歌和小说,有错综复杂的畸恋与奇情。其他的爱,如亲子之爱虽然精深,人类的爱
虽然广博,但是都不会像男女之爱那样惊心动魄而又不可把捉。爱,既是如此飘忽不定,男女之间除了谈爱之外,必须懂得留情。情,却是人
事,需要靠学习及努力去建立、培养和维系。爱可以转变为恨,恨到置之死地而后快。情则历久弥坚,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共富贵。男女在爱
时,无不自以为这是旷古绝今、永不变异的真爱,不料曾几何时,便褪了色、变了味、走了样。男女若真心诚意愿意厮守终生,便必须学习及
努力去建立、培养和维系“情”。其主要关键在谅解、宽容、坦白和关切。但是不要像小人之爱,只是姑息,而要像君子之爱人以德。可是又
不能终日板起面孔讲道德,说仁义。不仅要互爱,而且要互敬、互谅。夫妻间最易犯的毛病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古人教夫妇处
室之道是相敬如宾,而不是相爱如焚。叶曼答防微杜渐叶曼女士:传统的社会规范,均是男孩追求女孩。目前,亦有少数女孩主动追求男孩的
现象。基于礼貌,若男孩接受了第一次邀约,以后当如何拒绝,才不致伤及对方?文正敬上文正先生:古谚说:“男想女,隔重山,女想男,
隔纸单。”若是在二三十年前,家中有女初长成时,登门好逑的男士,络绎不绝,是很少有女孩在未订婚前去拜访男家的。现在风气变了,家
中若有个及婚年龄的男人,竟有淑女终日伴守在他的家中,进出坦然,比较当年好逑的男士还更不忸怩。这是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传统的社会
规范,没有一成不变的。你是位忠厚正直的好人,没有玩弄异性的坏习惯,也没有卖弄*圣手的虚荣心!虽然基于礼貌,你不想伤害对方的自尊
,而拟赴第一次邀约,其心可嘉,但是其约不可赴。男女之间,有了第一次,便难免有第二、第三……无数次。而且人的本性很赖皮,她会认
为第一次你肯赴约,便是心许,她便已有权利要求再而三,否则你便是玩弄她的感情,更甚而扬言你“始乱终弃”。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7)古人说“防微杜渐”,便是劝人勿以“微”而随意开始,勿忽略“渐”而使积重难返。多
少麻烦、纠缠、烦恼甚至不幸,都是从“微”、“渐”而来。宁可拒绝于初,不可因为不忍或好奇而予对方以口实。戒之!慎之!叶曼答婚前身
体检查叶曼女士:我已经订婚,打算今年秋天举行婚礼。我和未婚夫虽然相识相恋已经数年,但是为求心安和下一代的幸福,我几次暗示他,
一起去做身体检查,他都佯装不知,以我对他不信任为借口,不肯去检查。请问我应该如何说服他去做婚前的健康检查,而又不会伤害到我们
的感情?华明敬上华明女士:你的想法非常明智有理性,你的未婚夫则未免失之固执守旧。其实,结婚不仅是感情的问题,其中有很多现实的
困扰与忧虑,譬如血基因的不合,造成不孕或生出不健康、甚至不健全的子女,这些都该慎重考虑。再说即使他身家清白,问心无愧,但是不
可知的其他因素仍有许多,譬如由于遗传、输血、注射等,都可感染严重的疾病,或是不自知的带菌者。除此上述两点你可以诚恳地向他解释
外,你还可告诉他,并不是你要他做单方面的检查,即使你自身深知一切健康正常,为求心安,你也要去检查。这是很合情合理的要求,为的
是双方好,也为下一代好。假如他仍然固执地拒绝,对于如此一位未婚夫,我这个局外人,不便再多置词,只有你自己去处理解决了。我们的
社会,虽然一切用品全都现代化了,但是许多观念却很守旧。譬如许多七老八十的人,硬是不肯立遗嘱,认为那样做很丧气。家属更不敢建议
,怕被误认为他们是在觊觎他的产业,而希望他早日宾天。常常这样拖到他寿终正寝,产业的处理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痛苦。婚前检查
是必要的,不仅能防患于未然,且能显示对于“性”的重视。叶曼答作茧自缚叶曼女士:我和我的男朋友是在念大学时认识的,他是在美国土
生土长的中国人(他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香港人),而我在台北长大,家庭保守家教严。在我极沮丧不快乐(我无法从事父母所期望的医生
、护士或药剂师;主修美术将来找事困难;对空虚、寂寞、无聊、忙碌、无人情味的美国生活感到乏味和无奈)时,他出现在我的身旁,拉了
我一把,给了我快乐。但是他很性急、自私、小气,我们出去吃饭等都是各付各的。有一次他开车来我家,然后接我到他家玩,去了之后却叫
我付一半的汽油钱。很多事情他分得太清楚,一点也不像台湾的男孩子爽朗大方。跟他交往才三个月,他就向我求婚,我答应他后被我父母骂
了一顿,他们认为他和我不适合。后来我试着跟他分手,每次都被他苦苦地求回来,总是断不了。他和我都知道他爱我比我爱他深,我们主要
是错在过早尝禁果(大概在认识两个半月之后);错在我和他都太沉迷于肌肤之亲。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念研究所,我则到另一所很远的大学
念研究所,也曾与台湾来的研究生谈恋爱、发生关系。这事被他发现后(他来看我时,偷看我的日记),他很生气,但他已经原谅了我。我告
诉他我感到有罪,过去答应嫁给他太匆促、欠考虑,并决定取消婚约。但他还是常常打电话、写信、买东西送我,其实我不在乎是否结婚生子
,我情愿把事业搞好也不愿被家庭、责任绊住,我不知应否继续和他来往。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8)苦恼的人敬上苦恼的人:世上无如情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我很了解留美求学男女的心
情。饱暖固然思,紧张和寂寞也常会使人用情欲去麻醉、去排遣。那不是真正的爱,那样结合很少美满快乐的。你既然并不在意结婚生子,你
的父母也不赞成,最主要的是你从开始就不曾真正爱过他,那你何必去惹这些烦恼?而且对于像他这种个性的男人,不可以抱着逢场作戏的态
度和他周旋,那样将使他愈陷愈深,你不但苦了自己,也害了他。情欲像一把火,好玩火者终将,世间多少悲剧便是因此而发生。不要为了排
遣寂寞而上身,除非双方都是抱着消遣游戏的心情,缘会则聚,缘散则离。假如你们或仅仅是一方太认真,便须用果决的心、委婉的方法立刻
和他断绝,莫再作茧自缚了。叶曼答结婚的愿望叶曼女士:我和我的男朋友已经结识三年,常常见面,并且知道彼此都没有其他亲密的异性朋
友。虽然双方都不曾有过“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承诺,可是又仿佛像大局已定的形式,就这样拖到现在。他从来不提婚姻,而且有意无意
间表示对于结婚不感兴趣。请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如何方能说服他?台华敬上台华女士:在过去的社会,男人若想解除生理和心理的孤寂,尤
其是事业尚无成就的青年,唯一的出路,便是奉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结婚。现在社交公开了,周围异性环绕,只要一个男人在各方面都稍有
条件,不但他自己挑肥拣瘦,也成为有女未嫁的人家系心注目所在,于是他们更是自高身价、日益坐大了。男女交往,若是到了某种亲密程度
,而且结识了一段时期,双方依然无意白头偕老,其中一定有了问题。不是你选错了人,选中了一个不要牵累、不愿负责的男人;便是他看错
了你,他误以为你是一个开放自立不肯被家拴住的女人。这只有你自己去琢磨,这个错误出在哪一方面。男人最怕女朋友刚一结交,便作结婚
的准备,这样时常把他们吓跑了。女人最怕男人吃了甜头就开溜,所以念念不忘地暗示明讽,免得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这种男女两性的矛盾心
态,自古亦然。你若真想结婚,不妨和他摊牌说明,他若依然推诿,你又何妨另作打算?假如他只是个犹豫不能擅自决定的人,当他知道你真
要弃他而去时,他会痛下“决”心的。无论任何情形发生,总比现在这种拖拖拉拉的情形好。叶曼答众生皆以为生死根本叶曼女士:佛书上有
谓“玷污一个女人等于造一百个过,保持一个女人的贞洁等于造一百个果”。我跟我男友感情很好,但未超过最后一道防线,只是相互爱抚。
请问如此是否算玷污了一个女人?又有言“三尺头上有神明”,请问“爱抚”算是做坏事吗?我空闲时会念佛念经,请问,会因为我曾与男友
爱抚而失敬或无效吗?叶馨敬上叶馨女士:男人对于一个无助的、不能或不敢拒绝自己的女人加以玷污,他岂止是造了一百个过,在世间法上
,他还犯了大罪。但是假如你和你的男友感情很好,而是互相爱抚,你们是两相情愿的,无所谓谁玷污了谁。在古时,现在更多,男人常用煽
情去女人,得手后,始乱终弃,以致这个女人终生含羞蒙垢,他确实是造了一百个大过。假如他能在情欲关头悬崖勒马,不曾破坏一个女人的
贞洁,可以说他造了一百个好果。保持贞洁到新婚之夜,直到目前对于女人还是有利的。即使相爱的人,能够在紧要关头不逾越最后一关,这
是发乎情,止乎礼。礼者理也。任由情欲纵逸,后果都须自己承担,而承担最重的是女人,这是很现实的利害问题。三尺头上的神明,不管人
间这些闲事,这都是自作自受。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9)佛家戒淫,不只是如同一般人所谓的万恶淫为首,因为我们生死的根本便是*。试想我身
之由来,来自父精母血。为了脱生死轮回,故必须戒淫,否则淫不断,而又修行求脱生死,岂非以漏桶盛水?但是世上为了求脱生死而学佛的
并不多,倒是为求今生来世福报的最多。所以佛家之戒淫,也有个伸缩性,只戒邪淫,合情合理的男女结合,并无碍于学佛,更不会影响你对
佛的敬意与效力。你只须合情合理地照顾你自己切身的实际利害,莫管神佛对你观感如何。叶曼答人生自是有情痴叶曼女士:如果找找电话簿
,也许可以查到他的电话号码。他像是我体内的一根血管,每每忆起往事,仍然热泪盈眶,血液沸腾。虽然已经十年不见了,从二十岁到三十
岁,我时时热切地想念他,甚至连呼吸也能感觉到他。叶曼女士,这是不是健康的心态?是不是打个电话给他,让我不再常常沉溺于往事?或
是保持这往事,让它在心中美丽又痛苦地沉醉。叶曼女士,请回答我,非常谢谢您呀!附上日前写的笔记:如果,如果,如果我们能再见一次面
,就那一次面,就不会在梦中痛苦地醒来,那一次面,会是我终生的盼望,兴奋的等待。苏菲亚上苏菲亚女士:你真是个痴情种子,十年了,
还是如此刻骨铭心地想念他。就这样美丽地去想他罢!不要想办法去见他,见了他,你也许会失去这个爱恋的幸福。在男女的爱恋中,有很多层
次的心态:第一等幸福的人,是能爱、会爱,而又不执著地超然于爱;第二等幸福的人,是有爱的对象,而又被对方所爱;第三等幸福的人,
是能爱、会爱,而没有对方的回爱;第四等幸福的人,是自己并不爱可是却被爱着。不幸的是想爱而没有对象的人,最不幸是不知爱为何物的
人。你的情形,还算是不出前三名,你就慢慢地享受爱他吧!十年的时间,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事,你若是真的再见到他时,恐怕会怅然
若失的。我们对于过去的环境、过去的趣事、过去的饮食,总是在时间的过滤中,把它美化了,一旦旧事重逢,便会感觉一切走了样,一切变
了味,连那一点回忆的温存都消逝净尽。我倒奉劝你,假如一旦你遇见了一位有点使你动心的男士,最好立刻和那位你爱了他十年的人见见面
,如果见了面,他还是使你热泪盈眶,血液沸腾的话,立刻严峻地拒绝这位新介入者。如果见了面,你却哑然失笑于自己十年的痴心,那么你
便可重新去培植你的新情痴。千万不要让那个十年不见的幻影,永远盘踞在你心中,对于那位无辜的新介入者会很不公平的。叶曼答赔了夫人
又折兵叶曼女士:我的一位挚友,她是寡妇,由于工作的缘故,认识中部某学校里一个颇有身份的男士。两年来,男方居住在女方的处所,过
着有实无名的夫妻生活,女方也并未和他计较名分和生活的费用问题。她确实对他付出了真挚的感情,谁知对方却是玩世不恭的人。他表面和
她来往,暗中则订购进口新娘。当她由别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可想而知心情是何等痛苦。而男方居然还心无愧疚地在准备婚事。是命运在
作弄人,还是男人的心真的如此可怕?王纯纯敬上纯纯女士:令友的遭遇,并非命运在作弄人,而是她在作弄自己。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10)人人都有捡便宜的心理,她供他食住两年,既不计较名分与生活费用,他当然落得享受
,他不但毫无感激的心理,甚至还对她心怀轻视。因为人的习性是贵“难”而轻“易”,商人便是利用这种心理,价格越贵,越吸引人的购买
欲。所以他在她那里白吃白住了两年,却肯花钱去订购进口新娘。这不是命运,这是人谋不臧。男女的关系很微妙,许多新潮派的女娃娃,不
敢不随俗地试行性解放,她们说:假如她们太固守岗位,男孩子便会不理她们。其实她们放弃了岗位,男孩子最后还是会不理她们的。许多男
人自己鼓吹婚前性解放,却亲口向我说:“我们的妻子必须是处女。”婚姻虽然不是一种很完美的处理男女关系的方法,但直到如今,依然是
比较好的方法,尤其为了保护女人与幼儿,使男人负担“性”的责任。否则除非男人动了真情,哪个男人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怀孕的是女人
、生育的是女人、哺乳的也是女人,很少有其他雄性动物,肯恪尽父职,男人也不例外,所以人类才发明了婚姻制度。你的朋友既然并未计较
于先,她又何必斤斤于后呢?吃了哑巴亏,既不必怨天,也不必尤人,只有怪自己。记住这次的教训,下次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了。也希望其
他女性们由此借鉴,除了真正洒脱、也属玩世不恭者外,记住千万莫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叶曼答何自苦乃尔叶曼女士:我是大三的女孩,论年
龄早应脱离了幼稚的阶段,但现今仍是碰上了幼稚的情感问题。我有一位要好的男朋友,相处颇融洽。虽然以往曾觉得百般不相称,但也许相
处日久,便也能习惯了。前不久,由于选修外系课程,班上有一位同学几乎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而当第一次与之面对的瞬间,我的感觉就像
110伏特的电流流过一样,语无伦次,且羞红了脸。从此在我心中便烙印下无法抹去的印记。我明白这种激烈的情感易于幻灭,更由于已有男友
,甚怕与之接触,但隐藏于内心的爱恋却未曾终止!内心炽烈般燃烧着,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已经有了依赖,还会再这样地
暗恋别人呢?是不是我的情感不够坚定?或是我的内心还需求些什么?不忍心告诉男友,怕伤害他。但这些苦闷却郁积得令人发狂!以往以为我
不会以外貌取人,但为什么这一次却全然是为了人家的外貌来着迷呢?以往别人认为俊美的男士,曾丝毫不为所动,而这次却又为什么会如此
激烈呢?人生中有所谓投缘的机遇,但我不能因为后来的人似胜于前者,便喜新厌旧啊!因为人生中会碰到太多的“好人”,总不能常常除旧布
新,这样是不好的!但我还是没法挣脱这种束缚,要如何来解开这迷恋的结呢?叶曼女士,请您指导一下,这些天不单是课听不进,书更装不下
,满脑子充斥的都是他的影子,挥之不去,却之又来。啊,好烦!我该怎么办?王仁兰敬上仁兰小姐:你还很年轻,你还在形相迷恋的阶段,
这是人人都要经过的历程,这是歌星、明星被人疯狂崇拜的理由,这也是少年婚姻最易破裂的原因。只要我们不停留在这个过程里,不迷失在
这个经历中,将来在回忆时,还会有淡淡的、甜甜的,有如童稚的哑然失笑。若是不幸径自冒冒失失地将婚姻将前途作为孤注一掷,那么你的
日后处境可能将是苦涩的、辛酸的切肤之痛了。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11)我们对于不可知的无法触及的形相,都有一种被自己神化了的情结。你和他第一次面对
时的触电感觉,也许是你们五百年前的*孽,也许是你潜意识幻想中理想情人的显现。不要逃避,面对他,了解他,假如你在长久观察之后,发
现他依旧每次使你面红耳赤,使你心跳加速,而他也对你情有独钟,那又何妨不结此一段缘?但是在你不曾做长期审慎观察之前,千万不要喜
新厌旧,自作多情。更不要以为你如此倾心,他便有义务照数还报。男女之事必须相互的,不可强求,不可耍赖,不可一方交通。这是交感而
生的情。一见钟情的事,虽然不可靠,但也不是不可能。与其你这样片面地折磨自己,倒不如认识清楚为宜。古时一位高僧骑马夜行,经过一
堆怪石,马受惊奔驰,这不是拍拍马颈便可过去的事。这位高僧勒转马头,让马绕过怪石,马儿知道是石头,自然驯顺地上了路,以后再遇怪
石,马儿便不再惊了。不要怕,对于一切无法处理的事,最好的方法是面对它,认识它,了解它。又何自苦乃尔!叶曼答戏剧人生叶曼女士:在
一次郊游中我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他是学戏剧的,长得不算漂亮,但是对演戏非常有兴趣,也很有天分,对学习表演更是十分用功。他常常看
电影,学习外国名影星的演技,碰到好片子他会连看好几遍。有时他邀我看电影,会分析给我听某位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的意念,以及
演员由内心体会的眼神及脸上的表情,是经过多少的琢磨与尝试,使我对演戏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演员增加了许多尊敬。我的父母亲劝告我
少跟他来往,因为他是学戏剧的,将来一定从事这一行,而这一行又是非常复杂紊乱的;我学的是教育,个性单纯,跟他交往下去可能并不合
适。虽然我们认识还不久,谈不到什么将来,但我觉得自己逐渐被他吸引,很可能发生父母所顾虑的情况,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少跟他来往呢?
请不要笑我个性软弱。宜玲上宜玲女士:你的父母对于演艺人员的分析,是根据事实、比例,归纳起来所下的结论。在这个圈圈里,接触面广
,所以变化也多。加之,戏演多了,有时假戏真做,有时戏剧人生,都是一般普通人比较不易了解、不易适应的。所以他们的情感生活也多变
化。但是一切都有例外,譬如普通的家庭,本分的人,婚姻也常有变化发生。而演艺人员也有生死不渝从一而终的人。你现在已经感觉到被他
吸引,这是到了应该提高警觉,到了决定取舍的关头了。你若是个个性单纯、情感认真的女孩,假如你已爱他到“纵被薄情弃,不能休”的地
步,那么就去试试你的运气,也许他是演艺圈中的例外人物。但是你在心理上必须有所准备,把例外当做意外,把不幸当做当然,如此始能坦
然。否则还未起步,便先怀疑虑,前途漫漫,这种日子将如何度过。假如你还能理智自持,希望你或是当机挥慧剑斩情丝,或是防微杜渐善自
护持,要不就抱着人生如戏的态度,自己权充演员,演得不温不火,一直到幕落。假如你都做不到,那么还是做个乖女儿,听父母的话,不要
自寻痛苦与烦恼。叶曼答
&&&&&&&&&&&&&&&
就业与创业(1)第二辑 就业与创业濯缨与濯足叶曼女士:大学毕业三年来,我一直在一家规模颇大的企业担任秘书工作。公
司里女同事多,不论已婚未婚,谈话的题材总是脱不了服饰、发型、购物,而话题也总是以人前客套赞美,人后尖刻批评为固定的模式。我非
常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碎嘴闲聊上,有空便读书或看杂志,久而久之却发现自己被排拒于外。这种感觉我不太喜欢但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善
,如果换工作又显得没有必要,您是否能够给我一些指点?苦恼的秘书上苦恼的秘书:不要那么自寻苦恼,那是很不聪明的做法。连多才忠贞
的屈原,都曾被渔父教训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不肯听渔父的劝,终至孤独悲愤地投江而死
。你若这样下去,虽然不至投江,恐怕你会变成个愤世嫉俗的孤独人儿。我并不是要你同流合污,而是希望你不要自标清高,那是很惹人厌的
。你必须懂得濯缨与濯足的处世之道,水太清则无鱼,连物都不能容,更何以能容人?在女职员堆里,真是一天到晚唧唧喳喳,不是服饰,就
是是非长短,这是女人最不长进、最没出息的毛病,我也是从心底厌恶。但是当你无法使水变清,而你又不愿加入这池混水时,最好的自处方
法,是唯唯诺诺,作壁上观,然后不着痕迹地趁机溜开,千万不可表现出不屑轻视的神态。平时公事接触也尽量以温和谦虚的态度和她们周旋
,绝不可以空谷幽兰或曲高和寡的心情自绝于人。你安知在那一堆人里,没有和你同样感觉的人,只是她们不敢离群索居而已!不必另换工作,
天下老鸦一般黑,到处的女职员都是一样的。在浊水里,你不必去洗头发,洗洗脚倒也无伤大雅,你说是不是?叶曼答处事易处人难叶曼女士
:担任秘书工作十余年来,我一直秉着亲切、诚恳的工作态度待人接物,因此在这个需要人际和谐为基础、善用协调技巧的行业里,能够平稳
地成长,并从中得到乐趣与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然而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却使我以良好人际关系为优先的工作习惯受到严重的考验。几度想要
给予对方一些警告,因为拿捏不准后果而迟迟不敢轻举妄动。事情是这样的,我发现与我同一间办公室的副总秘书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出她的
能干细心,不惜暗地里在其他部门秘书送来的文件上动手脚,然后用铅笔标明错处呈给老板看,让老板对部门秘书的“能力”与她的“能力”
有了一番比对,借以达到她的目的。我相信这样的做法牵涉到她个人的修为,因而特别棘手,想劝,不知如何才不伤感情;不劝,又实在看不
下去。只好写这封信向你请教,我这个旁观者到底该怎么做才好?GM秘书敬上GM秘书:古时大德说:言语莫攻人心病,笑谑莫刺人骨髓,以此
施之君子则坏德,施之小人则坏身。依你所说,那位女士应该属于小人一型,你绝不可轻举妄动。自古至今,工谗善妒的人比比皆是,因为手
法高明,主政者经常被他们蒙蔽,而引为心腹。假如你将她拆穿,还会被各方误认你是妒才嫉能,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假如从另一角度看,也
许她是真的能力好,又细心,她并未在原稿上动手脚,只是职责所在,事先细检,为老板分劳,那你岂非错怪了她?当然处在她的地位,最好
的办法,是将文稿错误的地方,告诉原撰写人,这样不但一样显示她的能力和细心,也照顾了同事,这全在当事者一念之间,而你是爱莫能助
的,否则你将落个挑拨离间的恶名,有违你待人接物的原则。
&&&&&&&&&&&&&&&
就业与创业(2)处事易、处人难,拿捏得失准,常会惹出不必要的是非。你可以一本亲切诚恳的初衷,另谋周圆的方法,唯一
不能做的就是冒失地戳穿劝告,你若不是得罪了一个小人,便误会了一个真心努力从公者。叶曼答人之患叶曼女士:我任职于外商公司,已经
将近五年,经理对我颇为赏识。我想,这是自己敬业精神应有的回报。和经理相处日久,我深深体会他是一个朝令夕改的人,同样的事有多种
处理方式。每次我依照他的指示去做,他还是会以质询的口气修改,令人不敢自做判断。他总是不放弃修改的权力,令我无所适从。面对如此
反复无常的人,我也曾和他沟通过,但是他依旧如故。我是要凡事请示,由他做决定,还是应放弃这样的工作呢?林家涵敬上家涵先生:人之
患,在好为人师。如你经理这样的人物,俯拾即是。这种人,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但是他有一个长处,他可以把事情作多方面的观察、思考
和应付处理。他不能作首长,因为他没有决断力;他不能作属员,因为他意见太多,但是他是个很好的幕僚参谋,却不能由他发号施令。由于
他的多方面、正反都具足的意见,时常予人以干练、足智多谋的误认。事实上,只有在真正行政和事功成就的仔细考核时,方能发现他的长处
和短处。譬如:他很赏识你,便是他知人善任。你为什么要放弃这份工作呢?这正是你学习的机会,对于他的反反复复,你不要不耐烦,应该
虚心地请问他的理由,如此你就可以增广自己的见闻。假如你自认判断力相当正确,而又了解他的好作反面文章的心态,你不妨用相反相成的
手法,以达成事功的推进。为了免去他的朝令夕改,不妨书面请示重要的事,白纸黑字为凭,便由不得他再朝令夕改了。至于好改文章,这更
是人的通病。人总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任何好文章,在他们的眼中,总有可议处,若不加以斧正,他们便手痒难熬。只要是不关大节,不招
是非、笑话,就不要剥夺他的兴趣,让他享有这份“人之患”的权利罢!叶曼答尊卑贵贱俱是“虚”荣“假”名叶曼女士: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职
业,视为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使命感,所以全力以赴。但工作上的伙伴,却不是如此的态度,因此常常会有无力感出现。请问该以什么样的
态度来面对?职业原应不分贵贱,但是周遭的人,并不如此认同,我应该如何去面对?方明敬上方明君:你问得好!假如每个人对自己从事的
职业,都能抱持和你一样的态度,我们便将拥有一个生气勃勃、干劲十足、安和乐利的社会了。谁尊贵谁卑贱?其实都是“虚”荣“假”名。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士兵,何来将帅?没有人民,何来社稷君王?所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同样地,若无百工,
看看我们如何生活下去?每夜为我们收垃圾者,若是*三天,当我们生活在小山似的垃圾堆里时,我们如何还能尊贵得起来,神气得起来?社会
是个大机器,各有职守,大锅炉和小螺丝钉虽有大小之分,却无尊卑之别,一颗小螺丝钉损坏或遗失,也会引发严重的不便,甚至灾害。祸患
常生于忽微,世上哪里有一件不重要的东西?社会里哪有不重要的职业?无论上至总统,下至升斗小民,都是一样的尊贵,同等的重要。所以
我们不要顾念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即使我们是个清道夫,当我们在晨曦中,默默地清除街道上的尘垢污秽时,我们若能具有利他感、成就感、
满足感,便不辜负我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不曾白活过这一天,我为人类做了一些有益的事。这条街在我胼手胝足的辛苦下,使它清洁明爽,
使大家心旷神怡,这些便给予我无限成就的享受和满足的快乐。管他们认同不认同,我有了这些感受,便会使我觉得完成了做一个人的使命。
&&&&&&&&&&&&&&&
就业与创业(3)叶曼答多做事少说话叶曼女士:我毕业后已有七年的工作经验。我的个性率直,又好打抱不平,常因心直口快
而得罪同事。但扪心自问,我说的都是实话,绝无恶意伤人。主管常劝我“多做事,少说话”以息事宁人,然而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积习不改,
许多不通人情的事件,往往使有心求好的人四处碰壁。常有人说“做事容易处人难”,我不愿同流合污,又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纯真而不流于幼
稚,成熟而不流于世故。以您的睿智,应该有更好的见解吧!请指点我。晓菲敬上晓菲女士世上最难处理的事:自以为在做好事。世上最难相与
的人:自以为是正直的好人。所以在国与国之间,便会产生为正义而战的战事;在宗教界,便有为保正排邪的斗争;在个人,便有为是非曲直
各以为是的评论。尽管我们习俗标榜“自扫门前雪”的古训,但这只是一种临危不予他人援手,见死不救的借口。而事实上,我们整日都在人
前人后,臧否评论他人的瓦上霜。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真正的直人绝不以心直口快当面折辱人而自豪,那只是一种自我的表扬,有百弊
而无一利,到头来只落得自己鼻青眼肿,而被人列为不受欢迎的厌物。我希望你不是那种人,并且千万不要以能成为那种人自相期许,那是不
折不扣的幼稚,而不是你以为的纯真。纯真只是出污泥而不染。假如那朵莲花终日临风顾影,专门嘲骂谴责污泥,那将是多么可厌而又可笑的
莲花!什么是成熟?成熟是见微知著,料事于机先,所以遇见一切顺逆的事、喜厌的人,他都能从容应对周旋,不伤大家的和气,不失自己的立
场。什么是世故?对事是推托马虎,专做表面文章;对人是唯唯诺诺,从不表明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从不会推诚相
与,倒很会阳奉阴违。你可曾想到,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常常是很纯真的。一个自以为世故练达的人,常常幼稚得可怜。你先把自己的门前雪
扫清楚,遇到别人请你去帮他清理他的瓦上霜时,尽力去帮忙。但是记住,千万不要踏碎他的屋瓦。正如你的主管所说:“多做事,少说话。
”叶曼答就业和创业叶曼女士:我们是今年七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不计划深造,已开始积极寻找就业机会。据我们所知,最近有一家公
营事业单位半公开地招考四名询问处服务小姐,只需高中程度,但有六百人报名,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此外,每逢托人或寄履历表找事,得
到的回答总是:“目前经济不景气,许多单位都自身难保,能生存的也都尽量紧缩,不用新人。”我们没有资金、没有经验,但是有心服务社
会,反哺家庭、社会、国家的培育,也期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还未出校门就遭遇许多挫折,令我们十分灰心彷徨,难道真是“毕业即失业
”吗?难道我们的出路只能是继续深造吗?又哪来那么多研究所或留学的机会呢?一群女生上一群女生们:当我们初入大学时,特别是那些能
够跻身于一流大学的新鲜人,自以为才高八斗,目空一切,那种意气飞扬的神气,会使人退避三舍。当我们刚要毕业,准备就业时,自以为挟
此大学毕业生的万钧之势,一定可以择肥而噬,无往不利。仿佛自己大学毕业,社会便有义务供给我们一展抱负的机会,否则岂非暴殄人才?
&&&&&&&&&&&&&&&
就业与创业(4)这些读书人的心理,自古已然。但是读书人在别人眼里,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在目前工商业社会里,更
是百无一用是大学生。这些装满一脑子记问之学的大学生,文不能撰稿,武不肯跑街,目高于顶,只会坐而言的初生牛犊,哪里知道现实的需
要和谋生的艰难?只会责备别人不识人才,只会责备社会冷酷现实,只会自悲怀才不遇,不是满腹牢骚,便是垂头丧气。这种以为大学毕业便
可予取予求的心理,必须首先除去。我们受了大学教育,是我们已享得了社会的特别恩惠,只有感激图报的心情;而非是受了大学封爵,社会
必须优于酬偿。再说大学的教育,都是概论式的教育,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凡是挤进这个窄门的幸运儿,除非太逾分,无一不是顺利地滑溜
而过,一帆风顺地毕了业。不像美国的大学生,大学的门很宽,升班的门却很窄,若不硬拼,便会成为每学年被刷下来的百分之二十五。我们
的大学生们除去少数为求知而苦读的莘莘学子外,大多数是在应付考试下混过四年。不要问社会为我们安排什么就业机会,请问我们有什么专
长来反馈社会?不要责备他人不识人才,请问我们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才能,来施展我们的理想抱负?天真的孩子们!人生是很现实的。公职机关
要的是擅长中、英文、书法齐整、进退有容、肆应得体的公务员。工商界要的是会打字、会计算、会应对的办事员。假如二者都非你们所长,
那么你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条是看报上的求才广告,除了舞小姐和特种营业征才外,其他俱不妨一试,脱下你们的学士服,忘记你们的身
份,除了窃盗卖淫以外,哪种事业是低贱的?哪种职务不是服务社会的?我曾经暗自期许,在穷途末路时,我还可以做个称职的女仆,因为我
的菜烧得还不错,清理打扫也还在行。第二条路是用你们的头脑,自己去开辟一条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能就业,就去创业。但是天下事无
一蹴而成者,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群女生们!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要怕社会不景气,不要笑社会太现实,用你们的头脑,
动你们的双脚,走你们自己的路!叶曼答入错行叶曼女士:我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毕业在即,总希望毕业后能找一份自己喜欢、有兴趣的工作
。但是,我家是开贸易公司的,父亲因为公司人手不足,希望我能在毕业后,留在公司帮忙。我既非学商,又对贸易不感兴趣,实在不愿意留
在公司做事。最近学校有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任由我们挑选实习单位分发实习,父亲要我留在公司实习,我不愿意,坚持自己找其他的实习单
位,最后我成功了,但是却被父母亲说成“不帮家里忙、不顾家”,使我非常难过。而父亲也下了最后通牒:六月毕业后不许找工作,一定要
留在公司。我曾试图和他们沟通,但却不得要领。叶曼女士,请问您,我该怎么做才能和他们沟通?小琴上小琴女士:有句俗谚:“男怕入错
行,女怕嫁错郎。”可见二者都是很重要的终身大事,真是错不得。现代尽管对于就业和择偶,我们自己都有充分的自由加以选择,但是真正
使自己称心如意的职业和幸福美满的婚姻,还是不可多得的。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在选择前,我们并不太了解自己和对象;在选择后,我们
又有太多的见异思迁的机会。
&&&&&&&&&&&&&&&
就业与创业(5)知子莫若母,对于我自己的孩子的就业,我都曾经很客观地把他们的个性加以分析,而后再客观地对他们的择
业加以建议,他们尽管有人选择了自己的路,但最终又返回到我最初的建议。因为年轻人对于就业存有很多的幻想,往往和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学大师的当红人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