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吗谁

已解决问题
《读论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作家?
《读论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作家?
浏览次数:107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论语·述而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论语·述而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论语·述而》出自《》,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
论语·述而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恭而安。”本章提出了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论语·述而原文
7.1子曰:“,,于我老彭。”
7.2子曰:“,,?”
7.3子曰:“,学之不讲,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7.6 子曰:“志于道,据,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者也。”
7.12 子曰:“,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 子在齐闻《韶》,,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曰:“夫子为卫君乎?”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问于,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20 子曰:“我非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者,是丘也。”
7.25: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7.28)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详细解释
论语·述而解析一
【原文】7·1 子曰:“(1),,窃(2)比于我老彭(3)。”
【译文】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只将古代好的东西做,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不厌,诲(2)人不倦,(3)?”
【译文】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7·4 子之(1),(2)如也;夭夭(3)如也。
【译文】在家里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1)。”
【译文】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1),依于仁,游于艺(2)。”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论语·述而解析二
【原文】 7·7 子曰:“自行(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精神,也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则不复(4)也。”
【译文】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5)(6),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译文】 孔子所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在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论语·述而解析三
【原文】 7·15曰:“夫子为(1)卫君(2)乎?”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1)饮水,(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之”,对于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他非常喜欢读《》,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云尔(2)。”
【译文】叶公向问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论语·述而解析四
【原文】 7·21、力、乱、神。
【译文】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时经过。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的状况,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1),弋(2)不射宿(3)。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或谓孔子之做法仅为示其仁德之心,此言不当也。此犹如一老人,素喜垂钓,他人却硬要其以网补鱼,则不知老人之乐在钓也。而犹言老人垂钓乃为显示其仁德,则其见识之浅陋、言语之粗鄙,可想而知矣。然于孔子之艺中能见仁心,则圣人之一举一动,皆有仁所注也。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论语·述而解析五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译文】 (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解析六
【译文】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5)。’”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此章诔当作讄,或以为诔为通假,通讄,然亦当知原作讄也。诔,为死者祈祷;讄,为生人求福。上曰天,下曰地,天为神,地为祗。
子言之祷,非常人之祷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亦从未作此祷也。孔子平素行仁言道,至纯至善,此即合于天道,即为此章所言之祷也。若有神祗,则当合于神祗之意,神祗自保之;若无,则祷之无用。仍有病老,乃天道也,天道即自然。此处之祷,学者当细思之。晏子春秋·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中,晏子于此意有极精彩之阐述,诸君可参看也。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从奢则骄而不逊,务俭则鄙陋。奢俭俱非君子中庸之道,然奢之害犹大,故与其不逊,宁固也。学者除解此章之意外,当知去奢去俭而从中。论语疏正引礼记·杂记下篇曰:孔子曰:管仲镂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藻,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此则为正道也。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译文】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老师他为人温柔体贴却很严厉,高大威武却没有凶猛,恭敬又安详。
论语·述而孔子
(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述而论语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述而作者简介
《》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并称“”。通行本《》共二十篇。
论语·述而作品出处
《·述而篇》选自《论语》第七章。
《》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的言论。《》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20篇,492章,其中记录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中华经典网. [引用日期]
.中国传统文化网[引用日期]
.国学典籍[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作者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