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区别》并称“三礼”,他的传世名篇是什么

史幼波《中庸》讲记&(3)
第十四章“修身”&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中庸》的第十四章。下面请看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俭以侥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
  ——《中庸》第十四章“修身”
  整个这一章,讲的就是一个“位”字。大家注意,我们曾经多次提到,在传统文化的经典里面,凡是提到这个“位”时,都千万要小心留意。整部《易经》说白了,就是讲一个“位”字。本光法师在传授方山易时,总结有“&”:其一是“正位凝命”,其二是“正位知命”,其三是“正位舍命”,其四是“命根浊乱,凝知舍难”。在这四偈之中,前三偈都明确提出了“正位”;而第四偈所谓“凝知舍难”,也是指一个人在命运混乱、不知其位的时候,要凝聚正知,从浊乱的命运中找到自己的“正位”。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什么叫“素其位”?大家要记住,《中庸》这里的“素其位”,就是《易经》里面讲的“正位”。
  “素”在这里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当下、现在;其二是指干净、没有杂质;其三是指平素、平常、一贯如此的意思。“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说一个大人君子,他的行为处事,要知位、守位、不失位、不越位,总之,是要牢牢守住当下的位置,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像在足球场上,每个球员都要守住自己的位置,前锋有前锋的位置,后卫有后卫的职责,守门员有守门员的位置,不能上场哨音一响,十一名队员一窝蜂全冲到对方的门前去,这样的球队一定会吃大亏。我记得有一年的世界杯,哥伦比亚队有一个外号叫“疯子”守门员特别喜欢出风头,经常会弃门而出,跑到对方禁区跟前去参与进攻,偶尔还会进一个球。但是,久走夜路必碰到鬼,这位守门员有一次冲出助攻之后,对方一个快速反击,他回辙不及,结果让人家吊射了一个空门,把整个球队淘汰出局了。
  不知位守位的人,有时候运气来了,偶尔也会出其不意地获得一点小成功。但是,不知位守位,必然就会失位越位。而一旦失位越位,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所以,我们在立身处事时,对此要特别引以为戒。
  汉宣帝时的名相丙吉,有一次他带了随从出游,正巧在大街上碰到两拨人打群架,有的人手被打断了、脑袋被打破了,甚至有人肠子都打出来了。丙吉只是对这些人瞥了一眼,便催促随从赶快往前走,不要停留。走到郊外的时候,丙吉远远望见一个农民赶着一头牛过来,便赶紧叫手下停车,自己亲自下去察看这头牛的身体状况。他的随从们见了很纳闷,老爷这是出什么毛病啦?那边斗殴连人命都闹出来了他不管,这会儿却去关心一头牛。看到手下人有疑问,丙吉就解释说,打架斗殴这些事情,自然有长安令、京兆尹这些地方官或者京城警备司令来管,不在我这个宰相的职责范围内。至于去过问这头牛,是因为现在还是春天,也并不太热,而这头牛却走得气喘吁吁,吐舌冒汗,恐怕是天时不正,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业收成,这可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啊!粮食安全是关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宰相的人焉能不管!
  我们看,丙吉之所以成为名相,就是因为他非常知位、守位。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国家总理连长安街上的打架斗殴都要亲自去管,那么,他又哪里有精力去抓那些关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事呢!什么叫“不愿乎其外”?就是能守好当下的位置,不作胡思乱想,不去异想天开,不抱有那种超出自己职责和能力范围的愿望。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一段就是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度,把“君子素其位而行”的精义展开来,更深入地进行阐释。
  “素富贵,行乎富贵”,如果我们当下处于富贵之中,那么,就要行富贵之事。富贵之事是什么?行富贵之事,可不是什么吃喝嫖赌、花天酒地这些啊!现在流行“富二代”的说法,很多关于“富二代”的负面新闻,都出自他们奢侈无度的生活。公众舆论一致认为,中国的“富二代”,绝大多数都有不求上进、追求享受、喜欢炫富等毛病,更有甚者还无视公共安全,欺凌弱小,横行霸道,尽显他们在社会中的优势。这个就不叫“行乎富贵”,而叫做为富不仁。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富是有钱,贵是有教养。古代说一个人有贵气,是指他有高贵的品德,可以对社会起到良性的教化作用。一个既富且贵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呢?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哪里有灾难就要多做援助,哪里有公益之事,就要努力承担。你有钱有势力,就要利用你的钱财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行布施。
  &  大家读佛经,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祗树给孤独园”为大众讲经说法。大家要知道,那位给孤独长者,是当时的首富,也堪称佛教有始以来的第一大护法。当年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就请佛陀到舍卫国来讲经说法。他发现祇陀太子的林苑很清净舒适,很适合出家人静修,所以打算买下来。但是,祇陀太子舍不得这座园林,就出难题,说你老人家如能把这个园子用黄金铺满,我就把这块地转让给你。给孤独长者二话不说,回家就用大象把自己金库里的黄金驮来,径直运到园子里去铺地。祇陀太子被他的诚心感动,就答应把园林转让出来。祇陀太子跟给孤独长者商量说,你只买了这个园子的地,并没有买园子里的树;现在,这块地已经属于你,但这些树仍属于我,我要把园子里的这些树都捐给佛陀,让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因此,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这个园子就叫“祇树给孤独园”。
  我们看,给孤独长者给富贵之人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我们在座各位,如果以后成为大富长者,也要做到“富贵不能淫”。假如有人能够像给孤独长者一样,能够去做这样功德无量的善事,那就会福泽绵延,子子孙孙都会享福不尽。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盼望有“贵人相助”,你如果能“素富贵行乎富贵”,变成别人心目中的贵人,能够替别人排忧解难,这个多好呀!
   “素贫贱行乎贫贱”,与富贵之人正相反,处于贫贱之时应该怎么办呢?那就做一个贫贱之人应该做的事情。处贫贱之时该做什么?没有饭吃就挣钱吃饭,摆地摊也好,蹬三轮也好,当保姆也好,总之,要理直气壮地靠正当劳动养家糊口。贫贱之人,要永远记住“贫贱不能移”的道理,你不能自惭形秽,不能自觉低人一等,活得要有骨气,穷人有穷人的志气,不能因为贫穷就去做撬门入室、偷鸡摸狗、卖身卖肉的事情。孔夫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你是一个君子就要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贫困潦倒之人,也要有君子骨气,不能因为人穷就志短。如果是一个小人,一旦处穷困之时,就会不知廉耻、不择手段、胡作非为,这就是“小人穷斯滥矣”。
  我经常跟人说:“天生一个人,就会养活一个人”。老天爷生了你,自然就会给你一条活路,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把你饿死。我们看现在的社会,男人不偷不抢就没有饭吃了吗?不是嘛!女人不去卖身、不做二奶就活不下去?也不是嘛!关键是做人要有志气,处贫贱之时也要有素位而行的勇气和信心。
  “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是过去对中国周边那些野蛮的、未开化的、完全处于自然生存的状态的民族的称呼。古代中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是风里来雨里去,放羊牧马,逐水草而居,无有定所。他们虽被视为夷狄,但也能够自得其乐,也能够乐天知命,也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如果老天爷让你出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老天爷把一个受过教化的文明人丢到草原大漠去,那么,你也必须要“入乡随俗”。
  当然,我们在座的可能没有“素夷狄行乎夷狄”的机会。大家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吧?作为汉朝的使节,苏武被汉武帝遣往匈奴去与他们和谈,由于匈奴发生内乱,苏武受到牵连,匈奴人把他扣押下来,让归降匈奴。苏武坚决不从,于是匈奴王就把他关在地窖里不给吃的,几经生死之后,又把他流放到今天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汉书》里记载说:“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就这样,苏武在夷狄之地呆了整整十九个年头,直到匈奴的头领死去,部族一分为三,再也没有力量与汉室相对抗。那时,汉武帝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汉昭帝继位,匈奴又与汉室修好。这时,苏武又几经周折,才被接回中原。苏武出使匈奴时正值壮年,但重回中原时,已经是胡须皆白的老人。苏武处夷狄之地十九年而不辱使命,算是典型的“素夷狄行乎夷狄”。
  还有汉末的大才女蔡文姬,也是在匈奴地区生活了十几年。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后来权倾天下的曹操的老师。当时董卓专权,天下大乱,大小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胡羌军队趁机直入中原掳掠。蔡文姬就是这样被抓到匈奴地区。蔡文姬曾经写了一首《悲愤诗》,描写她被掳时的情景:“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回路险且阻。”这首诗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她被掳之后,无奈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并生有二子。十二年以后曹操当政,用大量的黄金美玉将她赎回来。在那样动荡、离乱的时代中,蔡文姬一个弱女子,能够在苦寒荒凉的大漠之中保全性命,最后回到自己的故乡。如果没有“素夷狄行乎夷狄”的坚韧和智慧,蔡文姬不可能苟全性命于乱世,更不可能写出她的传世名篇《胡笳十八拍》。
  我们接着看下面一句,“素患难行乎患难”。我们诸位好像过得还比较平顺,社会也还太平,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患难。但是,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在座的哪位以后遇到大难,也不要奇怪和惊慌。在人生百年中,各种坎坷忧患是太平常不过的了。去年,我们书院的何大哥,春节期间出车祸差点送了命,在床上被绷带包得一动也不能动,一躺就是好几个月。我们去看他,他全身动弹不得,但是还跟我们开玩笑,跟从前一样乐观豁达。这就是“素患难行乎患难”,有真修养的人才做得到哦!还有我们的冯老师,文革期间含冤入狱八年,但是他老人家从来就没有抱怨过命运不公,真正做到了“素患难行乎患难”。他每次跟我们聊到在青藏高原上的劳改生涯,都是面带微笑,仿佛在回忆一段充满趣味往事。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无入,就是无处;自得,就是自己有所收获。君子随时随地都能有所收获,那么,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就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是什么?就是素位而行。真正的君子是上善若水,随方就圆,没有哪里不能够安然自得。为什么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君子能够行中道、致中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素位而行,不失其位。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位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这一段仍然是紧紧围绕着这个“位”字来讲。我们在人群当中的位,不在上位,就在下位。在上位,就要按原则办事,按规章制度、考核办法行事,不能欺负下级;居下位,就要不攀附上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阿谀奉迎之辈,谁也看不起,即使能够一时得志,但长久看来,也会栽跟头被人唾弃。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有高有低,但是人格却是平等的。你居上位不能自以为高人一筹,居下位也不要自卑自弃,自降身价去溜须拍马。古人说“天道好还”,你不平等待人,等时运改变时,别人也会不平等对待你。人如果心态不平,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都会产生怨气。居上位的人心态不平衡,往往就会陵下,耍威风欺负下人,但是陵下而不得,就会怨下;居下位的人心态不平衡,往往就容易援上,去巴结上级,如果巴结不上,也会产生抱怨。你居下位也怨,居上位也怨,成天生活在抱怨、怨恨之中,日子就很不好过。
  所以,“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你要想无怨,要想安心,就只有“正己”,保持自己的正心诚意,不要去强求别人,也不要拿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要求别人。所谓“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只有这样,你的修养才上得去。孔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正己而不求人,就是君子坦荡荡,就不会怨天尤人;如果援上陵下,就是小人常戚戚,成天唉声叹气,看这也不顺眼,看那也不顺心,一辈子就活得太累了。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总之,君子所居之位,一定是平易的、平常的,不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样子,是以一颗平常心,做平常事,安心于当下的时节因缘,随顺于命运的安排。小人就不行了,处富贵之时骄奢淫侈,处贫贱之时自暴自弃,老是想采用非常的手段、非法的手段,去铤而走险,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结果呢?即使一时侥幸,偶尔得逞,但侥幸得之,也会侥幸失之,没有任何安全感。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孔夫子说了,做一个仁人君子,就跟射箭是一个道理。正,是指用布画的靶子;鵠,指用皮做的靶子。凡是射箭,都是“正己而不求于人”,谁都知道射不中靶心,只能怪自己的技术毛糙不过关,怪不着别人。这里引用孔夫子的话,是对“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一段的总结。
第十五章“齐家”&
  我们接下来学习第十五章。请看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家室,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亦乎!
  ——《中庸》第十五章“齐家”
  这里说君子学道修道,就跟出门远行一样,必须从近处开始;又跟登高一样,必须从低处开始。这是通常的解释,大家也好理解。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可能跟我们的心性修养更近一层。我们要想走得更远,要想让自己更能够见多识广,就必须要觉得自己行得还不够远,见识还不够多、不够广。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天下哪里都去过,什么都知道,他也就不再会再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同样,要登到高处去,必须觉得自己的位置还很低,不然的话,我都觉得自己站在珠峰顶上了,还有什么高山看得上呢?还有什么高度值得一登呢?所以从心性修养上讲,自谦、善处其下,才是德业修养的基本前提。
  这一阵,初春利用暑假,从遥远的北方到书院来参学。她一路所到之处,都非常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到成都来的这段时间,几乎遍参了蜀中的老和尚、老先生们。说来惭愧,我在成都这么多年,除了冯老师等少数老师以外,虽然也知道一些大德、老先生们的学养很深,但总是以“不攀缘”为借口,不肯主动去亲近他们。这也是自己的谦德不够,在这方面要多向初春学习。
  “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家室,乐尔妻孥。”这一章的章题是“齐家”,所以,作者就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说明君子齐家之道。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就跟交响乐的配器一样,相互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演奏出一曲百年好合的美妙乐章。“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兄弟之间也要和睦友爱,大家长久的相处,气氛和谐欢乐。“宜尔家室,乐尔妻孥”,这样的家庭,当然就是中国古代的模范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享受大家共同创造的其乐融融的生活。
  齐家之道的根本,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要学习礼让,培养谦德。这是人际关系和睦的基础和前提。古人非常看重“齐家”,过去能不能出仕做官,不仅要看你的学问人品,还要看你把家治得好不好。如果家庭关系搞不好,那对不起,官你也不要做了,先把自己的家治好了再说。当然,现在就不值一提了,管你在家里怎么折腾,也不管你结过几次婚,有多少婚外恋,只要你把政绩工程做得光鲜,把GDP搞上去,就什么都好说。所以,现在有些高官受到老百姓的非议、讽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十六章“齐家”&
  下面来看第十六章。原文如下: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亦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中庸》第十六章“齐家”
  “鬼神之为德,其盛亦乎”,这里的徳,指的内涵、精神内容。我们讲《易经》的时候经常讲到“卦德”,也是指一个卦所包涵的精神内容。这里孔夫子就说,鬼神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精神内容,那是相当丰富、相当盛大、相当有意义。大家不要以为古人迷信,不懂科学,什么事都相信有鬼神作祟,动不动就去烧香许愿。其实,古人智慧得很,才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呢!
  在《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有一次,子路大概是看见别人举行葬礼,心里就被生死问题缠住了,于是问孔夫子,我们该如何对待鬼神这样的事?孔夫子也不解释,只扔下一句话:“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你连怎样对待人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怎么能懂得如何对待鬼神呢!子路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不死心,接着问:“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你连活都没有活明白,又怎么能明白死的道理呢!
  看到这里,我们千万要留意啊!凡涉及鬼神、灵魂这样的问题,都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问题。佛教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其实不光是佛教,世上的一切宗教、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生死!人类的这些最深奥的学问,都是从对生死的追问中发展出来的。谁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佛经、圣经、古兰经都说过关于灵魂的事,对生死灵魂这些说法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谁能亲证死亡是怎么回事?谁亲自尝过死亡的味道?没有一个人嘛。因为谁也不可能死而复活,谁也拿不出自己真正死亡过的证据。所以,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没办法直接了解,就只好从生的这一面来间接反证。
  古人为什么相信有鬼神?中国人历来认为“生而为人,死而为鬼”,民间更认为“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其实,人类的鬼神观念不是哪一个民族文化特有的,而是所有民族、是全人类共同的观念。因为有知,必然就有未知;因为有对生的切身感受,必然就有对死的神秘感和探知的渴望。人类的精神中,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死亡后的世界,就是人类最大的未知事物,所以,也最能引发人类的好奇心。
  另外,对鬼神的认识,还与我们对自己的精神认识有关。大家觉不觉得我们的肉体与精神的性质差别很大啊?肉体实,精神虚;肉体有限,精神无限;肉体笨重,精神轻灵,等等。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差别。所以,当我们的肉体经过了百年人生,最终消亡了,但精神会不会消亡呢?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都不愿意精神也消亡。即使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在他临死之际,也一定希望自己的精神不灭,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长存。如果我们的生命真的只是偶然、碰巧诞生于天地之间,如果真的人死如灯灭,那么,人类的一切美德、一切信仰、一切文明将是多么空虚,人生还会有什么意义?那真是太悲哀了!
  我一直提倡一个观念,当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典籍中涉及“鬼神”的概念时,都可以把它当作我们的“精神”来对待。如果当成外在的所谓“鬼神”看待,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鬼神的存在,但是谁曾见过?见过的人,又怎么证明它不是出于自己的幻觉?毕竟见神见鬼,有怪力乱神之嫌,也摆脱不了俗气。如果我们把“鬼神”当作“精神”来对待,既有“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小心谨慎,又能够把“鬼神”观念升华,而且对于典籍的解释,更有一种豁然开朗、会心一笑的感觉。
  我们不妨以此方式,来阐释下面关于“鬼神”的句子,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我们观察自己的精神特性,是不是这样的?有些人神经衰弱,或者修炼出了毛病,动不动就说我看见鬼啦、听见菩萨对我说话啦、感觉神仙现身指点我啦……这就完蛋了,基本上要去看精神科医生了!为什么?因为这里明明白白地说“视之而弗见”,鬼神是看不见的嘛!“听之而弗闻”,你把耳朵竖得再高,也根本听不见鬼神说什么嘛!所以,大家要把这句话当成修行中的根本戒,只要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是不可能见神见鬼的!而且,下面一句“体物而不可遗”,更是只有理解成“精神”,才能讲得通。
  一般人观念中的“鬼神”,一般人所谓的闲神野鬼,怎么可能在万事万物之中都得以体现而没有遗漏呢?不可能啊。“体物而不可遗”,只有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才具有这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圆同太虚、不见边表的伟大功能。
  &  当然,我们的精神内容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凡是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无所不包。所以,我们精神当中的阴暗的一面、见不得人的一面、低级趣味的一面,就可以称之为“鬼”;而我们精神中的光明面、无私无畏的一面、高尚公正的一面,则可以称之为“神”。我们平时所谓的精神修养、念头功夫,无非是让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中,克服其阴暗堕落的“鬼”的一面,发扬其光明崇高的“神”的一面。
  那么,“体万物而不遗”又怎么讲呢?这就是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西方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没有人的精神,世界将永存于黑暗之中”。大家想一想,世间万物,包括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点空气……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加入,它们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因为它们的连名字都不会有。这个世界之所以有结构、有秩序、有纷繁复杂的品物,都是由于我们精神加入的结果。如果没有人的精神加入其中,万事万物就都处于混沌一片之中,不可能呈现出千姿百态。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待古人典籍中的“鬼神”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才好。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我们刚才讲“鬼神”,完全是从现代人的精神体会上讲的。放到古代人的观念里中,对于鬼神的敬畏,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祭祀、供奉等宗教活动。当然,要从事宗教活动,首要的就是要抱有庄重、肃穆、敬畏的宗教感。古人在从事宗教活动的时候,都要斋戒禁欲,沐浴更衣,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仪式。在这些宗教仪式上,吹拉弹唱、敲锣打鼓、三牲五果等都要供奉圆满。虽然在宗教仪式上,对鬼神你也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但是必须要做到“祭神如神在”。这里说“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是要当它们真的在自己的头顶上、在自己的左右跟前,这样的宗教祭祀才会有效果,不然只是走过场、做形式,就起不了任何的祭祀作用。
  刚才不是说要把“鬼神”当成自己的精神吗?为什么又说要“祭祀如神在”呢?这个说来就话长了,涉及到一整套宗教心理学的原理。
  曾有不少人问我,到庙里烧香许愿,到底灵还是不灵?我回答说,对有些人灵,对有些人不灵。这里我把这层纸捅破,大家注意,只要你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人,哪怕对石头、瓦块、空气许愿,都会很灵。如果你是一个虚伪、毫无诚信的人,即使活菩萨在你跟前,也都不灵。这个我不多讲,大家只要记住一个结论就行,“敬人就是敬己,轻人就是轻己。”佛教中的诸大菩萨——大智文殊、大慈弥勒、大悲观音、大行普贤、大愿地藏,等等,实际上都离不开我们的精神,都在我们的精神中才能起作用。他们分别代表了我们精神中最优秀的各个方面。你诚心诚意地敬拜这些大菩萨,实际上就是去刺激、启发你精神中本有的智慧、慈悲、行愿等优秀的品质。大家一定要有这个信心,所有诸佛菩萨的种子,在我们的精神中都一应俱全,分毫不少。只要我们对这些品质心怀虔诚,心生敬意,这些菩萨种子就会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下面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这句诗直译就是,鬼神的来临,真的是不可测度啊!正因为如此,怎么敢对他们懈怠而不加敬畏呢!“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鬼神之迹是从幽微之处显现出来的,真实而不可掩盖,确实是这样啊!
  对我们而言,仍然要把这些句子当成是对我们自己的精神、心性的赞美才对。人的精神、人的心性,是多么伟大而不可思议啊!以散漫不敬的方式对待它,这怎么行呢!它虽然精微而不可揣测,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时又明明朗朗,我们每个人都无不具备!对我们的心灵,要真诚而敬畏,不能遮蔽、掩藏。朋友们,的确是如此啊!&
第十七章“知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庸》第十七章“知天”。先给大家念一念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
  ——《中庸》第十七章“知天”
  这一章和下面的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都是连续引用孔夫子的话,对儒家历代所推崇的古圣先王进行赞颂。这一章赞颂的是舜帝,下两章赞颂的是文王、武王和周公。这些人物都是影响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最了不起的圣者,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奠基人,而孔夫子对他们的赞颂,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一个“孝”字上。
  中国儒家的传统,一直标榜“以孝治天下”。当然,现代的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了,觉得会不会有点夸张啊?但是,古人不这么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当作金科玉律来对待。过去还有一部《孝经》,相传为曾子所著,在宋代以前比“四书”还要出名得多!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就特别推崇《孝经》。他认为只要是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背诵、学习《孝经》,因为儒家一系列的学修,无论是内修外用,都离不开这个“孝”字。《中庸》的这一章,就举出了舜帝的故事,以此作为儒家“以孝治天下”的证据。
  我们以前也讲过舜帝的一些经历,传说他是黄帝的第八代孙,血统高贵,但是经过八代人的血脉传递,渐渐也就流落到民间,成为一介平民。跟三国时的刘备一样,虽说有皇家血统,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到了他也就是一个靠卖草鞋为生的平民,以前的成都鞋业行会还将他推为制鞋业的祖师爷。舜帝早期的生活非常艰苦,他的父亲是个盲人,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叫象。大舜在家的日子很不好过,继母经常跟父亲和弟弟联合起来欺负他,甚至三番五次要置他于死地。大舜非常聪明,预先都能知道别人要算计他,书上说他是“欲杀不可得,急求常在侧”,家人想要害他吧,他影子都没有了,害不了他,总是能够死里逃生;但如果家里有急事要他去办,他又随叫随到,好像随时都在身边候着似的。尽管家人对他如此恶劣,但是他从来没有改变过以德报怨的品性,所以成为了历史上大孝的典范。
  史书上记载,凡是大舜的所到之处,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什么意思?凡是他到一个地方住下,即使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第一年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群落、聚居区,第二年这里就成为一个小城市了,而三年过去以后,这里就成为大都市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德性啊!古人都重视择邻而居,像大舜这样一位有德行、有威望的人,人们当然都愿意跟随他、拥戴他。我们成都之所以起这么一个地名,就是来自于大舜“三年成都”的典故。
  后来,大舜的德名传到了天子尧帝的耳朵里,尧帝就把大舜请来,协助他治理天下,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他。一个平民一下子娶了两个公主为妻,一般人肯定以为艳福不浅,其实,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事情有多么棘手!作为一介平民的丈夫,如果不是善于“化功大法”的太极高手,想把两个从小娇生惯养、脾气喜怒无常的公主摆平,门都没有!正因为大舜在齐家之道上有独特的心得,早就被继母兄弟炼成了“欲杀不可得,急求常在侧”的化骨柔功,所以,他把自己的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把娥皇、女英这对姐妹花也调教得服服帖帖。后来,尧帝又给他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大舜都做得非常完满,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都做得非常好,让尧帝很放心,就把天子之位传给了舜帝。舜帝继承了天子之位以后,也成为了中国上古时最伟大的圣王之一。
  对于儒家来说,孝道是最根本的原则,不孝是要遭天谴的。前一段时间成都暴雨打雷,据说有一个人被打死了。按古人的说法,不孝之子是要遭天打五雷轰,如果对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能好好对待,你又怎么可能很好地对待其他人呢!
  当然,在儒家看来,尽孝是有大有小的。对一般人来说,这个孩子很孝顺,平时很恭顺父母,对父母老来的供养也都做得很不错,这就算是尽孝了。但这只是普通人的小孝,不是大孝。
  “舜其大孝也与”,舜帝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大孝,是孝之大者。正如文中所说,“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是舜帝大孝的具体内容。儒家的孝顺也是几条硬指标的,所谓“非德不足以显亲,非贵不足以尊亲,非富不足以养亲。”你要成为一个孝子,首先要有德。你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那么你的父母、亲人都能因为你的德行而扬名天下。我们经常听人说这样的话,你看张家这孩子多了不起、多有出息!都是人家的家教好,才培养出这么好的儿子来!其次你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样你受人尊敬,你的父母也才会因你而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再次你还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不然的话,你自己都是一个乞丐,吃了上顿没下顿,你的父母又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那就谈不上养亲了。另外,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还有一条,那就是对上能够光宗耀祖,让列祖列宗都能受到你的香火供奉;对下能够遗泽子孙后代,让子子孙孙都能够同沾你的福泽荫护。这就是根据德、贵、富、宗庙、子孙这几条硬指标,来说明你尽孝道的程度。你都做得很圆满,那就很了不起,堪称为世间的大孝。
  “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舜帝成为历代推崇的圣人,足以因其大德,让他的父母长辈获得荣耀,并彰显于人世间;舜帝尊为天子,地位高贵,天子的父母当然更能受到足够的尊敬;而作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养亲当然就更不成问题。所以,大舜当然是达到了“德以显亲,贵为尊亲,富以养亲”的大孝标准,另外,还有“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列祖列宗的香火他全部管了,都跟着他享受贵为天子的香火待遇;而后人的福泽也积累得很深厚,家业也可以代代相传,子子孙孙的口粮也得以保障。
&&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尽孝道这件事上,当然就无法和大舜相比了。即使是后来的帝王们,贵和富当然是没有说的,但是,在德上要达到大舜的标准,也非常难了。我们看历史上有些朝代,刚刚被继任者推翻,宗庙就被焚毁,皇族子孙就被追杀,祖先的尸骨都要从地下掘起来锉骨扬灰。这就是你的德行不够啦!德行不够要想光宗耀祖、福泽后人,根本谈不上。
&&我们普通人只能以普通人的方式尽孝,能做到《弟子规》里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要求,就已经很不错了。现代人真有孝心的,在孝道上做得好的,还真是不多。别人我不知道,起码我自己,就做得很不够。父母虽然也住成都,在同一个城市里平常也难得见一面,只有每周六下午书院上完课以后,才回父母家吃顿晚饭。为了每个星期的这顿晚饭,父母都会忙整整一天,估计儿子要到家了,母亲就会站在阳台上等候着,远远地看见儿子的身影了,就赶快通知父亲去厨房里炒菜。每次我到家都用不着拿钥匙按门铃,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着的。他们跟亲戚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说这个儿子是如何的孝顺,说每周都会准时回家吃饭。想起真的惭愧啊!现代人对于孝顺的标准,已经降低到“每周准时回家吃饭”了!说到这些,就觉得我们和古人比起来,真是相差太远啦!
&&下面孔夫子接着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也是从孝道说起的。这是孔夫子的一个总结,从德出发谈到了位,谈到了福禄,谈到了名声,谈到了身体的健康长寿。
&&我们以前讲《易经》,其中有一句“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大德之人称为圣人,圣人就必得大宝之位。后人把大宝之位当成了天子、皇帝的专利,其实,有些皇帝有其位而无其德,结果一定不好。所以,真正的大宝之位,应该体现在德上,它不是世俗里的东西,而是体现在精神的至高无上的领域。孔夫子在这里,是说虞舜有圣人之德,所以能够得到圣人之位,能够荣登大宝。
&&孔夫子虽然生前没有得到大宝之位,但死了以后,千古被尊之为素王,也算是得了大宝之位。他老人家在后世两千多年里,都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不管哪个朝代,最终都要把孔夫子立起来作为楷模。虽然近一百年来,“打倒孔家店”的声音喧嚣不已,最终还是打不倒,现在更是重新得到世人的敬仰,在世界上反而比以前传得更广。我们看看全世界,已经开张了了多少的孔子学院啊!所以真正是大德必得其位,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这是在精神领域当中的大宝之位。
&&道家圣人也同样如此啊!虽然老子是当隐士的,生平就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骑着牛西出流沙就不见了,但是,因为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千古以来对中国文化影响多大啊!所以,老子也是得了大宝之位的,在道教里称为太上老君,供在三清殿里作主尊。也许大德们并不在乎得这个位,但他的德行到了,就必得这个位,这是天理。
&&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文化的传统是具有饮水思源、继往开来的生命力的。不管你主观如何,只要你的德行真正达到了那个高度,后人一定会记住你!所以说大德必得其位。那么“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又怎么讲呢?这些财禄、高名、福寿,还是从“德”这个地方生出来的。真正有了圣人之德,你无心求位,大宝之位自然而有;无心求福禄,福禄自然而来;无心求长寿,寿量也会自然绵长。总之,只要有了德这个根本,你的名声、福禄、健康、子孙等等世间福报,都会如影随形。
&&所以,我们学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知本末。《大学》里面专门说了要知本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经修身为本”。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修身为本嘛,修身就是修德嘛!我们看,在这一系列的德、位、禄、名、寿等方面,德就是本,其他的都是末。只要把本抓住了,就能够提纲挈领,其他的一切都会不请自来,不用你去操心。&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天之生物,上天的所生之物,也就是人类、动物、植物等大自然中的所有的一切;必因其材而笃焉,老天爷本身是公正无私的,天生万物,必然各尽其才、各尽其用。《易经》里面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道变化就是天道变化嘛!乾为天,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天道变化产生的,人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是,都有其自身的性与命。所谓的性与命,简单来说就是他独特的个性,独一无二的命运,这就是各正性命。在人群当中也是如此啊!有圣人就必然有小人,有好人就必然有坏人,有男人就必然有女人,有大人就必然有小孩。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每一个人都是各正性命。
  这里说“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意思是根正苗红的栋梁之才,老天爷就要栽培他;而那些歪瓜裂枣、不成器的东东,老天爷就要倾覆他。这样一说,好像老天爷本身是有喜好、有偏爱的,他对好人就栽培,对坏人就倾覆。但实际上,事虽然如此显现,理却并非如此。老天爷对这些不同的人来说,本身是公平的,没有偏私的,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对你好一点,太阳就多温暖你几分钟;也不会因为你是坏人,风寒霜雪就全都打在你身上。这里说“必因其材而笃焉”,是因为万物各自的材料不一样,就有不一样的命运。比如一颗大树和一颗小草,它们的材质不一样,在同样的环境生长,可大自然对它们的影响就不一样。有一首古诗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柏就不怕霜雪,冬天霜雪越大,到春天霜雪化成水份,就更能使松柏得到滋养;然而那些杂草灌木就不行了,霜雪一大,就死掉了。所以,老天爷是公平的,只是因为各人自身的品质不同,最后的结果就不一样。这就是“必因其材而笃焉”。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艰难困苦,就是老天爷对一个大人君子的栽培。大人君子经过了这些艰难困苦的栽培,才能够真正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德行,才能够承担天降之大任。同样是这样的栽培,如果落到一个小人的头上会怎么样呢?肯定早就变了节、没了操守,不堪老天爷的栽培。
  佛教里面经常说“自求多福”、“自助天助”。我们做人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自立、自尊、自强,这样才能得到环境对自己的帮助。我们以前学《易经》的时候,也强调要把乾卦的精神牢牢树立在我们的精神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了这种精、气、神,整个六十四卦都是围绕着你转了,因为六十四卦本身就是从乾卦产生出来的。只要抓住了“自强不息”这个本,其他的末,就自然随之而来。
  下面孔夫子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嘉乐君子,就是令人赞美、令人生欢喜心的大人君子;宪宪令德,就是德性非常的盛大、光明的样子;宜民宜人,这里的民是指普通的下层百姓,人是指有一定地位的贵族。不管是普通老百姓也好、身居高位的贵族也好,都能得到他的好处,都能各安其位。所以,老天爷对待这样的大人君子,就要赐予他福禄,保佑他成为承受天命的人,成为天子。像大舜那样的大德君子,就会成为万民之主,享受长久的福禄。这是《诗经》里面的话。
  关于“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平时我最爱和朋友们说,有些关于生计、财禄的事情不要想得太多,老天爷生一个人,一定会养一个人,你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用为柴米油盐太操心。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你的自我定位。你处于什么位,有什么样的德性,才能得到相应的福禄。有些人没有这个福禄,那就不要去好高骛远、不要打妄想,老实守住自己的本位,就会很吉祥。
  前面讲了“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状况,就要安安心心在自己的位上坦然面对。老天爷把你生出来,不是为了捉弄你玩,你也不好玩;生了你一定有你的福禄,只不过厚薄多少,根据每个人的德行福报,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不同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而有所变化,《了凡四训》整个说的就是这个事。所以,“故大德必受其命”,这就是这一章的结论。综上所述,真正具有圣人的大德之人,就会象舜帝一样受命于天。
第十八章“齐家”&
  我们再来学习第十八章,请看原文: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中庸》第十八章“齐家”
  孔夫子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在孔夫子看来,以前的历代帝王里面,唯有周文王是最没有忧患的。这一点和《易经》中的文句似乎有点矛盾。《系辞》里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文王演《周易》,当然是《易经》的作者之一,这里明明说他很忧患啊!《易经》里还说“其出入以度,外内使之惧。又明于忧患与故。”这是说一个人出入要有分寸,从外到内都要小心谨慎,做事的时候更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之所以要这么小心,就是因为明白了《易经》,知道了人生忧患的来源。所以,作易之人,一定对人生忧患有入心入骨的体会。
  那么,为什么这里又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其实,这个一点都不矛盾。作为君子,有其忧,也有其不忧。这里是从他不忧的一面来说。他不忧的是家族血脉和精神的传承,这也是我们这一章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文王是一点都不忧的。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周文王的父亲王季,儿子周武王、周公旦,有这样优秀的家族血统,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谁遇到都会笑得合不了口。周族的兴起,从周文王的祖先到周文王的儿孙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个个都能够做到承前启后,个个都能够在同样的富国安民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周族世代的基本国策都没有变过,一代代艰苦奋斗,都是以广修仁德、拯济苍生为己任。其一代代君王在仁德上的积累非常深厚,所以《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周朝自建立以后,能够拥有八百年的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那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国外人做梦都想象不到,一家一姓能够坐拥天下八百年。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也才两百来年的历史,别看它现在很强大,但与周朝相比,只经历了四分之一的时期,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患难。如果美国的这一套文化制度在经历了患难以后,还能够再一次强大,那就是经过了时间和历史的验证,它这一套文化制度才算是成熟的。当然,现在经过了整个金融危机的震荡,也算经历了一点点挫折,它能够恢复起来,看来这一套文化制度还是不错。大家要知道,周文王绝对是千古第一的易学大师,他对以后的事情预测得很清楚,他对历史的兴衰也看得很清楚,他对周代文化能够给以后的中华文明带来的奠基性的作用也很清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没有什么值得忧患,应该说在历代帝王当中,他老人家是最能够心平气和、最能够心安理得的一位。
  那么,《易经》中那么多的忧患之辞,又是为何而发呢?那是针对黎民百姓而言的。《易经》兴起的时代正好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那时候天下大乱,像文王这样的大人君子,是忧患世间众生的疾苦。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自己的生活怎么样、自己的家族会怎么样、以后又是哪家哪姓来当庄家,这些都没有什么值得忧患,千古兴衰就那么回事儿。真正的君子,他是忧道,忧道就是忧民,他是心忧天下!所以,君子面对道之不行,面对苍生之不幸,始终都处于忧患之中。
  孔子在鲁国时,有那么多学生供养,日子也过得不错。每一个学生来拜门,如果只拎两条腊肉的话,一年四季也都有吃不完的肉,日子肯定会过得很了然。但是,为什么他要周游列国呢?曾经一度还落到如丧家之犬、如漏网之鱼这么狼狈的境地,难道真的是自讨苦吃吗?其实,孔夫子是看到了道之不行,他要到天下去传这个道,所以他才会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累。
  远的且不说,就说我们书院的创始人冯学成先生,他老人家只要在成都呆着,家在成都,老人妻子孩子都在成都,自己年纪也大了,完全可以在这天府之国安享晚年啊!可他为什么要去广州办南华书院呢?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但说起来,也算是背井离乡,常年不在家啊!他这么辛苦为什么?也是忧道啊!现在别看到处有人在搞国学,很热闹,但是有几个人真的是把中国文化的精义吃透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传承文化的道统和法统?告诉大家,没有几个人,大多数都是趁着“国学热”想发点国学财!现在,正是因为道之不行,中华的传统文化已经滑落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真正的大人君子才会满心忧患,才会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名利,一门心思要把从前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圣贤之道传下去。
  说句老实话,我主持书院这几年,在书院状况不怎么好的时候,大家学习没了劲头的时候,心里就有点急,有时候也有点灰心。但是一想到冯老师,一想到老一辈的精神,他们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过来,自己这点情绪又算什么?只要我们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想再多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孔夫子在这里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说周文王没有忧患,那是从家族、宗族命运的角度来说的;而《易经》中说文王的忧患,是从忧道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要看清楚这一点。
  下面“父作之,子述之”,这六个字非常简单。大家看了,一般泛泛而过,没什么感觉,就是子承父业而已嘛。现在子承父业的很多啊,开公司的,开餐馆的,做手艺的,还有做学问的等等,很普遍的。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作之,子述之”这六个字,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家风!它不是仅仅从工作事业的角度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德行上面能够代代相传,像周文王的家族这样,多少代人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前赴后继。这是周文王家族的福分,更是黎明百姓的福分,最终变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福分。
  中华文化讲的就是一个传统。什么叫传统?就是代代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对于道统和法统的传承,不管是佛家、儒家、道家,都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可以视作根本。只不过各家都有各自的一套说辞而已。
  佛家禅宗的说辞就是传灯,就是般若的心灯相传,师父带徒弟,师父把自己明心见性的体会带给了徒弟,师徒俩心心相印了,那一盏心灯就点亮了,心法也就传承下去了。我们看许多禅宗的书籍,比如《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嘉泰普灯录》等等,都是比喻用一盏心灯去点燃另一盏心灯,就这么代代相传。我们冯老师以前编过一部《巴蜀禅灯录》,是讲四川地区禅宗心灯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这就是佛教禅宗的传统。
  那么道家呢?按照庄子的说法,就是“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就是“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来历。薪火是怎么相传的?我的这根柴火被点燃了,充分燃烧之后,快要烧完了,就去点燃另外一根柴火,这样火就永远不会熄灭。柴薪就比喻我们有形的生命,虽然我们有形的生命最终会有消失的一天,但是精神之火通过生命的传递,却可以永远燃烧下去。
  禅宗的“传灯”和道家的“传薪”,都是对传承文化道统和法统的最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立志去“传”这个“统”啊!要立志去传承古圣先贤的道统和法统。一旦我们成为薪火相传、心灯相传的这么一个环节,一旦我们进入了中华传统的这样一条伟大的河流之中,那个感觉就不一样了。你这一滴水从此就融入大海之中了,就会永不枯竭;你就找到了作为一个人最尊贵的、顶天立地的感觉。
  儒家讲传统,就是“父作之,子述之”这六个字,非常平实、非常朴素,父亲做这个事情,儿子继续来干这个事情,这个就是传统。孔夫子也说自己的学问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的价值观来自于尧舜,自己所遵循的一系列典章法度,是来自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上面对“父作之,子述之”的传家之风作了一些铺排。当然,现在就让我们在座各位来传承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让我们来完全承担,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本身的功底不够,学养也不够,智慧也不够。但是,“虽不能也,心向往之”,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虽然现在不行,并不代表以后就不行;我们这一代不行,并不代表下一代就不行。只要我们一代一代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总会有结果。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给断掉,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我们在座各位一定要立志发心,要把自己的不足补上去,要沿着这条圣贤之道一路走下去,最终把这个圣贤传统真正地继承下来。
  我们看下面一段:“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一段讲周武王继承了周太王、祖父王季、父亲周文王的遗志,最后“壹戎衣而有天下”,通过武力翦除了乱朝的暴君,取代殷商而拥有了天下,扬名四海,贵为天子,拥有了天下的财富。从齐家的角度来说,他能够“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使自己祖先也能够享受到宗庙的祭祀,使后代子孙也能够保有王室家业。这是简单的翻译。
  从周朝代替商朝的这段历史来看,武王会天下诸侯于孟津,在河南黄河边的孟津渡口,八百多家诸侯会盟,一起声讨商纣的暴政。看起来,好像周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实际上,从周的先祖在西北的戎狄之地迁到内地陕西,从周先祖兴起到文王、武王,已经经历了十几代人。这十几代人都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史记》、《资治通鉴》,里面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周的兴起。
  他们这十几代人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取得天下,而是要把周之德行传承下来,发扬开来。因此,他们周围自然而然就聚集了很多人口,到了周文王这一代,天下已经三分而居其二,包括土地、物产、经济GDP,都占有了三分之二的份额。这个时候如果要兴兵伐商,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周文王一直严守臣道,直到97岁去世都没有起兵伐纣,而且周文王在商纣王那里还受尽了屈辱,被商纣王关在羑里七年,自己的儿子也被纣王残酷的杀掉,并熬成汤给周文王吃。周文王忍辱负重,不计较个人的恩怨,一直以广修仁德、广施仁政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文王去世以后,武王继位也没有马上兴兵发难,一直到武王即位十一年后,因为商纣王的暴政确实引起了人天共愤,老百姓都没办法活了,忠臣良将也一个个被商纣迫害致死,剩下的几乎是奸佞小人。到了这样的程度,周武王才在孟津会盟天下诸侯伐纣。然而,因为商朝还有箕子这样的贤臣在,武王认为还是不行,还不能马上起兵,因为商朝的天命还没有尽。到了第二年,商纣王把箕子这个最后的贤臣都收拾掉了,确实是丧心病狂,天命已尽,周武王这才正式伐纣,替天行道,建立了周朝。所谓替天行道,就是替上天做一个“以有道伐无道”的工具而已。
  前面讲了“故大德必受命”,孔夫子在这里,就通过周朝取代商朝的例子,说明了德业的积累才是受命于上天的根本。周朝从兴起到最后取得天下,那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一代代人德业积累而成的,并不是有意要取得天下。我们看后世也有以武力篡位、以阴谋夺权的皇帝,其结果几乎都预后不良,尤其是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会很惨。这都是有史可鉴的。
  再看下面一段。“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这一段主要是讲周公制礼。周公完成了文王、武王的留下来的未竟之业,确立了追封历代祖先的这一套礼仪制度,并且把这套礼仪制度颁布于天下,推行于各诸侯、士大夫、平民百姓之中。当然,周礼的内容非常之多、非常丰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我们现在学的《中庸》、《大学》,也是从《礼记》里面抽出来单独成篇的。
  对于周朝兴起,文王是真正的奠基之人,奠定了周朝的基础。后人也认为在周文王时代,实际天命已经授之于周。史书上说周文王受命九年,也就是在他死前九年,“天下闻虞芮之讼息,归周者四十馀国”,因为周文王很好地解决了虞国和芮国的国土纠纷,深得人心,所以同时就有四十多个诸侯国归附周文王。后人将这个事件作为周文王受命于天的标志,虽然他没有得天子之位,但是已经受命于天,仍然把他当成天子来祭祀。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与前面文王受命,可以说共同构成了周朝的兴起的三大环节,缺一不可。
  “武王末受命”,意思是说武王受命的时候,已经到了他的晚年。周武王在推翻了商纣王两年以后就去世了,享年九十三岁。其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摄政期间,制订了周礼,并平定了商朝的旧王族武庚的叛乱,也平定了管叔、蔡叔的叛乱。
  周公制礼,在中华文化史上可谓是影响最为深远。我们以前张口就爱说,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说实在的,周代以前的礼仪,早已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中了,所以,真正对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奠基,就是周公制礼。孔夫子在《论语》中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就是周代的文化太了不起、太丰郁茂盛了!我老头子就是要继承周代的精神遗产。周代的精神遗产,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周公所制的这一套周礼。
  周礼的内容非常丰富细致,这里主要是从追封祭祀祖先之礼和葬礼这两个角度来谈的。为什么礼对一个文化传统有那么重要的意义呢?因为所谓的文明、所谓的教化,这一切的开端都是从礼而来的。礼,恰恰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正位,大家在相处时要遵循的一套规矩。不同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礼仪,不同的社会地位也要体现不同的礼节。它是正位的一种体现、秩序的一种体现。
  以前我经常说,大家学习传统文化,自始至终都要把这个“位”字贴在脑门上。学《易经》无非就是学会知位、守位、正位,易卦六爻就是六种不同的位置之间的变化关系。真正把这一套学问搞通了以后,就知道怎样知位守位,怎样能够不失位、不越位。这就是“礼”所体现的正常、恰当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礼者,理也;礼乱则理乱,理乱则位乱。如果一个社会的位乱了,整个社会各阶层的正常定位也就会被颠覆,就会天下大乱。所以,礼不乱则理不乱,理不乱则位不会乱,那么整个的社会秩序也不会乱。社会秩序不乱,人心也就不会乱,天下也就不会乱。
  孔夫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社会的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由处于最高位的天子来制定;天子正位在上,这也体现了天下有道、社会秩序井然的状况。如果天下无道,比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征伐,都不顾周公所制定的礼仪,周天子沦为摆设,天下就大乱了。因此,礼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否的风向标,可见周公制礼是中化文化中多么重要的事件。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制礼的一个大原则。周代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位”的等级制度,上有天子,天子之下有诸侯,诸侯也分了五个位:公、侯、伯、子、男。当时有资格成为诸侯的,也就是跟着文王、武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和周王室的直系。诸侯有分封的土地称为国,诸侯作为一国之主称为国君。诸侯之下又设了卿、大夫、士三个阶层;卿、大夫也有封地称之为封邑,又称之为家。国家这个名称的来源,就是从诸侯、卿大夫所分封的封邑中来。卿、大夫作为一家之主,和我们现在“家”的概念,差别已经很大了。士主要指的卿、大夫的家臣。古代有养士之风,凡是有本事的人都可以招来作为家臣门客,有的也可能给他一定的田产称为食田,就是他吃饭的家伙;没有分食田的就给俸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务员一样领薪金。以上诸阶层是为贵族,再下一层就是庶人,即普通的平民百姓,从事农、工、商等各种行业的自由人。这是周礼所分的基本的社会结构。
  这里举了祭礼和葬礼为例,“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就是说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的贵族,葬礼按照大夫礼仪的来安葬,但是以后就必须按照士的祭礼来祭祀。“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父亲虽然是低一等的士,死的时候应按照士的礼仪举行葬礼;儿子的地位为高一等的大夫,以后祭祀的时候就按照大夫的礼仪来祭祀。总之,举行葬礼要按照死者的等级,而举行祭祀则按照祭祀者的等级来办,很合理。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期之丧,就是指一年之丧。从庶民到大夫级别的人,都要遵循守孝一年的期之丧。期之丧适用于这样的情况:旁系的亲属,比如叔伯兄弟去世了,如果亲属处在庶民到大夫这样的阶层,都要守孝一年;你若是大夫以上的贵族,就不必守这个孝,因为期之丧有个原则是“亲不敌贵”。比如皇帝的兄弟去世了,让皇帝给他戴孝一年,这是不可能的;再如宰相的兄弟去世了,让宰相为他的兄弟守孝一年,这也是不可能。这就是亲不敌贵。卿、大夫以上到天子,其位是非常尊贵的,旁系亲属去世是不能动摇对这个“位”的尊崇的。但是,“三年之丧,达乎天子”,守三年之丧,是自百姓至天子人人都要遵循的。适用于三年之丧的,就是父母去世。三年之丧的原则是“贵不敌亲”,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的离世,你再高的地位都不能免,都必须守孝三年,从百姓到天子全民通行。
  我们看这一套礼仪制度,可以说非常合理,既照顾了人情事故,又照顾了上下尊卑的社会地位。当然,现代社会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家里有什么人去世了,礼仪公司、丧葬公司就大发死人财,什么都帮你弄好,你一点也不操心。成都现在“打丧伙”通行的规矩,就是亲戚朋友们来象征性地吊望一下,接下来所谓的守灵,就是通宵打麻将,哪里谈得上礼!
  总之,古今的礼仪变化非常大,而周公所制之礼,确实是非常细致、非常人性化。现在也有人在提倡恢复古礼,但是,行古礼的时代和古礼的形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其在形式上去恢复古礼,不如我们认真思索,把周公制礼的精神继承下来,然后形成一套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新的礼仪。
第十九章“齐家”&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中庸》第十九章“齐家”
  这一章接着十七、十八章的内容继续谈齐家之道,也是借着孔夫子之口,称赞周武王、周公。“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武王和周公这样的孝可以称得上是达孝。达孝是说对于孝道通达无碍,也可以这样理解,周武王、周公是通过对孝道的实践,达到了道的最高境界。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夫子用这一句话,确立了孝道的基本含义。上一章我们讲到了“期之丧”、“三年之丧”等关于孝的礼仪、规矩,其实都是一些外在的形式而已,而真正的孝道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两句——“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形式当然也非常重要,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嘛。但如果只有规矩和形式,没有核心内容,难免流于浅表,乃至于虚伪,所以表里要如一。“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这里的“人”指的是自己的先人、祖先,我们作为后人,一是要完善地继承祖先的遗志,做他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二就是善于去完成祖先已经开始做了,但还没有完成的事业。
  我们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连续不断、承前启后的共同事业上看,周武王做了文王没有做的事情。文王当然希望把周的德性发扬下去,可到死的时候还没有做,武王去做了这个事情,他推翻了残暴的商纣的统治,最后把周的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推广开来。武王去世之后,周公又接着武王的事业继续前进。当时天下初定,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纷乱的局面下,周公收拾了乱局,平定了叛乱,最后推行了周礼,完成了对周朝八百年统治的奠基。所以从文王、武王、周公的事迹中,就体现了孔夫子所说的“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这个孝道的核心精神。
  孔夫子把孝道从家族的、血缘的关系推广到了对中华文化的道统、法统的继承和发扬上来,儒家就是这样崇尚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也正是以“孝”的“善继”、“善述”的精神,来传承中华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虽然没有肉体的血缘关系,但这是精神的血脉传承。我们看中国历史,从先秦、春秋有孔子和他的七十二门徒,到战国时候有孟子,再到汉代有汉儒,唐代有唐代的儒家,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也都有层出不穷的名士大儒,他们一代代继承和传扬的精神,正是从孔孟以来的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这就是一种“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的具体体现。上一次在讲到“父作之,子述之”时,对此就有比较详细的阐述,这是也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不同于世界其它文明的在传承上的特别之处。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古代在春季、秋季要祭祀祖先,这时先要把祭祖的祖庙、祠堂等修葺一新,使其整齐、洁净;然后把祭祀用的钟鼎等器物摆出来,还要给列祖列宗的塑像换上新衣。参加祭祀典礼的人们,也要换上隆重的礼服、盛装,以显庄重肃穆;同时还要把三牲五果这些祭品准备好。三牲有几种说法,有大三牲、小三牲之说。大三牲是牛、猪、羊,小三牲是鸡、鸭、鹅。五果指各种新鲜的时令水果,不能是反季节的、转基因的食品,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总之,要用最好的东西来祭祀。古人对于宗庙祭祀这样的事情是极其庄重的,这些活动是古人精神生活中的大事情,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宗庙祭祀活动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真的不好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数千年来精神生活最贫乏、最无聊的时代。我们看一般人所讲提倡的精神生活,无非就是街道边老太太们跳舞扭秧歌、到老龄活动中心打打牌;年轻人则大多数上网打游戏,要不就走马观花地旅旅游。国家性的精神生活,也就是一年到头的春节联欢晚会,像国庆、元旦、五一这些节日,放几天假去玩都提不起劲来了。这就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相比起来,我们书院这里还算是高雅的,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传统文化,这是最高的精神生活。不过,像在座各位这样好这一口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只是“一小撮”,并不普遍。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聚会就是打麻将、K歌厅之类,整个精神生活非常苍白、单调。看起来现代社会是进步了,物质发达,技术先进,可伴随着物质技术的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远远落在后面,甚至是倒退得厉害,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陷入了很大的空虚当中。
  这样的状况也不仅是中国,西方也同样如此。上世纪中期,英国有个大诗人叫艾略特,写过一首长诗《》,他因为这首诗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首诗为什么叫《荒原》呢?是因为它象征了现代文明对人的精神世界所造成的荒芜。他认为现代人已经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与远古的联系,失去了与自己祖先的联系,变成了飘泊在天地之间的一缕游魂。《荒原》这首诗写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但带给人的氛围却是极度的荒凉和荒芜,让人感到一种空洞苍白、无依无靠、没着没落的生存状态。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次读《荒原》,当时正上大学,读完之后好多天没缓过神来,心里非常苦闷、非常恐慌。那时没有信佛,也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感觉到整个人好象被一只无形之手抛到了天地之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精神里面没有任何依靠,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首诗在叙述现代人精神废墟的同时,中间引了一首非常清新的爱尔兰民歌:“风啊吹得轻快,/把我吹回家园,/我的爱尔兰小孩,/你为什么还流连?”这首小诗放在整首长诗里面,显得非常突出,让人在废墟之中突然得遇一丝清风。直到今天,《荒原》里的所有句子都已经记不起来,可这首小诗却记得清楚,整首长诗就这一点点亮色,令人的心灵为之一颤。
  现代人为什么普遍精神荒芜、空虚?原因就是从精神的血缘上,失去了与祖先的血脉联系,失去了与古代文化的精神联系。正因为现代人失去了与祖先的精神联系,没有了精神寄托,找不到精神家园,所以才不得不去拼命玩乐、赌博、寻找感官刺激,以图填充、乃至于忘却精神的空虚感。这是很让人悲哀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信仰,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的话,就不会陷入这样的哀伤中,就不会陷入这样失去了血缘纽带的空虚里。
  陈子昂的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写得多么苍桑、多么悲凉、多么令人难以释怀!但是,如果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代代传承的祖先血脉之中,置身于文化精神的不绝传承之中,这首诗的意境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情绪来解读:前有我们的祖先开天辟地,后有我们的子孙继往开来,虽然天地悠悠无尽,我们的生命却充满了自豪与尊严。的确可以有这样的体会。
  所以,“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这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只是可有可无的礼节形式,它对于维持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我们能够每年定时在这种庄重、肃穆的祭祀中,让自己的精神回归到祖先的血脉长河中,自然而然就能够获得超越个体的生命力量,在茫茫无际的天地之间,就一点都不会感到孤独。
  记得以前有部电影,是写一个西藏喇嘛离开自己的寺庙,在俗世间经历了一番精神流浪以后,最终又回到寺庙的故事。电影在结束的时候,画外音里有句话,是他离开寺庙的的时候,他的师父交代他的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当他经历了那么多的世事沧桑、爱恨情仇之后,回到寺庙时他作出了回答: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祭祀活动就仿佛是把一个个活着的孤独的个体,放回到祖先血脉的大海之中。如果我们能够恢复传统文化的礼仪,尤其是祭祀之礼,对于现代人的心灵归属是很必要的。
  现代人越是与祖先的精神隔亥,心灵就越是有很强的归属需求。比如国家给清明节正式放假,今年清明时节去给祖先扫墓的人就非常多,以致造成严重的交通拥挤,各地都有报道。当然,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清明节也不必非要挤着去上坟,就在自己的家里也完全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留一间屋子简单布置一下,设一个供桌,上面摆放祖先的牌位、香炉,若信佛的人有佛堂,在佛菩萨的旁边就可以放上自己先人的牌位,每天烧烧香,祈祷祈祷,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灵都会有好的帮助。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每天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和祖先的精神沟通一下,从而慰籍一下自己浮躁的心灵,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们再看下面,“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这是春秋时期具体的礼仪形式。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昭穆指的是宗庙中排列的顺序,左昭右穆。按一般的排列秩序,中间是始祖,然后左昭右穆,依次排列。昭和照是相通的,从阴阳角度来说,左为阳右为阴,左昭表示明亮,有阳明之意;右穆,穆是静穆,有阴幽之意。古人尤其是在周代,周礼的产生就是从《易经》里来的,所以左阳右阴,左边的始祖排列就是单数,右边的是双数,始祖是一,二在右,三在左,这样依次排列下来。古代的祠堂里面是不会写一二三四的,你如果进去看,从左昭右穆的排列秩序上,自己就应该很清晰地知道哪一位祖宗是排在第几位,是第几代祖。
  宗庙之礼最多是排到第七位,它根据社会等级的不同,宗庙之礼也有区别。在《周礼》里面有记载,天子是七庙,诸侯是五庙,大夫是三庙,士是一庙。七庙的意思就是按照刚才的顺序排下来排七个殿,然后是诸侯、大夫一直到士,宗庙的数目依次递减。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庙,庶人是以寝为祀,平民百姓不能单独设宗庙,只能在自己的家里供上祖宗的牌位。
  古人严格制定这些礼仪是有原因的,周礼的重要职能,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给每一个人一个恰当的定位,只有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恰当的位置,才能相对保持社会的稳定秩序。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这几句话是从各个侧面说明排位的次序。有了这样的秩序,家族才有稳固的、和谐的凝聚力;家族的凝聚力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达到和谐与稳定。
  “序昭穆”过了就是“序爵”。序爵是天子之礼,天子要举行祭祀,在朝的文武百官都要陪祀,陪祀的时候,就要按照爵位的等级排列,目的是辨贵贱。
  “序事”是讲你应该如何选择担任祭祀活动的执事人。比如大家在祭祀活动中看见的主祭人、宣读祭文的、摆供果的、当酒司令的,等等,都要有不同的执事人。不同的执事人,必须由具有不同本事的人来担当,要根据贤能、德行的高低来作为选择执事人的标准,这就是“序事,所以辨贤也”。你看到在祭祀活动中他是做什么事情的执事,你就知道他的修养才能和道德水平有多高。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旅酬就是当祭祀完毕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祭品,在桌子间转圈圈敬酒,就叫旅酬。古人转圈子敬酒也是很有规矩的,他们以下为上,先给地位最低是人敬酒,表明对地位低下的人以体恤,用祖先的恩德把地位低下的人的心给收住,把他们的精神给“逮”住。在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地位低下的人往往会不平衡,容易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容易偏激,容易嫉妒,容易仇富仇权等等。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也一样。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就不容易产生这些偏执情绪,但却容易生起骄傲自大、藐视别人的不良心理。因此,古人在制定礼仪时就把这些考虑得很周全,让地位高的人先给地位低的人敬酒,一方面是要折去富贵人的傲气,另一方面也给地位最低的人以敬意。通过这样的方式,由低到高,就容易使整个宗族各阶层的人都稳定起来,大家才能够拧成一股绳,才能心往一处用。
  “燕毛,所以序齿也。”燕就是宴会,燕毛是指饭桌上的座次要以头发的颜色来排列,体现出长幼顺序的原则。小孩子头发的颜色是黑的,“双鬓鸦雏色”,等年纪长一些,头发就变成花白了,然后人老了,头发就全白了。女的也可能按照结发的方式排列,比如女孩子年轻的时候垂韶,头发会梳来垂在两边;结婚以后就会盘起来,挽成发髻。古人的发式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不象现代人随心所欲乱来。
  总之,古人真是很有文化的,我们从具体的坐个位置、梳个发式等生活细节中,就能够看出古人的生活是多么细腻和安祥。我们从“序昭穆”、“序爵”、“序事”、“旅酬”、“燕毛”这些排序原则上看,整个大家族在祭祀等大型活动中,都能显得井井有条、规规矩矩,和和气气。如果把这样的气氛推广到整个社会,那么整个社会的氛围也会很安定祥和。
  再来看下面一段,“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前面讲的是祭祀之礼上的规矩,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这一段讲的是具体的行为,主要表达的是内在的诚意、内在的恭敬心。
  这里说要达到真正的至孝,就应该像武王、周公那样,要“践其位”,就是继承先人的事业;“行其礼”,就是实行先人留下来的规矩、礼仪;“奏其乐”,要演奏先人留下来的音乐,即使后人创造音乐,其原则上也要遵循先人的规矩。音乐对古人来说,那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凡是在庙堂里面演奏的音乐,不是随便哪个人就可以谱曲表演的。上古三代的时候,尧、舜、禹都有自己的国家音乐,我们现在也有国歌,其中都有一种精神的传承在里边。另外,还要“敬其所尊,爱其所亲”,要尊敬先人所尊敬的人,爱戴先人所爱戴的人,亲近和热爱先人所热爱的品德。“事死如事生”,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侍奉活人一样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这段文字很简单,非常通晓明白,但是含义却是很深远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按照这样去做到,去体会到,那就很了不得,代表了孝道的最高要求,是“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这里的上帝指的是天,天父地母,同时也包含了地。郊和社是两种礼仪,郊是祭天,社是祭地。对于古人来说,天地都是有人格的,好像天和地都是一个神,有点迷信色彩。实际上,在《易经》里体现出来的乾坤天地,是一点也不迷信的,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像文王、周公这些人,心里也是没有迷信的。对天地的祭祀,实际上源于是对《周易》里乾、坤二卦的认识。《易经》里面乾为天,为父,天行健;坤为地,为母,地势坤。正因为天地乾坤的运动变化,就产生万事万物,所以,天地乾坤就应该得到尊敬和祭祀。古时祭天是在冬至日,祭地是在夏至日,这样设置祭祀的时间也是意味深长。我们以前学习《易经》的时候讲到,冬至日和夏至日用易卦来表示,就是《复》卦和《姤》卦。冬至一阳来复,复卦行令,从这一天开始的整个上半年,天地阳气回升,是属于阳气主宰的时段,冬至祭天,就是表示时令已到了乾阳主宰的时期。而夏至这天祭地,地代表阴,夏至一阴生,姤卦行令,阴气一天比一天盛,阳气渐渐收藏,直到冬至日。
  古人通过祭天和祭地的仪式,提醒人们时令上的阴阳变化,使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安排上,也要随之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先秦古代,只有最高的领导人才懂得《易经》,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没有迷信的,对于普通老百姓,就告诉他们说这个时候该祭天神了、这个时候该祭地祗了,大家安排好相应的生产生活,这就够了。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宗庙之礼一般五年一个大祭,一年有四个尝祭,目的是祭祀祖先,同时追怀祖先、报答祖先的恩德,以此溯本求源,激励大家的精神动力,激发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现在,我们国家马上就要搞“六十周年大庆”了,其实,思路跟古代的“宗庙之礼”是一样的。现在各个媒体都在报道这个大典正在如何准备、排练,都在追述中国是如何从近代的屈辱中走过来,达到今天的和平、安定与发展。我们认真回想一下,中国人能有今天,确实不易啊!如果我们忘记了这百年的沧桑,没有了忧患意识,以后就会很危险。凡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被西方列强欺负,甚至于被东亚小小的日本所欺负,真够羞耻的。不说外敌,单说国内战争,国共两党兄弟反目,就牺牲了很多的人,流了很多的鲜血。这些都是不应该被忘怀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这些人的鲜血都是分不开的,人不能忘本。虽然今天的国庆大典不是古代一家一姓的庆典,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全民族的公祭。通过这样的公祭,来缅怀为今天的生活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人,包括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这些国家庆典活动,一方面能够激发人们的忧患意识,同时,也能强化民族的精神纽带,让活的人在精神上不会陷入飘浮的、无根的状态。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郊社之礼是祭天地的,那什么是禘尝之礼呢?就是前面说的宗庙之礼,是祭祀祖先的礼仪。当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行禘尝之礼的,只有天子祭祀祖先,才能用禘尝之礼。禘尝之礼一般是春天的时候大祭,五年一次;每年秋天尝祭。不过对于禘尝之礼也有其他的说法,这个就留给专家们去研究了。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这里提出的郊、社、禘、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祭祀、国家礼仪。郊社之礼是带有宗教意义的,是在国家最高信仰层面的祭祀之礼。我们看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古代祭天、祭地的专用场所,通过郊社之礼的举行来祈祷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是现在,北京的天坛、地坛已经沦为一般的公园了,早已失去了神圣意味,虽然任何一个普通百姓也能进去闲逛,看似社会进步了,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凝聚力方面的丧失,却又是无法用现代统计来估量的。
  总之,这些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最庄重、肃穆、神圣的权力秩序。如果国家领导人真正通晓郊、社、禘、尝这些礼仪的精神内涵,并且能够通过这些神圣的仪式活动,让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天下百姓的内心都充满恭敬、虔诚,并且以一种庄严崇敬的精神状态投入社会社会生产和生活,那么整个社会人心都会得到净化,“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治理国家就像把手掌打开给别人看那么容易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国家宗教礼仪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
第二十章“治国”&
&&前一章我们讲齐家做好了,治国就如“示诸掌”那么容易,如同老子说的“如烹小鲜。”当然,这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也是理想境界,除了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还有文、武、周公以外,后世没有人能够达到。所以,在下面第二十章里讲“治国”,就是退而求其次。
  这一章从鲁哀公问政开始,孔夫子就谈到了儒家的治国之道。如果说前面一章说的治国之道是“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的话,这一章里讲的就是有所作、有所为。这是整部《中庸》里面最长、也是最细致的一章,算得上是儒家入世之道、治国之道、经世致用之学的集中体现。
  哀公问政。子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仁,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第二十章“治国”
  鲁哀公是孔子时代鲁国的国君。我们看历史上帝王的谥号,像哀、幽、厉之类的,都不是什么好国君;当看到像文、武、成、孝这些谥号,基本上都是比较有修养、比较的有作为的君主。遇到鲁哀公也是孔子的悲哀,不过鲁哀公还是很尊重孔夫子,毕竟孔夫子在当时也是名满天下,他的弟子非常多,在各个国家都有重臣、贤臣,有很高的地位。可尊敬归尊敬,鲁哀公对孔夫子是敬而不用,无奈孔夫子才周游列国。
  当然,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孔夫子没有被政事缠绕也是一件幸事。正因为孔夫子有那么多闲暇时间,才能够删诗书、订礼乐、序周易、著春秋,才能把中华上古文化进行全面的集结、整理,最后完整地传承下来。如果孔夫子当时受到重用,就像现在我们的温总理、朱镕基那样,成天在天上飞来飞去,忙碌劳累得要命,就没有时间来集结这些文化经典,我们后人也就看不到这些伟大文化的结晶了。想一想,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命运使然。
  孔夫子对鲁哀公没有好感,所以对鲁哀公问政的回答,就很不客气了。“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意思是,你来问国家是怎么治理的,你去翻书嘛!文王是怎么治理国家的,武王怎么治理国家的,书上都写着,你自己去看呀!他们的方法都是公开来的,谁都可以看得到,还来问什么呀?你又不是不认识字。
  下面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个话也是分量很重的,意思是有这个人在,国家就能够治理得好;这个人不在了,国家的治理也就不行了。这是话外有话啊!背后的意思是,你鲁哀公不是文王、武王这样有德行的人,所以国家才治理不好嘛!
  以前的高僧大德们,嘴里经常说“道在得人”。什么叫道在得人?我们看现在佛教的寺庙修了那么的多,有个统计数据说,这两年来全国一共修了2万多个寺庙,可是,佛教真正就兴盛起来了吗?说实话,这几年我看到的关于佛教内部的负面报道,还真是不少,很令人担忧。道在得人啊!老一辈的高僧大德走得差不多了,但新一辈的龙象之才又有几个?真正有道的人有多少?真正能够荷担起如来家业的人有几个?真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想事业兴旺,人才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教育永远都是头等大事。我们看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面葛优演的贼王他也感到人才欠缺,屡屡告诫手下:“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啊!”这是从古到今的一个定论。想要天下大治,没有人才不行。一方面最高领导者要发现人才,要知人善用;另一方面,作为最高领导者本人,也要向古圣先王们看齐,要让自己变成真正的人才,这样才行。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这段话在历史上被引用很多,都是治理国家的原则、纲要,可以说是大经大法。敏,灵敏、敏捷、感应很快。搞修行的人经常说有感应,说一坐就来感应,一念经咒就来感应,很敏感。
  人道敏政,在社会上、人世间,只要有真正圣明的人出来治理国家,就能够提出一套合理、正确基本国策,也能够提出恰当的施政手段,并一条条实行下去,那么政治很快就会清明起来,社会很快就会繁荣起来。我们在座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就有感觉,文革结束的时候,国家的社会经济几乎到了快崩溃的边缘,但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国家经济很快就上去了,这就是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使然。日本也是如此,广岛、长畸被原子弹炸毁了,在二战以后能从废墟中走出来,就是因为国策变化,不再进行军国主义扩张,采用和平发展的方针,短短几十年就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可现在日本有点翘尾巴,军国主义也有所抬头,如果真的这样下去的话,以后就很危险。其实,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家非常强盛,就是因为发动战争把国家变成废墟的。所以,国家的政治方针正确了,发展就会很快,政治方针出了问题,衰败也会很快。所以,人道敏政,作为领导者来说,这是值得首先重视的原则性问题。
  地道敏树,也是同一个道理。土地是不是肥沃,只要我们把植物往地里一种,就能看得出来。只要肥力够,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种在地里的庄稼很快就长得出来。人类社会也如此,有贤德的人在位,只要给出好的方针政策,社会生产力会很快解放出来,社会也会很快繁荣发达。
  所以说“夫政也者,蒲卢也”,真正懂得治理国家的人,就会觉得很简单,简单得就像水边的芦苇随便栽插在那里,不用管理就能够生长得很好,不需要去殚精竭力、劳心费力。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国的时候,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他们一个卧龙一个凤雏,都说两者得其一就能够得天下。庞统到刘备那里去的时候,也没有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一看,哪来这么个乡里的教书先生,长相也丑陋,说话也不流利,刘备看不起他。好在那时人才奇缺,他好歹是一个来投奔自己的知识分子,就给了他一个位置,让他去一个小县城当七品芝麻官。庞统去上任,也不干什么事情,成天就喝酒、睡觉,案积如山也不管。年终的时候,张飞作为特派员来检查工作,一看这个样子,就拿庞统是问。庞统说,处理这些还不简单啊!?随后将堆积如山的事情,一件一件、井井有条地处理给张飞看,半天时间就处理完毕,分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