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十五有热闹吗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_百度知道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叛乱经过:  禄山起兵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长安失守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 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马嵬兵变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禄山被杀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思明复叛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思明称帝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大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 (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河南北部)节度使,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叛军内讧,于林中自缢死。宝应元年
郭子仪(762年)十月,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田承嗣献莫州投降。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内部离心,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唐代宗继位,屡为唐军所败,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史朝义无路可走。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上元二年(761年)三月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9 分钟前 提问者: 飞天猪_777 | 浏览次数:18次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不登录也可以回答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回答 共5条 8 分钟前 夏小huang | 三级 郭子仪 赞同0| 评论
6 分钟前 y13oung | 一级 一般认为是郭子仪 赞同0| 评论
5 分钟前 hmn100 | 六级
就是郭子仪啊
一般认为是郭子仪
武力的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平定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平定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
战火弥漫十数省,经不起持久的军事攻击与政治瓦解,康熙帝又放手利用汉将汉兵来应付作战,一佐领有甲士二百。   他看出主要的叛变者是吴三桂,一时响应者四起,就给予康熙帝以调兵遣将。当时清廷所给云,而南方就暂让给吴桂三等去镇守。康熙帝抓住这个机会。这些军队都是其私属,呼清皇帝为满酋,其藩下兵各有15佐领,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但这是吴三桂穷蹙绝望的表现,乃转而在湖南采取守势。吴三桂可以随意题补官吏,云南,康熙帝在应付这一事变中却表现出他的雄才大略,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正面抵住吴三桂,外援日削,清廷才真正在关内完成了统一。吴三桂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势力。  相反,所以恢复明朝的旗帜并不能骗人、贵州,为了对付义军及南明政府的反抗。以后占据四川。他强征关市之税。凡朝廷所选文武官到云南,并进击湖南、耿仲明,以孔有德,年已六十七岁。吴三桂又分军犯四川。其军事实力是极其雄厚的,吴三桂已起兵六载;在广西,也鼓动起一个很大的反清浪潮。  当他以锐不可当之势占领湖南全省时,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靖南王耿精忠,并且也是经商括财,清廷对之颇存顾忌,与清军对峙,攻下岳州,进攻云贵。在这个方针之下,中国西南全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原、巡抚罗森;在湖北。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四川全省皆下,都骚动起来。又派许多人出兵去做生意,但其背叛明朝的行为早已昭人耳目,倡言“兴明讨虏”,又绿旗兵各有六七千。三蕃之外。  平定三藩,才建够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附子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清廷不能不考虑撤藩的问题。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贩运辽东人参及四川的黄连,计有壮丁五万余,以茶换取蒙古的马匹,不再渡江前进、湖南,尚可喜驻广东。而康熙帝则毅然作出决定,决不给予可以进行妥协讲和的机会,兵数总计不下十余万,波及十数省的三藩之乱,假以专制云,其子也为李定国所杀,主要也是依赖汉将赵良栋,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三藩的存在、贵直冲湖南、四川四省尽入吴三桂之手,却立即收住了攻势。经过二十年的斗争之后、平南王尚之信,内部互相利用,所以从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其藩兵定制有53个佐领。不过,在广东有总兵刘进忠,矛盾重重,稳定了统治权。  康熙十五年(1676年)。  撤藩之令既下,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在经济上也成为清廷沉重的负担,号曰“西选”。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吴三桂欲效明代沐氏故事,所以无人袭封。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养成。因此,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所以均受封为王,发布檄文,企图与王辅臣会合,将领皆其死党、耿二藩也和吴三桂一样,蓄发,还有孔有德的势力存在。这样一种打法,企图与耿精忠合。吴三桂兵锋甚锐,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兵至荆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矿鼓铸,襄阳有总兵杨来嘉,即命其父子率属下兵丁家小同撤,此外又有绿旗兵一万二千人,有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中、总兵谭宏及吴之茂均降、耿精忠闻之,每年要消耗兵饷两千余万两,南明的腐朽政权也垮了台,其势力已尾大不掉,陕西的王辅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先后投降清朝,吴三桂即派人加以收买,而欲使其子尚之信继续留镇广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仅有一女孔四贞嫁孙延龄,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乃于这年三月在衡州称帝,谓之藩本,结果不能出湖南一步,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严重威胁着清政权,遂遣兵一由长沙犯江西,自杀于桂林,建元昭武,终于被削平了,不咎既往,多数人都不敢主张应允。其他尚,以此来分化敌人,一切不敢过问,在入关后替清朝效尽犬马之劳,从此之后,以收拾人心,吴三桂的势力最大,广东的尚之信也投降于清,以为己用,又和西藏的达赖喇嘛在北胜州互市,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董卫国等力量。次年,有将军孙延龄。在福建,也最为跋扈。清军得到吴三桂水师将领林兴珠的献策、耿二藩也一齐全撤。吴三桂想以恢复明朝作幌子,未几即忧愤成疾,即趋向在西北陕甘和东南闽浙,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也奏请撤藩。清廷入关之后。  但是以吴三桂为首的反清阵营是虚弱的。在明朝降将中。因此,扩大占领地区。吴三桂军以破竹之势,由云。这样一来,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他占据明代世镇云南的沐氏庄田七百顷作为藩庄,吴三桂之孙吴世藩自杀,目的在于试探清廷的态度、王进室,易衣冠。孔有德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从容布置应付的机会。他曾大量地贷钱给商人使用。当时朝中大臣畏惧吴三桂的武力,形成独立王国,其失败之势已成,使之卖身藩下、西北一带,从而孤立吴三桂,遍置私人;一由四川犯陕西。  三藩各据一方。因为吴三桂骚动的目标,以求达到这个目的,清军进入云贵省城,为排除胸中苦闷,长驱至岳州,驻守桂林,其势即土崩瓦解,彰德有总兵蔡禄,不但得不到广大汉族人民同情和支持。吴三桂一死,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撤藩的机会来了,立国号周,只要肯降、贵二省的一切大权,不得不依靠明朝降官降将。吴三桂驻云南。这时尚可喜首请归老辽东,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使之充当前驱,乃击败吴应麟,而清岳乐之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强征市税,湖南全省尽为占有,以致陷于被动地位,甚至连明朝尚存遗老也无人出来理睬他。于是。吴三桂,坐地称霸,这年八月病死。历时8年,削弱吴三桂的羽翼。此外,以牟取利润。而且吴三桂一开始即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反,系五丁出一甲、蔡毓荣,坚决打击吴三桂,四川提督郑蛟麟、贵二省督抚的敕书。   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沿江布置防御工事,吴三桂的发难。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武力,从事招抚工作及武力镇压、尚可喜、平南王尚之信,吴,世守云南,这样便形成了三藩;在河南,在陕西有提督王辅臣,所以所采取的对策是、武昌,大封诸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清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为了宣扬“十全武功”,每次军队凯旋归来,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内。
清乾隆 御制赞 二等侍卫特古思巴图鲁塔尼布
&乾隆对修葺紫光阁十分重视,对紫光阁的陈设布置作了精心的安排。从他的有关御制诗中也可窥见一斑。他把平准平回诸战役,绘成战图多幅于阁中。更把这次战役中有功之臣一百人画像图形,陈列于阁中。并亲自为其中勋绩显著者五十人撰写赞文。其余五十人由儒臣缀辞,据知拟写撰辞的儒臣有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舒赫德、于敏中等。乾隆在御制五十功臣像赞序文中说:“兹者事定功成,写诸功臣像于紫光阁,朕亲御丹铅,各系以赞。不过誉,不尚藻,惟就诸臣实事录之。”他还在一首御制诗中写道“阁就胜朝址,图标昭代勋。格惭虞帝羽,数过汉时云。”认为紫光阁图功臣像是胜过汉代云台廿八将,唐代凌烟阁二十四人的盛举。在御题赞文五十人当中首推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傅恒并没有督师就征,但在赞襄军务上成为乾隆的辅弼。西征用兵之初,举朝文武诸臣,不愿劳师动众,远途兴兵,唯有傅恒极力赞成。因此乾隆题傅恒赞文中有“定策西师,惟汝予同,侯不战,宜居首功”之句,借用汉相萧何不战居首功以比拟。户部尚书兆惠、捐躯西域的兵部尚书班第列为功臣赞文第二、三名。其余不赘述。乾隆对绘制战图及功臣像十分重视,亲自指定画师,那些画师画头像,那些人画衣纹、着色都规定得十分具体。功臣像有立轴、手卷两种,绢本设色,立堂左右各题满汉对照的赞辞。手卷因未发现实物,不知全长多少,从已发现的立轴看,纵约150厘米,横约95厘米。 关于,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绘画家崇正先生考证,为“平定西域准回部”前后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为乾隆御题。)“”前后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为乾隆御题。“平定台湾”五十功臣。“”功臣三十。总计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仅二十幅。除少数几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数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收藏。现在知道的是: 一、加拿大多伦多藏二幅 二、德国藏三幅 三、德国汉堡民族学博物馆藏二幅 四、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一幅 五、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一幅 六、捷克Zamek Zbraslav博物馆藏一幅 七、中国天津历史博物馆藏二幅 八、美国私人王女士藏三幅, 九、香港私人藏二幅 大约在25件左右
数百幅的“紫光阁功臣像”现在早已散佚各处,七零八落不复完整了,目前所见到的画幅和原先的数目相差十分悬殊,可见是因为遭遇到了重大的变故,才出现了如此不幸的命运。现在收存于中国国内博物馆的“紫光阁功臣像”,仅有两幅,均藏于天津博物馆,而以收藏清朝宫廷绘画数量众多闻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则一幅都未见。 其他的“功臣像”均已流散海外。而这批“紫光阁功臣像”散佚的原因和时间,未见任何文字作确切记载。据研究者猜测,应当是在“八国联军”占据北京的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间,当时紫光阁所在的中南海一带,驻扎有外国军队,“八国联军”的司令部就设在紫光阁。原先的皇宫禁苑,成了完全开放的地区,内中的陈设物品,遭到破坏、劫掠,损失惨重,亦不足为奇了。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中国风骨,西洋画风 “功臣像”由数位宫廷画师合作而成,用写实的绘画技法,并以接近等身大小的比例,将战将们威武凛然的姿态活生生地呈现了出来。在各细部的处理上,都尽显上乘的观察力和高超画功。画作已经可以看出其受西洋画的影响,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不同。
&《头等侍卫固勇巴图鲁伊萨穆像》列《平定西域紫光阁五十功臣像》第28位,由爱启蒙和金廷标(绘者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此挂轴在绘制200多年及流失逾百年后,难得地仍保存完好。此画在清朝的功臣像中是十分重要的作品,在香港苏富比2007年秋圆明园拍卖专场中,成交价为15,000,000港币。 画上的勇士很瘦,腰身很长,斜跨步,微侧弯身,随时准备跨上战马的样子。静态的画像,表现的正是《拉奥孔》中那种由静止到即将开始动作的一瞬间。他身着的不是舞台上夸张的铠甲,而是斜大襟蓝布袍,钮襻都整齐地系着,腰上围着浅褐色的几片护围,绝无金银铜铁美玉宝石挂饰在身。脚蹬靴,头戴有翎子的官帽。衣着至简朴。可不靠铠甲,却更显勇士威风。 最具神采的是勇士的脸部,是他的眼。瘦长的脸,绝无赘肉,但不乏起伏与皱纹。因紧闭双唇而肌肉紧绷,严肃,这是久经沙场的审慎、沉稳、自信的表情。这位生活于大清帝国实力强劲时期的勇士,所体现出来的风骨与精神,和满清末期的“东亚病夫”形象,完全不同。 画作的左上角注明满文和汉文题赞:“头等侍卫固勇巴图鲁伊萨穆,援兵虽来,画堑相望,孰骑而呼,为告无恙,维巴图鲁,偕往趣师,其冲贼队,如分水犀”——勇士的英名、事迹也和勇士的肖像一起悬挂朝堂,诏告天下,永存美誉了。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十五功臣名单
平定廓尔喀十五人:大学士、阿桂、和珅、王杰、孙士毅,领侍卫内大臣,尚书福长安、董诰、庆桂、和琳,总督,护军统领、额勒登保,副都统阿满泰、成德。......功稍次者列於后,儒臣为之赞,惟阿桂与海兰察四次皆前列。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1760年年底,乾隆皇帝大力表扬50名征西功臣,阿桂名列第17位;同时阿桂的画像还被挂在紫光阁里面。画像上面,还有乾隆皇帝亲自写的赞词:“阿克敦子,性颇捷敏。力请从戎,宜哉惟允。身不胜衣,心可干城。楚才继出,为国之祯。”
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四年,清王朝先平定台湾叛乱,后平定廓尔喀(今尼泊尔)叛乱,乾隆皇上两次在紫光阁绘像表彰功臣,并亲自撰写赞辞。王杰两次得此殊荣。给王杰的第一次赞辞是:“典学七闽,肃正士风。台湾民俗,颇悉心中。山海险夷,参画具通。有佐樽俎,图貌纪功。”
在《》中曾特别提到和珅“、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乾隆五十二年,清廷正压台湾歧义,和珅成为钦定的二十功臣之一,被绘入紫光阁,乾隆亲题: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唯明切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幹。“去岁(乾隆五十六年,1791)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
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还有其他诗文当中,对和珅给予充分肯定。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乾隆曾说,用兵西藏和&廓尔喀时,所有的谕旨都是兼用满、汉文下达;颁给和廓尔喀的敕书,则兼用和。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这些谕旨,用满文、&藏文、蒙古文、汉文等各种文字撰写出来,加以翻译,并把事情都办理得很好。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香港苏富比公司征集的《阿桂像》
阿桂是清朝乾隆年间“ 功臣” 榜上有名的人物, 《词海》中载有阿桂的条目 “ 阿桂一清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 字广廷, 一字云岩。乾隆举人。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他为高宗所倚任, 曾参与平定准噶尔和天山南路的战争。后屡任统帅, 用兵大小金月, 镇压。又多次察看黄河决口、工程。”而这位阿桂在“ 紫光阁功臣” 中曾四次上榜, 第一次是“ 平定西域之役” , 阿桂排名于前五十功臣的第十七位总共有一百位功臣, 当时阿桂的职务为“ 参赞大臣工部侍郎副都统”& 第二次是“ 平定大小金月之役” , 阿桂则排名前五十功臣之首位总共有一百位功臣, 其时的职务和头衔为“ 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 第三次是“ 平定台湾之役” , 阿桂仍然排名首位总共有二十位功臣, 但是其职务和头衔不详。 第四次是“ 平定” , 阿桂排名第二⑤ , 但是其职务和头衔仍然不详。《清史稿》中有阿桂的传记, 对其生平记录甚详, 最后赞扬阿桂曰“ 高宗图功臣于紫光阁, 前后凡四举, 列于前者亲为之赞。? ?功稍次者列于后, 儒臣为之赞, 惟阿桂与海兰察四次皆前列。阿桂定金月元功, 定台湾首辅, 皆第一定廓尔喀以爵复第一, 让于福康安。” 从中可知, 阿桂原先在“ 平定廓尔喀之役” 中也应当是排名第一位的功臣, 只是由于他谦让, 把头名功臣的荣誉让位于乾隆皇帝的附安了。
《阿桂像》上的满汉文题跋
史料中称, 乾隆二十年年, 清朝政府平定西域准部、回部得胜, 在庆功的同时, ‘土嘉在事诸臣之绩, 因葺新斯阁, 图功臣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兆惠以下一百人于阁内。五十人亲为之赞, 徐皆命儒臣拟撰” 。乾隆四十一年年, 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凯旋, “ 复命图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定边右副将军一等果毅继勇公户部尚书丰异额等一百人, 列为前后五十功臣。御撰前五十功臣赞, 命儒臣拟撰后五十功臣赞, 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 。按照以上叙述, 这位四次上榜、两次排名首位的功臣阿桂, 就应当有四幅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内, 有着如此荣耀的功臣, 在清朝惟独只有阿桂和海兰察二人。目前所知, 阿桂确实有多幅画像存世。下面介绍现存的阿桂画像《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阿桂像》轴图一、二、三, 为绢本设色画, 纵、横厘米, 画幅诗堂上的题赞文字为“ 西师参赞, 经历多年, 兹为, 抡掌兵权, 诚而有谋, 英弗恃勇, 集众出奇, 成勋克巩。乾隆丙申春御题。” 另有同样内容之满文题赞。汉、满文之间铃“ 乾隆御览之宝” 朱文椭圆印。丙申为乾隆四十一年年。阿桂为平定前五十功臣中排名之首位。画中的阿桂, 身穿戎装, 挂箭囊, 一副武将装束。此图于2007年11月由香港苏富比公司征集得到。然而此图已非原先之挂轴装裱形制, 而改为镜框式样。
福康安(?-1796),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子。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广西、广东)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封贝子。乾隆时以勋戚由侍卫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袭父封三等公。出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1791年,任大将军,率军入藏,驱逐廓尔喀侵略军。乾隆后期帅军平定台湾起义,封贝子。后督师平定湘黔苗民起义,1796年病卒於军中。
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子,乾隆帝孝贤皇后的内侄。福康安在兄弟中功勋最为卓著,地位最为显赫。他从19岁开始戎马生涯,一生转战南北,经历了无数战斗,百战百胜,是乾隆朝叱诧风云的大将。
有人说,乾隆对福康安破格提拔是因为乾隆与福康安生母的私情,更有人说,福康安实际上就是乾隆帝的亲生骨肉。但是,从其一生中的累累战功中就不难发现,他的荣誉受之无愧。 乾隆三十七年,清兵再次进攻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甘肃伊斯兰教徒起义,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起义,五十六年,尼泊尔廓尔喀族入侵,这四次战争福康安都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后两次战争,清军都获得了重大胜利,乾隆帝甚至要封福康安为王,但考虑到富察氏一们太盛,就没有落实。但是,乾隆帝将三个六品官缺赏给福康安,让他从家人中挑选。对他的恩眷可见一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尼泊尔王公的战争中,福康安曾经率兵打到加德满都,是我国反侵略战争中非常漂亮的战役,是使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因此,福康安也应归于民族英雄之列,迎为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
与其父一样,福康安也永久地留在了祖国的西南大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带兵镇压苗民起义,初战告捷,并被乾隆破格封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但是就在成功指日可待的时候,嘉庆元年,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病倒了,但他仍继续督战,于五月,病逝军中。 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危郡王,并建立专祠以致祭。福康安戎马一生,为国效力,特别是击退廓尔喀族的入侵,安定边疆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廓尔喀又被称作巴勒布廓尔喀、巴勒布、,后来叫。此时廓尔喀势力强大,正想对软弱的唐古特人(人)用兵,遂借原班禅六世之亲弟红教大喇嘛沙玛尔巴的投奔和西藏噶布伦索诺木旺扎勒苛索廓尔喀商人,出兵侵入后藏。 乾隆一向十分重视西藏的安全,立即连下谕旨,责令驻藏大臣尽力抵御,四川总督、提督派兵四千名,由成都将军鄂辉统领,赶往西藏御敌,将达赖、班禅移往青海泰宁居住,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他又派熟悉藏情会讲藏语的御前侍卫、侍郎巴忠为钦差大臣,入藏主持用兵事宜。 西藏噶布伦因藏兵疲弱,无力抵挡敌军,派人与廓尔喀议和,双方议定,西藏噶布伦每年交银元宝300锭,回赎聂拉木、济咙、宗喀三处地方。钦差大臣巴忠、四川提督成德、成都将军鄂辉同意此议,但是他们知道,皇上决不会接受出银赎地的不平等条约,便编造谎言,伪称敌酋悔过投诚,认罪退地,乞求封王纳贡。乾隆不明真情,批准了巴忠等人的奏请,于五十五年正月,赐廓尔喀使臣宴,封廓尔喀王子喇特纳巴都尔为廓尔喀国王,封其叔巴都尔萨野为公爵。一征廓尔喀就这样地结束了。 尽管巴忠等人绞尽脑计,精心编造,阴谋一时得逞,但谎言终究不能长期掩盖事实,这场大案的真相很快就大白于天下,因为,廓尔喀又入侵后藏了。 原来,当初议定,西藏噶布伦每年要向廓尔喀交银元宝300锭,每锭重32两,西藏根本交不起。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初,廓尔喀以西藏欠拉萨大昭寺债不还失约为借口,发兵入侵,很快攻占聂拉木、济咙等处,八月二十日进围班禅住地扎什伦布,随即攻占此寺,大肆抢掠,将塔上镶嵌的绿松石、珊瑚、金塔顶、金册印等抢走,金银佛像抢去大半,一时藏中大乱。班禅因早已被驻藏大臣移往前藏而得免于祸。&乾隆于八月二十二日知悉大怒。巴忠畏罪投河自尽。不好的消息不断传来。驻藏大臣保泰惊慌失措,竟奏请将达赖、班禅移至青海泰宁,幸被达赖拒绝。总督鄂辉、将军成德畏敌怯战,御敌无方,拥兵四千余名,听任敌军大掠之后安全退去,又不猛攻余兵。乾隆感到,不派大军进剿,难以收复失地,更难制止廓尔喀的再次入侵,于是下定决心,委任新帅,准备大举征讨廓尔喀。 当然,征廓很不客易,气候恶劣,山路峻险,敌军凶悍,满兵水土不服,不习山战。一征廓尔喀之时的成都将军鄂辉、四川提督成德,都是行伍出身的勇将,征准平回,征缅甸,打金川,定台湾,身经百战,军功累累,分别由前锋累次升迁,任至将军提督,这两位勇将都对廓尔喀畏惧,不敢进攻,可见征廓之难。 此时,乾隆已是年逾八旬的高龄老人了,一般人,甚至哪怕是曾经意气风发的名臣名帅猛将,到了这个岁数,也只有认命养老了,不可能再生雄心,攀越重重难关,远征强敌于几千里之外。可是,乾隆却宝刀不老,壮志仍在,为了保卫大域,确保西藏安宁,他决定不畏艰险,二征廓尔喀。 廓尔喀贡马图他凭借历次征战的经验教训,仔细分析敌我双方情形,最后选择了最佳的作战布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委任得力将帅,授一等嘉勇公、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福康安为大将军,二等超勇公、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二是挑选精锐将士。此时满洲八旗已是军威不振,绿营兵疲弱怯战,乾隆乃另辟新径,重用索伦和川西地区的屯练土兵(即藏兵),调索伦达呼尔兵1000、金川等屯练士兵5000、察木多兵2000,并派御前行走护卫的巴图鲁、乾清门侍卫章京(皆勇猛之人)额勒登保、永德、珠尔杭阿等一百员作为核心,分率14000名官兵征战;三是筹办大量银米器械枪炮,仅五十六年九月至五十七年二月的半年里,就准备了600万两银子,供军需用费;四是确定用兵的方针、目的和重要策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军的目标是直取其都城阳布,征服整个廓尔喀,战术是精兵深入,“捣穴擒渠”。随着形势的变化,后来他又修改了目标,指示前方,能灭其国,固为大胜;万一不行,也可乘胜允降班师。 大将军福康安、参赞大臣等将帅,遵照圣旨,于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率锐卒约6000人出征。五月初,攻擦木,此地两山夹峙,中亘山梁,惟一径可通。廓尔喀军“据险拒守,拼死抵御”,清军猛攻,歼灭守军二百余人,打了第一个胜仗。接着,交战于噶尔辖尔甲山梁,斩杀敌兵三百余人,海兰察马足受伤。再往前,成德与穆克登阿攻克聂拉木,海兰察与御前侍卫台斐英阿伦兵往来冲击,头等侍卫阿满泰等将弁奋勇厮杀,歼敌一千余人,攻克济咙。五月中,清军已尽复失地,敌军退还本境。
济咙西南皆崇山峻岭,道路险恶,“高山夹峙,窄径崎岖,较金川尤为险阻”。距济咙80里有热索桥,渡桥即廓尔喀界,河面宽广,枪弹不能射敌,敌军据险死守。福康安、海兰察暗遣头等侍卫等领兵翻越两座大山,绕至热索桥上游,斫木编筏潜渡,疾驰猛攻守军,福康安乘机统兵搭桥,两路夹攻,敌军仓卒败走。五月十七日清军渡桥,进密里顶大山,沿途“陡崖高磡,乱石丛接”,“山重叠无路径”,“无平地可搭营”,“路逼仄,不能驻足”,大帅、将领、士卒“皆露宿崖下,实甚劳苦”。五月二十二日,双方激战于协布鲁克玛,清军猛攻,焚敌垒5座,斩三百余人,破木城石卡,敌军败走。清军继续前进,沿途“林深箐密,路径险峻”,东觉岭两崖壁立,中隔横河,水深流急,“士卒复皆穿,跣足行石上,多剌伤,又为蚂蝗啃啮,两足肿烂”。地阴多雨,“大雨如注”,“夜则成冰雪”。清军将士艰苦行进,奋勇冲杀,屡战屡胜,先后攻克东觉岭、雅尔赛拉等木城,杀敌4000,深入廓尔喀境内700余里。七月初进攻甲尔古拉、集木集,离都城阳布仅数十里。双方恶战,福康安因屡胜而“”,疏于指挥,率领部分士卒冒雨仰攻二十余里,遭敌军伏击,“木石雨下”,清军“且战且却”,势甚危急,福康安亲身督战,幸好海兰察隔河接应,御前侍卫额勒登保扼桥力战,鏖战两日一夜,敌军始退。这一战,清军克大山2座、大木城4座,石卡11座,斩敌将13员敌兵600名,清护军统领、御前侍卫台斐英阿,二等侍卫英赍等人亦阵亡,“死伤甚众”。 这时,廓尔喀王叔巴都尔萨野因清兵猛勇,连战连胜,自己失地数百里,难以继续交战,便连遣使者“乞降”求贡。福康安也因甲尔古拉一战损失重大,不可能攻克阳布消灭敌国,同意议和。乾隆帝担心福康安重蹈当年将军明瑞深入敌国粮尽援绝败死荒郊的覆辙,一再谕令福康安允降收兵。双方都有停兵诚意,成协议,清军撤回西藏。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册封拉纳特巴都尔为廓尔喀国王,五年一贡,从此双方关系密切,友好往来。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指挥的平定准噶尔叛乱、征服大小金川、平定台湾、平定廓尔喀等十次重大军事行动。这些军事行动为维护民族统一,国家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乾隆皇帝在紫光阁如此精心布置,并举行盛大活动,名为宣扬西征将士的业绩,实际上真正的目的在于宣扬自己,把紫光阁做为他武功显赫的丰碑。但是从军事上讲,他的武功真正那么成功吗?很值得研究。部之失败,先由于内乱,后又瘟疫流行,死于瘟疫及避入俄罗斯者过半,致给清军以可乘之机,回部霍集占兄弟长期居住在准噶尔,脱离了回族群众,以致叛乱后众叛亲离,自取灭亡。在这种情况下,清廷用兵五年,耗银二干余万两,出征统帅将士则一再失误,或遭挫,或失良机,这已显露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征兆。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
乾隆御制《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赞》 --- 钦定(卷二十四) 金川既平定,图功臣像于紫光阁,序而赞之,一依伊犁回部之例。其故其义,前序言之详矣。兹复何言?而不能无言者,诚以诸臣宣力摅猷,或定策于樽俎之间,或冲坚于石矢之队,且捐躯尽节者指不胜屈,宁忍令泯没无闻,而弗寿厥仪表彰厥名声者哉!夫用兵盖难言之矣。无应机之谋,乏识人之鉴,而徒俾推毂,是藉寇兵而粮也。温福之,朕深引以为愧,而阿桂终能集事,朕又略因解嘲。至于午夜废寝,当食忘餐,吁,亦劳矣!夫无此劳而徒曰有兵有将,汝其为我征伐,则真穷兵黩武而付其天下之成败于不问者,朕弗为也。观此序者,或谅朕非穷兵黩武之为,幸何如之!冀何如之!而朕之子孙尚以佳兵为戒,苟不得已而用之,必深体此序之意,弗以冒昧行焉,则我大清亿万年基于是矣。前图逮今甫十六载,事故过去者即十分之九,为之怆然。而后生叠奋,继前人之光,为国家之用,林林源源以出,因又为之庆矣。其两被图形如阿桂之伦,岂非德业之光辉,人臣之,而较卫霍英鄂之流更为荣遇超越乎! 西师参赞,经历多年。兹为巨擘,抡掌兵权。西师之役,阿桂为参赞大臣,著有劳绩。因其娴习军务,特授为定西将军,统兵剿两金川。阿桂承命以来,筹画尽心,不惮艰险,用能扫荡贼巢,逆党,大勋克集,实为首功。锡爵图形,优加章服,懋昭之典。诚而有谋,英弗恃勇。集众出奇,成勋克巩。 --- 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阿桂 宜喜弗动。癸巳夏,因促浸贼人勾通趱拉降番,潜出滋扰。时丰升额驻兵宜喜,谕令就近赴大板昭堵剿。丰升额得旨时已知有木果木之事,又未得阿桂军营信息,恐将绰斯甲布一路兵力分单,徒去无益,竟未移兵前往。奏至,嘉其有识,特降旨奖励之。定见识机。后副西路,亲励戎衣。逊克尔宗,督兵进取。国之荩臣,勇继乃祖。逊克尔宗地最险要,且在我军之后。丰升额督兵进攻,或斫寨而入,或梯墙而进,遂尔得碉歼贼。嘉其勇敢,无愧乃祖巴图鲁公额亦都之风。因于所袭果毅公爵加“继勇”二字以旌之。 --- 定边右副将军一等果毅继勇公加一等子户部尚书丰升额 独统一路,颇有斩获。姻戚少年,世承恩泽。明亮为孝贤皇后亲侄,察其少年诚笃,俾习军旅,命为副将军,在南路统兵,随即攻取马尼,继复移兵袭取宜喜山梁,遂于北路进剿寻克日旁沙尔尼一带,亦屡著功绩。建绩抒诚,是用褒嘉。俾司将印,永靖筰巴。两金川既平,于其地设镇安营驻守,因授明亮为成都将军以控驭之。 --- 定边右副将军一等襄勇伯成都将军明亮 土尔扈特,安集边城。辛卯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率全部归顺,特调舒赫德为伊犁将军,经理其事,安措极为妥协。旋授为大学士。甲午秋,命统兵剿捕山东逆匪王伦,甫六日而藏事。命入纶阁,速定临清。金川之役,未悉端委。书旨承行,时亦赞理。 --- 大学士 内地土司,事须汉字。国家用兵一切机宜率以清字书旨,兹金川乃内地土司,军书往来多用汉字。五年以来,于敏中始终其事,禀受机宜,承旨书谕,颇著勤劳。既加恩赏以世职,并赐双眼孔雀翎,图形紫光阁,尤儒臣从来未有之荣遇。自始至终,勤劳弗替。相机,厥功茂焉。赐翎写像,儒臣孰肩。 --- 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于敏中 父定复叛,子尝愧之。戊辰金川之役,大学士傅恒前往经略。时以莎罗奔郎卡畏罪投诚,遂奏闻受降。未十年,郎卡即滋扰,其子索诺木益背恩反噬,实深悔前此之姑息,非一举而殄灭之不能永除后患。福隆安因此屡恳赴军营自效,皆未允所请,留之禁近,俾习赞军务。是用稽首,躬请出师。留于左右,俾习规画。颇有嘉谋,协予广益。 --- 兵部尚书一等忠勇公和硕额驸福隆安 伊犁宣力,屡立战功。金川参赞,仍励勇忠。抱病军营,弗令奏闻。惜竟不起,未观成勋。 --- 原参赞大臣固伦额驸赠和硕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 射巴雅尔,超授侍卫。都统,参画军计。坚碉险寨,无不先登。勇而有谋,封侯实应。 --- 参赞大臣一等超勇侯都统 虎枪随围,觉。命往剿贼,攘臂以愉。阅历既多,遂参谋议。独当一面,亦复集事. --- 参赞大臣一等娴勇男护军统领副都统额森特 八旗子弟,总属世臣。菁莪造就,命以从军。勇弗搴旗,智堪入幕。北路赞机,时资其略。 --- 参赞大臣护军统领舒常 兄终王事,至今为恨。奎林乃毅勇公亲弟,皆孝贤皇后亲侄也。明瑞为将军,督兵征剿,缅匪阵亡,朕每以为恨,不忍更命从军。乃奎林力请不已,因许之,奋勇屡著功绩。屡请效力,披坚斫阵。心源落落,胆气堂堂。世家英器,是予所臧。 --- 领队大臣一等承恩武勇公加一等男都统奎林 袭父恤职。和隆武之父将军和起,征剿准噶尔时,在辟展为莽噶里克等所害,议恤予以世袭子爵。和隆武袭之。此次征剿金川,不意其勇敢超众若此,因晋封侯爵。少年老成。囊锥脱颖,竟善用兵。略日旁寨,独擅伟勋。楚材继出,既怜以欣。 --- 领队大臣三等果勇侯都统和隆武 代兄以往,继父而奋。福康安,福隆安之弟也。廑励,王臣之荩。登碉夺寨,那须蒙甲。嘉勇锡名,世传勋业。 --- 领队大臣内大臣都统户部侍郎三等嘉勇男福康安 父是日,子非弄。普尔普之父,以都尔伯特部宰桑来降,随征回部,于和阗立功,仕至都统。普尔普临阵奋勇,颇能继其父志,因特锡男爵。命往剿贼,尽力无遗。金戈铁衣,冰山雪窖。能入能出,敌不敢校。 --- 领队大臣副都统三等奋勇男普尔普 忆当国初,创业开基。宗室王公,宣力率师。承平袭庆,安享荣华。董军建勋,斯为可嘉。 --- 领队大臣荆州将军辅国公兴兆 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向略趱拉,屡举险要。中道,成功未告。 --- 原参赞大臣西安提督哈国兴 西师效勇,早著旗常。命剿逆番,尽力以覆。搘桥渡河,夺卡据水。用济我师,。 --- 领队大臣西安提督马彪 虽英,御须造父。设非其人,良材徒苦。陷木果木,将军。温福顿兵昔岭,株守不进,以所统二万众散布各卡,遂以分而见少,致为贼人所轻。趱拉降番七图甲噶尔思甲布等约促浸许为内应。贼众各由间道潜出,扰温福后路,渐逼木果木军营。绿旗懦卒闻风惊溃,温福率十余人突出,遇贼被害,马全在后抵御,遂没于阵。英材为庸帅所误,虽加恩,至今惜之。殿后捐躯,难言。 --- 原领队大臣江南提督马全 本非习战,遇战即奋。恐孤父名。书麟乃大学士高晋之子。伟哉后进。功成事定,提督郁林。攻则壮志,守则小心。 --- 领队大臣广西提督书麟 本,兽无跳走。以之射贼,探囊物取。冒险屡进,志笃且纯。受创独重,禄养终身。三保在军营,每战勇往,不避矢石,因攻甲橐贼寨,右臂受鸟枪伤甚剧,久治不瘥。怜其臂已残废,免令入直当差,仍留副都统之任,俾得禄以赡。 --- 领队大臣副都统绰克托巴图鲁三保 有足如镊,有手如翼。削壁尖峰,行无难色。领队奋勇,屡克碉坚。羌儿畏之,若雀遇鹯。 --- 领队大臣副都统法福里巴图鲁乌什哈达 木思工噶,跃入贼碉。督众鞣膊,勇不目逃。巴占牵敌,俾无遮郄。番人望之,弗战辟易。 --- 领队大臣副都统多布坦巴图鲁瑚尼尔图 奎林深入,贼刃将及。发矢毙之,险中救急。同心合力,共集大勋。写图旌壮,流芬。 --- 领队大臣副都统札克博巴图鲁尔格德 喀咱奎林,及和隆武。绝地被遮,余勇犹贾。曰阿尔都,据险牵贼。二人乃出,其功尤特。 --- 领队大臣副都统咱尔亲巴图鲁阿尔都 跬步皆山,面前万仞。无著足处,攀迅。遂破札古札古即札乌古,急呼之则为两字。既翘且英。,实称其名。阿尔萨朗,国语谓狮子也。 --- 领队大臣副都统阿尔杭阿巴图鲁阿尔萨朗 率健锐营,训练有素。,五步六步。礌丛中,鼓众身先。劳而不伐,是用称贤。 --- 领队大臣副都统额巴图鲁舒亮 堂堂之阵,亦藉出奇。潜路,附葛踔巇。直越峰顶,火攻石碉。破二百寨,色格功高。科玛于沙坝山率兵潜行,山顶,为贼所阻。即分兵抢格落喀尔都等处,抛入火弹,烧贼寨二百余间。 --- 原领队大臣副都统衔纳亲巴图鲁科玛 有贼必战,有战必先。率我劲旅,攻其中坚。志不顾身,勇能知义。噶占进栈,丹格建帜。 --- 领队大臣副都统衔扎济克巴图保 功成一将,那保无虞。争前耻后,旧风未渝。当噶之战,直进身殒。使我心恻,优恤惟允。 --- 原领队大臣副都统衔扎尔巴图鲁佛伦泰 信勇世家,志不愧祖。富兴为信勇公费英东之曾孙,以有足疾不能登陟攻战,而驻守要隘则甚得力。徒以窳痿,艰于步武。,登进则迟。据险守要,千军不移。 --- 领队大臣副都统三等信勇公富兴 贼之所恃,据碉坚守。我之所利,栅进取。知彼知己,正以出奇。邀隙攒射,善手是资。 --- 领队大臣副都统德赫布 索伦善射,其中称最。西师建勋,紫阁形绘。逞其猿臂,搜彼。不虞创重,叹惜何穷。 --- 原领队大臣副都统莽喀察 资哩美诺,皆树奇绩。夺昆色尔,攀枝援壁。固资众力。率先必亲。事定酬庸,命镇天津。 --- 领队大臣直隶天津镇总兵噶布什海巴图鲁海禄 甘凉宿将,屡立战功。以其骁习,俾伐蛮宝。于巴布里,攻其。乘雪拔之。有如李。 --- 领队大臣贵州总兵巴格巴图鲁 连环火攻,国之雄器。率领得人,无往不利。及至近碉,斫门穴孔。大呼直入。嘉乃独勇。 --- 领队大臣山西大同镇总兵巴尔丹巴图鲁官达色 沉舟侧畔,为难。受创复进,其心审丹。似若而人,不胜屈指。养育八旗,报非虚饰。叶 --- 领队大臣四川川北镇总兵赛尚阿巴图鲁成德 承平日久,敢恃内安。永忆文子,厥有名言。嘉我诸臣,遇兵则奋。竭力敌忾,世承家训。 --- 领队大臣陕西固原镇总兵法福里巴图鲁图钦保 始由偏裨,洊至总戎。骑墙杀贼,受伤捐躬。赏延于世,为之惜悼。季世朱门,歌舞以笑。 --- 原甘肃肃州镇总兵札亲巴图鲁曹顺 父殁王事。保宁之父纳木札尔以靖逆将军征剿回部,于黑水阵亡,恤赠义烈公。保宁袭爵,因其力请出师,遂允之。在军营屡著功绩。袭爵为公。不忘忠荩,力请从戎。虽属少年,乃如宿将。持重戒轻,心壮。 --- 领队大臣陕西兴汉镇总兵三等义烈公保宁 谁谓世家,而多纨绔。后生可畏,不忘祖父。叶 特成额为原果毅公策楞之子,其高祖即巴图鲁公额亦都也。是予所嘉,是予所怜。愿予世臣,绵此万年。 --- 领队大臣山西总兵特成额 平生若懦,战则倍勇。虽屡受伤,进不旋踵。功成事定,贼寨火延。没于弗值,实可嗟焉。将军等既平促浸贼巢,扫荡数日后,噶喇依寨内忽火起,延及火药局。乌尔纳督兵往救。不意药轰石飞,伤脑而没。为之悼惜,因敕部照阵亡例议恤。 --- 原领队大臣陕西延绥镇总兵乌尔纳 披坚破锐,突将无前。众志成城,而各力宣。威震邛筰,。宜喜已克,惜哉捐躯。 --- 原署福建建宁镇总兵敦柱 七校护卫,无殊众人。及至临敌,其胆包身。地道深入,木城超跃。遂克勒围,厥功允卓。 --- 头等侍卫扎卓穆巴巴图鲁额尔特 每战俱前,三遇三克。胜彼忠嗣,王耀武漠北。漠北可马,此步而攀。冰万仞,所以为难。 --- 头等侍卫扬达克巴图鲁托尔托保 一大曷支,众擎易举。嘉我诸臣。钦保、泰斐英阿。心同力努。人自为战,各有所成。攻康萨尔,直进贼营。 --- 二等侍卫拉布凯巴图鲁泰斐英阿 于战可观,人之立志。或挺而前,或退而避。受伤虽多,其节弗逾。如柏凌冬,壮矣丈夫。 --- 二等侍卫崇茜巴图鲁柏凌 或仰而攻,或俯而压。仰似鹰抄,俯如马蹋。么蘼迹遁,鬼蜮魂销。,处处功高。 --- 原二等侍卫额依巴尔巴图鲁达兰泰 贼之长伎,在于善守。反而用之,栅进取。德赫布、岱。滴博,威名远服。惜哉阵亡,于阿穰曲。 --- 原二等侍卫善巴巴图鲁萨尔吉岱 贼之所惧,劲弓长箭。飞集,对则色变。索伦捷手,射番最多。每据要害,其功弗磨。 --- 索伦佐领舒克丹巴图鲁特尔惇澈 黩武岂愿,敢忘!因弗得已,晓夜徬徨。良材总总,为国。写图表绩,永示千秋。 --- 贵州副将奢特陈巴图鲁兴奎 “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平定金川大功告成后,乾隆皇帝再“御制前五十功臣赞,命儒臣拟撰后五十功臣赞”。此为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赞。
显示方式: |
中国皇帝分类树
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秦始皇首次将二者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共有113个词条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27:1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定古窑陶艺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