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和人们的心情象征什么心情

《观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
略这“天下奇观”。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感受如临其境。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切入课文1、谈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天下奇观”是什么?2、《观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板书:潮来前
潮退后3、谁来说说“潮来前”当时的情景与人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4、可是到了“午后一点左右”呢?人们又怎样?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1)形容声音:“闷雷滚动”(2)描写心情:“潮来了”(学生比读,说明急切心情);“踮”(学生示范,说明人多)“沸腾”(学生示范,说明高兴)5、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想必同学们也快等不急了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磅礴气势。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领略“潮来时”的壮观景象1、导入,感受情景 (1)、发挥想象,当时的潮水是怎样的气势磅礴?(2)、学生互相说感想。2、引入课文,精读句子(1)齐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象,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大家读课文。(2)选读课文: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3)、逐句分析,感受壮观。A、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体会“山崩地裂”的声音。再读句子B、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或句子:(板书:色) “白色”
结合课文中的图片,感受颜色
C、找出描写形状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形)
“白浪翻滚”、“白色城墙”
D、找出描写气势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势)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4)读文段,展开想象。
A、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感受如临其境与气势磅礴。
B、说感想,把你刚才的想象说一说,再画一画。
(5)指导朗读三、四自然段。三、学习“潮过后”部分1、惊心动魄的潮水过去了,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最后一段,划出有关词句。2、齐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吗?3、小结: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同亲临其境。 五、课外拓展:找一些有关“涨潮”的文章看看,与本文比较有什么异同,相互说说感受。六、上课时间:七、课后反思: 火烧云 【内容简析】本课是一篇写景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形态及其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多姿,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3.帮助学生会认“寿、秒、恍”等生字,会写“霞、紫、寿”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谈话:天上的云是最常见不过的了,但是你们注意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和变化吗?有一种云叫做火烧云,就不是天天都能见到了。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火烧云?让我们通过本课文的学习,来满足对火烧云的好奇心吧!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3.课堂检查: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4.重点指导书写“霞、紫、葡、萄”等较难写的字。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理解“火烧云”。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2.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3.展示小黑板:像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的云像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空。4.谁来说说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5.小结:瞧,祖国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充满气势。(二)理清文章的顺序。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分小组汇报、交流。四、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一部分:火烧云上来时。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霞光的句子。2.读描写霞光的句子,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的感觉。3.欣赏:出示课件(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4.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五、布Z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六、上课时间: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二、学习第二部分:火烧云的变化(一)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由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板书:颜色、形状。)(二)学习写“火烧云的颜色”部分。1.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2.课文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快,还写了什么?(变化多。板书:多。)都有哪些颜色?3.能不能用“像 一样的 色”这种句式描述一下?4.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有条件的播放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片断。)
谁来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上“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说法。)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呢?6.读读这段话,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三)学习写“火烧云的形状”部分。1.自由读课文,想想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板书:多。)2.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像马、狗、狮子。)3.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活灵活现,请认真读读这个句子,结合图片欣赏。(课件出示。)4.说说火烧云的样子除了像马、狗、狮子以外,你看到过的还像什么,是怎样变化的,又是怎样消失的。5.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特别快。板书:快。)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学习第三部分:火烧云下去了1.自由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你和当时人们的心情一样吗?说一说。2.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部分。四、总结全文1.学了课文,你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2.火烧云如此美丽,是大自然的杰作,希望同学们多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火烧云教案_蓝动网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这篇课
浏览量:311 文件大小:27.00
《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这篇课
浏览量:336 文件大小:27.00
《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这篇课
浏览量:269 文件大小:27.00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宁夏中卫县宣和镇张洪学校 王嘉鸿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什么也看不清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
浏览量:622 文件大小:6.00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2佚名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
浏览量:508 文件大小:6.00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3浙江省杭州市始版桥小学 王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浏览量:532 文件大小:5.00
(1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火烧云》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5个生字。 ?有...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八、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变化多、快: ?形状变化快:马——狗——狮子(瞬息万变) 九、作业布置: 十、课后评析
浏览量:918 文件大小:5.00
《火烧云》教学设计朱宝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浏览量:1261 文件大小:5.00
(1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火烧云》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5个生字。 ?有...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八、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变化多、快: ?形状变化快:马——狗——狮子(瞬息万变) 九、作业布置: 十、课后评析
浏览量:523 文件大小:5.00
4 火烧云[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浏览量:400 文件大小:5.00
《火烧云》教学设计朱宝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浏览量:523 文件大小:5.00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一、本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树梢、静寂、应接不暇”等词语;掌握“数、泊、干”等多音字在本课的正确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描写榕树部分的惊奇与描写众鸟纷飞部分的惊喜。背诵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
浏览量:950 文件大小:9.00
| 备案:粤ICP备号-4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甘肃张掖甘州三期小学语文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发表日期: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状物物抒情散文,作者采用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作者用灵动的语言将火烧云的景美展露无遗,让读者充分领略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将目标定位于感悟火烧云的景物美与作者的语言美相结合。在学生感性地体验到火烧云颜色与形状变化的快与多的同时,引导学生同时去发现作者语言、写法上的特色,寓美育于读讲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
&&& 一、 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景美
&&& 课文1-2两节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教学这两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奇”字,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2、人们的心情怎样?3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
&&& 二、 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
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
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2、“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
&&& 三、 抓住一个“快“字,体味形态美
&&& 课文的第4-----7节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及其无穷变化。教学时抓住三幅画面动静相间的美,启发学生理解火烧云少纵即逝的神奇变化。
&&& 四、 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
&&&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片段,做到读写迁移,激发美好情感。
教学时重点内容:&&
(一)重积累迁移。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重积累迁移,学思得三结合。首先当学生在讲到火烧云的颜色时,我们请学生及时地归纳特点,在习得的基础上,请其自由地说其它相同形式的表示颜色的词,引领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反思积累并运用。其次,当学生感悟完火烧云形状的特点与作者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特点时,出示4幅形象的火烧云的图片,鼓励学生仿效课文也来自己动手写一写。将我们的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自己的笔来运用,致力于将其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技能。
&&& (二)中词句品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
&& (三)、重学生朗读,读悟结合。言为心声,文本语言所表达的也正是作者肖红在欣赏这变幻莫测的火烧云时内心的欢欣与喜悦,所转述的也正是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一番感叹。要想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离不开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因而,在课的设计中,应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读悟结合,用学生的朗读来表达他们对文本的领悟。采取不同方式的读,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
课外资源的引入
&&&&&&& 一、对于学生来说,火烧云所描绘的景致并不常见,如果纯粹地从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来理解这一景物的神奇美,难度较大。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个随作者同赏的环境,同时加此课件的辅助,努力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世界,体会更真实的感受。
&&&&&& &二、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 三、质疑问难,妙在延伸。学完课文后,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推荐《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
&&&&&&& 四、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提前来读。例如《火烧云的形成》《云体的各种体态》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对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
&&&&&&& 五、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而在课的最后,又请学生欣赏了几幅天空的图片,并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并记录。此举旨在将学生从模仿的这一阶段在往外拓展一层,给学生以一个更加宽广自由地平台来展现自己。
&&&&&&& 六、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8.火烧云_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 3.了解课文,可以按照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分段。 4.学习本课5个生字,8个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注意积累材料。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即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教学难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自然界的事物千奇百怪,而自然界的景观也是无奇不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是日出日落时,天空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红色云霞。它是自然界中非常奇特、壮观的景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女作家箫红,描写的是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色。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你感觉如何? 课文从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几个方面来写的。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2.对照拼音、字典认读生字。 3.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你还不理解? 指导记忆字形。 “霞”字笔画较多,教师指导记忆。 “盈”字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四、标出自然段序号(共七个自然段)五、练习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六、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能在课上解决的就在课上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暂时不解答,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解决。七、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课文的1、2自然段讲霞光,3~7自然段讲火烧云。由于火烧云的出现才出现彩色的霞光。 2.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第二段:第3~6自然段,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第三段:第7自然段,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读思考: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本文写的是傍晚时的火烧云。 2.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读句子,谈体会。) 作者没有直接写霞光,而是巧妙地通过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颜色来写: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在学生说到紫檀色时,教师出示颜色的投影,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老人的胡子也变成“金胡子”了。 老师:霞光把地面的一切都染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 3.那么地面的一切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 霞光是红色的,在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颜色都变了,因人和动物原有的颜色不同,所以在霞光映照下颜色也不一样。 4.人们看到这一切,心情是怎样的呢? 人们心情又惊又喜。理解词语:笑盈盈。 5.地面上的人和动物发生了变化,天上又有什么变化呢?读句子,谈理解。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点出了“火烧云”名字的来历。句中用“烧”字,既突出火烧云颜色是红的,同时在表达上用动词,突出动态,把云写活了。 6.作者是怎样观察霞光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给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事物。) 7.指导学生用又惊又喜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8.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课文,写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认识到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 2.自读第3自然段。 ①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通过读课文说出颜色变化快而多。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课文中连用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变化,瞬息万变。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③“半紫半黄”中的“半”是什么意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哪些美丽的颜色?可以让学生亲手去画,或打出投影。 ⑤指导朗读,指导背诵。 3.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①先自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变化快。)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从以上几个句子可以体会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 ③课文是怎样细致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打投影。) 火烧云先变成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 再变成狗,“那条狗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后来又变成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什么形状呢? ⑤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⑥指导朗读、背诵。二、学习第三段 ①齐读、思考:什么是“恍恍惚惚”?为什么会这样? ②放投影片。 ③火烧云下去了,人们的心情怎样?(惋惜) ④指导朗读、背诵。三、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多之快,表明出大自然的美丽。这是作者经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才写出这么生动、具体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想象,也写出生动的文章。四、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课后第3题的句子。 板书设计&
8.火烧云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观后感
《四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观后感》摘要:《火烧云》这篇课文就借景抒情进行研究。如此,要求清晰,指向明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清楚本文学习的重点,平淡朴实,简洁明了。 然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越是平淡的地方,往往越有着绚烂至极的...: ◇
  《火烧云》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然而全篇没有一处直接写出作者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色。课文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具体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火烧云的变化也带动着作者心情的变化,由高兴到兴奋、到激动、到陶醉的感情变化也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一、简约朴实 开门定宗
  卢雷老师首先由学生已有的经验&&写景的文章怎样写入手,点明了要用抓住景物特点来借景抒情方法来写景,进而揭示本文学习的目标是借《火烧云》这篇课文就借景抒情进行研究。如此,要求清晰,指向明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清楚本文学习的重点,平淡朴实,简洁明了。
  然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越是平淡的地方,往往越有着绚烂至极的光辉。这样的导入形式发人深思,相比于用很多花样很多语言点缀得天花乱坠的课堂不是更为圆熟,更为精妙吗?中国的语言不是崇尚多的,相反它以简约为至美,经典如《诗经》《论语》《左传》等等不都是辞约义丰的吗?
  接下来卢雷老师开始解题: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在课文中找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一句话。小朋友读好之后,卢雷老师问:为什么这样的云叫火烧云呢?小朋友明确因为这样的云像着了火一样。卢雷老师接着问:为什么会产生&像着了火&的联想?小朋友回答说因为火烧云很红、很多、连绵不断,很像火烧的样子。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使小朋友从&烧&、&着了火&中明白了火烧云的样子。之后,卢雷老师又示范着读这一句话,带着手臂的动作强调火烧云从不间断、面积大的特点,从而提示出&一直&这个词语,学生再反复地读着这句话。如此,通过形象的感知&烧&、 &着了火&、&一直&三个词语,知道了火烧云红、多、连绵不断和面积大的样子,然后再解释火烧云就是早晚出现在天空中的云霞,弄清主题。这个环节十分活泼,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课文的主题,无形之中让学生知道了火烧云的样子。
&? &? &? &? &? &? &? &? &? &? &? &?
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猫型机器人,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力的世界...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烧云还会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