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韩柳古文运动徒垂无益的徒

15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5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1.(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①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②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③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2)用斜线“/”给下列划“”线的文字断句;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选自《孟子?滕文公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 1.(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言文翻译断句。(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②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③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 (2)用斜线“/”给下列划“
”线的文字断句。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选自《孟子?滕文公上》)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 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 者 谓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答案
(1)①宗族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以此获得高名。 ②平素没有清雅言谈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他。③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2)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 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者 谓 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2.(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李渔《闲情偶记》)答案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3.(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若 必 廉 士 而 后 可 用 则 齐 桓 其 何 以 霸 世 今 天 下 得 无有 被 褐 怀 玉 而 钓 于 渭 滨 者 乎 又 得 无 盗 嫂 受 金 而 未 遇 无 知① 者 乎 二 三 子 其 佐 我 唯才 是 举 吾 得 而 用之。
――曹操《求贤令》[注]①无知:人名,魏无知。答案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 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 / 吾得而用之。4.(江苏省连云港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 始 制 乐 以 赏 诸 侯 故 天 子 之 为乐 也 以 赏 诸 侯 之 有 德 者 也 德 盛 而 教 尊 五 谷 时 孰 然 后 赏 之 以 乐 故 其 治 民 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答案
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5.(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卒思塔上乃人迹往来之冲,意其相侮。答:
。 ②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答:
(1)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2)①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②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题组二1.(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综合试题)断句和翻译。(1)用“/”给文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异 史 氏 曰 壮 士 志 酬 必 不 生 返 此 千 古 所 悼 恨 也 借 人之 杀 以 为 生 仙 人 之 术 亦 神 哉 然 天 下 事 足 发 指 者 多 矣 使 怨 者常 为 人 恨 不 令 暂 作 虎(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先是,道士尝行乞村中,杲辄饭之,道士以故识杲。答:
②官以其诞而无据,置不理焉。答:
(1)异史氏曰 / 壮士志酬 / 必不生返 / 此千古所悼恨也 / 借人之杀以为生 / 仙人之术亦神哉 / 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 / 使怨者常为人 / 恨不令暂作虎(2)①在这之前,道士曾经到村子里乞讨,向杲总是给他饭吃,道士因此认识了向杲。 ②官府认为他的控告荒诞离奇,没有根据,也放下这事,没再处理了。2.(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断句与翻译。(1)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②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答案(1)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2)①(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②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显然会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1届高三11月月考)断句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答案(1)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一))断句和翻译。(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答案(1)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2)①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15201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等内容。
 2008 至 2011 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 (2011 年重庆卷) 11.(2)用斜线(/)给...书院揭示》 ) 之记者之 2 文言断句练习 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  2011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支持Baidu文库~ 实际行动如下:课外文言文共10套(附...专题推荐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 201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真... 2014年...  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教师版)_高一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8...文言断句练习 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 ”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2011届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文断句专题解读(答案+解析+译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 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文断...  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011年树人中学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断句【 18】 2011年树人中学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断句【总...  广东省高 考年年有断句题,2008 年分值达到 4 分2011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我们对这种题型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平时 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断句方法,加强训练,...  鲤鱼山九龙门
文言文断句 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 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文断句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2006 年福建高考...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 18页 5财富值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文言断句 暂无...断句专题训练 一、解题技巧 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材料内容,弄清文章大意,由易...> 【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柳 李 渔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柳&&&&&&&
李 渔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闲情偶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
致:求取,获得。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以在卧榻之上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此其不宜于昼也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说明“我对鸣禽十分理解和体贴”的一组是
(&&& )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
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
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
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先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垂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接着写鸟在白天有“虑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中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予?
D.末段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译文:&&&&&&&&&&&&&&&&&&&&&&&&&&&&&&&&&&&&&&&&&&&&
&&&&&&&&&&&&&&&&&&&&&&&&
(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译文:&&&&&&&&&&&&&&&&&&&&&&&&&&&&&&&&&&&&&&&&&&&&&&&&&&&&&&&&&&&&&&&&&&&&
(3)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译文:&&&&&&&&&&&&&&&&&&&&&&&&&&&&&&&&&&&&&&&&&&&&&&&&&&&&&&&&&&&&&&&&&&&&
1.A(致:此指景致、情态,作名词用。)
2.C(都作特殊助词,相当于“……的情况”,与上文构成“者”字结构。 A.第一个“以”作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为”,特别注意联系上一分句“目有时而...完整答案请上满分5网查看,
考点分析:
考点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彗& 星& 雨
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向与会者报告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发射的极地卫星拍摄的照片,地球大气层外围存在着持续的太空降水现象。这种尚不为人知的“彗星雨”不仅给地球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其夹带的原始化学物质甚至可能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关。
路易斯·弗兰克报告说,地球表面外层空间聚集着大量富含氢、氧、氮和碳元素的小雪球,重量约为20—40吨,外部有一结构松散的壳体。这些由冰雪组成的彗星状天体每3秒便有一个撞向地球,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3万公里;为地球送来的水每隔1~2万年便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2—5厘米厚。路易斯·弗兰克表示,由于这些小雪球在距地面公里的高度已瓦解并化为水雾,因而他们不会对地球上的人类或大空中的宇航员和飞行器构成威胁。
早在1986年,路易斯·弗兰克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70年代末送入轨道的一颗探测卫星便已经发现地球有天外之水光临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地球上的海洋源自太空的假说,但其理论一直未被大多数学者所接纳。为了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路易斯·弗兰克协助航空航天局改进了卫星上的观测设备,为极地卫星装备了2台带有滤光设备的新型探测器,当卫星在距离地面大约5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时,终于再次捕捉到了“彗星雨”落入地球大气层的壮观场景。
路易斯·弗兰克提出,新发现的彗星状雪球与人们通常所见的彗星并不一样,它不含宇宙尘埃和金属物质,没有美丽飘逸的彗尾,是亮度极低的小天体。路易斯·弗兰克强调,如果这种太空降水在地球40多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持续出现的话,给地球带来的水量足以填满地球上的海洋。
然而,对于地球之水天上来的理论许多科学家仍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尽管卫星照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路易斯·弗兰克就该现象所作出的结论值得商榷,这种“彗星雨”的数量和降水量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核实。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对这一重大新发现持谨慎态度。&&&&&&&&&&&&&&&&&&&&&&&&&
(选自1997年8月《新华文摘》)
1.根据文意,下列对“彗星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彗星雨”是地球大气层外存在的一种太空降水现象。
B.之所以叫“彗星雨”,是因为这种由冰雪组成的彗星状小天体像降雨一样不断降落到地球表面。
C.“彗星雨”是一种大量的彗星状小雪球聚集在地球表面外层空间,并不断落入地球大气层的奇异天体现象。
D.“彗星雨”并非是真正的彗星现象,因为它们不含宇宙尘埃和金属物质,也没有彗尾,且亮度极低。
2.关于科学界对“地球之水天上来”理论的反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界难以接纳这一理论,主要是怀疑“彗星雨”能否在地球40多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持续出现以及其降水量是否有弗兰克所说的那么大。
B.直到目前,仍然还有不少科学家对“彗星雨”的存在表示怀疑,对弗兰克的理论表示否定。
C.许多科学家虽然承认“彗星雨”存在的事实,但还是认为弗兰克的理论证据不足,还需要更多的新的证据。
D.美国航空航天局尽管为弗兰克的发现提供了方便,但他们却没有帮助弗兰克鼓吹其理论。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弗兰克解释“彗星雨”不会对地球上的人类或太空中的宇航员和飞行器构成威胁,是由于这些“彗星雨”在地球上空所有飞行器都达不到的高度就已瓦解并化为水雾。
B.70年代末,弗兰克就发现了地球有天外之水光临的现象。
C.弗兰克认为,地球上的水,全部是40亿年来太空降水带来的。
D.“彗星雨”的再次发现,基本上消除了科学界对“彗星雨”存在的真实性的怀疑,但对弗兰克的理论并无实质性的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汉语在我国受到冷落,而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 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② 有的尚未插秧
③ 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 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3000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这标志着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采用何种玉石制作终于尘埃落定。
B.印度总理辛格在中国社科院演讲时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令印度人民钦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促使印度经济变革。
C.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D.市领导在“保障市场供应加强物价监管”的会议上,就加强市场的管理、调节、流通、监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做出部署。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科索沃议会不顾塞尔维亚政府的一再警告,于日径自通过了科索沃独立宣言。
B.公孙弘虽然为人不耻,为舆论不耻;但是,他既不是无才,也不是无能,甚至还做了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主要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
C.自“熊猫烧香”病毒事件发生以来,利用网络犯罪正成为一种新的违法动向,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已崭露头角。
D.三十年前我在扬州工作,三十年后我调到深圳工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A类题)柳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 (A类题)柳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    致:达到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娟:指月亮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柳古文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