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帮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克

聋人之国_2014国际聋人节_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业不发达?是因为文化也不是很发达么?
今天更新:0部
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业不发达?是因为文化也不是很发达么?
谁说俄罗斯电影不发达的。俄罗斯电影90年代之后由于思想解禁,异军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外蒙古拍摄的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这次课上给学生放了投影,大银幕体验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感觉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阳》),同为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导演的揭露斯大林时期政治迫害的反思电影,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此外,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后苏联时期拍摄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汉》都有不错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苏联极有个性和有争议的女导演,后苏联时期她的作品《迷恋》(1994)和《契诃夫的主题》(2002),这俩个电影都来自俄罗斯五区版的穆拉托娃套装。不知道这个套装还有她的其它啥电影。
  1996年,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母与子》,这位被誉为是“改革与公开化时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电影大师,迄今已拍摄了故事片17部,纪录片20余部。
  值得庆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国内都能找到dvd。《母与子》,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一区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与子》我也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台三发行的。“人造眼”出版的这个套装,还包括《父与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装,除了画质远好于一区版本外,胜在花絮丰富,尤其是收入了两个纪录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对于理解索科洛夫的创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还有:“生死三部曲”开篇之作《第二层地狱》(1990)、《太阳》、一个镜头构成的《俄罗斯方舟》(2002)、来自西班牙二区的《金牛座》(《遗忘列宁》)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亚历珊卓》。
  至于索科洛夫的纪录片,一区facets发行的索科洛夫纪录片套装算是较全的,我手头有《大地的挽歌》()、《塔可夫斯基挽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挽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区facets发行的《对话索尔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谢尔盖?鲍德罗夫的《高加索俘虏》,一区米高梅发行的版本。这是第一部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类似大岛渚的《饲育》或姜文的《鬼子来了》,说不清是谁受谁的启发了。导演谢尔盖?鲍德罗夫属于移居国外的俄罗斯导演群体,他有鞑旦血统,生于西伯利亚,用外资拍摄迎合西方观众的电影。最新的电影就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陆演员孙红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该说新一代导演了。
  首先应提到的是多产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诺夫。1997年,他导演的由俄罗斯最重要的民营电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帮片《兄弟》(《兄弟怜》)在俄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意见对立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成为电影领域的一个事件,也成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个事件。影片描写的是彼得堡黑社会与雇佣杀手之间的事件。由于影片票房的大卖,《兄弟》2000年又拍摄了续集。评论界对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达尼拉的形象展开了激烈争论。2002年,他导演的《畸形人与正常人》(《畸零与色情》),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展映引起普遍关注。2005年,巴拉巴诺夫又拍摄了动作大片《死人的骗局》,由大导演尼基塔?米哈伊尔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诺夫还拍摄了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战争》(《反恐战争》)获得了俄罗斯塔夫尔电影节头奖金玫瑰奖。这部电影我手头有英二的版本,还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价淘来的。
  战争题材,尤其是卫国战争是苏联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战争片历来是苏联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曾引发几次浪潮。随着前苏联社会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电影在表现政治、表现社会、表现战争等方面开始出现新的不同的视点。个别电影创作者对以前未曾触及的阿富汗战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车臣战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视点对战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的战争片也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车臣战争,当然,二战的卫国战争依旧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如尼古拉?列别杰夫的《星星敢死队》和罗戈日金的《战场上的布谷鸟》。这两部电影,我手头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导演新秀是安德烈?萨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归》一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夺得金狮奖三十多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三区安乐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萨金采夫的新作《将爱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发行,手头已有。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出身于电影世家的年轻导演,如冈查洛夫斯基、帮达尔丘克、米哈伊尔科夫、丘赫莱依、托多洛夫斯基、杨科夫斯基的儿子们,都一跃成为俄罗斯电影创作的中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莱依的儿子巴维尔,他导演的成名作是《窃贼》(1997),关于父亲的缺失与少年的成长。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台三元宝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还收集到了巴维尔?丘赫莱依的另一部电影《薇拉的司机》(2004)。
  与格利高里?丘赫莱依同一时代的同学兼新浪潮伙伴谢尔盖?帮达尔丘克,如今,他们的儿子也站在同一电影前沿。名叫菲多尔的小帮达尔丘克,不比父亲逊色,拍摄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片《第九纵队》,票房评论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战地浪漫曲》、《国际女郎》)的儿子瓦莱里,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电影《爱情》(1991)、《聋人之国》(1997)均无缘得见。不过,他的另一部电影《情人》(2002)手头有,是由主演过《乡愁》的奥列格?扬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头有dvd的还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举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库克的《寻找幸福的起点》(2006)。该导演今年的大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也发行dvd了。坊间有多种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纳佐洛夫作品,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和评审团特别奖。《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斯佐的爱》(2004),哈萨克斯坦导演古卡?欧玛洛瓦戛纳参赛作品。《死亡骑士》(2005),俄罗斯一部暗杀题材的动作大片。
  《玛莎》,谢尔盖?特卡乔夫作品。俄罗斯五区发行的dvd。更新的作品还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马诺夫的电影《敖德萨的三天》。大b那花一块五淘来的。
  最后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罗斯的吕克?贝松”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他导演的《守夜人》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守夜人》让全世界影迷见识到俄罗斯新电影“文艺复兴”的威力。这部电影及续集《守日人》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两部电影及导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制作《通缉令》(2008),市面都有多种版本,前者还发行了蓝光碟。
当前位置:&&&&&&&&&&&&&&&聋人之国
影片主演:&&&&&&&&&&&&
影片分类:
影片地区:
影片人气:加载中
影片状态:
影片年份:
更新时间: 19:36:21
下载地址 :用迅雷下载
聋人之国剧情介绍
&&国家聋人&是最好的俄罗斯电影90年代之一。此外,它是电影奉献给聋人在现代俄罗斯社会的亚文化的发现一个罕见的例子。&瓦列里Todorovsky创造了紧张的,快,有时是暴力电影的深刻的角色。它不仅是孤独,爱和聋人的恨。它是关于我们所有人 - 关于苏联解体后产生。&当然还有,Chulpan Hamatova,迪娜Korzun和马克西姆苏汉诺夫是伟大的(如一般) - 俄罗斯演员的学校仍然是主要的人在世界上。亚亚是一名儿时被继父暴打导致失去80%听力的女人, 在当时的社会, 残疾人是受著多种不平等的对待, 以至亚亚只能够靠跳脱衣舞为生, 但, 这个女孩同时也热爱著用身体来表达自我的方式---舞蹈, 只是在这么一个迷惑的环境下, 那个梦想之国是唯一能让亚亚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而这时候, 出现了一位正在逃命的女孩--丽塔.&  &  丽塔给人的感觉很有灵气, 很安静, 但从这样平和的表情中总会察觉到那么一丝的不安. 跟亚亚相反, 丽塔的人生是围著心爱的男人而转, 她用旁人无法理解的感情来深爱著自己这个烂赌成痴并且只会带来麻烦的男人. 跟亚亚相遇之后, 两个不同性格的女孩如找到彼此心灵的救生圈般紧紧攀扶著, 甚至带有一种互溶性, 因此, 多少就会有一丝危险的气味存在.&  &  为了金钱, 两个女孩踏入黑暗的犯罪领域中. 丽塔用她的耳朵来"服务"于一个聋人头目, 走上这一步注定是悲剧的. 片尾那场枪战同时也为亚亚和丽塔现时的生活画上句号 .
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提供和收录的聋人之国全集在线观看均系摘自普通视频网站和QVOD快播、GVOD迅播、百度影音资源。如特别喜欢或想收藏《聋人之国》,推荐通过正规渠道在实体店购买正版影视音像作品。
《聋人之国》的相关影片
热门剧情片推荐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后苏联电影】解体后的俄罗斯电影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解体后俄罗斯电影是否可叫“后苏联电影”?感受颇深的是,一个国家的解体,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对电影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在独联体之前,有德国和朝鲜的例子;之后,又有南斯拉夫。埃米尔·库斯图拉卡当年因《地下》一片在戛纳获奖,影片开始是一行字幕:从前有一个国家,他的首都叫贝尔格莱德。一席话,不动声色,却足以令人潸然泪下。国家分裂后,关于电影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好莱坞的大举进犯。比如,不仅占据了联邦德国和韩国的电影市场大部,还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电影形态,波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强势电影文化,好莱坞一统天下之后,在经济上蚕食鲸吞各个国家地区的电影工业的同时,也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电影文化。比较典型的是韩国,九十年代韩国电影的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好莱坞电影在韩国的胜利。这一浪潮中,绝大部分电影都打上鲜明的好莱坞烙印。不仅价值观混乱,乃至类型、题材、叙事节奏、影像风格都是对美国电影的克隆、翻版和嫁接。与传统的朝鲜电影相去甚远。不过,我的观点,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可能会被抑制甚至被替代,但决不会被同化和灭绝。一旦环境变化,便春风吹又生。令人欣慰的是,韩国有林权泽、洪尚秀、李沧东。他们都是韩国民族电影的代表。后苏联也如此,在好莱坞大举入侵之初,那些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泛滥的暴力和色情,也迅速占领了苏联银幕,人们所熟悉的深沉厚重,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浓郁诗意的俄罗斯电影,忽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老一辈的大师,帮达尔丘克、罗斯托茨基等都无片可拍。但是,这种畸形的电影现象并没有持久,俄罗斯电影很快开始向传统苏联电影的风格回归,由此走出低谷。代表性的导演,比如,被誉为是帕拉让诺夫和塔可夫斯基的“诗电影”的传人的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更是一如既往地坚守着俄罗斯电影的“帝国风格”,无论是探讨蒙古草原上两种文化的冲突,还是揭露斯大林时期的政治迫害。老一代的作者电影代表人物胡齐耶夫1991年也以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无限》重归艺术电影阵营,喜剧大师梁赞诺夫也一年连拍两片,显示出蓬勃的创作力。国内对“后苏联电影”的研究,资料较少。能看到的,除了零散的文字外,专著仅李芝芳的一本《当代俄罗斯电影》。作者曾在苏联格拉西莫夫国立电影学院读研究,编著过若干关于苏联电影的书籍和词典。这本专著从电影工业和艺术的角度,将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的发展概况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水平高低不说,价值贵在开拓。影像方面则更惨了。李芝芳声称,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后苏联电影在国内根本看不到。其实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的。除了学术交流举办的影展,还有商业放映,如《星星敢死队》等。尤其是DVD,为后苏联电影的影像资料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解体前后的苏联电影,能见到的有《悔悟》、《战地浪漫曲》、《合法婚姻》、《国际女郎》、《小薇拉》、《黑仔》、《吉尔吉斯少年行》等等。本文重点介绍的就是我近几年收集到的九十年代之后的俄罗斯电影: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外蒙古拍摄的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这次课上给学生放了投影,大银幕体验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感觉真爽啊。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阳》),同为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导演的揭露斯大林时期政治迫害的反思电影,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此外,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后苏联时期拍摄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汉》都有不错的DVD版本。基拉·穆拉托娃是苏联极有个性和有争议的女导演,后苏联时期她的作品《迷恋》(1994)和《契诃夫的主题》(2002),这俩个电影都来自俄罗斯五区版的穆拉托娃套装。不知道这个套装还有她的其它啥电影。1996年,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母与子》,这位被誉为是“改革与公开化时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电影大师,迄今已拍摄了故事片17部,纪录片20余部。值得庆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国内都能找到DVD。《母与子》,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一区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与子》我也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台三发行的。“人造眼”出版的这个套装,还包括《父与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装,除了画质远好于一区版本外,胜在花絮丰富,尤其是收入了两个纪录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对于理解索科洛夫的创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还有:“生死三部曲”开篇之作《第二层地狱》(1990)、《太阳》、一个镜头构成的《俄罗斯方舟》(2002)、来自西班牙二区的《金牛座》(《遗忘列宁》)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亚历珊卓》。至于索科洛夫的纪录片,一区FACETS发行的索科洛夫纪录片套装算是较全的,我手头有《大地的挽歌》()、《塔可夫斯基挽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挽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区FACETS发行的《对话索尔仁尼琴》(1998)等。1997年,谢尔盖·鲍德罗夫的《高加索俘虏》,一区米高梅发行的版本。这是第一部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类似大岛渚的《饲育》或姜文的《鬼子来了》,说不清是谁受谁的启发了。导演谢尔盖·鲍德罗夫属于移居国外的俄罗斯导演群体,他有鞑旦血统,生于西伯利亚,用外资拍摄迎合西方观众的电影。最新的电影就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陆演员孙红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同属于移居国外的苏联导演群体的,还有巴维尔·隆金。记得在VCD时代,便看过他的《出租车布鲁斯》(1990),这部获得戛纳金摄影机奖的成名作。巴维尔·隆金的电影,我手头有的,还有他拍摄于2002年的《寡头》(俄罗斯大亨),影片改编自尤里·杜鲍夫的小说,把镜头对准了苏联解体后爆发起来的巨富寡头。这部电影是当年俄罗斯票房收入过百万美元的四部影片之一。移居海外的现在还在拍片的导演,自然不能不提大师级的老一代导演安德烈·冈查洛夫斯基。这位当年塔可夫斯基的同学(为其编写过《安德烈·卢布廖夫》等剧本),尼基塔·米哈伊尔科夫的哥哥,“诗电影”流派的重要成员,《西伯利亚颂》、《恋人曲》、《贵族之家》的导演,很可惜,由于政见的差异,八十年代初流亡海外,在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上浪费了不少才华。他在苏联解体后回国,拍摄的电影,《愚人屋》(2002)曾出过D,可惜没买到。手头现在唯一有的是用好莱坞明星参演的公路片《侯莫和埃迪》。老一代的导演还有曾拍过《秋天的马拉松》的著名喜剧导演格利高里·达涅利亚,他在1990年拍摄了后苏联时期的第一部电影《护照》。这个电影我有DVD。下面该说新一代导演了。首先应提到的是多产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诺夫。1997年,他导演的由俄罗斯最重要的民营电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帮片《兄弟》(《兄弟怜》)在俄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意见对立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成为电影领域的一个事件,也成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个事件。影片描写的是彼得堡黑社会与雇佣杀手之间的事件。由于影片票房的大卖,《兄弟》2000年又拍摄了续集。评论界对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达尼拉的形象展开了激烈争论。2002年,他导演的《畸形人与正常人》(《畸零与色情》),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展映引起普遍关注。2005年,巴拉巴诺夫又拍摄了动作大片《死人的骗局》,由大导演尼基塔·米哈伊尔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诺夫还拍摄了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战争》(《反恐战争》)获得了俄罗斯塔夫尔电影节头奖金玫瑰奖。这部电影我手头有英二的版本,还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价淘来的。战争题材,尤其是卫国战争是苏联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战争片历来是苏联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曾引发几次浪潮。随着前苏联社会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电影在表现政治、表现社会、表现战争等方面开始出现新的不同的视点。个别电影创作者对以前未曾触及的阿富汗战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车臣战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视点对战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的战争片也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车臣战争,当然,二战的卫国战争依旧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如尼古拉·列别杰夫的《星星敢死队》和罗戈日金的《战场上的布谷鸟》。这两部电影,我手头均有DVD。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导演新秀是安德烈·萨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归》一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夺得金狮奖三十多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三区安乐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萨金采夫的新作《将爱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发行,手头已有。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出身于电影世家的年轻导演,如冈查洛夫斯基、帮达尔丘克、米哈伊尔科夫、丘赫莱依、托多洛夫斯基、杨科夫斯基的儿子们,都一跃成为俄罗斯电影创作的中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莱依的儿子巴维尔,他导演的成名作是《窃贼》(1997),关于父亲的缺失与少年的成长。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台三元宝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还收集到了巴维尔·丘赫莱依的另一部电影《薇拉的司机》(2004)。与格利高里·丘赫莱依同一时代的同学兼新浪潮伙伴谢尔盖·帮达尔丘克,如今,他们的儿子也站在同一电影前沿。名叫菲多尔的小帮达尔丘克,不比父亲逊色,拍摄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片《第九纵队》,票房评论俱佳。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战地浪漫曲》、《国际女郎》)的儿子瓦莱里,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电影《爱情》(1991)、《聋人之国》(1997)均无缘得见。不过,他的另一部电影《情人》(2002)手头有,是由主演过《乡愁》的奥列格·扬子科夫斯基主演。除此之外,手头有DVD的还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举如下:安德烈·克拉夫库克的《寻找幸福的起点》(2006)。该导演今年的大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也发行DVD了。坊间有多种版本流行。《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纳佐洛夫作品,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和评审团特别奖。《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斯佐的爱》(2004),哈萨克斯坦导演古卡·欧玛洛瓦戛纳参赛作品。《死亡骑士》(2005),俄罗斯一部暗杀题材的动作大片。《玛莎》,谢尔盖·特卡乔夫作品。俄罗斯五区发行的DVD。更新的作品还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马诺夫的电影《敖德萨的三天》。大B那花一块五淘来的。最后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罗斯的吕克·贝松”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他导演的《守夜人》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守夜人》让全世界影迷见识到俄罗斯新电影“文艺复兴”的威力。这部电影及续集《守日人》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两部电影及导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制作《通缉令》(2008),市面都有多种版本,前者还发行了蓝光碟。我收集的后苏联电影片目汇总: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蒙古精神》(1991),《烈日灼身》(《毒太阳》1994),《西伯利亚的理发师》(2002)、《十二怒汉》(2007)基拉·穆拉托娃《迷恋》(1994),《契诃夫的主题》(2002)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母与子》(1996),《第二层地狱》(1990),《太阳》。《俄罗斯方舟》(2002),《金牛座》(《遗忘列宁》),《亚历珊卓》(2007)纪录片:《大地的挽歌》()、《塔可夫斯基挽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挽歌》(2001)、《对话索尔仁尼琴》(1998)。谢尔盖·鲍德罗夫《高加索俘虏》(1997),《蒙古王》(2008)巴维尔·隆金《出租车布鲁斯》(1990),《寡头》(《俄罗斯大亨》2002)安德烈·冈查洛夫斯基《侯莫和埃迪》阿里克塞·巴拉巴诺夫《兄弟》(《兄弟怜》1997),《兄弟2》(2000),《畸形人与正常人》(《畸零与色情》2002),《战争》(《反恐战争》2002),《死人的骗局》(2005)尼古拉·列别杰夫《星星敢死队》(2002)亚历山大·罗戈日金《战场上的布谷鸟》(2002)安德烈·萨金采夫《回归》(2003),《将爱放逐》(2007)巴维尔·丘赫莱依《窃贼》(1997),《薇拉的司机》(2004)。菲多尔·帮达尔丘克《第九纵队》瓦莱里·托多洛夫斯基《情人》(2002)安德烈·克拉夫库克《寻找幸福的起点》(2006),《海军上将高尔库克》(2008)柏提古·杜纳佐洛夫《西服》(2003)古卡·欧玛洛瓦《斯佐的爱》(2004)《死亡骑士》(2005)谢尔盖·特卡乔《玛莎》阿里克塞·彼马诺夫《敖德萨的三天》(2007)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守夜人》(2002),《守日人》(2004),《通缉令》(2008)鸣谢:光影传颂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业不发达?是因为文化也不是很发达么?_百度知道
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业不发达?是因为文化也不是很发达么?
提问者采纳
  谁说俄罗斯电影不发达的。俄罗斯电影90年代之后由于思想解禁,异军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外蒙古拍摄的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这次课上给学生放了投影,大银幕体验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感觉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阳》),同为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导演的揭露斯大林时期政治迫害的反思电影,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此外,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后苏联时期拍摄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汉》都有不错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苏联极有个性和有争议的女导演,后苏联时期她的作品《迷恋》(1994)和《契诃夫的主题》(2002),这俩个电影都来自俄罗斯五区版的穆拉托娃套装。不知道这个套装还有她的其它啥电影。  1996年,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母与子》,这位被誉为是“改革与公开化时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电影大师,迄今已拍摄了故事片17部,纪录片20余部。  值得庆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国内都能找到DVD。《母与子》,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一区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与子》我也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台三发行的。“人造眼”出版的这个套装,还包括《父与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装,除了画质远好于一区版本外,胜在花絮丰富,尤其是收入了两个纪录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对于理解索科洛夫的创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还有:“生死三部曲”开篇之作《第二层地狱》(1990)、《太阳》、一个镜头构成的《俄罗斯方舟》(2002)、来自西班牙二区的《金牛座》(《遗忘列宁》)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亚历珊卓》。  至于索科洛夫的纪录片,一区FACETS发行的索科洛夫纪录片套装算是较全的,我手头有《大地的挽歌》()、《塔可夫斯基挽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挽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区FACETS发行的《对话索尔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谢尔盖·鲍德罗夫的《高加索俘虏》,一区米高梅发行的版本。这是第一部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类似大岛渚的《饲育》或姜文的《鬼子来了》,说不清是谁受谁的启发了。导演谢尔盖·鲍德罗夫属于移居国外的俄罗斯导演群体,他有鞑旦血统,生于西伯利亚,用外资拍摄迎合西方观众的电影。最新的电影就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陆演员孙红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该说新一代导演了。  首先应提到的是多产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诺夫。1997年,他导演的由俄罗斯最重要的民营电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帮片《兄弟》(《兄弟怜》)在俄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意见对立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成为电影领域的一个事件,也成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个事件。影片描写的是彼得堡黑社会与雇佣杀手之间的事件。由于影片票房的大卖,《兄弟》2000年又拍摄了续集。评论界对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达尼拉的形象展开了激烈争论。2002年,他导演的《畸形人与正常人》(《畸零与色情》),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展映引起普遍关注。2005年,巴拉巴诺夫又拍摄了动作大片《死人的骗局》,由大导演尼基塔·米哈伊尔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诺夫还拍摄了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战争》(《反恐战争》)获得了俄罗斯塔夫尔电影节头奖金玫瑰奖。这部电影我手头有英二的版本,还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价淘来的。  战争题材,尤其是卫国战争是苏联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战争片历来是苏联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曾引发几次浪潮。随着前苏联社会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电影在表现政治、表现社会、表现战争等方面开始出现新的不同的视点。个别电影创作者对以前未曾触及的阿富汗战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车臣战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视点对战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的战争片也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车臣战争,当然,二战的卫国战争依旧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如尼古拉·列别杰夫的《星星敢死队》和罗戈日金的《战场上的布谷鸟》。这两部电影,我手头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导演新秀是安德烈·萨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归》一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夺得金狮奖三十多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三区安乐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萨金采夫的新作《将爱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发行,手头已有。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出身于电影世家的年轻导演,如冈查洛夫斯基、帮达尔丘克、米哈伊尔科夫、丘赫莱依、托多洛夫斯基、杨科夫斯基的儿子们,都一跃成为俄罗斯电影创作的中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莱依的儿子巴维尔,他导演的成名作是《窃贼》(1997),关于父亲的缺失与少年的成长。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台三元宝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还收集到了巴维尔·丘赫莱依的另一部电影《薇拉的司机》(2004)。  与格利高里·丘赫莱依同一时代的同学兼新浪潮伙伴谢尔盖·帮达尔丘克,如今,他们的儿子也站在同一电影前沿。名叫菲多尔的小帮达尔丘克,不比父亲逊色,拍摄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片《第九纵队》,票房评论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战地浪漫曲》、《国际女郎》)的儿子瓦莱里,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电影《爱情》(1991)、《聋人之国》(1997)均无缘得见。不过,他的另一部电影《情人》(2002)手头有,是由主演过《乡愁》的奥列格·扬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头有DVD的还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举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库克的《寻找幸福的起点》(2006)。该导演今年的大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也发行DVD了。坊间有多种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纳佐洛夫作品,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和评审团特别奖。《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斯佐的爱》(2004),哈萨克斯坦导演古卡·欧玛洛瓦戛纳参赛作品。《死亡骑士》(2005),俄罗斯一部暗杀题材的动作大片。  《玛莎》,谢尔盖·特卡乔夫作品。俄罗斯五区发行的DVD。更新的作品还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马诺夫的电影《敖德萨的三天》。大B那花一块五淘来的。  最后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罗斯的吕克·贝松”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他导演的《守夜人》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守夜人》让全世界影迷见识到俄罗斯新电影“文艺复兴”的威力。这部电影及续集《守日人》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两部电影及导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制作《通缉令》(2008),市面都有多种版本,前者还发行了蓝光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不是的,这是由于受苏联解体的影响,文化作为软实力在俄也受到了冲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俄罗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