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怀犹豫瞻仰两足尊

你现在的位置:&&&&&&一些经典佛偈,很有哲理
一些经典佛偈,很有哲理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菩萨行偈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 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 心不贪邪欲,无恚不毒想, 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师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 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莫贪淫欲偈 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 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水中捞月偈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禅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悟禅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庭前柏树子偈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一柏树。 释迦牟尼说倒惑偈 未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络。 倒惑心亦尔,谓从已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已有。 庞蕴举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王安石论戏场偈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苏轼地狱变相偈 我闻吴道子,初作丰都变; 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 此画实无相,笔墨假和成; 譬如说食饱,何处生怖汗? 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 苏辙呈顺禅师偈 中年悟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 搐鼻经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锥。 枯藤破衲师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黄庭坚自赞偈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宋濂赞永明延寿偈 我与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来。 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 灵山一会犹俨然,愿证如如大圆智。 张拙随顺世缘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爱欲缠绵偈 如火盖干薪,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人皆能舍弃; 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中说顿悟法门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宁执有如须弥山,莫执空如芥子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摘自《法华经》的佛偈 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盘者 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 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 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是一种禅机,用一些诗或话语来讲一个道理。比如: 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酒肉穿肠肚,佛祖心中留 南无阿密托佛 禅宗五祖弘忍,弟子神秀、惠能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惠能,是为六祖 寒山诗: 1、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2、叶落秋风起,数里入雪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 3、天香云飘逸,山岚煮冰清,红尘挂不住,寂寞复本明,梵音随风飘,烟际认钟楼。啜饮甘露泉。心凉卧云松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菩提本无树 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偈语很多的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 佛教中的《华严经》是偈语比较多的经典之一,《华严》素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中说顿悟法门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今世如来,来世如今楼主
--------------------女人真麻烦!
。。。汗。。我还以为是故事。。能给翻译成白话文不?
--------------------只有坚强起来,才不会丧失温柔。
这贴居然不被和谐?
--------------------ein Führer, ein Volk in einem Land.
--------------------今世如来,来世如今
发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不是自己佛法体会,倒不如在此时间多念几遍佛经。
比如华严经,念上一遍便要二十几天,而且还是在至诚至心之下。
--------------------把我这辆孤零零的手扶拖拉机,毫不留情地扔到高速公路上。
--------------------今世如来,来世如今
--------------------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503461名成员68929个主题
可用积分:11分妙法莲华经卷第一方便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
   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
   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
   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
   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
   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
   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
   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
   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趋。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
   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
   今皆堕疑网,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
   诸天龙鬼神、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
   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诸天龙神等,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惟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惟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惟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
   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
   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
   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
   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
   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
   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
   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
   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
   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
   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
   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
   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
   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
   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
   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
   木櫁并余材,塼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鋀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
   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
   是诸如来等,亦方便说法。
   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
   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
   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
   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亦说如是法。
   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
   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
   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
   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
   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弊,盲瞑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
   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
   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
   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
   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
   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
   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
   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喜称南无佛。
   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
   思惟是事已,即趋波罗奈,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赞是涅槃法,
   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
   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
   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
   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
   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
   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
   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
   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
   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
   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
   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
   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
   天人所稀有,时时乃一出。
   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稀有,过于优昙花。
   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
   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
   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
   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
   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
   以五浊恶世,但乐著诸欲,
   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
   当来世恶人,闻佛说一乘,
   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
   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
   当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
   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伊斯莱万相视一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