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没有太多时间碰钢琴,但自己马上高三了,但真的我很喜欢欢钢琴,该怎样保持手指灵活和练习手型呢?

很小学过钢琴,大概10年左右没有再碰过了,怎么样可以重新捡起来_百度知道
很小学过钢琴,大概10年左右没有再碰过了,怎么样可以重新捡起来
也没有很认真的学
现在的情况是只会右手弹. 想重新捡起来. 加上那时候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也仅限于C大调.
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继续下去了大概5岁学钢琴...没怎么碰过....
只想能尽快的把钢琴捡起来.
有什么办法可以快一点让我找到感觉呢
五线谱都认不了多少了
难道现在是要重头开始学么
莫名其妙的过了个5级..
和弦早都忘记了 .
能哼出来的曲子都可以用一只手弹出来.....快十年了.
现在很喜欢了
左手也完全不会搭配....
10年没有碰过了
,.. 以现在这个情况 .
提问者采纳
因为放久了嘛,练习曲是提高技术的!我六岁学琴十岁过十级。再练哈农,熟悉指法,丢了三年多了,就练《599》,祝你成功,可以帮助你 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你后来可以练练,不过你就按这套路走),但家里有琴可以练。
刚开始有些困难,对你会很有帮助,熟悉音符,但你大学生时间多。
加油,平常没事就练练!钢琴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一本练完以后可以了解一下《849》(记不太清楚五级水平该是599还是什么了,手也会有点生,找个专业的陪着练。
两种办法都完成得差不多了以后,认音和手指的灵活度会退化。从最简单的练起不要浮躁(练习曲会有点枯燥),就拿几本简单的谱子多认认音,599练得差不多以后就可以练乐曲了,记得我过五级的时候弹的是《西班牙舞曲》 一年恢复没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你可以先练《哈农》是专门练指法的,再踩我是弹琴的,你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你练《梦婚》的时候,可以渐渐的先练一些简单的曲子。 你想一年内达到5级,我建议你可以练一下《梦中的婚礼》。之后再练你说的好听的流行曲,等曲子练熟了以后,简单,稍微接触一些名曲(稍微短一点的)练几首后,练熟后,而且不失感觉,先别踩踏板,只要有耐心,等指法练熟了以后
不用一年,有半年就行,童子功是很厉害的,你不信等你连续弹一个月以后就有感觉了。
如果我现在这种情况..
要从哪些书开始学起呢
汤普森还是拜尔..
那时候记得是学到了车尔尼849
先以熟练为主,然后在联系曲子
先弹弹哈农或者什密特之类练习手指基本功的书吧。一定要用高抬指的方法。这样可以慢慢恢复力度和手指灵活性。 希望能帮到你。
以前是学到车尔尼849 ..
现在应该完全不会弹了
可以从拜尔开始么
可以.注意要高抬指哦.
应该可以,但是时间有点长了,要抓紧练才是!加油!
钢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写给初学钢琴的孩子家长
对于没有接触过钢琴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着你往上面画画,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钢琴基础教学是最重要的!有很多小孩子不喜欢弹钢琴,有的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本来是很喜欢弹钢琴的,小的时候,小手就总是模仿电视上弹钢琴的人,动呀动的。是,孩子也许本来是很喜欢钢琴的,可如果一旦让他发现,弹钢琴是很枯燥的事,那他一定不会再喜欢了。&&
&&&小孩子的思维是很简单的,他们不会去想,如果我学了钢琴,以后会怎样,都是从大人口中得知的,他们之所以喜欢钢琴,其实就是因为好奇,好奇这么一个大家伙,一敲一敲的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要想让孩子学好钢琴,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而培养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他对这个大家伙声音的好奇。现在钢琴界启蒙教育教材普遍选用简易汤普森,就是因为这套教材,不但可以让小孩子学习一些钢琴基础的理论知识,它简单却灵动的音乐,可以吸引孩子。其实每一个音都是有感情的,这个感情只有演奏者才能赋予。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所以,再好的老师,再生动的课,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而钢琴是一般都是一个星期上一次,剩下几天,没有老师,只凭孩子自己是不行的。因此我建议初学钢琴的孩子,尤其是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孩子,家长一定要跟着听课,课下帮助孩子反复复习老师讲过的内容。不过家长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练琴的时候打断他,尤其是在孩子正在弹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打断他,他就乱了。而且你一定要记住,你只是他的父母,不是他的老师,所以有的时候你像老师那样说他,他不会服气的。说也白说,反而会使他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家长就要以家长的样子跟孩子沟通。&&
学琴是不是越小越好?
一般地说,年龄小点是好些。这是因为同年纪大的孩子相比,年龄小的孩子,有利于及及早训练手指的独立、灵活,手腕的柔软、弹性,以及人的整个肌体与弹奏动作的协调配合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及早培养熟练的识谱的能力,是学生能眼见谱上音符,双手就敏感地,仿佛是自动地找到正确的键盘位置;还有利及早发展多声听觉能力,能够敏锐地感受、辨别不同高度音的同时结合,此外,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等方面也较有利。总之,钢琴艺术是一种高级的技艺,要掌握这项高超的技艺,必须有一个扎实、巩固的基础,就象舞蹈、武术中讲究“童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统计显示,那些达到大师级的钢琴家都是六、七岁前开始学钢琴的,几乎没有例外。
  但是,如果在广大业余学习钢琴的领域里,虽然原则上也是年龄小比大好,但“小”不是绝对的、必须的条件。年龄偏大的学生,也有“大”的长处,这就是:自觉性、理解力、持久的耐力和毅力都更强些。这样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通过顽强的努力,也可以“追回”许多错过的时间,达到足以使学生本人感到欣慰的艺术目标。例如我有个学生,十岁才开始学琴,由于教授得法、勤奋好学,一年就以优秀的成绩考过RCM六级,而且还获得了列治文钢琴比赛的第一名。至于“小”,也不是越小越好。社会上有些孩子家长以为只要尽早开始学琴,就能学得好或成为钢琴人材,这里是有误解的。因为孩子的具体差异很大,有些过小的孩子,手指太软、太嫩,或者在钢琴面前稍长点时间就坐不住;上课时也还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讲解,不能形成教与学的有效关系。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还是不太适合的。 
  究竟几岁的孩子能够开始有效的钢琴教学呢?要因人而异,也许三四岁,也许五六岁,甚至七八岁,而对于少年、青年及中老年来说,则是任何年龄都适合的。
&&四招让孩子喜欢钢琴
常常听到琴童家长抱怨:每天都要为了弹钢琴而和小孩“斗智斗勇”。小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面对孩子躲着练琴,或是对弹琴兴趣大减,甚至厌恶钢琴。这个时候,生气、怀疑都没有用,好好回忆一下孩子学琴以来的点点滴滴,也许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注意一些细节,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兴趣,介绍以下四个有益的方法。
一、精心布置:温馨的氛围&&
小孩愿意学钢琴,大多是出于对钢琴的好奇,同时,还会有一丝淡淡的“钢琴是我的”自豪感。若要使孩子始终保持对钢琴的这份亲近感,就需要家长让琴房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在初学钢琴时,可在琴上放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偶。当孩子在弹琴的过程中感到厌烦时,他会下意识地抱一抱玩偶,缓解一下情绪,振作起来,继续练琴。这样做会使孩子将玩玩偶与“玩”钢琴之间建立起联系,感觉练琴离他的“玩”并不远。当孩子已经习惯于练琴时,玩偶就必须撤离琴房,建议换上个性化的“自我评奖”的环境。比如在钢琴上放一个漂亮的花瓶,当孩子自己感觉弹得满意时,可以插上一朵奖励的花。也可以在琴房内布置一个别致的“信息发布栏”,让孩子用图示或符号进行自我评价。将孩子心中的期望与练琴的结果建立起直观的、可见的联系。这种无声无息的激励,远远胜过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的语言督促,不妨一试。但是父母千万不要忘记用拥抱、亲吻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孩子自我评价的鼓励。
二、练琴时间:请勿打扰&&&&&
家长陪练并非长久之计,孩子必须养成自己独立练琴的习惯。有些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不陪就练不下去,其实家长越是陪伴就越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反而会对孩子专注学琴造成干扰。因此,让孩子学琴“断奶”并不是不再关注他的学习与努力,而是牢牢地把握住“关键时刻”,支持孩子坚持学琴。&&&&
家长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自己坐上琴凳,成为一名“提示者”,适时地提示孩子“练琴时间到了”。然后,由孩子养成自学练琴的好习惯。特别提醒:在练琴前千万不要安排孩子进行过度兴奋的游戏活动。
三、先弹再玩:享受“自由时间”&&&&&&
好动是多数学龄前儿童的特点,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地练琴,确实会使他们感到难以忍受。因此,不妨与孩子约定,“弹完琴可以玩20分钟”或是“弹好琴就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体验了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放松心情,这将有助于孩子今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会积极地自我调节。特别提醒:如果孩子的确乖乖地弹了琴,爸爸妈妈一定要兑现承诺。
“危机时刻”:提供情感支持&&&&&&
一般来说,孩子学琴半途而废的原因大多是“卡”在了困难上,而父母的一再指责与学成的同伴相比较,都会进一步导致孩子因惧怕、焦虑而抗拒、放弃。其实,由于孩子年幼,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非常需要父母在危机时刻的情感支持。父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练琴前,和孩子一起商量弹到困难的部分时“爸爸妈妈会在身边支持你”。
2、当孩子反复练习后,仍无法越过某一道坎而要放弃时,父母不必多说什么只要抚摸孩子片刻或在孩子的脸颊上亲一亲,表示对孩子仍然充满爱和信任。
3、告知孩子新的练习曲由他自己静心地练(可以分段练习),而父母会在外面认真地听,成功了就会进来祝贺。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父母也要及时进入琴房和孩子分享前进的喜悦。特别提醒:遇到困难,孩子出现退缩行为是情理之中的自然状态,家长应保持冷静,责骂解决不了问题。
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做的?
在儿童学琴过程中,专业严格的老师,耐心细致的家长,认真努力的学生,这是学好钢琴的三大要素。家长的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文化水平层次不同、性格各异,儿童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大多在于此。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向家长提出3个任务:
1.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主张父母先学琴,在家庭营造一个学习音乐的气氛,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肯定;鼓励孩子踊跃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演出等活动,促进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
.制订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在家也应该有一个周密的、定时练琴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并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如5岁的孩子每次注意力集中时间约在30分钟左右,每次练琴不要超过这个时间,不要一次太长时间,应该分几次练习。年龄大的孩子可适当增加,一般每次在一个小时为宜。可把孩子的其他爱好与练琴有机地穿插起来,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每天要有计划,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计划的制订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效率的原则认真设计。
3.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孩子练琴应有专门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齐、干净、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
研究表明,在所谓的钢琴学有所成的孩子中,95%以上都是由家长陪伴走过他们的学琴生涯。由此可见,老师的选择虽然很重要,可是仅仅有好的老师是不够的,家长的协助亦是至关重要。能学好钢琴不是孩子个人的事,也不是老师个人的事,而是孩子、老师、家长共同研究,一起努力才能进行下去。当家长想让孩子开始学习钢琴时,一定要有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的思想准备,而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了。
给琴童家长的7个建议
建议1:放平心态,切勿急于求成
家长要明确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学琴陶冶性情、增加艺术修养、多点生活情趣呢?还是想让孩子走专业道路,长大后成为演奏家呢?不管出于哪种目的,家长都不要急于求成。不少家长在孩子学琴之初就问老师:“我们家孩子什么时候能参加器乐比赛呀?学一年能考出三级或五级吗?我同事家那孩子刚学8个月就要考三级了------”在这样的压力下,琴童能不厌烦学琴吗?
 父母不要让自已的虚荣心过多地掺杂到孩子学琴中去.考级只是一把衡量琴童学琴进展的尺子,时间长了可以拿出来量一下,天天围着标尺转,难免要犯拔苗助长的错。父母过高的期望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建议2: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不管学什么乐器,其学习进度和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有很多琴童在父母功利和攀比心态的引导下,以考级教材为主,天天为了考级而练琴,练习内容以规定的音阶、练习曲、复调、大型乐曲为主。不管是手指的技术性,还是曲子的音乐性都是畸形发展,知识结构不系统、不完整、遇到的就学一下,没遇到的就成为盲点。这样的琴童是得不到长足发展的!刚开始学琴应以打好基础为主,等到琴童的手指条件和综合素养达到相应的程度,自然就会出成绩。
建议3:兴趣“跌停板”,励志很关键
事实证明,学琴之初,很多琴童的兴趣都是呈波浪型的,有巅峰期有低谷期。当孩子遇到喜欢的曲子、技术难度又适合时,就会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地练琴,且陶醉其中,当孩子遇到“不好听”的或是技术要求超出能力所及的曲子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专心练琴,甚至退缩。孩子正处在天真活泼、不谙世事的时期,在心智、兴趣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父母的思想观念对孩子的早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时,家长不要陪着孩子唉声叹气或轻言放弃,而要及时鼓励,讲一些知名音乐家小时候的励志故事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多听或看示范演奏,找找弹不好的原因,把难点化整为零,一天解决一个,相信琴童很快就能走出兴趣低谷。
建议4:规律化练琴,什么都不耽搁
  有不少这样的琴童:悟性很好、接受速度很快,可下次回课时,却只能勉强弹完,完全不得要领。原来,这类琴童练琴时间很随意,放学回家后先玩再吃饭、写作业,临睡时才想起来还没练琴,匆忙弹一会儿就算完成任务了;或者迫于父母压力,回家后先练琴,但练琴时想着玩,玩的时候又觉得琴还没练好!这种乱而无序的练琴方法往往会出现练琴时间也不少,但总是事倍功半。
  父母应当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把自由玩耍、做作业、练琴的时间划分并固定下来。每天练琴的时间固定后,轻易不变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孩子会觉得练琴是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偶尔不练琴反而会觉得少点什么。长期坚持,兴趣就会变成习惯,而当习惯成自然时,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孩子玩的时候就尽情地放松、学习和练琴的时候也能专心的学、投入地练,做一个学习、练琴、玩耍三不误的琴童。
建议5:营造良好的学琴环境
  环境造就人,这已是一个争的事实。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有序、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一些家长忙于生意或事业,即便在家也是电话不停、朋友不断,对孩子只有一句:“快去练琴”,在这种得不到切实的重视,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琴童是无法安心、投入地练琴的,弹出来曲子也是急急忙忙、毛毛燥燥、毫无乐感可言。
  家长热爱音乐,才能感染孩子。学琴之初,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学,这样不仅能和孩子一起学习基本的弹奏常识和乐理知识,还能给予孩子帮助。孩子弹错,家长也能听出点门道来。平时,可一起搜集并欣赏一些易懂的或目前正在弹奏的曲子,增加亲子之间的共同语言。
建议6:该放手时就放手
  有这样的一个小琴童:视唱谱子时,必须妈妈带上一起唱。练琴时,遇到不认识的音符就向妈妈招手:“妈妈,这个音符唱什么来着?”这种过并依赖的琴童,总有一天会像一台缺油的机器在漫漫的学琴路上戛然而止。所以,在学琴之初,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自已能做的,决不代替。先从小事做起,打开琴盖、放乐谱、擦拭乐器等都要孩子自已做。视唱曲子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已唱,遇到不认只的音符,可找出大谱表让孩子从学过的最简单的音符开始,自已说出音符的唱名,这样记忆才深刻。尽量让孩子自已练琴,即便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家长也不要总是打断他,这样孩子很容易分心,等到他弹完一遍,再指出错误并单独练习效果会更好。
  在听到孩子弹出的曲子风格和自已的理解有所差异时,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改正”,要尊重孩子自已的想法,不要让家长的固化思维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弹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时,还要做他忠实的粉丝,给予表扬和支持,这样会让孩子从成就感中体会练琴的乐趣。
建议7:给琴童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举办家庭音乐会是给琴童搭建交流平台的好方法。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学琴时间不长,弹不出像样的“大曲子”参加音乐会,会没
“面子”。这种想法是成人化的、有失偏颇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在孩子学琴的一段时间后,让他们多结交琴友,互相交流学琴心得很有用。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蒙头练琴,而成为“井底之蛙”。
钢琴教学-----音乐感的培养
有人说:“音乐感是爹妈给的”,意思是说,有人生来就是音乐感好,天生就是学音乐的料,也有的人生来就不是学音乐的,是不具备培养可能的。我本人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确有很大差异,这要看到,要承认,但是后天的意识的培养,有目的地引导,有很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把一些在音乐方面天赋一般的学生引进音乐之门,使他们逐步提高音乐理解和音乐表现的能力,而逐步做到有音乐感的演奏。
从我们在教学中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好的天赋,应该说这些学生都具备被培养、造就的条件。当然,我们不否认他们中有天赋特别突出的,也有特别不愿意和不适宜学习音乐的,但这两种情况都只是个别的,是极少数。我认识一个男孩子,脑子很清楚,很聪明,手的条件也非常好。耳朵的听力更是突出,别人在钢琴上任意按下一堆音,他能把一个个音名说出来(当然是在眼睛不看、全凭听觉的情况下)。这样的学生,无疑是有音乐天才的,但他花的努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少。在初学阶段,他一星期要弹好、背出十至十五首曲子,而且曲曲完整,也有音乐表现。他不仅平时的练琴时间比同龄的孩子多。他还能随时有选择地欣赏一些自己喜欢的曲目,每天晚上他都在音乐伴随下上床入睡。他的家长也努力给他创造一个音乐的氛围,每天早上都用音乐叫醒他,放他喜欢的乐曲伴随他进人新的一天。有了这样的努力,又有这样的环境,他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力不能不突出。可见,即使才能、条件都超乎一般的孩子,他的努力和追求也必须超过一般人,才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天才出自勤奋”,这话说得太对了。
实践证明,那些学习钢琴半途而废的学生,往往都是平时不肯好好练琴的。每次上课错音连篇,经常谱子也不认识。键盘也找不到,往往上了许多次课.连一个曲子也连贯不下来,错音、毛病总也不改。仔细分析起来,这些学生学不下去并不是因天赋不行,他们的问题在于不肯下功夫。其实只要下点功夫,他们马上会好一些的。往往这类学生在学校的功课也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有些很聪明的孩子,被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耽误了,真让人惋惜。
&&&&也有一些很没有条件和“才能”的学生,经过努力,有了良好的表现。有一个女孩子,父母都是工人,且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所以在家中孩子可说没有任何音乐环境。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的确很苦,往往在弹奏方法上、节拍上都对了,而音乐的感觉就是出不来。后来经过老师正确启发和指导和她自己的艰苦努力她终于有了一定的音乐感觉,并在考级中被评为优秀。这个成绩,老师和家长都深知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说是天才,但他们大都有正常的智力,且有学习钢琴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把这些学生带入音乐之门,引上音乐之路。
在这里,先谈谈从感性人手的培养。我想,多听、多看、多给人表演都是必须的。
学钢琴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大多数传统的优秀教材、乐曲来自欧洲,因此它的音乐语言也是外来的。这就跟学外语一样,要有语感,光靠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总让人觉得生硬,必须多听,多感受,潜移默化。
现在电台里经常有好的音乐节目,家长可以多留意、到时候录下来,并不限于钢琴,可广泛一些,其它乐器的、交响曲的、声乐的,都可以,经常积累一些资料。学生眼下功课都很多,不一定有专门的时间来欣赏音乐,家长不妨在进餐时、起床后、就寝前放上音乐,学生有意无意地便接受了音乐的熏陶。逐步对音乐语言、形象、气氛、音色等,有了感性的认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逐步地能从量变到质变,大凡音乐感好的学生,都得益过这种熏陶。
再进一步,就是多给学生提供给别人表演的机会。练了那么长时间,给人表演能否把自己的音乐感发挥、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人人迟早都要面对的。在学生中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性格放得开,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来劲。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喜欢上台表演,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过分兴奋、激动而失控,弹得过快,在演奏时既要保持投入、兴奋的优点,但又要从容不迫,头脑清楚。对于一些性格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而又容易紧张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在演奏前多弹给人听,家里有客来,就让学生为客人表演,也可以带学生去别人家给人表演,也可组织几个学生一起开小演奏会,互相观摩比较,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钢琴作为表演艺术,难在表演时就这一遍。平时练百遍、千遍,也许自己在家里弹得很不错,但是要别人承认你弹得不错,就必须在演奏这一遍时发挥好。有时我们很羡慕搞美术的,画一幅画,可以在家里一点点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画好了,这幅画就永远不会再变化,除非作者想对其再加工。而我们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开始,在家弹好了,不一定上台演奏就能一样好。有的学生弹错了,会说“我在家弹得挺好的”,这样解释没有用,因为你在家弹好的那一遍,并无法弥补你这一遍的错误。也有学生说“我第二遍就能弹好”,那也不行,因为无论是表演,还是考级、考试所承认的永远是那个第一遍,为了弹好这一遍,我们要做很多努力,除了练习充分外,很主要地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除了给别人弹,也可借助录音、摄像,录下来自己听,看看优、缺点,因为在有录音或摄像的情况下,比较接近演奏的感觉,与一个人无拘无束地弹心理上大不一样。经过这一些锻炼,学生在演奏或考级中,就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保证临场时把自己的音乐感觉比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现出来。
总结出来练琴的一些好习惯
弹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动作。
动作以手指韧带的拉伸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类似于跑步、游泳前的准备运动,能使你更快地进入弹琴状态。冬天的话可以先抱会儿热水袋暖暖手。
坚持每天弹一段哈农。
只要你开始弹哈农了,就坚持每天弹一段。这样,即使每天没太多时间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于退得太厉害。对初学者来说,每天弹哈农更能保持稳定的进步。
尤慢至快。
慢练的好处实在太多,我就不说了。总之,慢练就是王道。
第一遍弹就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
许多人第一遍弹都会忽略谱上的表情记号,然后在弹熟后改,其实在第一遍弹时就注意表情符号更能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弹琴时备一支铅笔。
很多时候谱子上并没有详细的指法、强弱指示,这时候,就需要用笔来把我们自己认为合适的指法、强弱等记号标上去。记住要用铅笔,不然写错很难改哦!
没弹熟一首曲子前少听录音。
录音只不过是一个参考,没弹熟就听录音往往会导致我们去模仿录音,从而盲目追求速度,并失去自己对曲子的理解。
学会分段练习,单独揪错。
不要每次都从头弹到底,第一遍弹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后再练下一段。一旦发现哪里有错误,要单独把错误的地方挑出来改正。分段练习也更有利于曲子的整体把握。
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论弹什么曲子,不论用什么速度弹,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许有人会说: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没法保证了。其实不然,能在高速弹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检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
PS:在你没有达到大师级水平前,不要问为什么录象里钢琴家的手型、触键并不符合要求。
弹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欢弹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这样做其实是有害而无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难保证自己技术处理上的准确性,甚至会有大量的错音。而且以后即使有水平弹奏这曲子了,也很难改回来。(这是我血的教训)
学会背谱。
很多好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有目的的背谱。这并不仅仅是在锻炼你背谱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这样既能提升对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尔在人前“秀”一下。(我从小就吃这个亏...)
习惯十一:
明确每天练琴的目标,不要同时练很多曲子。
和学习工作一样,练琴也需要有目标。比如确定今天要练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来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时练很多曲子,囫囵吞枣式的练习会使你感到进展缓慢。相比之下集中突击一到两首曲子效果会好很多。
习惯十二:
严谨至上,切忌得过且过。
弹琴不严谨可以说是业余弹琴者的通病。弹琴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难点,这时千万不能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每啃下来一个难点,水平就上个台阶。&
习惯十三:
经常使用节拍器。
虽然曲子的节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没成型之前,多用节拍器。节拍器控制节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弹奏练习曲时,可以靠节拍器实现逐渐提速。
习惯十四:
经常返工以前弹过的曲子。
所谓“温顾而知新”,我已经弹过的曲子并不代表我已经真正掌握它。许多乐曲理解、技术处理上的要点第一次弹完曲子时并不一定会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进一步后,靠返工来巩固、认识。
习惯十五:
避免超负荷的练习。
今天就看到一个“弹琴弹到手疼”的帖子,或许是练习方法上的问题,但超符合练习也会导致手疼。虽然苦练、多练的确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过也要有个度,弹的过多也会伤手,反而不利于进步。
习惯十六:
学会保护双手。
很多男同胞都喜欢打篮球、攀岩等等户外体育运动,其实这是很容易伤到手的。轻则韧带拉伤,重则骨折,这对我们弹琴者来说是致命伤。许多女孩子都喜欢留长指甲,这也是弹琴的大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星很喜欢听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