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经典诗词的诗词属于元曲吗

葬花吟 - 曹雪芹 - 唐诗宋词元曲 - 诗词大全
葬花吟 - 曹雪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释义 - 葬花吟
注释 - 葬花吟
赏析 - 葬花吟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她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说这首诗是谶语,是就其整体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说每字每句都隐示着黛玉的具体遭遇。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如果我们再把《葬花词》同荣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运联系起来思索,又觉得这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她们尽管未来的具体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无运”这一点上却没有两样,都是在“薄命司”注册的人物。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都没有好命运。
&&标签:葬花吟 曹雪芹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词
&·&·&·&·&·&·&·&·&·&·
&·&·&·&·&·&·&·&·&·&·
浏览器支持:
版权所有 2013(R)&& 版本 1.2.1 客服QQ:红楼梦中的好诗句有哪些?_百度知道
红楼梦中的好诗句有哪些?
红楼梦十二曲——引子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  上结着长生果。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红楼梦十二曲——好事终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红楼梦十二曲——留馀庆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宁府上房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临江仙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葬花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寄生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无我原非你,  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  回头试想真无趣!  好了歌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秋窗风雨夕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1]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中秋对月有怀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警幻仙姑赋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  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  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  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菊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  生于孰地,来自何方?  信矣乎!  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金陵十二钗正册——史湘云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金陵十二钗正册——巧姐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金陵十二钗正册——李纨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金陵十二钗正册——秦可卿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元春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迎春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子孙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石上偈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西江月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对月寓怀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自题一绝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嘲顽石幻相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女娲炼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  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  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妆。  薄命司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孽海情天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娇杏赞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偶因一着错,  便为人上人。  梦秦氏赠言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  咏白海棠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斜阳寒草带重门,  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  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咏黄昏。  赞林黛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望江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随身伴,  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  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  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  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琴曲四章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风箫箫兮秋气深,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桂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  素心如何天上月!  唐多令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粉堕百花州,  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  题帕三绝句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南柯子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空挂纤纤缕,  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  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  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  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螃蟹咏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二回回头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  须问旁观冷眼人。  咏白海棠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蘅芷阶通萝薜门,  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  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  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  无奈虚廊夜色昏。  咏白海棠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问菊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片语时。  太虚幻境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咏白海棠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无两缘。  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南面而望,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正册判词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杏帘在望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仙宫房内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题自画石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题大观园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天运无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  ——打一物  智通寺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簪菊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  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  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  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  拍手凭他笑路旁。  怡红快绿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第六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第十七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正册判词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元宵灯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玩物  第十三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  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第四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第五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春因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杂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第八回回前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红楼梦诗词歌赋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002、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003、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004、
未卜三生愿,
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头。005、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006、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诗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中经典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