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杜德摩西三世的斗罗大陆之穿越第三世小说

新王國時代
新王國時代(New Kingdom)B.C.
第十八王朝
阿哈摩斯一世(Ahmose
○○乃底比斯豪族,B.C.1567左右佔領Hyksos首都,並將Hyksos逐出埃及,再度統一全國,於底比斯開啟十八王朝,並以該城的守護神為國家主神。
阿蒙赫特普一世(Amenhotep
杜德摩西一世(Thutmosis
○○B.C.1495左右在王家谷興建陵墓,且遠征幼發拉底河
杜德摩西二世(Thutmosis
哈塞普蘇女王(Hatshepsut)B.C.
○○埃及少數的女王之一,杜德摩西一世的女兒,二世的妻子及妹妹,三世的姑姑,在三世尚年幼時便奪取政權,成為女王,並自許為太陽神的女兒,並在Deirel-Bahari修建葬祭殿。就其治蹟而言,對內秩序良好;對外她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往Punt(非洲東海岸)探險,為埃及商人找到不少新市場。同時,她亦協助美化卡納克、立石碑。
杜德摩西三世(Thutmosis III)B.C.
○○在他的統治下,埃及國力達到最強盛的時期,今西亞,包括巴勒斯坦及敘利亞,當時皆臣服於埃及。只是年幼時因受到姑姑的壓迫,因此掌權後破壞姑姑所建的神殿、方尖碑等建築,企圖抹去哈塞普蘇曾在位的證據。其方登基時,敘利亞人趁機想脫離埃及統治,但剛起事,便被當時年僅22歲的杜德摩西三世打敗。因為女王未死之前他就料及此事,因此一即位,他便以一日20里的速度強迫軍隊通過Kantara及Giza要道,在Har-Megiddo(黎巴嫩山谷中的小鎮,為埃及至幼發拉底河通路上的戰略要點)。其凱旋回國距其登基不過半年,之後他又打了14次漂亮的勝仗,使埃及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同時,他也是第一個看出海權重要性的君主,因此他為埃及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靠此海軍,埃及始能掌握近東。
阿蒙赫特普二世(Amenhotep
□ B.C.1400左右
王朝達於極盛
杜德摩西四世(Thutmosis
阿蒙赫特普三世(Amenhotep
○○即阿門諾菲斯三世(Amenophis
III),希臘人稱為曼農(Memnon),曾進軍奴比亞去鎮壓一場由種族同盟發起的叛亂,亦壓制美索不達米亞至卡瑞及南奴比亞的屬地。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獵人,在位期間曾親手獵殺102頭獅子。在塞加拉(Saqqara)建造塞拉坡(Serapeum)最古老的部份;在卡納克(Kanak)建阿蒙.拉神廟;南卡納克則建有姆特神廟;在尼羅河西岸建曼農巨像(Colossue
of Memnon)
阿蒙赫特普四世(Amenhotep
○○即易克納唐王,世界第一位宗教改革家,建立阿頓崇拜的一神論,並將首都由底比斯搬到Akhetaten(今Teller-Amarna)。在他的時代,埃及的美術亦有重大突破,他個人的塑像便常以一種奇怪的造型出現。他的皇后奈芙悌悌(Nefertiti)據說是古埃及最美的女人,他還為她取了一個封號:幸福夫人(Mistress
of his Happiness),意謂只要一聽到皇后的聲音便讓他感覺快樂。留下最美的詩篇&太陽頌&
斯孟克卡拉(Smenkhkare)B.C.
(Tutankhamun)B.C.
○○他恢復阿蒙神崇拜並將首都遷回底比斯,但只在位九年,今天他會如此為人所知,乃因日,英國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在貴族卡納克爵士的資助下,於王家谷發現其幾未被破壞的陵墓,杜唐卡門之名才始為世人所知。
艾(Ay)B.C.
霍倫赫普(Horemhab)B.C.
○○力求埃及權力之恢復
第十九王朝
拉姆西斯一世(Ramesses
塞提一世(Sati
I/Sethos I)B.C.
○○目前所發現的木乃伊保存狀況最好的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B.C.
○○他藉由與西臺公主聯姻以為兩國帶來和平。在王位競爭上把他的哥哥擠掉後,他立即派兵征服奴比亞,不到三年,他橫掃西亞,進入巴勒斯坦,並在卡得須(Kadesh)一舉擊敗亞細亞聯軍。據史家推斷,猶太人大約在400年前進入埃及,本多為貴族,但到此時已多為奴隸,除了摩西被公主扶養,其它人多半命運多舛,因此才會發生出埃及記這件聖經中的大事。其在位67年,以90高齡去世,在位期間戰功輝惶,為他帶來了50多塊記功碑、一篇史詩及無數的後宮佳麗。他共有100多個兒子,50多個女兒,其後裔在往後的400年間自成體系,掌控著二十王朝的埃及。其於阿布辛貝爾建立大神殿,神殿內部供奉布塔,荷魯斯,阿蒙,及連他自己四位神祇(他自認為太陽神),據說太陽光一年會有兩次昇起時會照在他的雕像臉上。在大神殿旁還有一座規模較小的神殿,是他為皇后內菲爾托莉所建。60年代因亞斯文水壩的建立,這兩座神殿在聯合國的主持下遷移至較高的地方,以免被尼羅河水淹沒。
梅奈布塔(Merneptah)B.C.
塞提二世(Sati
II/Sethos II)B.C.
薩普塔(Siptah)B.C.
托斯雷特(Twosre)B.C.
第二十王朝
塞特尼克特(Sethnakhet)B.C.
拉姆西斯三世(Ramesses
○○打敗「海之民」-利比亞人,在美第乃多.哈布建造葬祭殿,不幸被刺殺身亡
拉姆西斯四世(Ramesses
拉姆西斯五世(Ramesses
拉姆西斯六世(Ramesses
拉姆西斯七世(Ramesses
拉姆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B.C.
拉姆西斯九世(Ramesses
拉姆西斯十世(Ramesses
拉姆西斯十一世(Ramesses埃及法老不为人知的私密生活
来源:佳韵社
[49.71M,44分04秒][96.35M,44分04秒][10.08M,44分04秒]事实证明,在哈塞普苏女王统治埃及的20多年中,埃及的政治和经济都非常稳定、繁荣,同时文化艺术达到高峰,很多埃及历史上最雄伟的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工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塞普苏女王纪念神庙。另外她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伍前往朋特探险,为埃及商人找到了不少新市场。今天位于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交界处的朋特在古时候被埃及人称为是“上帝之邦”,女王在公元前1495年派出5艘大船组成的探险队,每艘船都有30人划桨,船上载满各种用于交易的物品。600公里水路航程后,埃及船只首次到达朋特,带回来了象牙、香料、化妆品和药膏等。   但是,女王通过什么手段得到并控制权力,似乎暗示了她统治时代黑暗的一面。根据传统说法,哈塞普苏是著名的埃及法老杜德摩西一世的女儿,杜德摩西一世有3个儿子,其中两个是妻子所生,一个是妾生。由于各种原因,那两个正室所出的儿子都因故去世了,在法老临死时,只能选择庶出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根据当时埃及法例,这个儿子必须娶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哈塞普苏为妻才能具有“标准王室血统”,这是登上王位的前提,那时哈塞普苏只有12岁,而她那后来成为杜德摩西二世的哥哥20岁。结婚6年后,才18岁的哈塞普苏已开始和丈夫共掌政权,然而杜德摩西二世体弱多病,继位没多久后就去世了。这对夫妇并没有继承人,此时浮出水面的继承人是杜德摩西二世的侄子,也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杜德摩西三世。   但那时杜德摩西三世还是个婴儿,虽然历史注定他将成为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哈塞普苏乘机完全夺取政权,宣布自己即位。由于需要比较正当的理由,她直接宣称自己是阿蒙神(太阳神)的女儿并成为女王。从此后,她的头衔不再是“前国王的妻子”、“现国王的姑母”,而是一位法老。她那被神圣化的出生是由当时的僧侣和官员杜撰的,这些“故事”被刻在女王墓地的神殿墙上,故事叙说女王的祖先是太阳神,在杜德摩西一世统治期间,太阳神在一个时期内化身为杜德摩西一世,使其妻子有孕,产下一女取名为哈塞普苏,意思是“太阳神眷顾的最高贵的女人”。
相关新闻:(7)(11)(5)相关搜索:.
星空热点热点频道......神秘的古老国度-埃及Egypt - 海外 - 攻略游记 - 517旅行
神秘的古老国度-埃及Egypt
神秘的古老国度-埃及Egypt乱中有序的开罗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注意事项:在馆内使用相机或摄影机都需购票,相机10磅(不可用镁光灯)、摄影机100磅。埃及博物馆是个世界级的重量博物馆,收藏多达十万件,其中的文物展品多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如果时间许可,最好在埃及行程开始之初及最后结束时各参观一次,当成预习(及复习)埃及古文明最好的功课。博物馆一楼展示大件物品,按年代顺时针方向排列,重要作品有由吉萨(Giza)运来的孟卡拉王(Menkaure)三人组雕像,及亚歷山大大帝时代的绘画雕塑。二楼的重点展品是图坦卡门(Tutan Khamen)、海特菲莉斯(Hetepheres)陵墓出土文物的东北艺廊。图坦卡门是最具传奇性的法老王,九岁即位、十八岁便驾崩,这里展示有他的黄金面具,还有四具镀金木质神龛,内层套着金质的棺木;楼上精品展示柜里有象牙、镀金或黑石制成的小型雕像。入内前可以先在纪念品店买一份介绍,方便对照参观,以后也可翻阅温习,不然难免有入宝山空手而回的遗憾!
吉萨金字塔区域(Giza)埃及境内共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其中以吉萨地区最有名。这里有三座大型金字塔、人面狮身像及许多小金字塔组成。最大的一座是古夫金字塔(Cheops),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底部长230公尺,原高147公尺,风化崩塌后只剩137公尺,但仍相当壮观。古夫金字塔已有4500年歷史,所使用的花岗岩及石灰岩从尼罗河上游运送至此,当年动用十万人、费时廿多年才完成。卡夫尔(Khafre)金字塔高136公尺,比古夫金字塔小,但因地基较高、顶端保持得较完整,所以乍看之下好像较大。最小的一座是孟卡拉(Menkaure)金字塔;古夫、卡夫尔及孟卡拉三位法老王是祖孙三代,孟卡拉体恤百姓的辛苦,金字塔建得特别小,但建筑较华丽。古夫金字塔后有一座太阳船博物馆,太阳船可能是运送法老王木乃伊的交通工具,虽值一看但门票是最贵的。古夫金字塔东边有三座高20公尺的小金字塔,是古夫妻子及妹妹的墓地。孟卡拉金字塔东面山坡下500公尺处就是人面狮身像(Sphinx),是过去王权的象徵。奥图曼帝国时代,土耳其士兵将它当成枪靶,结果鼻子和下巴便掉下来,现在大英博物馆内展览。吉萨区着名的夜晚声光秀就在人面狮身像正面举行,是欣赏金字塔的另一种方式。
伊斯兰区及清真寺清真寺多集中在汉哈里里市集与古城堡之间,城堡中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Mohamed Ali Mosque)是最美的一座。内厅有一座外观华丽的挂钟,就是埃及以方尖碑和法国交换回来的礼物;清真寺墙壁和正殿都以蜡石为建材,看起来相当优雅庄严。城堡西北的苏丹哈山清真寺(Sultan Hassan Mosque)是最精致的一座:建于14世纪,内部有大理石的祈祷殿坛,饰有许多象牙及金银制的雕饰,看来富丽堂皇。不远处的伊本吐伦清真寺(Ibn Tulun Mosque)最具传统阿拉伯色彩,有六座尖塔指示着麦加的方向,北面有很罕见的螺旋状楼梯,爬上去才能一览吐伦清真寺典雅的全景。城堡北方还有一座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要穿过一大片住宅区才能到,寺内观光客很少、极其幽静清雅,还能顺道看见埃及民家真实的生活面貌。
开罗塔(Cairo Tower)从开罗博物馆右转向河畔,走名为「10月6日」的桥(Kubri 6 October)过河,北边的岛便是开罗塔所在的嘉济拉岛(Gazirah)。开罗塔高185公尺,是市区最明显的地标。门票分成好几种:眺望台观景是18镑、多附两杯饮料是25镑、而在塔顶用餐则是75镑。在塔顶有俯瞰市区最好的角度,甚至可以清楚望见吉萨区的金字塔;往东南方望去,伊斯兰区的清真寺顶和城墙碉堡也歷歷在目。在这里不会感受到市区的纷乱杂沓,让人不由觉得开罗是个美丽而宁静的城市……。
汉哈里里大市集(Khan al Khalili)汉哈里里大市集在市区西侧,号称是中东最大的市集(Bazzar)。在汉哈里里市集里逛街购物要有点儿方向感,因为其中有四千家商店,占地相当大。当然除了要认路,还一定得要会杀价才行;因为埃及人大多心地善良,回教教义很严格,人民多不偷不抢,但做起生意来,却没有一个人不哄抬物价、不骗人的!建议您最好先到处走走看看,对喜欢的物品及粗略价格有点概念后再下手;切记浏览时不要心软,不中意就立刻离开;如果有意多看或想议价,就要狠狠杀价,不要因为老闆一直兜售或请喝饮料而不好意思。无意购买千万别杀价或浪费彼此的时间,以免伤了和气。汉哈里里大市集最值得购买的纪念品有玻璃制香水瓶、香水香精、银器铜器、纸草画(Papyrus)、传统服饰、棉制品等。虽然每个店家都会信誓旦旦告诉您是真品(甚至还有保证书),但其实这里香水香精品质不会太考究,纸草画100%也都是甘蔗叶制的,但也没关系,当送人的纪念品还是挺实惠的。很多银饰品作工精细、价格合理,但最好在较大的店舖买才有保障。大市集中有一家着名的咖啡店"El Fishawy",据说埃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Naguib Mahfuz最喜欢这家店。可以尝试道地的埃及咖啡(一杯2埃镑)和水菸(一袋1镑),但小心咖啡非常浓,而且杯底有很厚的咖啡渣,千万别摇晃。
地中海度假胜地-亚歷山卓Alexsander亚歷山卓港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地中海岸的度假胜地、歷史古城。亚歷山卓于西元前332年建城,因为终年气候温和,向是埃及的夏都;在托勒密王朝时人文荟萃,是孕育各类学者及文学家的摇篮。亚歷山卓港的古蹟不少,但大多已不復旧观,所以不妨带着度假的心情前来:参观古蹟外也可欣赏海景、品尝海鲜及逛街购物,才不会对这里的景点大失所望哦。
灯塔与魁贝特碉堡(Qaitbay Fort)交通:15路黄色电车,「拉斯丁皇宫」站亚歷山卓的灯塔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遗址在法罗斯岛(Pharos)东端。灯塔巧妙的设计原理至今都还是个谜,十一世纪时遭战争及地震破坏而荡然无存,只有碉堡西北角的石材中,还混杂有些许当年灯塔的碎石。碉堡建于十四世纪,是个军事要塞。现在三楼是个海军博物馆,展示有自古至今的鲸骨骸、船只模型,及海军的歷史文物等,开放时间09:00-13:30。
庞贝柱(Pompey's Pillar)、空修卡发墓窖(Catacombs of Komash-Shuqqafa) 交通:16路黄色电车。庞贝柱又称骑士之柱,是个高27公尺的粉红色亚斯文花岗岩石柱,建于西元297年。原是为纪念戴奥克雷轩皇帝,后来却成为航海者的指标。从庞贝柱后方步行约10分钟,就是空修卡发墓窖。自罗马时期起就是埃及最大的墓地,可溯至西元一至二世纪。墓分三层,有融合希腊及罗马美术风格的华丽浮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入门处四个紫色花岗岩的精美石棺。
罗马剧场(Roman Amphitheatre)这是埃及仅存的罗马式剧场,由13层大理石构成,保存相当完整,现还在继续挖掘中。开放时间09:00-16:00。
最具价值的古城-路克索Luxor路克索是开罗之外,埃及最具观光价值的古城。路克索是中古王国及帝国时代的首都,建都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最主要的遗蹟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路克索神庙,及西岸的帝王谷、帝后谷、美姆隆神像等等。
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卡纳克神庙建于西元前1870年,是古代法老王献给太阳神及月亮女神的庙宇。这一区有三座神殿:阿蒙神殿、穆特女神殿及孟修神殿,由于阿蒙神(Amun)是埃及王族信仰的最高神祇,所以此处参观的重点也是阿蒙神殿。进入神庙前的长500公尺的路上,两旁都是羊面狮身雕像,接着通往门前巨大的石柱建筑群。阿蒙神殿众多的巨石建筑好像迷宫,其中以第一塔门、大列柱室及两座方尖碑最壮观:整座神殿有四座塔门,与大列柱成一直线;第一塔门较完整,其他三座塔门仅留残垣。第二及第三塔门间的列柱让人观之震撼,方室中共有134根巨柱,柱面刻有象形文字或过去丰功伟业的图样,石柱之巨让站立其下的人显得格外渺小。古代埃及信仰太阳神,认为愈高的物品愈接近太阳,因此建立高20至30公尺的方尖碑(Obelisque),距今约有3700年歷史,上面记载法老王的事蹟。这里的两座方尖碑与巴黎协和广场、梵谛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碑齐名,大的纪念哈塞布苏女王,小的纪念杜德摩西斯一世。神殿内部的圣地放置圣船,外面有一个圣湖,让祭司在行礼之前先在圣水中洗涤。圣湖旁有一座倒下的方尖碑和金龟子形状的雕刻,据说未婚女子绕金龟子雕塑跑上七圈,很快就能出嫁了;信不信由你啰!
路克索神庙(Temple of Luxor) 路克索神庙距卡纳克神庙三公里,是阿蒙神在奥贝多祭典时在尼罗河畔的行宫。神殿门前可看见一小段「公羊之路」的遗蹟,路旁满是羊头的雕刻。神庙前耸立拉姆西斯二世的巨石像及方尖碑,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和法国换来一个时钟,方尖碑现在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第一塔门之后是两排列柱环绕四周的中庭,北部入口处的柱廊尤其美观,14根柱子均高约14公尺,柱顶芦苇草茎的造型非常优美。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脸部被刮伤捣毁,是因信奉基督教时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拜。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一个清真寺,因为19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当时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清真寺,直到神殿挖出后,才形成现在这般突兀的画面。晚上若有机会可看看路克索神殿的夜景,和白天的感受大不相同,晚上还常有声光秀的演出。
帝王谷(Valley of Kings)帝王谷位在尼罗河西岸山间的干涸溪谷深处,自古以来王陵都建成金字塔,因为目标明显,陪葬品很容易被偷盗一空。自十八王朝杜德摩西斯一世起,便将陵墓建在涸谷的岩窟中,从此以后王陵都集中于此,因此帝王谷也被称为「死亡之谷」。帝王之谷的陵墓后来还是被许多盗墓者发现;1922年英国人卡达找到图坦卡门王的墓穴,保存非常完整:他花了15年时间,挖出近2000件文物,经整理后现在是开罗博物馆内最着名的珍藏。目前帝王谷已挖掘出的陵墓有64座,整理好开放参观的有10座。虽然墓室内部都是空的,但还是可以欣赏墙上色彩鲜明的壁画雕刻;杜德摩西斯九世的墓室墙上有清楚的烟燻痕迹,是当修道院使用时被炊烟燻黑的。杜德摩西斯三世的墓地是其中最值得一看的:墓室设计成长椭圆形的玉玺形状,壁上图样叙述的都是杜德摩西斯三世的功蹟。
帝后谷(Temple of Queens) 帝后谷在帝王谷西南方1.5公里处,这一区设有许多十八、十九世纪王妃、王子及公主的坟墓,目前有80座之多。虽然大多数的坟墓的规模无法与法老王的陵墓相提并论,但仍颇有可观。其中最着名的是拉姆西斯二世王妃奈芙坦莉之墓,还有拉姆西斯三世儿子阿棉黑克贝秀之墓,明亮的彩色壁画保存完整。备註:帝后谷採不定期对外开放参观。
女王祭殿(Temple of Hatshepsut) 这座祭殿是哈塞布苏女王在西岸的Deir El Bahri为自己兴建陵墓,被推崇为古埃及最杰出的建筑之一。哈塞布苏女王是埃及少数女法老王其中之一,也是法老王的女儿、妻子、姑姑和继母;她执政12年,统一了上下埃及,并努力开拓新商机,输入象牙、药材及香料等。她夺去杜德摩西斯三世的政权,因此她去世后,杜德摩西斯三世将她在卡纳克神殿的雕像脸部捣毁,还破坏墙上写着女王名字的地方洩恨。祭殿是三段式建筑:第一段是地面部分,面积很大;第二段到第三段面积缩小但高度渐增。其间两座斜坡式长梯非常引人注目。
美姆隆神像(Memnon) 这对高18公尺的石雕巨像位在女王祭殿前不远处,是十八王朝阿迈诺非斯三世祭殿前的一对国王像。据说西元前27年一场大地震,将石像脸部震裂,破晓时强风吹过,便会发出啜泣般的声音,当地人说这是特洛依战争时希腊英雄美姆隆的哭号声。经罗马皇帝将裂缝修復,便不再出现哭声了。原来的祭殿现已全毁,只剩下这对神像孤独地坐在沙漠中。
尼罗河岸的处处神庙
艾斯纳(Esna):克努姆神殿(Temple of Khnum) 艾斯纳位于路克索南方58公里,古代是苏丹与西奈间的重要商站。这里有一座神殿,是献给人身羊头的克努姆神的,每年都还举行庆典。神殿建于西元前1500年、十八王朝时,托勒密王朝时再完整重建。由于古代尼罗河氾滥使地面变高,神殿都已埋在地下,参观时还要走下阶梯才行。现在还留下的是曾被当成谷仓、棉花仓库使用的列柱大厅,若想参观完整的神殿,起码还要再廿年左右。最值得参观的是墙上的浮雕、铭文,记载了世界与人类生命的源起,以及托勒密王朝的活动情况。
艾德夫(Edfu):荷鲁斯神殿(Temple of Horus) 艾德夫位于尼罗河西岸,界在路克索和亚斯文之间。艾德夫拥有埃及第二大的神殿-荷鲁斯神殿,这座神殿的保存之完整,仅次于路克索的卡纳克神殿。荷鲁斯神殿花300多年时间建成,目的是献给正义化身-鹰神荷鲁斯;启用27年后,罗马人占领埃及并定基督教为国教,下令关闭所有法老王的神殿,所以荷鲁斯神殿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神殿四周围绕高耸的城堡,入口塔门旁一对巨大的灰色花岗岩鹰像,让人望之生畏。神殿全长136公尺、宽79公尺,入口正门有36公尺高;里面有两个内庭及两间列柱大厅,第一大厅有许多巨柱,内部的圣所、神龛和圣船都保存得非常完整。神殿中最精采的是墙上的浮雕,色彩及图样都很鲜明,诉说着一则则古埃及的动人传奇:正面墙上是托勒密王在艾德夫受鹰神庇荫、打败敌人的故事;还有鹰神向叔叔-黑暗之神塞特(化身河马)挑战的事蹟、鹰神荷鲁斯的诞生与婚礼、法老王在鹰神面前献祭品给伊西斯女神等等。
孔翁坡:孔翁坡神殿(Temple of Kom Ombo) 孔翁坡本是个繁荣的农村,阿拉伯文里是小山丘的意思。它距离亚斯文40公里,也是尼罗河畔重要的防御点。托勒密王朝花了280年的时间,在在原有的神殿旧址上建了全埃及唯一一座对称的双座神殿,即现在的孔翁坡神殿。左殿献给正义之神-鹰神荷鲁斯,右殿兇勐的鳄鱼神(Sobek)是万物创造之神,但也代表了邪恶;殿内还能看到真实鳄鱼的木乃伊。孔翁坡神殿保存得并不好,因为距尼罗河仅数公尺远,常遭氾滥及沙土掩盖,所以看来相当残破。原本非常对称的建筑有高耸的外墙、中庭、两个列柱大厅、三个前厅及两神的圣堂。目前中庭只剩16根大石柱,浮雕上依稀可见罗马皇帝将皇冠、莲花等献神的图样。列柱厅的石柱较为完整,柱头雕成莲花、芦苇及纸草等形状;墙上还有法老王、以及埃及艳后克丽奥派特拉(Cleopatra VI)像。更令人惊异的是墙上雕有许多外科手术工具,如剪刀、解剖刀、钳子、拔罐等,显示当时已有很进步的医学知识了。两座神殿的圣地之间,有一处其他神殿所没有的地下室,是古代法老王心灵相通的密室,也可当作战乱时藏金银珠宝的地方。神殿左侧有一口井,用以测量尼罗河的水位;古埃及人在建造陵墓时也会挖上一口类似的井,目的都是怕尼罗河氾滥时会淹没神殿及墓地。
现代科技的奇蹟-亚斯文Aswan
亚斯文水坝(Aswan High Dam)如果说金字塔和神殿是古代埃及的奇蹟,那么亚斯文水坝就算得上是以科技征服尼罗河的现代奇蹟。古代尼罗河每次氾滥,都会对庄园农地造成严重损害,歷代君王无不想整治河道,最后终于在19世纪时建了高30.5公尺的水坝,开发出3万8千平方公里的农地,但这仅是全埃及土地的4%。因此在1960年,纳瑟总统在苏联贷款及技术协助下,兴建了高3600公尺长、40公尺高,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水坝。现在的亚斯文水坝所使用的花岗岩,比古夫金字塔用掉的还多,足见其宏伟壮观。目前的12座发电机,不仅可供应埃及的电力,还可提供其他阿拉伯国家使用。因为水坝而建的纳瑟人工湖泊(Lake of Nasser)也相当壮阔,但却严重威胁到岸边的古蹟神殿,有不少沉入湖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此发动了一连串救援活动,虽然抢救回部分古蹟,但仍有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惨遭灭顶。
未完成的方尖碑(Unfinished Obelisk)及採石场歷代法老王都会竖立方尖碑或建金字塔,以表彰自己的丰功伟业,建造时所用的花岗岩,都来自亚斯文的採石场。採石场中有一座倒塌的方尖碑,由红色花岗岩所建,长42公尺,是现存方尖碑中最大的一个,可惜龟裂而破损,于是便留在採石场里。这座方尖碑现在是平放在地面上,光是绕行一圈参观便可感觉其壮观。
腓莱神殿(Temple of Philae)腓莱神殿本位于腓莱岛上,现在迁至阿奇卡岛(Agilka Island);这是因为开始建亚斯文水坝时,腓莱神殿便慢慢沉入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耗费3千万美金及近20年的时间,才将神殿从水底救出并恢復原貌。腓莱神殿素有「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的美称,必须搭乘小帆船才能到达这个圣岛。腓莱神殿主要是祭祀伊西斯女神(Isis),这位女神是「幽冥之王」欧希里斯的妻子,鹰神荷鲁斯的母亲,是诸神之后与婴孩的守护神,也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女神。神殿中央是伊西斯神殿,第一塔门旁是鹰神荷鲁斯的诞生室;墙上巨大的石刻颇有可观,多是这一家三神的雕像。小岛东岸临水的祭堂(Kiosk of Trajan),这里的石柱精雕细琢,非常美丽,日后希腊式的廊柱和罗马式的广场,都深受埃及神殿石柱建筑的影响。站在祭堂空旷无顶的大殿中,眼前便是蓝天白云衬映的河景,感觉和参观其他神殿大异其趣,堪称最浪漫也最美丽的一座神殿。
象岛(Elephantine Island)象岛是尼罗河上的一个小岛,也是亚斯文的发源地。希腊人发现港边一块大石头很像大象的头及鼻子,因此改名叫象岛。象岛上有一座亚斯文博物馆(Aswan Museum),收藏五千年以来的文物,但入馆处行李管制严格,很多馆藏不准拍照。象岛上的神殿名为克努姆神殿(Temple of Khnum),祭拜的是羊头狮身的克努姆神。神殿建于西元前四世纪,在最高点还可瞭望亚斯文市区及尼罗河景。
壮丽的阿布辛贝神殿(Abu Simbel) 阿布辛贝在亚斯文南部280公里处,与苏丹北部交界。如果取道公路,必须在清晨四点出发,以免沙漠地形过于炎热;所有游览车都由武装警察押车统一前往,免得发生危险。途中可顺便欣赏日出及海市蜃楼的景观,但因路况不佳,来回车程会长达八、九小时。
亚斯文与阿布辛贝之间的公路经常不通,此时便只能搭机往返。花费虽较取道公路高,但可省却长时间搭车之苦。
阿布辛贝神殿原是自整座山岩中直接雕刻出来的墓穴,高30公尺、宽35公尺;因为范围很大,抢救搬迁特别困难:科学家先将所有石块一一编号,再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状,搬到现在所在位置的沙漠中。先以混凝土搭建人工山洞,再将石块依编号组合,砌在人工山洞上,免得石块经分割过容易崩落。
阿布辛贝神殿分两座:一是拉穆斯二世神殿,一是他为爱妃奈芙坦莉建的小神殿。大神殿正面有四尊高20公尺的拉穆斯二世巨像,中庭里有八尊他化身为神的立像,雕像保存完整十分壮观。小神殿正面除了四尊拉穆斯二世雕像外,还有两尊奈芙坦莉的立像及许多子女的小雕像;虽不如大神殿壮观,但别具阴柔之美。墓穴内的壁画保存完好,色泽鲜明亮丽,大神殿壁画是拉穆斯二世的功蹟,小神殿壁画则是奈芙坦莉献花给爱情女神的故事。
开罗附近游点
孟菲斯(Memphis)孟菲斯在开罗市南方24公里,从西元前3100年前起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定都且长达800年之久。当时是全世界最壮丽伟大的都市,现在只留下一个迷你博物馆及花园中残破的石雕供人凭吊。孟菲斯的博物馆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小的一个,因为里面只有一尊躺着的拉穆斯二世(Ramesses II)和几尊残破的小石雕。这座雕像原约14公尺高,由整块石灰岩雕成,相当精美。虽歷经3200年的岁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都还清晰可见。在一场地震中,雕像的双腿及左手折断,因此现在让雕像横躺在博物馆大厅的地上;如果要看个清楚,最好上二楼阳台绕行一圈。雕像的另一个孪生兄弟在开罗市区拉穆斯火车站的广场上,非常壮观。博物馆花园里有一座代表阿迈诺菲斯二世(Amenphis II)的人面狮身像,高4公尺多,由一整块80吨重的岩石雕成。
沙卡拉(Saqqara)吉萨区有埃及最巨大的金字塔,但最古老的金字塔则在开罗西南方27公里处的沙卡拉。沙卡拉是埃及死神的名字,因此用来命名这八公里长的坟场区。沙卡拉的金字塔建于西元前2700年,是若瑟法老王(Zoser)的坟墓。在若瑟王之前,法老王的坟墓都是平台式的建筑,这座则加以创新,在平台上加盖五层高62公尺的阶梯。金字塔旁有列柱群,墙上有十四道假门;这些假门和常见的雕像、玉玺、法老王面罩的用意一样,都是让转世的法老王能够辨认出自己的墓地。穿过列柱正对金字塔的广场,过去曾举办法老王登基30年周年庆典,从这里还可通往贵族嫔妃的小墓室,墙上的彩色壁画非常鲜艳美丽。离开广场前的阶梯,高59公尺的墙上留有非常完整的雕刻,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从孟菲斯往沙卡拉的路上,会经过名为达休(Dahshur)的军事管制区,左侧可见两座金字塔:一是红色金字塔,顶端已有点平了;另一座则是着名的「屈折金字塔」(Bent Pyramid),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阶梯金字塔演变至正常金字塔之间的过渡产物。从地面起建时是54度角,到中途改为平缓的43度,看起来便像是座弯曲的锥形金字塔,相当奇特。
线路攻略搜索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南华中]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一、路线行程& 天日期行程距离DAY1—DAY30
&&&& 京西古道是
时光飞逝!20几年过去了,自己还没混出个样,心里憋屈,不甘心
还没有账号?
或者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5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玄幻小说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