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如果过江东最后四面楚歌是带了多少人准备回江东老家?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项羽战败后临终遗言是什么?【组图】
【项羽战败的临终遗言是什么?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原文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为何宁死也不愿回江东?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罢《垓下歌》,浴血突围,退至乌江西岸,身边只剩二十六名保镖。十万楚兵皆作烟消云散。
在对岸守望的乌江亭长,特意驾小船来接应,劝说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位忠心耿耿的“基层干部”,用充满感情的乡音呼唤项羽回家:江东虽是小地方,也还有地千里、有民百万可供大王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他还让项羽放心,父老乡亲已把乌江上的渡船全凿沉了,只留下这一条,专门营救大王,即使汉军追来,也无法渡江。
二十六名保镖准备誓死断后,催促项羽快走。可项羽却舍不得抛下他们逃生。
范金山著《霸王项羽》一书,把项羽的临终遗言翻译成白话,是笑着对乌江亭长说的:“天要亡我,我就是渡过了乌江又有什么用了呢?我能逃出天意吗?何况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灭暴秦打天下,威震长江两岸。可如今他们全都战死沙场,没有一个能回去,唯独我自己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我怜我,仍旧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再见他们呢?虽然江东父老不说什么,可我项羽问心有愧啊!”
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原文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打定主意,要和走不掉的最后二十六名子弟兵一起死在家门口。他不忍让那匹乌骓马成为自己的牺牲品,托付给亭长:“这匹乌骓马已经伴随我八年了,日行千里,所向无敌,我不忍心它和我一块儿归天。我知道你是个忠厚的老者,就请你把它送回江东吧!”
乌骓马也通人性,留恋主人,屹立不走。项羽帮助亭长把马硬拉上船:“请亭长把它送到对岸,让它回吴中吧!我在吴中得到它,在吴中起兵,吴中人会善待它的。”
《霸王项羽》一书里还写道:船刚离岸,乌骓马望着留在岸上的主人长啸三声,就跳进江里,被波涛卷走。
看来这匹宝马也跟虞姬一样的性格,跟项羽一样的性格。宁愿死在家门外,也不愿空手而归。
虞姬自刎了。乌骓马自沉了。最后的二十六名壮士也战死了。项羽不愿死在敌人的刀下,用沾满敌人的血的龙泉宝剑,对准自己……用这一个动作,给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画上了句号。
是的,他的爱情已结束了,他的战争已结束了,他的梦想也结束了。可这结束了的梦想,至今仍是滚烫的。
项羽与刘邦其实是老乡。项羽的老家是宿迁(秦时称下相),刘邦的老家是沛县,都属于江苏。等到项羽唱完了《垓下歌》,刘邦才得意洋洋地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如果没有项羽的失败,也就不可能有刘邦的胜利。如果没有项羽的失策,也就不可能有刘邦的得手。项羽有家难回,有家不回,使得刘邦可以放心大胆地衣锦还乡了。
《垓下歌》是失败者的浩叹。《大风歌》是胜利者的凯旋。
但跟趾高气扬的《大风歌》相比,我更加容易为《垓下歌》而感动,那里面有血有泪,有伤有痛,有情有义,有愤怒也有迷惘……活脱脱勾勒出一个末路英雄的身影。堪称楚霸王的临终遗照,而且是最真实的自画像。
谁说刘项不读书?他们都会写诗呢。诗写得不同凡响。《垓下歌》与《大风歌》,一个是霸气盖世,一个是王气逼人。一个是悲从中来,一个是喜出望外。一个是问鼎者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叹息,一个是逐鹿者如获至宝的吆喝。一个失意,一个得意,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映成趣,象征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只是,不管前者的大悲,还是后者的大喜,都非站在岸上的小诗人小才子所能想像。
也许,刘项确实不读书的。因为读书人恰恰写不出这种最最原生态的诗。这不是靠笔墨写出来的,而是靠雄心推动的,靠刀剑代笔的。
项羽的绝命诗《垓下歌》不仅以剑代笔,还以血为墨,是蘸着自己的热血写下来的。那种天崩地裂的疼痛,打倒了一个英雄,却也使他在瞬间成为诗人。这样的诗是不可能多写的。这样的诗,有一首就够了。它不是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它不是唱出来的,是哭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才使写这首诗的人也显得可歌可泣。使他的人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
古人云“诗穷而后工”,指人在穷途末路时感受最复杂,诗人受点生活的刺激不是坏事,更有感而发。但好作品不见得非要穷得叮当响才写得出。项羽的《垓下歌》固然来自十面埋伏,刘邦的《大风歌》则出于春风得意时雄视海内外的霸气,是草根诗人难以模仿的。不管诗人是贫困还是富贵,关键是志不能穷,精神世界越丰富越好。
《王的盛宴》秦岚饰吕雉
胜则为王败则寇,是中国的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话。堪称历史的真理。项羽却打破了这条无情的定理。项羽,使无情的历史变得有情了。
项羽失败了,未受到亲人责怪,也未遭敌人嘲笑,不管亲人还是敌人,对这个失败者都是敬重的。为什么呢?就因为项羽是性情中人,有情有义,大恨大爱。或者说,与城府很深的刘邦相比,项羽彻底是透明的。
项羽不只是敢想敢干的浪子,更是敢作敢当的赤子啊。他表面上强硬,心其实很软的,譬如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对手刘邦,譬如誓死也不愿过江东。他的失败乃至他的死,都是由于心太软(即所谓“妇人之仁”)而造成的。至少,心太软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即使这样,他也不后悔。不仅不回头,也不后悔。他宁愿相信此乃“天要亡我”,也不责怪自己的心软,也不检讨因为心软而犯下的错误。他觉得就该那么做。宁愿承受心太软造成损失,也不希罕无情无义所能获得的利益。用现代的话来说:项羽有点认死理,项羽有点一根筋。
可中国人还是喜欢这个心太软的男人,喜欢这个一根筋的英雄;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情,项羽偏偏做不到。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项羽偏偏能做到。如果没有一点超人的品质、另类的精神,即使胜利了,成为王者,人们也不见得真把他当成英雄。英雄是什么?英雄要有可歌可泣的事迹,要让人歌颂,让人哭泣。
项羽心很软,骨头却很硬的。项羽重情义,甚至置之于生死之上。项羽爱宝马、爱虞姬、爱故乡,乃至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护自己的形象,都说明他内心有阳光,即使失败了,也是一个很阳光的失败者。他信守诺言、遵照道义,讲究规则,不仅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心里就有一道关。
凡此种种,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会成为牺牲品,他却无怨无悔。用一句“天要亡我”来轻描淡写,既不追悔自己心太软,也不责怪别人心太硬。他失败了,却认命。他输了,却输得起,输得光明磊落。输得起的人也是英雄啊。比赢得起的人更配称作英雄啊。因为赢得起的人不见得输得起呢。不信就试试?
项羽爱面子,总比不要脸要好吧?
项羽的心软或“妇人之仁”,总比无情无义、铁石心肠要好吧?要更有人味吧?
项羽遵守游戏规则,总比把人生与政治彻底当作无规则游戏要好吧?那天下不更乱了吗?那不是在给乱了的天下添乱吗?
【冯绍峰,霸气】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愧对故乡人,总比“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要好吧?项羽的心太软,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没有良心的胜利者,或者说靠出卖良心、抛弃良心获得的胜利,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光荣,顶多是制造了一个假英雄。离可歌可泣相距十万八千里。
项羽的心软,不仅让他的故乡人心软,更让后人心软。在中国历史上林林总总的真假英雄中,作为失败者的项羽,反而引起更多的人同情。霸王别姬,那场生死离别似乎至今也未结束。人们不只为项羽的失败叹息,更为他的多情而生敬意。于是,中国又多了一个俗话,简直像为项羽量身订做的: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如何不丈夫?
是啊,项羽要是无情无义,他就不是项羽了。项羽要是无情无义,哪会有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为他的生离死别而伤心?项羽要是无情无义,人们顶多会把他当作一个土霸王来看待,怎么可能把他视为真英雄呢?那些想成为英雄的人要记住啰,胜负乃兵家常事,而情义无价,情义才决定一个人终极意义上的成败。
在不敢回家的人里面,项羽是最著名的。他不怕死,偏偏在故乡面前流露出胆怯。没有谁挡住他回家的路,他自己把自己挡住了:“无颜见江东父老。”失败的英雄,在敌人面前没有脸红,偏偏在故乡的亲人面前脸红了。正因为如此,他失败了,仍然是英雄。失败可以跟胜利一样伟大,一样感人。
那伟大的失败,使我记住了项羽,并且记住了项羽的故乡。项羽的故乡是江东。他与故乡只隔着一条乌江,他没有跨过去,而选择了背对故乡死去,在最后一次冲锋之后倒下。谁说项羽输得一干二净,他直到死,心里还是有故乡的。再也不愿后退半步。以失败的形象还乡,简直比死还难受。项羽不想给故乡带去耻辱。在故乡面前的胆怯,其实也是一种勇敢,项羽勇敢地死在家门外,死在与故乡一江之隔的战场,独自承担失败的代价。这反而增加了故乡的光荣:江东,江东,培养出的果然是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
项羽此举,不仅让天下的男人敬仰,也使女人佩服。女诗人李清照专门写过一首赞美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一遍又一遍念着。念起来真过瘾啊。
知道大家为什么忘不掉项羽了吧?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会赞赏一个失败者吧?因为这个失败者直到死,心里还是有爱的。这个失败者已经不爱自己了,却还是爱故乡的。爱故乡的人,必定会赢得故乡的爱。项羽确实输了,输给了刘邦,但项羽分明又赢了。
项羽失去了江山,并没有失去故乡,失去故乡的爱。项羽没有得到胜利,这并不可耻,他不愿自己的挫败连累故乡,把苦果一个人吞下了,虽败犹荣。家门口的那条乌江,就是因项羽而出名的。
项羽骑着故乡的马,带着故乡的子弟兵,打天下,原本想给故乡争光的,原本为了衣锦还乡的。可惜,回不去了。回去了也没多大意思。他只能告别。告别从故乡带来的乌骓马,是在告别故乡。告别从故乡带来的女人虞姬,是在告别故乡。
霸王别姬,很经典的戏剧场面,其实也是在跟故乡依依惜别啊。虞姬之死,象征着故乡有多么伤心,其实,更伤心的还是回天无力的霸王啊。作为项羽情有独钟的女人,作为项羽从故乡带出来的女人,虞姬相当于项羽精神上的第二故乡。这第二故乡却像花瓶一样碎了,像梦一样碎了。霸王的痛哭,是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对不起故乡的女人,等于对不起故乡啊。这给他带来双倍的痛苦。
霸王不是一般的游子,霸王是浪子,浪迹江湖,浪迹江山。直到失败了,也没有回头。直到死了,也没有回头。不,他还是回了一个头。只是回了一下。他只是在慷慨赴死之前,回头看了一眼。看了一眼滔滔的乌江水。看了一眼对岸的田野、道路、炊烟。再也不忍多看了,他不看的理由,还是那句话:“无颜见江东父老。”霸王回头,只看了一眼,是为了告别。告别生他养他、又对他寄予厚望的故乡。他看那一眼的潜台词,应该是:对不起了,故乡,让你失望了。对不起了,故乡人,让你们失望了。就让我独自承担让你们失望的代价吧。
山河依旧,国风悠悠,台前幕后的虞姬临终的歌舞,是刻骨铭心的灵魂的剖析与再现。灵魂是没有性别的,只有性格永恒。于是虞姬不仅仅作为姓氏而存在,这两个字足以概括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情悲剧,可歌可泣,万古长青。
一个美女的真正魅力,在于能召唤你透过其面孔而进入其灵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虞姬的内心氛围很有些孤僻清冽,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深入骨髓的那份阴柔之美。
在西楚霸王的阳刚之气面前,虞姬的形象以柔克刚,游刃有余地占据了辉煌的位置,甚至其自刎的结局都令人联想到化蝶或凤凰涅槃这类的传说。看完这部戏便会发现:虞姬的魅力喧宾夺主,而力能扛鼎的霸王反倒退居为配角。说不清究竟是“霸王”别“姬”,还是“姬”别“霸王”。
如果没有气冲牛斗的霸王,虞姬柔弱的羽翼将无枝可栖,而混淆于尘俗的烟尘;如果没有虞姬的冰心玉壶、明镜高悬,霸王不过是一介赳赳武夫,令人肝肠寸断的英雄泪亦无处抛洒。
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中的虞姬之死,促成了真正的霸王这个概念的诞生——失败的英雄、多情的烈士、玉碎宫倾的帝王。于是他兵败垓下的慷慨悲歌成为一曲绝唱:“力拔山夕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是霸王致命的伤口、永远的疼痛。
恐怕基于这一层辩证关系,舞台上的虞姬以一种唯美的态度面对霸王并审度自身——霸王是虞姬的世界,霸王在现实中的堕落无异于世界的毁灭。在倾斜的天平上,虞姬不幸地置身于失败者的一方,但仍然是一枚不可或缺的砝码。
  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使项羽的“垓下歌”愈显悲凉,这是他对美人的倾诉,对命运的倾诉?
  男人面临的巨大的困惑,一个小女子又能如何解答?
  为安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她只能强忍悲痛翩翩起舞,然后拔剑自刎。
  虞姬那最后的舞蹈,构成了东方式的“天鹅之死”。她是在刀刃上跳舞呀。哦,令人心碎的舞女,似乎一直不曾停止旋转,在风中,在霸王的旗下,在台前幕后……她把凄艳之美传染给了每一个人,包括今夜的我。
  虞姬把女人的脆弱和女人的刚烈都表现到极致。
  可以说,当虞姬像悬空的花瓶一样摔碎之时,项羽就输定了。霸王失去了霸气,他血染战袍的最后厮杀,不过是困兽犹斗。力能举鼎的壮志,却连心爱的花瓶都无法保护好,这多么悲哀?
  虞姬的自杀,多多少少是为了减免项羽的羞愧。连美人都不忍目睹他的败局。
  项羽,先是告别了虞姬,继而告别了乌骓马,这是他的两大爱物。他的世界已所剩无几了。甚至比任何一个男人都要贫穷。
  然而虞姬本身,并不是从属于男人的仅供观赏的花瓶。她也有着烈性的灵魂。
  如果说霸王的形象是一幅泼墨山水的话,虞姬之死,则是留在空白处的血染的私章。
  她的温柔,甚至使霸王的力量都相形见绌。虞姬死在霸王的怀里。而霸王,则死无葬身之地,只能发出一声叹息:“非战不利也,是天亡我也。”男人最终战胜不了命运,如同女人永远臣服于爱情。虞姬死了,霸王也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一些认输的人。死与生,哪种更加绝望?
  据说虞姬临死前已哭成了泪人,泣不成声地吟唱:“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她只能引颈成为爱的牺牲品。
  可惜,甚至她的死,都无法激发项羽的力量了。
  美人的泪,英雄的血,最终混合成一杯鸡尾酒。看来,命运真称得上是身怀绝技的调酒师。
  这杯酒的名称,叫做悲剧。
  虞姬是为悲剧而生,也为悲剧而死。她真是一个不幸的美人啊。她把手伸向剑,又把剑对着自己,是什么给了她最后的勇气?
从古至今,英雄美人的故事是说不尽的。前者是征服世界,后者是征服心灵,我说不清那种更为伟大——正如无法占卜谁是最后的征服者。
  同情虞姬的人,肯定比同情霸王的人要多。没有比她更无辜的了,也没有比她更无奈的了。她爱过霸王,可这并不是她的错呀。当然,如果虞姬不死,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这份爱的惨烈。
  多年的楚汉战争,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恨,而是虞姬与项羽之间的爱。女人的爱,使男人们的厮杀显得苍白与空虚。
【每日一诗】
【霸王别姬】
1.霸王之歌
我想要宝剑,却失去了宝马
我想要宝马,却失去了江山
我想要江山,却失去了美人
我想要美人,却失去了时光
我想要时光,时光却所剩无几了
有一把剑叫断肠
有一种失败叫乌江
有一个女人叫虞姬
有一匹宝马叫时光
输掉了江山不可怕,还可能赢回来
可怕的是我输掉了最后的时光
想后退,没有退路了
想往前走,却走不动了
战胜不了的敌人,不是刘邦,是命运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不是时光把我甩下马背
是我大方了一回:亲手把时光给放走了……
我对所有的仇人都可以原谅
更何况对自己呢?该怎样就怎样吧
有一支楚歌叫悲伤
有一种慷慨叫霸王
2.虞姬之歌
在刀刃上跳舞,在针尖上跳舞
越疼,跳得越快
越躲,越躲不开
戴着看不见的镣铐跳舞
揣着秤砣般的心跳舞
端着一杯斟得满满的酒跳舞
忍住剧痛,就像生怕杯中的酒泼出来
那是我敬大王的酒,血一样红
千言万语都在酒里了
在摇摇晃晃的旗下跳舞
在四面透风的营帐中跳舞
在最后一块阵地上跳舞
怎么才能保证它不失守呢?
我已准备好了,用沉重的舞步画一个圈
用即将溅出来的血画一个圈
让它成为我预约的坟墓
我的头有点晕,赶紧停住
当舞蹈中断,天地会代替我继续旋转……
3.项羽的自述
你说过要在战场上为我跳一曲舞
果然跳起来了。可惜却不是庆祝胜利
四面的楚歌让我无处躲避
惟一的后方,就是你
你说过要死在我的怀里
这一天这么快地到来
今天晚上是最后的拥抱——
我抱着的是你余温尚存的尸体
微笑还没有从你脸上消失
分不清是甜的还是苦的
你把我的胸怀当成家
我却找不到家在哪里
我不知在爱上你之前是否爱过自己
只知道在失去自己之前就已失去了你
我的血还没有染红战袍
你的血已经溅湿了舞衣……
4.虞姬的自述
没有亲吻,没有拥抱
只有一个孤独和另一个孤独
没有告别,没有祝愿
只有强压住的痛苦
强装出的笑颜
没有掌声,没有喝采
只有刀尖上的舞蹈
我跳给你一个人看的
没有丝竹,没有管弦
让四面的楚歌为我伴奏吧
每走一步,心都在流血
没有吻别。不,我让那把剑
代替你,吻了我一下
你的唇曾经那么热,它的唇是那么冷
我是这样一个女人:死
也要死在爱人的怀里
请原谅,我走在你的前面……
不要问我的舞步为什么有点凌乱
答案已被我和泪水一起藏起来了——
我不怕死,却怕离别……
5.在汉高祖斩蛇碑前想起项羽
看着你,我却想起你的老对手:项羽
他是你的一面镜子。你忘掉他了吧?
胜利者总是容易忘掉失败者的
我无法把他忘记。因为我是另一个失败者?
我不愿像历史那样势利?
他输掉了宝马,输掉了虞姬
而你赢得了江山
他举起的鼎不知去向
你竖立的碑却扎根在大地上
我喜欢你的《大风歌》。它不是假大空
但我更喜欢他的《垓下歌》
那才是烈士的柔肠。柔肠寸断……
没有他的失败,又哪来你的胜利?
你应该感谢他犯下的错误:鸿门宴上
他的心软了那么一下
心软的英雄更让人难忘
你的碑富丽堂皇,但背面注定是
属于另一个人的。甚至有许多
像我一样的人更愿意站在:失败者那边
从他的失败中读到更多的精彩
我站在楚霸王的上游
赞美他,包括他的失败——
“失败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英雄的失败甚至远远高于庸人的胜利……”
我还原谅了自己:过着平庸的生活
却未舍弃一颗狂傲的心……
此刻,它正被乌江的涛声唤醒
故事莫非从这里开始的?
而且远未结束?他告别的战马
仍在峡谷间奔腾,蹄声如雷
等待着新的骑手?请问——
我可以跨上去试一试吗?
他告别的美人,死而复活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使我找到
虞姬的影子:影子也在流血啊
江山尚在,属于谁都一样
江山并不重要,只有美人的血
才能引起英雄的泪:恨自己无法
阻止一朵花的坠落,白费了扛鼎的力气……
我没看见河流,我看见的是
大把大把的泪水,从项羽的眼睛里
我没看见霸王,我看见的是自己
别怪乌江挡了他的道,他以血肉之躯
扭曲着,改变江水的流向——
用自刎的剑,来表示对命运的轻蔑……
“命运?没啥了不起,自始至终
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洪烛新书《名城记忆》 经济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洪烛选取中国的十座名城和十座小城,层层铺开,娓娓道来。《名城记忆》旨在为中国的名城画像,为读者铭刻那些值得人回味与存留的诸多名城记忆,继承城市的内在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指引美好的方向。作品并不单纯地沉湎于怀念过去的辉煌,而是呈现出这些城市各种交错的画面,来体现在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中所蕴藏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力量。在旧与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碰撞中,引领读者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其深沉的笔调不仅浸染着这些古老名城历史的沧桑和沉重,而且渗透着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网上大讲堂:
“新浪网 11月2日 洪烛聊历史文化名城 嘉宾
八家主办网站将准时于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首页或论坛首页推出“网上大讲堂”专题,欢迎各位市民、网民届时上网收看。
合作媒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竞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商报。”
原文地址:作者: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每一座城市的地基,都填充着一部被湮没的历史,而城市的每一块砖瓦,也都留有人类的指缝。……读着这样的文字,足以令人神往那些饱含沧桑与厚重的城市。而这些都出自洪烛先生新作《名城记忆》,该书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洪烛先生曾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新近结集出版的《名城记忆》,文章篇篇朴实无华,信手拈来如唠家常般,让人沉迷。作者截取的这些城市,个个都充满神韵,“找不着北京”“西山不见使人愁”“南京:最忧伤的城市”“单眼皮的莫愁湖”“从华清池到马嵬坡”……
在高楼里拧开自来水的龙头,我闻见了工业社会的气息。自来水与电灯,是城市最初区别于乡村的地方。乡村古典的月亮只有一枚,城市的灯火却有无数盏,足以构成地面上的星空。我一直以外省青年的身份,隔着纸张、空气与歌声热爱北京。这毕竟是一座皇帝住过的城市。贵族式的宫殿平民化的胡同与四合院,共同掩盖住它的特殊性:在中国,这是城市中的城市,城市之上的城市。它令我联想到唐朝的长安,宋朝的开封与杭州,以及明朝的金陵等一系列古老的地名。哦,祖国版图的心脏,黄金时代的证明。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值得你我闲暇捧读的一本书。
洪烛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连载
新华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
定价:36元
【编辑推荐】洪烛继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闲说中国美食》,2006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狂欢》之后,201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可谓“中国美食三部曲”。我们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中文/繁體《千年一夢紫禁城》作者
【台灣出版者推荐语】北京,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座城市,因為北京有一座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歷史最貴氣的一道烙印,端詳這烙印,總讓人百感交集:既有愛與恨的味道、更有血淚的味道,仍至鐵與火的味道。因為紫禁城總是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絕世英主、一代佳人、亡國之君、殺頭忠臣、當權官宦、碌碌士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留下一段又一段的韻事、美事、恨事、憾事等等。沒有一本書再能比《千年一夢紫禁城》把紫禁城寫得更好了!因為作者在火中,在水中,在荊棘中,尋找著紫禁城古老的靈魂。這麼執著的作家少見──不斷從各方面探索著它的靈魂。作家也必須交出他的靈魂,然後他才能看到別人未見的、別人忽略的。他不是匆匆走一遭,而是經年累月的浸在紫禁城古老的靈魂裡。上天總算沒有虧待這書的作者,靈光稍縱即逝的特殊共鳴或是千錘百煉之後的智慧結晶,並不是每一個有心造訪紫禁城的人可以獲得的。作者是努力而後幸運的,我們則是因為讀它而幸運的!
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中國南京。1985年被保送進武漢大學。現任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兩棲人》、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中國人的吃》、《眉批天空》…等多種。其中《中國人的吃》等在日本、韓國、台灣已出版。
《北京A to Z》(英文版)新加坡出版公司
to Z》(中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者:洪烛李阳泉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大陆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海外版)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
《中国美味礼赞》(日文版)日本青土社
《中国人的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日本青土社购买海外版权,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朝日新闻》刊登日本汉学家铃木博的评论:“洪烛从诗人的角度介绍中国饮食,用优美的描述、充沛的情感使中国料理成为‘无国籍料理’。他对传统的食物正如对传统的文化一样,有超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力……”日文版易名为《中国美味礼赞》。
《北京的前世今生》洪烛,邱华栋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老北京人文地图》洪烛 著
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答案:解析:
①杜牧认为:项羽应先“包羞忍辱”,力争“卷土重来”,才是男子汉。②王安石认为:“中原一败”势难挽回,这一点江东子弟都看得很清楚,未必肯再跟项羽“卷土重来”。李清照则盛赞项羽的凛凛刚烈气概。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能力提升专项训练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
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
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
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围,没有“别姬”之必要。
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皇而逃;但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杀一番的,可是,项羽仅带800余骑突围了。
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
项羽在来到乌江边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
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
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
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l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③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了,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还是一直弄他的纯文学,后来确实也成就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当我们很大度地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秋白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如果他不这样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来养柴,在文坛上他也会成为一个、甚至十个梁实秋。但是他没有。④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⑤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水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⑥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词才。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⑦秋白不朽。 (有删节)【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想写瞿秋白的文章已有六年,始终都没有写出来,因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让人无法理解。B.支撑着瞿秋白慷慨赴死的理性力量是他对生死大义的明了,所以才能视死如归,不恤以死去殉自己的理想。C.文章③一⑤段借助段首的排比,从三个方面对瞿秋白展开评述,既赞美他的文学成就与临难的从容,更赞美他解剖自身弱点的坦荡,这就在记其行的基础上突出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D.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E.本文结构缜密,具有较强思辩色彩,而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又显露出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小题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6分)【小题3】请简要概括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的好处?(6分)【小题4】你怎么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这句话?你怎样看待瞿秋白面对名利时的选择?(8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河南省五市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B.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C.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围,没有“别姬”之必要。D.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惶而逃;但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杀一番的,可是,项羽仅带800余骑突围了。B.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C.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D.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B.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C.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D.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河南省五市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 “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
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
B.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
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
C.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
围,没有“别姬”之必要。
D.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惶而逃;但
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杀一番的,可是,项羽仅
带800余骑突围了。
B.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
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
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
D.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
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
B.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
C.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
D.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
B.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
C.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围,没有“别姬”之必要。
D.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皇而逃;但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杀一番的,可是,项羽仅带(1)00余骑突围了。
B.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
D.项羽在来到乌江边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
B.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
C.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
D.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