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有哪些中<大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 )、( )、( ).2、“四书”是《大学》、《 》、《 》和《 》、3、《诗经》是中国第( )部诗歌总集,共( )篇,所以又称( ).从内容上可分为( )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 )、( )、( ).2、“四书”是《大学》、《 》、《 》和《 》、3、《诗经》是中国第( )部诗歌总集,共( )篇,所以又称( ).从内容上可分为( )
1、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 )、( )、( ).2、“四书”是《大学》、《 》、《 》和《 》、3、《诗经》是中国第( )部诗歌总集,共( )篇,所以又称( ).从内容上可分为( )、( )、( )三大类;表现手法可概括为( )、( )、( ).4、鞠躬尽瘁,( ).5、根据字的意思写词语.(1)赤:空无所有.( )(2)明:公开,不隐蔽.( )6、看着冬天雪后的美景,你不由吟诵:( ( 7、写出三个景点属于哪个城市?丽江古城、洱海、西双版纳。8、长江三峡是由( )、( )和( )组成的,许多诗人被它的雄伟壮丽而折服,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你来背一首描写三峡的古诗:诗名( 作者( 诗文( 9、田径运动由田赛和径赛两部分组成,它是由( )、( )、( )、( )等自然活动构成的。10、小林为支持北京奥运会,用红、黄、蓝三原色画出了奥运会会旗上的五色环,其中绿色环是用( )调和成的,黑色环是用( )调和成的。
1 苏洵 苏轼 苏辙2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 一 311篇 诗三百 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4 死而后已5 赤贫 明示6 这是要填诗词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要是我就不由吟诵:这TMD,怎么出门7 不是一个城市吧 丽江 大理 西双版纳是地区?8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9 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10 蓝+黄=绿 蓝+黄+红=黑?
1苏轼 苏辙 苏洵2《大学》《中庸》《孟子》《论语》3(抱歉)4死而后已
苏洵 苏轼 苏辙2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
305篇 诗三百 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4
这是要填诗词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四书&大学&&中开篇就说维新,古人重四书五经,为什么书上还说古人守旧?选自&&四书&&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四书&大学&&中开篇就说维新,古人重四书五经,为什么书上还说古人守旧?选自&&四书&&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
四书&大学&&中开篇就说维新,古人重四书五经,为什么书上还说古人守旧?选自&&四书&&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你说的书上说古人守旧是什么书?谁说的?针对什么事什么现象说的?他说的古人又是指哪个朝代的人?举例来说,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和守旧的保皇党人现在都是古人了呀.四书中的新字,各有不同,更多的是自我反省后成长的意思.以政治来说,守旧主要针对的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汉唐甚至明朝中后期都还是比较开放的.习俗的话宋之前应该都比较开放的,宋之后的道学才开始显得守旧,即使如此,明中后期的心学思潮也是冲击.再比如,先秦的百家争鸣,够古了,是新还是旧?魏晋风流,是新还是旧?五四大讨论,是新还是旧?那时的有些思想,现在人看起来都会觉得太新了. 四书作为国家取士必考科目,应该是宋代的事.甚至科举也不过从明朝开始.所以对四书的看重也应该是从宋代开始,不是所有的古人都看重的.当前位置:
>>>(附加题)《四书》《五经》是古代莘莘学子的必修课程,即使在当今也是..
  (附加题)《四书》《五经》是古代莘莘学子的必修课程,即使在当今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四书》具体指
A、孔子的学生子思写的一部儒家著作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诗经》《论语》《孟子》&&D、《大学》《中庸》《春秋》《诗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湖南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附加题)《四书》《五经》是古代莘莘学子的必修课程,即使在当今也是..”主要考查你对&&文史常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易误解的文史常识:(1)“先母”“先父”已作古 “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4)“莘莘学子”多少人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点拨:文史常识的掌握没有捷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辨别和识记才能准确、灵活运用,主要的考查题型也比较灵活。其中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和判断题、改错题都有涉及。中国古代主要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发现相似题
与“(附加题)《四书》《五经》是古代莘莘学子的必修课程,即使在当今也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3277198634187548111400174493105720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还有啥_百度知道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还有啥
提问者采纳
《中庸》和《孟子》、《周易》(《易经》)和《左传》、《尚书》、《礼记》。《五经》是指《诗经》、《大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四书五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四书五经中大学 读后感是读四书五经中大学的感想!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四书五经中大学 读后感是读四书五经中大学的感想!
四书五经中大学 读后感是读四书五经中大学的感想!
读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之道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之为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学校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则是教人如何为人.《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大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价值.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人要崇尚善性与良好的德行,就是像忠、孝、仁、义等品质,所以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资格把别人甚至集体,乃至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亲民”则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在此的“亲”可不是我们现代文中的意思,不是亲近,而是古文言文中的释义,通“新”,就是说要努力做个新人,创造新人,把人落后的一面彻底改变的人.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后那句“在止于至善”,做到前面两句,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要做到以上的最高境界,就应当达到那八个具体的步骤.先“格物”就是要求我们探求事物的本来原理,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致知在格物”;再致知,“格物而后知”是要求我们得到知识后,之后的事就是心意诚实,以真诚去追求真理,然后在真理中心安下来而不为物欲所蒙蔽,才能公正诚明,无所偏失.做到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才能被人接受,并且受人拥戴.然后就是最后一级,保护好家庭,协调好家里的关系,从而使各个家庭安定祥和,这样一个国家才可能稳定,稳定了才可以达到昌盛,而国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我们可以达到的很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慢慢去体会和完善就可以做到,其实开始做就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我能做到,你也可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t br g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