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梨苗小时候怎么样,大了又怎么样

城市晚报 - 多媒体数字报
第A08版:A08、A09 城事
&&&&&&&&&&
李玉刚:在珲春一上午 找到了家的感觉
  带回北京,让亲朋好友都尝尝
  城市晚报讯&昨日,前来珲春购买苹果梨的李玉刚,在活动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表示,此次来到珲春,是他关注家乡苹果梨销售情况的一个开始。回到北京之后,他还将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推介珲春苹果梨。“好久没坐热炕头了,真不愿意下来。”李玉刚对记者说,虽然在珲春只有短短一上午,但是他找到了久违了的家的感觉。  记者:当初为什么决定做这件事儿?  李玉刚:当初在网上看到的“在吉林”、“果农”这两个字吸引了我,这是我的家乡,这两个词让我当晚特别难受,开始不自觉地唉声叹气。小的时候和母亲走街串巷地卖过水果,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感触特别深。  记者:今天的苹果梨和小时候吃的是一样的味道吗?  李玉刚:是一样的,还是一个味道的,但是这个比我小时候吃的要大。小时候没买过这么大的。我小的时候就知道这边的苹果梨好吃。这些天一直在做这件事,希望扩大延边苹果梨在全国的知名度。我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多少,果农不容易,一年就产这一次,希望果农能多卖一些钱。  记者:苹果梨进京后,北京人民会不会喜欢?  李玉刚:北京人民肯定喜欢,我在北京,每年过冬的时候,都希望能吃到苹果梨,但都是要回到老家才能吃到,北京还没有这种水果。苹果梨属于一个物美价廉的水果,而且特别好吃,营养也特别好,还是非常希望家乡的苹果梨能够销到北京去,也希望有北京的水果商能够认可我们家乡的苹果梨,能够把它引到北京去,希望每年的冬天都能在北京吃到家乡的苹果梨。  记者:到了农村有什么感觉?  李玉刚:非常亲切,还是非常愿意回到这样的地方,在城里,都是钢筋水泥,那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而农村是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也是非常亲切和熟悉的一个环境。包括这次到双新村,或者是我回自己家,都能把所有的不愉快忘掉。  记者:对于这件事情,您有一个什么样的期待?  李玉刚:我感觉2000箱的苹果梨是在我能承担的范围内。当时并没有多想,随后渐渐地深入,了解情况、原因之后,非常理解农民的心情,但是市场不受人为控制,我心里还是非常心疼的。所以我决定来这么一次,通过我的行动呼吁一下,东北冬天特别冷,希望都能尽早卖出去。  记者:这些苹果梨运回北京之后,有什么打算?  李玉刚:这个暂时还没想,但是肯定要送给朋友们一些,让他们都知道苹果梨有多好吃,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也间接地促进苹果梨的销售。  (本版稿件&记者&蔡铮&邵梁&冯超&卢玉鸽&周和/报道&李煦/摄)
城 市 晚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梨子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