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亩款几月打到巨人卡里和姚明

您的位置:
农民算种地账:一亩地赚几百 不如打工几天赚的多(图)
发贴人:218.20.229.*发贴时间:【】[]
&& ()&& ()日 08:14 来源:半月谈
3月21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贾寨镇村民在给小麦施肥。&& ()&& ()&& ()&& ()
  春回大地,各地农民又开始忙碌起来,进行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工作近日半月谈记者走进田间地头,采访了山东、重庆、湖北等地多位种粮大户,他们反映,春耕备耕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但种粮效益低、风险大的现状仍让他们忧虑不已
  种粮大户效益低
  以前农村有“散户种粮亏本、大户种粮得利”的说法,不过情况正在改变,不少种粮大户也是踩在盈亏平衡点上在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种粮大户张风一边蹲在田坎边指挥工人撒种育秧,一边给记者算起了规模种粮的收入账
  “种一亩水稻,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要300多元、人工费用400元、土地费折算成现金在700元左右,一亩地总将近1500元”张风说,2013年水稻市场价是1.32元/斤,按每亩600公斤单产计算,收入是1584元如果不算上政府大户补贴,一亩地就赚几十元,“无论怎么算,都是不划算”
  近年务农劳动力迅速上涨记者行走在田间地头,放眼所及,田里干农活的几乎清一色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农业劳动力短缺,60岁以上的老人成了种田‘主力军’,他们的工价也不低,平均每天要70元以上,给少了还不愿干”一位种粮大户说
  不少种粮大户反映,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土地租金、农业贷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民规模种粮收益下降,粮价虽然在涨,但始终涨不过土地租金和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掉了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收益
  “每年开春,秧苗还没栽到田里,就要预先给农民支付近100万元的土地金这样大的一次性支出,想起来都觉得风险不小”重庆市荣昌县清江镇种粮大户唐运毅说
  唐运毅2012年了1000多亩水田种水稻,租地当年就出现亏损,第二年也仅保本他告诉记者,县内一些水源、基础设施较好的村社,稻田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七八百元一亩,比2009年时高出200多元大户租地压力一年比一年高,效益却没见起色
  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富民源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修甫对此也深有感受刘修甫说,这两年土地费用上涨明显,2007年土地年租金为300元/亩,已涨到600元/亩~700元/亩
  “算上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种粮的年约900元/亩,再加上700元/亩的年租,总就是1600元”刘修甫说,这样算下来,一亩地每年就赚几百块钱,农民出去打工一天至少能赚100多元,干得好的有两三百元,怎么都比种地强
  靠天吃饭风险大
  湖北省随县种粮大户肖保新去年光抗旱就花了二三十万元,一见到记者他就大吐苦水:“虽然抗旱花了不少钱,但还是减产近30%,亏了30多万元,再这样亏下去,土地费都付不起,真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近两年连续亏损了四五十万元后,肖保新坐不住了,他打算转变种植结构和经营模式“以后要种有机稻,今年先试种500亩,争取卖出好价钱;今年还要建几十个大棚种蔬菜”肖保新说,种水稻没效益,只能种蔬果规避风险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肖保新表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差是农民种田“最发愁、最不满意”的一点由于相关部门土地平整过程中,沟渠、泵站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每年至少要拿出5万元搞水利配套
  二是农资订购“一条龙”联合社与安徽一家化肥厂签订了供销协议,统一供应化肥,不仅每袋价格比市价低30元,而且送货到地头、保证质量
  三是种植收割“产业化”“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纳入联合社后,由20名农户、67台农业机械,统一负责全村一万亩土地种植、收割
  四是粮田管理社会化“家家丰”农技服务合作社技防队长黄新江和4名队员,利用12米宽的喷药机械,就管理了全村的土地这种机器每台每天可管理240亩地,不仅防治蚜虫等病害,还能为庄稼补充微量元素同时,浇水、施肥也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浇水每人每天150元,施肥每亩地10元钱……在郑保屯村,职业农民已经从田间地头走来
  经过2012年至2013年种植季的义务服务引导,在2013年至2014年种植季,联合社又调整了盈利方式黄亮存介绍,今年除去种子、化肥、人工、种收等后,农户获得所卖粮食纯利润的60%,联合社则提取40%作为公积金用于日常运转,以及抗水旱灾害、更新农机等年底,联合社在公积金中抽取1%至3%作为管理费,为联合社工作人员开“工资”如果再有剩余,将返还给农户
  村里土地“合”起来种以后,农民实现了增收据了解,合作社成员可通过农业机械参股和农技防治参股的方式获利“通田”农机合作社监事会会长范召入,自己拥有两台拖拉机、一台玉米收割机和小麦收割机,每年可通过合作社耕种、收割挣17万元当然,新型农机的投入也不小
  再说普通农户,村民姜桂齐是农电工,平日没时间打理责任田,这次他把4亩地“全托”入社这样一来,每亩地化肥便宜30块钱、耕地节省20块钱、农药节省25块钱、收割省5块钱……
  算下来,比自己种粮每亩地少投入200元同时,由发达集团统一收购麦子,每公斤比市场价高8分钱,一亩地还可多收90多块钱“不用自己操心,每亩地干挣1800多块钱算上省下的时间干农电工挣的钱,收益比以前高不少呢”姜桂齐说
  “合”起来种地后,郑保屯村向上级争取资金也更容易了,如今,村里已经修了360米的沙石路、打了25眼机井、建了4台变压器目前,他们正在申请建设两处扬水站,希望彻底解决机井浇地“不给力”的问题(记者 许士涛 董玉龙)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农民算种地账:一亩地赚几百 不如打工几天赚的多(图)》&&&& 地址: .cn/Article/201404/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北京庄扎根黑土 几月开垦千亩地
发布时间:日 13:36:34点击数: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
法制晚报讯 在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凭着一腔热血率先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带着解决国内粮食供应不足的目标,他们决心开发北大荒,扎根北大荒。从最初搭建的简易帐篷到日后的北京庄,他们用自身的行动给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后,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都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
杨华:有人想当&逃兵&,他写下血书
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西黄村的杨华从小就有一个报效祖国的热血梦想。1952年4月他开始担任西黄村乡乡长。此后,他处处响应国家号召,将乡里治理得有声有色。1955年,当听到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北京团市委召开的第三次团代会上对青年人开发祖国边疆的号召后,他便连同李连成、李炳恒、张生、庞淑英四人一起发起并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作为发起人之一的他担任队长,随后从800多名志愿者中选取了60名青年,于同年8月30日一起奔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展垦荒工作。
&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这是当年垦荒队里知青们时常挂在嘴上的顺口溜。黑龙江的严寒天气虽然让原本就艰苦的生活更显艰难,但仍旧未能磨灭知青们的满腔热情。
但在长期恶劣的天气及繁重的工作下,还是出现了逃兵。10月中旬的黑龙江树木繁茂,是最佳的伐木季节。杨华瞅准了这个最佳时机,派出先遣组套上马车进山伐木。但天意弄人,离开的当晚就刮起了北风。北风呼啸了整整一夜,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零下30多度的气温足以让所有人都失去了出门的勇气。
就在杨华队长和先遣队员抵达伐木点的时候,老远传来了一阵争吵声。一位青年嚷着要回北京,任凭队友们的苦口相劝,他仍然非回不可。虽然见到队长后,还是不好意思地蹲在了墙角,但严寒着实冰冻了曾经的热情。杨华队长尊重了青年的意愿,在当晚召开的讨论会议上,他咬破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在木板上写下了&忍受、学习、团结、斗争&八个大字。这是胡耀邦书记送给他们的赠言,更是杨华队长始终牢记和贯彻的方针。队员们看着脸上、耳朵上都冻出泡的队长,沉思良久。
除了寒冷,在荒凉的北大荒还有一样让知青们分外恐惧的东西&&狼群。
在四周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垦荒队的帐篷在黑夜下显得孤苦伶仃。毫不知情的队员们此时还在帐篷里有说有笑,互相逗乐。突然,一个女队员尖叫一声。大伙儿顺着声音朝帐篷周围望去,几双绿莹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帐篷内的队员们。帐篷外的狼群早就蓄势待发,纷纷凑到帐篷一角开始撕扯帐篷。大伙儿惊慌失措,内心惶恐至极,从未在野外生存的队员们几乎手足无措。两个男队员定了定神,抄起一旁的两支&三八大盖&就朝着帐篷外一通扫射。狼群听到枪响,落荒而逃。
第二天晚上,大伙儿为了防止狼群的再次袭击,在帐篷的四周点上了火堆还指定男队员轮流站岗,只要狼群一接近就开枪扫射。就这样,队员们安稳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但每当想起那个被狼群包围的夜晚还是心有余悸。
从1955年9月至11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杨华队长的带领下垦荒队员们一共开垦了1200亩田地,垦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次年3月,第二批垦荒队员的到来,大伙儿齐心协力,开荒速度又有了空前的提高。到1956年的5月,可播种土地到达4200多亩,一系列喜报振奋人心。
豆秆当柴火,豆皮喂牲口,北大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景象。杨华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笔记本,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当年的所有数据:&1956年秋,大豆约20万斤,萝卜30万斤&&&
一个闪电、几个炸雷
夺去了年纪最小的队员的生命
虽然丰收给垦荒队员们带来无数的喜悦,但那艰辛的过程中仍有不少让人伤感的回忆。麻友是当年最小的垦荒队员,但他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马虎。1956年的夏天,麻友和六名队员一起下山割草。当时天空中乌云密布,云层低得几乎触手可及,突如其来的一个闪电和几个炸雷像连珠炮一样在地面上炸响。所有的队员们都被震得倒在了地上,缓和一会儿后,大伙儿都踉踉跄跄地爬了起来,此刻唯独麻友仍旧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队员过去一看,才发现麻友已经离开了大家。大伙儿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他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叫醒这个&熟睡&的队友。
年纪最小的麻友曾是队中的开心果,给大家吹口琴,说快板,读书报,每次都逗得大伙儿哄堂大笑,白天的疲惫也都因此一扫而光。看到眼前&熟睡&的小队友,大伙儿不禁潸然泪下,轻轻地将他平日最爱的口琴装进了他的上衣口袋,还有那支金星钢笔。
随后,大伙儿将麻友安葬在了通往凤祥镇的路边。在这儿能看到垦荒队的营地,还能望见嘟噜河和一望无际的黑土地。队友王进明曾回忆说:&每到他的忌日,大伙都会去坟上祭奠,坟头总是干干净净,没有一棵杂草。&
1985年,原来的垦荒队营地变成了北京庄,杨华队长带着队友们一齐将麻友接回北京庄。此时,麻友的墓里只剩下那把口琴、洗漱杯和金星钢笔。杨华队长拿起钢笔在麻友生平中写下了&永垂不朽&四个字。就这样,麻友永远地睡在了那片肥沃的黑土地里,他和无数的垦荒队员一样,将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那片黑土地。
因缺少水源果断搬离刚刚建好的&北京庄&
从首都青年到垦荒队员,再到北大荒人,庞淑英真正地做到了扎根黑土地。
当年,她作为发起人之一,和杨华等人一起带着第一批垦荒队员来到北大荒。其间,庞淑英协助杨华队长的各项工作将垦荒队管理得井井有条。尽管如此,庞淑英仍然多次当众提出反对意见。在垦荒队到达北大荒后,队员们精心选址,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建起了&北京青年集体农庄&,简称&北京庄&。在这里,队员们告别了帐篷建起了宿舍、马厩、操场和青年之家。
但好景不长,北京庄的北面是一座岩石山,没有现成的水源,而打井取水后水质极差,味道发涩。虽然如此,但面对大伙儿辛苦建起的家园仍然有不少队员不愿意就此放弃。面对两难境地,庞淑英果断地对大伙儿说&咱们既然能够建起这么好的家,一定能再建一个更好的。&就这样,庞淑英顶着不少的反对意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搬家。
庞淑英的果断和决绝绝不仅仅如此。上世纪70年代末,庞淑英身患重病,不得不回北京治疗。此前一直坚持留在北大荒的庞淑英再次拒绝了领导们让她调回北京工作的建议。病一好就又收拾行李回到了农场。就这样,她默默地扎根在了那片黑土地,带着无数和青春有关的记忆。
如果您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
法晚新媒体矩阵
扫一扫·更精彩
扫一扫 关注法晚微信
扫一扫 关注法晚微博
扫一扫 关注观海内参
扫一扫 关注皇城根侃爷
扫一扫 关注色相
扫一扫 关注言字旁
扫一扫 关注国安体
扫一扫 关注悦读墅
版权所有 法制晚报 2006 京ICP备号 京新网备2010010号 京公网安备
本站通用网址:嗯,下岗工人也苦,这我也承认!但是,除了残疾人不说,农民工到城里打工能找到工作,下岗工作不能吗?农民工还得租房子住是吧?下岗工作总是在城里有家吧?一个月几百元的下岗补贴,是不多,那你知道那时候农民一亩地一年收入多少?_回龙观社区网
《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资深长老
经&验&值:17915
魅&力&值:318
龙&&&&币:10450
积&&&&分:10460
注册日期:
嗯,下岗工人也苦,这我也承认!但是,除了残疾人不说,农民工到城里打工能找到工作,下岗工作不能吗?农民工还得租房子住是吧?下岗工作总是在城里有家吧?一个月几百元的下岗补贴,是不多,那你知道那时候农民一亩地一年收入多少?
不是要和你比谁更苦,但是中国的城乡平均收入差距从来就是三倍左右,这总是不争的事实吧?每年的平均收入差距这么多,几十年积累下来有多少知道吗?知道为什么农民工要比下岗工人更能忍受脏活累活苦活,就是因为农民比下岗工人更穷,更没有选择懂吗?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0次 &&
&相关文章:
-&(271字节&阅读:503次&跟贴:41
-&(53字节&阅读:68次& 13:17)
-&(阅读:34次& 13:21)
-&(阅读:41次& 13:30)
-&(53字节&阅读:39次& 13:33)
-&(阅读:31次& 13:37)
-&(阅读:43次& 13:34)
-&(阅读:28次& 13:37)
-&(阅读:27次& 13:41)
-&(阅读:100次& 13:38)
-&(53字节&阅读:48次& 13:44)
-&(阅读:42次& 13:46)
-&(阅读:17次& 13:50)
-&(阅读:32次& 13:41)
-&(阅读:24次& 13:40)
-&(阅读:32次& 13:37)
-&(阅读:35次& 13:40)
-&(阅读:30次& 13:43)
-&(阅读:15次& 13:51)
-&(348字节&阅读:145次& 13:38)
-&(阅读:28次& 13:39)
-&(阅读:28次& 13:40)
-&(阅读:41次& 13:43)
-&(阅读:21次& 13:45)
-&(阅读:24次& 13:46)
-&(阅读:32次& 13:48)
-&(阅读:52次& 14:01)
-&(阅读:28次& 13:51)
-&(阅读:21次& 16:46)
-&(阅读:68次& 13:44)
-&(阅读:30次& 13:47)
-&(阅读:44次& 13:57)
-&(135字节&阅读:47次& 14:00)
-&(阅读:21次& 16:53)
-&(阅读:25次& 16:59)
-&(259字节&阅读:101次& 11:41)
-&(352字节&阅读:59次& 11:49)
-&(阅读:22次& 12:47)
-&(阅读:30次& 13:10)
-&(阅读:17次& 14:20)
-&(阅读:26次& 13:13)
-&(阅读:30次& 13:39)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租用一亩地,0.9元一平方,一个月要几多少元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租用一亩地,0.9元一平方,一个月要几多少元
租用一亩地,0.9元一平方,一个月要几多少元
一亩=60平方丈=60*100平方尺=60*100/9平方米=2000/3平方米租金=(2000/3)*0.9元=600元
1亩 = 666.667平方米.
那大约 就是 0.9 * 666.667 = 600元.
在我老家耕地这价相当于1年租金.
如果0.9元为年租金,那每月相当 600 / 12(月) = 50元.企业往员工工资卡里打款时,一般是几时到账?_百度知道
企业往员工工资卡里打款时,一般是几时到账?
我们的工资卡是建行的,下午打款的话,一般几点能到帐?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亩补贴款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