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德与国学是中华国学经典典中的吗

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体验教育系列读本 小学·卷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搜索:
  书 名  
  书代号  
  作 者  
  ISBN  
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体验教育系列读本 小学·卷一
作  者:李若缘 岳红云《“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
出版时间:
字  数:80 千字
书  号:196824
ISBN:978-7-300-19682-4
开  本:大32
包  装:平
印  次:1-2
定价:¥28.00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cn),联系电话:010-
为了帮助中、小学了解和掌握国家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政策和新趋势,交流新经验,全面提升国学经典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让教师熟悉经典教育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体验教育系列读本》编写委员会历时数年,在国学名家、当代家庭教育专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的学术指导下,精心设计研发了兼具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用性的本套系列读本。本系列读本以全人教育(健全品格教育)与全息教育(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为特色,旨在促进文化传承、品格塑造。经典解析力求学术纯正、内容系统。通过系统地情境体验学习,使学生掌握为人处世、学习、沟通交流、观察思考、应变应对、仁爱爱人、坚定坚持、尊老敬贤、自信谦恭、独立自理等技能常识和传统美德,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德行的社会英才。本书适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作为思想品德课教材加以使用。
李若缘 岳红云 余荆圃
编著 《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体验教育系列读本》编委会
第一单元 恻隐之心即为仁
第二单元 严于修己即为义
第三单元 尊师重道即为礼
第四单元 是非之心即为智
第五单元 言必行之即为信
第六单元 劝人以善即为忠
第七单元 学会感恩即为孝
第八单元 生活节俭即为廉
第九单元 愚昧无知即为耻
第十单元 积极竞争即为勇
录 经典吟诵
单元导读 帝王蛾
见过帝王蛾的人常常会惊叹,它们是如何拍打翅膀让自己肥胖笨重的身体飞起来的?在每只帝王蛾破茧而出的时刻,这狭小的茧就成了一道生命关卡。在全力破茧而出的过程中,太多幼蛾力尽身亡,成了“飞翔”的牺牲品。有人心生怜悯,把茧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幼蛾就从那里轻松地钻了出来。但是,所有获得帮助的幼蛾却永远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帝王蛾那道生命关卡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痛苦的挤压,它们的血液才能顺利输送到翅膀中;惟有两翼充血,才能振翅高飞。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只有凭借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就飞翔的梦想。
严于律己即为义
[释析]“义”为合宜,体现在事情上就是处事合理;人能处事合理,根本在于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积极修养自己就是“义”的开端。
人物简介 杨震(?—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时期名臣。杨震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后师从于太常桓郁,通晓经籍、博览群书。众儒生称赞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南朝o范晔《后汉书o杨震传》
东汉的杨震为官清廉,他在荆州做刺史时,发现王密富有才华,就推荐他做了昌邑的县令。后来,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去拜见杨震,两人聊得很高兴。到了深夜,王密从怀里拿出些黄金,说:“我准备了点儿小礼物,希望您不要拒绝。”杨震说:“我推荐你做官是想让你为民做好事,而不是送我什么东西。”王密说:“这都深夜了,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很惭愧,赶紧告辞了。
义,己之威仪。从我羊。
——《说文解字》
严于律己 随心所欲 克己奉公
自由散漫 为所欲为 恪守本分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论语》
[释义]修己:修身。以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下面的词语哪些是“修己安人”的同义词,哪些是“修己安人”的反义词呢?
凡fán 取qǔ 与yǔ
贵guì 分fēn 晓xiǎo
与yǔ 宜yí 多duō
取qǔ 宜yí 少shǎo
——《弟子规》
闻wén 誉yù 恐kǒng
闻wén 过guò 欣xīn
直zhí 谅liàng 士shì
渐jiàn 相xiāng 亲qīn
怨yuàn 欲yù 忘wàng
抱bào 怨yuàn 短duǎn 报bào 恩ēn 长cháng
晋代时有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名叫祖逖[tì],他和好友刘琨一起在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做官。二人感情深厚,经常睡在一张床上,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当时政局动荡,祖逖和刘琨都很忧虑。一天晚上,祖逖和刘琨睡得正香,一阵鸡叫声惊醒了祖逖。祖逖看看窗外,天还没亮。他叫醒刘琨,边穿衣服边说:“别人都说半夜鸡叫不吉利,我就不这么想,这不是在催促我们起床练武吗?我们以后一听见鸡叫声就起来练武吧。”刘琨欣然同意。从此,二人天天起早练武,后来终于成为文武全才,也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热 门 图 书
作者:周华明
定价:¥32.00
作者:商玮
定价:¥28.00
作者:杨絮飞 李娌
定价:¥25.00
作者:马建堂
定价:¥118.00
作者:[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
定价:¥68.00
作者其他图书
作者:李若缘 岳红云《“中华十德”国学经典情境
定价:¥28.00
相 关 图 书
没有相关图书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
邮编:100080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今天是:西历
您当前的位置:&>&&>&
&  1、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割舍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信仰归宿。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十七大报告和习近平副主席相关谈话对此有所论述。
&& & 2、国学尤其是其主干儒学之中的的四书部分是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庸、耻、勇的集中人文教化课。学习国学是解决目前人伦共识缺失与道德底线沉沦的良方。温总理的工作报告与相关谈话对此有所涉及。
&&&  3、大量快速诵读古典绕口性文章,可以开发人的右脑记忆能力,儿童若能诵读一万个小时经典,熟背三十万字词中外经典,每部经典诵读300篇左右(外语经典800篇以上),抄写10-20遍的话,则可以形成一种接近于过目不忘的超右脑照像记忆能力。历史上多数学人的学习历程与最新生命科学都证明了这一点。
&&&  4、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大量认字。现在一般人认字不过之间,大学文科教授认字不超过7000字,而四书五经学习者的识字量为10000字左右。
&&&  5、可以学习大量古典历史文化知识,仅蒙学读物《龙文鞭影》一书就有1500多个历史典故。
&&&  6、可以建立文言文话语体系,形成文言文书面语言写作能力。仅《古文观止》二百二十篇文章就足以形成文言文写作能力。
&&&  7、可以学会讲说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形成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素质。
&&&  8、可以形成汉英口译笔译能力,建立强大的外语和古汉语语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还可以当翻译谋生挣钱。
&&&  9、国学是和平统一台海的共同思想文化资产,同文同种之同文即指国学尤其是其主统儒学。反台独的最大最可用的资产是中华传统文化即国学。。
&&&  10、国学强调执中、致和、尊道、贵德、仁义、孝悌、秩序、自然、人文、教化、循环、节俭、谦下、利生、亲民、爱人、自强、不息等精神理念。是解决今日人类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二十一世纪,智慧的人类终将形成以中国国学为核心思想的人类崭新文化。
转自儒家中国15:32:10 来源:南王学校 记者:宁彦泽 点击次数:
南王学校通过国学课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临患不忘国,忠也。”“位卑未敢忘忧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是南王学校国学课堂上,学生们诵读《忠德篇》中的部分章节,稚嫩而又铿锵的读书声让听者肃然起敬。爱国诗人屈原以死明志,商人玄高智退敌军,苏武牧羊受尽艰辛却始终想着祖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敬业故事成了学生回家跟父母聊天的主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国学经典、历史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国学课程的一个重难点。精选教材,深入教研,经过大量的查阅、调研,《中华十德与国学》走入了南王学校的国学课堂。“忠德篇”“孝德篇”“礼德篇”……每一个主题都有相应的历史故事,再配以历代经典言论,加以详细阐述并指导学生生活中如何践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提倡和追求的价值观在故事中展示,在诵读中内化,在践行中体会。与此同时,让立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学课堂深入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而带动家庭,更有助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提倡讲历史故事,诵读国学,进而设立国学校本课程是为了让国学真正成为学生在学习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国学课程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采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这样更容易使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配合国学课程,南王学校还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开设了传统剪纸、中国象棋、软笔书法等项目。让学生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今天的幸福和谐生活,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中华国学浸润孩子的心灵(组图)
  编者按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巨大能量源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跨越、壮大,不断地谱写壮丽辉煌、可歌可泣的新篇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以及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竞争激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显得越来越明显、清晰,越来越紧迫、关键了。
  河西区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适时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种下中国根,留住中国魂,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学校。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学校德育,是以德立教的重要方面,是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独具河西特色的文化德育之路。
  河西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明德国学馆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本市文史馆馆员柯兰女士创办的,是本市以及北方地区第一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普及国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民办公益性教育机构。成立三年来,国学馆开展了大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宣讲近百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7月6日,明德国学馆成立。
  7月11日,在曲阜“三孔”设国学教育基地,实地实景学习《论语》,感悟孔子思想和情怀。200名师生接受培训。
  5月开始,国学馆为教育系统培训中小学国学师资。各校相继开展国学教育,一年有三万多学生受益,并涉及到学生家庭。
  5月开始,深入中小学、社区、社会团体、街道、企业宣讲和辅导经典著作学习。
  8月,在世界红万字会台湾总主会天津办事处主任娄壮志女士热心资助下,国学馆成立道慈培训班,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国学知识。2006道慈班里
  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陈致宏)进入四月,河西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区各中小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30所传统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更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河西学子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从2007年开始,河西区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始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创立了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五德目标”,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广泛开展相关教育。区教育局依托明德国学馆以点带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并对各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辅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创设学习机会,组织他们参加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的培训。各实验基地校在学校国学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著作的导读,并利用晨读时间广泛开展诵读。2009年,已有20所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在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过程中,河西区教育局和各个学校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传统伦理显像化,让现代的道德行为标准在传统经典文化中找到依据。在“每天告别一陋习,良好习惯我养成”的主题行为规范教育月中,每个学生为自己制定了“十个文明好习惯”,有效促进了行为规范的落实;以“我为社会献爱心”为主题的“河西学子爱心行”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们定向扶助残疾特困家庭112户,帮扶特困家庭学生100余人,爱心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增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仁爱之心关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各校还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在所属社区建立了“美德实践基地”,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作用;寒假期间开展的“做中国人、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的年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借助奥运盛事这一契机,以“经典文化迎奥运”为中心内容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行为中体现出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刻理解。
  随着河西传统经典文化教育的不断延伸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其纳入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课。明德国学馆
  大事记3月到年底,和区教育局共同组织选派30名教师赴京参加国学师资培训。 8月,道慈培训班一期结业。
  10月,帮助培杰中学《论语》进课堂。
  10月,道慈培训班二期开班。
  10月,为社区普及国学教育服务。为全区十三个街市民学校进行四个月的国学师资培训。 张宝强是家里的独孙,所以特别受家人的宠爱。每天吃饭时,总是挑自己喜欢的吃,从不懂得让别人。参加道慈班学习之后,孩子的行为举止逐渐发生了变化。每天吃饭前,他帮妈妈拿筷子、盛饭;吃饭时,他主动帮爷爷夹菜。《论语》的学习,让他懂得了如何去尊敬长辈,如何去关心他人。
  魏鸿鑫是妈妈眼里的乖女儿,但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在她身上也有所体现。过去,春节收到压岁钱后,从来都是自己存起来自己用。学习了“孝”德之后,她从此懂得了“孝”的真正含义。孝,不仅是让他们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敬”长辈。于是,她把自己存了很久的压岁钱,为爷爷奶奶买了按摩器,为爸爸妈妈买了衣服。
  王鹏越上五年级时,家里又多了一个妹妹。随着自己长大,父母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妹妹身上,他心里有些不平衡了。自从在道慈班学习到很多的做人道理后,王鹏越意识到自己要去爱周围所有的亲人,爱父母就要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从那以后,他在父母忙于工作的时候,就把照顾妹妹和干家务都承担了下来。
  海河中学:
  诵读经典
  陶冶性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走进培杰中学,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论语》中的精典名句,学生们大多能信手拈来。把《论语》课程列入校本教材,并经过近3年的尝试和实践之后,培杰中学的“《论语》进课堂”活动已初见成效。
  说起培杰中学的“《论语》进课堂”,就不能不提校长张鼎言。从42中到北师大天津附中,再到培杰中学,他始终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道德规范存在的滑坡现象,2006年,他决定对学生道德思想教育进行“改革”,尝试将国学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成材之前先成人。当时,恰逢天津市明德国学馆刚刚成立,国学馆负责人柯兰女士也正在致力于国学的推广和弘扬。借助国学馆的力量,培杰中学把《论语》引进了课堂。2008年,学校正式将《论语》列入校本教材,初一年级开设该课程,《论语》也成了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
  经过3年的尝试,如今的培杰中学在国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走在校园里,人们随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问及原因,初一·1班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将《论语》更加深入透彻地教授给学生,学校在每周二的例会上组织老师集体听柯兰老师讲课。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讲解,学生们对“孝、礼、勤、诚、耻”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了往日“师”与“生”的隔阂。课堂上,老师传道授业,学生谨听教诲;课堂外,学生主动与老师成为知心朋友。而这些,都是“《论语》进课堂”之后结出的硕果。
  “在家更懂礼貌了!”“对爷爷奶奶更加孝顺了……”对于孩子的变化,家长们感到欣喜。培杰中学把《论语》作为校本教材,并列入课表,不仅有效拓宽了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实效,同时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张校长说,学校在开设《论语》课的同时,特别注重其最终取得的效果,每次家长座谈会时,《论语》课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总是成为家长之间交流的主要话题。不难看出,国学教育发挥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学生言行上的变化给家长带来的欣慰,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后,当国学教育和其他课程一样形成系统教育之后,变化将会更多地呈现在学生身上。再过两年时间,这个目标的实现一定会成为必然。”谈笑间,张校长的喜悦溢于言表。记者郝培杰培杰中学:
  《论语》进课堂 2009年2月,编选《论语》十德教材(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2009
  感悟 感触 感想 感悟 感触 感想
  春光明媚的四月,百年名校海河中学的校园里,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着学子们的心,一年一度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月正在开展着,诵读国学经典成为校园中一道风景。
  海河中学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重德育渗透,在人文学科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2006年开始,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中,在初中研究性学习中以“美文鉴赏”课程的形式引领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高中开设8门校本选修课程,包括《中国传统小说发展概述》和《中国文化要略》、《中国古代文化礼仪》等,使学生从中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该校各年级还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国学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民族悠久文化教育:初中年级开展《弟子规》诵读,高一年级开展《论语》解读,高二年级开展《孟子》解读。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净化了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弟子规》是该校新生特训营中的必读篇目。在精美的文字后蕴藏着一个个虽然短小却寓意深刻的故事。在海河中学初中年级,一学期的诵读,让海河学子在行为上得到规范,陶冶了性情,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们自我约束,相互提醒,懂规矩,讲礼貌,取得了很多方面的进步。
  今年是该校的“校园文化年”,学校将继续以国学经典诵读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将通过“五个一工程”,即:一项生活技能,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乐器,一个感恩情怀,中英文美文100篇,其中中文100篇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精髓名篇,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解读国学经典,来通晓人生智慧,提升文化品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记者陈致宏2008年,我三次参加了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儒家经典师资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以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国学大师钱逊为代表的多位北京知名教授、学者亲自授课,还请到了台湾的知名学者作报告,使我们再一次陶醉于国学的魅力中。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国学教育的内容是无比深厚与宽泛的,甚至说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国学,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传统的“国学”概念,实际上还包括了戏剧、书法、气功、太极拳、民间工艺和中医药等等。
  我认识到,我们每天所进行的教育中都包含国学教育的成分,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在班级中积极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保证每天按照统一的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一名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同时开展竞赛,激发热情。通过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了解了中华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使许多学生纠正了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孩子们了解其文化内涵,传承其文化精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但只要我们努力,孩子们会在国学经典文化的滋润下,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让国学之花开遍校园
  河西区四号路小学教师 孟宪政 传统文化
  在我心中
  天津市新华中学 高三·1班杨骏楠在天津师大二附小,提起国学教育,老师、孩子、家长们并不陌生。走进学校,到处可以感受到国学教育的成果。“传承文明,颂扬美德,与经典同行”、“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美德润童心”两幅巨大的红色条幅悬挂教学楼一侧,教学楼前檐下的电子屏,不同时间、不同情境提示着学生“长者先,幼者后”、“步从容,立端正”,激励孩子们践行礼仪,从每一天每一刻做起。从2006年开始进行的这一特色教育早已浸润了学生们的心灵,感染着老师和家长们。
  2006年新学年开学典礼上,该校启动了“传承文明,颂扬美德,与经典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国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正式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学校特别制定了国学学习大纲,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自编教材,以班级和学校活动为主渠道,各学科渗透国学内容,整体推进教学。
  国学启迪心智,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此,老师们充分利用晨会,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的,从人人熟知到人人熟记;利用自主十分钟,老师和学生们还共同将《弟子规》内容编成拍手歌,更便于记忆,高年级的学生还编成了快板、相声等各种文艺形式。在每周的校本课上,教师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并引导大家联系生活交流收获与感悟。
  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国学教育中,学校精心设计,周密策划,寓国学教育于日常活动之中,提高国学教育的实效性。弯下腰拾起操场的落叶,主动拿来鲜花点缀教室,悄悄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干净……孩子们争相为学校做贡献,一个个文明行为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该校共完成手抄报2000余份,召开主题教育班会60多节,布置班级学习园地20多处,校园国学展牌9块,收到家长反馈信1000封。通过诵读国学,学生们了解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积累了大量的好词诗句,学习了解了更多哲理故事、经典成语,促进了学生汉语文化水平的提高。“房室清,墙壁净”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心有疑,随札记”使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快乐与自信;“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为孩子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国学教育让学生们懂得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自身行为、与同学的关系、在家的表现都发生了转变。老师和家长们欣慰地说:我们的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记者陈致宏 师大二附小:
  传承文明
  与经典同行女儿自从进入小学后,每天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诵读国文。从最初的《三字经》到后来的《弟子规》再到现在的《千字文》,孩子已经对国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不喜欢读,到现在的爱不释手。
  一开始,孩子并不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后来在老师和我的耐心讲解下终于明白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等的含义。孩子在家里是独生女,以前她一直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考虑到身边的人,做起事情来也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到底。但是现在孩子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跟学习国文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次邻居领着孩子到我家来做客,我把洗净的草莓递给女儿,让她和小妹妹一起吃,没想到她竟拿起小碗挑了一碗大个儿的递给了小妹妹,自己又拿起碗捡了一碗小个儿的和妹妹一起吃起来。当时我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做,我惊讶地站在原地,激动得要命。客人走后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她瞪着小眼睛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你忘了古代的小朋友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我现在切身体会到学习国文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它可以帮助孩子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是孩子的楷模,我想我们也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把我们的中华情世代传承下去。
  (作者系卫东路小学二年三班孙伟怡家长) 女儿让草莓
  刘玉梅“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我都会带领全班同学齐诵《弟子规》。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宝藏。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将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植根在心中,让它引领青春的航道。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儿时我就对琅琅上口的《三字经》、《百家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当我了解到这些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典时,我更加对其着迷。我阅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经典著作,并将这些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一一铭记在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我学习的方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提醒我与人相处的礼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则告诫我人生旅途中面对挫折要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华文化中的两朵奇葩,我自小便喜爱吟诵诗词,在感叹古人的文思与才情之余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对待事物超然于外的态度;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英雄般的豪情壮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到此处,我们的心中也会涌起一股冲天的豪气!
  在浩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正确对待挫折,学会了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与方法。在阅读历史、感悟文化的过程中,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发扬这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让我们将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植根在心中,一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本文来源: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贴,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评论10893条
评论10882条
评论9378条
评论7739条
评论7247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