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很多老北京的小胡同文化人为什么爱逛琉璃厂

→【】     【】   【责任编辑:
钟辉(实习)
新华网江西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新华网江西频道联系。
※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西频道编辑部 电话:75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您现在的位置:>>
理性解读鲁迅的“生计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第271期
作者:王玉春
  在小说《阿Q正传》中,鲁迅曾用专章讨论阿Q的&生计问题&;近年来,鲁迅本人的&生计问题&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视角下的悖论
  近年来,《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鲁迅时代何以为生》等论著从经济视角考察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对&年可坐得版税万金&的鲁迅的经济状况与生存状态的披露颇具&颠覆力&: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物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时就雇用女工和车夫;后期在上海住大陆新村三层楼房,他和许广平、幼子海婴三人更雇有两个女佣;晚年全家经常乘出租车看电影、兜风、赴宴席&&如此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此阔绰休闲的日常生活,与很多读者心目中那个&荷戟独彷徨&、&怒向刀丛觅小诗&的鲁迅形象大相径庭。
  读者对鲁迅&生计问题&的传统认知与想象,很大一部分来自其文学叙事所传达的生存境况。无论是《药》中对表征华老栓一家生活拮据的&满幅补丁的夹被&不经意的呈示,还是《孔乙己》中对&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穷酸潦倒人生的集中展现,以及《伤逝》中对在社会经济压力下失去附丽的爱情悲剧的渲染&&鲁迅的小说世界充满&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太息&。不仅如此,鲁迅还通过序跋、回忆散文、散文诗等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描述了现代知识分子困厄倾颓的生存境况。如《呐喊》自序对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描述,《朝花夕拾》中对惨痛童年记忆的旧事重提,以及《野草》中对苦闷人生、灰暗命运的冷峻呈现等,鲁迅对人生苦难精神底色的诠释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
  由此,作家的自我诠释与经济视角下的他者审视之间构成饶有意味的悖论。那么,为什么会形成上述悖论?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生计问题&?
  避免片面化理解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被视为五四新文学的重要创作方法,读者往往习惯于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以此角度来解读作家作品。但其实,鲁迅对生存困境的书写、对人生苦难的透视,常常充满着对家国民族的多重想象与建构。所以,读者如果将鲁迅作品中所传达的贫苦困顿的生存境况视为鲁迅日常生活的&真相&,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与史实相去甚远。
  悖论形成的另一原因,还源自于主观意图在创作或研究中的过度彰显。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在启蒙主义文学观念的宏大建构下,对&生之艰&的摹写成为鲁迅等五四作家的自我体认与主动选择,在个人叙事中&痛说革命家史&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同样的道理,研究者从经济角度对鲁迅生存境况的探究,其潜在的写作意图中无疑既包含着对之前文学叙事中所诠释的困厄倾颓的生存境况的有意反拨,又寄托着对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密切关注与潜在对比。在这样的主观意图之下,对鲁迅所谓优越生活条件的&张扬&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张扬&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更为彰显,不少转载、评论都突出了这样的关键语句:&鲁迅一生总收入竟达408万&,&鲁迅30岁时年薪约为09年34万&&&且不论这样的计算、折算是否科学,对数字细节的过分强调无疑将导致对鲁迅以至五四整体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片面化理解。
  对作家&生计问题&的考察,实际上关涉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综合全面地辨析。正如传统研究&讳言钱&导致对作家&生计问题&的忽略,对经济问题的过分强调同样会带来解读上的偏至。如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作者将《新青年》同人不要稿酬的原因归结为&成员都有相当稳定的中等阶层收入&,所以&方能做到不以盈利为目的&。事实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自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所有编辑、排版、校核、分发、邮寄等均亲自动手。&三餐食粥,臭虫满被&,亦不以为苦,所秉持的正是&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的理想与信念。不管是陈独秀视为&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的&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还是鲁迅提出的&真的知识阶级&应该&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是永远的批判者&,蓄积其中的精神内涵都不是以简单的经济视角所能揭示的。可以说,离开了经济的鲁迅,不是完整的、真正的鲁迅;反过来,过分强调经济,无视精神维度的考量,同样是对鲁迅的&误读&。
  从经济视角重新考量现代文学,尤其需要注意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丰富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取向,正是在此意义上,研究者责无旁贷地要更为深入、理性地解读鲁迅的&生计问题&。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清宫廷乐历经百年沧桑薪火相传 ”  清音会…
欢迎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闻邮件产品
为会员可免费享受更多新闻邮件您现在的位置:>>
理性解读鲁迅的“生计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第271期
作者:王玉春
  在小说《阿Q正传》中,鲁迅曾用专章讨论阿Q的&生计问题&;近年来,鲁迅本人的&生计问题&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视角下的悖论
  近年来,《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鲁迅时代何以为生》等论著从经济视角考察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对&年可坐得版税万金&的鲁迅的经济状况与生存状态的披露颇具&颠覆力&: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物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时就雇用女工和车夫;后期在上海住大陆新村三层楼房,他和许广平、幼子海婴三人更雇有两个女佣;晚年全家经常乘出租车看电影、兜风、赴宴席&&如此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此阔绰休闲的日常生活,与很多读者心目中那个&荷戟独彷徨&、&怒向刀丛觅小诗&的鲁迅形象大相径庭。
  读者对鲁迅&生计问题&的传统认知与想象,很大一部分来自其文学叙事所传达的生存境况。无论是《药》中对表征华老栓一家生活拮据的&满幅补丁的夹被&不经意的呈示,还是《孔乙己》中对&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穷酸潦倒人生的集中展现,以及《伤逝》中对在社会经济压力下失去附丽的爱情悲剧的渲染&&鲁迅的小说世界充满&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太息&。不仅如此,鲁迅还通过序跋、回忆散文、散文诗等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描述了现代知识分子困厄倾颓的生存境况。如《呐喊》自序对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描述,《朝花夕拾》中对惨痛童年记忆的旧事重提,以及《野草》中对苦闷人生、灰暗命运的冷峻呈现等,鲁迅对人生苦难精神底色的诠释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
  由此,作家的自我诠释与经济视角下的他者审视之间构成饶有意味的悖论。那么,为什么会形成上述悖论?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生计问题&?
  避免片面化理解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被视为五四新文学的重要创作方法,读者往往习惯于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以此角度来解读作家作品。但其实,鲁迅对生存困境的书写、对人生苦难的透视,常常充满着对家国民族的多重想象与建构。所以,读者如果将鲁迅作品中所传达的贫苦困顿的生存境况视为鲁迅日常生活的&真相&,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与史实相去甚远。
  悖论形成的另一原因,还源自于主观意图在创作或研究中的过度彰显。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在启蒙主义文学观念的宏大建构下,对&生之艰&的摹写成为鲁迅等五四作家的自我体认与主动选择,在个人叙事中&痛说革命家史&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同样的道理,研究者从经济角度对鲁迅生存境况的探究,其潜在的写作意图中无疑既包含着对之前文学叙事中所诠释的困厄倾颓的生存境况的有意反拨,又寄托着对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密切关注与潜在对比。在这样的主观意图之下,对鲁迅所谓优越生活条件的&张扬&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张扬&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更为彰显,不少转载、评论都突出了这样的关键语句:&鲁迅一生总收入竟达408万&,&鲁迅30岁时年薪约为09年34万&&&且不论这样的计算、折算是否科学,对数字细节的过分强调无疑将导致对鲁迅以至五四整体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片面化理解。
  对作家&生计问题&的考察,实际上关涉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综合全面地辨析。正如传统研究&讳言钱&导致对作家&生计问题&的忽略,对经济问题的过分强调同样会带来解读上的偏至。如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作者将《新青年》同人不要稿酬的原因归结为&成员都有相当稳定的中等阶层收入&,所以&方能做到不以盈利为目的&。事实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自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所有编辑、排版、校核、分发、邮寄等均亲自动手。&三餐食粥,臭虫满被&,亦不以为苦,所秉持的正是&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的理想与信念。不管是陈独秀视为&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的&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还是鲁迅提出的&真的知识阶级&应该&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是永远的批判者&,蓄积其中的精神内涵都不是以简单的经济视角所能揭示的。可以说,离开了经济的鲁迅,不是完整的、真正的鲁迅;反过来,过分强调经济,无视精神维度的考量,同样是对鲁迅的&误读&。
  从经济视角重新考量现代文学,尤其需要注意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丰富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取向,正是在此意义上,研究者责无旁贷地要更为深入、理性地解读鲁迅的&生计问题&。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东亚&是一个涉及历史文化、政治…
欢迎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闻邮件产品
为会员可免费享受更多新闻邮件鲁迅一生究竟挣了多少钱?
[摘要]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鲁迅以他的脑力劳动所得,总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408万元、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即社会中坚。他受之无愧。熊秉明作品《鲁迅》,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图)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身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再冷的冬天也不戴手套、围巾,一年四季穿一双黑帆布面胶底鞋。头发乱蓬蓬,很长也不剃。听老师说: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邀请鲁迅在大饭店吃饭,西仔竟然看鲁迅衣衫朴素而不准他进门!许多回忆录记载:鲁迅虽然生活俭朴,却节省很多钱支援革命。《鲁迅日记(;1936)》,沉沉的两大本,厚厚的千余页。那是多么枯燥、琐碎、繁复、乏味的流水账啊!记得鲁迅自己描述过:我的日记……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例如:二月二日晴,得A信;B来。三月三日雨,收C校薪水X圆……尤其是……薪水,收到何年何月的几成几了,零零星星,总是记不清楚,必须有一笔账,以便检查……首先注意到鲁迅每年都买很多很多书,每年日记后面都专门附有一篇长长的“书账”。从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到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病逝,在24年又5个月的漫长岁月里,鲁迅一共记载了25篇书账(每本日记一篇),共计购书9600册,及古碑、刻石、画像等拓片6900百张,真是洋洋大观!一看书名就像翻开菜谱一样:那都是很好的书,其中有许多很珍贵的书!这是我最羡慕的!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物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时就雇用女工和车夫;后期在上海住大陆新村三层楼房,他和许广平、幼子海婴三人更雇有两个女佣,晚年全家经常乘出租车看电影、兜风、赴宴席……但那么大的开销,得需要多少钱啊?中国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我在牛棚里,没有钱,才懂得钱的重要性。鲁迅1923年曾向我们的祖父母一辈人(那时都是莘莘学子)作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挑明——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61页。那么鲁迅一生究竟挣了多少钱呢?没有人精确统计过。太费事了!只有像我这样的傻瓜,才干这样的傻事。我庆幸“十年浩劫”没有白过,收获之一就是算清了鲁迅24年又5个月,即8000多天的账。按照鲁迅在日记中的自述,他的收入(如果没有遗漏的话)来自下列四方面:(1)公务员收入民国一成立,鲁迅就应蔡元培之召,担任教育部公务员,时间长达14年之多;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职业。他的名义收入如下——月,每月津贴60银圆;8-9月,每月“半俸”125银圆;10月后定薪俸220银圆。1913年2月后薪俸240银圆,12月后仅有九成即216银圆。1914年8月薪俸增为280银圆。1916年3月后增为300银圆。1924年1月(民国十三年1月)重缮之《社会教育司职员表》载有周树人应得四等三级“年功加俸”(每年加薪)360银圆。但是20年代以后教育部经常拖欠,实发三分之二即平均月付200银圆左右。(2)教学收入“五四”以后,鲁迅除了供职教育部以外,还先后在北京的八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6年(;1926)。1920年8月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兼任北大国文系讲师,同时又兼任高等师范学校(后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每周各一小时,讲授《中国小说史》,月薪各18圆,共36圆大洋。鲁迅兼职的其他六所学校是:世界语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5圆)、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3圆5角)、中国大学(1925年,月薪10圆)、黎明高中(1925年,月薪6圆)、大中公学(短期),另有一处“集成国际语”学校是义务讲课。但当时北京各校经常拖欠薪金。从1921年4月以后《鲁迅日记》才有“往高师校(北京高等师范)取薪水”的记录,9月以后才有“往(北京)大学取薪水”的记录。1921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52圆(并非全部);1922年日记缺失;1923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129圆;1924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8085圆;1925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7283圆。期间他去西安讲学一个星期,得讲学费300圆大洋。1924年在鲁迅的经济生活中是一个转折点:在他的年收入构成中,第一次出现了本职收入(教育部薪水)少于业余收入(讲课费及稿酬、版税)的情况。业余讲课和写作收入占59%,超过一半;而本职收入仅占41%,也就是不到一半。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由林语堂推荐专任厦大国学院研究教授,月薪国币400圆;1927年2月,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国币500圆。(3)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收入从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整整4年又1个月中,由蔡元培推荐,鲁迅受聘为“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圆大洋(1929年1月起《鲁迅日记》中改称为“教育部编译费”,实质上是一回事)。由大学院和教育部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未曾拖欠,共计14700圆大洋,折合黄金490两。(4)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1908年曾有《人之历史》等多篇论文在东京《河南》杂志发表,稿酬约为千字2银圆大洋,共约得100银圆;他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小说也得到200银圆左右的稿酬,主要贴补家用。但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诗歌、论文、杂感,都是不计稿酬的无私奉献(详见下文)。到1923年他的日记中才开始有收入稿酬的记载。后期鲁迅在上海(除了领取大学院津贴以外)主要以“卖文为生”,也就是作为自由职业者,依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生活。一开始北新书局每月支付给鲁迅的版税是国币100圆和《奔流》杂志编辑费100圆;他在报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千字5—15圆,鲁迅每月收入至少500圆,生活比在北京时宽裕得多。但是北新书局经理克扣大笔版税,1929年8月鲁迅找律师与之谈判,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索回2万多圆应得版税,合2009年人民币140多万元(详见后文)。到1932年“大学院”津贴撤销以后,版税和稿酬成为鲁迅的最重要经济来源。我统计的结果:1912年春至1926年夏鲁迅在北京期间,共收入银洋大约41000圆(其内1922年日记残缺,为估计数),月平均245圆;1926年夏至1927年秋,鲁迅在厦门和广州期间整一年,共收入教学费国币5000圆,月平均417圆;1927年秋至1936年,在上海期间,他共收入国币(法币)7分,月平均697圆。鲁迅时代银圆(银洋或国币兑换券)的购买力:从1912年到1936年,国内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大。以基本生活用品的购买力计算——1901年银洋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73元,2009年人民币146元;1912年银洋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50元,2009年人民币100元;1921年银洋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44元,2009年人民币88元;1925年银洋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38元,2009年人民币76元;1930年国币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35元,2009年人民币70元;1936年法币1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30元,2009年人民币60元。鲁迅24年间收入的银圆,相当于如今多少钱?那么,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鲁迅24年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人民币多少钱呢?根据历史资料换算,1912年1圆银洋约合人民币1995年50元、元,1927年1圆国币约合人民币1995年35元、2009年70元;1936年1圆法币约合人民币1995年30元、2009年60元(详见附录)。由此可以计算鲁迅历年收入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实际购买力,给出一个比较符合真相的描述。鲁迅前期(北京时期)是以公务员职业为主,14年的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164万元、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9000多元、2009年人民币近2万元。中间(厦门、广州时期)1年专任大学教授,年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175万元、2009年35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14万多元、2009年3万元。后期(上海时期)完全是自由撰稿人身份,9年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26万元、万元以上,平均月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万元、2009年4万元左右。若不计入1922年的收入(日记缺失)则23年间共收入1198733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408万元、万元以上。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完全依靠自己挣来足够的钱,超越了“官”的威势、摆脱了“商”的羁绊。值得注意的是,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超过他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两倍。钱,是他坚持“韧性战斗”的经济基础。鲁迅的收入,除了足以保证全家(包括母亲等)的中等水平生活费以外,还有富余;他为了写作、译述、教学、研究等购置的图书就达到16万多册(幅),24年中共计耗资13万多银圆,相当于1995年45多万元、2009年90多万元人民币,占其总收入的九分之一左右。然而,他有了那么多的金钱之后,却丝毫不为金钱所动,而始终保持勤俭奋斗的本色。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鲁迅以他的脑力劳动所得,总收入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408万元、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即社会中坚。他受之无愧。从“而立之年”以后的24年间,鲁迅有平均每年相当于2009年人民币34万元、每月人民币2万—4万元的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使他永远成为文化人的榜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aqiyang]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北京布鞋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