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150字,我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水平

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精选:
初一诗篇作文
第1篇 初中毕业时的最一篇诗1200字
  三年前、谁都不认识谁
  三年后、谁都了解谁
  三年、从陌生到熟悉
  每个人都在这成长了
  三年、每个人都在这蜕变了
  三年、把酸甜苦辣都尝遍了
  三年、把喜怒哀乐都经历了
  三年、一个看似很漫长的日子就这样度过了
  三年后,偶尔想起三年前的日子,会觉得有点可笑、有点留恋、有点温馨
  三年后,偶尔翻起三年前的笔记,会觉得有点熟悉、有点追忆、有点开心
  三年间的一点一滴还未曾忘记
  三年间的一一笑还印在脑里
  不曾觉得、就这样过了三年
  三年、一点都不漫长
  三年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变了
  每个人都成熟了
  每个人都懂事了
  三年、一个看似漫长却并不漫长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时间风干了写满字迹的试卷,却没有风干那些单纯的记忆。
  今年六月的时候我们都将离开初三。
  一直我们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
  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地
  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走到教室本该晨读的,却在老师查过人后,偷偷吃早餐&&
  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
  看看课程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计划着在语文课看会小说、计划着在英语课上可以不听老师的话美美的大睡一觉;
  我们都还在初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
  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男女,并大肆的点评一番
  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
  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大声的讨论着
  我们都还在初三&&我们都还在初三
  习惯了早上6点起床,习惯了闭着眼睛刷牙,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这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的丑恶嘴脸,
  与此同时,大家几乎都条件反射般的熟练到将小说、手机推进桌底,笔直的坐好,
  假模假式的拿着没笔芯的笔,认真看着黑板,脑子里在盘算着班主任走了没有?没然后片刻寂静后,听到后排的喧闹声,警报解除&&
  _一转眼我们就离别了初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
  以为自己的青春在初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季。可我们也许常常想起初三的日子,即将离开、、却想回到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迹,想回到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见见一起走过三年的朋友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同桌,想见见那充满我们欢声笑语的校园&&
  回忆起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初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初中,想想不免有些苦涩,苦涩的不是经历那几年的生活,而是不再拥有那样的生活。
  曾经的同学,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校园都已渐渐远去,仅留下那份不太完整的记忆。
  &&&&广东江门台山市南湾渔小五年级:杨俊宏
第2篇 以五一长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请老师给我一篇范文1200字
  以五一长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请老师给我一篇范文
  [思路分析]
  结合自己的见闻来写
  [解题过程]
  5月5日那天,天气十分凉爽。风,柔柔地吹;枝头悠悠地闪。春天的使者&&风,轻悄悄地走来了,前两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火辣辣的,天空像是一只大鸟的丰满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云,有的像棉花,一团一团的;有的像山,一座一座的;有的像动物,一只一只。但是,今天却令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文曾路,文曾路是厦门一条新开发的观光道,那里有着许多宜人的景色,虽然不及五一的鼓浪屿热闹,但也有不少游客徒步参观,爸爸将车子停在路边,我便打开车门,下了车,来到了一个胜似花园的地方。
  由于我没戴眼镜,只好靠很近在观察。忽然,我看见一只好象蜻蜓的飞虫,它的身体黑乎乎的,既有点像蜜蜂,又有点像蜻蜓的怪物。妈妈怕我被它蛰着了,叫我离它远点。
  我又往下走,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花儿,有红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粉红色的,十分漂亮。花儿很害羞,只肯在绿色中透露出一点点花彩;花儿很吝啬,总在绿叶中躲躲藏藏,不愿露出脸来;花儿也很调皮,用红灯打破了树的纯绿,草的青翠,又用紫色与粉红色将它点缀,却不认真,东抹一笔,西涂一画。
  离开了这百花争艳的地方,我来到了一条小河流,那里的水十分清澈。水里还有几只蝌蚪呢!你看,它们黑黑的身子,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多像一个小逗号,它们正甩着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踩着一块块的石头,到了对面。接着,我又上了石梯,我看见了许多不同颜色的三角梅。有红色的,有橙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紫色的;而它们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上面还有几只蝴蝶,其中一只白色的蝴蝶拍动着它的翅膀,翅膀上还有几块斑点,那些斑点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样。它欢快地拍打着翅膀,两只触角不停地在动,好象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在这花丛中&漫步&呢。三角梅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美丽,更加的迷人。
  在往前走,就来到了厦门市的上李水库。水库像镶嵌在群山中的一块晶莹的碧玉,虽然水位下降,四周石壁裸露着斑斑苔痕,但她还是风韵犹存,将环抱着她的起伏群山、围绕着她的蓊郁绿树,收进她潋滟的波光里,几只白鹭在水面上来回扑腾,这景象,如诗如画。
  惜别水库,回眸附近的上李山、龙虎山、曾山,高林丛树中有不少奇岩怪石若隐若现,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些岩石雕塑成林林总总、神形兼备的形象。你瞧,远处不就端坐着一尊慈眉善目、法相肃穆的大佛吗?一转身,又看到一辆威风凛凛的石雕坦克。在后来的路途上,我还陆续看到银狐望云、黑熊戏球、观音送子等石雕,这里可称得上是天然的石雕公园,是厦门一道独特的景观,和土笋冻一般令人玩味。
  继续在绿树掩映的公路上行进,凉风习习,路面平坦如砥,转眼间,传说中厦门的桃花源&&&东坪山就在眼前了。随风送来一缕缕幽香,姹紫嫣红的花地、葱葱郁郁的果园出现了,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草丛里不时走出趾高气昂的鸡,池塘里成群的鸭在戏水,一只肥硕的鹅在井边曲项向天歌,低矮的木舍与华美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翠的田园里,潺潺的流水声撩人心扉。老人休养中心、供应农家菜的餐饮小店、可供人们烧烤的木竹回廊、融休闲餐饮娱乐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稻草人山庄、明镜般澄澈的水库、可以远观大海的高台,恬静、幽美中又添了些许野趣和快乐。徜徉在这都市里的村庄,芒果树花瓣雪一般纷纷扬扬,多希望太阳别那么快下山。第3篇 一至四1500字
  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我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供同学们参考。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第4篇 小升初考生如何去写好一篇写事作文500字
  小升初我们将要面临着考中学,一个好的中学可以使我们以后的前途更光明,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我们小升初的学生去怎么写好一篇作文呢,那么我们来看看小升初的关于写事的作文来怎么写。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第5篇 初中作文的谋篇布局500字
  一篇初中的考场作文,大致包含几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展现文采。其中&谋篇布局&这一步解决的就是如何安排内容和表现所选内容的问题。安排内容主要是为所选择的材料构思文章的大结构和大框架,而表现内容则主要是表现学生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及自我个性。我想,这是初中学生应首先明确的观念。
  安排内容就是架设文章的大框架。就一篇考场作文而言,很悲催的,学生必须遵循所给方格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写。也就是说,考场作文不允许考生真正淋漓尽致地发挥。考生的发挥必须在固定的模式之下,这些文字展现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才会显得赏心悦目。而这就需要谋篇布局的功夫。
  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写提纲是最重要的一步。写提纲要注意两步内容:一是确定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二是给文章分层分段,同时确定每一段的大致内容与大概字数。这个提纲不管是真正写在纸上还是仅在心中打成腹稿,都必须保证能在提纲中有条不紊地放进想放进入的内容。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必须有一个大柜子,每个柜子里有不同的小格子。将每个小格填满内容后,必须检查一遍小格,将填得太满的地方再分成新的小格,将填不满的地方(也就是对文章展现来说表现力不强的地方)大笔一挥,立马砍掉。这是安排内容需做的事。
  而所谓的表现内容,说白了,就是用表现手法让安排好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其所写的很多内容,都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生活,平平淡淡写下来,其实新鲜感并不多(尤其是阅卷老师还看过那么多篇作文)。此时,就需在如何表现内容这步花点心思。因为,一篇文章的目的(尤其当这篇文章不是科技文时)主要在于表现自己对一些一成不变的事物的独特认识。这个认识一方面由独特的人生经验得到,一方面由不同的表现手法得到。我始终认为,所谓表现手法,实际上是一种看待事物或说看待生活的方式。你是这样来看待生活的,因此,你会这么来写。因为你本身比较富于戏剧性,所以比较喜欢设置悬念,采用倒叙手法;因为你本身情感较为敏感与丰富,所以你比较喜欢描述细节;因为你本身较为成熟,看问题较为深入,所以你喜欢批判式的语句。这些都是你的个性,即使在考场上,也不应被方格子湮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有意识地训练一到两种类似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欲扬先抑,镜头式展现等等。
  或者,当同学们转变这个观念之后,一方面,分数确实会得到提高,因为我们的作文确实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一点点完成的;而另一方面,确实能在这些限制颇多的写作框架中展现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这个认识仅仅属于自己,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现,从而仅仅表现自己的想法。考场作文,做到这一步,才是真正优秀的作文。
&第6篇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写作篇3000字
  记叙文的材料指的就是记叙文中所叙的事件。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成败的关键:切题、新颖的材料使文章耐读并使读者产生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大量批阅作文试卷时尤其显得重要;反之,陈旧、雷同的材料则使阅卷者产生倦怠、沉闷的感觉,唤不起阅读欲望,只会给评分带来负面影响。
  有的同学在写作时,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看见题目就发慌,感到没什么可写的,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无从下手。还有的同学片面地认为:初三的生活单调枯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没有材料,更别提挖掘材料的深意、写成好文章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看到题目后感到有东西可写呢?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材料切题而新颖呢?答案是要同学们从材料的积累入手。积累材料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多角度
  到了初三,同学们应该分两组梳理以往习作的材料或生活经历:
  (一)写事
  考场作文大部分是写事的记叙文,即便是写人,也避免不了记叙有关人物的事件。因此,事件的梳理非常重要。
  ●家庭方面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比如:家人的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还有家人教你学本领、帮你化解矛盾等。请看下面选材于家庭生活的一个作文片段:
  年三十的下午,我走在去姥姥家的胡同里,为了抵御寒风的侵袭,我在心里勾勒着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迎面走来一个人,身姿挺拔,步伐稳健,正是姥爷。“姥爷,您怎么在这儿啊,等多久了?”我疑惑地问。“没多久,没多久,我怕你走丢了。”姥爷微笑地答道。走丢?这条路我走了不下百次,怎么会丢呢?我心里暗暗好笑。
  一进屋,嗬,好丰盛的一桌菜!油亮亮的酱肘子,绿油油的青菜,黄灿灿的炸虾……“姥爷,才三点饭就做好了,不都凉了?”我说。“不会不会,菜还没齐,你姥姥拿烤鸭去了。奇怪,都快两个小时了,还没回来……”姥爷有些着急了。
  正说着,“呼――”一阵冷风直灌进门来,我打了个哆嗦,姥姥迈着蹒跚的步伐晃进门来。一进门,爱说爱笑的姥姥就侃上了:“嗨,卖烤鸭的小伙子昨儿说保证供应,我今儿去了一看,嚯,二十多人排着队呢!这现削现卖,我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呐……”姥爷接着说:“我说不早嘛,你还说做饭早了……”我没回答,心里却仿佛有什么异样的东西在涌动……
  7点半,年夜饭终于开始,当然没有我想像中的热气腾腾。但我心里却觉得很温暖。我脑海中不断涌现这样的画面:凛冽的寒风中,一位瘦削的老人为了等到孙女,在胡同口不知站了多久;一位矮胖的老人为了孙女吃上热气腾腾的烤鸭,在全聚德门口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在并不温暖的家中,两位老人不知忙了多久,才张罗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我突然理解了,这一桌凉凉的年夜饭,凝聚了外祖父母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爱啊!
  ●学校方面
  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往往在写记叙文时表现学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同学们尽量不要过多地涉及文化课的学习内容,因为考场作文中写学习的内容过滥。建议大家从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技课的角度积累课堂学习的材料;从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十四岁生日等角度积累素材,这样材料才新颖、独到。
  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思考一下作者怎样处理所积累的校园生活的素材:
  14岁那年,我参加了学校的哑剧班。一次元旦联欢会,我有幸参加了哑剧《庆新年》的演出,小演员的家长都被邀请到礼堂观看表演,我的母亲也同我一起去了。
  那一天,观看演出的人很多,但我们这些小演员一点也不紧张,因而演出非常成功。当我和妈妈高兴地走在回家路上时,我突然问妈妈:“演出好看吗?”
  “非常好。”妈妈微笑着说。“那,您知道舞台上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知道,是左边第三个,对不对?”我很惊奇,本来嘛,舞台上共有十个大头娃娃,服装、头饰都一模一样,连动作都被教练调教得如出一辙,妈妈是怎么认出我的呢?我看着妈妈,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亲切地说:“你表演时,是不是让东西扎了?演出快结束时,我看见左边第三个人微微甩了甩手,你平时被东西扎了,就是这个样子。”听了母亲的话,我心中突然萌起一种难言的感情,既有感动又有佩服……我低下头看看母亲拉住我的那只手,心想:如果有十位母亲同时伸出手,我能判断出哪只手的纹络是属于她的吗?
  母亲的爱和儿女的爱的出发点、延伸线、着落面是不同的。母亲是海,而我只是一艘小小的船,永远也驶不出她的海。如果有一天,母亲突然提起你小时候不经意间做过的事,请不要惊异于她的记忆。我发现,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因为,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母亲对儿女们深沉的爱。
  ●社会方面
  除了家庭和学校,同学们积累素材的角度就是社会方面了。其实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经常给我们提供素材,比如:郊游、庙会、灯展、桃花节、西瓜节、竹文化节等游艺活动;志愿者、文明交通岗、清扫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图书展销会、文化一条街、街心花园见闻等文化生活……
  下面是写庙会上采访皮影戏演员的片段:
  皮影身上连着六根线,至少要两个人操作,一人管上半身,一人管下半身,衔接配合丝丝入扣,容不得半点差错。……路宝刚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皮子都涨价,一张皮几千块,可一张皮顶多做两三个皮影。一场戏光道具就要一万多元,我上哪儿找这一万多块呀!现在儿童艺术都不景气,小孩儿都被外国动画片迷上了。到庙会看场皮影要两块钱门票,好些家长就不愿意去了,拉着孩子到一边买冰棍去了。”
  (二)写人
  写人也是记叙文着墨的对象。从写人的角度看,无外乎写自己、写他人、写人与人的关系。积累素材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最好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方面积累一些素材,比如琴棋书画、集邮集币等课余生活;还可以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方面积累素材,比如聪明、坚强、勇敢;“我”的故事、“我”成功了。积累描写他人的素材首先要确定对象,可以是父母、亲友、邻居、老师、同学,甚至是路遇的陌生人,将这些人的爱好、特长、性格作为素材积累的内容。积累人与人方面的素材并不需要另起炉灶,以上所有的人、事方面的素材一般都发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邻里之间,所以可以不必专门搜集,只要在写作时注意表述的角度就没有问题。
  请看下面写人的例文:
  说起奶奶,她最大的特点要数热爱劳动了。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她总是喜欢拿起抹布,这儿擦擦,那儿抹抹,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利索。父母和爷爷没少劝她,让她好好享清福,可她却只当耳旁风,依旧乐此不疲。
  每到周末,父亲都会把爷爷奶奶接到家中来,让家人团聚。每当这时,奶奶总是在家里四处看看,检查一下脏乱情况,然后准备开始“干活”。只见她的身影从厨房、客厅忙到卧室、卫生间,洗碗、扫地、拖地一项也不落。我看着豆大的汗珠从奶奶的脸上淌下来,滴落在地板上,不禁问道:“奶奶,您干这么多活儿,不累吗?”奶奶擦擦汗,慈祥地看着我,说:“有啥累的?这个‘猪圈’总得有人归整吧!而且你看我现在,没啥大病,还不都是因为劳动?劳动锻炼身体啊!”嘿!奶奶把劳动当作乐事了,令我这个“懒人”十分佩服。
  老家要装修新房子了,爷爷奶奶回到老家,去照管新房子。家里明明请了施工队,可奶奶还是坐不住,成天“监督”这施工队,时不时帮着打打下手。她三天两头地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施工进程,并骄傲地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天,奶奶完成了一项“壮举”。爷爷打电话对我说:“今天你奶奶可厉害了!她看负责粉刷的师傅不见了,就自己架着梯子爬到上面,把半个房顶给刷了!我们都吓坏了,可她跟没事人儿似的,还觉得自己身手敏捷呢!”我想像着当时的画面,不禁哈哈大笑。
  劳动给奶奶带来了快乐,使她的身体越来越好,而这样健康向上的奶奶也给我们家带来不少欢乐。
  二、专业化
  除了从多角度积累素材外,还要特别注意“专业化”的要求。所谓“专业化”,指的是对素材要有类似内行人的知识,以便在文章中细致入微地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同样记叙过年生活,南方与北方有明显不同,春节与元宵节也不同;同样写旅游,大连的海边与青岛八大关不同,颐和园与故宫也不同;同样写养花,养君子兰与养水仙绝对不同;若写摄影方面的爱好,就应该积累光圈、角度、距离等拍摄知识;若写集邮,就应该明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不同……总之,应该深入了解素材包含的知识。
  梳理升入初中以来的有积极意义的事例并分类归纳,这一点对初三学生来讲很有必要。许多被遗忘的事情中有不少是好的写作题材,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素材的积累并不难。
  取舍之间的窍门
  记叙文材料的选择
  根据多角度和专业化的要求,同学们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记叙文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不是“万能”的。因此,面对不同的题目,我们需要对材料作出选择。下面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谈谈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请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家庭生活,以“家事写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从命题的提示语来看,选材的难度较大:一是因为能达到“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的材料才是最佳的,二是因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家庭生活”来选材,同学们易局限于家庭中发生的事,地点过窄。其实,命题并未要求地点,而是“家庭生活”即可。同学们应该能够从提示语中判断:命题者限制了什么,没限制什么,才能游刃有余地写作。
  -选材提示一
  可以从家庭生活的不同角度选材:可写精神生活,可写物质生活;可写家人,可写家事;可写喜事,可写悲事;可写大事,可写小事……
  -选材提示二
  扣住“社会风貌、时代特色”来选材: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经历。如:到郊区种菜,家庭卡拉Ok演唱比赛,在街心健身器材上锻炼等。
  -选材提示三
  事件不必拘泥于家中,可以写家人旅行,可以写市场购物,可以写运动健身,可以写走访故乡……
  下面的例文在选材上别有新意,我们不妨读一读。
  家事写真
  我和妈妈在同一把伞下走着,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一天下午放学后,天空忽然变得乌云密布。我刚一到家,只听“哗”的一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真幸运啊!”我暗自庆幸着。忽然,我想起今天妈妈上班时没有带雨具。虽然妈妈坐公交车上下班,但是这样大的雨,仅仅从单位到车站这段路,就能把她淋成“落汤鸡”了。我给妈妈的单位打了个电话,得知妈妈今天要加班到七点多。我望着窗外的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眼前忽然闪过以前妈妈给我送伞的情景……对!我要去给妈妈送伞。于是,我抄上一把雨伞,冲出家门。
  很快,我乘上了妈妈每天都要坐的22路公共汽车。或许是由于下雨的缘故,由西四到新街口这条本不宽阔的马路变得更加拥挤。车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原来就有晕车的毛病,这一折腾,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一般。我大口吸气,可越是这样越觉得憋闷。我只觉得头重脚轻,胃里的东西往上涌。
  终于到站了。我赶紧下车,弯着腰扶着路旁的一棵小树吐了……雨水打在我的身上,我忙直起身。忽然,我看见自己要换乘的27路车正驶向不远处的车站。我真想再休息一会儿啊!可是我又怕错过妈妈的下班时间。我看看表,已经快七点了。我不由握紧雨伞,咬咬牙,向车站的方向跑去……
  终于到了妈妈的单位。我看到三楼有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那是妈妈所在的财务科。
  我真想冲进去给妈妈送伞,可是妈妈的单位纪律严明,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我只好在寒风中等待妈妈。阴冷的风吹透了我单薄的衣服,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忽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我赶紧迎了过去。“你怎么来了?等很久了吧?看,你的身上都湿了!”妈妈关切地望着我,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没有,就一会儿。咱们赶紧回家吧。”我一把揽过妈妈的腰说。
  我和妈妈就这样在同一把伞下走着。看着妈妈脸上还未散去的笑容,寒冷和刚才晕车那种难受的感觉全都烟消云散了。我不禁自问:“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可是这种回报亲情、关爱父母的事情我曾做过几件?大雨滂沱时我给父母送过几次伞?当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时,我是否曾给父母端上一杯热茶?那么,就让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开端,从此开始,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吧。
  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把伞又向妈妈那边斜了一点。
  上文通过描写“送伞”的家庭真事,写出青年人对关爱父母的问题的深刻反思,选材具有时代特色、有典型意义。“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细节上注意前后文的衔接和联系,通过细节表现中心,小中见大。同样写家庭发生的事情,大多数同学往往写父母如何关爱自己,上文则另辟蹊径,写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优秀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四个要求,即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反之,则是我们需要淘汰的材料。
  写议论文怎样选论据
  同学们,在你确定所选择的论据符合确凿、典型和新鲜这三个标准后,还要注意选择论据角度的不同、多样,这样才会使文章的论证严密、全面。
  一般说来,选择论据的常见角度有四个:
  古今古代和当代的事例
  例:在《谈骨气》一文中,为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观点,作者先后列举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金、古代齐国穷人不食嗟来之食和现代民主战士闻一多不畏强权的事例,用从古至今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论点。
  正反正面和反面的事例
  例:“发愤”,辞书上解释为下定决心努力。其实,它更包含着一种在压抑和困顿之中振奋兴起、有所作为的意思。历艰困而发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两千四百多年前,弱小的越国在吴国的进攻下,兵败国破。而越王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越国人民齐心并力,终于积二十年之努力,击破强敌,兴复祖国,给秀丽的会稽山水留下了“报仇雪耻之乡”的美名。逃亡南方的东晋贵族,聚合新亭,眼望沦陷的大好河山,相对而泣,又何尝为国家和民族争来一丝益处?只徒然给浩浩长江蒙上一层耻辱;给后世英雄,留下无穷感慨罢了。
  这段文字为了证明“历艰困而发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的观点,先后举了勾践灭吴的正面例子和亡国的东晋贵族哭泣逃亡的反面例子,将他们面对亡国的同样处境,做法却截然相反的事实作对比,使观点的论证更全面。
  中外中国和外国的事例
  例:《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一文中,先后列举了外国的牛顿终身勤奋,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爱迪生刻苦钻研,高斯忘我地醉心于科研,居里夫人坚忍不拔地工作的事例。接着,又列举了我国的白居易刻苦学习,李时珍勤奋工作,郑板桥刻苦学画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观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类别不同方面的事例
  从行业不同的角度选择,可以分别举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的论据。
  从论据不同的类型角度选择,可以是概括的事实论据,也可以是具体的事实论据。如: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李世民的例子为具体的事实论据,齐桓公和蔺相如以及“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的事例则是概括的事实论据,都证明了“谅解十分重要”。
  论据类型不同还指可以兼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例如,论述“规则”的论题,可以用《孟子》中的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论证,也可以用下面的事实作论据:北京电视台《现在行动》专栏最近办了一期节目:在北京南中轴路上寻找一名“文明过街人”,条件是这个行人必须完全遵守交通规则。令人遗憾的是:三天过去了,5000多个过路人没有一个做到。
  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选择,更显新意。比如论证“团结的重要”,就可以用这样的例子:“在新疆天山的冰川附近,生长着许多雪松和云杉。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雪松树梢都被风折断,而云杉却大都安然无恙。从质地来讲,雪松比云杉坚韧得多,应该更能抵御狂风才对,为什么反而是它们被折断了呢?科考队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雪松在高原上大都是孤立的,即使成林也稀稀落落。大风一来,就把它们压倒折断了。而云杉大都是成林的,密密地站在一起。风来的时候,它们一起组成一面强大的防风墙,再大的风也对它们无可奈何。团结的力量实实在在。团结,使柔弱的云杉战胜了风暴,赢得了胜利。”
  可见,写议论文在确定观点、明确标准后,确实要注意从几个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来论证。当然,在一篇议论文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论据的角度宜择其一种或两种,并且在文中用恰当的语言体现出清晰的选择角度,这样才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论证也才有说服力。
  选材求真实写法须灵活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写作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特约撰稿人高石曾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写作要求
  在今年的《语文课标卷考试说明》中,有关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和目标有如下要求: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上述4条中,第1条侧重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考生考试作文要做到切题意、中心明、内容实、感情真,此外还要条理清(这是表达上的要求);第2条是写作方法上的要求。考生应做到重叙述,巧描写,抒情议论不可缺,顺序安排好,详略要得当;第3条是对四种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的具体要求;最后一条特别强调对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考生写作时要掌握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不同用法,避免全文一逗到底,也要区分表达不同语气的句号、问号和叹号,还要注意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书写格式。
  二、学会积累,使作文有内容可写
  考生写作文经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复习时不是背几篇范文,就是把自己的陈年旧事拿来应付一下,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写作成绩不会理想。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复习呢?
  首先应该学会积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自己熟悉的材料,选取那些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积累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来进行
  学校生活可包括《我最爱学的一门课程》、《我最爱读的一本书》、《课间十分钟》、《自习课上》、《在运动场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秋游》、《军训》、《公益劳动》、《新年联欢》等。
  家庭生活可包括《小区晨练》、《厨房献艺》、《探望长辈》、《除夕守岁》、《郊外踏青》等。
  社会生活可包括《上学路上》、《街头见闻》、《社区活动》、《剧场观戏》、《欣赏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哈亚运》、《邻里之间》、《热门话题》等。
  ◆积累还可以从文章体裁、写作内容入手
  写人文章可包括《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和《最值得我学习的一个人》,《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人》和《与我最要好的一个人》等等。
  叙事文章可包括《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和《最难忘的一件事》,《最新鲜的一件事》和《最有趣的一件事》,《最高兴的一件事》和《最苦恼(或“心烦”)的一件事》,《身边好事无限多》和《我做的一件好事》等等。
  写景文章可包括《春雨》(贵如油),《夏日》(炎炎似火烧),《秋风》(扫落叶),《冬雪》(一片白)――前面是作文题目,后面括号内是景物特点。还有《校园的早晨》、《夕阳西下》、《雨后彩虹》、《中秋的明月》等等。
  状物文章可包括《我的生日礼物》、《我的文具盒》、《我的卧室(或“我的小天地”)》、《我的相册》、《我饲养的小动物》等等。
  以上列出的文题,只不过是以点带面,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回忆初中阶段的生活片断,搜集整理可供写作的材料,分门别类地记在本上。这样的积累,就可以保证中考作文有内容可写。
  三、学会审题,使内容符合题意
  有了大量材料,不是写应试作文就可以信手拈来,而是要根据题意从积累的材料中加以选取。这其中审题是关键,那么如何审好题呢?
  中考“审题”中的“题”指的是“试题”。在作文试卷上,作文的题目、供给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指导语和作文要求等,都是试题的组成部分,而“审题”指的就是看懂这些方面的内容。只有领悟了试题的要求,把握住了试题所限定的条件,又明确了作文的范围和文体,才算是看懂了试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
  这类题应该对构成题目的词语仔细推敲,准确理解隐含在词语中的作文要求、限制条件和选材范围。如《我最敬爱的一个人》这个题目的中心语是“人”,表明是写人文章,其定语“一个”限制了写人的数量,“我最敬爱”限制了选材范围,写的人必须是自己的长辈,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且也表明了文章应以第一人称“我”来写。
  再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和《我最怀念的一个人》两个题目。同样是写人文章,写人数量都是“一个”,而且都要使用第一人称;但它们在关键词语上有所不同:“最熟悉”是指现在自己和他接触最多、对他的情况知道得最清楚,所写的这个人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平辈;而“最怀念”是指过去自己和他接触多,可现在因各种原因不在一起却十分想念,所写的这个人一般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值得尊敬的师长。
  ▲填充式题目的审题
  这类题应该弄清楚题目的结构,了解所给部分应是短语的什么成分,而需要填写的部分又是短语的什么成分;同时要借助试题中指导语的内容理解题意。如去年中考大纲卷的作文题目是劳动,下面还有指导语: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伴随着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劳动带给人们的有许多许多……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考生审这个题目时,要参照指导语的提示:第①句诠释劳动的内涵,特别强调劳动的作用,第②句说明劳动和人们的密切关系,第③句用“许多许多”来表明劳动带给人们的好处之多。由此,可以联想到劳动带给我的快乐,劳动对我的作用(劳动使我学会了本领,劳动锻炼了我的意志,等等);同时思考题目中所给的“劳动”一词可充当什么成分:如果充当主语,便可以在其后填写上劳动对我的一些作用等内容。如果充当定语,就可以填写为《劳动后的快乐》,《劳动中的困难(或“苦恼”)》等。要特别注意的是,题目中填充进去的自拟部分,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感受最深的,最有可写的,而且写起来也最有把握的内容;写这样补充完整的作文题目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切题。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
  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给了材料,又提出要求,并且出了作文题目的,如去年中考课标B卷的作文题;另一种是给了材料,提了要求,让自拟题目的,如去年中考课标A卷的作文题。无论哪一种给材料作文的审题,都要求考生既要看懂提供的材料,又要领会试题的要求;然后才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按照试题要求,或自拟题目,或选用所给的作文题进行写作。
  给材料作文的方式不外乎是提供文字材料或供给图画(一幅或几幅),所要求的文体也不限(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简单的议论文或说明文),但有一点要注意:必须以所给材料为依据,绝不能离开材料而另起炉灶。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要点有三:一是看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二是明确作文要求(文体、文题、字数等等),三是确定自己的作文如何使用或照应所提供的材料。
  四、学会借鉴,把作文写得更生动
  《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以规定的‘现代文文章示例’(见附录一)及与之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考试内容”。由此看来,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章示例”掌握阅读方法,还可以从中学习写作方法。根据作文的内容,灵活地借鉴课文的写法,就可以把文章写得更加生动。
  ●写人文章,一般都要抓住特征来写人物的容貌、衣着、言语,以及姓名的由来。如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人物介绍:“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这短短的百余字,就写了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姓名、年龄、籍贯、单位、职务以及他的外貌,值得同学们写作时学习。
  ●叙事文章,要把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如冰心的《小橘灯》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寥寥几句话,就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记叙得清清楚楚。
  ●无论写人还是叙事,都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为了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来写“我”坐在船上远离故乡时的感受。这里有叙述(“我躺着……又大家隔膜起来”)也有抒情(“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有描写(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也有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由此更好地表达了中心。
  ●此外,人称的使用,在文中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魏巍的《我的老师》第10段中这样写道“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开头两句话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们”“我”,第3句就改用了第二人称,直呼“蔡老师”,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依恋之情,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总之,同学们复习规定的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学习文中的写法,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把文章写得更好。第7篇 如何写好一篇小升初文章500字
  第十届全国春蕾杯作文大赛刚刚落下了帷幕,我积极参加并获得了二等奖的喜人成绩。我愿意将我的写作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多观察
  或许同学们在作文课上经常听到这三个字,但如何做到多观察呢?首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事物的眼睛,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然后,用本子记下来,就不会出现有的同学忘了写什么的情况了。其次,有了题材,怎样选择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最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不能随便选一个就开始写,生搬硬凑是不可取的。最后,整理一下思路,列个小提纲帮助自己,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就游刃有余了。
   二、重积累
  第一点提出的建议是建立在你有好词好句的基础上,但如果你还不具备这点,就听听这个方法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读过的书也应该不少,那你有没有把书里的好词佳句抄记下来呢?可能还没有,那你想一想,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一座高楼大厦,词句就是钢筋水泥,如果没有,楼就建不成了。再想想,好词好句不就是优质的钢筋水泥,如果有,这栋楼就会更加坚固,不是吗?所以,在你平时读书时,找个积累本,专门用来摘抄好词佳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大,不愁没有词句的问题了。
   三、细斟酌
  做到以上两点,一篇文章已经初步成形,但难免会有一点小错误,如果你不细心阅读,就不会发现了,最终导致错别字扣分,这样是很亏的。如果你想避免就要反复阅读,反复斟酌。几遍下来,你会发现不少问题呢!这时,你可不能犯懒,要把文章再抄一遍,继续修改。但如果碰上春蕾杯这类的大赛,就不可能修改好几遍了,这需要在落笔的时候就想好下一句写什么,平时如果多练习,就不会犹犹豫豫,不知怎么落笔了。
  总而言之,&多观察,重积累,细斟酌&是写好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一旦你找到了它,你就会打开作文王国的大门,感受到写作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了。
  家长说,&多读书,贵在坚持&
  任天媛妈妈
  当得知女儿获得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活动二等奖的好消息时,感慨之余,更验证了一句话:,多读书,贵在坚持。我女儿自幼喜欢读书,名著、小说和各种杂志,都是她的最爱。即使到了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她仍然会每天挤出时间看书。书中的精彩,不仅陶冶了孩子的心智,更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老师每次留的写作练习,她总能认真对待,从不敷衍了事。作为家长,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并让她坚持下去,去年孩子&春蕾杯&得了三等奖,我们为孩子而高兴,并鼓励她向更高目标冲击。这让她充满希望和自信,不断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欣慰之余,孩子对明年的&春蕾杯&又充满了期待,我们希望她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在此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孩子的老师们!第8篇 秋的诗篇900字
  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可是,我却格外喜欢秋天。
  开学已经两个月了,秋天的末班车即将驶离我们的视线。听着窗外簌簌的雨声,我猛然发现:我竟然还没给这个绚丽的季节写下一点诗篇,差点酿成遗憾。
  初秋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了姥姥的苹果园。果园里,各种鲜嫩欲滴的水果对我张开了笑脸。我被这一股香味吸引着,来到了苹果树面前。我抬起双手,摘下了一个大苹果塞到嘴里咬了一口,味道好极了,真是又大又圆又香又甜。旁边的桃树上挂满了大大的桃子,好像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粉嘟嘟的小脸。还有,那一串串葡萄,就像紫色的珍珠似的。这可是姥姥和我在春天插下的小树苗。我摘下一粒放进嘴里,味道可真酸!这个苹果园就是一个果实满枝、丰收喜悦的乐园。
  两周后,我跟随爷爷来到了田野里。玉米故意撑开崭新的绿衣裳,露出黄黄的肚皮,炫耀她那丰满的身体。红红的高粱垂下了她那饱满的头颅,紧紧依偎在玉米的身边。还有那带着小白刺的黄瓜、紫色的茄子、火红的西红柿,以及那红绿相间的辣椒,一起诉说着这个五颜六色的秋天。一阵微风拂来,&沙沙&的树叶奏起了秋的曲调,小鸟儿张开圆润的歌喉,唱起了秋的歌谣。田野也是一个收获的乐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大雁南飞的时候,我跟随爸爸来到了公园。
  走进公园,到处都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火红的枫叶随风起舞,像是一只红蝴蝶在寻找食物。银杏树的叶子金光灿灿,好像是一把小扇子,又像是一条女生穿的黄裙子。再往里走,还是那个池塘,水面还是那么清澈,只是荷花与荷叶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孤零零的枝干插在水中间。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深秋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池塘边的柳树上,早就没了知了停在上面,只有光秃秃的柳条偶尔拍打着水面。墙角的几株菊花深深吸引了我,唯独她们正在争奇斗艳。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公园已被染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虽然,春天万物复苏,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百花齐放。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这个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秋天。我喜欢秋风和秋雨,因为,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硕果累累、瓜果飘香、收获幸福、美丽如画的秋天。
  &&&&四年级:李志贤第9篇 最后一篇初中日记600字
  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初中日记了,这意味着初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今晚的月光会很凄凉吧!初中三年,本来以为是漫长的岁月,可就在明天。那一刻就吞噬了三年。三年,哭哭笑笑,吵吵闹闹,伴随着成长,我们就要说再见了(ZY,WXY,WLY,CYY)这些至友,这些整天疯玩的伙伴,总要说分手,为什么?现实太残酷,刚刚培养的感情就一点点的被磨灭!或许明天我们会抱头痛哭,或许我们会笑着走过,可是心里却还是不舍,整天腻在一起,分手后会不会觉得两边空空,又该开始怎样的新生活,我不知道。
  毕业那一刻,真的分别了,痛哭。
  互道一声珍重,彼此各自天涯。
  不管是挥手作别,还是拥抱再见。
  大家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全是泪水记忆穿过隧道,随时间蔓延,一幕一幕。
  有一种幸福也不叫永远,可幸福有一个永恒的名字叫真情(或许我们会留下遗憾,但我们还可以弥补。)
  想哭&&快要干渴的泪水该怎么流下,这一切该何去何从。三年了,又该怎么忘怀,朋友恋人兄弟都会被这一刻分割,好残忍。
  WXY,不想让你为我哭,朋友别哭,高中生活我陪你走。
  ZY,别担心,我的心里有你,不要想太多,我们还要一起出去疯,朋友别怕,会有人替我为你撑伞。
  WLY,谢谢你给我的快乐呵护让我不烦恼不害怕我不后悔我做的一切,朋友记住,会有人理解你,你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的。
  CYY,铭记曾经快乐的日子,不敢你怎么想我心里有你就好(默默地),你会有好未来!尽管你会忘记我!
  我们一定一定还会再聚在一起的!朋友加油!!
  &&&&山东临沂河东区相公益民实验中学2010级7班的毕业生初三:筱芸网站第10篇 三组镜头一篇美文&三位文坛名家评高考作文500字
  &&& 伴随着第一门语文的开考,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围绕着武侠小说、流行歌曲、韩剧等社会“流行色”,在以三大社会广角镜下组成的这篇材料作文虽然突破了以往命题作文的限制,却让不少家长连呼“有难度”。到底这篇作文该怎么写才能出彩?为此,晨报特地连线了全国和沪上知名作家,趁“热”煮煮高考作文“这杯酒”。
  &&&& -著名作家―――叶兆言
  “议论”保险“辩证”讨巧
  叶兆言表示,“高考本来就是一个考核学生基本能力的考试”,因此没有“太好太坏”之分。而这次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用意主要是中学生对于流行文化的了解,“如果按这个路线走应该没有大问题”。
  叶兆言告诉记者,这个题目对于中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好写的,因为这个作文材料把目前存在的几乎各种流行文化都包括进去了。“没看过武侠小说的可以写写广告,没看过韩剧的也可以写写时装表演,思考范围十分宽广,中学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讲”。他表示,抓住“对于流行文化的看法”这个点,文章的文体应该写成议论文比较保险,“这个题目本来就是让你表达某种观点的。”
  谈到本次作文题可能出现的“高分点”,叶兆言表示,以“辩证”的角度来写会比较讨巧,“所谓辩证角度,就是从流行文化的正反方面去阐释,比如先分析一下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接下来指出‘流行文化不一定就是好’,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加以说明。”
  -《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
  小切口和面面俱到间的选择
  赵长天在看过本次高考作文题后认为,今年的题目有难度。他指出,一个出得好的高考作文题既要对学生构成限制也不能完全框住学生。但这个题目由于分了3个镜头,范围又十分的宽泛,因此考生往往会陷入“吃不准”的境地。
  赵长天分析说,这3个镜头中,镜头一、二,考生可以从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何流行文化会流行这样的角度来写;但镜头三因为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消解,它与镜头一、二谈的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如果只有镜头一、二,考生相对还比较好写,加入镜头三后,落笔就有些难度了。”
  赵长天觉得,可能阅卷人希望考生能面面点到,这才完全切题,同时考生还必须联系自身实际。
  总之在他看来,这个题目如果是写800字的议论文对考生要求较高,但如果写其他体裁,如抒情散文、记叙文等又很容易写散,所以这道作文题不好做,在切口小和面面俱到间给考生出了道难题。
  -著名作家―――陈村
  先给老师上堂文化课
  陈村知道了本次高考作文题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作文题目本身不坏。他分析说,从思考方向上来说,这个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与年轻人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中学生写起来,就像谈论身边事一样。
  “我在想阅卷老师会怎样评卷”,陈村表示,由于目前中学生热衷的流行文化如时新的流行歌曲、韩剧等等,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而言“多少是有些陌生的”,如果这些教师参与阅卷,对于学生作文中必然会提到的最新的流行文化可能会有隔阂,如果“不了解甚至不理解”,就此可能会影响到阅卷的效果。
  为此陈村提出建议,是否在高考作文阅卷前,先给阅卷老师“上堂文化交流课”,对于阅卷也有一个参考。
  □晨报记者 王婧 杨虹 实习生林颖颖第11篇 疏忽成就一篇作文550字
  昨天,我糊涂的上完了第一节课,我浑然不知危险,指导语文课的开始&&
  &先,我们读作文!&语文老师发话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全部神经全部绷紧,一句话就像点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我的随笔本交了。我前面读作文的人这时也意识到了末日的来临,也开始无头苍蝇一样嗡嗡乱&飞&了,这一下子全乱了,有同学说在讲台上,我的黑暗中点燃了一点希望,可刚到讲台,我的希望关灯了,原来讲台上没有。这时,出于无奈,只能往办公室跑,可一开门,语文老师的声音把我勾了回来:&不要去找了,坐回位子上去。&我也不能不服从,谁让以前的封建社会就建立了&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的规定呢?此时的老师就犹如统管着我的皇上。
  皇上又发话了:&你们说怎么处置他们两个啊?&讲台下的同学就跟这起哄&打扫教室一天&,&打扫教室一学期&,&&&&越听越吓人,脚也止不住颤抖着,心理怦通的跳个不停,心想:一天还可以,以学习不摆明了把我往阎王爷那送吗?还好老师是一个明君,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让我们在写一篇读。
  这件事使我知道了疏忽虽然不是病,但它的危害还是很大的,下次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再犯的话&&唉,我也受不了了。
  &&&&&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七年级 章杰第12篇 思路是一篇作文的纲500字
  星档案:
  聂亚斌,1993年出生,现为兰州第十一中初二七班学生。从初一后半学期开始向本报《作文周刊》投稿,其间,已经陆续刊发《家乡的路》、《乡村晨景》、《给自己一个微笑》等多篇习作。日《作文周刊金牧场》头题刊发了他的作文《雨中遐思》,该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聂亚斌由此荣膺为本期“作文之星”。
  星攻略:聂亚斌:思路是一篇作文的纲
  要树立正确认识作文的态度
  1.85米的个头,戴副眼镜的聂亚斌给人一种文绉绉的感觉。“装的!”聂亚斌很坦率,言称自己实际上可不像表面这样文气。
  谈到作文,聂亚斌说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到初一前半学期,他的作文写得很不好。“简直就是很烂耶!那时候,一上作文课,我就烦,一写作文,就更烦了。小学时,有一次为了应付差事还抄了一篇作文书上的作文,没想到被老师发现后挨了好一顿狠批。”不过这些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现在的聂亚斌不仅是班上作文写得“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还时常在报刊上发表。
  是什么让聂亚斌在写作上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我想是因为现在我对作文的认识和以前有了根本性的不同。”聂亚斌说。
  “有句话不是说,态度决定一切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作文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以前觉得作文那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只要想办法凑合完成就行了,但现在我认为,作文是作者独特思想的一种显现和宣泄。可以说,现在,我每每写作文,体味到的是一种思想在成长、情感在尽情释放的愉悦之感。”聂亚斌说只要同学们对待作文的态度是积极正确的,相信每一位都可以写出好的作文来。
  思路是一篇作文的纲
  聂亚斌认为写作思路是影响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它(写作思路)就像一个分水岭,如果思路‘对路’了,受其‘牵制’而完成的作文基本上就是一篇不偏离中心的好作文;如果思路不对路,写好作文就谈不上了。”
  聂亚斌说,对许多同学来说不是找不到写作思路,而是找到思路后却不知道如何打开思路。“打开思路,是我们听到的老师关于写作文的一个最常见的要求,我的做法就是一是多模仿、多借鉴从你曾经读过的好文章中去‘取经’;二是从时间过去、现在;空间:学校、家庭、大自然;因果原因、结果;对象自己、周围的人、古人、名人等方面进行思路拓展。”
  修辞的运用要因文而异
  聂亚斌平常爱读马克吐温和鲁迅的书,他说读这些大师的书让他最大的受益就是学会了从结构上进行借鉴。“当然,尽管我知道自己学到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但是,我敢于借鉴,比如,我会用鲁迅文章中的一些结构像一个结果独特的句子,然后填上自己的内容,这样就是达到了‘结构是别人的,内容是自己的’借鉴最高境界。”聂亚斌很是骄傲地说道。
  在谈到文章的修辞时,聂亚斌说,修辞要因文而异,比如要用排比句,那么你首先应该知道排比所起的是增强气势的作用,你要用反问句,就应该明白反问在加强语气的同时还有强调的作用。总之,运用修辞,一定要符合文章的内容与情节,否则,文章的内容和所运用的修辞就会是矛盾的。”第13篇 三、秋景诗500字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第14篇 九至十二750字
  九、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十一、巧用倒叙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十二、抒发感情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我们学生朋友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第15篇 我的第一篇作文450字
  有一天,我把小学作文本都摆弄出来,翻翻看看,其中,我写的第一篇作文特别逗人开心。
  我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是用铅笔写的。整篇作文不足150字。在介绍我的年龄、性别、外貌时,是这样写得:我的年龄是南方人最喜欢的吉祥数字,我的性别和老爸一样,只是还没有长出胡子,我的长相和老爸一模一样,瘦瘦的身材,嘿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走起路来外八字形,很引人注目。看着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仿佛又回到天真活泼的童年时期。
  作文的最后一段是写我的优缺点:我的优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我很爱劳动,今年五一劳动节,家里的活全都是我干的呢;第二个是我很聪明,在一次奥数考试中最后一道题很难,但我很快就做完了,而看看其他同学,都在费尽脑汁地想呢。我的缺点只有一个,就是太粗心大意,经常把加减符号看错,总是不能得满分,有些同学总是笑话我,&飞鸭子上架,老是站错架子。&我听了后,很不以为然,都怪我天生是个粗心人。这一段文字简朴真实,从中可以看出,我童年时的内心是多么简单纯洁啊!
  时间在流逝,而我也渐渐长大。&童真趣事何处有,一觉醒来全空无。&如今我即将小学毕业,我的第一篇作文也许是我人生起点的第一个标点符号。
  &&&&六年级:叶正豪第16篇 材料话题作文可休矣?从一篇不够格的满分作文说起500字
  &&& 今年高考时,陕西省一位考生写了一首200多字的小诗,作文即获得满分,而且还获得媒体的不断夸赞,甚至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其播出了访谈节目。那么,这首诗的水平究竟如何呢?现将题为《无题》的该诗抄录于此: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不论你喜欢/赤橙黄绿青蓝紫/当然情感无罪/但它好像变色墨镜/把整个世界/染得非喜即悲/把所有面孔扭曲/给你看/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这个丑,那个美”/别总给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雾/那么当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时常擦拭你的双眼/别让理智离开身边/拉开窗帘/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撑起帆/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只要多少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中,由于受席慕容、汪国真一类流行诗人以及各种各样贺年卡、生日卡等上面的小诗影响,喜欢作这类诗歌的孩子多得是。而这首诗拿满分作文来要求,其实很不够格。可以设想,如果陕西省几十万考生都写诗,那么就是挑选一千首满分作文恐怕也轮不上这一首,以60分为满分计能得50分上下就不错了。可惜的是,许多考生高考时没有这位“才子”的胆量;于是,他就成了异类,他就引起了注意,他就把成千上万作文水平远胜于他的考生甩在了后面,从而占了个大大的便宜。
  这样的高考作文考试,能保证公正性、公平性吗?
  笔者从事大学中文教学数十年,这几年又一直担任我省高考作文评卷总负责人,深深感到,类似的问题绝非个案,不少满分作文并不是因为文与质真正拔尖而往往是因其“出格”才博得青睐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也给不少考生造成误导,在考卷中追求形式奇特、内容荒诞、语言古怪的作文大有上升之势。剔除少数真正佳作外,大量的是――花里胡哨的表面掩盖着功力的羸弱和学养的浅薄,所滋长的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浮躁的不良文风。
  这样的倾向,对本该扎扎实实进行的中学作文训练能产生好影响吗?
  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不应当怪罪考生,也无须责备老师。需要反思的,乃是这几年来被一些人士啧啧称道的所谓“材料话题作文”的命题模式。
  歪招怪点子的作文为什么能获得高分?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被社会看重,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而高考的作文命题与满分作文,每每一出台便成为媒体纷纷追踪的热点。从1999年开始沿用至今的材料话题作文,赞美者众口如一的说词是:此等命题的要求灵活随意,在立意、取材、文体方面给了考生相当的自由度与发挥空间,保证都能有话可说,还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形式与最得意的内容充分展示自我,使真正有文才有灵气的素质较高的考生更易脱颖而出。
  然而,笔者在一份一份考卷的不断审阅中却越来越感到,这种观点是大可商榷的。材料话题作为一种高考的作文模式,其弊端是很值得有关方面高度注意的。
  或问其弊端何在?窃以为,最大的弊端在太自由随意,在名为创新而实则无新所创也。
  过去高考用的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前者题意有明确限制,后者完成时不能脱离材料,其范畴也有限制。正因为如此,而遭到现在不少人的诟病。可是,限制题意、限制范畴就能限制能力、限制才华吗?戴着镣铐跳舞就一定跳不出好舞吗?反观目前这种材料话题作文,表面看似乎很新潮,似乎比过去纯叙事、纯议论的命题好了一些。然而,既然考试时允许考生完全抛开命题提供的材料,所谓话题作文岂不成了命题作文?这样,2000年的全国卷作文给出的四个“图形符号”,年给出的“七个背囊”和“登山者救陌生人”的故事,岂不形同虚设?今年从《韩非子》“智子疑邻”寓言中引出的,还不是一道谈“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的命题作文吗?试问,这种与所给材料毫无关联的命题,除了把过去明确的题意限制变得更模糊了一些外,究竟有什么创新可言?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什么?是辨识人才,考量人才,鉴别人才,筛选人才。为此,关键是标准的统一,核心是尺度的规范。否则其公平性、公正性怎能不大打折扣?而话题作文,给学生的自由实在太自由了。自由本无可非议,但作为考试作文,太自由就会产生负面效应。进了考场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行,评卷时如何统一标准?如何规范尺度?这么多的碗与碗型号不一,这么多的水与水内容有异,将其端平谈何容易?评卷操作难于把握,就不免要从一些并不具备普遍性之处发现亮点,寻找佳作。窃以为,这正是近几年一些本来稀松平常的歪招怪点子作文幸获高分的原因。
  套题作文何以有增无减?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辨识、考量、鉴别、筛选人才,故必须绝对保证的是其公平性、公正性。所命题目尽可能让所有考生都无法猜中,无法套上,无法改头换面或者剪切拼凑旧作,而只能在考场上即席挥毫,凭不折不扣的实力取胜,才是上佳的选择。
  为此,高考作文的内容、形式等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必须让考生带着镣铐还要跳出好舞,在特定的天空下还要漂亮地飞翔,事先一无所知还要能充分展示才华、充分证明自己的水平高下。而时下这种材料话题作文所丧失的,恰恰是高考作文应该具有的这些属性。这种在选材、立意、文体上没有严格限制、可以任意无边的作文命题,最大流弊就是容易猜题、套题。考前熟记一些类型不同的现成作文,到了考场根据命题要求修修改改、挖挖补补,完全可以拼成一篇“佳作”。导致如此的命题,公平性、公正性能不大打折扣?这种命题模式如果形成惯例,怎么能不造成一些考生的投机取巧心理?怎么能不给抄袭者留下大钻其空的机会?近年来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持续上升,正是这种命题模式造成的直接恶果。今年的一篇满分作文《乌鸦的自白》刚刚在网上披露,马上被人指为抄袭。但根据规定,高考试卷是不能随便改分的;那么,这位考生岂不是逮了一个大便宜?上面那位写了一首小诗的陕西考生逮了便宜,似乎还可原宥,而让抄袭者得了满分,这说得过去吗?须知,《乌鸦的自白》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在大量考卷中,凭这种套、猜、改、抄逮了便宜的何止千万?高考作文的后果竟至于斯,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所以,这种沿袭数年的材料话题作文已经越来越暴露出无法克服的弊端,已经到了必须更改的地步了。
  作文命题之比较
  高考作文应该让所有的人都猜不到题,套不上题。可为什么总不免事与愿违?为什么这几年猜题现象越发增多了呢?除了前述之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作文命题往往跟现实跟得太紧。比如,2002年我国加入了WTO,同年又是足球世界杯大赛,这些均与规则息息相关,北京的考题恰恰就是一道关于“规则”的话题。今年,党和国家的新班子诞生,开始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向第四代的转移,与“非典”的抗争肯定也会给社会进步带来新转机,而北京的考题又恰恰是一道关于“转折”的话题。如果循着这样的思路搞下去,不是等着让人猜题吗?
  相形之下,全国卷与上海卷的情况则好一些。如果说,全国卷前几年还有一点紧跟现实的话,今年的“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就是一道很难猜到的出得不错的题目。上海2002年是一道要求以“面对大海”为题来写的作文,这道题目虽没有紧跟现实,但也是一道容易套写的作文。比方说,准备了一篇怀念恩师的作文,原来是在一片丛林前勾起怀念,现在将丛林前改为大海边,其他内容基本不动,不是就套上“面对大海”吗?再比方,准备了一篇暴风雨中思考的作文,思考了大自然的伟大,思考了不可抗拒的力,现在将暴风雨中也改在大海边,其他内容仍然不变,不是又套上“面对大海”吗?但是,上海今年的谈“杂”,却是一道出得极好的题目。社会、人生、自然中,“杂”何处不在?谁又能说自己无“杂”可写?然而,“杂”又并不涉及某个确定理念,特指某个具体对象,可谓看似无限制中设计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无论你事先熟记多少作文,你都休想套得上;无论你准备得再充分,你不绞绞脑汁就休想写好。一句话,是骡子是马你必须在考场上见高低,凭真正的实力拿高分。这样的命题,才是符合高考作文之目的与功能的最成功命题。据报载,上海今年高考作文无满分。但无满分就能说明上海考生水平差吗?或许,这正是成功的命题有效保证了公平、公正竞争的结果。
  可是,上海的谈“杂”恰恰不是材料话题作文。
  那些把材料话题作文的“优越性”说得神乎其神的人士,难道不应该从中悟到一些什么吗?掌管高考作文命题的有关部门,难道不应该引起一些注意吗?
本文地址:/details/zs834.html
发布时间:日 15时
《初一诗篇作文》热点内容
《初一诗篇作文》相关推荐
最新《初一诗篇作文》
 Copyright ©
博济()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