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宿学东到三公经费是什么坐哪公

搜韵——韵典 二十六宥 首
二十六宥 
共347,分5页显示&&&1&
末字词组词语解释:回首  拼音:huí shǒu(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红楼梦》第一○四回:“ 雨村 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 毛泽东 《十六字令》之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2).谓归顺。《东观汉记·伏湛传》:“ 武王
庄公 ,所以砥礪蕃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后汉书·伏湛传》:“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3).回想,回忆。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 仲宣 楼。”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清
钱之青 《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八九。” 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那堪回首。”(4).谓死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日拜辞长老回首,烦乞长老慈悲,求个安身去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直到临回首的时候,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亦作“廻首”。(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泽,迴首面内。” 南朝
沉约 《登高望春》诗:“迴首望 长安 ,城闕鬱盘桓。”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 祝融峰 下一迴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闻一多 《孤雁》诗:“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不是你能猜破的。”(2).回想;回忆。《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鲍泉 《江上望月》诗:“无因转还汎,迴首眷前贤。”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佗歧。” 清
唐孙华 《赁小舟渡江》诗:“昔年迴首乘车梦,打鼓鸣笳破浪行。”(3).归顺。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是以羣雄廻首,百姓企踵。”词语解释:白首  拼音:bái shǒu(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词语解释:搔首  拼音:sāo shǒu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词语解释:稽首  拼音:qǐ shǒu(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公羊传·宣公六年》:“ 灵公 望见 赵盾 ,愬而再拜;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史记·赵世家》:“ 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 胡 服也。’”(2).犹赔罪。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 匡 廼稽首于 曶 ,用五田,用众一夫曰 益 ,用臣曰 疐 ,(曰) 朏 ,曰 奠 ,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词语解释:矫首  拼音:jiǎo shǒu(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词语解释:马首  拼音:mǎ shǒu(1).马的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2).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顿使给事中 韦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於马首者数四。”(3).马首所向。指策马前进。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鷄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4).所骑的马。借以敬称他人。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宋
苏轼 《与韩昭文》:“边徼往还,从者殊劳,日望马首,但迂拙动成罪戾,恐不能及见公之还而去耳。”(5).指蚕。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蚕为马首。”参见“ 马头娘 ”。词语解释:马头娘  拼音:mǎ tóu niáng亦作“ 马头孃 ”。 中国 神话中的蚕神。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故名。据《通俗编·神鬼》引《原化传拾遗》记载,古代 高辛氏 时, 蜀 中有蚕女,父为人劫走,只留所乘之马。其母誓言:谁将父找回,即以女儿许配。马闻言迅即奔驰而去,旋父乘马而归。从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知其故,怒而杀之,晒皮于庭中。蚕女由此经过,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遂奉为蚕神。《山海经·海外北经》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中亦载有相关传说。 明 唐寅 《绮疏遗恨》诗之七:“鸡豚已赛 马头娘 ,赛罢佳人赴 北邙 。” 清 郑任钥 《春蚕词》:“艰难衣食在农桑,年年拜祭 马头孃 。” 清 王士禛 《蚕词》:“相约明朝百陌去,背人先祭 马头孃 。”参见“ 马明王 ”。词语解释:岘首  拼音:xiàn shǒu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词语解释:俯首  拼音:fǔ shǒu(1).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 苏轼 《策略第五》:“百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2).比喻屈服。 清 魏源 《筹海篇四》:“但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怀,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鲁迅 《花边文学·算帐》:“大莫大于尊 孔 ,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 孔 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頫首:犹低头。《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百粤 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 注:“ 邓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 梁启超 《郑褧裳画引》:“百家腾跃,頫首 宋 元 。”词语解释:转首  拼音:zhuǎn shǒu转头。喻时间短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黄鸝啼得春归去,无限园林转首空。” 元
刘应几 《忆旧游》词:“月明仙掌何处?转首失栖乌。” 明
邵璨 《香囊记·邮亭》:“转首三年,纔瞻亲舍。”词语解释:皓首  拼音:hào shǒu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三国
曹植 《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传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隟》:“我 东山 虚为苍生起,南浦终当皓首归。”词语解释:举首  拼音:jǔ shǒu(1).抬头。《管子·形势解》:“ 殷 民举首而望 文王 ,愿为 文王 臣。” 宋
苏轼 《登云龙山》诗:“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明
袁宏道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诗:“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2).被荐举者中居首位的;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汉 兴八十餘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 弘 为举首。” 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鼂错 对策,蔚为举首。”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其词奥衍,有 汉
唐 之遗风,进御一读,遂为举首。” 明
张居正 《答藩伯吴小江书》:“公以卓行清望,为天下举首。”(3).检举,告发。《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拘死活,有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疋;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首,首人给赏如数。” 清
林则徐 《速戒鸦片告示稿》:“惟有挨查牌甲,责令举首。”(4).首领。《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遵道 知不能行其策,乃弃去,适 潁州 ,为红军(指红巾军)举首。”词语解释:陇首  拼音:lǒng shǒu(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风雪骤,驛使音稀断 陇 首。’”(3).泛指高山之巅。 宋
柳永 《醉蓬莱》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霽。”词语解释:聚首  拼音:jù shǒu犹碰头;聚会。 宋
苏舜钦 《诣匦疏》:“然民情汹汹,聚首横议,咸有忧悸之色。” 明
曹学佺 《八月朔日予返白下》诗:“此别纷纷难聚首,天涯那许梦魂闲?” 清
查礼 《八声甘州》词:“有几番,天涯聚首;有几番,弹泪别西东?” 清
吴樾 《与同志某君书》:“前在 兽居村 聚首一日夜,彼此各抒所见。”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他在 唐山 工业学校肄业,离家很远,只有年假暑假,我们才能聚首。”词语解释:黔首  拼音:qián shǒu古代称平民;老百姓。《礼记·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郑玄 注:“黔首,谓民也。” 孔颖达 疏:“黔首,谓万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更民名曰黔首。” 唐
元稹 《出门行》:“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 严复 《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袵草枕戈,不得喙息。”词语解释:龙首  拼音:lóng shǒu(1).龙的头。《仪礼·乡射礼》:“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虵交。” 郑玄 注:“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交也。”《淮南子·要略》:“今画龙首,观者不知其何兽也,具其形则不疑矣。”《后汉书·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2).科举时代称状元为龙首或龙头。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虮肝龙首》:“蟣肝之奉何堪,龙首之攀可望。”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叶道卿 尝带贴职知 秀州 ,时状元 宋公序 ,及同榜 郑天休 ,已修起居注。 道卿 有诗寄二公曰:‘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世称为警句。” 宋
文天祥 《为或人赋》:“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 江 东。”(3).投壶术语。箭入壶中而倚竿,箭首正向自己者称龙首。见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龙首》。(4).山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北。一名 龙首原 。 萧何 营 未央宫 于此。 汉
张衡 《西京赋》:“疏 龙首 以抗殿,状巍峩以岌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规 龙首 ,抚 未央 。” 李贤 注:“ 龙首 ,山名, 萧何 於其上作 未央宫 。”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拂旦鸡鸣仙衞陈,凭高 龙首 帝城春。”词语解释:分首  拼音:fēn shǒu离别。 南朝
沉约 《襄阳白铜鞮》诗:“分首 桃林 岸,送别 峴山 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宋
王安石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诗:“乡国去身犹万里,驛亭分首已三年。”词语解释:鹢首  拼音:yì shǒu(1).船头。古代画鷁鸟于船头,故称。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 法善 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鷁首。’”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甘棠失目》:“岸先檥巨舟,即挽使登。鷁首掛金书牌,刻‘敕赐职医’字。” 明
张煌言 《舟行阻风口号》之二:“明朝鷁首还东指,禁得谁摶万里风。” 蔡元培 《美术的起原》:“﹝歌词﹞偶然有出于好奇心的:如 澳 人初见汽车的喷烟,与商船的鷁首,都随口编作歌词。”(2).泛指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 宋
京镗 《雨中花·重阳》词:“惜别未催鷁首,追欢且醉蛾眉。” 清
金人瑞 《送李宝弓司理内召》诗之二:“公代豸冠来接事,我从鷁首得陪游。”词语解释:骧首  拼音:xiāng shǒu(1).抬头。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蛟龙驤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 唐
杜甫 《赠别贺兰銛》诗:“老驥倦驤首,苍鹰愁易驯。”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下河舟中杂诗》:“海城童叟齐驤首,信有天边小聚星。”(2).比喻意气轩昂。 唐
钱起 《送孙十尉温县》诗:“云衢有志终驤首,吏道无媒且折腰。”词语解释:俛首  拼音:fǔ shǒu低头。常用于表示恭顺、伏罪、羞怍、沉思等情状。《战国策·赵策四》:“ 冯忌 接手俛首,欲言而不敢。” 汉
贾谊 《过秦论》:“南取 百越 之地,以为 桂林 、 象郡 , 百越 之君俛首係颈,委命下吏。”《北史·周广川公测传》:“帝惭,俛首不语。” 唐
牛僧孺 《齐推女》:“老人俛首良久,曰:‘足下诚恳如是,吾亦何所隐焉。’” 明
何景明 《明故夔州府知府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使以诗上公和答,章立就,使臣俛首嘆服曰:此 中国 诗人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指天画地,演説古今,喜则涎流吻外,怒则植发如竿,悲与怨则俛首顿足。”词语解释:仰首  拼音:yǎng shǒu抬头,仰起头词语解释:匕首  拼音:bǐ shǒu短剑。《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 桓公 与 庄公 既盟於坛上, 曹沫 执匕首劫 齐桓公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云‘短剑也’。《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其头类匕,故云‘匕首’也。” 唐
柳宗元 《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 冯敬 胸中函匕首。”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九章:“ 马海龙 立即猛扑上去,用匕首结果了他。”词语解释:延首  拼音:yán shǒu(1).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三国
曹植 《王仲宣诔》:“孰云 仲宣 ,不闻其声。延首叹息,雨泣交颈。”《周书·贺拔胜传》:“ 怀
朔 被围,旦夕沦陷,士女延首,企望官军。” 唐
刘长卿 《寄东海荀处士》诗:“时復一延首,忆君如眼前。”(2).形容惶悚恐惧的样子。《北史·魏孝武帝纪》:“﹝ 高欢 ﹞使 斛斯椿 奉劝进表。 椿 入帷门,罄折延首而不敢前。”词语解释:翘首  拼音:qiáo shǒu抬头而望。多以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 三国
阮籍 《奏记诣蒋公》:“羣英翘首,俊贤抗足。”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天下翘首,以望太平。”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桑林奇遇》:“天涯翘首,断云衰草在何方,安得同归返故乡?” 鲁迅 《集外集拾遗·〈偶成〉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词语解释:北首  拼音:běi shǒu(1).头朝北。古礼,人死入葬,尸体头朝北,故北首为死人之象。《礼记·檀弓下》:“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得 梦 启 北首而寝於 卢门 之外。” 杜预 注:“北首,死象。”《后汉书·蔡邕传论》:“但愿北首旧丘,归骸先垄,又可得乎?”(2).犹北向。《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北首 燕 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 燕 , 燕 必不敢不听从。” 张守节 正义:“首,音狩,向也。” 唐
韩愈 《南山诗》:“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三军北首死敌之志益鋭,中原来苏望霓之心益切。”(3).谓降服。《隋书·炀帝纪》:“若有识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机,翻然北首,自求多福。”(4).方位词。北头,北面。《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靠东墻南首一架衣裳槅子,北首一桌两杌。”词语解释:元首  拼音:yuán shǒu(1).头。《逸周书·武顺》:“元首曰末。” 孔晁 注:“元首,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远取诸物,则天尊地卑,以著人伦之体;近取诸身,则元首股肱,以表君臣之序。” 宋
梅尧臣 《目释》诗:“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清
唐甄 《潜书·宗孟》:“如元首手趾,皆如我所欲至,夫如是,乃谓之能尽性也。”(2).君主。《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 传:“元首,君也。” 三国
曹丕 《灾异免策三公诏》:“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 禹
汤 辠己之义乎?”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臣避命弗获,居宠为忧,谨当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3).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陈毅 《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 泰岱 。群英共检閲,盛业开万代。”(4).为首者,祸首。《魏书·刑罚志》:“若 羊皮 ( 费羊皮 )不云卖,则 回 ( 张回 )无买心,则 羊皮 为元首, 张回 为从坐。”《旧唐书·韦虚心传》:“ 景龙 中, 西域
羌胡 背叛,时并擒获,有敕尽欲诛之。 虚心 论奏,但罪元首,其所全者千餘人。”(5).创始人。 清
钱谦益 《采花酿酒歌》:“採花酿酒谁作法,终古 修罗 是元首。”(6).岁之始。《晋书·律历志中》:“ 汤 作《殷历》,弗復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为元首。”词语解释:低首  拼音:dī shǒu(1).低头。恭顺貌。《史记·平準书》:“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2).低头。羞愧貌。 明
张萱 《疑耀·三十六奉朝请》:“ 陶宏景 与从兄书:仕宦四十左右,作尚书郎……余今将五十矣,始作尚书郎,仰望古人,殊为低首。”(3).低头。折服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十:“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虽 李 、 杜 復生,必为低首者。”(4).低头。亦指佩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此老生平著述,全是一时火气,不许今人低首古人,何尝为解经讲学起见。”词语解释:顿首  拼音:dùn shǒu(1).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我这里展脚舒腰忙顿首,引的我口角顽涎溜。”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 卓文君 ﹞:嗳哟,你这没志气的磕头虫!说时顺口,说后顿首;我如果打了你,也要污了我的贵手。”参见“ 九拜 ”。(2).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议郎粪土臣 邕 顿首再拜书皇帝陛下。” 唐
韩愈 《答胡生书》:“ 愈 顿首, 胡生 秀才足下。”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明帖》:“ 明
洪武 三年,礼部定仪:敌己,止奉书奉復;而文人往往称顿首,称再拜,盖由临古帖而勦袭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仆 树人 顿首。十二月九日。”(3).谓整理头发。《韩非子·初见秦》:“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陈奇猷 集释:“顿,谓整理也。《文选》 陆士衡 《演连珠》:‘顿网探渊。’注:‘顿,犹整也。’整首戴羽者,盖古人长髪,欲戴羽,必先整理其首。”词语解释:九拜  拼音:jiǔ bài(1).古代祭祀时的九种礼拜形式。(2).九次礼拜。《黄庭内景经·常念》“存漱五牙不飢渴” 唐
梁丘子 注:“常以立春之日鸡鸣时入室,东向礼九拜,平坐,叩齿九通。”词语解释:蓬首  拼音:péng shǒu形容头发散乱如飞蓬。语本《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晋书·王徽之传》:“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孀居永日,蓬首终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箸斛概》:“一男子蓬首黑面,顾 张 而笑。”词语解释:牛首  拼音:niú shǒu(1). 汉 池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下 棠棃 ,息 宜春 ,西驰 宣曲 ,濯鷁 牛首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 牛首 ,池名,在 上林苑 西头。”(2).指牛首阿旁。参见“ 牛头阿旁 ”。词语解释:牛头阿旁  拼音:niú tóu ē páng亦作“ 牛头阿傍 ”。亦作“ 牛首阿旁 ”。
(1).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 魏经歷 ﹞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吕湛恩 注:“牛首阿旁,恶鬼名。”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 印度 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2).喻指凶恶可怖的人。《新唐书·路岩传》:“俄与 韦保衡 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目其党为‘牛头阿旁’,言如鬼阴恶可畏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琴心 ﹞最后为 李 姓者挟持,牵连入狱,虽缘情得保,犹守以牛头阿旁也。”词语解释:濡首  拼音:rú shǒu(1).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 汉
王粲 《酒赋》:“昔在 公旦 ,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詎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2).埋头;专心致志。 南朝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虚引之性,彰於立德。轨世之表,闻於童真。廉俗之风移,则感时之训兴。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为名焉。” 赖家度
李光璧 《于谦和北京·于谦的家世和成年》:“这时 于谦 潜心求学,努力读书,‘濡首下帷,足不越户’。”词语解释:为首  拼音:wéi shǒu(1).谓居第一。 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 世善驳,则 应劭 为首; 晋 代能议,则 傅咸 为宗。” 明
陈子龙 《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作诗赠行》:“宗望谁为首?文昭向比肩。”(2).领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孝宗圣政》:“﹝ 宋孝宗 ﹞遂批出 郑丙 无罪,可待令 临安府 将为首作闹人重作行遣。”《三国志平话》卷上:“元帅降令,自先锋为首,以下诸将军卒来日赴筵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 梅佐贤 向 徐义德 建议开除几个罢工的为首分子,杀一儆百。”词语解释:石首  拼音:shí shǒu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余偶读 张勃 《吴録·地理志》载:‘ 吴娄县 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冠鳧。’言头中有石。”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其 东海 石首鱼, 浙中 以造白鮝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於金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时品》:“黄花鱼即 江 南之石首。”词语解释:九首  拼音:jiǔ shǒu《山海经·海外北经》:“ 共工 之臣曰 相柳氏 ……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賛》:“ 共工 之臣,号曰 相柳 。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 夏后 。”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何虎视之耽耽兮,九首拔木而莫綰。”词语解释:昂首  拼音:áng shǒu仰着头。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茅盾 《子夜》十:“他昂首四顾,觉得自己并不渺小,而且绝不孤立。”词语解释:授首  拼音:shòu shǒu谓投降或被杀。《战国策·秦策四》:“ 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 , 韩 必授首。” 鲍彪 注:“言其服而请诛。”《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先主 命 黄忠 乘高鼓譟攻之,大破 渊 军, 渊 等授首。” 南朝
陆倕 《石阙铭》:“曾未浹辰,独夫授首。” 明
杨柔胜 《玉环记·李晟招贤》:“龙蟠虎踞,敢当锋决个输赢,管叛亡授首,肯教中国諉蛮夷!” 陈毅 《渡黄河作歌》:“国贼授首看日近,狗党狐羣失依据。”词语解释:称首  拼音:chēng shǒu第一。 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然而 魏 时话言,必以 元封 为称首。”《北史·张蒲传》:“ 蒲 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论之,常以为称首。”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学者不以时月考之,每语 屯田 必为称首,可笑。”词语解释:螭首  拼音:chī shǒu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碑碣》:“ 隋氏 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不得过四尺,载在《丧葬令》。” 宋
张抡 《绍兴内府古器评·周叔液鼎》:“是器,耳作当形,纯缘,饰以立螭首,作蹄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所谓螭首者,葢殿陛间压阶石上鐫凿之饰,今僧寺佛殿多有之。”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唐 诸陵皆无碑记,惟 乾陵 西南隅有大碑,高三十餘尺,螭首龟趺岿然,表里无一字,亦不知其何为而立。”参阅 宋
李诫 《营造法式·螭首图》。词语解释:骈首  拼音:pián shǒu(1).头靠着头,并排。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交头疑凑饵,駢首类同条。”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当其惊风骇浪,卒然起於不测之渊,而蛟鱷黿鼉之怪,方駢首而闯伺,乃措身其间,以蹈必死之祸。” 明
宋濂 《礲硿子碣》:“大疫起,比舍駢首卧,婣戚畏懦莫敢顾。” 郭沫若 《东风集·颂湛江》:“起重龙门駢首立,会看日夕走雷霆。”(2).指两个头相连。《宋史·五行志二下》:“ 嘉定 九年, 信州
玉山县 ,羊生駢首。”(3).“ 駢首就戮 ”的省称。 清
黄生 《义府·流放窜殛》:“且使 鯀 果駢首,其子孙决不敢以之配天于南郊。”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其学节冠一世,位望至三公者,亦皆駢首闕下,若屠猪羊,天下之人,见权势之不可恃也如彼。”词语解释:拜首  拼音:bài shǒu见“ 拜手 ”。词语解释:拜手  拼音:bài shǒu亦称“ 拜首 ”。
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后两手相拱,俯头至手。《书·太甲中》:“ 伊尹 拜手稽首。” 孔 传:“拜手,首至手。”《汉书·郊祀志下》:“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 唐
王维 《送陆员外》诗:“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 唐
李白 《比干碑》:“ 天宝 十祀,余尉於 卫 ,拜首祠堂,魄感精动。”一本作“ 拜手 ”。 宋
道诚 《释氏要览·礼数》:“拜首,谓以头至手,即(《周礼》)第三空首拜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拜稽首》:“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词语解释:犀首  拼音:xī shǒu(1). 战国
魏 官名。 公孙衍 曾为此官,故借称 公孙衍 。《庄子·则阳》:“ 魏莹 与 田侯牟 约, 田侯牟 背之。 魏莹 怒,将使人刺之。犀首 公孙衍 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讎! 衍 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 陆德明 释文:“犀首, 魏 官名也。 司马 云:‘若今虎牙将军, 公孙衍 为此官。’”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犀首 从仇师不武, 要离 埋骨草空青。”(2).《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也?’ 犀首 曰:‘无事也。’”后即以“犀首”指无事好饮之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 犀首 空好饮, 亷颇 尚能饭。”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词:“孰居无事陪 犀首 ,未办求封遇 万松 。”词语解释:门首  拼音:mén shǒu门口;门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綵楼欢门。”《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金哥 在门首经过,知道公子在内,进来磕头叫喜。” 郭沫若 《羽书集·日本的儿童》:“我携着 淑子 到村上的一家小菜店里去买蔬菜, 淑子 和我站在小菜店的门首。”词语解释:掉首  拼音:diào shǒu转过头。不理睬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顾结褵十年,并无所出,常劝生纳妾,为嗣续计,生掉首弗顾也。”词语解释:引首  拼音:yǐn shǒu(1).伸长头颈。多形容盼望。《新五代史·唐臣传·苏循》:“ 循 父子皆自以附会 梁 得所託,旦夕引首,希见进用。” 宋
贺铸 《登乌江柏子冈怀景仁》诗:“驱车 柏子冈 ,引首东南望。”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卷三九:“ 济 引首待刃, 希德 以实病白 禄山 ,乃免。”(2).书轴画幅的首端部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白鸞綾引首…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3).古代通俗小说引起正文的开头部分。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开篇引首,中间铺叙与证明,临末断结咏叹,无不征引诗词。”词语解释:剑首  拼音:jiàn shǒu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品,以玉或金属制成,扁圆形,其上镂有花纹。《礼记·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剑首,谓剑环头小孔也。”词语解释:垂首  拼音:chuí shǒu头低着。例如:垂首跪拜;垂首膝行。词语解释:碎首  拼音:suì shǒu碎裂头颅。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 繆公 未听,出,当门仆头碎首而死, 繆公 痛之,乃用 百里奚 。”《汉书·杜邺传》:“臣闻 禽息 忧国,碎首不恨; 卞和 献寳,刖足愿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臣每读前史,见开説纳忠之士,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又言有君如此,碎首以之。”词语解释:帕首  拼音:pà shǒu(1).裹头之巾。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宋
刘直庄 《贺制置李尚书》:“緑沉金锁,帐环百万之精兵;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刘皇后》:“ 柴氏 、 李氏 二公主入见,犹服髲鬀。太后曰:‘姑老矣。’命左右赐以珠璣帕首。” 明
王逢 《天门行》:“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缠白带红帕首。”(2).裹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禽 蜚 、 志葵 ,进围 松江 ,冒 蜚 军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凤 《法华乡志》:“众勇丁转炮向堂上,一时红巾皆出腰间,纷纷然互相帕首。”词语解释:螓首  拼音:qín shǒu(1).喻指女子美丽的方广如螓的额。形容女子貌美。 南朝
梁简文帝 《听早蝉诗》:“ 庄 书哂鹏翼, 卫 赋宜螓首。”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祝发》:“蝉鬟翠减,螓首蓬飞,尚恐人多忌也。”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陈子高》:“是时 子高 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艷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髮,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嘖嘖。”(2).指女子。(3).借喻美好、精采的东西。 鲁迅 《书信集·致林语堂》:“谓 楚囚 之稿仅有少许可登……窃计所留字数,不过千餘。稿费自属无几,而不佞则颇有擅卖他人螓首之嫌疑,他日史氏笔伐,将云罪浮于 桀 ,诚不如全躯以还之之为得计也。”参见“ 螓首蛾眉 ”。词语解释:螓首蛾眉  拼音:qín shǒu é méi如螓之首,如蛾之眉。谓额广而眉弯。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亦借指美女。《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毛 传:“螓首,顙广而方。” 郑玄 笺:“此章説 庄姜 容貌之美。”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钻穴隙》:“説与你好姨娘,覷着你螓首蛾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且书中称美女,有螓首蛾眉,倾国倾城,予未见其人也。”亦省作“ 螓蛾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泪烛裁诗》:“惊魂蘸影飞,恨遶螓蛾。” 张素 《自掾曹不辟而无贤吏》诗:“可怜渐渐螓蛾瘦,但见沉沉贔屭眠。”词语解释:东首  拼音:dōng shǒu(1).头朝东。《礼记·丧大记》:“疾病……寝东首於北牖下。” 孔颖达 疏:“以东方生长,故东首乡生气。”《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邢昺 疏:“病者常居北牖下,为君来视,则暂时迁乡南牖下,东首,令君得南面而视之。”(2).东侧,东边。《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地方解进去禀道:‘ 非空庵 尼姑俱躲在 极乐庵 中,今已缉获……’知县教跪在月臺东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 继之 派在第三房,正是东首的第二间。”词语解释:夏首  拼音:xià shǒu夏初。 南朝
王僧孺 《侍宴》诗:“丽景属春餘,清阴澄夏首。” 唐
王维 《资圣寺送甘二》诗:“柳色蔼春餘,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唐
韦应物 《始夏南园思旧里》诗:“夏首云物变,雨阴草木繁。”词语解释:无首  拼音:wú shǒu(1).不见居首者。《易·乾》:“用九,见羣龙,无首,吉。” 王弼 注:“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所不与也。”(2).谓没有更在其上的。《汉书·王莽传上》:“臣闻功亡原者赏不限,德无首者襃不检。” 颜师古 注:“无首,谓无出其上者也。”词语解释:戎首  拼音:róng shǒu(1).发动战争的主谋、祸首。《礼记·檀弓下》:“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郑玄 注:“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宇文化及 父宰相,弟尚主,而身掌禁兵, 煬帝 处之不疑,然而起为戎首,遂亡 隋 。”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擒戎首,胁从罔问。”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今遽背盟爽约,躬为破坏 东亚 和平,吞併 中国 领土之戎首。”(2).首先挑起事端或带头做坏事的人。《晋书·向雄传》:“ 雄 曰:‘ 刘河内 ( 刘毅 )於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为君臣之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自 始皇 、 武帝 好言神仙,一时术流方士,张大其説,文士又从而和之,遂以 穆王 为厉阶戎首。” 容閎 《西学东渐记》:“予已知此事之戎首为谁矣。”(3).军队的主帅。《晋书·谢玄传》:“復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是非惮於治兵,敢辞戎首。”词语解释:岁首  拼音:suì shǒu(1).一年开始的时候。一般指第一个月。《逸周书·周月》:“ 周 正岁首,数起於一,而成於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史记·孝武本纪》:“夏, 汉 改历,以正月为岁首。”《晋书·律历志下》:“暨于 秦
汉 ,乃復以孟冬为岁首。”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明朝东路把君手,腊日辞君期岁首。”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五》:“ 汉祖 入 关 也以十月,又会五星聚见东井,遂仍 秦 故十月为岁首。”(2).指一年的第一天。《东观汉记·吴良传》:“今日岁首,请上雅寿。”《新唐书·李德裕传》:“岁首,日月少光,咎在臣等。”词语解释:疾首  拼音:jí shǒu(1).头痛。指忧苦至极。《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孔颖达 疏:“疾首,谓头痛也。”《后汉书·顺帝纪》:“忧悴永叹,疢如疾首。” 明
沉璟 《义侠记·旌勇》:“自此舒眉,更无疾首。”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奉寄会稽山人冀资嗢噱》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2).指痛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有大婢素狡黠,偶与 柴 语,妻疑其私,暴之尤苦,婢輒於无人处,疾首怨駡。”(3).犹言致疾之端。《吕氏春秋·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高诱 注:“疾首,头痛疾也。” 毕沅 校正:“疾首,犹言致疾之端。注非是。”词语解释:山首  拼音:shān shǒu山的入口。 南朝
谢灵运 《山居赋》:“及其二川合流,异源同口。赴隘入险,俱会山首。瀨排沙以积丘,峯倚渚以起阜。”词语解释:狐首  拼音:hú shǒu见“ 狐死首丘 ”。词语解释: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礼记·檀弓上》:“ 太公 封於 营丘 比及五世,皆反葬於 周 。君子日:‘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陈澔 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於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后因以“狐死首丘”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 汉
刘向 《列女传·晋圉怀嬴》:“﹝ 圉 ﹞谓 嬴氏 曰:‘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 秦
晋 之友不加亲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丘,我首 晋 而死,子其与我行乎?’”《晋书·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 钟仪 在 晋 , 楚 弁南音。”《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 越 鸟南栖,狐死首丘, 万里 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我告诉过你‘狐死首丘’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亦省作“ 狐首 ”。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陶 ( 雍陶 )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词语解释:颔首  拼音:hàn shǒu(1).点头。表示允可,赞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 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上笑而頷首。” 巴金 《春》八:“ 剑云 颔首应了一个‘好’字,便在他的位子上坐下。”(2).点头。表示招呼。《花城》1981年第3期:“﹝ 刘国光 ﹞见了 江坤大 ,略一颔首,便算打过招呼。”词语解释:丘首  拼音:qiū shǒu犹首丘。相传狐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诒婚》:“[旦]:‘难道他肯赘异乡?’[小旦]:‘达士寧同丘首愚!’”参见“ 丘窟 ”。词语解释:丘窟  拼音:qiū kū传说狐死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丘窟”指家乡。窟,指狐穴。 晋
郭璞 《平刑疏》:“退未絶其丘窟之顾,进无以塞其逋逃之门。” 南朝
谢灵运 《辞禄赋》:“解龟纽於城邑,反褐衣於丘窟,判人事於一朝,与世物乎长絶。” 南朝
沉约 《郊居赋》:“伊前世之贵仕,罕紆情於丘窟。”词语解释:狸首  拼音:lí shǒu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为发矢的节度。《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狸首》射侯,古之射礼也。”《孔子家语·辩乐》:“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散军而修郊射。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騶虞》,而贯革之射息也。” 王肃 注:“《狸首》、《騶虞》,所为节也。”参见“ 貍首 ”。貍首:1.狸的头。《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 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貍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颖达 疏:“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后因以“貍首”指 原壤 之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於礼典。”(2).借指棺柩。 明 徐渭 《哀骆怀远公验词》:“何时卧貍首,闻之使心惊。” 清 王紫绶 《哭师》诗:“生死亲营一亩宫,瓣香谁解为 南丰 ;敢云貍首斑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3).古代逸诗篇名。共二章。诸侯行射礼时歌《貍首》以为发矢之芦度。《仪礼·大射》:“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乐正命太师曰:‘奏《貍首》,閒若一。’” 郑玄 注:“《貍首》,逸诗《曾孙》也。貍之言不来也。其诗有‘射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礼记·射义》:“其节,天子以《騶虞》为节,诸侯以《貍首》为节。” 陆德明 释文:“貍之言不来也。首,先也。此逸诗也。”(4).指 三国 魏 管辂 。 辂 精天文,善卜筮,相传其能占知人“疾病死亡贫富丧衰”而无所差错。据《三国志·魏志》本传载:“﹝ 輅 ﹞初应州召,与弟 季儒 共载至 武城 西,自卦吉凶,语 儒 云:‘当在故城中见三貍,尔者乃显。’前到 河 西故城角,正见三貍共踞城侧,兄弟并喜。” 辂 别有弟名 辰 ,而 辂 年居长,后因以“貍首”称之。 唐 杨炯 《浑天赋》:“假 苏秦 之不死,既莫能知其説;儻 貍首 之重生,亦不能成其算也。”(5).瓜名。 晋 傅玄 《瓜赋》:“虽貍首之甘美兮,未若东门之奇伟。” 晋 陆机 《瓜赋》:“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栝楼、定桃、……貍首、虎蹯。”参见“ 貍头 ”。 词语解释:菰首  拼音:gū shǒu即茭白。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蓴丝色紫菰首白,蔞蒿牙甜蔊头辣。” 宋
陆游 《幽居》诗:“芋魁加糝香出屋,菰首芼羹甘若飴。”参见“ 茭白 ”。词语解释:茭白  拼音:jiāo bái又名菰笋、菰手、茭笋。蔬菜。菰的花茎经黑穗菌侵入后,刺激其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茎。可食用。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菰》。词语解释:班首  拼音:bān shǒu(1).班列之首。 唐
元稹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诗“ 兴庆 首行千命妇”自注:“予在中书日,妻以郡君朝太后於 兴庆宫 ,猥为班首。”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内翰入院班次》:“ 后唐
天成 三年八月,詔翰林学士依入院先后为班次,唯承旨必居班首。”《明史·李绍贤传》:“尝颁詔至 徐州 ,监仓中使席班首, 绍贤 立命撤其席,中使愕然去。”(2).首领;魁首。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和诚斋休致韵》词:“地行仙里,合推儂做班首。”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公因命班首一人与 公丁 从人护船至 武宣 。”《孽海花》第六回:“ 达抚臺 见 雯青 是个文章班首,翰苑名流,倒着实拉拢。”词语解释:上首  拼音:shàng shǒu(1).首位,魁首。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问道士》:“道门 扬弘元 法师,道心精微,真学奥祕,为仙列上首。”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孝宗 亲策,将为上首。”《水浒传》第五三回:“ 清道人 他是 罗真人 上首徒弟,他本师如何放他离左右。”(2).谓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今日圣天子设一宴,乃是功臣筵宴。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武松 让哥嫂上首坐了,他便掇杌子打横。” 茅盾 《多角关系》七:“二老板让 朱润身 坐在上首。”(3).佛家语。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观无量寿佛经》:“佛在 王舍城
耆闍崛山 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菩萨三万二千, 文殊师利 法王子而为上首。”后亦用指寺院中的首座。 南朝
梁武帝 《十喻诗·梦》:“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景德传灯录·灵祐禅师》:“ 华林 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 祐公 何得住持?’”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综观佛在世时,有佛与外道上首对谈者,有外道上首为佛弟子説法者。”词语解释:齐首  拼音:qí shǒu(1).头相齐平。《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齐首,两驂如手。” 毛 传:“马首齐也。” 朱熹 集传:“齐首,如手:两服并首在前,而两驂在旁稍此其后,如人之两手也。”《后汉书·舆服志上》:“龟旐四斿,四仞齐首。”(2).指一齐仰头。 三国
曹植 《洛神赋》:“六龙儼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赵幼文 校注:“谓六马一齐昂首而行。”《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歌唱,声入云霄。”词语解释:南首  拼音:nán shǒu(1).头朝南。《庄子·在宥》:“ 广成子 南首而卧, 黄帝 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后汉书·耿弇传》:“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礼记·檀弓下》“葬於北方北首” 唐
孔颖达 疏:“言葬於国北及北首者,鬼神尚幽闇,往诣幽冥故也。殯时仍南首者,孝子犹若其生,不忍以神待之也。”(2).南端。《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靠西壁又是一张独睡牀,靠东墙南首,一架衣裳隔子。”如:村南首是一片平整的稻田。词语解释:祸首  拼音:huò shǒu犹罪魁。指酿成祸患的主要人物。《东观汉记·申屠刚传》:“昔 周公 豫防祸首,先遣 伯禽 守封於 鲁 ,离断至亲以义割恩。” 唐
杜甫 《写怀》诗:“祸首 燧人氏 ,厉阶 董狐 笔。”《明史·包见捷传》:“奸徒敢为祸首。”词语解释:唱首  拼音:chàng shǒu犹创始;领头。 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观 相如 《封禪》,蔚为唱首。”《南史·蔡廓传》:“殿内将帅,正听外间消息;若一人唱首,则俯仰可定。”词语解释:春首  拼音:chūn shǒu春头,初春。 唐
韩愈 《为宰相贺雪表》:“去岁冬间,雨雪颇少,今年春首,宿麦未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祠祭》:“郊祀在 嘉会门 外三里 净明院 左右,春首上辛祈穀、四月夏雩、冬至冬报,皆郊坛行礼。”《宋史·河渠志五》:“ 兴元府
褒斜谷 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词语解释:函首  拼音:hán shǒu用匣子装盛人头。 唐
陆贽 《诛李希烈后原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驛书上闻,函首入献,方隅既乂,役戍其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且吾自诛权姦耳,而函首以遗之,则是虏之县鄙也,何国之为?” 明
刘基 《大墙上蒿行》:“君不见, 樊将军 一朝函首西入 秦 。”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二节:“旋接 黎都督 覆电,请其就地正法,并函首解 鄂 。”词语解释:正首  拼音:zhèng shǒu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正律历,以寅月为正首。”词语解释:鹑首  拼音:chún shǒu(1).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朱鸟’,乃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鸟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2).古以为 秦 之分野,指 秦 地。《汉书·地理志下》:“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鶉首之次, 秦 之分也。” 唐
李白 《明堂赋》:“巡陵於鶉首之野,讲武於 驪山 之旁。” 清
黄遵宪 《立秋日访易实甫》诗:“鶉首赐人天亦醉,龙泉伴我世谁知?” 钱仲联 笺注引 张衡 《西京赋》:“昔者大帝悦 秦繆公 而覲之,饗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鶉首。”(3).指农历五月上旬。古代认为太阳至鹑首之初为芒种。芒种在五月初,故称。 清
曹寅 《晚晴述事有怀芷园》诗:“鶉首绵仍御,龙舟麦宴寒。”词语解释:不首  拼音:bù shǒu不伏罪。《汉书·梁怀王揖传》:“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 颜师古 注:“不首谓不伏其罪也。”《南史·范晔传》:“詔收 综 等,并皆款服,唯 曄 不首。”《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婆子不合假装姑姑,同谋不首,亦合编管邻州。”词语解释:肯首  拼音:kěn shǒu点头表示同意。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帝自此御朝即拱嘿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 宋
叶适 《徐道暉墓志铭》:“有诗数百,斲思尤奇,皆横絶歘起,冰悬雪跨,使读者变踔憀慄,肯首吟嘆不自已。” 元
袁介 《踏灾行》:“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欢悦,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慇懃肯首,早谐结髮。”词语解释:榜首  拼音:bǎng shǒu(1).科举考试第一名。 宋
苏轼 《放榜后论贡举合行事件》:“自来释褐举人,惟南省榜首或本场第一人唱名近下者,或有旨升一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甲辰科首题》:“大人遴择榜首,何以竟违初意。”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金人科举之法》:“榜首曰乡元,亦曰解元。”(2).旧时称妓院挂头牌的名妓。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当今的名妓,只有 王又嬙 与 邓蕙娟 两箇。小弟与 蕙娟 有交,若把他取在第一,就是有私了,竟把 又嬙 拟做榜首。”词语解释:身首  拼音:shēn shǒu(1).躯干和头颅。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身首被梟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晋
潘岳 《西征赋》:“分身首於锋刃,洞胸腋以流矢。”(2).指身体。《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元来昨夜那妇人身首,已斫做三段,鲜血横流,热腥扑鼻。”(3).借指生命。 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郭淮 ﹞乃命左右追夫人还,於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4).指魁梧高大的身材。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京城诸军》:“选武艺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词语解释:华首  拼音:huá shǒu(1).白首。指老年。《后汉书·樊準传》:“故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 李贤 注:“华首,谓白首也。”《新唐书·张知謇传》:“伯仲华首同贵,时以为荣。” 清
杜濬 《椰冠道人歌》:“椰冠华首日相亲,人见椰冠识道人。”(2).指美女的秀发。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餘芳。”词语解释:头首  拼音:tóu shǒu(1).脑袋;首级。《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代郡 太守 刘兴 将数百骑攻 贾览 ,上状,檄至, 光武 知其必败,报书曰:‘欲復进兵,恐失其头首也。’” 三国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斩断》:“夺人头首,以获其功,此谓盗军,盗军者斩。”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我听说 刘邦 悬着千金的赏格,购我的头首,得到我的首级的还可以封万户侯。”(2).头领,为首的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令所由切加收捉,如获头首,所在决杀。” 宋
岳飞 《平荡盗贼功赏札子》:“虔盗如 陈顒 、 罗闲 十等四百餘党,自为头首,各成寨栅。”《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封侯裂土之赏。” 胡三省 注:“头首,谓诸蛮渠帅也。”(3).次序或位置在前的。《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这是我的个头首孩子,那穷就説不得了。”词语解释:面首  拼音:miàn shǒu(1).面部;头脸。《太平广记》卷三六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刘玄》:“日暮,忽见一著乌袴褶来取火,面首无七孔,面莽党然。” 明
陈子龙 《仙都山记》:“ 东山 之上,有二峰卓立,一頎而直,一短而傴,皆有面首,曰 媍姑峰 。”(2).容颜;面貌。《贤愚经·师质子摩头罗世质品》:“时 师质 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 唐
寒山 《诗》之四三:“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醉醒石》第八回:“﹝ 王勤 ﹞到十四五,面首儿好,也先了孌童之数。”(3).指姣美的男子。《宋书·臧质传》:“﹝ 臧质 ﹞坐前伐 蛮 ,枉杀队主 严祖 ,又纳面首生口,不以送臺,免官。”《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 宋孝武帝 ﹞校猎 江 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 南州 。”(4).“ 面首左右 ”的省称。亦泛指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而生平不孕,遂出貲购妾。谓生曰:‘凡人置身通显,则买姬媵以自奉;我宦迹十年,犹一身耳。君何福泽,坐享佳丽?’生曰:‘面首三十人,请卿自置耳。’相传为笑。” 清
感惺 《断头台》第四出:“奴家为一国母仪,万人瞻仰……置一班的面首,选几辈的男嬪,也是不为太过的。” 曹禺 《日出·登场人物》:“ 胡四 --一个游手好闲的‘面首’,二十七岁。”(5).指女伎;情妇。《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以官户无面首,闻 吐蕃 酋 阿史那斛瑟罗 有婢善歌舞,令其党告以谋反,而求其婢。” 陈独秀 《〈科学与人生观〉序》:“他若生在 意大利 ,会以多获面首夸示其群。”(6).指书法的面目。 唐
窦臮 《述书赋下》:“余稽古而翫能,因假能而有説,匪徒姓名记録,面首超越,相质披文,虚空岁月者矣。”(7).谓当面自陈罪状。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 韦处厚 从容奏曰:‘臣有大罪,伏乞面首。’”词语解释:斩首  拼音:zhǎn shǒu(1).砍头。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生则斩首,死则鞭尸。”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数兆于字》:“ 唐
李怀光 叛逆,至 埋怀村 ,为 马燧 斩首。” 方志敏 《狱中纪实》一:“逮捕、审讯、监禁、枪毙、斩首,总想将 中国 所有革命分子杀灭净尽。”(2).谓所斩之首。《战国策·秦策三》:“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词语解释:空首  拼音:kōng shǒu古代行礼的一种形式。九拜之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 郑玄 注:“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 贾公彦 疏:“空首者,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 许男 骏马十六, 许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词语解释:埋首  拼音:mái shǒu埋头。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自述》曲:“灯牕埋首,误拚他朱衣点头。”《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果然从第二天起便潜心埋首,简炼揣摩起来。”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二幕:“﹝ 李维勤 ﹞秉性忠厚,也能吃苦,不能不说是一块还能埋首苦干的材料。”
共347,分5页显示&&&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公经费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