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如何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因代代相传思想政治

2021-08-01 09:28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刘颖颖)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国家文物局联合教育部印发文件,全面部署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革命场馆”)要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原则,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体系、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塑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在高校广泛覆盖、落地生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文件明确了六方面主要任务。第一,全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要会同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革命场馆,充实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完善高校思政教学设计,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革命场馆要积极建设基于革命文物资源的高校思政教室。第二,联合开展革命文物学术研究。各级教育、文物主管部门要支持高校推进革命文物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围绕革命文物开展跨学科研究。支持革命场馆与高校共建协同研究中心、特色新型智库。第三,系统构建馆校全方位实践育人共同体。组织研发“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支持开展现场教学等活动。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革命场馆要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赴革命场馆培训研习、联合科研等。第四,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校园红色文化。高校博物馆、校史馆等应依托自身革命文物资源,创新服务思政课程的工作载体。革命场馆、文物系统专家学者走进高校开展巡展、宣讲等活动。高校应结合所在地革命文物资源,组织举办革命故事演讲等活动,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项目。第五,不断优化革命文物资源网络育人功能。各级教育、文物主管部门要引导支持高校师生参与革命场馆主题展览策划和社教活动的云直播等录制,创作相关网络创新作品。第六,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各级教育、文物主管部门要指导支持高校深化对本校、本地区革命文物及红色校史资源的梳理、研究与阐释,把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创造性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  文件指出,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分批培育革命场馆建设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分批推介革命场馆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修基地名单。教育部对相关工作取得成果的高校专职人员,择优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支持计划;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革命文物资源融合程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评价、教学科研成果评选的内容;高校应将大学生参加革命场馆志愿服务、实习实践计入实践总学分(学时);积极将红色文化优秀作品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的依据。  文件强调,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对高校组织实施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在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上予以支持;要将革命场馆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博物馆定级、运行评估、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0-12-21 17:49:4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时间飞逝,临近2021考研初试,考研政治的复习相较于其他科目要简单一些,同学们要抓住重点,加强理解和分析,不能死记硬背。下面内容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押题知识点,纯干货,为21考研的小伙伴助力上岸。  四、思修法基  爱国主义  1、为什么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或者,为什么要爱国)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2、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第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四,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应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奋斗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或者,如何评价“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方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另一方面,讲艰苦奋斗,也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进的时代,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  2、谈一谈奋斗和幸福的关系。  幸福是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长久的喜悦,幸福往往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支撑的,而这些条件都不会唾手可得,是需要实实在在得奋斗去争取。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在于追求幸福、赢得幸福。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  对社会而言,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必将面临更多挑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必须依靠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色基因或红色文化  1、为什么要“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新时代,只有大力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基因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好红色文化?  第一,传承红色基因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人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二,传承红色基因要脚踏实地增强行动自觉。青年人应该主动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添砖加瓦。  第三、传承红色基因要志存高远增强使命感。青年学生应该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想结合,立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立志做时代新人,积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跨考考研课程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万山区:用好红色资源,让思想教育入脑入心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丰富红色教育内容,让思政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兵校长”讲好红色文化教育课。选拔聘用一批理论知识丰富、政治过硬、文化素质过硬的退役军人,担任“兵校长”,当好传承雷锋精神的“旗手”。每学期组织全区20余名“兵校长”进校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课,让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薪火相传,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建设中华的热情,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到万山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观一处基地、讲一个故事”活动,通过敬献花圈、鞠躬默哀、瞻仰烈士墓碑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传承先烈遗志,让全区青少年形成缅怀纪念烈士、学习烈士英雄事迹的良好风尚。进村入户宣讲红色文化。切实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红色文化进村入户宣讲活动。利用院坝会、走村入户等形式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社区)宣讲英雄烈士、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等故事;同时,联合相关单位组织老兵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影片下乡巡回,让红色教育成为思政“教师”,在全社会营造社会化拥军优抚的浓厚氛围,让全社会感受家国情怀,教育和支持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