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北京整租房子单间自由了吗

原标题:北京没房的人距离“整租自由”有多远? 原创 谷雨 X 镝次元 谷雨数据-腾讯新闻有些人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上他回家上个厕所都要排队。在一线大城市,每一个整租的决定,都没那么容易。出品丨腾讯新闻穿过林立的5A级写字楼,安静地坐在人体工学椅上轻敲Mac,窗外就是CBD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北漂们的白天,忙碌、得体且克制。夜晚,成千上万个Mary、Sunny、Ivory,拎着电脑包穿越地铁站的人潮,回到合租屋的单人床上,等着室友从公用卫生间出来,去冲一个澡。隔壁情侣放声争吵,脆弱女孩深夜痛哭,游戏少年鼠标狂点……白天压抑的情绪在夜晚集中释放。什么时候能有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买房还太遥远,整租是目前最佳方案。但,想要实现“整租自由”可没那么简单。租金低、通勤短的整租,是做梦吗?阿维是个媒体从业者,压力大但时间自由,时常在家办公。最近半年,和被迫在家办公的室友摩擦不断。不同的起居习惯,让阿维难以专心写作。于是,在线上线下看了不下100套房子之后,他决定以4200元1个月的价钱在东五环外的通州区租下一套小型Loft。4月份,贝壳研究院发布的“疫情冲击下的租客偏好影响”调研显示,63%的租客表示疫情过后会考虑换租。“租金不能太高”、“距离公司近”、“整租”分别位居租房考虑因素的前三位。贝壳研究院分析,租金和通勤距离,本来就是租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而对于整租的需求很可能来自疫情之后对居住品质的更高要求。租金低、通勤距离短,且是整租。这样的房子,真的存在吗?想要住得近,房租翻3倍?根据写字楼存量、热度以及商圈活跃度,谷雨数据筛选了十八个白领集中就职的区域,先看看要想在公司附近整租,成本得多高。根据链家与自如6月份的最新数据,在这些地区整租一室的租金范围基本在6000到11000元每月,而合租在2500到4000左右。整租一室的居住成本,基本是合租的2-3倍,从合租到整租,堪称一次了不起的飞跃。你愿意将工资拿出多少作为房租?根据中青报调查中心发布的北京各区平均薪资数据,谷雨数据简单计算了在这些地方整租一室的房租收入比。金融街、西单、王府井、朝阳CBD、丰台丽泽等地高达80%以上,其余地区也基本在50%以上。易居研究院把房租占收入是否超过30%作为“幸福分割线”,一旦超过则表明租房压力过大。如果用这个标准,想在繁华地带整租一室,对大多数普通白领都是难以承受之重。但如果你的工资或你另一半的工资远高于上图中的平均值,除外。不想花太多钱,整租可以住到哪?下面我们再换个方式,先确定预算范围,然后查询对应的整租房源都在哪儿。如果预算小于1500元,能找到的可整租房源仅23套,其中昌平区占了17套。预算在1500-2000元仅80套,主要位于顺义和房山。预算在3000-5000元,差不多能在丰台、通州、顺义等地有较大的挑选空间。简单总结,在想要整租的前提下,如果租金预算越低,就只能往越偏远的地方考虑,忍受更长时间的通勤。以互联网大厂最集中的后厂村为例,那里的上班族,租金与通勤距离的最优解就是昌平。每月五千,基本可以在回龙观、天通苑等地整租一居室,通勤距离控制在20公里以内。恭喜你!将会成为进城2小时起步,夜生活基本为零的新一代“五环村民”。哪个行业的人最爱整租?IT行业比例最高成为整租人群的一员,虽然住的依旧不是自己的房子,但还是值得开心的。终于住上一居室的阿维最近被同事调侃实现了“整租自由”。在大城市,租房是件与年龄不太相关的事。即便工作超过5年、10年,该租还得租。自如发布的《帝都青年整租大数据》报告显示,在整租一居室的租客中,有17%是未毕业的大学生,有46%是工作1-5年的职场人,还有20%工作已经10年以上。如果分行业看,则是IT行业比例最高,其次是教育、金融、传媒等。阿维工作5年,从刚毕业时合租的一间小次卧,换到更大、朝南的次卧,再换到带独卫的主卧,最后升级为整租一居室。在外漂泊的许多人都经历着相似的轨迹。他们有的拿着房补住在公司附近,随叫随到;有的从中心城区沿着地铁线往外搬,从二环搬到了五环外。白天在格子间里卖命,晚上才能从“一张床”升级到“一整间房”。花大钱租更好的房,就距离想买的房又退一步;选择往城市的边缘走,就意味着生活圈子也逐步边缘。在这里,每一个整租的决定,都没那么容易。但整租真的很爽啊!只要不看每个月的银行卡扣款,就是在大城市“有房”的人。*本文中阿维为化名。*参考资料贝壳研究院“疫情冲击下的租客偏好影响”调研空间家《北京甲级写字楼报告》自如《帝都青年整租大数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薪资调查数据&撰文丨唐风*李璋*设计丨李璋*编辑丨赤兔
@@=value.title$$
@@=value.author$$
@@~$$
公众号新浪科技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苹果汇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新浪众测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新浪探索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租客正在参加某保障性租赁公寓组织的“巢我而来,手绘春天”社群活动。田傲云/发自北京解题新市民住房难、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十四五”期间重要任务,全国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在政策支持下,各地正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任务。2022年4月,北京市启动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公寓对接工作,率先从新毕业大学生开始试点,位于北京市海淀、朝阳、房山、昌平区域的4个项目近1000间房源面向大学毕业生申请。此外,华润葆台、首创十八里店、龙湖郭公庄等房企参与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也陆续面向市场推出,试图缓解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难问题,破解北京“居不易”难题。入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后生活得怎么样?未来有何愿望?2023年春节期间,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多个保租房项目与入住者进行了交流。从“忧居”到“优居”“差不多的租金以前要和三四家合租,现在可以整租,每套房都有卫生间、电视、冰箱等家具,小区环境、安保也很好,我很满意。”万科泊寓28街区店的租客喻然笑着对记者说,打工人首先追求的是性价比。前不久,在北京工作两年多的喻然和女朋友入住了万科泊寓28街区店,一套36平方米的LOFT公寓,全新精装修交付,每月租金在2800元。入住一段时间后,他表示生活品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合租的房子相对混乱,虽然是三居室,但由于客厅被改造成两个隔断,其实住了5户,隔音很差不说,时常还会几家人抢一个卫生间,很不方便。”万科泊寓28街区店是北京顺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共计房源606间,户型涵盖LOFT、平层、一居室,2022年10月正式营业,出租对象包括近3年内毕业、在京工作且无房的青年。在北京,像万科泊寓28街区店这样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还有不少。从事人力资源的周元来京已有3个月,因工作地在房山,最后入住了华润有巢葆台项目,“通勤上班在40分钟左右,和其他同事比还是幸福的,这里购物也比较方便。”“设施也很完善,配备有健身房、自习室、篮球场等,有时还会举办绘画、放风筝、小型音乐节表演等娱乐活动,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生活很丰富。”周元表示,因在北京同学较少,加之房山距离市中心较远,休息日很少外出社交,公寓组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也让他在短时间内认识了更多兴趣相投的朋友。让周元感到满意的还有公寓的物业服务十分到位,他表示房屋是全新精装修交付,家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如果有家电坏了,也会安排维修人员上门免费维修,让他不用担心东西坏了后还要自己操心家具维修问题。“租房需求是刚需,也是毕业生最关心的生活问题,很感谢国家政策能够提供相应帮助,支持新青年和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周元说。龙湖冠寓郭公庄项目是由一闲置的商业办公物业改建而成,也是北京首个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改造后可为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及周边提供房源约700间。在丰台科技园区上班的苏玮经过一番对比后,选择了入住郭公庄地铁站附近的龙湖冠寓保租房项目。“价格比周边房租更低,不用担心涨价,毕业生还有额外折扣,且租期更灵活,是一个月起租,押一付一;物业管理方面,整栋楼都是一体管理,很安全,很可靠。”苏玮告诉记者,他也曾实地看过园区周边的公寓和民宅,但并不满意,“都是安全隐患很大的公寓或者合租房,合租房大多隔音差,公寓则人员相对杂乱,安全隐患更是层出不穷,此前被整改过多次。”梅宇航则是在龙湖冠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业当天前去选房,他表示相比于其他公寓,该项目有几点让他认可,首先是品牌效应,是冲着龙湖的好口碑和品牌来的;其次考虑到是政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住着也会更加安心。“希望共同维护好新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租客正在参加某保障性租赁公寓组织的“巢我而来,手绘春天”社群活动。“很多租客以为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会有很多限制,其实并不会。”万科泊寓28街区店的工作人员张新科对记者表示,保租房项目申请分为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个人申请方面,近3年内毕业、且顺义区无住房的新市民都可以线上申请。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时间较短,且因近些年因疫情原因收入状况较疫情前有所下降,很难有较多的积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年轻人和住房租赁企业支持,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使住房租赁企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尤其像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对于现在的青年群体来说,黑中介、乱涨租金、频繁搬家、‘不省心’的房东等,都是租房中可能遇到的事,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会有更多的企业去投入到这个方向,也会逐渐解决上述问题。”华润有巢葆台项目负责人韩彤彤表示,希望未来能为更多新青年提供更优质的住所和更完善的配套。“这些相关政策的出台可能更好让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喻然表示,在北京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压力都很大,现在国家出台解决新青年住房情况的相关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青年人的住房压力,也让青年人能更加全身心的去打拼自己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17-10-19 16:55
来源:
上海有腔调
近日,网易房产原生工作室联手链家针对北京地区整租的租房人群发布了一组行为报告。
图片截自网易房产原生工作室&链家《北京证租房报告》
这组报告也对于目前北京整租人群的租房地区、金额、面积、人群画像等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而其中最吸引我的却还是北京整租人群画像。
图片截自网易房产原生工作室&链家《北京证租房报告》
在我们以往的概念中,总觉得租房更多适用于在刚开始北漂生活或处于北漂生活初期的人们身上。
然而这组人群画像却让我们发现,事实上,逾一半的整租人群的年龄在34岁以上。
这个年龄的人,普遍已经步入职场10年左右并具有较为稳定的收入,而反映到生活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甚至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但也是这个年龄层的人们却成为了整租的“主要战斗力”,这一方面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反应出了北京的购房压力,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人尤其是大城市居住者住房观念的悄然转变。
一直以来,“安居乐业”似乎都是被国人所广泛认可的住房观念。安居方能乐业,安居与乐业并行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并实现更多人的安居与乐业。
曾广为流传的“中国老太太与外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也符合了中国传统住房观念中“穷无立锥之地”的认知。

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说,升入天堂前终于还清了享用了一生的房子的贷款;中国老太说,升入天堂前终于用一生的积累买了一套房,可这时,她却难以享受该属于她的美好生活了。

可现实情况却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已无法代表现如今全部国人的住房观念了。
据北京租房107间2016年对北京租房状况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常住人口有2170.5万,而其中租房人数的比例则高达36.9%,也就是近800万人。
图片截自北京租房107间《2016北京租房生活报告·租客篇》
虽然现在的许多人仍会将拥有自己的住房作为终极奋斗目标之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也有许多年轻爱侣面对婚姻时选择了“裸婚”,亦有选择将闲置的新房甚至婚房进行短期租赁的夫妻。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比起作为一个用于完成“家”的概念、充满仪式感的存在,房子更像是一个仅仅供人居住的存在,而这,恰恰也使得房子逐渐回归了自己原本的职能。
而根据另一组2017租住生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1.2亿人租房,其中27.9%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而该平台在对这一状况进行描述时,所使用的文案则是:“被淹没在397万之中,谈梦想,何以飞。”
那么,租房真的就让梦想无法飞翔了吗?
当然不是。
房子从来都不是梦想的载体,它仅仅只是一个逐梦者的栖息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
在问及“北京租房的理由”时,固然有多数人的答案是“房价较高,无法购房,租房暂时居住”,但亦有部分人是源于更为理性的考虑。
这部分人并非不具有购房能力,只是以他们的经济实力所购买到的住房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具备什么优势,这也导致生活的时间成本上升、生活质量下降。购房与租房两相比较,租房更能给予他们更为自由且优质的生活质量。
简而言之,一旦抛去“有房才是家”的观念在大城市里生活,租房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在北京生活的异乡人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此外,在我看来租房并不代表着租客们没有梦想,恰恰相反,更能体现他们对梦想的执着以及为其付出的努力。
无论是居住在热门商圈单间与好友甚至陌生人合租过着“蜗居生活”的人们,还是居住在四环开外甚至五六环开外每日早出晚归行走在家与公司之间行色匆匆的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
选择了北京的他们,宁愿选择大城市诸多的奔波艰辛也不愿选择死水般毫无波澜安逸的一生,正是因为他们不愿甘于浑浑噩噩地“混过”这一生。
或许他们也曾因居住环境的老旧狭小而有些神伤,或许他们也曾在漫长的地铁、公交上昏昏欲睡。
但相信选择了这座具有更多机遇、更好未来的城市的他们,更选择了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挑战。
而也正是这些,也能让他们体会到选择安逸一生的人们所无法体会到的,狭小公寓中志同道合人相聚的喜悦,以及漫长路途中短暂而摇晃的梦中酝酿出的拼搏的甜蜜。
这些,都是我们选择并喜爱北京的原因。
豆姜
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
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QQ 322253529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租房子单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