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业的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苏庆凌从事酒店行业30年,大部分时间在珠三角地区酒店任总经理一职,先后就职于尼罗河国际酒店、篁胜国际花园温泉酒店、深圳中保国际酒店、南北花园酒店、华尔登国际酒店、喜来登酒店等国际品牌酒店。于2015年自创“华 丝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2017年进入贤丰控股集团旗下金希凯酒店投资管理公司任首席执行总经理。曾筹备策划多间五星级酒店并成功运营管理。良好的口碑,庞大的管理团队及社会旅游团体会议等合作资源,现代时尚的营销模式,规范、新潮的管理理念及多年经营管理实践的成功秘决,在全国酒店业领先的珠三角地区,深得酒店业主及社会各界业内人士的好评,为酒店业带来巨大的贡献。

一、2021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占比、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1、连锁化经营成为酒店业的趋势

酒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连锁加盟模式快速发展。对品牌方而言,直营模式属于重资产发展,存在酒店物业的增值空间或者融资担保作用。酒店集团主要采取连锁加盟的轻资产输出模式,统一物资供应链、物业服务和管理,保证现金流、提高净利率、快速扩张品牌影响力、降低金融风险;对单体酒店而言,连锁化有助于解决酒店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宽单体酒店经营空间。中国酒店业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连锁化经营解决传统酒店行业重资产、低效率等痛点。

2、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中国饭店协会《2021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门店以上为连锁酒店的统一口径,截至2021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未来中国酒店业加速整合,行业逐渐成熟,由此推断未来非连锁酒店有望转换为连锁酒店。

3、国内连锁酒店发展不均衡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连锁化率分别为48%、41%和24%。一线城市与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连锁化率相对较高,除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其他城市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较大增量、存量改造机会。

从酒店规模看,70间房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较高:客房数规模为15-29间、30-69间、70-149间、15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连锁化率分别为6%、21%、46%、38%。大型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高,而15-29间规模酒店连锁化率仅为6%,这种小型规模酒店通常是个体经营模式,有较大的连锁化改造空间。

从酒店等级看,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高,为53%。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仅为25%。未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整合空间最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首旅如家是不是如家

是如家的,首旅集团并购了如家

确定一家。如家是国企。被首旅集团(首都旅游集团)收购了,全称首旅如家,简称如家。

如家酒店在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首旅收购如家,同期如家退市,并为首旅的子公司,改名为首旅如家酒店集团

不是,如家前面没有添加别的名字,这是在打擦边球!冒牌的

三、大消费板块股票有哪些

具有代表性的大板块股票有白酒类的贵州茅台;酒店旅游类的首旅酒店、中青旅;休闲食品类的绝味食品;在酱油调料类的海天味业;在家用电器类的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贵州茅台曾长期作为中国A股市值第一存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四万吨;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全方位跻身市场,从而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于中国极品酒市场。

北京首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综合性旅游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酒店运营管理及景区、旅行社等经营活动。形成了高档、中档、经济型酒店品牌运营管理体系和覆盖全国的酒店经营网络。此外,首旅酒店集团还拥有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和海南南山5A级景区等企业。

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休闲卤制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新鲜、优质的快捷消费食品,以综合信息系统及供应链整合体系为支持,通过“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门店运营管理,打造国内现代化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领先品牌。

大消费类股票指的就是以生产和销售日用消费类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涉及商业连锁、旅游、酒店、酿酒以及家用电器等之类的股票。

在高端白酒类有:茅台、五粮液等;在酒店旅游类有:首旅酒店、中青旅、中国国旅等;在休闲食品类有:绝味食品、洽洽食品、桃李面包等;在酱油调料类有:海天味业、千禾味业、恒顺醋业、安琪酵母等;在家用电器类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苏泊尔、青岛海尔等。

  1、内部结构呈现高档化趋势

  2010年底,我国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

  2010年底,全国一星级酒店297家,二星级酒店4612家,两者共占全国饭店总数35%,一星级酒店仅占2%。与2009年底各星级酒店数量比较,五星级酒店增加了95家,四星级增加了235家,三星级增加了451家,二星级减少了763家,一星级减少了138家。

  2、城市化带动酒店投资额增长迅猛

  全球投资界认为最理想的投资是金融、房地产、稀有资源三大类,酒店业包含了金融、房地产两大类的优点。酒店业的不存在超市、卖场等应收账款、多角债务问题,客户付账是即时进行的。另外,商家将地产资本转向酒店投资还可以避税。全球酒店业务市盈率25至30倍,地产业务8至10倍。

  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中长期走向也会带来饭店项目的升值。房产开发商可以把企业所得转化为饭店的固定投资以减少税款,可从银行或基金拿到大额贷款,同时饭店每天能够产生较大的现金流。高端酒店能够提升周边区域的整体价值,如丽思-卡尔顿当年声称带动周边地价上升25%到30%。

  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的亚洲酒店投资中,中国内地地区投资量占整个亚洲地区总投资的31%,香港占12%,台湾占3%。全球在建的酒店中,亚太地区在建酒店数占总数45%。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新开国际酒店超过前20年。从2011年至2013年,上海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7.2%,北京将增加5%。

  1999年到2007年,中国酒店业每年的投资额从78.46亿元上涨到925.07亿元,年均增长36%。2000年到2008年,五星级酒店年投资额增长高达361%。

  2011年中国酒店客房总数为200万间套,预计2016年可达到500万间套,截至当前中国还有1700家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之中。

  中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71个,美国是50个。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以每年不少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3年内城市化率就将超过50%。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城市化率46.6%,比较全球平均49%、发达国家90%,发展潜力极大。中国服务业占GDP40%、上海2008年制造业负增长情况下也只占50%、全球69%、香港80%至90%。

  3、房地产企业成为投资主力

  2010年,为规避政策风险、土地增值交易税费,提升现金流,万达、富力、碧桂园等开发商在全国各城市加大了对高星级酒店的投资。其中,万达投资200亿元,以开发全国37座一、二、三线城市的酒店业,预计到2012年,将开业38家五星级标准酒店。

  由于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有持续上涨的预期,导致很多业外资本(主要是房地产行业资本、房地产投资基金等财务投资者)纷纷进入中国的酒店业,成为酒店业供给增长的另一个推动因素。对这部分业外资本而言,进行饭店投资的预期收益将主要来自房地产升值,因此对酒店经营性盈利水平的要求并不高。这种情况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尤其是上涨初期,酒店业的新增供给不仅没有得到抑制,反而愈发增强。

  从投资领域来看,这实际上是长期投资者(以实业资本为代表)与短期投资者(以股票投资者为代表)之间的博弈,酒店业长期投资者的进入,影响酒店业的短期景气状况,有可能驱逐短期投资者。因为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酒店物业升值的长期价值,而短期投资者看重的是酒店经营性盈利。

  非市场化的因素刺激饭店的供给,比如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建设酒店和“楼堂管所”用于接待的习惯,这类酒店往往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受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也比较小。这种接待性质的酒店对中低端酒店市场会形成比较大的冲击,对高星级酒店的冲击相对比较小。

  部分房地产开放商在土地成片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地方政府要求建设高星级酒店以提升当地形象,或者主动建设高星级酒店以提高整个楼盘档次,提高周边写字楼和住宅的销售均价,这种情况下酒店项目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使亏损也可以由周边物业销售或出租的利润来弥补。(本文来源于赵焕焱在2011中国饭店业采购供应年会的发言)

   开车时不小心把人撞了,迅速把人送医院。医院要求被撞方住院。一星期后我问医生:“啥时候能出院?”医生说:“急啥呢?没事就住着呗,反正是对方掏钱!”我很平静说:“大夫,我就是对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