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成绩好生成绩很重要?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所体现,例如我儿子在中考之前所有的模拟测成绩都不很理想,但是实际中中考的成绩要比平时高很多。应该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平时测试的题比较难

  如果我们做中考模拟试题,会发现很多题要比中考题难很多。而小学阶段也是一样,平时的测试中是对重难点的突破,难度要比期中期末高一些,所以很多孩子不理想。包括现在初中高中的月考,在出题上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平时容易做错的题型。

  期中期末考试,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例如我们学校这次举行的期中考试的试题难易程度就是721,意思是基础知识占70%,中等体型占20%,拔高题型只占10%。这个比例远比平时的模拟测简单,学生在做起来就会感到比较轻松,也容易拿一个理想的分数。

  期中期末考试复习比较充分

  平时的模拟测一般没有复习时间,都是随堂学随堂考,相当于孩子刚学完掌握的还不是特别熟特别透,这是考试肯定成绩,不是特别理想。

  而期中期末考试一般都会给孩子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在复习时间内,老师会带着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反复练习,做熟背透, 学生一般也会自己做一个周密的复习计划,按照复习计划把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前提下,孩子们去迎接期中期末考试就相当于打了一场有准备的战斗,战果可想而知了。

  期中期末考试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重视

  平时的随堂模拟测,次数比较频繁,往往也得不到孩子充分的重视,很多孩子就把这当成过关,考好考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期中期末考试一般比较隆重,会涉及到排名发奖甚至开家长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会得到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复习和答题上,学生们会非常用心,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得分率。

  又是我把儿子的平时的考试和期中期末的试卷拿来对比,会发现孩子的书写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到正规考试,孩子书写工整,答题认真仔细,步骤齐全。就连作文都比平时写的语言优美。

  因此说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比平时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但期中期末成绩比平时高,一般来说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正规考试,也比平时的模拟测分数高,也是同样的道理。

规定作业时长、禁向小学生布置电子作业……只堵不疏,有用吗?

为了给学生减负,也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育部门下了一系列命令,如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禁止向小学生布置电子作业,还对中小学各学段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长做了明确规定。

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得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者需要家长协助甚至代劳的作业。

教育部门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现在中小学的课业负担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孩子们的近视率近年来高攀不下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时还有因为课业负担重造成的缺乏运动等一系列问题。减负已经是箭在弦上,必须要减的。

但是,仔细想一下,这些政策出台以后,贯彻执行得怎么样先不说,就算真的落实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的就减少了吗?例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家长买账吗?理解吗?会不会家长们会通过其他手段来“增负”?

以上都是可能存在的情况。因为家长们不敢对孩子的学习掉以轻心,连起跑线都不能输的中国家长,现在甚至夸张到“不能输在子宫里”。孩子的学业成绩,直接关系到将来的高考、就业、前途等等重要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这边“减负”,家长们必然会那边想尽办法“增负”。

同时,学校和老师也不敢掉以轻心。上级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和老师敢给学生真正“减负”吗?君不见三令五申不许补课,还是有学校明里暗里在补,为什么?

所以,很多行政命令只是“堵”而不是“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只会有一种结果:没有了电子作业,在规定时长内完成家庭作业,但课业负担还在哪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成绩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