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武汉,哪个要强一些?

请吧友不要把成都跟武汉相提并论 两城根本没有可比性


第一:部分吧友好像认为武汉跟成都一样都是吸血城市 其实是不理解武汉的历史 武汉省内巨无霸是国家强推的 武汉历史上汉口有东方芝加哥之称 后来国家要武汉三镇合一 才形成巨无霸


假如国家强制把天津划到河北 把上海划到江苏 哪他们也是省内巨无霸


汉口划到湖北 已经远不能跟当年一档的上海天津相比了 武汉一直是输血湖北的 只是最近几年提出复兴大武汉 输血少了


武汉的八股车道多如牛毛,成都4股车道屈指可数,成都秀气带点乡气,武汉大气带点霸气,有时候小而集中是一种娇美,因为小而精致,而且大气是一种委婉的震撼,武汉成都友好比较,成都除了小吃能留住本人芳心,并无任何留恋,另外,成都的道路规划确实可以,四四方方,走到哪都感觉一样


第二:华吧武汉吧友跟成都也不一样 武汉吧友最在乎的好像是武汉主城区的全国排名和科教文的全国排名 对于是几线城市 票房 航空 500强企业在武汉的投资啊 不是那感兴趣


第三:武汉吧友和武汉媒体也有吹牛的 但相对成都还是靠谱很多的 当然不排除少量武汉人瞎吹或地域黑子发些武汉吹牛的帖子


第四:成都吧友是全国全球的比较 眼界宽阔 武汉可能距离沿海近点 大多数吧友还是承认武汉跟东部地区城市还是有差距的 至少是心里默认的


所以请广大中东部吧友不要把成都跟武汉相提并论 华吧拒绝武吹 武汉吧友跟全国吧友一样喜欢看成吹


有什么好比的,四川和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做过中国的中心,撑死就做过一段时间的西南中心,而湖北和武汉历史上都做过中心,晚清的湖广省那是多么牛碧的存在,民国武汉也做过短暂时间的全国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中心,建国后湖北一直输血全国,四川则一直被国家养,有可比性吗?


要知道武汉以前是直辖市,后来被撤把这个巨无霸并入湖北,不懂的外人就以为这个巨无霸是吸湖北血吸成的巨无霸,简直在搞笑


不管是外地的电视新闻媒体,或者央视,或者普通老百姓,只要说全国最穷的是哪几个地方,几乎脱口而出的就是云贵川,云贵虽然不富裕但人家不吹,唯独四川穷的叮当响还一天到晚拿着扶贫款和赈灾款吹,从四川媒体到老百姓逗喜欢吹,什么天府之国?这个称谓历史上就是形容四川人好吃懒做贪图安逸的贬义词,被四川媒体一番宣传和修饰反倒成了褒义炫耀的资本?着实可笑。。。


是一个级别的城市,出入不大。027,028,老牌城市,近代都是十大城市之一。


成都和武汉都是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大崛起的时代下,蓉汉双城都是“强省会”的受益者。双方也是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一个引领西部,一个引领中部。双城的体量、人口、资源等方面都处于一个水平线上,从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上看,很难找出蓉汉这样的高位对手。多年的竞争,这场竞争天平正逐渐倒向西部的成都,而武汉怎么去拉回竞争天平?

时间拉回到千禧年后的21世纪初,2000年成都GDP约1313亿,同期武汉为1207亿。在2008年以前,成都对武汉保持了平均165亿以上的领先幅度。这个幅度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从2000年开始双方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态势都十分同步,双方都在高速发展但谁也没有甩开谁。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成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年是蓉汉双城竞争的“拐点”。武汉在千禧年后首次在体量上超越成都,在年间,武汉小幅度领先成都。2011年后,成都再度赶超武汉,双方又陷入“胶着”竞争,体量上不分上下,你超我赶的形态很明显。2014年武汉又进入领先车道。

时间来到2016年,成都新机场的建设不能再拖了,而成都新机场项目当时还在资阳市代管的简阳辖区内,为此成都展开了多年的扩容拉锯战,最终这场拉锯战在2016年敲响了尾声,成都扩容简阳,GDP倍增365亿。此时蓉汉竞争再迎来“拐点”,成都重回领先车道。

成都武汉GDP领先幅度图示|

2019年成都领先幅度进入历史新高达700余亿,2020年蓉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2020年数据不作为本文参考数据。

我们回溯进入21世纪后的蓉武竞争格局会发现会有“3个竞争拐点”。

第一个是汶川地震后武汉第一次进入领先车道,双方的竞争格局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成都保持的微弱优势被打破,双方进入同一起跑线上。

第二个则是成都扩容,成都扩容后全面向东发展,跨越龙泉山打破城市格局,表面上看成都的体量得到了300余亿的增量,这让成都借助外力进入了领先车道,但其实这也为第三个拐点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拐点则是成渝地区经济圈,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双城的建设,并首次将成渝地区定位为:内陆开放新高地。很快新西部大开发等超级红利降临西部,而扛起新西部大开发的大梁便是“成渝”。而要想切合这一使命,成都只能跨越龙泉山东进,因此看似扩容简阳是为机场建设的孤立事件,而后看这件事的意义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深层。

三个拐点也反映了这么多年蓉汉竞争的分水岭,虽然目前蓉汉的总体实力还尚在一条水平线上,但不难从拐点中看出,竞争天平已悄悄地倒向成都。

成都地处西南腹地,作为西部主要“权力中枢”之一的成都,它的发展最大限度的代表了西部的“最高水平”。过去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后的“强省会”让成都在这二十多年里乘风破浪,作为强省会的代表城市,成都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新一线之首,再到齐名北上广深的“高活力均衡型城市”,这些都在肯定成都的发展。

但成都对外竞争的最大劣势在于“地理区位”,成都不临江,西北南三面几百公里都没有一个大城市的联动,而西面还要面对群山峻岭的阻挡,成都区位限制十分突出。为此成都采取了“天路”破解这一束缚,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高光面前也颇有一丝无奈之气。

成都的产业发展也有一丝短板之处,成都的金融实力十分强大,作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最齐全的城市,成都也一直以“金融第四极”为发展目标,在2020年“双创金融指数上”排名第六,可见其金融实力。

金融业虽是百业之首,但成都的制造业短板却与其金融地位不相匹配,成都工业种类对比武汉等同级城市要弱许多,武汉二产比例约为36.9%而同期成都为30.8%(2019)。

成都的劣势是区位,而武汉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从经济版图上看武汉是经济地理中心,以至于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名,这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武汉的区位优势。现实也是如此,从武汉出发无论是高铁、航空到达各大城市的时间都有一个“中心优势”。

武汉的制造业要强于成都,这得益于葛洲坝、东风汽车、武钢等大型国企支持起了武汉的工业,同时武汉作为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这为武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底气。

制造业上武汉虽有优势,但也有缺点,武汉民营经济不够活跃,武汉民营经济占比不到45%,比湖北的平均水平还低。武汉的发展还需要释放市场活力。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

武汉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超级城市群的支持,武汉只有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圈,但武汉都市圈难以比拟成渝城市群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长沙、南昌也是心不齐,“中部有城市群之名却无城市群之实”,这为未来的武汉添上了一抹神秘色彩。

武汉要想拉回天平,扩容鄂州就需要提上日程。武汉市域面积仅8500余平方公里,对比杭州、成都等省会城市要明显“小许多”,实际上同类型城市市域面积偏小的城市都在谋求扩容,如南京。

南京市域面积比武汉还要紧张,其中还要面临“耕地红线等束缚”这使得南京的可开发面积十分紧张,以至于南京将产业转移到临南京安徽沿线城市。

武汉目前虽然没有明显的市域面积束缚,但按照武汉现在的发展速度下去,市域面积束缚来的时间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早许多。

武汉扩容最中意的对象是鄂州,从武汉未来科技城到鄂州城区直线距离不过33公里。双方融城交通基础良好,武汉多条地铁也全面规划到了鄂州,其中顺丰机场布局鄂州,也有武汉的助力。

但鄂州不比其他,鄂州虽小其实力可不弱,鄂州体量足足有千亿,这个体量大概是当年成都扩容简阳3.5倍的体量。况且鄂州是地级市,简阳是县级市,两者的架构差异较大,要想推动扩容地级市的阻力很大,只看武汉能不能有这个魄力了,如果武汉能扩容那蓉武竞争将迎来第四次拐点。

这不仅是体量上的超车,而是一次再次拉平双方起跑线的一种方式。

关注公众号(城市新未来)获取更多城市发展资讯|

2020年成都的GDP超过了1.7万亿元,到2万亿也就这两年的事了,根据七普数据显示,成都新增的常住人口达到了582万人,显示了这座城市极强的吸引力。人们常常喜欢把成都和重庆进行对比,目前从工业实力来说,成都还远不如重庆,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大家知道现在虽然都在说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的附加值比工业附加值高多了,但其实工业还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工业,服务业就如同无源之水,工业是立市之本,不能不要。

根据2020年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当年重庆的三产结构比为7.2:40.0:5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207.25亿元,同比增长2.9%;成都三产结构为3.7:30.6:65.7,当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18.5亿元,同比增长4.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来,重庆的工业增加值是远远高于成都的,工业比重在三产中占的比例更高一些。

其实重庆的工业实力要强于成都是由来已久的事。这个要从当年抗战时说起,从淞沪会战开始,东部工厂迁到武汉,后来武汉也失守,工厂纷纷往西迁,大量工厂迁移到了重庆和成都。


但是当时成都因为基础条件的限制,所以迁入成都的大多是纺织厂,都是轻工业,比如裕华纱厂、申新纱厂、大昌纱厂等;而西迁到重庆的重工业工厂很多,比如1938年汉阳铁厂内迁重庆,成了重庆钢铁厂的前身,还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金陵兵工厂也内迁到了重庆,总之当时迁移到重庆的工厂更具含金量。

在建国后,经过多年的建设,重庆在西南地区工业实力独树一帜,成为我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六大工业基地分别是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哈尔滨和重庆。

可以说重庆的工业实力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产业上重庆具备优势,在该产业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其实在60多年前成都也有机会成为汽车工业重镇,在1954年二汽筹备处转移到成都,后来准备在成都郊区牛市口建设二汽,但是当时已经是1957年了,国内经济不行,搞这么大的项目资金不足,所以下马了,到1969年二汽落户到了湖北十堰。


重庆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长安体系为龙头,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小康等上10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作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当然在2017年后,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遭遇下滑的困境,整车销量(尤其是合资品牌)下滑较为明显,但是重庆已经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重镇之一。在工业实力上,重庆还在成都之上。

但是成都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成都在第三产业上实力比重庆强,比如文创产业,在2020年成都文创产业的产值超过了1800亿元,在这一方面,重庆的发展就不如成都。

你觉得为何成都工业实力会不如重庆,未来成都的工业增加值会超过重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和重庆哪个城市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