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今天哪些地方有赛龙舟?

  篇一:潮汕传统习俗

  在广阔的潮汕平原上,我们的祖先发扬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为了纪念并继续将这些精神发扬下去,潮汕的传统节日就诞生了:为了发扬孝道,我们有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我们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还有如中秋节的团圆,“拜月娘”等都是潮汕特有的,这些节日习俗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承和发扬优秀品德的见证。那么这些习俗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有趣的历史背景或故事吗?

  为了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潮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及中外友人了解潮汕历史。本文将介绍潮汕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这些传统节日是潮汕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潮汕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视。让我们去领略一下这些传统节日的魅力。

  1.通过查找书面资料,上网,收集有关题材资料。

  2.了解潮汕传统习俗,品味潮汕传统文化。

  3.总结资料,撰写论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春节为一年之首,古代亦称为“元旦”、“元日”、”等。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春节的不同叫法,名异而实同。辛亥革命后,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今仍沿此节俗。

  在潮汕,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

  义是特指正月初一,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

  日;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

  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一个地

  方的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

  形成的,因此潮汕地区有很多与中原地区相同或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潮汕对联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达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它始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培植吕氏势力。老臣周勃、陈平趁吕后病亡,一举勘平“诸吕之乱”,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桓登基,称汉文帝,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文帝为要万民同庆,便把这天定为元宵节(

  正月又称元月,“宵”同

  “夜”,故也称元夜、元夕)。因为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上元,七月十五日称中元,十月十五日称下元,所以元宵又称上元节

  潮汕的元宵节,在传统节日中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旧俗的游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的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时代色彩。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 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惧成灯火世界了。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敌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棒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开灯”。普通人 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下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

  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肥头胖脑,长耳

  垂肩,裸着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卧,笑容

  可掬。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

  泥塑彩娃。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

  动就开始了。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

  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如

  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破击中的彩

  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这彩娃俗称为“喜童”。人们认为:击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故此,那些刚当新郎的小伙、刚娶儿媳妇的公公,由于抱子孙心切,即使投几百次也在所不惜,一经击中棚主和围观者即喝彩道贺。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扫墓,又叫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以示对祖先的追思和尊敬。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

  扫墓开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

  寒食时扫墓。宋代则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

  潮汕各地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

  盛行。扫墓,潮人俗称为“挂纸”。称“挂

  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

  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为与冬

  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就叫为“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然后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色油涂写。祭祀将毕时,就要压纸镪,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节后才修的新坟,碑石顶端要压下十二张宴币,若为闰月则压下十三张,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坟身上也要压上五至七层纸镪。今年压多宽,明年就多宽,不能扩大和缩小,据说这是死者还“地租”的范围。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坟今年扫墓就称作为“新社”,要压红白纸镪,以后每年压的便用白纸条。扫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烫熟的蚶,吃了蚶,蚶壳压纸镪,意为留给祖宗当钱用。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长出嫩芽,满目葱翠,一派生机,人们便借上山扫墓之机,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

  踏青郊游原为古俗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主要活动项目,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此民间习俗自古就有,《岁华记丽谱》曾提及:“郡人踏

  青游赏,散在四郊。”魏晋时,每到“上巳节”,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

  篇二:潮汕传统节日习俗

  一、提出问题 在潮汕,一年中的岁时节日,各乡各里的游神赛会,各家各户还有祖宗的“忌日”,基本每月都有二三个祭拜节日。这些节日,既有祭品美食的制作,又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可谓名目繁多,眼花缭乱,是一笔可经挖掘、改造的旅游文化资源。所谓岁时节日,远不止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比较典型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到腊月,可以说月月有节。潮汕地区有那些习俗?习俗有什么内容?

  ①我们主要研究春节,中秋和冬至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通过对这三个节日的研究,来了解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让大家加深对潮汕节日文化的了解。

  ②希望能通过这次研究,使得大家重视潮汕的传统节日习俗。

  (一)通过查找书面资料、上网、撰写论文、收集有关潮汕节日习俗的资料。

  (二)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总结,写出论文和总结。

  四、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2月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潮汕地区也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

  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

  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

  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

  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

  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

  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

  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

  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求一个好夫婿,结良缘。潮汕有首民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民谣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 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

  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

  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若从前工巧。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民间有剥芋食芋之俗。这方面方志也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清嘉庆《澄海县志》说:“(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剥鬼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中秋)或剥熟芋而食,谓之‘剥鬼皮’”。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头拜月,以个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为佳品,即潮俗称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剥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乐趣。

  这是中秋节旧俗。带有娱乐性的现在还保留着。瓦塔是用废

  砖瓦在旷地上砌成的小塔,大小高低不等。塔顶留孔洞,塔心装柴

  草,青少年烧塔以为乐。起火后,撒松香助燃,火光直冲塔顶,蔚

  为壮观;再撒盐,噼啪作响,如放鞭炮。有些地方还有赛烧塔之俗。

  凡烧得全塔通红而不倒者胜。揭阳炮台等地,则有搭竹塔的习俗。

  燃烧时,全塔尽烧,火势猛烈,更为壮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为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不少侨胞,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2) 踏青(春游)

  现在潮人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等扫墓完毕时,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边食边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别有一番野趣。这对于长年累月为工作而辛勤拼搏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起到调剂和娱乐身心的作用。

  清明日食薄饼,既有纪念寒食古俗的含义,也享用了一顿别具风味的美餐。蒸朴籽棵。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棵,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

为弘扬潮汕原创音乐,本视频适合于闽南地区跟潮汕4市地区观赏.为保护视频原画质量及声音质量,请不要随意下载再传播.喜欢本视频可以收藏,多谢合作!

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全国各地都会庆祝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有哪些风俗活动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_端午节传统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粽子主料:糯米, 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少食,腹泻;气虚自汗。竹叶甘,淡,寒。主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龈肿痛,心火织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赤黄色。还可以清热除烦:用于热疡烦热,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另配料可以随意选用,有大枣、榛子、苡米、花生、莲子、芡实等也都有滋补保健。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

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民谚说:“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成人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黄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在屈原的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二四○-约二九九)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九二二-九八二)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什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八○三-八六三)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不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序于一一四七年)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约一二二五-1264)的《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梁录》(序于一二七四年)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他们的外形威猛,足以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沉榜的《宛署杂记》(一五九三年)第十七卷记载:「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记载:「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此俗似乎仅见于北京。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张岱的《陶庵梦忆》(1646年)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敁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杨嗣昌(一五八八-1641)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着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竞赛用的龙舟则绕着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拋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沉,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尽管历代都有在端午节捉虾蟆制药的习俗,似乎一宜要到明朝,才有朝廷的太医加入这个偏方的阵容。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年)卷二:「(五日)取蟾酥」。取蟾酥的方法是以针刺蟾两眉之间,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状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据说蟾酥可治疔疮、恶肿。

另一种民间辟虫的偏方则是饮菖蒲、雄黄酒。除了喝以外,也把雄黄酒在帐之上。顾禄的《清喜录》(一八三○年)卷五:「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州风景区有哪些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