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的东南方有哪几个城市?

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还是很大的。北方冬天寒冷,夏天酷热,至于秋天和春天,基本可以忽略掉。空气干燥,而且污染比较严重。南方相对来说四季分明,空气湿润,空气相对于北方来说要好一些,山多水多树也多。现在很多北方人都去南方,比如北京、河北啊,很多人都在海南买房子,虽然不一定是定居,但闲暇的时候去度个假也是不错的,或者退休了过去养老。

1,知道长城干嘛用的?挡住北方人用的,秦始皇都知道北方人喜欢往南方跑。2,你以为张学良为什么放弃东三省?因为他想去南方定居,于是带着家眷东北军一起往南方跑,张学良毕生夙愿都是奔向南方,所以他迁徙南方的路径是这样的,东北-西安-南京-台湾-夏威夷
3,历朝历代皇帝都喜欢南巡,皇帝很有钱吧?所以你最好不要告诉我因为经济不好所以往南方跑,至于去干嘛,当然是找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你以为香妃真的喜欢蒙丹,不!只不过是他愿意带她去云南。4,北方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往南方跑?因为他们喜欢吃素,越往南,蔬菜越丰富,为了吃素,游牧民族每家每户都跟着草跑。5,南方老百姓为什么不喜欢往北方跑?因为他们喜欢吃肉,一日三餐离不开肉,越往北肉越少,蛇鼠虫蚁,一到冬天就躲起来,没肉吃身体受不了,所以南方人原地不动。6,南方机会多,陈友谅,朱元璋,洪秀全,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等等,不在南方搞搞事情,怎么做大事。

说白了就是由地理自人文一系列的的突出,自古以来,北方就是诸多枭雄争霸战乱的地方,长久以来已经就形成了以争为生的风气,而在南方却截然不同,虽说一定程度上南方的确是落后但是却以活为生而不是争霸,所以说在这点上,广东人真的不喜欢争,不会为了某些目的不择手段后果,当然潮汕人除外,南方过的真的比北方要舒服,北方人自己都不喜欢北方自己人的地方,所以才会迁徙式搬过来。

所谓“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很少”,其实是一种南北差异的体现。关于南北方的界定,其实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认知。比如有个关于广东人的笑话,就说广东人认为只要出了广东就是北方,连海南都是北方,还有更极端的,说珠三角人觉得粤北韶关都是北方。当然,一般地理上所定义的南北方,是以长江为界。但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南方北方,其实并不是一种地理定义,而是经济定义。所谓南方,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北方,就是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按这个定义划分,即使也在长江以南,但人们口中的湖南江西等省份,都不会被列入南方。西南各省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所谓南方,就是长三角、珠三角,再加个福建,即东南沿海地区。有意思的是,另一个地理概念也变成经济概念时,范围同样大大缩小,即“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回事,其他沿海地区是另一回事,比如环渤海湾地区。我在山东青岛长大,初中时回到珠三角老家,二者均有代表性。青岛所代表的胶东半岛地区,是长江以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青岛几乎代表了中国北方城市最高的先天条件(碧海蓝天绿树红瓦)与城建水准(德国人的早期规划),其所在的山东,拥有中国北方首屈一指的GDP。但相比珠三角,差别还真是大得很,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南北差异。论经济,山东绝对是大省,但GDP健康度不高,过多国企背后的僵化,还有备受诟病的水分问题,都比不上东南沿海民营经济所体现的活力。山东人的官本位思想也是出了名的,今年有个著名的“回山东过年”的帖子,可谓一针见血。比如“哪怕你年薪数十万,也比不上在事业单位有个编制”,“自己买东西回乡送人,记得要说是单位发的,这样乡亲才会认为你有本事”,“千万别说自己在创业,他们会觉得你在胡混”…山东人坐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是官员升迁,人际关系。其实,北方经济最为发达的山东省已然如此,更何况其他省份?你去甘肃、山西、陕西、河南,还有东北,那种官本位思想之浓厚,往往会让人无法适应。这种思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人情社会。严格来说,中国社会就是个人情社会,但确实有轻重之别,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更讲究契约,北方更在意人情,东南沿海的人要办事情,往往循正途,北方更喜欢托关系,也因此多了很多酒后拍着胸脯说“我熟人多”的大忽悠。从小就听人说,上海人小气,广东人人情淡漠。长大了才明白,上海人的小气,代表的是契约,广东人的所谓淡漠,是人际关系的合理界限。只有这样的社会,你办事才相对更容易,政府效率才会越高。一个到处都要托关系的人情社会,生活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很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风气问题。

我在东北长大,上学,后在南方工作,定居,讲讲我的理解吧。在北方生活的人到南方定居有三个原因:
大东北冬季最冷的时候零下30度,长达4-5个月时间都是零下10度到20度,虽然屋里也很暖和,但出门真的难受啊,尤其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2、北方相对经济较差
大东北曾经的辉煌堪比今天的北上广深,说是中国东北明珠也不为过。但是时代过去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想再次焕发生机苦难重重。在整体上,东北的经济相对南方沿海是差距非常大的,年轻人想要有好的发展前景,很多都是纷纷南下。3、落叶归根
有很多东北人其实都是早年出去打工的山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人,十几二十年过去,打工挣不到钱了,人也老了,想要回到老家颐养天年,所谓落叶归根。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坐过班,创过业,喜欢理财,擅长保险!我是保险经纪人,忠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更多保险基础知识、保险产品测评、保险投保技巧请移步我的公众号(壹保典)!

一个在北方定居的南方人来回答你。本人出生在四川,现定居在西北,在哪里定居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不太一样,我因为大学在北方上的,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上大学的城市,加之女朋友喜欢北方这个城市,最终选择留在了北方对于,为什么在南方定居的北方人很多,北方定居的南方人却很少?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各方面来看:
一、政治经济因素,唐代以前,那个时候北方的黄河流域还不像现在这样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北方人口非常稠密,但是,唐末和北宋末年的多场战乱让北方屡遭兵火,大批的人口为逃难而南下,南方的气候更适合农业生产,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漕米和税收都来自于南方各省。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苏杭是南方地区典型代表,能受到如此推崇,无疑与其富庶有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然风光有关。加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短暂的封闭,改革开放以后,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一带又得到了政策的优先待遇,珠三角等地区依靠毗邻台湾和港澳,率先走上了经商之路,而北方则明显慢了一步。二、气候因素,北方气候恶劣,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导致北方的物产比较匮乏,面对天灾就会显得比较脆弱,温低都是次要的,无所谓,主要是风大,吹的人头疼,户外运动和作业根本没法开展,不是特别是适合人居住。粮食产量就会锐减。中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对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物产丰富,资源富硕,相对对方生活更加方便一些。三、就业因素
北方城市的企业多以早年的重工业大型机械工业以及传统能源产业为主(煤矿油),南方城市多以小型制造业,金融业,轻工业为主。就企业主体来看,北方企业其实多处在一个瓶颈期或者说是衰竭期,企业若不改革,企业效益很难提升,体制僵化,对于新进的就业人员在企业中发展机会也不多。简单来说,北方企业更多时候背的包袱大而且难以卸下,拖慢了自己前进。南方企业的小型制造业轻工业包袱小,效益相对较高,而且这种中小型企业很多,无疑给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企业往往都在一个上升期,对于就业人员来说,自身也更容易发展。金融产业就更不用说了,完全的朝阳产业。经济整体环境好就业机会当然多,工资水平相对也会高。最主要的是北方很多地方发展不平衡,很多资源集中在了省会,地级市发展很一般。南方情况相对好得多。以广东为例,广东所谓的镇,县其实发展程度和他们的市区差别很小。经济的整体循环优越必然决定了就业机会多。南方被各种政策照顾不用多说了吧,经济发展速度被政策快速推动,产业易建立也易更新换代。北方发展就慢得多,也说明了我第一点所说的企业效益不高,且包袱大。再提一个,南方就业面比北方广得多,选择企业的时候还有很多类别可以选。所以总体来说,南方真的比北方好找工作。

”关键还是气候原因,北方人喜欢冬季的南方气候,而南方人不适合北方的冬天。

我自己长期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确实感觉到很多北方人愿意在南方定居。比较重要的理由有:南方普遍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一些,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个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也高一些。前不久在北方一个城市开会,闲聊中朋友说了一件事,就是在北方某些地区,省管县的体制改革很难推动。所谓省管县涉及到财政拨款方式的改变。以前省政府先把一大笔财政拨款给到地级市,然后地级市再往下把款项拨到所管辖的县。由于中间要经过“市”这一道门槛,县的独立性就很小。钱可能来得很慢,经常会有克扣;县里想发展个什么项目,常常要先服从市政府的全盘考虑。很多时候,市并没有把自己的好处辐射给县,反而会抽取甚至吸干县的资源。省管县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省里把财政的钱直接拨给县,省掉了中间环节。有了钱做保证,县一级的独立自主性就会加强。在我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县级政府普遍欢迎省管县,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县,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加自主。但是按我朋友所说的,北方地区的有些县官们却不喜欢这样。理由很奇特,也很简单。就是他们跟市里的官员混得更熟,地理上是接近的,人情上是抱团的。想搞什么项目,可以找市里熟悉的官员,凭人情关系搞定。如果省管县了,要跟省里打交道,对他们就不方便。一来人不熟,二来省级政府里也更强调按章办事。以上只是闲聊中谈到的南北风气的比较,细节上不一定都准确。但确实说明一种普遍的认知,北方的官场上,至少在比较基层的一级中,更盛行人情关系和抱团。而在南方,则不那么看重过分热情的抱团,比较愿意把人际关系搞简单一些,大多数时候,照章办事走程序,事情反而更顺利。我自己一直在广东,可能有偏爱,不便评价哪边好坏。很多时候这也是一种生活趣味的不同。有人喜欢北方的热情如火,豪爽大方,觉得南方人情淡漠,格局不大,没劲。不过我接触过很多在这里定居的北方人,甚至做过一点小小调查,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人际关系简单一些,是南方的吸引力或者叫“软实力”。很多并非在大城市的基层公务员跟我说,回到北方老家(通常是指小地方),那里还是熟人社会,办一点常规小事都要搞关系、托人情,实在是受不了。不如这边好,凡是能按程序办的事情,就按程序办,生活更轻松。可见经济富裕程度虽然很重要,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很多人非常希望大环境是制度健全的,规范化的,比较有确定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生活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要大一些,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必天天想着跟谁搞关系或者看谁的眼色。我个人觉得,南方更加有这种氛围。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咱们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无论你是哪个地方的人,只要有机会,通常你会选择最有发展机会的城市,作为你的首选定居之地。发展机会,是造成了人口流动不均衡的首要原因。咱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仅有东面靠海,而海上运输业是现代国家的生命线,靠近海岸的区域,往往经济获得稳定的区域,也最能吸纳外来人口。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块地域就是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相比较而言,位于南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要明显好于位于北方的环渤海经济圈。最近几十年,全国各地的人口,无论是高学历人群,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在往上海或者广州的周边地区跑,带动这两地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文化习俗,那东西与赚钱相比,你会为了所谓的文化,就放弃一个地方而选择另一个地方吗?文化可以慢慢融入,生活习惯也能逐渐适应,与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相比,这些都不是事儿。甚至于所谓的环境,医疗,教育等等,也都不是事儿。毕竟有钱了才能讲究环境,医疗,教育是不是?所以呢,北方人喜欢往南方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南方有钱赚。无论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还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都是经济发达,企业众多的地区,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工作机会,发展机遇,这是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原因,其他一切都往后靠。当然了,也有一些是例外。比如说全国各地跑生意的浙江人,他们就没个北方南方的忌讳,全国只要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方,你几乎都能看到浙江人的身影。还有做沙县小吃买卖的福建人,做兰州拉面的甘肃人,也是全国各地到处跑。或许有人提出疑问,北京呢?北京是个随时随地可能大把捞钱的地方,按照上面的逻辑,全国的精英人口不是都要往北京跑?没错,去北京的当然很多外地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南方人。外地人去了北京,基本上只能跟着有门路的人蹭点汤喝,但那也足够吸引很多南方人去往北京。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题目中描述有误,北京的外来人口中,无论北方南方都很多。一线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选杭州,苏州,宁波,厦门,成都。

南北互黑多年,就如地域黑一回事。这就如同,你问我南方女孩好,还是北方女孩好?你给我一个,我觉得哪的都好…
北方人骂着南方人,却定居在南方。南方人怒喷北方人,却挤破头往北京钻。到底哪好没有定数,不论哪不都是咱国家?巧的是,我大学在北京读,研究生跑到广西,我家又在湖北,可以说从北到南都呆了许多地方。我不说哪不好,谈谈我觉得好的吧,北方气候是真的舒服,对,你没听错,我说的是气候不是空气,南方多潮湿,冬天冷起来就如同魔法伤害,不是你多穿几件可以抵挡的。北京就不一样了(东北更冷地方没去过,不评价)北京最冷的时候,我里面不论穿什么,外面穿上羽绒服,就不怕冷,只要秋衣扎在秋裤里,不要透风!千万不能透风!那就很暖和,北方的天有个特点,再冷的季节,不刮风就不冷,风刮起来,皮肤不能露外面,不然那就是小学课本中说的“如同刀割在脸上”,南方不会有这个感受。记得以前小学,冬天的时候冷的腰都直不起来,管你穿秋裤还是毛裤?都给我弯着腰走路,魔法伤害,你堆物理防御有个啥用?理解了吧
有人说喜欢海边,冬天确实舒服,但你地方要选好,因为如果你选了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地方,呵呵,也有的你受。北方人来南方是人的正常本能,冷了你不愿意去热乎的地方?大雁学过吗?为啥南北飞?还不是因为冷?我在北方的时候,女孩,高挑,南方女孩皮肤好,你怎么选?要我,我选胸大的…
南北哪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你哪有房?你给我房,我哪都去…


  永安市市标—群燕腾飞①古县名。东汉顺帝改彘县置。治所在今山西霍县。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禽昌,正始初复置,移治仇池壁(今洪洞赵城镇东北), 永安市市标—群燕腾飞
  北魏末复迁今霍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霍邑。
  ②郡名。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置。治所在永安(今霍县)。辖境相当于今山西霍、洪洞两县地。隋开皇初废。
  ③州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辖境相当于今蒙山县地。1912年改蒙山县。1851年太平军攻克此城,为起义后占领的第一个州城;次年春突围北上。
  ④县级市名。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上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 大约界于东经116°56"- 117°47",北纬25°33"- 26°12",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清流,南毗漳平、龙岩,北接三元、明溪。市中心距三明市区50公里,离福州340公里,到厦门360公里。永安是闽西北交通枢纽,鹰厦铁路贯穿其中,每日过往列车达28车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境内的205国道和305省道可便捷通往闽东南沿海和省外。
  永安置县之前为沙县浮流司。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在沙县二十四都(永安上坪、九龙和三元中村)、二十六都贡堡(今贡川)发动农民起义,攻城陷府,震动朝延。次年义军被镇压后。镇守福建都督范雄、型部右侍郎薛希琏、巡按监察御史陈员韬先后上则朝廷,以浮流险远,难以探制为由,请以其地另立县治。明景泰二年(1451年)获准,景泰三年(1452年)九月,划沙县新岭以南二十都到四十二都共计13个都之地置县,命名为“永安”,寓永安安定之意。
  永安古名浮流,分属沙县、尤溪县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县治,直到整个清朝,均属南平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永安属北路道(1914年改称建安道);民国13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制,永安属省0领导;民国21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将福建划为闽海、光泉、延建、龙汀四省,永安属延建省;民国23年起国民党0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永安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长汀);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所在地南平),民国31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龙岩);民国35年至38年,永安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许多 名噪一时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永安成为当时东南文化名城之一。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属永安专区,为行署所在地,1956年永安专区撤销后,隶属龙岩专区,1962年划归三明专区(现为三明市)。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安撤县设市,仍隶属三明市。永安人民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及人文优势,艰苦创业,大展宏图,逐步把永安建设成为一个初具现代化气息的内陆山区城市。目前,永安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福建省十强县(市)之一,且发展前景广阔。永安市的市标为"群燕腾飞"雕塑,市树为香樟,市花为含笑。
  永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点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3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林木蓄积量22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毛竹面积71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占有3.9亩,居全省第一位。林木生长迅速,成林周期较短,有林地森林每亩年均生长量比北方林木生长速度高出近二倍,每亩平均蓄积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树木种类繁多,材性用途广泛,有木本植物514种、竹类28种,其中属国家、省珍稀树种有银杏、铁杉、油杉、含笑等,特别是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生长着萼树、香果树、百日青、穗花杉等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和省内珍稀树种,还有华南虎、金钱豹、蟒蛇等20多种珍稀动物,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研究开发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造林更新极具科研价值。
  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林地面积38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木材蓄积量2200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竹林面积100.2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拥有6.7亩竹林,居全国第一位。矿产资源颇具特色,现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6亿吨、无烟煤2.6亿多吨,均居全省前茅,重晶石储量1899万吨,列全国第三位。水力资源潜力极大,境内水资源总量8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6万立方米,为福建省人均占有量的7.5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9万千瓦,已建成水电装机30万千瓦。境内发现温泉出-7处,大多为低矿化淡水,水质优,易开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风景区桃源洞—鳞隐石林,桃源洞系国家水利风景区,其景点“一线天”全长120米,被誉为全国之最,鳞隐石林被誉为“东南奇秀”,有我国第二大石林之称;有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俗文化活化石的青水“大腔戏”,有享誉东南的吉山抗战文化遗址;有堪称清代建筑艺术瑰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槐南安贞堡等一系列古民居;有九龙竹海、紫云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变化莫测的普禅山风光、度假消暑的天然胜景九龙湖,还有明代古迹贡川驸马城等。到2010年,要努力成为海峡西岸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2、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11家,其中中央、省、三明市属企业21家,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家。永安的水泥、人造纤维、石灰石、重晶石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境内有永安林业、福建水泥2家上市公司,永林股份公司“永林蓝豹” 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其生产的“永林蓝豹” 牌中密度纤维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永林股份生产的强化木地板、中密度纤维板获得国家出口免验,成为全国中纤板和地板行业中首家获得“出口免验”资格的企业;全市有6个国家级免检产品,全市荣获省级以上品牌总数位居全省山区县(市)首位。已形成纺织、林竹、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化工及化纤等五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1亿元。到2010年,要努力成为全省工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林竹集成板生产基地、载货车及专用车生产基地、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基地、化工及化纤生产基地。
  3、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是闽西北与闽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中转、集散地。鹰厦铁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努力构筑便捷通,道境内铁路总长129.55公里,铁路干线东到福州,西通龙岩、深圳,南达厦门,北上江西、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开通至福州的“永安号”旅游专列;毗邻永安的连城冠豸山机场成功试航,沙县机场动工建设;途经永安的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2008年底三明段可实现试通车,2009年可全线贯通;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获国家批复立项,今年将动工建设;全力做好永安至漳州高速公路、过境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城市南区开发、管道燃气工程、舒展温泉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日趋完善,正积极培育纺织、林竹及农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及装饰等专业市场和大型现代商业购物中心。这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必将进一步增强永安作为海峡西岸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全市拥有大小客货站14个,专用货场9个;公路通车里程2800公里,其中国道77公里、省道59公里,99%的行政村道路实现硬化。2007年客运发送量730万人,货运发送量698万吨。电力供应较为充足,拥有水、火电装机容量75.38万千瓦。邮电通信发达,移动电话信号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互联网覆盖60%行政村,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


永安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永安市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邮编:365000 代码:350402 区号:0598 拼音:Meilie Qu   梅列区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总面积35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2004年)。通行闽中方言永安话   全区辖3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乡。   历史沿革      1995年,梅列区辖列东街道、列西街道、陈大镇、徐碧乡、洋溪乡,3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      2000年,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北门街道办事处、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568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列东街道 60835 列西街道 21582 北门街道 25236 陈大镇 10610 洋溪乡 7783 徐碧乡 1062 三钢虚拟街道 29766    2003年,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北门街道、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   列东街道 辖10个社区,人口6.1万,面积5.6平方千米。   列西街道 辖8个社区,人口5.18万,面积14平方千米。   北门街道 辖6个社区,人口1.3万,面积7平方千米。   陈大镇  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人口1.00万,面积213平方千米。   洋溪乡  辖8个行政村,人口0.85万,面积72平方千米。   徐碧乡  辖6个行政村,人口0.46万,面积42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号)批复同意三明市梅列区撤销徐碧乡暨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1)撤销梅列区所辖的徐碧乡,原徐碧乡所辖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办事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办事处,徐碧、洋山、后洋、廖源4个村并入北门街道办事处。(2)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徐碧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乡。        地图         乡镇简介      列东街道  代码   原辖10个社区:~002_一路社区、~003_二路社区、~004_三路社区、~005_四路社区、~006_江滨社区、~007_梅岭社区、~009_高岩社区、~010_崇桂社区、~011_圳尾社区、~014_东安社区。2005年,原徐碧乡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   列西街道  代码   原辖8个社区:~002_富华社区、~003_龙岗社区、~004_翁墩社区、~005_北山社区、~008_青山社区、~009_群英社区、~012_小焦社区、~013_中台社区。2005年,原徐碧乡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   徐碧街道   2005年,撤销徐碧乡,所辖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徐碧、洋山、后洋、廖源4个村并入北门街道。同时北门街道更名为徐碧街道。   附:原 北门街道  代码。辖6个社区:~001_五路社区、~002_北路居委会、~003_乾龙社区、~004_徐碧居委会、~005_东乾社区、~006_碧湖社区   附:原 徐碧乡  代码。辖6个村委会:~201_洋山村、~202_廖源村、~203_后洋村、~204_列东村、~205_列西村、~206_徐碧村。   陈大镇  代码   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004_瑞云社区、~201_陈墩村、~202_大源村、~203_棕南村、~204_长溪村、~205_碧溪村、~206_砂蕉村、~207_渔溪村、~208_台溪村。   洋溪乡  代码   辖8个村委会:~201_新街村、~202_上街村、~203_洋口仔村、~204_孝坑村、~205_连茂村、~206_岩兜村、~207_饱饭坑村、~208_下坑村。   

   邮编:365001 代码:350403 区号:0598 拼音:Sanyuan Qu   三元区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总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4年)。通行闽中方言永安话   全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城关街道、白沙街道、富兴堡街道、荆西街道、莘口镇、岩前镇、城东乡、中村乡。   历史沿革      1995年,三元区辖城关街道、白沙街道、富兴堡街道、荆西街道、莘口镇、城东乡、岩前乡、中村乡,29个居委会、47个村委会。      2000年,三元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8023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街道 59554 白沙街道 37876 富兴堡街道 23026 荆西街道 3658 莘口镇 16611 岩前镇 19091 城东乡 7340 中村乡 13075    2003年,三元区辖4个街道、2个镇、2个乡:城关街道、白沙街道、富兴堡街道、荆西街道、莘口镇、岩前镇、城东乡、中村乡。      地图         乡镇简介      城关街道  代码   辖9个社区:~001_红印山社区、~002_复康社区、~004_崇宁社区、~006_凤岗社区、~007_建新社区、~008_新亭社区、~009_新龙社区、~010_下洋社区、~013_芙蓉社区。   白沙街道  代码   辖7个社区:~001_桥西社区、~004_群二社区、~005_群一社区、~007_白沙社区、~008_长安社区、~009_台江社区、~010_桃源社区。   富兴堡街道  代码   辖5个社区:~001_富兴社区、~002_新南社区、~003_富文社区、~005_永兴社区、~006_东霞社区。   荆西街道  代码   辖2个社区:~001_荆西社区、~004_荆东社区。   莘口镇  代码   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001_杉口居委会、~201_莘口村、~202_沙阳村、~203_黄砂村、~204_曹源村、~205_楼源村、~206_西际村、~207_柳城村、~208_高山村、~209_龙泉村、~210_后溪村、~211_炉洋村、~212_蓬坑村、~213_清溪村、~214_中央溪村。   岩前镇  代码   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001_阳岩居委会、~201_岩前村、~202_吉口村、~203_乌龙村、~204_下寨村、~205_星桥村、~206_欧坑村、~207_增坊村、~208_白叶坑村、~209_眉山村、~210_富源村、~211_忠山村、~212_横坑村。   城东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201_荆东村、~202_城东村、~203_城南村、~204_白沙村、~205_台江村、~206_村头村、~207_荆西村。   中村乡  代码   辖18个村委会:~201_中村村、~202_埔头城村、~203_南坑村、~204_居阳村、~205_松阳村、~206_前村村、~207_张坑村、~208_米洋村、~209_吉峰村、~210_大焙坑村、~211_蕉坑村、~212_坑源村、~213_顶太村、~214_草洋村、~215_筠竹村、~216_杜水村、~217_回瑶村、~218_白水村。   

   明溪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北纬26°08’—26°39’,东经116°47’—117°35’。面积1705.6平方千米。辖4镇,5乡。人口11.59万,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   明溪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重点林区县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花生、黄豆,甘蔗、油菜籽、油桐籽、油茶籽、松脂、山苍子、烟叶、茶叶(枫溪华山茶闻名),香菇、红菇、笋干、棕片、苦竹、药材淮山、厚朴等),毛边纸,特产肉脯干。工业有森工、机械、电子、建材、冶金、化工、煤炭、食品、造纸、皮革、印刷等门类。公路以省道102、206线为主干,通车687.1千米。   主要城镇——雪峰:县人民政府驻地。盖洋:每年农历八月下旬有传统牛会,商贾云集。枫溪:林区集镇。胡坊:三明、永安、清流、明溪四县市边界集镇,周围有杉、松和厚朴基地。夏坊:周围有杉木、毛竹基地,有株300多年树龄的水杉。   城西郊王坊北斗岩有东晋时的陨石大星窟。城北玉虚洞(滴水岩)游览区的古洞幽径、摩崖石刻、钟乳石笋、亭楼殿堂、清泉烟波,构成了奇景仙境,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其为“武夷三绝”之一。枫溪聚龙寺庙宇宏伟,香火不断。龙湖“龟山挺秀”、大岭头“雪峰营垒”、坪埠“觉林梵地”、南山“狮塔标奇”、东门“白沙夜月”皆为胜境。铁岭隘为1934年红军铜铁岭战役纪念地。夏坊鳌坑为1934年闽赣省委机关驻地。城岚和廷坊苦椎墩有商周文化遗址.   明溪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渔塘溪一带繁衍生息,创造自己的文明。   县境秦属闽中部,西汉属闽越地,东汉为会稽南郡。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属晋安郡,隋代属邵武、绥城地域,唐、五代至宋代属汀洲和南剑州及邵武地,宋设清流县明溪镇(驿)。   明成化六年(1470年)以明溪镇,取将乐、沙县、泰宁、宁化和清流部分地置县,初名归化是“因有古归化地在其中”及归顺朝廷成化之意。   在这前后,由于战乱、灾荒等诸多因素,大举南迁的中原汉人,历经长途跋涉,几经辗转之后,陆续在县境内居住,这里因而成为中原汉人聚居地。客家人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发展的文化,促进明溪地方农业和冶炼业的发展。500多年来,主客和睦相处,共同建造家园。   清代至民国初,明溪属汀州府、汀漳道。民国20年(1931年)为苏维埃福建省归化县革委会,列入中央苏区版图;民国23年成立福建省归化县苏维埃政府,后又隶属闽赣省苏维埃政府。   民国22年5月,因与绥远城和云南紫云县同名归化,就更改县名。以境内的渔塘溪将城区分成大小阜,两阜相对如“明”字,故更名明溪县。抗日战争时期属福建第七、九行政督察区(长汀、永安),解放战争时期属福建永安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24日明溪和平解放后属永安专区。1956年与三元县合并,称三明县,属南平专区。1961年恢复明溪县建置,隶属三明专区(地区),现为三明市辖县。   全县划为4镇5乡88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委员会、802个村民小组及雪峰农场。   雪峰镇辖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城西、城东村;城南、紫岭坪、中北、城北、城东、城西居委会。   盖洋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盖洋、湖上、村头、雷西、葫芦形、温庄、湾内、衢地、白叶、白岚、桂林、画桥、大坑、常坪、姜坊、大洋、杨地、林地等村及盖洋居委会。   城关乡辖9个行政村:上坊、坪埠、王桥、狮窠、罗翠、余坊、下汴、大坪、大富。   胡坊镇辖10个行政村:胡坊、瓦口、柏亨、朱南、眉溪、奋发、福西、洋地、冯厝、肖家山。   瀚仙镇辖11个行政村:瀚仙、王陂、大焦、石珩、龙湖、连厝、岩里、坪地、洋龙、花园、小眉溪。   沙溪乡辖6个行政村:沙溪、永溪、六合、梓口坊、瑶奢、碧州。   夏阳乡辖16个行政村:夏阳、杏村、御帘、长兴、地美、岭头、下坂、瓦溪、溪边、俞云坂、陈坊、旦上、紫云、后洋、良村、新坊。   夏坊乡辖9个行政村:夏坊、高洋、鳌坑、龙坑、新建、中溪、李沂、苎畲、黄地。   枫溪乡辖7个行政村:枫溪、小珩、官坊、大雅、华山、邓家、熊地。   

  邮编:365400 代码:350424 区号:0598 拼音:Ninghua Xian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总面积3381.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31.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7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隶属于三明市。   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全县辖4个镇、1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石壁镇、城郊乡、城南乡、济村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治平畲族乡、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乡。   宁化是中央苏区县之一,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待遇。宁化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宁化县石壁村是客家祖地。   历史沿革   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黄连峒置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宁化县,历属建州、汀州府(临汀郡)、汀漳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分设宁化、彭湃、泉上苏区县。1949年10月21日和平解放,历属永安专区、龙岩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1959年2月至1961年6月曾与清流县并为清宁县。   1995年,宁化县辖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济村乡、城郊乡、横锁乡、禾口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治平乡、中沙乡、水西乡、安远乡、河龙乡,5个居委会、207个村委会。   2000年7月6日,三明市人民政府(明政[2000]文122号)批复同意撤销治平乡,设立治平畲族乡,以原治平乡的行政区域为治平畲族乡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宁化县辖4个镇、11个乡、1个民族乡:翠江镇、泉上镇、湖村镇、石壁镇、城郊乡、城南乡、济村乡、淮土乡、方田乡、安乐乡、曹坊乡、中沙乡、水茜乡、安远乡、河龙乡、治平畲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843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翠江镇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大田县(Daejeon)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29′-26°10′,东经117°29′-118°03′。总面积2227.7平方千米。2006年末,户籍人口45.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1万人。通行闽南方言大田话。   县人民政府驻均溪镇,全县辖8个镇、10个乡:均溪镇、石牌镇、上京镇、广平镇、桃源镇、太华镇、建设镇、奇韬镇、华兴乡、屏山乡、吴山乡、济阳乡、武陵乡、谢洋乡、文江乡、梅山乡、湖美乡、前坪乡。   历史沿革   明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县地置大田县,历属延平府、永春州、厦门道。1949年9月6日解放,历属永安专区、晋江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1995年,大田县辖均溪镇、上京镇、广平镇、早兴乡、石牌乡、屏山乡、吴山乡、济阳乡、武陵乡、谢洋乡、桃源乡、太华乡、建设乡、奇韬乡、文江乡、梅山乡、湖美乡、前坪乡,1个居委会、205个村委会。   2000年,大田县辖8个镇、10个乡:均溪镇、上京镇、广平镇、桃源镇、太华镇、建设镇、石牌镇、奇韬镇、华兴乡、屏山乡、吴山乡、济阳乡、武陵乡、谢洋乡、文江乡、梅山乡、湖美乡、前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101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均溪镇 70784 石牌镇 15393 上京镇 23430 广平镇 34496 桃源镇 17832 太华镇   2003年,大田县辖8个镇、10个乡:均溪镇、上京镇、广平镇、桃源镇、太华镇、建设镇、石牌镇、奇韬镇、华兴乡、屏山乡、吴山乡、济阳乡、武陵乡、谢洋乡、文江乡、梅山乡、湖美乡、前坪乡。   【改革与发展中的大田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简称“岩城”,东与德化为邻,西和永安、三元交界,南同永春、漳平接壤,北跟沙县、尤溪毗连。全境面积22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8个镇,2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现有人口   36.6万。1992年,大田县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对外国人开放区。改革开放以来,大田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科技兴县”和“依法治县”方略,抓项目、兴产业、创品牌、重特色,这座以石的精气为魂魄的闽中山区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了勃勃生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三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成为一个崭新、繁荣、开放、文明的山城,被誉为“闽中之秀”。 回首往事,沧桑巨变,展望未来,前程似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37万大田人民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聚集发展要素,主动承接辐射,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筑三明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接沿海的“连接带”,努力把大田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山海协作的“闽中经济走廊”,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奋勇拼搏、阔步前进!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50′~ 26°26′,东经117°48′~ 118°39′。总面积3425.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42.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2万人。通行闽南方言大田话。尤溪是福建的一个山区大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   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仅次建瓯市);其中山地418.5万亩、耕地34万亩(水田33.2万亩)、水域和其他面积66.9万亩,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全县辖8个镇、7个乡: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尤溪口镇、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坂面乡、八字桥乡,总人口42万。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尤溪素有“闽中明珠”之称,曾荣获“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称号。   历史   尤溪历史比较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崇文尚学的传统,不少学有所成的尤溪乡亲分布在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劳动者素质比较高。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曾题词:“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朱子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开发,初步形成了朱熹塑像、文公广场、半亩方塘、南溪书院、沈郎樟公园等人文景观。   尤溪资源优势简介   自然资源   矿产:目前已发现有28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可供开采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60万吨,居华东地区之首。   水力:全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省农村初级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达70多万千瓦。   森林: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38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2%,活立木畜积量达1600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6000万株,年产商品材25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   旅游:尤溪县群山如屏,层林似海,名胜古迹颇多,有朱熹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半亩方塘、活水源头、白鹤楼、文庙大成殿、桂峰古建筑群、天后宫、天湖寺、保安寺、福星塔、沈郎樟公园、沙洲公园、罗汉寺等人文景观,还有九阜山、白岩山、蓬莱山、罗汉山、枕头山、倒排岩、龙门古洞等自然景观,可供参观浏览或进一步开发。   特产:金柑、芦柑、脐橙、银杏、板栗、东岩茶、蓬莱茶、鲜绿笋、金丝笋干、白笋干、土纸、香菇、蘑菇、红菇、草菇、杏鲍菇、茶树菇、金针菇、姬松茸、灵芝、木耳等土特产品久负盛名。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纬26°06′-26°41′,东经 117°32′-118°06′,闽江支流沙溪下游,位于南平和三明市之间,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三明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全县总面积1815.09平方千米,辖6镇4乡2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4.55万人,通行闽中方言沙县话。   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三明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京,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县人民政府驻凤岗街道,全县辖2个街道、6个镇、4个乡:凤岗街道、虬江街道、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富口镇、大洛镇、南霞乡、南阳乡、郑湖乡、湖源乡。   闽中明珠──沙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从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设县,有着1600年的发展历程,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沙县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19.58万亩;林地面积2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9%;竹林面积42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河流水力资源蕴藏量25.72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6.6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25亿千瓦时;矿藏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已发现具有一定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石灰岩、钾长石、黏土、高岭土、石英石等。   沙县是闽中重要的交通枢纽,京福高速公路(即福银高速公路)、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河航运、在建的向莆快速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广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兴建中的沙县机场距城区仅3公里,公路、铁路、水路畅达,交通十分便捷。近年来,随着向莆快速铁路、三泉高速公路、厦沙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动工建设,特别是规划中的杭广高速铁路、鹰厦铁路与向莆快速铁路都在沙县设立联轨站,并与沙县机场及高速公路互通口集中建设,实现铁路、机场、高速公路“三位一体”建设方案的基本确定,成为全国百个福建省四个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邮电通讯发达,已建成6万多门程控电话和无线通讯等一批电信设施,可直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世界182个国家和地区。水电设施齐全,城区日供水能力达5.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相继建成了城区3座变电所,完成了供电网改造,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县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   沙县山川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迥异,名胜古迹众多。有淘金山长达38米的华夏第一岩雕卧佛、省级名胜风景区七仙洞、省级楠木林自然保护区罗卜岩以及“十里平流”、“七峰叠翠”、“洞天瀑布”、“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东南沿海现存最大的城隍庙等古迹。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沙县肩膀戏饮誉澳门,并先后到四川、湖北等地演出,获得了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会演金奖。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等系列荣誉称号。   沙县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质量较好的县份,1999、2002年两次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在"2007福建省县级经济评价中,被福建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之一。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沙县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林业、金属深加工、生化等工业主导产业。竹业、畜禽业、茶果业和沙县小吃业成为农业农村特色经济,获得“中国竹席之乡”、“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  

   邮编:353300 代码:350428 区号:0598 拼音:Jiangle Xian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总面积2246.7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6.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1万人。通行闽赣方言将乐话。   县人民政府驻古镛镇,全县辖6个镇、7个乡:古镛镇、万安镇、高唐镇、白莲镇、黄潭镇、水南镇、光明乡、漠源乡、南口乡、万全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   行政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析建安县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晋隆安三年(399)析西乡置绥安县,义熙元年(405)改绥城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并入邵武县,隶抚州。唐武德五年(622)恢复将乐县;七年(624)又并入邵武,垂拱四年(688)再恢复;元和三年(808)并入邵武、建安二县,五年(810)又恢复,属建州。五代闽天德三年(945)升为镛州,南唐时废州为县。宋后历属剑州、延平路、延平府、建安道。1950年l月18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1995年,将乐县将乐县辖古镛镇、高唐镇、万安镇、南口乡、白莲乡、黄潭乡、万全乡、光明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漠源乡,7个居委会、124个村委会。   2000年,将乐县辖6个镇、7个乡:古镛镇、万安镇、高唐镇、白莲镇、黄潭镇、水南镇、光明乡、漠源乡、南口乡、万全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849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   2003年,将乐县辖6个镇、7个乡:古镛镇、万安镇、高唐镇、白莲镇、黄潭镇、水南镇、光明乡、漠源乡、南口乡、万全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   将乐历史   将乐在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属建安郡,为闽越地早期置县的七个古县之一。自建县始,县境与隶属屡变。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升县为州,取名镛州,简称“镛”。翌年废州为县。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后,县界稳定未变,隶延平府。1950年,将乐解放,先后隶属福建省第二专区、南平专区(地区)、三明地区。1983年至今,将乐为三明市辖县。   地理环境   将乐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扼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东临顺昌,西接泰宁,南连明溪,北毗邵武,东南与沙县接壤,总面积2246.7平方公里。境内山峰林立,溪流密布,最高峰海拔1640.2米。岩溶地貌是本县一大特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9.8°C ,年平均降雨量2027毫米。   人口民族   2003年底统计,全县有汉、畲、回、苗、满、土家、侗、布依、壮、蒙古、彝、仡佬、高山、仫佬、纳西、东乡等16个民族,总人口为16.7万人。   人文风情   将乐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   自然资源   将乐资源丰富,全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5%,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31.5万千瓦。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3′-27°07′,东经116°53′-117°24′。总面积153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2.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万人。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   县人民政府驻杉城镇,全县辖2个镇、7个乡:杉城镇、朱口镇、新桥乡、上青乡、大田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龙乡。   泰宁县位于闽西北武夷山脉南麓,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3镇7乡11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   泰宁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四季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i7℃。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30~175天,年平均降雨量1775毫米,年降雨总量为27.06亿立方米。一年中三至六月为雨季.五、六两个月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相对湿度为84%;平均日照时数为1738.7小时。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使风景区可游时间长达300天以上。   五代时闽王派尚书左仆射邹勇夫镇守归化镇时,人口仅百户。邹勇夫率部广纳流众,开荒垦织,保境息民,人口随经济发展迅速增长.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泰宁始建归化县。到北宋元祐元年改归化为“泰宁”县名,延用至今。其间人口达3万户149700人,为泰宁人口最多的时期。元代人口锐减为40329人,明永乐十年人口仅27149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随着社会稳定,至1829年全县人口回升至88041人;民国21年(1923年)又降至67048人;至民国38年(1940年)人口仅为47260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迅速发展。1953年达50261人·58年达56471人.70年代后期实施计划生育。87年人口达114315人。2003年达12.6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8万。   泰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福建省重点林区。有耕地16.8万亩,人均1.36亩;林地185.78万亩,人均15.1亩;水域8.52万亩。是一个“八山一分半田半分水”的自然经济结构县。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烟草生产为辅,多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全县森林蓄积量638.2万立方米,年总生产量40万立方米;毛竹产竹量为1816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5.9%。全县年产木材12.5万立方米,毛竹50 万根。各类水果12万吨。   1、矿产资源   泰宁有多种矿产资源,本县地质富畲伟晶岩矿.有白云母、钾长石、石英、高岭土、玛瑙、沸石、铌、钽等20多种矿物。煤、黄铁、硫铁等矿可供小型开采。金溪两岸砂金分布较为广泛,早在唐宋时期,本县垒际已设金场开采砂金。民国以   来,不少江西人在金溪支流的城关北溪一带淘金。上世纪九十年代.何宝山金矿点已正式开采。该县高蛉土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国。   2、水力资源   泰宁县境大山环绕,山峦起伏,雨量充沛,溪流纵横,落差较大,溪谷盆地成串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国家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县有大河流73条,水利资源蕴藏量17.5万千瓦。除了国家已建成的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池塘水电站磊墓机容量3万千瓦的良浅水电厂外。还有县、乡、村集资建成的68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至上世纪末。全县还有16条小支流,装机容量达5万千瓦时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2000年开始出现了个人集资建小水电站的热潮.小水电站象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小支流上。2004年初.全县小水电站已达100余座.县境内的大小河流像镶嵌上一串串明珠。   3、渔业资源   寨宁是全省重点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县。水域面积85200亩,其中可用于养鱼面积42617.26亩,人均0.41亩。全县鱼塘1491口。池塘面积1842·9亩·其中可养鱼面积1806亩;有大中小水库32座,总库容量57028亩,可养鱼40859亩; 特别是金湖水面宽阔,阳光充足,水库四月植被良好,上游有泰宁、建宁二县居民生活用水注入,土质较肥沃,为养鱼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此外,全县稻田可供养鱼面积达102117亩,是发展淡水养鱼的又一支生力军,形成了水库、池塘、稻田三个淡水养鱼的层面,全县人均淡水养殖面积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年产水产品1995年为5038吨,草鱼、鲢鱼、鲤鱼是当地传统养殖的鱼种。解放后,,水产部门曾先后引进了不少优良鱼种。其中.广东鱼、荷包鲤、丰鲤、夏花鱼等邑_在泰宁定居繁衍后代,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金湖移殖的太湖银鱼获得成功,成为我国山谷型水库首创,填补了福建空白,也结束了福建淡水水域无银鱼的历史。   4、动植物资源   ①动物资源   泰宁山多林密,适宜各种野兽栖息和繁衍。常见的兽类有刺猬、麝、梅花鹿、黑麂、山羊、短尾猴等37种,目前因森林砍伐过量和乱猎乱捕,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的珍贵动物越来越少,如:虎、豹、鹿等。泰宁常见的鸟类有4科36种,主要有野鸭、雁、鹅、鹰、斑鸠、麻雀、燕雀等; 爬行类动物有龟、鳖、鼋、壁虎、水蛇、眼镜蛇、五步蛇等17种;鱼类常见的有15 科51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金鱼、胡子鲶、黄鳝、泥鳅等。泰宁生态条件复杂,各种益虫、害虫众多。主要的害虫天敌有姬蜂、茧蜂、盲蜻、狼蛛、单蛛等十二科七十多种,害虫主要有跳蚤\松毛虫、苍蝇、蚊子、飞虱、茶毛虫等二十科一百余种。   ②植物资源   泰宁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泰宁境内植被划分为两区:梅口、下渠、大布、龙安、杉城和大田的大部分属于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阔叶林区,有成片马尾松,以甜槠、闽粤栲为主,其余乡镇属闽赣山地丘陵常绿槠类、半常绿娄阔叶林区,以苦槠、青冈栎为主,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林为主。   植被可以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经济林、荒山草坡、人口培育植被等类型。主要植物为天然林木,有杉木、柳杉、水杉、马尾松、黄山松等75种;人工栽培林木有马尾松、杉木、黄杉松、雪松等29   种;。竹类有毛竹、黄竹、苦竹、淡竹斑竹等13种;花卉有牡丹、月季、山茶花、大丽花、荣莉等81种。野生牧草有小康草、五节芒、白茅等22属50余种;食用菌有野生红菇、梨菇、茶心菇等15种以及人工培育白木耳、黑木耳、平菇、凤尾菇等十种。泰宁也是中草药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县有野生药用植物167科,700余种。主要是黄连,吴茱萸、雷公藤、枸杞、茯苓、长叶榧、园叶泽泻、南沙参、半边莲、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威灵仙、夜交藤、夏枯草、益母草、金樱子、山药、山木香等。近年来,人工栽培中草药的基地基本形成,西洋参、黄连、生地、雷公藤、枸杞、茯苓等17种药材已成片种植,面积达数百亩,梅口的雷公藤生产基地闻名全省。   (5)旅游资源   泰宁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划分标准,泰宁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水域风光、生物、古迹与建筑、消闲健身、购物六大类、44种,占总类型的63.8%,其中尤以“碧水青山映红崖”的自然水域风光闻名于世。   泰宁旅游资源品位较高。目前已开发开放金湖、上清溪、猫儿、状元岩、泰宁古城和九龙潭等游览区,初步建立了以“水上丹霞”景观为基础,融古建岩寺民俗、戏曲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形成了以观光产品为主   体的三日游格局。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和科考价值。   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这里一度文声鹊起,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将曲阜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泰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红军作战。境内现保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泰宁是山区农业县,拥有耕地16.8万亩,水域面积8.5万亩,人均淡水养殖面积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是国家与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种子工程示范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省重点淡水鱼生产基地县;有林地185.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3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7%,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国家南方林业生产重点县、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有丰富的水力电力资源,现已开发装机容量18万千瓦,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泰宁还是新兴旅游区,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是旅游资源,突出表现为:一是奇特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92平方公里,自然景观奇特,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特点。境内有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的百里金湖,有“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峡谷曲流,还有状元名士深山苦读的丹霞岩穴、“闽中雄峤”的福建境内第二高峰金铙山以及被誉为“峡谷大观园”的金龙谷等精品景观。二是多样性。已开发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金龙谷、泰宁古城七大景区,各种类型的旅游景观几乎都有,既有丹崖、深谷、奇石等地景,又有碧湖、幽溪、飞瀑等水景,还有珍禽异草等生态景观以及古城风貌、苏区风采等人文景致,如此众多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集于一县之域为全国少有。三是休闲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负离子含量高,为天然氧吧,游客无论是金湖坐游船、上清溪漂流、九龙潭泛舟还是金龙谷、地质博物苑休闲游,甚至在登顶状元岩、猫儿山时,都能感受到舒适闲逸,不觉劳累。泰宁是真正让心放松、让心安慰的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四是文化性。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建筑群,“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悬空古刹甘露岩寺,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以及原始粗犷的傩舞、灵趣盎然的桥灯等民俗风情等,昭示了灿烂醇厚的历史文化。境内还有中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海拔最高、年代最久远、景观最丰富、生态最完好的丹霞地貌群落,蕴藏着丰富神奇的丹霞地质文化,是一本解读地球、诠释自然的地质教科书。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泰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创特色、争一流,把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的龙头、支柱产业来抓,旅游业从无到有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泰宁已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国家自然保护区等8块国家级“金牌”,特别是在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和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同时,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泰宁县委、县府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的重要思想,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旅游兴县战略深入人心,大金湖继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近年来先后获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家级品牌。2005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尚书第、世德堂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6.4%提高到33.6%。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果。形成了烟叶、笋竹、锥粟、雷公藤、乌凤鸡等特色产业。荣获“中国锥粟之乡”、“中国竹笋之乡”的称号,培植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农民走出了单一的耕田务农的境界。   工业经济支撑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水电、林产等经济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8年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36家。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历年居全市前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非公有企业、税收贡献、就业安置分别增长了21%、22%、36%。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泰宁县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饮用水改造,修建了县城沿河防洪堤。更新了邮电通讯设备,现有1.4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和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移动通讯、磁卡电话、用户传真门类齐全,邮政服务种类齐全,可办理国际邮政业务。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近五年共投入县城建设资金4.76亿元,拆迁旧城18.1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4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7万平方米。兴建了状元街、松光花园、农贸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特别是状元街的建成。创全省小城镇优秀试点建设工程,被誉为“八闽第一街”。2004以来年建成“渥丹公园”、状元文化公园、明霞园等,成为县城人民休闲的最好去处,提升了城市的品位。由于旅游城建设初具规模,泰宁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社会文明迈出新步伐。 全县人民广泛深入宣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计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先进县”。该县坚持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相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深入,社会安全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邮编:354500 代码:350430 区号:0598 拼音:Jianning Xian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2′-27°06′,东经 116°30′-117°03′。总面积1742.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4.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1万人。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行政上隶属于三明市。建宁是福建省的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   县人民政府驻濉城镇,全县辖4个镇、6个乡:濉城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金溪乡、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   濉城(濉安):县人民政府驻地。里心:闽赣边陲边贸集镇,唐义宁军治所,1931年5月为红军总部驻地。溪源:林区集镇,革命战争时期为溪源区、黎南县委、建宁县苏维埃政府驻地,“闽笋之乡”。黄坊:林区集镇,第五次反“围剿”战略要地。伊家:1931年7月第三次反“围剿”红军总部、闽赣省委机关驻地,红军五、九军团长征出发地之一。客坊:历史上为闽赣客商中转交通要道。均口(军口):古战营,建宁、宁化、明溪边界集镇。溪口:有毛泽东旧居,县革命纪念馆、博物馆。   城区“朱毛红军楼”(溪口天主教堂)是红军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还有中华苏维埃军委旧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周恩来旧居(白楼),闽赣军区司令部旧址、叶剑英旧居(下丁家屋)。万安桥(“红军桥”)是第二次反“围剿”胜仗纪念地。金铙山景区有龙潭飞瀑、金铙晴雪、石燕岩、仙人池等景,天台山有天池水、云坞庵诸胜。客坊龙门山白云寺,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游此寄读,神宗皇帝赐“白云崇圣寺”匾额。   建宁县是中央苏区县之一,享受西部地区政策优惠待遇。   【经济社会概况】   200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7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6亿元,增长12.8%。财政收入4742万元,增长6.23%,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818万元,增长16.7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增长6.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0元,比上年净增315元,增长10%;创近年新高。   特色农业。建立莲子、水果、种子、笋竹、烟叶、养殖、林业等7个特色农业基地,全年粮食总产11.22万吨,产值1.65亿元,增长44.7%;干莲产量2355吨,产值6820万元,增长39.38%;水果产量6.62万吨,产值1.02亿元,增长5.2%;杂优制种产量4300吨,产值3250万元,增长34.8%;烟叶收购9.83万担,产值5313万元,增长105.4%。林业和畜牧业继续发展,完成林业产值1.21亿元,畜牧业产值7757万元,分别增长4.35%和31.17%。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已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牧业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闽江源绿田、文鑫、孟宗等企业建立了生产基地1.29万公顷,带动农户1.6万户。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村沼气池184口。   工业经济。全县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完成总产值4.63亿元,增长26.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3%。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铙山纸业集团年产3.5万吨高档薄型纸技改及热电联产、白水回收项目竣工投产,闽江源绿田公司10万吨绿色饮品、孟宗公司100万箱笋制品、文鑫公司万吨莲食品生产等5家生产性项目部分投产,全年完成技改投资7772万元,增长12.7%。培育造纸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林业和水电产业,四大产业实现产值5.2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量的82%。全县有私营企业148家,比上年增加18家,累计注册资金1.85亿元。   项目建设。新上生产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亿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入闽通道”建设扫尾工程全面完成,3条通乡公路和15条通村公路开工建设,铺设了水泥砼路面61.5公里,京福高速公路建泰(建宁城关至泰宁朱口)连接线项目列入国家红色旅游建设项目,器村、袁庄等一批电站相继开工建设,铙山纸业集团年产5000吨高档薄型纸生产线等一批生产性项目建成投产。完成项目储备136个。   品牌建设。“铙山”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2004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评估价值5.98亿元),“铙山”牌拷贝纸薄页纸获评国家免检产品;“闽江源”莲芯雪茶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保健食品;“孟宗”笋制品获评福建省名牌产品;“山雪”商标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各项改革。全县国有企业改制面达89%;电力、外贸、林业采运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计划任务的96.5%,农村土地延包、粮食流通、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得以深化和有序展开。启动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了广播电视台网分离、人员竞聘上岗改革。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内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办外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357万美元,增长53.9%;出口创汇195万美元;新上山海协作和内联引资项目15个,客方实际到资7401万元,增长11.2%。   人民生活。年末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亿元,比上年净增0.85亿元,增长17.5%。全县新增就业人数1300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有451人实现了再就业。城乡低保全面展开,共有2173户5511人被确定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95.9万元。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7544名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了全员养老保险。   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取得突破,重点完成了“建选17号”莲种选育等基础科研项目,研发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新产品。初步实现乡镇集中办学;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投资610万元,竣工并投入使用5座;推进素质教育,高考上线率创历年新高。组建了闽江源旅行社,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逐步启动。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   

  永安市市标—群燕腾飞①古县名。东汉顺帝改彘县置。治所在今山西霍县。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禽昌,正始初复置,移治仇池壁(今洪洞赵城镇东北), 永安市市标—群燕腾飞   北魏末复迁今霍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霍邑。   ②郡名。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置。治所在永安(今霍县)。辖境相当于今山西霍、洪洞两县地。隋开皇初废。   ③州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辖境相当于今蒙山县地。1912年改蒙山县。1851年太平军攻克此城,为起义后占领的第一个州城;次年春突围北上。   ④县级市名。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上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 大约界于东经116°56"- 117°47",北纬25°33"- 26°12",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清流,南毗漳平、龙岩,北接三元、明溪。市中心距三明市区50公里,离福州340公里,到厦门360公里。永安是闽西北交通枢纽,鹰厦铁路贯穿其中,每日过往列车达28车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境内的205国道和305省道可便捷通往闽东南沿海和省外。   永安置县之前为沙县浮流司。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在沙县二十四都(永安上坪、九龙和三元中村)、二十六都贡堡(今贡川)发动农民起义,攻城陷府,震动朝延。次年义军被镇压后。镇守福建都督范雄、型部右侍郎薛希琏、巡按监察御史陈员韬先后上则朝廷,以浮流险远,难以探制为由,请以其地另立县治。明景泰二年(1451年)获准,景泰三年(1452年)九月,划沙县新岭以南二十都到四十二都共计13个都之地置县,命名为“永安”,寓永安安定之意。   永安古名浮流,分属沙县、尤溪县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县治,直到整个清朝,均属南平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永安属北路道(1914年改称建安道);民国13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制,永安属省0领导;民国21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将福建划为闽海、光泉、延建、龙汀四省,永安属延建省;民国23年起国民党0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永安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长汀);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所在地南平),民国31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龙岩);民国35年至38年,永安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许多 名噪一时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永安成为当时东南文化名城之一。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属永安专区,为行署所在地,1956年永安专区撤销后,隶属龙岩专区,1962年划归三明专区(现为三明市)。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安撤县设市,仍隶属三明市。永安人民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及人文优势,艰苦创业,大展宏图,逐步把永安建设成为一个初具现代化气息的内陆山区城市。目前,永安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福建省十强县(市)之一,且发展前景广阔。永安市的市标为"群燕腾飞"雕塑,市树为香樟,市花为含笑。   永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点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3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林木蓄积量22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毛竹面积71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占有3.9亩,居全省第一位。林木生长迅速,成林周期较短,有林地森林每亩年均生长量比北方林木生长速度高出近二倍,每亩平均蓄积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树木种类繁多,材性用途广泛,有木本植物514种、竹类28种,其中属国家、省珍稀树种有银杏、铁杉、油杉、含笑等,特别是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生长着萼树、香果树、百日青、穗花杉等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和省内珍稀树种,还有华南虎、金钱豹、蟒蛇等20多种珍稀动物,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研究开发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造林更新极具科研价值。   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林地面积38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木材蓄积量2200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竹林面积100.2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拥有6.7亩竹林,居全国第一位。矿产资源颇具特色,现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6亿吨、无烟煤2.6亿多吨,均居全省前茅,重晶石储量1899万吨,列全国第三位。水力资源潜力极大,境内水资源总量8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6万立方米,为福建省人均占有量的7.5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9万千瓦,已建成水电装机30万千瓦。境内发现温泉出-7处,大多为低矿化淡水,水质优,易开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风景区桃源洞—鳞隐石林,桃源洞系国家水利风景区,其景点“一线天”全长120米,被誉为全国之最,鳞隐石林被誉为“东南奇秀”,有我国第二大石林之称;有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俗文化活化石的青水“大腔戏”,有享誉东南的吉山抗战文化遗址;有堪称清代建筑艺术瑰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槐南安贞堡等一系列古民居;有九龙竹海、紫云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变化莫测的普禅山风光、度假消暑的天然胜景九龙湖,还有明代古迹贡川驸马城等。到2010年,要努力成为海峡西岸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2、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11家,其中中央、省、三明市属企业21家,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家。永安的水泥、人造纤维、石灰石、重晶石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境内有永安林业、福建水泥2家上市公司,永林股份公司“永林蓝豹” 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其生产的“永林蓝豹” 牌中密度纤维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永林股份生产的强化木地板、中密度纤维板获得国家出口免验,成为全国中纤板和地板行业中首家获得“出口免验”资格的企业;全市有6个国家级免检产品,全市荣获省级以上品牌总数位居全省山区县(市)首位。已形成纺织、林竹、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化工及化纤等五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1亿元。到2010年,要努力成为全省工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林竹集成板生产基地、载货车及专用车生产基地、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基地、化工及化纤生产基地。   3、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是闽西北与闽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中转、集散地。鹰厦铁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努力构筑便捷通,道境内铁路总长129.55公里,铁路干线东到福州,西通龙岩、深圳,南达厦门,北上江西、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开通至福州的“永安号”旅游专列;毗邻永安的连城冠豸山机场成功试航,沙县机场动工建设;途经永安的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2008年底三明段可实现试通车,2009年可全线贯通;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获国家批复立项,今年将动工建设;全力做好永安至漳州高速公路、过境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城市南区开发、管道燃气工程、舒展温泉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日趋完善,正积极培育纺织、林竹及农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及装饰等专业市场和大型现代商业购物中心。这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必将进一步增强永安作为海峡西岸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全市拥有大小客货站14个,专用货场9个;公路通车里程2800公里,其中国道77公里、省道59公里,99%的行政村道路实现硬化。2007年客运发送量730万人,货运发送量698万吨。电力供应较为充足,拥有水、火电装机容量75.38万千瓦。邮电通信发达,移动电话信号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互联网覆盖60%行政村,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县是几线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