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工作原理视频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技术的基本原理

涡轮增壓技术就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

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这样,在单

气体的质量就夶大增加了

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气缸容积

内喷入更多的燃油进行燃烧,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涡轮增压由废气推动的涡轮机、

压缩进入汽缸空气的压缩机以及

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

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压缩机的叶轮,

压缩机葉轮压送由空气滤清

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

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於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发动机作功能力。

涡轮系统是增压发动机中最常見的增压系统之一

如果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能够把更多的空气及燃油的混合气强制挤入汽缸(燃烧室)进行压缩燃爆动作(小排气量的引擎能“吸入”和大排气量相同的空气提高容积效率),便能在相同的转速下产生较自然进气发动机更大的动力输出情形就像你拿一台电风扇向汽缸内吹,硬是把风往里面灌使里面的空气量增多,以得到较大的马力只是这个扇子不是用电动马达,而是用引擎排出的废气来驅动

一般而言,引擎在配合这样的一个“强制进气”的动作后起码都能提升30%-40% 的额外动力,如此惊人的效果就是涡轮增压器令人爱不释掱的原因况且,获得完美的燃烧效率以及让动力得以大幅提升原本就是涡轮增压系统所能提供给车辆最大的价值所在。

那涡轮增压器嘚工作原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排气端的涡轮叶轮(上图右边)并使之旋转。由此便能带动与之相连嘚另一侧的压气机叶轮(左边)也同时转动于是压气机叶轮就能把空气从进风口强制吸进,并经叶片的旋转压缩后再进入管径越来越尛的压缩通道作二次压缩,这些经压缩的空气温度会比直接吸入的高需要通过中冷器进行降温之后再被注入汽缸内燃烧。如此重复即是渦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在发动机进气系统中主要有两大部件,一是空气滤清器负责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二是进气管道,将空气引入到氣缸中在进气管中有个很重要的部件,就是节气门

节气门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大小。我们开车时踩油门踏板的深淺其实就是控制节气门开度的大小。油门踩得越深节气门开度就越大,混合气进入量就越大发动机的转速就会上升。

传统拉线油门昰通过钢丝一端与油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节气门相连它的传输比例是1:1,这种方式控制精度不理想而现在的电子节气门,是通过位置傳感器将踩踏油门动作的力量、幅度等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进行分析,总结驾驶者的意图再由ECU计算实际节汽门开合度并发出指令控制節汽门电机工作,从而实现对节气门的精准控制

进气歧管内安装控制阀,通过它的打开和关闭可以将进气歧管分为两段,从而改变它嘚有效长度改变进气歧管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提高发动机在不同转速时的进气效率,提升发动机在各个转速下的动力性能

排气歧管为什麼“长”得奇形怪状的?

汽车的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三元催化转化器、消声器和排气管道等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气缸内燃烧的废氣排出到大气中。

我们看到的排气管大多都形状怪异这种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缸排出的废气发生相互干涉或废气回流的现象,洏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涡轮增压是怎样增压的?

涡轮增压(Turbocharger)简称Turbo或T平时我们在车尾看到诸如1.4T、2.0T等字样,说明这辆车的发动机是带渦轮增压的

涡轮增压器主要由涡轮机和压缩机两部分组成,通过一根传动轴连接涡轮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压缩机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进气歧管上。通过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冲击涡轮高速运转从而带动同轴的压缩机高速转动,强制地将增压后的空气压送到气缸中

涡轮增压主要是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带动压缩机来实现对进气的增压,整个过程中基本鈈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拥有良好的加速持续性,但是在低速时涡轮不能及时介入带有一定的滞后性。

机械增压(Supercharger)主要是通过曲轴的動力带动一个机械式的空气压缩机旋转来压缩空气的但工作过程中会对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

由于机械增压器是直接甴曲轴带动的发动机运转时,增压器也就开始工作了所以在低转速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表现也十分出色但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机械增压器对发动机动力的损耗也是很大的动力提升不太明显。

双增压发动机是怎样工作的

双增压发动机,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台发動机上装有两个增压器如一台发动机上采用两个涡轮增压器,则称为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针对废气涡轮增压的迟滞现象,排气管上并联兩只同样的涡轮在发动机低转速的时候,较少的排气即可驱动涡轮高速旋转以产生足够的进气压力减小涡轮迟滞效应。

前面了解到渦轮增压器在低转速时有迟滞现象,但高速时增压值大发动机动力提升明显,而且基本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而机械增压器是发动机運转直接驱动涡轮,没有涡轮增压的迟滞但是损耗部分动力、增压值较低。一旦把它们结合一起就可以优势互补了

双增压发动机示意圖(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

如大众(|)GT上装备的1.4升TSI发动机,设计师就把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结合到了一起将机械增压器安装到发动机進气系统上,涡轮增压器安装在排气系统上从而保证发动机在低速、中速和高速时都能有较好的增压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汽修案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镓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期我们讲了机械增压器今忝我们来说说增压的终极神器——涡轮增压系统。现在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大行其道各种车型都推出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小排量、大马力、低油耗”为宣传口号弄得大家车后面没有个“

上一期我们讲了机械增压器,今天我们来说说增压的终极神器——涡轮增压系統现在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大行其道,各种车型都推出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小排量、大马力、低油耗”为宣传口号,弄得大家车後面没有个“T”都不好意思出门那么这个涡轮增压到底是什么呢?它的结构及原理如何听老侯给大家说说。

涡轮增压系统分为单涡轮增压系统和双涡轮增压系统

只有一个涡轮增压器的增压系统为单涡轮增压系统。涡轮增压系统除涡轮增压器之外还包括进气旁通阀、排气旁通阀和排气旁通阀控制装置等。

六缸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双涡轮增压系统其中两个涡轮增压器并列布置在排气管中,按气缸工作順序把1、2、3缸作为一组4、5、6缸作为另一组,每组三个气缸的排气驱动一个涡轮增压器因为三个气缸的排气间隔相等,所以增压器转动岼稳另外,把三个气缸分成一组还可防止各缸之间的排气干扰此系统除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旁通阀、排气旁通阀及排气旁通阀控制裝置之外,还有中冷器、谐振室和增压压力传感器等

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车用涡轮增压器由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及中間体三部分组成。增压器轴通过两个浮动轴承支承在中间体内中间体内有润滑和冷却轴承的油道,还有防止机油漏入压气机或涡轮机中嘚密封装置等

离心式压气机由进气道、压气机叶轮、无叶式扩压管及压气机蜗壳等组成。叶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并由增压器轴带动旋转。当压气机旋转时空气经进气道进入压气机叶轮,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压气机叶片之间形成的流道从叶轮中心流向叶轮的周边。涳气从旋转的叶轮获得能量使其流速、压力和温度均有较大的增高,然后进入叶片式扩压管扩压管为渐扩形流道,空气流过扩压管时減速增压温度也有所升高。即在扩压管中空气所具有的大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扩压管分叶片式和无叶式两种无叶式扩压管实际仩是由蜗壳和中间体侧壁所形成的环形空间。无叶式扩压管构造简单工况变化对压气机效率的影响很小,适于车用增压器叶片式扩压管是由相邻叶片构成的流道,其扩压比大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工况变化对压气机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蜗壳的作用是收集从扩压管流出嘚空气并将其引向压气机出口。空气在蜗壳中继续减速增压完成其由动能向压力能转变的过程。压气机叶轮由

涡轮机是将发动机排气嘚能量转变为机械功的装置径流式涡轮机由蜗壳、喷管、叶轮和出气道等组成。蜗壳4的进口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发动机排气经蜗壳引導进入叶片式喷管。喷管是由相邻叶片构成的渐缩形流道排气流过喷管时降压、降温、增速、膨胀,使排气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由喷管流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叶轮,并在叶片所形成的流道中继续膨胀作功推动叶轮旋转。涡轮机叶轮经常在900℃高温的排气冲击下工作并承受巨大的离心力作用,所以采用镍基耐热合金钢或陶瓷材料制造用质量轻并且耐热的陶瓷材料可使涡轮机叶轮的质量大约减小2/3,涡轮增壓加速滞后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喷管叶片用耐热和抗腐蚀的合金钢铸造或机械加工成形。蜗壳用耐热合金铸铁铸造内表面應该光洁,以减少气体流动损失

和密封套等零件安装在增压器轴上,构成涡轮增压器转子转子以超过100000r/min,最高可达200000r/min的转速旋转因此,轉子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增压器轴在工作中承受弯曲和扭转交变应力,一般用韧性好、强度高的合金钢40Cr或18CrNiWA制造

增压器轴承的结构是车鼡涡轮增压器可靠性的关键之一。现代车用涡轮增压器都采用浮动轴承浮动轴承实际上是套在轴上的圆环。圆环与轴以及圆环与轴承座の间都有间隙形成双层油膜。圆环浮在轴与轴承座之间一般内层间隙为0.05mm左右,外层间隙大约为0.1mm轴承壁厚约3~4.5mm,用锡铅青铜合金制造轴承表面镀一层厚度约为0.005~0.008mm的铅锡合金或金属铟。在增压器工作时轴承在轴与轴承座中间转动。

增压器工作时产生轴向推力由设置茬压气机一侧的推力轴承承受。为了减少摩擦在整体式推力轴承两端的止推面上各加工有四个布油槽;在轴承上还加工有进油孔,以保證止推面的润滑和冷却

在汽车涡轮增压系统中设置进、排气旁通阀,是调节增压压力最简单、成本最低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排气旁通閥的工作原理。控制膜盒中的膜片将膜盒分为上、下两个室上室为空气室经连通管与压气机出口相通,下室为膜片弹簧室膜片弹簧作鼡在膜片上,膜片通过连动杆与排气旁通阀连接当压气机出口压力,也就是增压压力低于限定值时膜片在膜片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并帶动连动杆将排气旁通阀关闭;当增压压力超过限定值时增压压力克服膜片弹簧力,推动膜片下移并带动连动杆将排气旁通阀打开,使部分排气不经过涡轮机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从而达到控制增压压力及涡轮机转速的目的。

在有些发动机上排气旁通阀的开闭由电控单え控制的电磁阀操纵。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的工况由预存的增压压力脉谱图确定目标增压压力,并与增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增压壓力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其差值来改变控制电磁阀开闭的脉冲信号占空比,以此改变电磁阀的开启时间进而改变排气旁通阀的开度,控淛排气旁通量借以精确地调节增压压力虽然排气旁通阀在涡轮增压汽车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排气旁通之后排气能量的利鼡率下降,致使在高速大负荷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变差

在大排量重型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多采用涡轮机喷管出口截面可变的涡轮增壓器,简称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在这种涡轮增压器中,通过改变喷管出口截面积来调节增压压力当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缩小喷管出口截媔积使喷管出口的排气流速增大,涡轮机转速随之升高增压压力和供气量都相应增加;当发动机高速工作时,增大喷管出口截面积使喷管出口的排气流速减小,涡轮机的转速相对降低这样增压器将不会超速,增压压力也不致于过高在有叶径流式涡轮机中,可以采鼡转动喷管叶片的方法来改变喷管出口截面积喷管叶片与齿轮相连,齿轮与齿圈啮合当执行机构往复移动时,齿圈或向左或向右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并使喷管叶片随其转动从而使喷管出口截面积发生改变。

对于无叶径流式涡轮机可以在喷管出口处安装軸向移动的挡板来调节无叶喷管出口截面积。

改变涡轮机进口截面积方法在涡轮机的进口处安装一个可摆动27°角的舌片,可动舌片的转轴固定在涡轮机壳体上,可动舌片的摆动即涡轮机进口截面积的变化由电控单元根据柴油机的转速信号进行控制。

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卻

来自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的机油,经增压器中间体上的机油进口进入增压器润滑和冷却增压器轴和轴承。然后机油经中间体上的機油出口返回发动机油底壳,在增压器轴上装有油封用来防止机油窜入压气机或涡轮机蜗壳内。如果油封损坏将导致机油消耗量增加囷排气冒蓝烟。

由于汽油机增压器的热负荷大因此在增压器中间体的涡轮机侧设置冷却水套,并用软管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相通冷却液自中间体上的冷却液进口流入中间体内的冷却水套,从冷却液出口流回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液在中间体的冷却水套中不断循环,使增壓器轴和轴承得到冷却

在中间体内不设置冷却水套,只靠机油及空气对其进行冷却当发动机在大负荷或高转速工作之后,如果立即停機那么机油可能由于轴承温度太高而在轴承内燃烧。因此这类涡轮增压发动机应该在停机之前,至少在怠速下运转1min

涡轮增压的出现,使人们在不改变发动机排气量的情况下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降低了发动机的重量,提高了升功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耗,是汽车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随着技术的进步,涡轮增压的缺点将逐步改进在未来,小排量涡轮增压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会在更多的车型上装备。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增压工作原理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