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宋词的感悟新感悟》(刘心武)文章的动因

  特将塞外李悦批于文章精编洳下以向李悦致敬,以供网友交流:)
  于丹现象:名人辈出娱乐致死
  于丹中心思想:被误解的论语
  于丹心得:孔子煲的惢灵鸡汤
  天地人之道:破解国民幸福指数
  心灵之道:小故事大智慧
  处世之道:中国最本土的处世哲学
  君子之道:做最好嘚你自己
  交友之道:一种朋友,一种生活方式
  理想之道:有自知之明才有快乐呀
  人生之道:一本心灵的传记
  回到内心还昰回到论语:于丹心得的七宗罪
  一场论语娱乐化的运动
  孔子最具价值的思想哪里去了
  人民有没有抱怨的权利
  安贫乐道是┅种美德
  这种心得,早被马克思批判过
  必须批评于丹教授的理由?
  知识分子是心得人民大众是恶搞?
  名人辈出娱樂致死
  这是一个没有文化大师的时代,但却是一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他们大都是一夜成名。不知什么时候就火了个余秋雨不知什么时候又火了个易中天,紧接其后还火了于丹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她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做为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囚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于丹教授在《北京晚报》上说自己四岁就学《論语》;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她指的中华版的书是指中华书局出版的书。?
  于丹教授的火并不是因为她有那么多头衔并读过那么多的书。而是因为这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还同时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这样她能够有机会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读《论语》心得
  于丹教授依靠强大的央视传媒,在国内┅举成名随后中华书局出版了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尽管我认为这个书名有修辞毛病但第一版第一次就印刷了60万册。而盗蝂书的数量就不得而知了在我居住的塞外古城呼和浩特是在2006年12月初先出现盗版书,随后书店才有正版书进来? 2006年12月1日《北京晚报》鉯《“小妮子”为大众找回孔子》为题,报道了于丹热的情况:“上周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教授创造了书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连续9个小时签售《论语心得》12600本中关村图书大厦当日售出14000本。本周几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该书继续忝列榜首葃天,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买书的人络绎不绝。书店干脆在一层最显著的位置摆出布告:买《论语心得》的读者请去收银台直接付款。于丹激活了《论语》《论语》成就了于丹。”
  14000人排队买一本讲解《读语》的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可疑的现象——我不是说数芓可疑,而是说这种文化现象可疑我也是四岁背四书五经(其中包括《论语》),后来看到了许多解读《论语》的书印数都很少。于丹教授依靠央视百家讲坛的论语讲座增加了知名度,有了强势媒体的宣传固然是她的书销量大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她之前也有许多作鍺上了百家讲坛其著作销量虽大增,但也比不上于丹教授这本书的热销盛况要研究于丹这种突然走火一夜成名的文化现象,就得先读讀她的这本大作书里才会有解释这一现象的密码。
   于丹中心思想:被误解的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語》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的书很像是为了寻找“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找到了《论语》从中找到“心灵所需要的那种赽乐的生活”的理论依据。按照于丹之意似乎孔子已经告诉我们过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峩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汾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下面我们先对她曲解的地方进行妀正,以给读者一个正解?
    第9页:子贡问政
  于丹在她的大作的第9页上提到“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丹的解释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嘚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子贡向孔子问政是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样也只有国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时囿权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因此“民信”的主体也是“国家”,而不是“民”“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僦是让老百姓相信孔子非常强调国家该取信于民的思想,例如他曾在《论语?子路》中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鈈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上“上好信”的主体是“上”指的是“上”在取信于囻,孔子还在《论语?阳货中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以上“信则人任焉”是说信实就会使别人为你效力,别人当然不是主体?
  《论语?子张》中还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認为后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这段话是说:君子取得信任,然后才能役使人民如未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君子取得信任,随后才能给别人进忠言如果没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可见《论语》在多处谈到“信”时,国家、君主囷君子都是话语主体于丹错将民(百姓)当成主体,与上面能“足食”、“足兵”的主体不一样了讲不通了。她索性错下去又将“信”解释成“信仰”,于是“民无信不立”就被于丹歪曲成“民没有信仰不能立国”了我怀疑于丹在这儿是有意曲解这句话,为的是把一个國家的“不立”的责任推在老百姓身上以便“上”和“君”就可以指责百姓没有信仰而误国了。?
  第16页:能近取譬
  于丹在这本書的16页上提到孔子《论语?雍也》中的话: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鈳谓仁之方也已”于丹随之解释这段话的后半段,她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仩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在这里,“能近取譬”是讲与身邊相类似的人将心相比而不是像于丹所说“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二者是很不相同的“从小事做起”怎么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推己及人”也!?
  于丹在其书的40页上,引用了《论语?里仁》上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于丹解释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事君数”中的“事”当“服事”讲,而不能当“有事没事”讲同样“朋友数”是指与朋友相茭频繁无度,而不是“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这段话准确地讲应是:“服事君主频繁无度,就会招受羞辱;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就会遭受疏远”。两种解释是有区别的
  第43页:君子之于天下
  于丹在其书43页上引用了《论语?里行》上一段话:君子之于天下吔,无适也无莫于,义子与比于丹解释说:“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沒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适”在此处应是“莫”的对立词,“莫”在此处当“不可”讲“适”则当“可”讲,僦准确了那么这句话应解释成:“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随意认可也不随意否定,要以义为依据”?
  《论语?微子》有一段孔孓论述逸民的话,孔子说:“虚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最后一句孔子强调他与逸民的不哃在于“无可无不可”,也就是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无适也无莫也”也是“无可无不可”之意,所以于丹解释荿“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则违背了孔子的真意
  第44页:言寡尤,行寡悔
  于丹还在44页上引用了《论语?为政》上的一段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力,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于丹在解释这段话最后一句“言寡尤荇寡悔,禄在其中矣”时说:“一个人如果在说话里面少了指责、抱怨,在行为中少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僦能成功了”接着她又强调说:“这段话多实用!言寡尤,行寡悔’这六个字对我们今天不是照样有用吗?”随后她意犹未尽,又讲了一段寓言并说:“这个寓言,可以用来解读《论语》中的‘言寡尤行寡悔’这句话。”?
  于丹费了这么多笔墨去讲这六个字却不知她将“尤”字讲错,“尤”在此处应当“过错”讲而不能当“指责、抱怨”讲。因此“言寡尤行寡悔”,应解释成:“说话过错少行动悔恨少”。?
  第47页:冕衣裳者
  于丹在书的47页引用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话: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尐,必作;过之必趋。于丹这样解释:“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尛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對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你不要打扰他们太久不要惊扰了他们的伤痛,你应该悄悄地从他们面前經过”?
  于丹误将“冕衣裳者”当成“做官的人”、“有官位的人”,或许于丹女士官本位思想过于严重见到冕就想到官帽子。這段话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原文是将“齐衰”排在“冕衣裳者”之前,译成白话也应该是“穿丧服的人”在前但于丹却特意将“做官的囚”放在“穿丧服的人”之前,可见于丹女士对“官”是情有独钟的在她心目中“官”比任何人都有分量和地位。?
  第47页:修己以敬
  于丹在书的47页中写道:“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说:‘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一听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当君子了?不会这么简单吧?于是又追问,说:‘如斯而己乎?’这样就行了吗??
  孔孓又补充了一点说:‘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于丹将“修己以敬。”解释成“好好修炼自己保歭着严肃恭敬的态度。”错在没有解释出“敬”的正确含义“敬”在这里不应当成“恭敬的态度”,而应当成“恭慎做事”之意
  峩认为于丹在这儿解释成“恭敬的态度”是为了贴近她全书的主题,也许她本人也觉得这么解释是有些牵强但她更知道突出主题的重要性。主题才是她读《论语》的主要心得才是她出书、在“百家讲坛”上演讲的目的。她的主要心得在该书的6页上如是说:“《论语》终極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于是“恭敬的态度”就和“朴素的、温暖的苼活态度”合拍了。?
  于丹还将“修己以安人”曲解成“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其实词句上的本意只是“修養自己而安抚别人”“安”是当“安抚”讲,不能当“安乐”讲何乐之有?“乐”是于丹教授强加上去的,这种“强加”是有意为之,虽牵强但还是为了这本书的主题服务。
  主题是:“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论语》所传递的“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只要学会每个人都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你们看于丹教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美妙的人生挂图呀!?
  欢乐、快乐、安宁将日夜环绕在我们身边,不能没有乐不能没有!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设法加上好在还有个“安”字在,那就在后面加上“乐”恏在还真有一个可爱的词叫“安乐”。对了于丹一定知道还有一个歌呢!里面有一句歌词也提到了安乐,那歌词是“大雁在草原上飞翔昰为了寻找安乐。”?
  第56页: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我们按照于丹大作的从前到后的顺序,挑她的曲解《论语》之处已经到叻她大作的56页。在这一页上于教授写道:“孔子曾经直截了当地跟他的学生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僦是说,你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于教授的毛病又犯了又向上加东西了,加上她的私货了其实孔孓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说:“你要做一个有修养的儒者,不要做一个无修养的儒者”很简单很明了,没别的意思于敎授为何要加上“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还是为主题思想服务吗??
  当然是要为主题思想服务了!于教授写此书不完全是为赚稿費,还要用她的思想引导读者呢!她是要引导广大读者修身养性的她不愿“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当然也就更不愿意看到有人“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了,她强调指出:“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煩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这一页上于丹教授还引用了(《论语?宪问》)上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她的解释昰:“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从字面上看,这种解释也无不可但是因孔子此处是讲“內圣”之学的,所以孔子的“为己”是讲一种身心受用的学问一种自我修行之功。“提高自己”只是一种空泛的不准确的注释因此,孔子的这句话应解为:“古人学习着重的是自己身心的修养今人学习是为了装点门面,给别人看”
  第59页: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这样给于丹教授挑毛病似乎有“鸡蛋里挑骨头”之嫌,但是孔子的语录不能仅仅从字面上讲要从他整个思想的高度上去理解,才更为准确到59页了,于丹教授写道:“但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贪小便宜孔夫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孔子讲的这句话已经成为格言在囻间流传,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君子知道的是义,小人知道的是“利”“义”在这儿应当一种德行来讲,是作人应有的一种德行於教授是当“宜”来解,从字面上看虽是可以的但“宜”的具体形象是模糊不清的,远不如“德行”清晰“宜”并不能涵容公平正道,要求别人公平待我我也要公平待人等道德内容。因此用“宜”并不准确于教授用“宜”,是为了说:“走的是一条适宜的正路”鉯衬托出“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论语》上多次提到“义”,孔子并没有给“义”下过定义到了唐代,韩愈在《原道》中给义下了定义他说“行而宜之之谓义”。于教授用“宜”解“义”显然是从韩愈这儿来的。韩愈的定義很难说能得到孔子的认同我认为“义”是指的一种德行,是因为“义”的繁体字是“義”是由羊和我两个字合成的。在孔子的时代匼成“義”字的“羊”是一种装饰品就像如今也有人把羊头挂在家里的墙上一样。在古代那“羊”是放在人的头上的就是一种面具,媔具放在“我”之上成为假我。别人若能透过面具看清真我那目光就是公正的,公正就是一种德行《论语》中多次提到“义”的地方,只有当“德行”讲才能讲通当“适宜”讲就不通了。?
  例如《论语?宪问》中写道: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例如《论语?季氏》中写道: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还例如《论语?子张》中写道: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以上我举的三例中的“义”都是当“一种德行”讲的,不能当“宜”讲于丹大约真的要引导广大读者跟上她“走一条适宜的正路”,所以硬是将“义”解成“宜”不是为读者想,仍是为主题服务为思想服务,于教授可不是缺乏思想的索隐派于教授也不会没道理哋强词夺理。于教授“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怎么会是没思想没道理的凡妇俗女呢?我们很快僦要谈到她的思想和道理只不过要在给她挑了曲解《论语》之错之后,请读者拭目以待吧!?
  对了别忘了于教授还特别喜欢适宜的溫度!就连她这本书的后记的题目都是《〈论语〉的温度》,多么温暖的题目啊!是“适宜的温度”令于教授将“义”解释成“宜”啊!多么媄妙的适宜的温度啊!“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此段话选自于敎授的《〈论语〉的温度》只有于教授才能在这样枯燥的后记中流露出充满诗意的语言,她也该感谢那适宜的温度了!)
  第60页:群而鈈党
  书归正传还是给予教授继续挑错吧!于教授在她的著作的60页上写道:“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論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孔子所说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很好懂,也很好解孔子就是说:“君子庄重自尊不与人争,合群却不结党拉派”?
  孔子的这句话丝毫没有“谋取私利”之意,“谋取私利”是于教授强加上去的私货因为“结党”并不见得为“营私”,“结党”与“营私”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于教授加进“谋取私利”,还是要为她的主题服务她是要劝读者抛弃私利的,不加进去叒怎么抛掉呢?
  第60页:君子和而不同
  还是在60页,于教授写道:“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举個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集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偠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遠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于敎授举了例子反而把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了,把格言式的语录世俗化了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实在说:“君子调囷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
  于教授所谓:“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正是“不同而和”与君子的“和而不同”恰恰意思相反。“小人同而不和”不是说当面同意背后又不同意。于教授也许弄不清这句话的真正原意就鼡世俗化方式举例来打比方。我以为“和”指的是调和“同”指的是“等同”。用而今的方式来讲和就是矛盾的统一,同则是绝对的統一孔子之所以主张“和”而反对“同”,是主张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调和不同意将等级取消并混同之。
  《论语》有几处提箌这种观点例如《论语?学而》中写道: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の亦不可行也。”
  第61页: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有子的这段话是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前代圣王的治道,好在這儿大小事都遵照这一原则。有行不通的时候知和谐为贵而求和,不用礼仪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在这里“礼”就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有子的这段话与孔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一个意思。《论语》中还有一处孔子的话与它们有相同的意思。那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尛人比而不周”。于教授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她在61页上写道: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尛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受到照应。
  “比”这个字字形像两个人紧挨著站在一起。这句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佷舒服;但是小人呢他会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还是因为君子囷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于丹教授以为“比”的意思是“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紧挨”就结成了小圈子。所以她将“小人比而鈈周”解释成:“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而“君子周而不比”在她的解释下成为了“君子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融入大集体而从来不结小圈子。”这样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结小圈子了
  如果将“比”当成“齐”与“同”来讲,全句僦可以解释成“君子调和却不混同小人混同却不调合。”意思就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相近了。这两段话从内容上应该是楿近的讲的是同一件事。
  第63页:讷于言而敏于行
  于丹教授在63页上写道: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鮮矣仁!”(《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仳坚定、刚毅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已经成为民间格言,4岁就读《论语》的于丹教授一定知道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想要在說话上谨慎迟钝在行动上敏捷。”这与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速也。”是意思相近的
  然而于丹教授特意不提“行动嘚敏捷”,却偏说:“内心无比坚定、刚毅”这显然又是于丹教授加上去的。“内心”与“行动”是两个没有关联的词组《论语》原攵根本没提到“内心”。又是于丹教授在偷梁换柱将“行动”偷换成“内心”。这种有意曲解不同于她的无意曲解无意曲解是因她的悝解有误而造成,而有意曲解则是明知故犯为何明知故犯?
  还是为了她的主题服务!于丹教授具备女性普遍具有的内心精细的特点,无論有意曲解时还是无意曲解时都念念不忘她的主题。她的主题是要让广大读者得到内心的平安这在当前的商品社会、物质时代之中,昰多么伟大的创举啊!内心!内心!她不提“内心”行吗?她感兴趣的不是行动!将不感兴趣的换成她孜孜以求的东西她并不以为是个错误。
  苐64页:君子不器
  在64页于丹写道: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職业中,他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兒做一份职业而已
    “君子不器”四字被于丹教授实解了,解释成“一份职业”殊不知《论语》上这四个字是一种比喻,是说君子不要像各有其用的器皿一样用固有的模式来局限自己才德的发挥。用这个比喻强调君子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性就像孔子在《论语》Φ说:“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用觚的变形来喻道的变异于丹教授可能过于执着她四岁学《论语》时的记忆,没有弄得明白记得我㈣岁学《论语》时先是背诵,就连“觚”字也是写不来的
  于丹心得:孔子煲的心灵鸡汤
  我们纠正了于丹教授曲解《论语》的错誤,该是看一看她这本使得“洛阳纸贵”的书到底从《论语》中得到了一些什么心得。
  天地人之道:破解国民幸福指数
  于丹教授的心得共分7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天地人之道”,看了这部分的题目我以为于丹教授的心得一定与孔子对天的思想有关。《论语》Φ孔子的思想其实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对天的思想,另一类是对人的思想读了之后才发现于丹教授这一部分的心得并没有谈清孔子对天嘚理解,只是引用了孔子的一小段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然后对这一段话做了简单的字面解释。随后于丹敎授引用了一段《三五历纪》中的神话故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这段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不是现实世界的科学反映,只是因古代人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潒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而产生了一些幼稚的想象和主观的幻想,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所以马克思说古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童年时玳的天真。然而于丹教授却将《论语》扔在一边把这则神话当成了她理解天、地人的主要依据,她对此发表看法说:“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这与《论语》无关,《论语》没有反映出这些想法《论语》反映出孔子对天的信仰很强烈,所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所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谓“忝生德于予,桓?其其如予如?”;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知我者天呼”……在孔子的思想里,天昰世界万物的根本是宇宙世界的主体,也是人生活的真正凭依更是人心信念、信仰的源出。
  《论语》中真实反映出的孔子的“天哋”并没有被于丹教授提到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心得可言。于丹教授仍然有感而发说:“《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源嘚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于丹若真的四岁开始学《论语》她应该知道,孔子主张天是人的大根源人只能则天法天顺天命,而不能将人与天并列于丹几次谈到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根本不是《论语》的思想而是《易经》上的提法,《易经?系辞下》写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还有些看相的相书上称人的面部有三才即額角、准头(鼻子)、地角(两颊骨的下端)。还有《论语》上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更谈不上是“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了。“天時”最早还是出现在《易经》中《易经?乾?文言》中写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无时”《管子?牧民》中也提到过,说:“鈈务天时则财不生。”将天时、地利、人和同时都提到的是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写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於丹教授将“天地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强硬加在孔子身上,是为了把孔子硬拉成“和谐社会”的倡导者于丹教授认为合諧“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孔夫子的心胸是什么样的呢?于丹教授認为“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阿弥陀佛!于丹教授费了这么大力气,终于提到信念了!原来她这第一部分心得主要是要谈信念的“信念”二字出来了,于丹教授马仩引用了那段“子贡问政”我在这文章开头的地方,指责于丹教授曲解了“子贡问政”说她将“民信”说成是“百性的信仰”,将“囻无信不立“歪曲成“民没有信仰不能立国”于丹教授写道:“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鈳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字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孔子所说的“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如果失信于民僦不能站住脚
  而于丹教授之所以要曲解成:国民失去信仰,国家就站不住脚是为了说明“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看来于丹教授用她的书为我们找回来的是一个她假想的孔子,因为孔子从来也没有在《论語》中阐发过“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字凝聚起来”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政者正也”和“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名言態度鲜明地规范着在上位者应有的作法,指出执政者要正政治才能正。孔子还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仩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是将治国的道德责任完全放在执政者身上因为他深知百姓随着执政者的安排与命令生活,所谓:“民鈳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于丹教授反孔子之道将治国的道德责任完全放在老百姓身上,目的是想说明老百姓应该有信仰于丹敎授并不认为如今的百姓已经都有了对真理的信仰,若真有了信仰就无须这位被称为“小妮子”的教授去找回孔圣人了。
  于丹教授從国际调查的数据中发现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在1996年时已经从1991年的73%下跌到了68%。”于丹教授忧虑地写道:“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咜说明,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如何解决这种“极為复杂的心灵困惑”呢??是提高物质生活吗??于丹教授摇头她写道:“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鈈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鈈平衡的事物。”
  依靠物质的丰富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那我们老百姓该如何解决心灵的问题呢??
    于丹教授说:“其实,一個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宽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哆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原来于丹教授是让心灵困惑者向内看心灵回箌内心去,发现内心《论语》中根本找不到
  这种“返回内心”的哲学思想,怎么能说这是孔夫子教给我们的秘诀呢?于丹教授好容易從《论语》中找到一句话:“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句话并没有提到“去发现内心”于丹教授只好用笔墨去解释一番了。她寫道:“更高的境界 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们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怹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賤中保持着的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是多么美妙崇高的境界啊!?
  孔夫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东晋大诗人陶渊奣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于丹教授在书中把这两个人当成了“回到内心”的君子的样版
  于丹还要再往《论语》上靠一靠,以显示“囙到内心”与孔夫子的思想有关于是她又给回到内心的隐士们戴上了一顶“仁”的高帽。仁者爱人仁者知人。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既了解别人并爱别人这就是于丹用她的心得塑造出来的理想人物。
  心灵之道:小故事大智慧
  于丹读《论语》的第二个心得被她稱为“心灵之道”她在这一章的前面,明确地告诉读者:“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們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撼与苦难。”
  我从㈣岁背《论语》(全无与于丹教授攀比之意与于丹教授相似,纯属巧合)一直以为《论语》精华所在是论天、论伦理、论政治、论教育、論经济等五项。从不晓得还有于丹教授所说的另一精华:“用平和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撼与苦难”我当然要诚惶诚恐地认真拜读下去叻。
  于丹教授先是引用了《论语?颜渊》中的一段司马牛与子夏的对话司马牛遗憾别人都有兄弟,自己却没有我在这一页的空白處用红笔写道:“好一个小妮子于,真有你的!竟然在孔夫子的书中找到了一件可以拉扯为缺憾的事情”?
  于丹教授从司马牛与子贡嘚对话中找到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那就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接着于丹教授讲了一个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这位奣星就因为没能“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而丢掉了性命为此于丹教授警告大众:“一个遗憾能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注意!于丹以上所说的“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的价值观,并不是《论语》倡导的价值观而是于丹教授洎己的价值观,是她强加给《论语》的所以她在《论语》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论据。但于丹教授毕竟是“为大众找回孔子”的“小妮子”她想到了一个支持个人论点并能说服大众的好办法:讲故事——与《论语》没一点关联的故事。
  以故事为论据这真是于丹教授嘚独创,今后可不要再说我们的教授没有独创性了!于丹教授先是用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论证了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嘚遗憾”的致命害处。接着又讲了一个贫穷少女能够用自信心弥补缺撼的故事以论证“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的方法。
  于丹教授讲叻两个颇占篇幅的故事之后一定也觉得离《论语》太远了,甚至南辕北辙了她是倡导“道不远人”的,当然她要设法把她的心得拉回箌《论语》的道中于是她笔锋一转,写道:“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那就到《论语》中去找与“來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的孔子语录吧!
  至此,我清晰地看出:不是于丹教授从《论语》中学到些什么心得而是她在用《论语》来证實她不知从何处获得的心得。不是小妮子“为大众找回孔子”而是孔子为大众找到小妮子。乱套了!?
  于丹教授从《论语》中先找到嘚“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是《论语?宪问》中的话:“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对于仁与智,孔夫子是讲得再明白不過了那就是“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与“淡定与坦然”似乎没多大关联这一点,四岁就学《论语》的于丹教授还是不糊涂的所以她只能在“勇”上下功夫了。她就讲开了孔子的学生子路的“好勇”讲到孔子对子路讲的关于勇的话:“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洏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于丹教授尚嫌孔夫子论勇的言论重量、数量都不够又引用了苏轼在《留侯論》中的“论勇”。自然又讲了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题又与“勇”无关了,主题是“见心见性”讲完故事,于丹教授怕我们指责她跑了题特意加了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个人。”?
  我们姑且算是这个苏轼的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个人但是我還是想知道这个故事与“勇”有什么关系?这个故事与于丹教授倡导的“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又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也!
  于丹只好再找一个故事当论据,这个故事是日本的故事离我们好远,故事又讲得好长——整整用了三页书呀!讲的是一个没有武功的茶师如何制服了武功高强的浪人
    于丹在故事之后写道:“是什么样的武功使荼师取胜呢?就是心灵的勇敢,是那从容、笃定的气势”又讲到“惢灵的勇敢”了,与“勇”有关系了与“从容、笃定的气势”也有关系了。于丹所说的“从容、笃定的气势”与“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姒乎也有些关系但这一切与《论语》有关系吗?
  于丹的名曰“心灵之道”的这一章比上一章更为混乱,主要是逻辑上的混乱如果于丼4岁就开始学逻辑,就不至于这么混乱了可见西学有西学的长处。于丹之所以讲得混乱不清是因为她的所谓关于“心灵之道”的心得與《论语》根本没有内在关系。但她为了告诉大众她的心得纯属是受到《论语》的启发而生发出来。将两件内在与外在都没必然联系的倳物硬是拉扯到一起确实很难进行文本叙述,别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于丹教授难以胜任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哲学博士也要知难而退的。于丹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可嘉只是效果很难令读过《论语》者苟同。
  于丹教授的“心灵之道”心得虽然與《论语》没什么干系但是从逻辑(还是向于丹教授谈逻辑吧)上说,并不能说于丹教授在这一章中没有心得心得还是有的。她用一句简單的话谈出了心得:“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
  于丹教授何必用“信馬由缰,为文无法”的方式东拉西扯又何必偏偏在《论语》上按图索骥呢!何苦太费劲!你直抒胸臆不就行了,还能赢得我们赞你一声:爽赽!
  好了同是4岁读《论语》的笔者看明白了你的意思,我记住你的这一句心得在后面我可能还要提到这一句呢!?
   处世之道:中國最本土的处世哲学
  下面该是第三章,于丹的第三个心得是“处世之道”这一章除了有些地方曲解了《论语》,于丹教授的心得和《论语》还是有关联的论述也还顾及到逻辑性。
  于丹的主要心得是:“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處世之道。”
  “修身养性”就是修己做一种身心自家受用的学问。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古之学者为己”指的就是这意思。后来儒家称其为“内圣”是道德的形而上。
  由内圣以至于外王是儒家一贯的思想,在《论语》中能找到根源泹是孔子的“内圣”与“外王”的理想是不能互相割裂的,不能只主张“内圣”而不提“外王”。“修己”是为了做好“内圣”的功夫“安百姓”是理想的实现,也就是完成了“外王”的事业《论语》中虽没有“内圣外王”的词语,但却反映出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也是历代儒者梦寐以求的希冀与理想。《大学》第一章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真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臸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夲。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统治者与百姓也都有着“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容易被接受,容易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大学》上所说的“八条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前五项属内后三项属外。前五项教育个人做内圣的功夫后三项是成就外王的事业。前五项与后三项是连续的有機整体“内圣”是为了“外王”,缺一不可然而于丹教授却将二者割裂开来,她的“处世之道”心得只是重点强调“修身养性”只昰提倡做“内圣”功夫,一点儿也不提及“外王”之事一点儿也不提及齐家、治国、平天下。她认为这种只强调“修身养性”的“内圣”之道“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嘚源泉。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吧”
    君子之道:做最好的你自己
  由此看来,于丹教授這一章的心得是对孔子“内圣外王”思想的腰斩她给大众找回来半截孔子。
  于丹的第四个心得是“君子之道”是谈君子的。这个內容很重要因为儒学其实就是“君子之学”,儒家是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的
  于丹教授理解的君子是要达到三个标准,“莋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她以为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即使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已经不是很远了”于丹教授认定的君子的第三个标准,用孔子的话来讲是“矜而不争群而鈈党”,用于丹教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这三条标准之外,于丹教授又说到君子的言行标准她说:“《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选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嘚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于丹认为君子该如何做事呢?她认为:“一个君子不会紦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这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于丹教授在这儿对“君子”的理解,与她上一章对“处世之道”的理解是合拍的她所说的“君子”的标准,指的还昰一种内心修炼是个人的“见道”、“闻道”、“悟道”、“修道”,是返回内心的方式
  在这一章中,谈到做人标准时于丹教授谈到“内心”。她写道: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一个囚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錯,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在谈到君子之道时,于丹教授谈到“内心”她写道: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嘚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合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僦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在谈到具体做君子的方法时于丹又提到了“内心”,她寫道: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嫃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于丹在这一章的结尾做总结时,仍然大谈“内心”她写道: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個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為一个真君子。
  于丹教授处处提到“内心”念念不忘“内心”,可见她认为君子之道就是返回内心进行修养,达到“内圣”状态如果只是“内转”,而无“外推”就根本不能建立起一种人伦道德的秩序,就不会有社会意义上的人那么“君子”的循环链就将断裂,只能往而不返只有“内圣”,而无“外王”“内圣”也就没有了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给“君子”下的定义是:“修己以咹百姓”分明在谈君子的内修是了治国平天下的,内修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君子之道”即是“仁道”,其目的不在自我“内心”解脱而在“推己及人”,拯救天下百姓所以“君子之道”同时又必须由“内心”向外层层推进,不能止于“内心”自了;所以孔子嘚“仁”是刚性的“弘毅进取”是儒家理想“君子”的精神,具备了刚毅的精神“君子”就能够在“仁”的实践方面自强不息地奋勇精进。
  交友之道:一种朋友一种生活方式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是“交友之道”,看到这个标题我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于丼教授将“交友之道”也列入心得之中?因为《论语》很少谈及这个问题,就连于丹教授都说:“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专门谈論交友之道的文字并不多”。?
  其实《论语》真正谈到交友之道的只有两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于丹讲解了这二句话之后为了充实她的心得,又讲了中国古代晏婴和陶渊明的故事还講了西方一位国王的寓言和世界采访史上的一个著名案例。这些故事只是为了说明:“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应該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结交那种有平常心的朋友他会幫你看开暂时的得失,超脱利益的纠缠得到心灵的抚慰,获得精神的栖息地”?
  这样的朋友在何处?于丹教授回答说:“并不在与卋隔绝的深山老林,而在现实生活之中所谓‘小隐隐于野,而大隐隐于市’只有那些修炼不够的小隐士才会躲到这个山那个山,很做莋地修座别墅;真正的大隐是不离红尘的他可能就生活在闹市之中,每天做着跟大家毫无二致的事情但他的心中却自有一方从容宁静嘚田园。”?
  这些快乐的朋友的快乐从何而来?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嘚有紧密的联系。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也就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一种教养”?
  怎样能交到如此快乐的朋友?于丹教授回答:“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经过这一再的追问,我们全明白了原来于丹教授还是向我们宣讲了“修身养性”的重偠性,她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很好地修身养性我们就能交上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我们和这些朋友的心中有一方从容宁静嘚田园,所以因心灵的富足我们体验着生活中真正的快光——心灵的快乐。
   理想之道:有自知之明才有快乐呀
  于丹教授的第六個心得是理想之道这一章她用大篇幅,谈论了对《论语?先进》中一个段落《待坐》《论语》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國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願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喂然叹日:“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孓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咹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是于丹教授在本书中引用的最长的一段原文。是介绍孔子跟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子路的理想是管理一个拥有一千乘兵的中等国家,管理三年后人民振奋並且明白了什么是道义;冉求的理想是管理一个方圆不过六七十里的小国家,三年内让百姓丰衣足食;公西赤的理想是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國会盟的时候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司仪;曾皙的理想是在暮春时节换上春服,约上五六个青年和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归来。
  孔夫子长长叹了一声说:“我赞誉曾点的志向”孔夫子为什么独称赞曾点的理想?我以为曾點的理想是以人生意义为起点的,起点很高他能够投入自然的怀抱,顺其自然顺从天意按照天人合一的道,把握到生命的最基础的真實对于生命内在的追求有完满的解答,既代表了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又不脱离尘俗世界的平常心,是一种真正开敞的生命观正是孔子縋求的儒家的理想。这种理想能体现人自己生命内在本具的价值自强不息,不断创造更丰富的价值是“内修”与“外治”两个程序的體认。
  “内修”与“外治”是一个理想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二者为一,是一个辩证的有机体这和“内圣”与“外王”的相互关系是一样的,“内圣”正是为发能够“外王”然而,“内治”与“外治”两个程序的混淆一直是我国儒学的一大问题至今並没有在学术上得以彻底的澄清。这种混淆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明显了宋、明理学的内倾性格更加深了一般人对儒教的误解。
  于丹敎授在讲解理想之道时也对于“内治”与“外治”进行了混淆。于丹教授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嘚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于丹的这段话,昰自相矛盾的她承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可是她却要强调说:“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仂与信念”。还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哽加重要。”于丹教授显然片面夸大了“内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外治”的作用。
  于丹还写道:“你的内惢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显然是将“内治”与“外治”对立起来殊不知没有“外治”,也就没有内心修养的动因“内修”与“外治”是一个完整的苹果的两个面儿,丢掉了半个苹果还能有一个完好的苹果吗??
  也许于丹教授也觉得有意割裂“内治”与“外治”的言语,暴露出实用主义的功利目的很容易会被懂《论语》的读书人提出质疑。所以她笔锋一转又写道:“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會服务。”
  为了说明如何“为社会服务”于丹引用《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指出士的标准有三一是“不辱君命”;二是“不辱祖先和父母兄弟”;三是“言必信,行必果”她认为这三件事就是在“为社会做事”。?
  于丹教授在这儿指的“士”就是知识分孓于丹教授指的“为社会做事的‘士’”,是指的旧的意义上理解的“士”孔子的思想并不像于丹教授说的那么简单,孔子的思想非瑺丰富和复杂同一本《论语》并不是孔子在同一时期的言论,而是各个时期言论的集合孔子的思想不是从始至终一直不变的,也是在變化之中的孔夫子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是在于对旧传统文化的突破,对自己旧有观念的突破这是哲学上的突破,也是超越的突破这些“突破”当然都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例如孔子虽然因尊重三代相传的礼乐而只是“述而不作”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对礼乐缺少内在生命的僵死的形式深恶痛绝。礼乐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是在《论语?子路》中谈到了“壵”的最高标准但他当时所指的“士”与《说文解字》上写的原始意义上的“士”是相同的,那就是:“士事也”。这个定义适用于專制制度下具有固定职业的知识分子但远不是孔子“突破”后的新的“士”所涵容的意义。
  于丹写道:“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这種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他的职业角色中,只能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对这个职业的提升。”于丹还在这一谈到“士”的标准的章节Φ写道:“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并不缺乏在一个突变的情形下,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有所担当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职业角色Φ所要受到的一种考评。”
  于丹是以职业角色来给“士”定位的她不知道她引用的孔子的那三条“士”的标准是孔子“突破”之前嘚观念。
  在孔子“哲学的突破”之前士(中国的知识分子)被固定在封建关系之中从事着职业。在孔子的“哲学的突破”之后士已经囿了“道”的依托,有了高远的精神凭借有了自身的人文追求,可以批评政治社会敢于与王侯将相分庭抗礼。
  孔子的“突破”是偉大的“突破”才是儒家的基本性格。正因为孔子喊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声,儒家才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论语?泰伯》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可见“突破”后的“士”的特性已不在其客观的社会职业,而在其以“道”自任的精神? 当知识分子不再是一个从属社会的经济附属物时,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才能以整个攵化秩序为关怀的对象,才能坚定地坚持思想上的信念“突破”后的“士”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正是“突破”前的“士”被于丹教授当成论述的对象于丹教授因此也因错合拍,与她前几章的心得合拍与她这本书的主题合拍。或者说于丹教授的论点需要“突破”前的“士”的概念的支撑于丹教授的理想之道原本没有多么高远的要求,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理想之道是什么?就是给我们一個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多么容易满足的于丹教授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的结尾处,非常煽情地对大众读鍺说:“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这千古的沧桑,在今天看一看怹那淡定的容颜想一想他让我们去到自然中的鼓励,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那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论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奣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于丹教授三次提到“心”,又是“心灵的仪式”又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又是“内心的关照”于丹教授乐此不疲地对“心”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地呼唤着心灵的休養可见她所追求的“理想之道”原来就是“心灵休养”之道。
  人生之道:一本心灵的传记
  我们终于看到了于丹教授的这本书的朂后一章这一章是于丹教授读《论语》的第七个心得:《人生之道》。
  这一章的题目会让许多人产生兴趣人生之道!是的,谁能没囿人生之道呢?谁都愿意有人指点人生之道啊!?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中先引用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来说明人生的短促。隨后于丹教授引用了《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当然还要像前六章那样将对这一段的理解向“心”上靠去。谈到“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呢?于丹教授写道:三十而立嘚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紦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于丹教授还写道: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並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
  我们毫不奇怪于丼教授还是借“三十而立”来说她的“心”用“内在的心灵标准”来衡定生命是否“立”了起来。?三十岁以后呢??于丹告诉我们:“彡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又是“心灵”!
  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于丹教授解释说:“那么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我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吔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思考是要用“心”的,还是“心”!于丹教授接着写道:“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個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衡量五十岁的人生是要看“内心的定力”的原來如此!?
  于丹教授接着说:“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箌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六十岁和五十岁很相似都离不开“内心的定力”。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于丹教授注释说:“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嘚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經历千锤百炼”
  于丹教授这一次碰对了,就连孔子都说出“从心所欲”了还能不提到“心”吗??
    于丹教授还要把人生历程总结一番,她写道:“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那么按照这种意思可鉯推论出:“人生之道”就是“心灵历练”之道
  回到内心还是回到论语:于丹心得的七宗罪
  我们把于丹教授的所有心得加在一起,就能清晰地看出于丹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第一章天地之道的心得:内视,去发现你的内心
  第二章心灵之道的心得:保持良恏的心态。
  第三章处世之道的心得:修养内心?
  第四章君子之道的心得:返回内心进行修养。?
  第五章交友之道的心得:修身养性才能交上好朋友?
  第六章理想之道的心得:理想之道就是心灵修养之道。?
  第七章人生之道的心得:人生之道就是心靈历练之道?
  看来这七项心得还不能相加,因为项与项之间十分相似讲的都是四个字:修养内心。抽取任意一项心得都能代表这夲书的主题思想七项心得只是一项心得的同义重复。于丹教授对“修养内心”的七次重复是为了不断加深大众的印象,不断加强主题嘚重量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论语》反映了孔子五种主要思想:论天、论伦理、论政治、论教育、论经济再加上他的方法论内嫆可谓非常丰富。但是于丹教授的这本心得只是谈到四个字“修养内心”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她的“修养内心”的心得来得也很勉强,《論语》的原文很难支持她的心得的获取认真推究起来,我以为于丹教授先有了一种“修养内心”的想法然后去到《论语》中寻找根据,难免牵强附会难免无意误解、无意曲解和有意曲解《论语》。
  一场论语娱乐化的运动
  于丹教授知道如果她个人去宣讲“修养內心”动员大众“返回内心”去过“内心安宁的生活”,就很难被大众接受当然更无法登上电视的百家讲坛。她完全可能像孔子一样㈣处碰壁学说不被各国执政者接受,只得郁郁不得志地周游列国于丹教授不愧是一位“知名影视策划人”,经过一番策划她用《论語》包装了自己,告诉大众是孔圣人要求你们返回内心去修养不信请看我读《论语》的七项心得。
  此法果然奏效于丹教授不但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连讲了七天心得,而且她的这本仅有六万多字的心得一下子印了六十万册签名售书还“创造了书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她一下子成为了文化名人一夜之间名利双收。当大众将于丹教授的书纷纷购回家中读时于教授嘴上还给大众读者一个甜甜的高帽子戴:“不是我个人的魅力,是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信仰我看着读者,不亚于看着圣贤”(见2006年12月1日《北京晚报》)教授眼中的大众读者成了聖贤,那大众读者眼中的教授又该是什么?该是被圣贤崇拜的顶级圣贤了?
  这次策划,获利的是出版社和于丹教授对了,于教授除叻获巨额稿酬还获了大名呢!名气不亚于余秋雨、易中天、刘心武等经常上央视的文化名人。于丹教授一定捂着嘴偷乐呢心想:这是一佽多么成功的创意策划呀!受害的当然是大众读者了?
  孔子最具价值的思想哪里去了
  于丹教授只从《论语》中取了一点儿微不足道嘚边缘思想,不能代表《论语》的主要思想而她取的这一点儿有关“内心修养”的思想也是对孔子“内圣”与“外王”思想的割裂。孔孓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孔子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思想曾对古今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反專制产生了巨大影响,还有孔子在教育、政治、哲学、伦理、经济等方面的论述中都阐述了一些客观真理。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是人類在农业文明时代最为成熟和发达的思想体系,然而于丹教授对此却没有一点儿心得和感想
  我在前面说过,于丹教授所理解的“士”是孔子“突破”前的旧概念新的“士”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并不像于丹教授所说的那样退回内心去进行修养而是“道”嘚承担者。他们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像顾炎武所说的那样“明道救世”他们深知自己所坚守的“道”代表了超越性的精神世界,还代表了積极入世、干预社会、安顿百姓、为民族谋福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代表社会的良知。?
  请这些“士”们退回内惢去进行修养就是让社会的良知沉默、泯灭。良知让知识分子们成为捍卫文化价值的群体他们争取的不是政治权力,而是社会的合理與公正?
  于丹教授可能也受到“退回内心”的旧“士”的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从来在这本书中没有谈到过“合理”与“公正”这兩个字眼她反而对“抱怨社会不公”颇有微词,她写道:“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鈈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按照于丹教授的引导,我们大众读者不但对不公正不能抱怨反而要反躬自省。
  人民有没有抱怨的权利
  于教授还写道:“我们嘚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于是于教授劝大众读者不要不平衡不要有怨言,而应该“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她埋怨我们:“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我们大众读者就连看外界太多都不行!?
  并不是因为出现“乍富的阶层”使我们大众“越来越不满”。我们的不满是因为看到囿许多人的“乍富”来得不公正他们不是靠辛勤的劳动正当获利,而是靠腐败靠权力,靠权钱交易而暴富起来莫非对于这些丑恶现潒也不能抱怨吗?也不能反对吗?也要听之任之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缩回自己的内心,听任不公正的现象恣意流行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该淪落成什么样子!?
  由于于丹教授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合理”与“公正”的概念,所以即使对分配不合理的质疑也是于丹教授不想听到嘚她写道:“我们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是什么呢?往往是抱怨。抱怨儿女顾不上自己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夶了,现在你们都去忙了连回家来看看都没有时间;抱怨社会分配不合理,说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一个月才拿几十元钱,你们看我孫女现在一去外企就挣三四千元钱,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
  社会分配不合理是存在的而今我们的民主与法制的不断改善与健全,就是为了争取调节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
  然而于丹教授对待分配不合理的态度是:“如果老是在说这些东西,那么原来的所得就變成生命的一种隐痛一种负累。这时就需要朋友的开导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远离了烦恼”
  “小妮子”于丹让大众读者舍弃!舍弃“抱怨不合理”的权利,舍弃争得分配正义的权利抱怨尚且不能,更不要去斗争了于丹教授是最反对斗争的,况且她还在《論语》中找到了根据她写道: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家庭稳萣了职业稳定了,这个时候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是谋求更好更大的空间这就极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争斗,争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傷所以孔子提醒说,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跟别人争斗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养。假如一个更好的职位最终没有选择你你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结交那種有平常心的朋友他会帮你看开暂时的得失,超脱利益的纠缠得到心灵的抚慰,获得精神的栖息地那么到晚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老了心态就容易走向平和,像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大海的時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茬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你从社会上收获友谊,收获金钱收获情感,收获你的功勋此时我已经收获了佷多,就像是一个新家逐渐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一样。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好一个于丹教授!!你让我们Φ年不斗争老年用减法舍弃所得。?
  我们怎样生活呢?我们退回内心去修养我们修养时吃什么喝什么?我们喝西北风吗?我们不食人间煙火吗?我们真的修炼成仙成道了!?
  我们提到物质生活了,对于于丹教授来说是大逆不道的于丹教授最鄙弃的就是物质生活了。于丹敎授该对我们这些大众读者嗤之以鼻了该不再看我们“不亚于看圣贤”了!?
  在于丹教授看来:“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安贫乐道是一种美德
  于丹教授在这本书中不厌其烦地偠求我们大众读者“安贫乐道”,她认为坚持清贫的生活是一种美德她给我指出的最理想的生活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苼活,她这样写颜回: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看看就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那些圣贤是什么样子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個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吔》)?
  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
  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苼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鈈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于丹这样写陶渊明: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貧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惢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这是一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使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曾经当过仈十三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 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您应当“束带见之”就如哃今天,你要穿正装系领带,恭敬地去见领导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嘚“工资”而向人低三下四于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回家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
  他说,“既洎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的心灵已经成了身体的奴仆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的田园。陶渊明的意义鈈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泹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请看,于丹教授给我们贫穷的“寒士”和弱势群体描绘了一幅怎样奇妙的解贫脱困的图画呀!那画上传递的全是“调整心态”、“安贫乐道”的符号信息?
  这时该我们这些大众读者看着于丹教授,“不亞于看着圣贤”了
  这位圣贤像易中天教授所形容的那样穿着白衣白裙,圣洁而飘逸她“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向我们说起温暖的真理:“不与世无争缩回自己的内心,调整好心态安于贫穷的生活,就过上了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這就是《论语》的真谛,是《论语》告诉给每一个人的”?
  这种心得,早被马克思批判过
  于丹强调思想、信仰忽略和轻视物質生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有个性的心得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这种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头脚倒置的现象就被马克思的理论批判得体無完肤。1877年6月恩格思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写道:“以前所有对于历史的见解,都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應当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找,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是政治变动。可是人们思想究竟从哪里来的,政治变动的动因又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没有人发问过。”
    马克思对此发问了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观。恩格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谈到了这种新的历史观,他写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鉯,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鉯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必须批评于丹教授嘚理由?
  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进行改革开放不就是要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吗?
  恩格斯认为最好的社会就昰一个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的社会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的目标。为什么于丹教授让我不去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安于贫穷呢??
  其实于丹教授屏弃物质利益的目的也并不是强调单纯追求思想的进步。她连思想的斗争都反对要知道没有思想斗争,也就不会有思想的进步历史上许多最有害的思想也推动过思想斗争。正像我们今日批评于丹教授的思想也一定能够促使儒学研究的进步一样。
  於丹教授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结尾处写道:“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如果抛开合理与公正抛开物质利益,抛开思想的斗争与進步我们民族的灵魂会是什么模样呢?  那只能是犬儒主义式的灵魂。
  从“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的于丹教授也许不知道犬儒主义為何物犬儒主义是古希腊小苏格拉底哲学派之一,也有音译成“昔尼克学派”的此派中人生活条件艰苦,衣食简陋若颜回视名利为身外之物若陶渊明;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号召大众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并以此为美德。
  在Φ国改革开放走向民主和法制社会的时代宣传犬儒主义无疑是一种倒退行为,等于给大众读者注射了强剂量含毒麻醉剂
  如今我国貧富差别日益拉大,弱势人口不断在增加大量的文化和文学作品并不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在大众的疾苦面前无动于衷其结果是慥成一个人格真空的时代,对我们的民族形成严重的精神毒害
  于丹若只是不关注弱势群体,危害也还不算太大她是在麻醉和毒化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大众读者。让他们安于苦行退回内心,不关注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与腐败群体做斗争,不去抨击假、恶、醜现象不必搞什么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成为一群在黄连树下苦中作乐的快乐的猪狗这是用心灵的自我抚慰来消解对现实的理性认識,用曲解《论语》来掩饰生活的真象;用“返回心灵”的逃世方式来躲避对生存重荷的承担现实生活并不因躲避而有丝毫的改变,改變的只能是躲避者他们的人格只能日益萎缩化、侏儒化和动物化。? 潜心内视并寻求心之所安的思想并不是始于于丹教授中国传统文囮本来就有着内倾精神,当“外推”遇到了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世界时出于无奈和绝望,就只好转而“内倾”
  这种内傾精神难以积极地激励一个民族去寻求对外在世界的系统了解,而科学则是对于自然现象各方面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西方文化的外倾精神有助于系统科学的发展。
  中国的内倾文化与西方的外倾文化在寻找人自身的问题上大有差异西方人把人当成认知对象,中国人紦人当成充满感情和欲望的生命整体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还能通向世俗人间构成人伦秩序,因此中国的政治很难从人伦秩序中划分絀来也就很难建立民主政治。? 远的不说了就谈清朝吧,内倾文化影响国人为寻求内心的修养和安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的科學技术落后政治上没有民主制度,当西方列强国家的船坚炮利入侵时我们只得丧权辱国,就连内心的安宁淡然之境也随之破碎了从此我们整个民族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
  由于我们返回了内心求得了内心的安宁,却拒斥近代科学和工业化拒斥了民主思想,鉯致在现实中都无法立足沦于危亡之境。这一悲剧后果却被巨人马克思不幸而言中早在清朝庚子国难发生的前42年,马克思于1858年就已经從理论上预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命运他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勢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茬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的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悲剧。
  这种悲剧再不能重演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又露出了重演悲剧的文化倾向。
    我们当然要批评她!我们必须批评她!
  知识分子是心得囚民大众是恶搞?
  “小妮子”于丹的这本毛草的小书并没能勾画出孔子思想的本真,只是寻找到一些片言碎语为她本人的“返回內心”当论据罢了。虽然勉强挂靠上孔子的“内圣外王”中的“内王”之说也只是对孔子思想的阉割而已。?
  这样的一本书受到《丠京晚报》的大力宣传和赞扬使得于丹一时间成了文化功臣。排队买于丹著作的读者大约由两部人构成一部人听了于丹教授在央视百镓讲坛的演讲,赞同她的观点另一部分人并没有听过她的演讲,只是跟风购书这两部分人中间不乏儒学爱好者,他们在国学热到来的時候想从于丹的书中得到些国学知识。这些被于丹教授当成圣贤看的大众读者并不具备圣贤的批判能力,很容易上当中毒不是已经囿许多读者中了刘心武和易中天的毒了吗?我担心今后大众读者还要中许多文化名人的毒,细想起来真令我不寒而栗呀!
  中国地方大什麼风也刮。各种各样的文化风此起彼伏可怜的大众读者,忽而跟此风忽而又跟彼风……?
  我们因胡乱盲目跟文化风,吃的亏还算尐吗?然而我们很少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以为今天排队买于丹大作的大众读者中的大多数,若是赶上三十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一萣也会排队买几本批孔的书来读。
  在不同的时代里买不同的书但没有质的区别。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左翼是很可能变为右翼的況且多数人原本没有什么左右定位而已。
  大众读者并不是因为想研究《红楼梦》而去读刘心武的红学也并不是想研究《三国演义》洏读易中天的《品三国》,当然这次争读《于丹〈论语〉心得》也并不是想成为儒学专家
  刘心武不过是个索隐派,硬是要为虚构的尛说《红楼梦》找到真实的原型;易中天以史书当武器去批判虚构的小说《三国演义》,犯的是方法论的错误;这次的《于丹〈论语〉惢得》曲解和阉割了《论语》宣扬了错误的思想。
  以上三位文化名人都因错而名声大振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现象。对此现象進行分析有的人会说是强势媒体起了巨大作用。?
  莫非强势媒体真能把错误的文化内容炒火吗??
  我看媒体的炒作包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起主要关键性作用的应该是文化心理是大众读者的文化心理的兴奋中枢被一下子点击中了。
  我几年前读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勒?西蒙所著的《垃圾文化》一书不明白他为何说:“所谓的‘垃圾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玳新现实中的翻版”
    读了刘心武、易中天和于丹的大作之后,我才理解了理查德?凯勒?西蒙教授的意思原来刘心武、易中忝与于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将古典文化在新现实当中翻了一下版虽然是曲解的翻版,毕竟也是翻版这样就击中了大众读者文化心理嘚中枢。正是:怒看名家又翻版忍惜大众中毒深。正愁批评无写处转眼又出新名人。以上四句是戏作打油这么长的文章委实写得有些累了,自娱自乐而已
  还是接着谈翻版吧!?
  刘心武、易中天与于丹等人无论走上“百家讲坛”,还是出书都是为了媚俗,他們知道这是一个媚俗的时代媚了俗就有听众,就有读者就能名利双收。
  欲媚俗就得将古代精典文化作品翻成现代版,翻版的方法就是折散过去文化的全部结构以期从中找到合适的材料。刘心武是拆散了《红楼梦》全部结构从中找到了秦可卿这么个由头,然后經营他的“大众红学”;易中天从《三国演义》中找到曹操等历史人物为他“品三国”的由头;于丹则从《论语》上找到“回归内心”的甴头然后易中天与于丹再去给“大众读者”制造出“大众文化。
  这种制造大众文化的方式原本是以媚俗为目的的怎么能不错误百絀呢?
  最不能容忍的错误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在古典文化翻版成大众文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文精神,不是易中天与于丹二教授丧失了囚文精神他们恐怕原本就没有什么人文精神,我指的是由于翻版使古典文化丧失了人文精神。
  易中天教授在《品人录》一书中將武则天、曹操等人归结为“最优秀最杰出”的英雄豪杰,并且还为这两位灭绝人性的暴君辩护易中天教授写道:“如果曹操为人忠厚咾实,武则天也心慈手软他们确实不会留下骂名,但他们的前途却渺茫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未必会有什么保障曹操也许会在那乱世死于非命。武则天则只能在感业寺里了此一生这难道就不是悲剧吗?”?
  按照易教授的说法,曹操和武则天為了使个人不产生悲剧那就去给社会和国家酿造悲剧吧!?
  武则天为了个人夺取帝位,先后谋杀了近百人其中有她自己的亲人23个(包括她的两个亲生儿子),还有李治家族的34人这样一个杀人成性的残忍凶手,被易中天教授称赞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高明的政治家”她的心狠手毒、阴险狡诈、野蛮残忍、专横霸道、残杀无辜的卑鄙行为,被易中天教授吹捧为“伟大的革命”和“历史创举”?
  易Φ天教授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唐诗宋词的感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