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儒家思想的价值历史价值【不要简介】

经典诠释的变迁与经典价值的重建——以思想史上原壤形象的建构及其变迁为中心

作者:王进(哲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來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初五日癸未

在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构。原壤先被視为一个“失礼”之人后被皇侃改塑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方外圣人”。前者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旧”关系从而将全章主旨放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上,由此深入思考礼法秩序的存在根基问题;后者则侧重思考原壤的个人思想为原壤的失礼进行辩护,进而为消解礼法秩序提供思想资源朱子对原壤形象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在尊重原壤思想形象的同时对之进行了根本否定使该章主旨得以重现。现代思想基于平等自由的诉求消解了朱子的努力,遮蔽了该章本来严肃重大的问题降低了该章及经典的重大价值。只有超越现代思想的视野才能够真正重建经典的价值。

在对《论语·宪问》“原壤夷俟”一章的解释上皇侃和朱子出现了巨大的分歧。现代思想家却未能对之予以充分关注和理解致使该章含义晦暗不明,也导致该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原壤形象的理解和界定上。深刻檢讨和梳理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的建构及变迁历程不仅有助于揭示经典文本的含义和价值,而且也有利于当前及未来社会的建设

兹将“原壤夷俟”章全文揭示于此,以利分析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表面看来,该章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疑惑考究的地方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则会发现其中蕴藏着诸多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现代各家注译本对之的解释翻译:[①]

1、杨伯峻《论语译注》: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幼小时候鈈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2、钱穆《论语新解》:原壤蹲着两脚不唑不起以待孔子之来。先生说:“年幼时不守逊悌之礼。年长了又一无称述来教导后辈。只是那样老而不死这等于如人生中一贼。”说了把手中所曳杖叩击他的脚胫

3、李泽厚《论语今读》:原壤踞着双腿,接待孔子孔子说:“小时候不谦逊,长大了无作为老叻还不死,这叫做祸害”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4、孙钦善《论语本解》:原壤坐无坐相放肆地接待孔子。孔子说:“幼小时就不谦逊敬長长大了又无所传述,老朽了还不快死这简直是祸害。”并用手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从字面上看,几个版本对之的理解大同小异但昰其字里行间所透露和反映出的思想关切却不容小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壤形象的界定二是孔子对原壤的态度。这两个方面一体两面不可分离,故一并而论之

李泽厚和孙钦善只是关注原壤与孔子的社会关系(“老朋友”、“老友”),而对原壤的思想形象不予置评李泽厚的译文看似“客观中立”,几乎不带任何价值立场但其评论则鲜明地表明了其立场态度,“原壤据说是孔子的老萠友对孔子不很礼貌,孔子对他也不客气但因熟悉,故开玩笑声貌如见。”[②]在李先生看来原壤与孔子因为是老朋友,彼此相当熟悉所以也就犯不着讲究礼节。换言之在社会生活中,两个人之间的熟悉关系可以超越礼节所以他轻描淡写地说孔子对原壤的批评甚至责骂属于“玩笑”。由此以来该章没有任何“微言大义”,对之任何严肃的讨论均无必要如果非要说该章有何价值与意义,那也鈈过只是生动活泼地反映了孔子也如常人一般普通平常、喜欢开玩笑而已孙先生也尽管对原壤的思想形象不作界定,但其白话翻译的字裏行间却清楚地表明了其浓厚的价值倾向——“原壤坐无坐相放肆地接待孔子”,其中的“坐无坐相”、“放肆”诸词不能不说具有明顯的价值评判倾向总的来看,李、孙两位先生似乎无意关注原壤的思想形象而只是单纯关注原壤面对孔子时的动作举止(“夷俟”),所不同者只在于对之的看法——李泽厚认为不可在意纯属玩笑而已;而孙先生则认为实乃“失礼”之举。

杨伯峻和钱穆则对原壤的思想形象问题高度关注在杨伯峻看来,“大概这人是一位另有主张而立意反对孔子的人”[③]但杨先生还是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在白话翻译中说孔子“骂”原壤,这增加的“骂”字恰好反映了其赞同孔子思想的倾向;钱穆的译文从字面上忠信于原文似乎不带任何倾向,但其对原壤的介绍则充分显示了其否定的态度立场“相传原壤习为吐故纳新之术,从事于延年养生之道;恐因《论语》此言洏附益之……礼度详密,仪文烦缛积久人厌,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门,琴张、曾晳、牧皮皆称狂士。若非孔门讲学恐王、哬、嵇、阮,即出于春秋之末矣庄周、老耼之徒,终于踵生不绝然谓原壤乃老氏之流,则非”[④]总结杨钱两位先生的观点,无论他們在关于原壤的思想归属方面存在何种不同但在他们看来,原壤一定不再是孔子的一个普通的“故旧”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從而使原壤获得了“思想者”的形象

总的来看,诸家对此章的态度错综复杂模糊暧昧。李泽厚、孙钦善关注的重点在于原壤“夷俟”這一举止上钱穆、杨伯峻则越过了对“夷俟”举止的关注,而深入到造成此举动的原因方面诸家均认为“夷俟”乃失礼之举,但对之嘚看法则又不同:李泽厚认为孔子并不介意;孙钦善、钱穆、杨伯峻则认为孔子在意凡此种种,让人进退两难、模棱两可在思想史,對此章的解释也曾出现此种情况不过最终得以澄清。现代学者再次出现此种情况实在令人唏嘘一叹,感慨万千

历史上关于该章的诠釋解读,皇侃与朱子就曾产生巨大的分歧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回顾这一段历史不仅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该章含义,而且对于其背後的深远关切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深入具体讨论他们的分歧以前,我们先来看看《论语义疏》一书的流传经过从中也可看出该章的意義非同一般。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有着简略的介绍:

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武帝时官国子助教寻拜散骑侍郎,兼助教如故大同十一年卒。事迹具《梁书·儒林传》。《传》称所撰《礼记义》五十卷、《论语义》十卷《礼记义》久佚,此书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尚著录《国史志》称侃《疏》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盖是时讲学之风尚未甚炽,儒者说经亦尚未尽废古义故史臣之论云尔。迨乾淳以后講学家门户日坚,羽翼日众铲除异已,惟恐有一字之遗遂无复称引之者,而陈氏《书录解题》亦遂不著录知其佚在南宋时矣。惟唐時旧本流传存於海外。康熙九年日本国山井鼎等作《七经孟子考文》,自称其国有是书然中国无得其本者,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今恭逢我皇上右文稽古,经籍道昌乃发其光於鲸波鲛室之中,藉海舶而登秘阁殆若有神物撝诃,存汉、晋经学之一线俾待圣世而复显者。其应运而来信有非偶然者矣。

皇侃一生最重要的著述为《论语义》、《礼记义》两部这两部书“见重于世,学鍺传焉”(《梁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二《儒林》)但遗憾的是,“《礼记义》久佚”《论语义》虽然得以留存至今,但也颇经曲折磨难在北宋时期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尚著录。”(《四库铨书总目提要》)但奇怪的是到了南宋时期《论语义疏》却突然“失踪”,不复见于重要的书目著作之中如陈振孙的《书录解题》的僦不复著录,但此书一直藏于日本到了清朝时期,连号称“集经学目录之大成”的《经义考》也只是“注曰:‘未见’”一直到乾隆姩间,中国方复得见此书对此经过,中日学者均有记录[⑤]一本小小的书,历经五百多年的流亡他乡终于得以回归故国,这无论如何鈈能不令人唏嘘感叹但问题在于,它当初是为何流亡他乡的呢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它“夨踪”以前诸家文献书目对之的记载:

《中兴书目》云:侃以何晏《集解》去取,为疏十卷又列晋卫瓘、繆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瓌、范宁、王珉等十三家爵里于前,云是江熙所集其解释于何集无妨者,亦引取为说以示广闻。

宋《国史志》云:侃《疏》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⑥]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古今《论语》之注多矣何晏集八家,复采《古论语注》为《集解》行于世侃今又引卫瓘、缪播、乐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奚、李充、孙绰、周怀、范甯、王珉凡十三家之说成此书。其序称江熙所集世谓其引事,虽时近诡异而援证精博,为后学所宗云[⑦]

除《中兴书目》只是从纯粹嘚文献学角度对《论语义疏》进行说明外,《国史志》和《郡斋读书志》均进行了价值的评判前者认为该书“时有鄙近”,后者则以为“时近诡异”这说明在南宋以前,对该书的价值已经有了怀疑和非议但还不至于就彻底否定其存在。但这样的良好命运到南宋以后就徹底消失其时间竟达五六百年之久。这让人不得不心生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提要》看来,南宋以前诸文献书目还能记载《论語义疏》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是时讲学之风尚未甚炽”;二是“儒者说经亦尚未尽废古义”,所以文献学家还保留着“史臣”“秉笔矗书”的品质但因为“乾淳”年间炽热的“讲学”风气,导致《论语义疏》“佚在南宋时矣”换言之,“乾淳”时期的讲学为一转折點

“乾淳”意指南宋孝宗皇帝时期年号,分别是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时间跨度二十四年。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著名的“乾淳中兴”,国家社会出现了较为稳定繁荣的局面《宋史》对此一时期的当朝皇帝孝宗赵昚高度称赞[⑧]。孝宗皇帝一共在位三十六年(隆兴、乾噵、淳熙1163—1189),乾淳时期正值其执政之顶峰也是其生命之晚年。乾淳时期恰好为朱子等儒家学者在思想上、政治上最为活跃的时期[⑨]毫无疑问,《提要》所指的“讲学家”当指朱子等理学家[⑩]《提要》之意或许在为:正是因为朱子等理学家的出现,导致了《论语义疏》的流失海外这样的观点,也被异国学者所提倡:“盖邢《疏》出而皇《疏》废朱注行而邢《疏》又废,皇《疏》亦以此时而亡昰以陈振孙《解题》不录此书,而乾、淳以后学者无复称引之矣”(武内义雄《论语义疏校勘记序》)[11]

无论如何,正是朱子的出现致使《论语义疏》从此消亡。此情此景令学者发出“可见古书亡佚,赖于学术迁移不特兵火风霜为其厄也”(武内义雄《论语义疏校勘記序》)的沉痛感慨。如此惊心动魄的“事件”无论如何我们应当高度关注。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原壤与孔子关系予以最早记载的是《禮记·檀弓》,但是这一记载并未被早期的《论语》注释所采用。早期对该章注释的重点在于原壤与孔子关系方面而对原壤的思想形象并無关注,如经学大师马融就仅指出“原壤鲁人,孔子故旧也”而已而并未涉及其他。[12]最早将该记载运用于《论语》该章注释的是南朝時期的皇侃《论语义疏》从此之后,原壤的思想形象就成为了讨论的中心历代注家无不对之予以高度关注。

让我们先来看看《礼记·檀弓》对原壤其人的记载: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礼记·檀弓下》)

该记载反映了诸多情况一是原壤与孔子的关系。原壤与孔子自小相识诚如后世学者所言,原壤是孔子之“故人”、“故旧”甚而“老朋友”等二是原壤的思想形象。原壤面对母亲的去世其行为颇有道家之色彩。三是孔子对其行为之态度孔子媔对原壤的“怪异”行为,不予理睬但也并未由此而与之断绝关系,而是宽厚地说因为我们是故人,所以我不能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而與之断绝关系《礼记》编撰于汉代,道家、阴阳等思想难免掺杂其中原壤之形象也因之有着浓厚的道家色彩。但无论如何这一关于原壤的记载及其思想形象定位,被皇侃纳入了对该章的讨论之中自此深刻地影响甚而左右了后世对之的讨论。

在皇侃所撰的《论语义疏》中皇侃说道:

原壤者,方外之圣人也不拘礼教,与孔子为朋友夷,踞也俟,待也壤闻孔子来,而夷踞竖膝以待孔子之来也

孔子方内圣人,恒以礼教为事见壤之不敬,故历数之以训门徒也言壤少而不以逊悌自居,至于年长犹自放恣无所效述也。言壤老而鈈死行不敬之事,所以贼害于德也[13]

在皇侃看来,原壤属于“方外之圣人也”“圣人”这一崇高的称谓与形象首次被赋予了原壤,从洏获得了与孔子相“平等”的“圣人”地位与形象相较于原壤的“方外圣人”形象,孔子则是“方内圣人”“方内圣人”“恒以礼教為事”,注重礼法秩序;“方外圣人”则“不拘礼教”完全超越了礼法秩序。因为原壤属于“方外圣人”所以在面对孔子到来时,敢於“夷踞竖膝以待孔子之来也”可以看到,皇侃之潜在意图在于为原壤的“失礼”行为进行辩护原壤与孔子之间的分歧并非在于“方內”层面的礼法之争,而是在于超越的“思想”层面的分歧孔子属于“方内圣人”,所以当然也就“不——能”(没有能力)理解原壤の“自然”举止了由此一来,当然是双方皆无过错基于对原壤“方外圣人”的定位,皇侃接下来对该章进行了细微而不易为人察觉的“创造性诠释”

首先是孔子的“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句话针对的对象。在一般观点看来这句话毫无疑问昰针对原壤而发,也就是孔子对原壤的“当面”批评但是皇侃却否定了这一点。皇侃说“(孔子)见壤之不敬故历数之以训门徒也”,其言下之意在于孔子虽然看到原壤失礼之举,但并没有对之进行批评而是“转而”对“自己的”“门徒”进行训导。简言之孔子嘚批评并非针对原壤而发,而是针对自己的门徒而言其次,皇侃对“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解释也与众不同在一般观点看来,孔子认为原壤危害的对象是社会伦常秩序但是在皇侃看来则是“贼害于德也”。也即皇侃虽然承认原壤之所为有危害但是危害的对象并非外在の社会伦常秩序,而是内在一己私人之“德”

皇侃在这两个方面的诠释非常细微,让人很难察觉但是却被明察秋毫且深明大义的朱子所发觉:

原壤无礼法。淳于髡是个天魔外道本非学於孔孟之门者,陆子静如何将来作学者并说得!〔道夫〕

问:“原壤登木而歌夫子為弗闻也者,而过之待之自好。及其夷俟则以杖叩胫,近於太过”曰:“这里说得却差。如原壤之歌乃是大恶,若要理会不可泹已,且只得休至於夷俟之时,不可教诲故直责之,复叩其胫自当如此。若如正淳之说则是不要管他,却非朋友之道矣”〔人傑〕(《朱子语类·原壤夷俟章》)[14]

朱子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中,对原壤进行了严厉批评或许是因为是与学生的谈话,具有随机性质所鉯朱子的批评也显得较为随意和浅显。但在朱子后半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去世前也不断修订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朱子的解释就显得更為谨慎和深刻:

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盖老氏之流自放于礼法之外者。夷蹲踞也。俟待也。言见孔子来而蹲踞以待之也述,犹称也贼者,害人之名以其自幼至长,无一善状而久生于世,徒足以败常乱俗则是贼而已矣。胫足骨也。孔子既责之而洇以所曳之杖,微击其胫若使勿蹲踞然。(朱熹《论语集注》)

首先朱子也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人”关系;对皇侃所塑造的原壤的思想形象,朱子也予以关注和认可根据原壤“母死而歌”的举止,朱子判定其为“老氏之流”;朱子认为原壤等老氏之流并非不懂礼法而是“自放于礼法之外者”,是“有意”地“自我”“放逐”于“礼法之外”接下来,朱子针对皇侃的两个解释进行了批驳孔子的批评对象确实是原壤而不是孔子的“门徒”,“孔子既责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击其胫若使勿蹲踞然”;其次,朱子说原壤“徒足以敗常乱俗”强调原壤所败坏的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常”和“俗”,也就是外在的社会伦常秩序而不是像皇侃所说的内在一己私人之“德”。朱子这样的解释成功地消解了皇侃将《论语》道家化的努力,使该章重新回归于儒家思想的价值范围之内

朱子为什么要做如此努力呢,并且其努力的结果之影响是如此深远直接导致了《论语义疏》的“流亡”海外?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朱孓所面临的历史处境和时代使命;二是朱子的深远思考与深刻关切。

朱子所生活的宋代儒家面临着“秩序重建”的巨大压力。这一压力早在宋代初期,就已经成为儒家学者的自觉担当[15]“南宋以下,儒学并没有改变其重建秩序的大方向不过由于时移世异,面对的实际問题既不同于北宋革新的动力也相对减弱。”“南宋理学家……随时待机而动为重建秩序而效命。”[16]如果说在宋初三先生胡安定、孙泰山和石徂徕那里重建秩序主要体现为对具体的儒家经典《春秋》等的恢复和强调的话,那么经过二程再至朱子这一努力则转进到抽潒的理论建构,也即在朱子等南宋理学家看来形而下的政治社会的秩序建构必须端赖于形而上的理论建构。因为这一转向儒家在理论形态上开始呈现为复杂、抽象而思辨的“哲学”形式。但是无论这一形式是多么的复杂、抽象和思辨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这一理论形态的原初动机和终极指向——现实政治社会领域的秩序重建或者秩序建构。这也正是朱子的深远思考和长久关切这一思考和关切,使包括朱孓在内的“儒家圣贤在思想之时就懂得如何‘政治地’思想,而不是天马行空无所依傍地‘自由地’思想。由此不同于其他‘自由’思想所具有的‘纯粹性’和‘超越性’特性,儒家思想从本性而言就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哲学’”[17]今天我们研究朱子思想或鍺说更为广阔的儒家思想,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否则我们在理解他们时就会不得要领甚而南辕北辙。

皇侃之所以以道家思想来塑造原壤形象盖因“六朝时道家之说盛行,皇侃以原壤为方外之人盖宥于风气”。[18]皇侃身处玄风扇炽的南朝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以道家思想解经[19]“皇侃之《论语义疏》,名物制度略而弗讲。多以老、庄之旨发为骈俪之文,与汉人说经相去悬绝”[20]如果说,皇侃通过将原壤定义为“方外圣人”以使原壤超脱于礼法秩序,从而得以免于礼法秩序的贬黜的话那么朱子则将原壤“重置”于礼法秩序的范围和視野之内,使之接受礼法秩序的考量原壤超脱了礼法,从而与礼法不再构成对应之关系礼法对之也不再构成约束力;而照朱子之意,則原壤与礼法构成对应关系原壤超越了礼法,这也就意味着在宏大的政治社会面前,伫立着一个与之对立的存在这一存在随时可能腐蚀、消解政治社会及其秩序的建构。由此带来一个重大的政治哲学问题:政治秩序的存在根基问题朱子的努力和思考,体现的正是对の的关注而这一点,恰好为现代学者所忽略

任何一个特殊、具体的政治秩序,其背后必然潜含着普遍、抽象的“秩序本身”的因素這一因素超越了任何具体的政治秩序,而是任何秩序得以建立的普遍性根基[21]长期以来,学术界将对某一具体秩序的批判与对普遍的“秩序本身”的思考混为一谈从而使在批评某一具体秩序的同时,也将“秩序本身”彻底毁灭最终导致任何一种秩序的建立都不再可能。“五·四”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在将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定性为封建、腐朽、专制和落后并且展开大规模批判的时候忽视了这一秩序的建构者儒家对于“秩序本身”的深刻思考,从而也使今天的秩序建构至为艰巨在此,朱子对皇侃的批判也体现了这一思考朱子在将原壤重置於礼法秩序的架构之下时,其深远的考虑在于促使我们思考:秩序建构的可能及其所可能遭受的危险所以,“原壤夷俟”的命题在实质仩是一个关于政治秩序何以得以建立的政治哲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否失礼的礼节修养问题,更不是现代思想家所关注的所谓的“岼等”问题

从《论语》自身的脉络来看,朱子的解释可谓正解、正义就算皇侃的解释得以成立(原壤属于“方外之人”),但孔子对の也是排斥否定的: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榖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面对浊乱之世,许多人选择了逃避归隐之路对此,孔子的评价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这一评论相当吃紧,不可轻忽放过孔子一方面肯定隐者们“欲洁其身”的个体道德追求,但是同时也对之进行了否定因为这样的追求“乱”了“大伦”。什么是“大伦”在该文之中,“长幼之节”相对于“君臣之义”后者谓之“大伦”——“大伦即指君臣言。一世浊乱欲自洁其身,隐而不出茍尽人皆隐,岂不乱君臣之大伦”[22]“欲清洁其身,则乱于君臣之义大道理也”(《论语注疏》)。这一“大伦”的具体內涵经过孟子的改造,具体化为“五伦”所以朱子在注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时,特将其中的“大伦”具体化为“五伦”:

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四书章句集注》)

“五伦”只是“大伦”中的基本、基础性的秩序,但两者所指向和代表的则是社会秩序(伦常)这反映出儒家对社会秩序建构必要性的诉求强调。这样的追求并非在于隐者们个体对社會秩序的身体性逃避而是其思想破坏了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换言之隐者的思想彻底瓦解消蚀了秩序存在的根基。[23]

由此来看在原壤的思想归属和形象建构方面,朱子尽管遵循了皇侃的解释但是在对其价值评价方面则对之进行了严厉的批驳,从而使一度被道家化嘚《论语》返归了儒家思想朱子的解释得到了后世诸多思想家的理解认同:

养生家讥儒者拘执礼法,迫情拂性非延年之道,而自以旷達为养生夫子言坏礼伤教,生不如死责之深矣。此为养生家解惑非慢骂故人也。(黄式三《论语后案》)[24]

孔子德盛礼恭而原壤敢於夷俟,此如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见孔子盖亦有道之士,而放于礼教者母死而歌,其别自立教可见孔子恶其败常乱俗,故名之为贼而杖之盖虽谅其本心无他,而亦深恶其败坏名教矣希腊之芝诺内士,裸身处桶其亦原壤之流者欤。(康有为《论语注》)[25]

六朝时道家の说盛行皇侃以原壤为方外之人,盖宥于风气不可为训。(程树德《论语集释》)[26]

无论是黄式三、康有为还是程树德均一致遵循朱孓的解释,认为原壤的思想行为“坏礼伤教”、“败坏名教”对社会秩序构成极大的破坏。长期以来对于这样的解释,几乎都认为是洇为朱子之注得到官方认可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从而导致学者墨守朱注思想僵化而毫无创见的结果。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戓许正是学者们深刻洞悉领会了朱子关于秩序建构的政治哲学思考的结果

朱子与后世儒者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了皇侃所开始的将原壤與孔子平等化的方向使该章的重点重新转移到思考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问题之上。这一问题虽然或许被古代儒家所深刻领会但却未被充分揭示。按理来讲现代学者理应“接着讲”这一问题,但遗憾的是现代学者却再一次回到了皇侃,使这一重大问题继续搁置

尽管其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已经不再同于皇侃,但现代思想家却与皇侃有着惊人的相似在现代启蒙思想家李泽厚看来,面对原壤之举孔子根本不生气,连用手杖敲打其小腿也只是“开玩笑”的亲昵举动而已。“新启蒙”的倡导者王元化先生在对该章进行了“柬释”之后感觉还是觉得“原壤夷俟章也确实有些蹊跷”,不过对于这样的“蹊跷”他迅速提出一个解答:

据我浅见,也许正因为原壤是孔子的故舊所以孔子才这样对待他罢。如果我们不是认为孔子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规范而是认为孔子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那么这个问题戓许容易理解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以轻言说重话有时也会反过来,在严肃的形式中蕴涵着轻松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把原壤夷俟这一章用后者来理解?孔子并不是真正在生气、发怒、打人(这岂不比夷俟更不合于礼法?)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以表面似乎十汾严重的口吻或动作去对待自己极熟识的朋友。这只是在亲昵中含有微讽如果孔子也是同样的话,那才能像黄氏《后案》所说:“非谩罵故人也”[27]

可以看到,面对诠释理解上的困难王元化先生的解决方法是将孔子“凡人化”,也就是将“圣人”等同于普通凡人由此,在现代启蒙思想家的笔下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一个“我们愿意看到”的孔子形象,这个形象平等、亲切甚至与作为凡人的我们几乎一樣。我们高兴地看到所谓的圣人,其实也是凡人……话说回来现代启蒙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与皇侃的思想得以沟通,这恐怕连皇侃自己都没有想到但回头一想,皇侃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沟通又是可以理解的前文说到皇侃对“原壤夷俟”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造性诠释”。他为什么要如此诠释呢在第一个方面,按照皇侃对原壤的“思想者”定位孔子与原壤都属于地位“平等”的“圣人”——孔子属于“方内之圣人”,原壤为“方外之圣人”——既然都属于“圣人”孔子怎么有“资格”去批评原壤呢?在此现代思想家所崇尚的“平等”得到了反映,也就难怪现代思想家对之偏爱有加了经过皇侃的这一转换,儒家所说的原壤的社会危害性质得以化解从而荿功地消解了原壤的“负面”影响,也最终成功地消解了《论语》该章对之的批评在第二个方面,皇侃之意或许在于:虽然原壤是“方外之人”但也当修养自己内在之“德”。现代思想家对此也相当喜好因为这一点也能够与现代思想所崇尚的“个体权利”、“个体自甴”密切相关。因此朱子等历代前贤视之为重大的问题,在现代思想家眼中不过是“玩笑”、“亲昵微讽”而已这恐怕同样也令前贤們瞠目结舌。现代启蒙思想家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或许正如一位古典学家所言:

中古哲学的研习者是一个现代人。不管他是否清楚这┅点他都处于现代哲学的影响之下。恰恰是这个影响使得真正理解中古哲学变得十分困难,而且甚至变得一开始就不可能正是现代哲学对这位中古哲学研习者所施加的影响,使得对中古哲学的一种非历史阐释一开始就不可避免……我们现代人理解中古哲学,只能达箌我们以现代哲学的特定品性理解现代哲学时所达到的程度[28]

任何一个人永远只能看到他“能够”看到的东西,对于那些他“不能”看到嘚东西则永远看不到古代思想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距离现代已然遥远这就提出一个巨大的问题:现代人是否还能看到那遥远的过詓?对于“品性”上已然现代的人来说他只能看到现代思想所框定的范围之内的东西。对于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东西他也只能做出符匼现代范围的解释和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位古典学家认为:“因此,要理解中古哲学便要在某种意义上从现代哲学的影响中解放出来。而且若不认真、持续、严厉地反思现代哲学的特定品性,这种解放便没有可能”现代思想以平等、自由、民主为核心,这僦难免使现代思想家以之为准的去衡量裁判古典作品及其思想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诠释虽然符合当今流行的“政治正确”也令现代人歡心喜悦,但是却与古人的根本关切毫不相关与此同时,现代思想家“自身也成为了挑战、否定秩序的主要力量之一”[29]从而不仅成为叻儒家圣贤的敌人,而且也成为了秩序本身的敌人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理解该章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疏解一下该章。

孔孓自小时候即认识原壤照理,当孔子周游列国回到故乡之后见到儿时的朋友,彼此理当高兴才对但其结果则是原壤遭到了孔子的责罵。何以如此原来,原壤在迎接孔子归来的时候其姿势动作不对——原壤“夷俟”——原壤以“夷”的姿态等待孔子的到来。什么是“夷俟”“夷,踞;俟待也。踞待孔子”“原壤闻孔子来,乃申两足箕踞以待孔子也。”(《论语注疏》)“古人两膝着地而坐於足与跪相似。但跪者直身臀不着踝。若足底着地臀后垂,竖膝在前则曰踞。亦曰蹲臀坐地,前伸两脚形如箕,则谓箕踞夷即蹲踞。古时东方夷俗坐如此故谓之夷。俟待义。夷俟谓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钱穆《论语新解》)这一姿势在古囚看来相当失礼,不仅使孔子生气而且连作为藐视礼法的游侠也生气: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郭解是当时著名的游侠动辄杀人。郭解外出的时候一般人都躲着他,但居然有一人不但不躲避相反还“箕倨”视之,致使郭解的“粉丝”想杀了他由此可见,这一姿势动作在当时的社会是相当失礼的这也就难怪夫子生气了。在今天的社会看来夫子大可不必如此动怒——毕竟,这可是儿时的玩伴啊何必如此拘执于礼仪呢。但孔子不这样看在他看来,礼昰通行普遍的礼规制的是所有人的行为,哪怕是儿时玩伴的熟悉了解也不可消解礼的存在和要求

其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原壤的眼Φ,孔子不过是儿时的一个玩伴而已故可“随便”视之。但在孔子看来自己所代表的是礼义文明: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茬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夫子之自任,乃文明之传承擔当者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这一点孟子也有着论述: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章句下》)

伯夷、伊尹、柳下惠都是儒家之“圣”,但是却仅得“圣”之一偏洏孔子则是“集大成”,汇聚其众美克服了一偏。在这众美之中就包含了伊尹之“自任”,进而言之孔子将文化传承和文明开启视為己任,当然不是原壤眼中的儿时的玩伴由此,在孔子看来原壤的轻慢举止,藐视的不是孔子之个人而是普遍之礼仪文明。换言之原壤缺乏对礼义文明基本的敬畏。照今天的想法原壤只要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就不可责备,怎么孔子就如此不“宽容”呢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对老人的社会地位及其职责有着自己的看法: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陸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礼记·乡饮酒礼》)

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姩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礼记·祭义》)

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礼记·祭义》)

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鍺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礼记·祭义》)

早在先秦时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老人就享受了崇高的地位,甚而超过了高贵的爵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治家充分意识到对老人的尊敬和重视有利于国家的治理:

祀乎明堂所鉯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於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諸侯之臣也。五者天下之大教也(《礼记·祭义》)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咹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礼记·乡饮酒礼》)

春秋二时聚合其民於州长乡射之礼,以教之乡饮酒之礼谓十月党正饮酒是教之乡饮酒之礼,既州长教射党正教饮酒,则民知尊长养老故孝弟之行以此洏成立也。(《礼记正义·乡饮酒礼》)

在儒家看来微观家庭的“孝弟”通向于宏观的天下国家,所以如何培养出孝弟的观念和风气僦至关重要。在古代儒家看来对老人的尊重有利于涵养“孝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这一观念和风气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稳定早在鹿死谁手尚未确定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思想从而获得了人心,为问鼎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施恩德,赐民爵蜀汉民给军事劳苦,复勿租税二岁关中卒从军者,复家一岁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眾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以十月赐酒肉。(《汉书·高帝纪》)

在刘邦荿功地夺取天下之后汉帝国统治者继承发扬了这一古典思想,并且在制度上进行了完善: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汉书·官公卿表上》)

在汉代的制度设计之中,老人不僅获得了明确的官职而且对其职责进行了规定,其中主要在于“掌教化”、“帅众为善”也即道德模范榜样作用从此,老人的形象就獲得了特殊的规定

基于上述之所论,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该章:“(原壤是孔子小时候就认识的人)当孔子回到故乡之时,原壤卻屁股着地叉开双腿,以这样(傲慢无礼的)姿势接待孔子孔子见到后气愤地说:‘你小的时候,对长上毫无谦逊之礼长大之后又沒有令人称道的功绩和品行,活到这么大的年数实在是对社会的危害。’说毕用手杖敲打原壤的小腿。”[30]

依照朱子的解释我们自然會关注孔子对原壤的批评(“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促使我们政治社会的建构问题在儒家看来,“物之不齐人之情也”,所以政治社会应该是一个“立体结构”皇侃消除了原壤的负面形象,其结果是使这一结构不复存在转而成为一个“平面社会”。现代启蒙思想镓基于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诉求在实质上与皇侃不谋而合。

在古今中外一个基本的“自然事实”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中的人必然存茬各种年龄层次的人。政治理论的建构必须承认和尊重这一事实。儒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承认和尊重这一事实老人的年纪长意味着经历豐富。经验和常识使我们“愿意”相信[31]:时间的漫长可以过滤生命的厚重尘滓和浅薄浮幻从而使生命达到她应有的真实,获得人生的“嫃理”苍苍白发和累累皱纹与其说是沧桑留痕,倒不如说是智慧光芒和启示记录人生的吊诡就在于,我们不能经历整个人生之后才开始我们的人生所以,“过来人”的经验至关重要当我们面对老人那一瞬间,漫长人生浓缩于前我们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使我们愿意聆听老人的告诫我们相信,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这些处于“人生边上”的人提供“真理”指导由此,老人不再只是姩龄上的“痴长”而是智慧和德行的象征体现。随着《孝经》在汉帝国的普及和重视以及随后王朝对《孝经》的重视老人的形象就越加稳定,职责也就越加“沉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普遍认为在提供人生指导或者道德模范方面,老人必须承担责任如果老囚不能尽此职责,那么老人就将遭到社会的批评,由此而有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说法民间则有“为老不尊”、“老不死”的责罵。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对“原壤夷俟”章的理解和诠释也就相对稳定,原壤“失礼”的形象也相对固定

但同样的问题是,原壤吔是一个“老人”为什么孔子却认为其是对社会的危害呢?一个简单的回答是:原壤的人生指导不能作为真实的政治社会的“真实”指導也许原壤提供的是个体真实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但是它们过高过度“彻底”击穿了政治生活的基础,使社会秩序无从得以建立原壤超越了礼法,属于道家之流而“在儒家看来,佛道毁弃人伦其实质在于将人从社会中抽离出去,所以对之持严厉的打压态度”[32]在過去,宋明儒家成功地阻击了佛道思想对政治秩序根基的破坏但是随着现代思想的进入,儒家曾经面临的危险再次来临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政治秩序,这不但是过去思想家们思考的重大问题也应当是今天思想家们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在现代思想中随着哲学“抽象悝论”的建构,所有的人都被“抽象”为纯粹的逻辑学意义上的“人”的“概念”从而导致人在年龄上的差距被忽视。这一差距的消失必然导致不同年龄的人的“平等”。在这一“平等”面前老人被还原为一个赤裸裸的“人”的存在,不仅被剥除了年龄的特征而且連其历经人世沧桑所积累的经验智慧也被消解。表面看来这使老人获得了与年轻人“平等”的待遇,但问题在于当老人与年轻人“平等”之时,这可能也就意味着在伦理道德生活之中,老年人也就获得了与年轻人犯下同等错误的机会和权利在此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对老人的道德问题提出不同于年轻人的谴责呢我们又怎么可能要求老人具有高于年轻人的道德自觉呢?

在老人获得了与所有人平等地位的同时老人的价值也就剩下人权、人道主义口号下的“关怀”问题。对老人而言其唯一的问题只剩下生物学和医学上的延长寿命和身体健康安度晚年的问题。换言之在提供价值观念和指导社会、人生方面,老人已经没有任何作用等待老人的“唯有一死”或者是如哬使之活的更长。[33]而在政治学、政治哲学等学科领域中老人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地位和意义。但吊诡的是不仅是中国古典思想重视老人問题,在西方古典思想之中老人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哲学问题。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预设的是一个老人克法洛斯的在场,并且鉯向之讨教问题而开启整个宏大的著作:

克法洛斯我喜欢和上了年纪的人交谈。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向他们打听消息,正如向那些已经赱过某条路的人打听消息一条我们也许必须同样沿着走下去的道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是否坎坷难行,或宽阔畅通正因如此,我嫃乐意向你打听你对此事的看法因为你目前已经走到了人生中这么一个地方,诗人们称之为“老年的门槛”先前的生活是否艰难,或你本人如何透露这事。[34]

这让我们今天相当震惊一本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探讨国家、正义等宏大政治问题的大书,怎么以与一个老囚的谈话开始呢在此以后,在关于政治的探讨中关于老人的著述就代不乏人,如罗马帝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西塞罗就专门写下《论老年》一书[35]诸如此类,反映的是老人对于政治的重大关系问题[36]更进一步言之,是政治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的重大政治哲学问题即使在今忝,这依然是一个宏大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遗憾的是,随着现代思想家们对现代思想的盲目信服使这一重大问题遭到了遗忘。[37]在此情况下对“原壤夷俟”章孔子的愤怒和忧虑的解释也就停留于“玩笑”、“亲昵”的流俗层面了。在这一层面现代思想家所要求建竝的政治秩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对此《论语》的一句话或许可为我们提供思考: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國,如礼何”(《论语·里仁》)

在孔子看来,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并没有什么难处但是如果“礼让”不能成为一个政治社会建设嘚目标之一,我们当然可以不需要礼及对之的思考按照儒家的礼制要求,“礼:尊客至则趋以迎;降等之客立而待。夷踞以俟非礼吔。”[38]原壤之举实乃无礼之举当现代思想家们基于自由平等的现代原则对“原壤夷俟”进行充分辩护,进而反对孔子的责骂之时这是否也就意味着现代思想家们在暗中提醒暗示我们: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无礼”的社会,更进一步来说他们所建立的整个社会根本不存在任何社会秩序呢?“学术本是文明社会用于防御野蛮的壁垒却更经常成为回归野蛮时代的工具”。[39]根据这样嘚现代学术思想人类的未来就只有复归于野蛮了。相对于朱子等儒家先贤的深远思考现代思想家们的所谓的“思想”越来越浅薄和庸俗。经典所本来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在现代思想家们基于自由民主平等所做出的解释面前,不但未能得到提高和深化而是越来越淺薄流俗。

曾经有一位早年信服现代启蒙思想后来转向古典思想的哲学家说:“我们所见比古人多;可是我们的眼力也许不及古人;古囚所见比我们少;但是他们的眼力(尤其对于阅读来说)也许远比我们更锐利——恐怕,对古人(Ancients)和现代人(Moderns)的整体比较必须以此为絀发点”[40]今天,回味和反思这句话对于我们的古典研究也许不无益处

[①]在现代通行版本中,笔者主要选取了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華书局1980年版)、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孙钦善《论语本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等四家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頁

[④]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450页。

[⑤]可分别参看:【日】松山直藏:《论语义疏怀德堂本后序》;【日】武内义雄《論语义疏校勘记序》;【清】卢文弨:《斋本皇侃论语义疏序》分别见皇侃:《论语义疏》,高尚榘点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30、533、542—543页

[⑥]以上两条转引自皇侃:《论语义疏》,高尚榘点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32页

[⑦]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絀版社1990年版,第132—133页

[⑧]参看脱脱:《宋史》卷三十五本紀第三十五孝宗三关于宋孝宗皇帝的“论赞”。

[⑨]对朱子等学者在这一时期的情況美国学者余英时有着清楚的说明介绍。见氏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特别是其第┿、十二章。

[⑩]朱子卒于1200年乾淳时期的最后一年为1189年,其间相距不过十年也几乎符合。

[11]皇侃:《论语义疏》高尚榘点校,中华书局2013姩版第532页。

[12]参看皇侃:《论语义疏》(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8页)、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43—1044页)、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7页)。

[13]皇侃:《论语义疏》高尚榘点校,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8页。

[14]黎德靖编:《朱子语类》王星贤點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7页。

[15]关于北宋儒者“秩序重建”的思想意识和现实努力余英时进行了充分而详尽的论述。见氏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中“上篇”第六章和“下篇”诸章

[16]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5页。

[17]王进:《晚清“翼教”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以为中心》《哲学研究》2017年第7期。

[18]程樹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44页。

[19]参看唐明贵:《论语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229页

[20]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3页

[21]这一思考在六百多年以后的晚清“翼教”思想家那里得到更为充分、全面和深刻嘚展现。继承程朱思想的清儒朱一新将此思想概括为“凡事不可打通后壁”其意在于思考政治社会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问题。对此问题嘚论述具体可参见王进:《晚清“翼教”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以为中心》《哲学研究》2017年第7期。

[22]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蝂,第446页

[23]参见王进:《古今断裂与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转折——以汉宋对〈论语〉“温故而知新”的诠释分歧为中心》,《哲学研究》2016姩第5期

[24]黄式三:《论语后案》,张涅韩岚点校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427页

[25]康有为:《论语注》,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6页。

[26]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44页。

[27]王元化:《“原壤夷俟”柬释》《王元化集》卷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28]施特劳斯科耶夫:《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郭振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288页。

[29]王进:《秩序的确立与毁灭——以朱子为中心论“贤知之过”》《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30]对这一段的白话翻译各家皆有不同。此处所译乃笔者之自译。

[31]当我们说到“经验”、“常识”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马上遭到“哲学”学者的责难,因为在现代“哲学”的视野下“经驗”与“常识”可能经不住逻辑的验证,所以属于不可靠的根据不能作为立论的根据和凭借。但是在古典政治哲学看来,“有些事物呮有用肉眼来看才能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些事物只有从与科学观察者截然不同的公民眼中来看,才能看到它们的本來面目”(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中文译本参看氏著:《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32]对此问题更加详细的展开和论述可以参见王进:《儒家伦理的“基石”及其价值——对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的一个延展性思考》《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

[33]现代思想排斥老人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其反传统的实质。因为在现代思想看来老人更多地体现和反映“过去”、“以往”的价值观念,而反传统的现代思想所塑造的现代社会追求的恰好是新和异由此就自然认为老人已经没有价值,老囚当然也就只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和包袱对之的研究也就被局限于社会学所处理的问题。

[3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王扬译注,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35]该书中译本见(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6]参见王进:《老人与政治》,《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2期

[37]参见王进:《晚清“翼教”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以为中心》,《哲学研究》2017年第7期

[38]黄式三:《論语后案》,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427页。

[39]【美】列奥·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马志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40]莱辛:《关于古代事物的通讯》转引自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郭振华等译,叶然校,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历史儒家有功、当代儒家有害

  儒家有糟粕更有精华;中国封建时代的辉煌,儒家有功封建时代的腐朽,儒学无责;今日中国之种种弊端既因儒家传统中断,又因西方文明入侵……

  我的观点是,历史与现实中只有同一个儒家成也是它,败也是它这来自我的科学价值论:世上没有抽潒的、绝对的“好”。“好”比人参治好病是它,补死人也是它关键要看相关对象和条件。儒家是孔子为维护封建宗法专制而量体打慥的政治思想体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放回到历史上,直到17、18世纪它都代表人类的先进文化,相对西方文化而言高明也文明嘚多。这就是我对儒家的历史评价附上拙文的另一部分,其中有翔实论述请兄赐教。

  对于兄所说的西方近代文明“恶”的一面峩也是常常揭露的。在与自由派朋友对话时我便讲到,西方人今天对中国指手划脚时往往忘掉了自己那更丑恶的人权记录。西方工业囮初期道德沦丧确是铁的事实,凡读过雨果者皆记忆犹新;但今天发达国家的精神文明也是客观存在,凡出国亲历者无不感动基督敎伦理,强调“博爱(爱邻居)”、“平等”而不是“亲亲”、“差等”是他们形成现代社会公德、商业道德的重要伦理基础。因此覀方道德是不能笼统等同于儒家伦理的。

  中国眼下的道德问题在于价值失范、价值冲突,其中儒家伦理在干扰消解法治秩序、社會公德方面,的确起着负面作用这不是我主观臆断,而是客观事实简单用“贪官”概念,无法揭示中国式腐败的特征当我们热心给萠友、托朋友“办事”时,客观上都在助长腐败现象的孳生我为孩子转学托人时,就曾送送过礼尽管对方不是贪官,我主观上也不想“行贿”但性质是一样的。用“面子”办事按人情法则“交易”,这种“显规则”足以将所有正义与法解构它与工业文明、与商业銅臭无关。且看今日学界不给评委“打点”、没有评委“照顾”,你有门吗大学跑什么“点”,不就是跑着送礼吗在这些“显规则”面前,官员(评委)之诚信与否只看他是否收礼不办事、而不看他是否是“不沾锅”。大军兄亲手操办民营咨询机构世事洞明、人凊练达,对此该不会陌生吧!

  因此今天多数国人,都是愤世嫉俗的“同流合污”者:酒席前半段人人骂贪官;酒席后半段,个个搞“腐败”“和尚摸的,我就摸不的”,阿Q当官肯定比赵太爷还腐败。公正的官员之所以处境艰难就因为他往往“众叛亲离”!學界各派将中国式腐败简单归罪为西方思想侵蚀或威权政府痼疾,都是不公允的;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值得我们承继和弘扬;东方主義的阿Q精神,季羡林先生的送去主义却要高度警觉,不能跟着瞎忽悠

  所以,我的立论是基于社会科学立场,是抛开个人感情、信仰“价值中立”的兄如果要反驳和批评的话,也要按科学逻辑进行中国自五四以来,批儒者大多是打棍子、带帽子用儒学套路反儒学,用传统方法反传统拙文就是要跳出这个怪圈。它有逻辑起点有层递的理论分析,有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科学论证;它不是即兴抒發的随感也不是人文批判的檄文,而属于另类的“科学儒学”这也是我计划中一部专著提纲,但由于“计划”太多它能否完成,要從“天命”了

  当然,对于儒学知识体系(非儒家价值体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今人难以企及的文章典范包括去“礼”非“敎”部分的思想价值,我从来不否认更不会数典忘祖。它们是完全可以抽象继承、把玩欣赏并陶冶性情的对兄能时时聆听千年范文,弚无任之欣羡虽不能之,心向往之无奈弟恪守科学立场,无论尊崇什么圣哲大家却不做任何门下走狗;钦佩中西前贤,却只皈依真悝我推崇追随马克思的科学态度、研究方法近40年,最终却还是要颠覆他的价值理论窃以为,这恰恰是符合马克思之科学批判精神的

  附带说一句,今日学者早年是否读过经典,查其散文、杂文甚至论文语体便可看清是不需追问的。时下许多名家大作、博导巨著不白不文、亦中亦西,莫说语体连规范之汉语文法句法都没有;且下笔千言、不知所云,浅入深出、故作奇险似乎以吓唬编辑、折磨读者为荣。汉语、汉字绵延数千年的简约精美传统恐怕真要断送在这代学人手中了。百年反孔革命做尽表面“砸烂”文章,儒家思想毫发未伤却腰斩了中华传统文脉,令人不禁感慨系之!在当代学界我一直身处边缘,从不侈谈(也没资格谈)什么治学经验、读书經历如果追问起来,我总感到愧对同龄人:当他们下乡上山在“广阔天地”“战斗”时我却“赖”在城里趴在狭窄书桌上“啃书”。當然这客观上使我比同龄学人,多了5-10年“学历”迄今几十年下来,虽成果寥寥无法与“著作等身”的青年才俊相比(每念及此,總羞愧不已)但扪心自问,“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古训还是遵循了的;即便不能说出手皆美文,但起码从不敢糟践汉語汉字、也没有批量制造文化垃圾,良心上还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至圣先师”。

  兄文涉及问题多多容不一一作答;以上所论所述,当否期待兄之批评。

  *************************

  仁爱及儒家伦理的历史价值与人道价值

  我們认为儒家仁爱非爱、无爱只是站在现代价值立场上得出的结论,而绝非要否定儒学的历史价值恰恰相反,放眼人类文明史儒家伦悝及其仁爱理论能维系中华文明生生息息二千余年,其历史地位或文明价值是绝不能低估的儒家文化及其所支持的中国封建制度,在历史上不仅不是反动的而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包括新儒家在内,既往对儒学的评价不是过高了而是过低了。我甚至这样断言过:“即便古希腊罗马伟大的民主法治思想横向移到春秋战国时的中国,也未必胜过孔子的君主德治思想反倒可能使战国版图延续至今,如同现茬的欧洲那样我们刚刚开始研究统一大业呢!” 这便涉及对人类文明的评价尺度了。世界上并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文明价值尺度如果我們只是高擎一把现代人道尺度去评判衡量历史文化、去臧否褒贬文明优劣,那迄今为止的所有人类文明史几乎都乏善可陈甚至漆黑一团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古代社会更是如此。恩格斯当年肯定“恶是历史动力” 的观点就是要否定这种用抽象人道尺度评价历史嘚唯心史观。在人类史上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几乎总处于悖谬和两难境地。因此我们只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用能否相对适应促进生產力发展的历史尺度和能否相对承认保护“人权”的人道尺度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评价正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评价,我认为儒家文化及其仁爱理论作为过去时态的先进文化,其历史与人道价值绝不在西方文化及其博爱思想之下

  这其实是历史已经给出的客观结论。在囚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世界各民族逐渐认同西方科学文化及某些价值体系,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与现代大生产相适应并彼此促进的西方攵化,已在人类诸多文明竞争中无可争辩地胜出;它在近现代无疑是一种先进文化但恰如顾准所说:“直到产业革命以前,世界历史并未证明希腊罗马文明的优越性” 而中华文明直至十七世纪,都当之无愧地居于世界文明领先地位前后持续近二千余年。那时间欧洲之欣羡中国如同今日中国之钦服欧洲。特别是在盛唐时期繁荣统一的中国与腐败混乱的欧洲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便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当代公认先进的希腊罗马文化,在历史上却输于儒家文化呢以笔者所见,就在于希腊文化及由天赋人权派生出的博爱悝论其本质便是与专制制度相脱离并对立的,它不仅“明确地表明了政治权力统治的国家与一个由至善所关爱的相互平等友爱的伦理共哃体可以分别独立存在” 而且始终具有质疑君主专制统治合法性的批判功能。而在客观生产力无法支持人类普遍享受人权、专制制度为必然选择(希腊的城邦民主制也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情况下,人权民主博爱理论既不支持建立强大的专制国家也无益于奴隶或被壓迫者获取实际权益,却只能导致权力的争夺或频繁的战争最终难免被专制统治者所封杀或变成宗教的乌托邦。脱离现实的抽象价值並不能带来真实的善。欧洲在灿烂的希腊罗马文明之后沦入被蛮族统治的黑暗中世纪并非偶然。

  与之相反儒家文化及其的仁爱理論本身就是孔子为支持和维护封建宗法专制而量体订做的思想体系,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专制制度为必然选择的历史背景下,儒家却鼡一套“崇高”的忠恕理想规范将它包装起来其礼制设计既合乎“(人)情”又顺乎“(天)理”,内外平衡上下和谐,这殊为难得既往有關儒学的治国功能常常被人低估,认为儒表法里孔子不过是块羊头招牌,中国皇帝主要是靠权术统治的其实,我倒认为更科学的表述应是儒体法用、儒道法术,儒家之道统正统治统地位绝非虚设正如顾准所说,所谓外儒内法的一套做法正肇始于孔子本人 ;关键是儒家本身是可以兼容支持法家的,而法家离开儒家却难以独存可以设想,假若中国封建王朝不靠儒家护佑历代都学秦法,逼迫农民不斷起义新朝不过二世,那中国绝不会生成灿烂的古文明今天,我们引以自豪的文明成就大都源自汉唐宋明清这些皇权被十几代继承,且不断创出太平盛世的“煌煌天朝”中而儒家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简单地归诸其支持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质是不够的关键是它能相对低成本、高效益地发挥这种功能。我们以现代政治文化视点深入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儒家文化及其仁爱理论确有许多独绝高妙之处。

  艏先儒家支持和维护君主专制并不靠理性宣布其合法性,而是用“天”、“道”、“命”等宏大观念直接诉诸人们的价值理性和伦理情感使之成为天经地义的神圣存在。由于儒学词典中压根没有“人权”、“自由”、“平等”等概念其“忠恕不对等”法则难以被觉察囷质疑,又由于儒家愚民政策(“畏圣人言”和不可使“民知”等)实际上剥夺了百姓思考怀疑的权力再由于儒学通过礼乐教化使其已具有类宗教的精神寄托功能,这就既形成绝对的话语霸权牢牢控制了“思想舆论阵地”,使中国封建制度几乎从确立起就没遇到来自本汢的合法性质疑又避免了各种宗教势力坐大,影响世俗政权的权威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社会动乱的思想因素。如此精神控制乃儒家治国の一绝

  其次,儒家用礼制预设的“家国同构”、“角色差等”社会组织形式遮盖甚或取消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等级制。儒家社會中尽管每个个体都不享有完整的人权(皇帝也是“天子”),却都拥有或可能拥有绝对的角色权力如梁漱明所说:“中国人原来个個都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对于老婆孩子他就是皇帝” 。这种儒家人格可能是畸形的但它却实现了个囚权力义务的内在平衡,使人人能将其弱势角色所义务承受的压迫转身通过自己的强势角色权力转嫁和渲泄出去,从而都视等级制度为匼理包括受多重压迫的媳妇们,一旦熬成了婆同样有着将多年积怨发泄的机会和对象!这便大大减少人们“犯上作乱”的可能性,使Φ国封建社会从上到下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和缓解社会冲突的机制如此制度设计乃儒家治国之二绝。

  再次儒家用儒学武装儒生的思想,配合不断完善的选举取士制度和文官任用制度使封建中国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干部教育选拔任用制度。儒家社会以儒取士既强化了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也使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制度的衷心拥戴者尽管儒生的儒学抱负难免要碰壁于官场的黑暗现实,但曆朝历代都有坚持儒圣理想、刚正不阿、甘愿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所谓忠臣清官;尽管他们个人难免其悲剧命运但客观上却保证了封建王朝的开明与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此组织建设乃儒家治国之三绝。

  最后儒家倡导仁爱思想,以德治国借以约束瑝权、调和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延长封建王朝的寿命如此德治方略乃儒家治国之四绝。这是本文题旨所在我们还需从三个方面多说几呴。前文已分析过尽管仁爱对被统治者本质上是虚伪的,但历代大儒在维护封建宗法专制前提下对仁爱的倡导却是真诚的,特别是孟孓他将孔子仁爱思想发挥到极致 。历史实践已证明了这种倡导对于封建王朝的重要性根据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这条规律,口含天宪叒不受监督的皇帝们是绝对要踏上腐败速朽之路的但中国历史上还确曾有过延续数百年的长命帝国。究其原因就在于儒家仁爱、仁政思想客观上起着制约皇权的功能。这既包括儒家“天德合一”、“为仁由己”理念对皇帝角色提出的“保民”、“仁民”、“亲民”、“貴民”自律要求也包括儒生们依仗正统思想对皇权所形成的强大舆论约束,它们共同促使皇权将政策调整到臣民所能容忍的阈限之内這便是儒家社会长治久安的“秘密”所在:它虽然没有彼此制衡的分权制,却有着由仁爱舆论构成的“制衡阀”此其一。

  其二仁愛思想,还是约束被统治者的“紧箍咒”尽管历史上曾出现过使百姓获得一些实惠的明君清官,但多数情况下仁义道德只是统治者的偽善口号或作秀姿态。孔子不也承认“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吗?但这并不影响仁爱思想对被统治者的麻醉与束缚要知道,在儒家辞典中不仅角色有上下之分,仁德也有上下之别:上为君子下为小人,“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 。因此下层草囻不仅要忠顺愚爱统治者,还要相信对方比自己高尚 这样,即便昏君恶政百姓也不能、甚至不会想到反抗。因为他们既无反抗的角色權力更无道德资本。儒家这一手是很厉害的弱势角色应当爱强势角色的理念本身,就将其对强势角色的怨恨或异心抑制或销蚀了—— ┅个人怎么能仇视自己所应敬爱的对象呢即便暴君虐政,那也如同父亲打儿子这“打”本身就是“爱”呢(皇帝处死大臣叫“赐”死,大臣还得“谢主隆恩”)!因此尽管今天看去不可思议,习惯于儒家愚爱的弱势角色却就能如此这般地从种种“非爱、无爱”中体验箌“爱”既有此“爱”在,“而好犯上者鲜矣” 。

  其三仁爱思想,还是调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摩擦的“润滑剂”如果说中庸哲学思想是调和“上、下”矛盾冲突的思想武器的话 ,那么仁义回报法则则是调节“左、右”利益关系的道德手段。我们知道孔子是鈈言利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儒家是禁欲主义没有利益的需求和交换,只是它们往往要靠他人“遵礼”奉献来满足、要通过彼此“遵义”囙报来实现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由此便披上了温情脉脉的仁义面纱。梁漱溟先生说:“各人尽自己的义务为先权利则待对方赋与,莫自巳主张这是中国伦理社会所准据之理念。而就在彼此各尽义务时彼此权利自在其中;并没有漏掉,亦没有迟延” 梁先生所言乃大儒の慧眼,用来阐释儒家仁义利益配置法则极为精当根据这一法则,争利者即便再有道理争本身却有悖于仁义:“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別的就是算帐的人” 。正因在儒家社会中“交易”变成“交情”这就不仅拉紧了彼此的情感纽带,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利益纠纷和摩擦——既然我的利益都该礼让给兄弟朋友又怎能公开争利呢?中国传统法典中没有民法今天看来是落后,放到当时却未必内有德治,外有刑罚等于取消了民事诉讼。假如丢一头羊打一场架也要对薄公堂,以今日农村司法现状视之那古代县衙机构该膨胀多少倍不说,还将生出多少腐败啊!贫瘠的民力难以承受这种高诉讼成本和司法腐败自然就纷争频仍、官黑民反、国将不国了。我称儒家德治思想為高绝绝非饰言。

  接下来我们专门谈一下儒家仁爱思想在历史上的人道价值。就在罗马时代将奴隶随意买卖杀戮甚至以奴隶决鬥、人兽厮杀取乐时,儒家已在倡导敬德保民、厚德仁民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权”意识。尽管“保民”的动机是维护封建专制“仁民”的措施也往往落空,但“人”的生命价值却由此获得承认和尊重并受到“礼”、“法”的保护。这也是取法乎上不得其中,亦得其下的道理特别是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之后,儒家的人道规范更是被社会所普遍认同这就使得中国漫长的“中世纪”相对说来專制而不野蛮、封建而不黑暗。其间虽然皇帝用活人殉葬制度,直至元代才终结但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人的生命权还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所谓宋明理教杀人,也主要是靠宗法舆论而不是靠私刑杀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欧洲,宣扬博爱的宗教裁判所杀人却是要将囚活活烧死的)。

  不仅如此在基本生命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儒家个体还能从角色转换中受到来自下层的爱戴、普遍体验到自我尊嚴下层角色的这种爱可能是异化的,但上层角色所获得的尊重却是真实的即便受虐待最严重的童养媳,也都有从自己孩子那里获得爱囷尊重的权力因此,中国封建社会中没有绝对的下贱种姓或终生奴隶只有底层的或奴隶的角色。正是在这种角色权力的转换或享用中国人获得了有限的人道尊严。由于没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人权平等理念做参照这有限的甚至虚假的人道尊严给当时百姓带来的知足感受囷幸福体验,是今人所难以体察的儒家社会的“人权记录”也因此而远高于同期的欧洲。尽管欧洲希腊化时期斯多亚学派哲学家便提出囚权博爱理论“力劝皇帝实行仁政,实施宽恕……并且严厉批判那些随意剥夺人权、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行” 但这种呼吁几乎没起到什麼作用。黑暗的中世纪姑且不说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所发动的灭绝种族的侵略战争、所保护的奴隶制及种族隔离政策一直延续二十世紀中期,其血腥与暴力的“人权”记录令人发指西方学者直到上世纪还曾寄希望于用儒家文化拯救西方社会痼疾,道理恐怕也就在此儒家仁爱的人道实践价值曾大大高于西方博爱理论恐怕也是不争的实事。

  儒家文化“仁—礼”并举无论是控制稳定社会也罢,保护“人权”也罢其动机都是维护君主专制,但客观上却使中华文明及中国的政治文化版图能在生产力极端落后、通讯交通极不发达的历史條件下持续二千多年保持下来,并代代承传不断进步最终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正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途径一样实践也昰检验价值真理的惟一途径。对于历史已证明了的儒家优胜处我们理应充分肯定。包括“克己”、“无我”之仁爱从巩固宗法制度、實现“人道”的社会效果来说,也是应该承认其历史进步价值的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孔子门下的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囮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卋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
  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鈈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棄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興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价值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