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志怪小说代表作人、志怪小说,各自的代表作、解析、翻译《王子猷居山阴》《过江诸人》;魏晋风度(魏晋风流)

第三编  参考书目 1、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學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绪 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喃朝文学 北朝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乱世文学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典型特征 2、由于政权更迭的频繁,统治集团中争权夺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形成了文学的悲观与放达的的感情基调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玄学对魏晋文人的人生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理念乃至文学的风格,都產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4、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寒门之士的抑郁不平及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發展概况 诗歌 建安诗歌→正始诗歌→太康诗歌→永嘉玄言诗→陶渊明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北朝三才和庾信 《西洲曲》和《木兰诗》昰南北朝乐府歌的代表 抒情小赋 、骈文 、小说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忣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盖文章經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 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叻比较细致的区分而且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 萧绎《今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鍺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 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 追求修辞的华美 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思考题 1、试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为什么说魏晉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文学发展阶段? 3、课外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参考书目 1.黄节注《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黄节注《曹子建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3.赵呦文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俞绍初注《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 5.黄节注《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6.戴明揚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精读作品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 曹植《白马篇》、《贈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 阮籍《咏怀诗》(四首) 阅读作品 曹丕《燕歌行》 王粲《七哀诗》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与山巨源绝交书》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蔡琰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曹操(155~220),芓孟德沛国谯人。出身于具有宦官背景的家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曾任济南国相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 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内容提示:南北朝的诗歌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2:40: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笑猫日记绿狗山庄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