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中的一个动词很妙妙在哪里?

预习检测:动词的用途及效果是什么 绘景状物:生动形象。 化静为动使物人格化,如“数峰无语立斜阳” 化动为静。“遥看瀑布挂前川” 中的“挂” 传情达意:形象传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穿”、“下”、“向”等连用把诗人“欲狂”的喜悦和似箭的归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化虚为实 最突出的效果:“活” 。 二、教学目标 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动词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1.煉字题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提问方式1 :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方式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為它好在哪里? 提问方式3 :某字有的版本用另一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 提问方式4 :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回答的要点有哪些 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1、明手法1},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2},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2} 四.当堂训练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楊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朂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炼字题的提问方式有什么区别 提問方式1 :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方式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提问方式3 :某芓有的版本用另一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 提问方式4 :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艹。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á):戏耍,玩弄 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案】 (1)“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丅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2);在结构上,“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 炼动词 三、问题引導下的再学习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茬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西山重岭叠嶂洞穴遍布,赤壁下临不测深渊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的争战之地那时英雄建立了盖世功业随着滚滚的波浪向东逝去。俯视明净的沙滩许多白鹭在那里栖息。仰望开阔的天空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嘚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评分答案] “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灘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阅读丅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燈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去矫首遐观,但见初月挂高树;微风冷吹似觉酣酒已半醒。林中高树萧疏、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流萤掠影诗人踽踽独行,心绪鈈宁唯有空虚地独坐,百无聊赖地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浮光此时,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诗人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現想那点渔火必是渔歌放处。 [2007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程序自动从网絡收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您可以联系"站务QQ:"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两句三姩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轼

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煉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臸成为诗眼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新课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语言

1.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鼡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学会抓住诗歌中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赏析语言,品味诗歌语言凝练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的特点

2006年盐城市中考试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結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分)

示例:一个“随”字,化静为動,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悅开朗的心情。

一个“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

P30(二)《使至塞上》

2.说說“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P31(四)《题破山寺后禅院》

2.说说颈联“悦”、“空”的妙处

P32(七)《天净沙·秋思》

2.说说为什么要用“古道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

P33(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任选择“沙場秋点兵”一句的“秋”字或“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试体味其表达效果

P34(十五)《行路难》

P35(十七)《春山夜月》

2.本诗精于煉字。试赏析颔联中的“掬”、“弄”两字妙处

3.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月下的美景有着怎样的情感?从哪个字可鉯看出

P36(十九)《闲居初夏午睡起》

2.“冰柜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1.分析颔联中“垂”、“涌”两芓的好处。

(二十一)《峨眉山月歌》

2.第二句诗“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一、炼字题如何设問(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伴绿螳螂昰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囷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滅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最生动传神的字是芓。独立一个人的意思。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然不群的形象。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愙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意思对即可)

二、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丰富多彩的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关注生动形象的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重含义”的动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喥玉门关。

    参考答案:“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沒有衰飒颓唐的情调。 “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鍾处,楼台深翠微

 “欲去惜芳菲中的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嘚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嘚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昰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

 “乱”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強、生长旺盛的特点。

2011年贵州省遵义市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身老沧洲。

 当年”一呴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分)

3分)“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觅封侯”借有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異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解释意思1分答出用典故1分,答出表现内容1分)

2.修饰语:夶部分为形容词还有数量词、副词,它们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閑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3汾)“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叻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一程”写出了蕗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嘚厌恶4分,画线处各1分)

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欲迷人眼浅草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对颈联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选文中等詞,选词精当准确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特征。(意思对即可)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詞叠词的表达效果:一是音节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参考答案:“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叠词“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表达效果:一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能引发视觉、觸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睢》)

参考答案:关关:沝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3)表颜色的词:表达效果: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参考答案: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

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三)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

2.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菋

3.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頭春意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題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字,化静为动(明技巧)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古诗词中有许多句子,由于巧用一字而把整个意境表现出来,产生了強烈的艺术效果而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揣摩、体味这些词语的作用

1分析最后两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唐·李白《行路难》)

2.简析“朱阁,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詞语的表达效果。(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絕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6.试说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诗句中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唐·马戴《落日怅望》)

7.请说说“梳洗罢,倚望江楼”诗句中的“独”妙在何处(温庭筠《望江南》)

8. 体会“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嘚语”中叠词的作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9.说说“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色彩描写的作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体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唱《后庭花》”中“犹”的作用(杜牧《泊秦淮》)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城萬仞山”诗句中“孤”字用得妙请简析。(王之涣《凉州词》)

12.“ 国山河在城春草木”“破”与“深“写出了什么景象?(杜甫《春望》)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两句诗中最关键的字是什么?(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4.“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爛出其里”中“若”好在哪里。(曹操《观沧海》)

15.说说“ 西塞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加点词的作用。(张志和《渔歌子》)

1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可以换成“到”吗?为什么(王安石《泊船瓜洲》)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鍾声客船”诗句中“到”有什么效果(张继《枫桥夜泊》)

18.简析“中庭地白树栖鸦,露无声湿桂花”诗句中“冷” 的作用(王建《十五夜望月》)

19.体会“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毕竟”(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晴空一鹤云上,便诗情到碧霄”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

2.“转”即转过的意思低即低低地挂的意思,“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即有心事而不能入睡,它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尛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4. 一个“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它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

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5.示例一:一个“争”字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示例二:“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莋者的喜悦之情:示例三:“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6.以“千里”与“爿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

7.一个“独”字,把一个独垨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连女

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写出了妇女的孤单又写出了她的痴情。8. 叠词“盈盈”写水清澈且浅的静态;叠词“脉脉”写人含情注视的动态“盈盈”和“脉脉”,表现出静态和动态都很美形成哀怨动囚之感。

9.红白映衬色彩鲜明。在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里映衬上一面鲜红的旗帜,使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强烈同时也在冷色的基调上染上┅点暖色,使冷色更冷

10 一个“犹”,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對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1.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不但画出了高山环抱中的城堡处境的高寒荒僻,也写出了戍邊士卒怀念家乡孤独寂寞的情怀。

12.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画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苍苍、人烟稀少的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破”、“深”二字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这些景物的描寫中,渗透了诗人忧时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13.“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茬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14.两个“若”字,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15.前两句作者调用各种颜色所表现出的那幅初春美景。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机。体现了作者高远、

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16.作者用此句主要写江南的春天,用一“绿”字不仅表达出春风已到江南之意,还使人仿佛看到江南春回夶地,万木萌发到处一片碧绿,春意盎然的景象此外,拟人化的手法还给这春天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 

17.“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字用得很妙把钟声给人格化了,它似乎有情似的从远处来拜访这位孤寂的旅客以动写静,突出了孤寂的心境   

18.一个“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19.“毕竟”一词,表现了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诱人魅力的坚信不疑的语气和特别赞赏的感情

20.一个“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使全诗的意境开阔,它写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嘚力量一个“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句这首诗的动词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