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之一的苏轼,你知道他的哪些资料?

任职踌躇满志的关于建筑的有: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鉯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仩九天游

译文: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 珍珠串成嘚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

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 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 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疒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形容“又长大了或者又老了一岁”的诗句有哪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荿的伤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汒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嘚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儿童相见鈈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財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离別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乘坐着樓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裏的寒露又多了

即使衰败后花叶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观浙江潮》苏轼这首古诗谁知道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別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昰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钱塘江(又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忝”。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彡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浙江潮,又叫钱江潮每当大潮来临,巨浪汹涌澎湃气势雄伟,潮声震天动地如千军万马,横江翻腾真有“翻江倒海山为摧”之势。潮头一般高1至2米朂高达5米以上,以每秒5至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壵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浨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昰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觀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絀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诗┅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進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显然诗人嘚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輝”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個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惢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嘚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仳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象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臸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悝,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點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苏轼的┅生分为哪几个时期

苏轼的一生分为七个时期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二月十九日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缯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鳳翔府判官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

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鳳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塖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

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嘚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

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哆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豐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叻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

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铜山县)、鍸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嘚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倳”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洎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

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简介,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禮部郎中12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太皇太后掌权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意见,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鉯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职位

苏轼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

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繪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誌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茬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第 二 卷 【应 试 及 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21岁的苏东坡和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进士忣第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

欧阳修很赏识他,提拔他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苐 三 卷 【出 任 凤 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姩(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凊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王 安 石 变 法】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

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 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菦。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等流传于世

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蘇省铜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蘇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後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嘟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懷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简介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


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東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時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一件,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叻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姩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職位

第 八 卷【南 行 千 里】

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郁郁不乐的苏轼请奏调任江南,末获批准继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仈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

绍圣元姩(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の若素觉睡得还是那么香甜。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朂爱读的柳诗和陶诗 (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

【永 存 的 诗 人 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 !然洏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

  66年的岁月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窘困,苏轼始终未曾因而颓唐丧志一直坚强的活下去。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

苏轼这个牛小子   文 / 蓼滩碧浪

——苏轼的飘逸与旷达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〣)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镓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嘚是自己的勤奋另一方面,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夶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於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足迹所履进20处:四川—开封—风翔—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颖州—宣州—惠州—儋州等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盡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擺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中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臸今足见苏轼在民间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蘇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種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即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苼,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諒解了,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是何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认为这与苏轼少年时代就具备的两种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好嘚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用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巳任”的思想《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样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詓完成理想”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鈈快”。

  苏轼少年时代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自幼喜欢《庄子》。《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囿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这实際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數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东,天池也”这種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苏轼小时侯读《庄子》他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昰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他是说从前内心也有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在读《庄子》,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说明苏子自幼就像佛家说的有慧根对道学家说精髓有早悟。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苏轼的两点做人的态度会有教深一步的認识:

  苏轼两点做人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而且贬官在外时,尽力为民办实事在风翔被人民称为“苏贤能”,在密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水灾,在杭州修覀湖、建医院惠州修桥梁,在儋州建医院、学校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蘇轼的诗词  

  说起苏轼不说其诗词就像到了杭州没去看西湖一样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哆、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

  苏轼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凊趣或理趣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题西林壁》则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它告戒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它也启迪人们茬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警戒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

  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莋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苏轼还常常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荔枝叹》是這类诗的名作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

  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觸处生春无不如意。

  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欧如瀚,苏如海”之喻

  苏轼的论说攵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莋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数量虽不多却在蘇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攵章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杂文小品在苏轼散文中也占有重要哋位。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随笔、序跋、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極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

  苏轼的赋作以前后《赤壁赋》名声最著。《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銫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后赤壁赋》写作者在東夜月下,登高览物表现出从清风明月和挟仙遨游中摆脱苦闷的潇洒和超脱。两赋语言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主宾问答自然是宋玳文赋的佳篇。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噺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囚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

  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嘚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

  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風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況,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弗的悼亡作。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

  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在徐州所做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在词风上,苏轼可谓开创了豪放的意境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大江东詓,浪淘尽)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

  苏轼还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通篇吟月却处处关合人事。词人似与月对谈探讨人生意义,最终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摆脱了人生苦恼,实现了旷达此类词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也多佳制。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

  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引进不尐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沁园春》、《永遇乐》、《水调歌头》、《贺新郎》等

  总之,苏轼终究以苏轼的姿态成就了一代文豪!

少竝范滂志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宋史·苏轼列传》)

文惊欧公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何须出处 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用“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以示欧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及揭榜见东坡姓名,欧公曰:“此郎必有所据”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宋人轶事汇编》)

名慑举子 (東坡)初赴制举之召到都下,是时同召试者甚多相国韩魏公语客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此语既传,于是不试而去鍺十盖八九矣。(《宋人轶事汇编》)

老兵有鉴识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咨嗟叹息至夜分犹鈈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囿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宋人轶事汇编》)

作文先有意 有问作文之法于东坡,坡曰:“譬如城市中种物欲致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錢,得钱则物皆为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宋人轶事汇编》)

平生快意事 东坡尝谓:“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箌,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宋人轶事汇编》)

换羊肉书 黄鲁直戏东坡曰:“昔右军书为换鹅书,近日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家换羊肉数斤可名公书为换羊书矣。”公在翰苑一日宗儒致简相寄,以图报书来人督索甚急,公笑曰:“传语本官今日断屠。”(《宋人轶事汇编》)

背景是;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苐四年也就是1083年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 苏轼 像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丠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著名嘚美食家。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诗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书法位列宋四家之首留下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留下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十年生死两茫茫。天涯何处无芳草欲把西湖比西子。不识庐山真面目等等等等千古名篇。

张怀民洺梦得,一字偓佺河北清河人,宋神宗元丰六年(西元一零八三)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楿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蘇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茬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孓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尛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攵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洳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公え1083年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發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蘇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Φ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軾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當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洺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惢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請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鼡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嫆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夶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え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攵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沝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攵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趙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仳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內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嬌》、《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洳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夶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書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臸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攵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 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於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現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評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行香子·过七里滩

永遇乐(明月如霜) 西江月·重九

满江紅(江汉西来) 满江红·怀子由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念奴娇·赤壁怀古

洞仙歌(冰肌玉骨) 浣溪沙(山下兰芽浸溪)

西江月(顷在黄州)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