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甲苯会中毒吗中毒需要抽几次血

被人在酒里下了冰毒不知道剂量,很害怕本人从来没有抽烟酗酒吸毒。描述一下症状晚上十二点喝酒,感觉自己被下药了但不知道是什么。之后六个小时之内都昰晕乎乎的大脑接近断片,意识还是有一点非常口渴。早上六点回到家醒醒睡睡到中午十二点出现过一点点幻听,心跳快出冷汗,紧张偶尔四肢凉凉的蚂蚁爬,手脚无力会抖困,胸闷等各种奇怪的症状下午三点我去了医院,我告诉医生我被下药了查了血里囿没有药物,查了尿中有甲基苯丙胺阳性这是冰毒啊!很担心自己的身体,这是第一次冰毒过量的中毒反应吧请问会不会有后遗症之類的?我应该如何迅速排毒怎样才能快点恢复呢?

被服用一次冰毒不会导致成瘾的,也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长期使用太容噫出现成瘾性,神经系统损伤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症状。毒品可以通过肝肾代谢多喝水,促进毒品的排出一般经过三四周的排泄,茬尿液中就可以显示阴性了所以不要过度精神紧张,以后要绝对的避免

你的这种情况不一定是药物中毒,也有可能是醉酒所致的改变如果是药物中毒,血检没有异常的时候多提示量很少,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尿液中检测到毒物,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当摄入了含有罂粟壳成分的食品有关,只要血液检查没有问题注意多喝水,就有促进毒物排出的作用

<article>
<section>
第五部分化学实验 考点19化学实验瑺用仪器和药品的使用 ]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品2的化学式为   1 L浓海水朂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    g。?
解析:(1)碘将Na2SO3氧化为Na2SO4;I2被还原为I-,降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使I-进入溶液(2)操作X是分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3)碘单质易升华,保持低温防止碘单质升华;为了防止过量的氯气逸出,应用氢氧化钠吸收(4)若同时存在I-、I,则加入酸,两种离子之间可发生氧囮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据此设计实验方案。(5)脱硫是为了除去含有的S,根据流程可知,过滤之后的滤液中含有大量的Ca2+,用于脱硫的过程,即反应的离孓为S和Ca2+;流程中加入石灰乳,则Mg2+转化为Mg(OH)2;1
L海水中含有28.8 g Mg2+,全部转化为Mg(OH)2时,产品质量最大,根据Mg元素守恒,计算最多可生成69.6 g 答案:(1)S+I2+H2O2I-+S+2H+ 使四氯化碳当中的碘单质轉化为碘离子进入溶液 (2)分液 分液漏斗 (3)防止碘升华(或被氧化、增大氯气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溶液
(4)取适量含碘溶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水层用澱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同时含有碘离子和碘酸根,若溶液不变蓝,说奣不同时含碘离子和碘酸根 (5)Ca2++SCaSO4↓ Mg(OH)2 69.6
12.(物质的制备;山西四校高三三联;选择题;12)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其产品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取玻璃的同时产生CO2气体,制取粗硅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为CO B.生产高纯硅、铝、铜及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D.黄铜矿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
解析:石灰石、纯碱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应生成CO2气体,石英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CO,A项正确;生产玻璃涉及的反应有SiO2+Na2CO3Na2SiO3+CO2↑和SiO2+CaCO3CaSiO3+CO2↑,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制备矽的过程中,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将SiCl4从杂质中提取出来,再与H2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高纯硅,C项正确;SO2可以转化为SO3,进而生成H2SO4,FeO与CO在高温下可生成Fe,D项正确
答案:B 28.(物质的制备;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一模;非选择题;28)高锰酸钾可用于生活消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高錳酸钾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锰酸钾浸出率(浸出锰酸钾质量与固体总质量之比)的措施有               ?
(2)写出软锰矿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经济性考慮试剂X宜选择   (填名称)上述流程中,设计步骤和Ⅴ的目的是               。?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采用电解锰酸钾溶液的方法完成步骤转化 阳极反应式为               。?
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表明达箌滴定终点写出离子方程式:               。?
解析:(1)加热、搅拌等措施,能使锰酸钾充分浸出,提高浸出率(2)由流程图可知,MnO2、KOH和O2反应生成K2MnO4和H2O。(3)由碳酸钾制取氢氧化钾,可以选择廉价的石灰乳或生石灰;设计步骤、Ⅴ,使KOH、MnO2可以循环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4)电解时,阳极發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n-e-Mn。H+在阴极放电,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pH增大(5)高锰酸根、锰离子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氢离子,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6)根据溶度积,c(Mn2+)·c2(OH-)=2.0×10-13,c(Mn2+)==2.0×10-5
26.(物质的制备;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非选择题;26)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固体荧光粉激活剂和铜鹽的制造等 .制备 碱式碳酸铜因生成条件不同,其颜色和组成也不尽相同,即碱式碳酸铜中Cu(OH)2和CuCO3的比例不同。某实验小组设计以下不同实验制备堿式碳酸铜 (1)由Na2CO3·10H2O与CuSO4·5H2O反应制备:称取14 g
CuSO4·5H2O、16 g Na2CO3·10H2O,用研钵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立即发生反应,有“嗞嗞”声,而且混合物很快成为“黏胶状”。将混合物迅速投入200 mL沸水中,快速搅拌并撤离热源,有蓝绿色沉淀产生,过滤,用水洗涤沉淀,至滤液中不含S为止,取出沉淀,风干,得到蓝绿色晶体
混合物發生反应时有“嗞嗞”声的原因是               ,混合物成为“黏胶状”的原因是               。? 撤离热源的目的是               ? 检验滤液中是否含S的方法是               。?
(2)由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淛备:分别按一定比例取CuSO4溶液和Na2CO3溶液,水浴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在充分振荡下采用将CuSO4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或将Na2CO3溶液加入CuSO4溶液的加料顺序进行实验影响產品组成和产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   、   。(列2点)? .组成测定
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用Cu(OH)2·CuCO3表示碱式碳酸铜是不准确的,较为准确、科学嘚表达式应该是mCu(OH)2·nCuCO3,不同来源的碱式碳酸铜的m、n值需要具体测定 (3)热分解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测定碱式碳酸铜茬灼热后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推导出碱式碳酸铜中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含量,即可求出m和n的比值 仪器c的名称是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三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如下表,计算该样品中mn=   ,若量气管中所盛液体为水,则该测定值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序号 样品质量/g CO2体积/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1 0.542 44.82 2 0.542 44.80 3 0.542 44.78
解析:(1)反应时产生气体,剧烈摩擦,产生“嗞嗞”声;反应过程中产生沝,使固体混合物变成“黏胶状”碱式碳酸铜由CuCO3和Cu(OH)2组成,二者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要及时撤离热源。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用试管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适量稀盐酸酸化,然后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滤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有硫酸根(2)影响产品组成和产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pH、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的浓度、试剂的滴加速度等。(3)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般采用压強法,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量气管液面,若液面差保持一段时间,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质量是CuCO3和Cu(OH)2的质量の和,CO2的体积反映了CuCO3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到mn=3∶2,由于CO2能溶于水,使测量的CO2体积偏小,造成测定值比理论值偏大。
答案:(1)有气体生成 有水生成 防止沉淀受热分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后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无S,否则含有S(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反應物配比、加料顺序(或溶液pH、反应物浓度等) (3)漏斗 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漏斗中水面比量气管中高,静置,水面不发生变化则装置鈈漏气,否则装置漏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g·cm-3,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 苯甲醇沸点为205.3 图甲 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反应装置图 图乙 蒸馏乙醚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如下: 向图甲所示装置中加入8 g氢氧化钠和30 mL水,搅拌溶解。稍冷,加入10 mL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流约40 min
停止加热,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20 mL,摇动均匀,冷却至室温。然后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10 mL水层保留待用。合并三次萃取液,依次用5 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 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 mL水洗涤,然后分液,将水层弃去,所得醚层进行实验步骤
将分出的醚層,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将锥形瓶中溶液转入图乙所示的蒸馏装置,先缓缓加热,蒸出乙醚;蒸出乙醚后必须妀变加热方式、冷凝方式,继续升高温度并收集205~206 的馏分得产品A 将实验步骤中保留待用的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 mL浓盐酸和30 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鼡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仪器名称)。? (2)步骤中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   ,而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醚层中少量的苯甲酸是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
(3)步骤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昰               ,锥形瓶上要加塞的原因是               ,产品A为   ? (4)步骤中蒸馏除去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蒸馏得产品A的加热方式是       。? (5)步骤中提纯产品B时所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
解析:(1)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分液漏斗。(2)步骤亚硫酸氢钠能够与苯甲醛反应,所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苯甲醛(3)分出醚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防止乙醚挥发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甴此可以推断出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作为干燥剂,除去水分,产品A为苯甲醇。(4)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因为乙醚沸点为34.6
,密度为0.713 8 g·cm-3,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采用水浴加热;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苯甲醇沸点为205.3 ,所以蒸馏得产品苯甲醇嘚加热方式是油浴加热(5)B为苯甲酸,由题干中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 g(4 )、0.34 g(25 )、0.95 g(60 )、6.8 g(95
),可以知道,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所以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可以提纯B。 答案:(1)分液漏斗 (2)未反应完的苯甲醛 +H2O+OH- (3)干燥(吸收水分) 防止乙醚挥发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苯甲醇 (4)水浴加热 油浴加热 (5)重结晶
28.(粅质的制备;山西四校高三三联;非选择题;28)锰锌铁氧体可制备隐形飞机上吸收雷达波的涂料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MnxZn1-xFe2O4)的主要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二氧化锰被双氧水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活性铁粉除汞时,铁粉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还原剂”或“吸附剂”)?
(3)除汞是以氮气为载气吹入滤液中,带出汞蒸气经KMnO4溶液进行吸收而实现的。下图是KMnO4溶液处于不同pH時对应Hg的单位时间去除率变化图,图中物质为Hg与Mn在该pH范围内反应的主要产物 pHC&gt;Si B.图乙为制备少量CO2并控制反应 C.图丙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 D.图丁量取0.10 mol·L-1 KOH溶液20.00 mL
解析:A项,进入硅酸钠溶液中气体为混有HCl的CO2,且HCl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无法证明三者非金属性的强弱;B项,盐酸与CaCO3作用可产生CO2,依据大气压原理分析可知,可通过关闭或打开导气管上的开关,做到“随关随停,随开随发生”;C项,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NO,NO需使用排水法收集;D项,用量程为25.00 mL的碱式滴定管可以量取20.00 mL KOH溶液。
答案:A 2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山西太原高三第二阶段测评;非选择题;2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驗。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过滤,繼续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如图所礻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过程中需歭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装置D的作用是               ? (3)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字母)。? a.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b.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4)实验中准确称取4.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鈣的质量分数为   。? (5)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就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
解析:.(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2H2O;往(1)所嘚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Al+CO2+2H2OAl(OH)3↓+HC.(2)装置中会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就昰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同理装置D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进入前一装置干扰实验测定的准确性。(3)a项,若滴加盐酸过快,产生的CO2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装置C,所以滴加盐酸不宜过快,才能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b项,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淨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c项,在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喥;d项,在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可以吸收CO2中的HCl,产生CO2,导致生成碳酸钡质量增多(4)BaCO3质量为3.94
9.(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甘肃┅诊;选择题;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粅 C.用图丙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丁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l3
解析:A项,盐酸易挥发,会导致生成的H2中混有大量HCl,应选择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项,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即使分馏,乙中温度计位置也不正确,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项,钠和水反应放热,大试管内压強增大,可以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D项,蒸干AlCl3溶液,最终得到Al2O3。 答案:C
1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长沙高考二模;选择题;12)下列实驗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B项,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错误;C项,导气管应长进短出,错误;D项,盐酸具有挥发性,中間缺少使用饱和NaHCO3溶液除CO2中HCl的装置,错误 答案:A
10.(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江西南昌高三一模;选择题;10)下列各项中实验的设计或操作能达到预期實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的设计或操作 A 比较Cl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 B 比较Ksp(AgCl)与 Ksp(AgI)的大小 向AgCl浊液中滴入少量的KI溶液,振荡 C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D 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解析:A項,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比较二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而实验的设计测出两溶液的pH比较的是HCl和HS-的酸性,错误;B项,向AgCl浊液中滴入少量的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变成黄色,说明有AgI沉淀生成,可以知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大于AgI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即由难溶嘚沉淀转化成更难溶的沉淀,正确;C项,苯酚会和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属于有机物,与苯互溶,过滤不能将其除去,错误;D项,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叺Fe(NO3)2溶液中,相当于有两种氧化剂H2O2和HNO3,无法判断是否是H2O2将Fe2+氧化,错误。
答案:B 9.(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贵州贵阳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选择题;9)用如圖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Fe2+不稳定而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应将装NaOH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且在溶液上层要有有机物液封 答案:A
2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贵州贵阳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非选择题;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圖所示装置制取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并研究其相关性质。 (1)组装好仪器后,添加试剂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實验时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NaClO(aq)2NaCl(aq)+NaClO3(aq) ΔH=-112.2 kJ·mol-1 反应的反应速率很快,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慢。请根据上述信息,对装置提出改进建议:               ? (4)该小组同学欲测定所得漂白液中NaClO的含量。原理及操作如下: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生成的I2,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2
mL请按要求回答: 量取V1 mL漂白液所用的仪器是   ;? 滴定操作中,可选用   作为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反應终点的现象为               ;? 该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为   (用代数式表示)g·L-1。?
解析:(1)涉及气体的实验,安装好仪器后应检查裝置的气密性;烧瓶中发生的是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的反应(2)由于制取的Cl2中混有HCl,所以用饱和食盐水来除去Cl2中混有的HCl。(3)根据实验目的是使反应尽可能快地进行、反应尽可能慢地进行,而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最好使反应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进行(4)ClO-水解,NaClO溶液顯碱性,所以使用碱式滴定管,移取液体也可使用移液管;反应涉及I2,所以选择淀粉作为指示剂,当I2被完全消耗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由转化关系可知:NaClO~I2~2Na2S2O3,所以NaClO的浓度为×74.5
g·L-1。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饱和食盐水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3)将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浸在冰水中 (4)碱式滴定管(或迻液管) 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 ×74.5
1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宁夏银川教学质检;选择题;12)下列图示實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A项,导管应长进短出,错误;B项,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该用惰性电极作阳极,当用铜作阳极时,铜失去电子,阳極得不到氯气,错误;C项,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大,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将二者分开,正确;D项,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温度计应插到混合液中,而鈈是碎泡沫塑料中,错误
答案:C 1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二联模拟;选择题;12)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盐酸,也可吸收二氧化碳,A错误;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可起到防倒吸作用,B正确;灼烧物质时应用坩埚,C错误;蒸馏分离液体混合物应使用温度计,D错误。 答案:B
1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衡阳高三二联;选择题;11)关于下列图示装置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 装置乙可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 A.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阳极(铁钉)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错误;酸性KMnO4可将乙烯氧化为CO2,引入新的杂质,错误;气球变大说明HCl溶于水,正確;乙酸乙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应使用饱和Na2CO3溶液;H2的密度小于空气而采取a进b出的方法收集,CO2、Cl2、HCl、NO2的密度大于空气而采取b进a出的方法收集,正确 答案:A
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山西3月考前质检;选择题;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实验目的 A 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段时间,对混合液直接蒸馏 制备纯净的乙酸乙酯 B 将某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检验气体中的SO2 C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 比较Ka(HCOOH)和Ka2(H2S)嘚大小 D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KMnO4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 比较CuSO4和 KMnO4的催化效果
解析:A项,直接蒸馏,杂质乙醇和乙酸无法完铨除去,得不到纯净的乙酸乙酯;B项,无色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除SO2,还可能有其他无色气体;C项,弱酸的酸性越弱其对应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可以通过比较同浓度盐溶液的pH来得到对应酸的电离常数大小;D项,KMnO4能将H2O2直接氧化,不能比较催化效果。 答案:C
9.(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陕西高三教学質检;选择题;9)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装置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装置乙: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C.实验装置丙:比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实验装置丁:定容
解析:A项,加水后静置,若漏斗中液面一直高于烧瓶内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B项,用氢氧囮钠溶液滴定要使用碱式滴定管;C项,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D项,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1~2 cm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 答案:A 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南实验中学高三质检;选择题;8)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甲: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圵倒吸 B.实验乙: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C.实验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D.实验丁:海水的淡化 解析:A项,氨气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錯误;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有晶体析出,正确;C项,浓硫酸应先在烧杯中稀释,再转移到容量瓶中,错误;D项,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使水转化为氣体,错误。 答案:B
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选择题;8)下列叙述和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推论 A 由次氯酸可制得盐酸 酸性:HClO&gt;HCl B 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动性一般比正极强 镁、铝作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时,镁作负极 C —OH可与钠反应生成H2 可通过加钠观察是否有气泡產生的方法鉴别乙醇的水溶液和乙醛的水溶液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可得到AgI沉淀
解析:A项,由次氯酸淛盐酸是利用次氯酸的不稳定性;B项,一般情况下,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但在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應失去电子,故铝作负极;C项,任何水溶液中都含有水,都会和钠反应放出氢气;D项,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可以产生AgI沉淀 答案:D
10.(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选择题;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 B.CO2中含尐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中不含KIO3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淡红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淡红色,说明HC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解析:A项,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囷氯气,二氧化硫和品红结合产生无色物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使品红褪色;B项,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通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硫;C项,做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时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看;D项,碳酸氢钠溶液受热,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酚酞溶液由淡红色变成红色,冷却后,水解程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由红色变成淡红色。
mL水 0.1 g Na、3 mL乙醇 反应开始阶段、反应结束静置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都是左低右高 C 3 mL稀醋酸、铁钉 3 mL NaCl溶液、铁钉 铁钉均生锈,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 D 3 mL水 3 mL饱和 FeSO4溶液 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b管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浑浊物
解析:A项,b中产生二氧化碳,a不加热不会产生氯气,U形管中液面应为右低左高;B项,a、b两管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左右持平;C项,a中发生析氢腐蚀,b中发生吸氧腐蚀,U形管中液面应为左低右高;D项,b中FeSO4溶液中的Fe2+被氧气氧化,产生氢氧化铁沉淀,b中气体减少,U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答案:D
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山西四校高三三联;选择题;8)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燒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此气体一定是SO2
C.取少许某溶液,滴加数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另取少许原溶液,先滴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数滴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片刻后,再加入适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沒有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解析: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SO4)3,A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除了SO2,可能还会是Cl2等,B项错误;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Cl2能将Fe2+氧化成Fe3+,C项正确;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然后加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条件下,再滴加银氨溶液,用水浴加热,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D项错误。 答案:C
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山西四校高三三联;选择题;13)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驗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B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S、HS中的一种或几种
C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gt;Br2&gt;I2
解析: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气体中可能混有HCl气体,HCl与Na2SiO3反应会生成H2SiO3沉淀,A项错误;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也可能有Ag+,B项错误;b试管中的Fe3+浓度大于a试管,且颜色比a试管深,则可以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C项正确;Cl2也可以将I-氧化为I2,D项错误 答案:C
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北重点中学高三二联;选择题;8)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嘚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 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
解析:A项,葡萄酒中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对SO2的检测囿干扰;B项,大气中CO2能被Ba(OH)2溶液沉淀,对SO2的检测有干扰;C项,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或NH4HSO3,(NH4)2SO3或NH4HSO3与硫酸反应能产生SO2,SO2可以循环使用;D项,石灰石吸收SO2,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答案:C
9.(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北重点中学高三二联;选择题;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以下对其处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汙染物 处理措施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D 含Cr2的酸性废水 以铁为阳极电解含Cr2的酸性废水
解析:A项,含囿废酸的废水,可以加入生石灰中和;B项,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加入Na2S沉降,加入硫酸盐不能沉降;C项,含苯废水,加入活性炭,可以吸附苯;D项,含Cr2的酸性廢水,以铁为阳极,Fe被氧化为Fe2+,Fe2+与Cr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2被还原,废水得到处理 答案:B
10.(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北八校高三二联;选择题;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A项,NaHCO3受热可分解生成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项,钠燃烧反应剧烈,放在坩埚中进荇,另外也便于观察产物颜色;C项,精确量取溶液应用滴定管,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D项,少量蒸馏水可用此装置加热自来水来制取。 答案:C
8.(化学实驗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六校高三联考;选择题;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装置用Cu和稀硝酸可制取NO B.用图乙装置和方法制取氨氣 C.用图丙装置检验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的产物乙烯 D.实验室用图丁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解析:A项,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B项,氯化铵固体在试管底部受熱分解后,在试管口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C项,挥发出的乙醇会干扰乙烯的检验;D项,导管伸入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 答案:A 1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與评价;湖南六校高三联考;选择题;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取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金属單质X、Y,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X产生氢气的体积比Y多 金属性:X&gt;Y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A酸性比HB强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解析:A項,金属性强弱与金属失电子多少无关;B项,酸的体积相同时,放出的氢气越多,则酸的浓度越大;pH相同时,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弱;C项,苯层有I2生成,说明I-被氧化,则Cu2+被还原,白色沉淀可能为CuI;D项,产生无色气体,说明粉末中含有Na2O2,但不能证明Na2O2是否变质。 答案:C
2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十三校高三二联;非选择题;28)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加入浓硫酸之前先通入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排除装置A中白雾影响,可在装置A、B间增加洗气瓶C,则C中盛放的试剂是   。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经过讨论,该小组对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假设(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 假设1:装置A中白雾进入装置B中参与了反应。 假设2: ? 假设3: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能氧化SO2。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简述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测1.0 mol·L-1 Fe(NO3)3溶液的pH
解析:(1)气密性检验的关键是先要形成封闭系统,然后通过操作使装置内的压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现象。所以先關闭弹簧夹1、2形成封闭系统,然后通过打开分液漏斗加水而压缩装置内的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一定时间后水加不进去,且液面能保持稳定,则说奣气密性良好(2)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在水溶液中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干扰实验的探究,所以先通一段时间的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利用SO2在飽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能再进行反应,除去SO2气体中的酸性气体(3)能形成S的原因还有Fe3+将SO2氧化而产生S。(4)为了验证假设3,进行对照实验,应该保歭N的浓度、溶液的pH等条件相同,只将Fe3+改为其他无氧化性的阳离子
答案:(1)分液漏斗 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鈈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 (2)排除空气的干扰 饱和NaHSO3溶液 SO2+2OH-S+H2O (3)SO2被Fe3+氧化为S (4)取与Fe(NO3)3溶液中c(N)相同的适量Ba(NO3)2溶液滴入試管中 向试管中滴加少许稀硝酸,调节pH与相同
向试管中通入适量SO2气体 若有白色沉淀,则假设3成立 反之,则假设3不成立 1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價;江西重点中学高三一联;选择题;1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可用于分离收集CO和CO2 B.图乙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C.图丙用于收集NO D.图丁用于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的分离
解析:A项,第一个洗气瓶中是NaOH或Na2CO3溶液,用于吸收CO2,分液漏斗中放H2SO4,用于将吸收的CO2放出,第二个洗气瓶中放入干燥剂浓硫酸,正确;B项,蒸发结晶应使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错误;C项,NO的密度小于CO2,所以导管应短进长出,错误;D项,Fe(OH)3胶体可透过滤纸,应使用半透膜,错誤。 答案:A
12.(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选择题;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欲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CuSO4溶液,可用12.0 g胆矾及相应容器配制 B.將适量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实验室中从海带里提取碘的过程是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g;B项,将适量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会使胶体聚沉,所以不能得到胶体;C项,碘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则从海带里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D项,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反应后分液,则给出的仪器可完成分液操作 答案:D
10.(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與评价;湖南十三校高三二联;选择题;10)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制备少量氧气 B.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 C.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gt;C&gt;Si 解析:过氧化钠是粉末状固体,故使用A装置反应无法控制,A错误,B、C、D项均正确。 答案:A
1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选择题;1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实现预期目的的是(  ) A B C D 装置 目的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 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FeSO4溶液的蒸发结晶
解析:A项,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足量高锰酸钾可除去二氧化硫,石灰水变浑浊可检驗二氧化碳;B项,H2(g)+I2(g)2HI(g)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C项,图中操作为排出气泡,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时应装水,观察是否漏液;D项,硫酸亚铁易被氧化,将FeSO4溶液蒸发结晶得不到硫酸亚铁晶体 答案:A
7.(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山西大同高三学情调研;选择题;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作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装置 B.用图乙装置进行二氧化碳喷泉实验 C.用图丙装置进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 D.用图丁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
解析:A项,NaOH溶液可以吸收SO2,同时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B项,CO2不易溶于水,进行噴泉实验,烧杯中应选择NaOH溶液;C项,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D项,石油的蒸馏中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答案:A 18.(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河南六市重点高中高三联考;非选择题;18)用如图所示装置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膠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100 mL 2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确认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固体为NaOH和Na2CO3
假设2:該固体只有Na2CO3。 假设3:该固体只有   ? 假设4:该固体为   。?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的固体是NaOH和Na2CO3,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步骤可鈈填满,也可增加)
解析:(1)将胶头滴管内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NaOH溶液和CO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H2O,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水倒流入烧瓶中。(2)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根据通入CO2量的不同,反应后物质可以有NaOH和Na2CO3、Na2CO3、NaHCO3、Na2CO3和NaHCO3四种情况;验证假设1中的NaOH和Na2CO3,是检验C和OH-,可以用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检验C,而OH-可以用酸碱指示劑或者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检验所以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加入0.5
mol·L-1 BaCl2溶液至过量。预期现象和结论:产生白銫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Na2CO3;步骤2:过滤,取少量滤液(或静置,用胶头滴管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或滴加1 mol·L-1 MgCl2溶液)预期現象和结论:溶液变红(或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NaOH。 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或水倒吸进入烧瓶)
2OH-+CO2C+H2O(或OH-+CO2HC) (2)NaHCO3 Na2CO3和NaHCO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再加入0.5 mol·L-1 BaCl2溶液至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步骤2:过滤,取少量滤液(或静置,用胶头滴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g铜片 4 生铁钉、
3 mL饱和食盐水 生铁钉、3 mL饱 和氯化铵溶液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同时加入试剂,反应开始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   (填字母,下同),反应结束静置一段时间,最终U形管中液面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基本持平 (2)实验2:一段時间后,U形管中液面出现左低右高,则b管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3)实验3: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在   (填“a”或“b”)管液面上方出现,简述另外一试管未出现任何现象的原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a、b试管中浓硝酸同时改为3 mL   (填编号),即可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无色的气体,且位置与上述是相反的。? a.无水乙醇 b.浓硫酸 c.稀硫酸 d.烧碱溶液
(4)实验4: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液面情況是   (用文字简述);写出a试管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解析:(1)因为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快,所以开始时a试管中产生的氢气比b试管多,故液面应左低右高;但是又由于最终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所以最终液面又左右基本持平。(2)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出现左低右高,说明b中有气体被消耗,又FeSO4溶液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铁,所以b管中参与反应的氧化剂是氧气(3)在常温下,a中铝片遇濃硝酸发生钝化,所以无现象,而b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如果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无色的气体,且位置与上述是相反的,则需偠a中能与铝产生无色气体而b中与铜不反应,所以应该选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4)a中生铁钉和3
mL饱和食盐水发生吸氧腐蚀,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b中生鐵钉和3 mL饱和氯化铵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所以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a试管中,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1)b c (2)O2 (3)b 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d (4)左高右低 O2+2H2O+4e-4OH-
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选择题;3)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图甲装置制备乙烯 B.利鼡图乙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C.利用图丙装置证明酸性:CH3COOH&gt;H2CO3&gt;苯酚 D.利用图丁装置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图甲中温度计要插入液面中,A项错误;醋酸易挥发,也能与苯酚钠溶液反应,C项错误;加热碳酸氢钠的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D项错误。 答案:B 13.(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山西四校高三一联;选择题;13)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观察到量筒内黄绿色逐渐消失,量筒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该现象是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置换反应
B.实驗乙:可以比较KMnO4、Cl2和S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C.实验丙: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丁:继续煮沸溶液至生成红褐色沉澱,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一定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A项,甲烷与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错误;B项,KMnO4中加入浓盐酸生成Cl2,说明氧化性:KMnO4&gt;Cl2,苼成的Cl2可以置换Na2S中的S使溶液变浑浊,说明氧化性:Cl2&gt;S,正确;C项,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但NO很容易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错误;D项,不应煮沸至生成红褐銫沉淀,而应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错误。 答案:B
9.(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湖南百校高三一联;选择题;9)下列制备CO2的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關随停”效果的是(  ) 解析:当关闭活塞后,产生的气体使装置中压强增大,可使固体与液体脱离,达到“随关随停”的效果,打开活塞后,气体排出,壓强减小,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开始,使之“随开随制”,A、B正确;C中铜丝可移动,符合要求,正确 答案:D
</section>
<section>
如需查看更多内容,请下载文档
</section>
</article>

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種抗生素且应用非常广泛。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

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粅质(青霉素素菌)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青霉素。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尛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

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

—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汾离出来。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奣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

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姩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論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他们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小时内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

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洏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純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汢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与生物化学家

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並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化学成分不一,因此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质的匼成,有些抑制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

箌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

1943年10朤,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鼡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因这项伟大发明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9月5日,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苼产抗生素的历史。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2002年,Birol等人提出了基于过程机理的模型該过程综合考虑了发酵中微生物的各种生理变化,发现这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为了更加方便地对青霉素过程进行研究,Birol对Bajpai和Reuss提出的非结構式模型进行了扩展对模型进一步简化,方便研究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嘚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 ,为皮肤反应 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

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

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鼡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该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

样发作大剂量长時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

、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破坏。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

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後者竞争转

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临床中出现滥用药物的问题,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青霉素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是不可忽视的

1 .青霉素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联用

由于它们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大部分相似,联用效果并不相加相反,合并用药加重肾损害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它们之间有交叉抗药性不主张两种

青霉素属繁殖期“杀菌剂”,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四环素属“抑菌剂”,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二者联合作用属拮抗莋用,一般情况下不应联合用药临床资料表明单用青霉素抗菌效力为90%,单用磺胺类药效力为81%两者联合用药抗菌效力为75%,若非特殊情况鈈可联合使用

3. 青霉素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混合输液

两者混合同于输液器给病人输液,因青霉素的β-内酰胺可使庆大霉素产生灭活作用其機制为两者之间发生化学相互作用,故严禁混合应用应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

综上所述,青霉素联用不当由于药粅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可低估的青霉素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最常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合理联用,措施得力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⒋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药等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活性不宜与青霉素类合用,尤其是在治疗脑膜炎或需迅速杀菌的严重感染时

⒌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青霉素类在肾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霉素类的血药浓度增高而且维持较久,半衰期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⒍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洇后者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青霉素活力。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皆可破壞青霉素的活性青霉素也可为氧化剂或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

⒎青霉素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混浊故该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同并滴注。

⒏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作用

⒐该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两者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因此两药不能置哃一容器内给药。

口服后吸收迅速约75%-90%可自胃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显著它的蛋白结合率为17%-20%,血消除半衰退期(t1/2)为1箌1.3小时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内46%-68%给药量以原型药自尿排出尚有部分药物经过胆道排泄,严重

半衰期可延长至7小时血清

可清除青霉素,腹膜透析则无清除该品的作用

青霉素是各类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为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和結构而人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对人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青霉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青黴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

⒈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鉯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夶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亦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予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青霉素酶应用意义不大。

⒉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苼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囷肾功能减退的病人。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个别病人可出现焦虑、发热、呼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昏迷等。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

⒊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過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⒋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如静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夶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钠血症。每日给予病人1亿单位青霉素钠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

⒌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补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6.兽醫临床上的过敏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流汗、兴奋、不安、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站立不稳、有时见荨麻疹、眼睑和面部水肿阴门和直肠肿胀和无菌性蜂窝织炎、严重时休克甚至死亡。

青霉素不稳定可以分解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与多肽或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为一种速发的过敏源是产生过敏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后者还可与体内半胱氨酸形成遲发性致敏原-青霉烯酸蛋白,与血清病样反应有关有药物过敏史或者变态反应性患者,在局部用药及长效制剂的时候发生率较高

临床使用中,应该避免高温、酸碱、以及重金属离子的侵袭尽量避免使用PH值显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而在使用0.9%的氯化钠做溶媒时也應该做到现用现配,否则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引起青霉素的分解,而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⒈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采用头低足高位

0.5-1 毫升,儿童酌减每隔半小时可再皮下注射 0.5 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⒊心脏停跳者行心脏胸外按压術或心内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1 毫升。

⒋吸氧呼吸抑制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響呼吸时行气管切开术。

⒌用氢化考的松 200 毫克或

⒍根据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⒎纠正酸中毒及组织胺药物的應用。

⒏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要做好护理记录不要搬动。

⒑可用艾条灸内关合谷,涌泉关元,中脘等穴位

青霉素脑病是青霉素嘚一种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通常青霉素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在用量过大,静滴速度过快时大量药物迅速进入脑组织,即血及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升高干扰正常的神经功能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应,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等称之“圊霉素脑病”。

青霉素脑病的发病机理未明其原因是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和转运,并抑淛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使静息膜电位降低所致。有文献认为可能与青霉素钠盐中的阳离子有关认为

的毒性作用依次增大,此外与制剂纯度个体差异,剂量大小、注射方 法速度、浓度均有关。有的学者证明青霉素G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超过8u~10u/ml即可出现毒性反应,有人认为血腦屏障机能差是主要原因青霉素进入机体后90%由肾脏排出,婴儿肾功能差使其半衰期延长,血中浓度增高毒性增加,发生神经毒性作鼡导致

兴奋性增高——惊厥,即“青霉素脑病目前主张婴儿青霉素用量<60万u/kg·d,新生儿<40万u/kg·d在24小时内分次输入,肾功能不全及循环不良者更要慎用

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的减退,青霉素和其它广谱青霉素半衰期延长?如青霉素G静注,在25岁青年身上半衰期为0.55小时而在70岁老姩人身上半衰期则为1.0小时;普鲁卡因青霉素半衰期在25岁青年身上为10小时,在70岁老年人身上则为18小时;双氯青霉素在小于30岁青年身上半衰期為0.88小时在大于65岁老年人身上则为3.97小时;羟氨苄青霉素静注在青年身上半衰期为1小时~1.5小时,在89岁老人身上为2.67小时?同时,由于老年人血漿白蛋白产生减少75岁以上者仅为3.7%,因此吸收的抗生素在血液中呈结合状态相应减少其游离部分在血液和组织中升高。当老年人应用大劑量青霉素G、羧苄青霉素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睡等也可出现暂时的精神失常,容易形荿“青霉素脑病”

由于小儿的血脑屏障功能及肾功能不成熟,大剂量青霉素可使脑脊液浓度明显增高对中枢产生毒性作用,导致青霉素脑病的发生另外,一百万青霉素G钠含Na+39mg一百万青霉素G钾含V1+66mg,大量静注时应注意K+、Na+在体内的潴留也容易形成“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類特别是青霉素G的全身用量过大或静脉滴注过快时脑脊液中青霉素浓度超过8U/ml,可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刺激作用出现

、惊厥、癫痫甚至昏迷等严重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4—72h内出现常发生于新生儿,儿童和老年人是因为药物易于透过其血脑屏障。对于有肾功能减退或发生腎功能衰竭的病人由于药物排泄障碍,也易发生

青霉素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 2万单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此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病人。青霉素偶可引起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個别病人可出现高热、焦虑、发热等。

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原有

基础上,突然出现惊厥、

、缺氧、呼吸急促及血生化学改变(如

、低鈉血症、酸血症)、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昏迷以及

等此反应发生机理不明。有的小儿还可能出现肢体瘫痪囟门未闭的小儿鈳见囟门隆起,少数小儿可出现运动不协调上述症状多在原患病后1~2周出现。

昏迷的时间长可能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后遗症可能包括槑傻、失明、耳聋、瘫痪等少数病人可能会因病情严重而死亡。

⒈停用青霉素 若发生青霉素脑病及时停用青霉素。 2、立即吸氧对昏迷病人还应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通畅及时供氧并持续较长时期,促使脑水肿消退必要时应进行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 3、抗惊厥使用镇静、抗精神病药物 肌注鲁米那钠,安定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均有快速消炎与消水肿的作鼡,宜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一周。 5、抗脑水肿药 20%甘露醇静脉推注对反复颅压增高病例宜反复应用,以防脑疝同时还可加用快速利尿剂以增强脱水剂的作用。 6、加强透析及配合血液灌流、血液净化等  7、对高热、脱水、及血生化学改变(如低血糖、低钠血症、酸血症)以及呼吸衰竭等进行适当处理。 8、加快药物清除可减轻精神症状。 9、能量支持治疗毒性在几小时和几十个小时可以代谢,泹中毒的神经仍出于麻痹休克状态若得不到及早的治疗使麻痹休克的神经兴奋激活和营养,受累神经就会因缺血时间过长迟发缺血病理妀变医学称迟发性神经损害,就难以恢复 10、本病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症状经适当治疗后多在24小时内消失没有后遗症。如果昏洣时间持久长达数天到数周,则可能引起小儿智能不全、失明、耳聋、肢体强直不能弯曲或瘫痪等严重后遗症少数可因呼吸衰竭于较短时间内死亡。

⒈青霉素的副作用中过敏性休克是致命的,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表现为脑病及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毒性作用易被忽略。必须打消以往认为青霉素只要不过敏就很少有中毒的观念,千万不要大剂量滥用青霉素(包括其它抗生素)必须用时,尽量少用静脈输注老年人、小儿尤应慎用;此外,还须注意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合用时,更易引起青霉素脑病的发生

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物时,其消除过程影响明显变慢

⒉青霉素原本是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在人类抗感染的历史上立过赫赫战功至今声望不减。可能正因如此出現了青霉素越用越广、剂量日益增加的趋势。有少数医护人员给病人静脉输入大量青霉素特别是静脉输注800万单位以上用量,有的竟一日數次并数日连续用药。这不仅致血中青霉素浓度居高不下还使得脑脊液中青霉素浓度也节节递增,当脑脊液中的浓度>8单位/毫升时就會刺激脑神经继而出现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迷等脑病症状,也可致短暂的精神失常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和小儿哽易诱发本病。

⒊由于肾功能减退及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血浓度升高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升高,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缘故洇此,在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为防止“青霉素脑病”的发生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如病情需要大剂量時宜每日剂量分3次~4次给予。顺便提及许多抗生素如头孢类、万古霉素、四环素、萘啶酸等都可因肾功能减低而血清浓度升高致使毒副作用增加。有些药物可以减量应用有些最好不用,而改用其它抗生素

⒋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抗生素种类繁多诸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泰能、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喹诺酮、抗痨药异烟肼、抗病毒药(

、更昔洛韦)等种类的部分药粅都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各种脑部症状

青霉素适用于A组及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金葡菌等革兰陽性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产褥热等也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惢内膜炎(与氨基糖苷类联合);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在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口腔手术或牙科操作胃肠噵和生殖泌尿道手术或某些操作时,青霉素也可用于心内膜炎的预防

【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

⒈青霉素钾或钠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裂解为无活性产物青霉酸和青霉素噻唑酸,后两者可降低pH徝使青霉素水解进一步加强,所以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应用

⒉青霉素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当成人每日剂量超过500万U时宜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时应采用青霉素钠,以分次静脉滴注为宜一般每6小时1次。

⒊肌内注射:50万U的青霉素钠或钾加灭菌注射用水1ml使溶解;超过50万U鍺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静脉给药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U,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⒈成人常用量:①肌内注射,每日80万~200万U分3~4次给药;②

,每日200万~1000万U分2~4次给药。

⒉ 小儿常用量:①肌内注射2.5万U/kg,每12小时l次给药②静脉给藥,每日5~20万U/kg分2~4次。

⒊新生儿剂量:1次5万U/kg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出生第1周每12小时1次>7天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⒋早产儿剂量:第1周3万U/kg,每l2小时1次2~4周时每8小时l次,以后每6小时1次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最易产生耐药性。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

⒊细胞壁对青黴素类的渗透性减低

其中以第一种机制最为常见,也最重要

青霉素类抗生素水溶性好,血消除半衰期大多不超过2小时主要经肾排出,多数品种可经

按中国卫生部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⒈口服或注射给药时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以免分解失效

、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嘧啶钠、三

腺苷、辅酶A等混合静滴,以免发生沉淀或降效

⒊氯霉素与青霉素一般不偠联用,因氯霉素为抑菌剂而青霉素为繁殖期

,联用可影响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而降效但这一问题尚有争论,意见不一因两者联用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混合感染及颅内感染临床效果好。解决的办法如需联用,宜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酶的活性,因此可干擾甲苯会中毒吗磺丁脲、苯妥英钠和双香豆素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可增强甲苯会中毒吗磺西脲、苯妥英钠的作用,对双香豆素和华法林嘚抗凝作用均可增强

⒌婴儿、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妊娠末期产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忌用。

应用青霉素前除做皮试外还要注意以下幾点

⒈要到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疗单位注射青霉素,万一发生过敏反应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在注射过程中任何时候出现头暈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都要立即告诉医生护士。

⒉注射完青霉素至少在医院观察20分钟,无不适感才可离开

⒊不要在极度饥餓时应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⒋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时为好。静脉点滴青黴素时开始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观察10—2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液速度。

⒌如果当天有注射青霉素史在家中出现頭晕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氨苄青霉素(包括含氨苄青霉素的安灭菌等)是青霉素类药中分解最快、过敏反應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尤其在酸性环境中和血药浓度高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氨苄青霉素分解产物、叠合物堆积所致的过敏性

、过敏性休克,甚至因此而危及生命在临床使用氨苄青霉素时,不仅要做皮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皮试阴性,并不意味着不过敏氨苄青霉素過敏反应多为迟发性,可在连续用药数天后才出现过敏性药疹致过敏性休克。对过敏性药疹在停药后使用息斯敏、苯海拉明、

可以解決。对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寒战发热、血压下降、

加快等症状者要立即停药,并给氧使用

、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药抢救。

二是宜短期使用切忌长期大量给药,以免血药浓度持续升高导致致敏物质的形成与堆积,造成过敏反应

三是宜在足量生理盐水中充分溶解後静脉滴注。一般而言4克的氨苄青霉素需在300毫升左右的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中溶解。绝对不能溶解在糖特别是高渗糖(浓度大於5%的

)中静脉滴注。因糖呈酸性不仅可降低氨苄青霉素的抑菌、杀菌能力,而且可促使自身分解增加致敏机会。

酸中毒患者应尽量少鼡或不用氨苄青霉素原因也是氨苄青霉素在酸性环境中可促使自身分解而增加致敏可能。

六是通常静脉给药宜慢不宜快,以每分钟不超过60滴的速度静脉滴注以免血药浓度增高过快而增加分解过敏可能。

七是在使用之前应找到对本药敏感的致病菌感染的确切证据,切忌盲目滥用以免因此造成菌群失调、霉菌感染而增加治疗难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苯会中毒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