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与“听君一席话胜,胜读十年书”意思相近的名句



你对演讲这两个字如何看待?是初中时的“国旗下的演讲”?还是大学时的校长训话?还是工作之后固定时段的打鸡血的心灵鸡汤?或许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对公众演讲总是有一种内心里的抗拒,更不要提花时间去特意听了。然而,在这个年代,却有人仍然相信演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分享,不是替代,而是激发。这个叫“一席”的团队邀请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以30分钟讲座分享他们对这个世界见解、体验和对未来的想象。他们的演讲不论现场还是线上都获得了可观的受众,而一席所引领的模式,也正在影响甚至改变新一代中国人获取知识和观念的渠道。

在我们评选这个榜的所有受访对象中,“一席”恐怕是最特殊的:他们不仅婉拒了我们的采访,甚至他们的网站上也没有像别的创业团队一样放着大量花团锦簇的通稿和宣传材料。他们认为,关于“一席”最好的故事,就是那些在“一席”里发生的故事。因此,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选取了“一席”中三个演讲及他们的推荐语放在下面。看完这三个演讲,我们相信,您自然会了解,我们选取他们的理由。


方励《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

这个演讲获得了一亿次的播放量。

方励是一席的第233位讲者,白天干科技,晚上干电影,贪玩到舍不得睡,方励活出了两倍的人生。他在来一席之前特别抗拒在公众面前演讲,在十多个小时的畅谈和沟通,他觉得应该相信这个平台,跟年轻人聊几句心里话。

“当你意识到你的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惜命,惜命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拿来养生,是拿来折腾的。”

“人生假如是一个苦海,我就是个小舢板。但别忘了,老子自己是船长,什么时候抛锚,什么时候起航,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我说了算,哪里是彼岸,只有我自己知道。”

第163位讲者—老树画画一直很神秘,在微博上po了大量新文人画,配几行打油诗,时而睿智时而顽皮,看了让人哈哈大笑又能自己琢磨一会儿。

他在一席的演讲基本是即兴。上台前听了前一位商业类讲者的故事,他有点儿不同意见,就把前几天准备好的内容全盘推翻,重新讲了一个“教大家怎么不做事情”的话题—《做一个梦》。

“我对成功两个字我高度怀疑,什么叫成功啊?莫名其妙,这个词我觉得太恶劣了。让多少人,当然有成功的就那几个,多少人就死在成功的路上了。我就在家里躺着行不行?爹妈生我容易嘛。

不能为外边所有的东西,那种公共的话语,把我们通往自己的内心引诱出去,然后流浪在路上,不要有那么多的暗示。”

“我们过去那么多主义、那么多东西把我们塑造成一种共同的集体人格。我们的所有的判断都是由别人赋予的,我们自己没有标准,我们自己没有对自己的自觉,这个特别要命。”

蔡朝阳《以自由看待教育》

推荐语:蔡朝阳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每天都能见到的,那个面目可憎、言语乏味的中年男人”,他在一席从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出发,谈了对教育和自由的思考。

“在这种教育之下,他们就变成了这种人,除了学校单向给我们灌输的价值观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跟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也有关,我们多数家长,他总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的核心就是一个词:服从。”

“教育就是灰堆里的豆子,它本身毫无意义,但是它却能够耗去我们最好的年华与最活跃的能量,磨损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不能去从事那些真正需要创造力的事情。”

“在我年轻的时候,那些告诫我靠你一个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人,其实他们弄错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靠我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我的诉求仅仅是我想做一个不被世界改变的人,改变世界是一种示威,我们示弱,不想改变世界,不想被世界改变,这是一种示弱。”

点击“阅读原文”,里面有单读在赞赏平台的耐心礼物:

这位朋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说,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不能随便滥用的.要想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你就必须先有十年书的基础,有一定的积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就是听圣贤给他读十年书也不会胜过一句话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君一席话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