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不推荐华师呢

0

1、《中国文学史》by袁行霈。还有另外好几版的,我只支持袁行霈的,因为他的措辞非常精美,每个章节都像写论文一样,虽然很多没有分条列举不利于复习,但是对于中古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里面许多经典章节我都有反反复复看,尤其是通过历年~~分析出的几个非常容易考的考点,名著如《儒林外史》、《红楼梦》,人物如陶渊明、白居易等(虽然这四个今年都没考到,但是不代表考的可能性不大,而是最后老师把侧重点放在了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上,所以让很多像我一样喜欢分析历年~~的学生大感失望,但是你分析总结出来的数量越多,最后考到的可能性肯定就越大,比如这次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点就被我猜中了)。
     这本书如果不是中古专业的学生,建议大体看一遍之后,就开始做笔记。

2、《现代文学三十年》by钱群里。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和袁行霈的“中和”之美相比,这本书就完完全全是一本非常具有个性的论文集子,因为编者众多,所有风格也很多样。但是这本书非常不适合备考,所以你可以当作课外书籍阅读它,把主要章节折起来,复习的时候反复看看,其他时候还是用你整理的笔记来进行有条有理的。    这门课是和当代文学史一起考的,感觉华师的老师侧重点在现代文学上,所以如果要复习的话,这门课一定要用更多的时间!我觉得老师这样出题的原因也在于现代文学的名家更多一些,例如鲁迅、茅盾、沈从文等,这几个是我一直反复查看的重点人物,还有现当代文学里面都出现过的孙犁、赵树理,孙犁考过了,那么赵树理就成了重点中的重点。2016年让人大吃一惊,老师出了一道“谈谈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特征”,应该是让很多人懵了,先不论性灵了,就说徐志摩,应该很少有人会把他当作重点复习,不是因为他在文学史的地位不够突出,而是描写他的篇幅实在小的可怜,而且书上也没有出现“性灵”这个字眼,那么老师如果硬要这么考,只能有一个条路走——临场发挥。我后来想了一下,老师这么考也不是没道理的,毕竟出了两道基础的题目(屈原和哈姆莱特),老师眼里这等于是送分,单纯有基础还不够,还要选拔出优秀的,所以出了这道题,让专攻基础而忽略课外延伸的人吃了亏。

3、《中国当代文学史》by王庆生。这本书注意要买两册版的,买了一卷本的,结果吃了很多亏,所以这里提醒学弟学妹一定不要买错,两个版本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当代文学史的内容非常庞杂,这本书我是自己做的笔记,而且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来的,后来做到中途我实在是太累了,于是把每个章节不太重要的人物及作品都忽略掉了,只捡重点记录,事实证明我早应该这么做,因为当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是放在一起考的,两本书加起来考35分左右的内容(如果没记错),1个名词解释+1个简答+1个论述。所以当代文学至多考两道题目,一般都是出在简答和论述。这本书因为知识点非常多,所以只可能考得泛,不可能考得深,比如2015真题“谈谈你对红色经典的看法”,这看上去有点偏,但实际上有一定的开放性,你只要大略看过革命历史文学这一章节,就能说出些东西来;再比如零几年考过的“先锋小说”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章节里面的重点内容,直接记诵就可以。


     这门课对比现代文学史,不需要有太多延伸的知识,只要把该记的重点把握,我相信是没问题的!

4、《古代汉语》by郭锡良。这本书也是分两册,复习重点在第一册,这次的“平水韵”出在第二册,考倒了一堆人,我也不会,但这个分丢了也不可惜,这属于是大家共同的盲点,但事后你一定要对这个引起注意,在复习的时候最后能自己整理出所有的名词解释来,一般这门课想要考偏,只会在名词解释上下功夫。    这门课我是最早开始动工的,我文言文基础一般,高中喜爱文言文所以看完了一套《古文观止》,看古文对我来说不算一种享受,但是是我爱上中古专业的一个基础,如果文言文的基础不打好,对你将来的专业研究也有影响。如果你的本专业不是中古,你可以考虑只看每个大章节后面的知识整理,另外还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古代汉语》的名词整理,除了郭锡良版本的,还可以搜索一下王力版本的,两者结合起来自己整理一套笔记,方便最后复习的时候记诵。
    这门课我觉得只需要死记硬背,是非常容易攻克的一门!最后我复习都是用的我自己编的一套小册子,非常轻盈,最后考的内容除了平水韵以外都被我命中,因为这门课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出来出去也出不出花样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