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诗歌是古人创作古人力气大还是现代人人的诗作有吸引感,贴近人生?

“让我们去看烟火好吗?去,去看那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如何在现梦境…” ——席慕容《请柬》

诗歌,是一种诗意的氛围,展示着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主张白话文写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灵活自由,没有了格律的约束,诗歌的门槛降低,我们似乎到达一个人人为诗的年代,诗歌泛滥质量却上不去,那么,爱好诗歌的我们该怎么样为诗呢?

我们得明确一点,不管“诗歌带着镣铐跳舞”还是自由的抒情写意,她必定要有节奏和美感。诗才能为诗。

诗歌创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有哪些创作的技巧和原则?如何写好一首诗,如何懂诗意,会创新?

本篇文章从诗歌创作的基本步骤和几个注意事项入手,浅薄的探析了诗歌创作需要留意的一些方面。

一 、选材选材,就是写什么,诗歌创作素材的选取,是由诗人受到诗意的触动进而选择的某个景物或某件事情为基础的创作材料。万物都具有诗意,只是有的人能够轻易发现诗意,感受诗意,而有的人却不能识别。

那么什么是诗意呢?是以诗人关于某件事情或某段语言的联想,既美好又遥远,从概念上来说,诗意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包含和吸收,并由此引发诗人美好而深刻的联想。比如一个诗人看到一幅画,在大众看来不过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感受到诗意的诗人则能够看出半个人生,能够看到生命水的涌流,其实是诗人把画作,用自我感受和联想的方法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

所以诗意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熟悉的,平凡生活中具体而熟悉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是诗人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把平凡具体的东西写出了超越事物本身的价值。

二、 形式选材之后就要确定是的形式,诗的形式有很多种,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无言、七言、八言… 是讲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古体诗形式,还是选择长短不一,形式主义多变的现代诗。是值得思考的题材问题,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形式也是诗的一部分,只有选好形式,才能把诗歌创作的才思用意向凝聚起来,构成意境,进而触动读者心灵,以求达到诗歌的效果。形式是诗歌区别于散文和小说的重要特征,一首好的诗歌,选好形式很重要,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以古体诗形式,写出诗人恣意豪放的人生况味,以个体情思的奔放洒脱折射着大众对自由奔放的渴望,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又比如,郑愁予的《江南》,“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采用现代诗灵活多变的形式,写出温婉思念的愁绪,令人动容。

如果交换一下形式就可能写成四不像。所以说,开始写之前要确定好形式,至于怎么确定,要根据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的抒发需要来确定了。

三、初衷决定怎么写之后,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写的意义在哪里?一首诗没有情感是难以打动人心的,就像西方的史诗,多长篇大论的叙事,而我更中意于短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短诗,譬如顾城的诗,泰戈尔的《飞鸟集》等等,我认为真正的好诗,以情动人,所以在决定好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我们应当明白自己为什么写,写的初衷是什么。

四、构思 对生活广度与深度的观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构思,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构思艺术形象,使之高度凝练,足以概括生活某方面的艺术,能够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必须要不流于俗,懂创新,有个性,构思是一件发现诗意的脑力活动。

最普遍的构思方法是吸引力法则,当你想着一件事时,或者这件事的某个方面时,关于这件事的意象,材料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你的脑海。甚至有无数个想法汇聚在一起,是人经过对这些想法的筛选,融合,在成诗,就是吸引力法则下的构思,也是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五、灵感灵感是什么,灵感是一闪而过的瞬间顿悟,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情感在偶然间的碰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灵感就像星星之火一样,是诗歌创作中的精髓所在。灵感的来临需要长期的生活体验,细致耐心的生活观察。积累和经历达到一个值后,灵感就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来临,古人有“掉书袋”的做法,时时刻刻将纸笔带在身侧。就是为了防止灵感来临时手忙脚乱,而笔墨随侍在侧,随时随地都能记下偶然得来的灵感。

所以灵感是在生活经历里思考得来的。譬如海子诗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若非诗人生活阅历积累,长期构思与灵感闪现,也不可能得到佳句。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在平凡清静之地,积累生活阅历,捕捉诗意灵感,既诗人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六、感悟感悟由心而发,由生活触动上升到内心深处。有所体悟,是感悟的一大表征,感悟,即有感有悟,感由客观世界观察细致而来,悟是心灵升华。渐悟和顿悟都是心灵感悟的一种。要得到感悟,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诗人好的眼光决定了诗歌创作的高度。一个诗人要得到感悟,必须要回到纯净的心灵,只有纯粹的心灵才能对外界的触动而敏感。譬如“温饱思淫欲”,诗歌创作是一种意识流的行为,纯粹的心灵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通过自省回到纯粹,通过思索回到纯粹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诗人敏锐的眼光透过生活表象而得到的感悟的多少,是区别诗人精神富裕程度的重要特征。

体验是对语言活动的领悟,第一种是诗人在写诗是有如神助,灵感和才思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这灵感和才思能不能为读者所领会和接受就是考研优秀的诗者的标准之一了。第二种,诗人在创造时的时候也被时所创造,写诗不仅要占据时间精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外,诗意总是充斥创造者的心灵,给创造者美的体验,影响甚至改变创造者的价值观,一首好的诗歌写到一半,创造者会根据诗意的发展方向来写诗,因为审美的方向一旦确立并让创造者得到审美体验的话,使得创造者就成了诗歌本生。诗引领诗人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创作。

八、 诗歌创作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简约,简约就是要使诗歌的语言删繁就简,争取精良且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例如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寥寥几字就勾勒出了不得意,生活艰辛,风餐露宿的诗人形象。类似的还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感怀天下苍生,人世苍茫图景流露字里行间。言简义丰,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余地。

2、留白,留白原指在国画中让部分空间不着墨而保留本色的一种绘画方法,以求达到“无笔墨处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中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不同于国画讲求笔墨疏淡,诗歌的留白讲求炼字、琢句、煅意。

如同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处处花开淡墨痕。”中对花开墨痕意境的锻造;或者是“才上眉头,又下心头”对愁绪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关于愁绪的许多想象,诗人是在思念什么,人在何处,无计可消是为什么?

3、含蓄,做诗贵曲,诗歌创作要引而不发,把意义藏在话语里却又不直接点明,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诗歌显得高深晦涩,而是给读者留下独自体悟的空间,天下文章一家亲,诗歌不似说理文,把道理透彻的剖析呈现在眼前,反而,诗歌更需要含蓄,营造朦胧的意境。有时候多重意境更体现出诗歌创造者的高超功力。诗意若影若现在字里行间,虽然没有点明,但大家都心中了然而心照不宣了。例如“曲径通幽”一说,含蓄的诗歌就像一条小径,意境却幽深广阔,人只可管中窥豹,领会一部分的精妙。

4、嫁接,是语言强化的一种方法,把意象用嫁接的方法,继而产生新的意象,比如衔着红玫瑰的蛇、载着愁绪的舴艋小船等等,把市局的定语,谓语互相嫁接,或者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去嫁接深奥抽象的事物,来把思想形象化,生动化。或者用移觉的手法,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用通感的手法相互嫁接,是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但是这只是一种创作手法,真正的诗句要有感而发,如果过分追求诗歌技巧,诗歌只会流于生僻晦涩,不能雅俗共赏。

5、视角,诗歌创作的视角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以我观物,这种视角最为直接也最为普遍,但常常流于表象。第二种,以我观我,这是一种自我关照的创作方法,以我为起点出发,又以回归自我而结束。这种方法抒发自己的感情最为淋漓尽致。第三种,以物观物,情感回流具有层次感。第四种,以物观我,这种方法造成的空间差距,最有可能形成艺术感。

6、自然,这是一个有关美学的问题,诗歌创作过程中免不了推敲和修饰,但技巧的过度和反复利用又会弄巧成拙。是诗歌失去审美的性质,变成毫无艺术和美感的堆彻品。一首真正的诗要浑然天成,即极尽技巧之妙而又看不出斧凿的痕迹,仿佛一块诗意的天然美玉。

7、独创,独创讲的是诗歌要有个性和味道,现在的诗人变成里职业的写手,诗意不断模仿和重复,创作单调乏味,人人都可以写诗,而又写不出真正带感的有新意的诗。想象一下每天对着的都是被用烂了的意象堆彻出来的相似情感,容易造成审美上的疲劳,甚至产生厌烦。其次诗要切忌无病呻吟,要有味道。一首值得品味的诗要有自己的思想,要耐人寻味。做到以上几点,诗才可以初步为诗。



你好,欢迎关注檐梦,在读中文系本科生,写生活、写感受,也写小说和诗。

由200多名学生组成的江苏省淮安中学诗词文学社,竟然创作出200多首令人赞不绝口的诗词。这一成绩的取得受益于淮安市淮安区“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有效开展。当下,淮安区开展诗词教育的学校不仅淮安中学一所。

淮安区是淮安市最早获得“中华诗词之乡”的文化名区,也是名校众多、人才济济的教育大区。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2017年以来,淮安区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稳步推进“诗词进校园”工作,为孩子们的未来人生植入诗意。

淮安区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有效融入诗词内容,着眼于打造诗词教育品牌,让诗词进校园工作开花结果。区教育局工会主席孙青认为:“诗词进校园工作主力军是师生,着力点在校园,主阵地在课堂。在校园课程体系中,应有效传承中华诗词文化,这是新时期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周恩来红军小学校、新安小学、楚州实验小学组织力量编写了校本教材《亲近经典》,并广泛搜集《千家诗》《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学记》里的重点内容,结合学校红色主题特色,搜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经典诗词,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诗词吟诵比赛、书写比赛。除此,还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分散到每周“周末乐园”里,将歌颂家乡、歌颂时代、歌颂大好形势的诗作介绍给学生,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诗词并不神秘,诗人就在眼前。

目前,该区多数学校以诗词教育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充分利用相关节日和纪念日,开展诗歌背诵、格律诗创作、诗词绘画活动。结合扫墓、植树、踏青、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开展诗歌创作,努力培养学生爱诗、读诗、写诗、赏诗的兴趣。部分学校积极参加“淮安区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并获奖。

开展“亲子诗词”活动,发动学生与父母亲人一起诵读熟记经典诗词,交流阅读心得,共享诗词乐趣,打造“诗香家庭”。

宋集中心小学每周两次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以省级少年宫为平台,按班级组织经典诗文诵读。

宋集中学把诗词与书画相融合,在校园设立诗词走廊,在班级设置诗词角,成立青年诗社,定期开展诗词吟诵和创作,激发了师生学诗写词兴趣。

席桥中心小学诗社中有学生100多人,教师20多人,注重培养诗词小名星,以亲子共读助推诗香家庭创建。

仇桥中学经典诵读荣获该区第一名并参加市级比赛获得第四名,博里中心小学、施河中心小学、实验中学师生不仅做到读诗、学诗,还能积极投身诗歌创作,涌现大量校园诗歌作品。

淮安区为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诗教工作、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意见》精神,区教育局、区诗词协会联合对全区各乡镇中心学校、区直(民办)学校“诗词进校园”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业绩、抽查走访等方式进行。

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运河文学报》总编辑于兆文认为:“全区诗教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诗教工作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已经初步呈现,已让人看到诗词文化在儿童中传承的无限希望。”

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周学俊对淮安区诗词进校园工作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从文化传承、文化担当的高度,号召将诗词“百千万工程”同“诗词进校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开创全区诗词诗教工作新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力气大还是现代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