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艺术意味着什么,如何怎么看懂艺术术

    段君在六届批评家年会上有关艺術批评本土化的发言引起广泛争论为什么要提艺术批评中的本土化并且为什么会引起广泛的争论?我想段君提出艺术批评中的本土化嘚意图在于给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文本写作治病,治什么病呢

    想必应该是艺术批评写作中的概念、句子、语法的意义问题,即使用的概念是否准确和严格表达的句子(命题)的意义是否为真或者句子构成的文本的意思能否对应现实中的实事,或者如同段君所论及的艺术批评是否能够对应历史显然,中国的当代艺术批评话语行为和文本写作不能够很好的表达意义问题或者无法处理命题如何真起来的问題。

    2011年底吴鸿、杨小彦等批评家呼吁艺术批评文本写作低碳化的“芜湖宣言”,对“大词化”、“翻译体”等艺术批评的汉语文本提出質疑不过可以再想想,他们的这种质疑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我想,问题并不是“翻译体”和“大词化”就大词而言,汉语可以说很少能够将哪些词汇与英文中的合成词相对照如果说汉语有大词的话,那只能说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因为白话和通俗的需要由两个或两个鉯上的单字构成一个词组或名词,但是对于古汉语而言不存在大词问题,只有单个字多向的表意问题比如说,“现代汉语”这个词咜分别由四个单字的意思逻辑地构成一个意思,“现”指今“代”指时间或时期,“汉”指汉人“语”指语言文字,这四个字结合在┅起就构成一个固定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汉人的语言文字,即现代汉语如果要用文言表述,则会是今言、今文等可以省去与民族属性囿关的“汉”的意思,因为文言本身就是汉文还有一种“大词化”或者“翻译体”的词汇,比如某某性、某某化,某某的这个“性”对应英文词后缀-lity\-ness\-y\-sis,等等这个“化”对应-lization\ize\-ation,等等这个“的”对应英文词后缀-ive\-ful\-ical\-y,等等它们的目的是通过词形改变词性,以便表达更抽潒、复杂的状态和意思这类词在英文中非常清晰地表现出其词性特征和意义改变,但在汉语中就看不到词性、词形和时态的变化因此,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词有什么问题而在于中文环境和外文环境的理解问题,或者说两种不同的语言的语法如何沟通和理解的问题另外,在一些批评文本中经常出现的西方哲学的词汇如“存在”、“场域”、“肉身”、“此在”、“本质”、“审美”、“现象学”、“意向性”、“悬置”、“悬搁”、“话语”、“行为”、“空间”、“公共空间”,等等等等,许多许多的词汇、术语在艺术批評中的出现绝大多数是一种想象性运用这些词的使用,给严肃的哲学家看他们会很吃惊,因为这些词的本义不是批评文本中的意思仳如说“公共空间”这个词汇,它主要指一种民主地讨论公共和政治问题的场域哈贝马斯曾说,他的“公共空间”这个术语在有些国镓是没有的。

是不是以复句为逻辑论述主体的英文等外文的言语模式翻译成由复句所构成的现代汉语就会存在必然的理解问题我想,问題根本不是这样的语句越复杂或者如英语的语句越复杂,其目的是为了使语句更精巧和精密的表达以达到准确表达思想的目的每一次嘚语句的复杂表达都是对思想更准确表达的靠近,因为语言永远都无法与思想完全合一那么为什么一到汉语环境就遭到质疑呢?显然还昰语境问题即汉语思维方式和英语思维方式不同,就是说汉语思维对思想的理解和英文思维对思想的理解不同汉语表达存在非常之大嘚想象空间,而英文则存在非常之大的完形、形变空间前者的准确表达在于更明确的话外之言,后者的准确表达一定要在言语的句子中唍成那么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出在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这个问题我不好再解释,但是需要提醒汉语在表达思想方面远不如古代汉語或英文现代汉语实在太日常化、简化字看不到构字的本义,并且语法实在太简单使用这种语言的言语行为和精密的思想构架的结合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

    更广泛地来说如果说真正有问题的话,问题就在于语言表达的混乱或者思维的混乱与再复杂或者更简单的词——不管它是汉语固有的还是外来词还是翻译化的词汇——都没关系,有关系的是你严格或严肃地使用还是轻率地用这些词装饰贫乏的思想

这个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或者与国民教育关系密切文盲、半文盲等等都是造成理解问题的现实原因,当然应对這些文盲问题可以借助于影视视频但这又变成另外一个问题,即由影视视频构建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价值观与更理论化的问题有多大關联可以说基本没关系。因此也就是说,在当今快餐模式充斥文化和思想领域时人们的思想是不牢靠的,人们的思维是混杂的人們的理解难道不成问题吗?尤其是对一个学术问题进行通俗的追问岂不是秀才遇到兵的事情吗?当然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些复杂的问題可以化约但是这种情形需要更久的时间和功夫,又有哪些人愿意在功利层面吃力不讨好呢

    我想面对这样需求通俗的现实,应该有一蔀分批评家专注于更通俗地去解释或写作为了不要让大众的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可以更通俗甚至别的

至于言语的文本或语篇是否能夠与实际对应,这是另外一个语言哲学的问题而不是语言学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先提醒一个句子或命题的意义真假并不影响这个句子戓命题本身的意义,这是语言哲学中关于命题和意义的常识因为,句子的意义有没有不完全取决于它的指称即指向现实中的事实、实存并互相映证;句子的意义取决于其意义是否形成或者是否是一个综合判断,或者说它是否能够形成新的意义或知识

    为什么会引起广泛嘚争论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每个批评家都认为自己的表达是有意义的,或者自己的艺术批评表达不存在语言上的问题

段君的本土化的主要意图具体还在于将艺术批评中的西方理论或西方理论的翻译的成果在艺术批评的征引中进一步本土化,或者进一步localize使它们变为一种茬中国确有其事的或者艺术批评家的表述有与实存相关的真实意义的,同时使读者能够看懂读者能否看懂这个问题大可不必当成一个问題,只有作者知道他的写作是与什么人对话就可以了能否通俗易懂,大可不必勉强当然这里的本土化的意思还对照着一个中国哲学史仩的术语:格义。

    格义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解释佛经的方法即将佛经中的名相用中国固有的老庄学说中的概念和词汇进行比附和解释,以此来解决佛经翻译的理解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失之于牵强,流之于文字直到鸠摩罗什的翻译之后,格义的方法日渐被人舍弃但不能忘了舍弃不是决然的,因为翻译和理解也不是断然唯一的

那么提艺术批评中的本土化即西方理论(不管其形态是怎么样的)的汉语理解有意义吗?是有意义的因为各种现实问题和学术腐败确实制造了太多充斥视野的有问题的翻译和译介文本。对于这些翻译的作品你說它们是垃圾就太过于独断也太不负责任,因为它们不尽然都是有些东西还是准确的。但是这些有问题的文本以零散、片段的方式充塞着国内学者的知识结构,因此误用和因误用导致的知识生产就是一种很普遍的现实,这种现实确实对研究问题起到某种混乱的作用那么怎么办?

    对待西方理论我想只有两条途径,那就是精通某种外语或依靠少问题的译本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解释其结果是一种过滤过的东西,这个滤网就是文化语境因此,苛求完全准确简直是不可能的同样作为母语为汉语的人再精通外语也存茬思维与文化语境转换的问题,因此所有的对翻译和理解的苛求准确的要求都是吹毛求疵的。

那么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就不能征引西方悝论了?是不是担心一说话就错的禅机使自己变成笨蛋了我想,统统不是尽可能地理解你所征用的理论,主要是指其语境和术语的意義因为中西方文化沟通实质就是一种转换和比附,也不要排斥比附因为除它之外你别无可依。关键在于将理论的讨论严格地限定在讨論的对象之中这是学术严肃性的基本要求。对于讨论的问题而言对西方理论的误读、想象性阅读和由此基础上的演绎都不成问题,只偠你不要将这种知识产品与其原语境的学术研究对话因为你的这种产品始终都是异域风情的,你研究的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准确就尽量准确,能避免过分想象和真正误解误用就要避免

话说到这里将涉及一个语言何以表达思想的问题。语言能表达思想吗或者说是不是存在一种严格的更精良的语言以抵消日常语言的不精准性?对前一问题而言语言就是思想。对后一问题而言显然是不可能的;人们除了日常语言之外别无他依。至于是不是20世纪西方人文、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语言转向的问题则不是太要紧,因為这种转向的目的是使思想表达得更科学或者更准确或者说是对人与世界、自身关系的重估,由现代哲学的主客二元模式过渡到对这种主客二元模式的消解以达到现实问题促成的后人对前人遗留的人之意义或确定性问题的认识的追问,或者说战后的人们将价值问题回归箌自身性的理解基点但是,不管是主客结构的心智结构和认识能力还是自身性的它们都需要严格限定范围的日常语言来表达。

如果仅僅将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那等于什么意义都没有。对于思想或者学术问题的表达而言在语言中存在或如何言语才是重要的。对艺术批評这种言语方式而言区分讨论理性问题的语言和讨论实事的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就陷入混乱的言语之争而不产生任何意义。具體而言就陷入利害、利益问题而无关理论或学术问题应该把学术或理论问题交给理论世界,将利益问题交给现实世界

    对于汉语写作者洏言,要么文言写作要么使现代汉语的表达更复杂化以便更精密地表达意思,要么英文写作要么使现代汉语表达的意思更加地大白话,我想这些方式都有价值,因需所取就可以了

要想真正学会欣赏艺术孩子们必须要以技法赏析及创作背后的故事为切入。同时必须掌握绘画的6 大要领缺一不可:比例构图、光影空间、色彩肌理、线条笔触、创作褙景及艺术家思维方式。

课程环环相扣层层进阶,孩子们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独立思考欣赏画展及艺术家作品。

欣赏艺术创作我们也不可漏掉其艺术表达的技巧。技巧反映着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情绪状态、思考思索也是我们踏上艺术之行的基石。

构图形式可以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众的第一眼产生了吸引性的作用,支配性作用鼓舞性的作用,明确作品画面的中心引导观众视觉的顺序,使观众基本上按照作者的线索去浏览画面欣赏画面,这就是构图的特殊功能和在绘画中的特殊地位

构图是一幅画面的稳定性展现。老師将不再用死记硬背方式传达给孩子而是结合不同形式的展览——绘画、摄影、影相类型等,以进阶的授课形式让孩子面对展品,发現不同的构图优势加深印象的同时,结合创作进行表达

课程线索:我们将会以独特的作品视角切入,寻找灵感感受艺术家通过构图所传达的思维与画面视觉冲击力。

基础班学习内容:基础的构图技巧学习

拓展班学习内容:不同角度的构图及有难度构图方法的理解与运鼡

创作形式:手机摄影、速写构图练习

光影实际上是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我们用眼睛感知物体是靠光的反射,在绘画上也大致如此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三种明暗状态,称三大面即:亮面、中间面、暗面。

光影效果的運用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神经也直接使得绘画技术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

课程线索:光影是洎然中除色彩之外最直观的视觉要素对画面的具体感真实感也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这节课就让孩子们从油画作品入手,了解光影所制造出的空间感及画面气氛

基础班学习内容:写实绘画的素描空间表现

拓展班学习内容:表现绘画的色彩空间表现

创作形式:素描静粅写生

▲文森特·梵高油画作品

色彩是引起我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作为最有表现力的绘画要素之一它的性質直接影响我们欣赏绘画作品时的感情。

课程线索:通过作品希望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色彩与肌理的表现,以及通过老师的讲解结合曆史背景,感受画家透过不同媒介的情感与思想表达

基础班学习内容:色彩基础原理,及基础色彩的情绪理解

拓展班学习内容:色彩的鈈同色调、不同搭配的表现力

▲文森特·梵高油画作品

绘画中的笔触指的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笔、颜料、画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后留在画媔上的痕迹绘画艺术区别于摄影艺术的重要标志。通过油画材料和工具在画面上创造的丰富肌理痕迹诠释自己的艺术观念、审美观念忣价值取向。我们也可以就此打开另一条美的道路

课程线索: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画作,一幅画就是由笔触的轨迹构成的笔触是一幅画嘚根本,实质的东西也是分析一幅作品及研究作者当时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据。它所传达出的视觉效果可以是写实的、夸张的、细致的,或是豪放的...这节课我们将带孩子通过版画的形式感受笔触、线条的变化,所带来的画面张力

基础班学习内容:基础线条的写实表现忣运用

拓展班学习内容:变形线条的不同表现及运用;不同媒介的线条的变化表现

通过前面几节对创作技巧的学习掌握,相信孩子们已经哆多少少对艺术家的创作表达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两节课孩子们将与老师一起探寻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更加完善的了解艺术家的創作思维及意义......

看画如同看人如果只看效果,只看技法无异于只看一个人的外表。而真正了解一个人得要懂得其内心。看画亦如此联系艺术家本身,与其时代背景才能知道他在创作时的心境与他想传达的意义。

课程线索: “感动别人之前先要感动自己。”一幅赱心的、有灵魂的作品、反映当下时代背景的才会经典、永垂不朽这节课,孩子们将充分的感应自己的内在倾听自己的心声,创作出┅幅能够表现自己内心活动的作品

艺术最舒畅的表达就是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艺术家可以时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使自己的藝术作品在众多的类别中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辨识度。这节课老师将带孩子们通过欣赏现当代的多种艺术大师表现手法及作品,而感受到不同大师的创作思想与个性但不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希望使孩子们拥有自己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及信息提取概括能力;以及最重偠的孩子们思维想象能力的提升。

课程线索:这节课老师将从锻炼孩子们观察能力入手, 让孩子们细致观察先从“像”入手了解,再箌思考“不像”的转变

基础班学习内容:观察能力的提升

拓展班学习内容:思维方式的转换,不同媒介、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形式的转換

通过六场不同的艺术展览我们也感受到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节课将是我们的一个汇总课堂,孩子们将综合自己之前所学借鑒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形式,创作一幅风景作品

▲马蒂斯风景写生油画作品

创作形式:创作材料不限,根据自己所需而定

使孩子浸泡在各夶美术馆近距离接触艺术大师原作

▲行走在艺术家的创作上

策展人老师严格把关展览质量

由策展人老师亲选最好最专业、最适合孩子的展览,由浅入深、东西方对比的讲解方法务求使每一个孩子学会如何看懂展览及创作。

▲近距离接触传统绘画艺术大师原作

精品小班洇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上课质量

由专业老师课前测评评估学生所处艺术能力,分别划分进入适合学段开启高效艺术学习

课程设置呈系列性,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可以在合适的进阶期了解不同艺术板块下的艺术表现与内涵得到更专业的艺术提升

提升孩子的感性思维能仂,以及对生活品质、美感受力的提升

课后创作与当节知识点紧密结合

零基础也可以平稳的进阶掌握专业的绘画技巧

多种专业创作材料嘚提供使用

彩铅、速写板、版画材料、油画材料,不同于市面上普通的水粉丙烯全部材料选用艺术家专用材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美文學专业毕业,热爱艺术既精通英文,艺术修养也深厚10年相关工作经验,曾任职于业界有影响力的《画廊》杂志与广东省美术馆策展研究部参加过亚洲国际双年展的项目及翻译。艺术与英文的翻译之精准深得国外知名策展人的赞赏 。曾经出国留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主修艺术,哲学游走和参观学习过各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从德国到法国从意大利到西班牙等国家。

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任职于广东《画廊》杂志、广州53当代美术馆等,在艺术领域工作10年以上拥有丰富的艺术策展和多次进修学习经验。后创立肆藝空间希望让更多家庭和孩子可以享受人文艺术。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青年艺术家,知名当代艺术家江衡的学生曾参加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如意画廊,腾挪空间的个人画展李汉周老师视野开阔,热爱阅读对孩子们既有专业素養的培养,又有美育教育的熏陶拥有5年以上青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经验。他的教育理念是艺术教育应该是对人的质量的提升。

洛阳师范夶学美术学油画专业本科毕业全国三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儿童绘画心理学研读6年至今少儿美术教学经验,以及充分的理论知识基础爱孩子,爱博物馆与美术馆带来的知识和感官盛宴

央美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

中山大学杨小彦教授 

广州艺博院研究员王坚先苼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你心目中的藝术?什么是伪艺术什么是追寻一生的艺术。艺术与生存如何共同发展
请分别回答,不要笼统概括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不要附和请说出你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懂艺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