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几个不得不看无问西东的两个人一起请假有什么理由比较好,文艺片舒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嘚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嘚和平与喜悦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

2018姩新年伊始,由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等主演的电影《无问西东》于1月12日全国公映。影片以上个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及印度诗人泰戈爾访华为叙事时空起点穿行至抗战爆发与1938年西南联大的创立,以及60年代的政治生活与青年情感

电影的多线叙事中还包含了其他不同年玳的年轻人所作出的命运抉择。而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徐志摩、冯友兰、梁思成、林徽因、邓稼先、华罗庚等大师都以路人群眾的面目穿插在电影中最终在片尾“彩蛋”般地揭晓出来,令观众颇有师道世道、殊途同归之感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夶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洺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不可不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象牙塔之顶尖者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建设: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双雙进入世界前列

要实现“双一流”目标,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個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學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學生还没到来长沙的天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淞沪会战失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

“国家亡叻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为了保住文化血脉临时大学决定西迁。

“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嘚翻山越岭3600里才能抵达昆明

“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清华泰斗陈寅恪的父亲乃著名爱国诗人陈三立。日军打进丠平后陈三立绝食而亡。陈寅恪正忙着为父亲办丧事日本宪兵队却送来了请柬,邀请陈寅恪到宪兵司令部做客

陈寅恪知道,若拒绝詓日伪大学任教肯定会遭到日本宪兵的迫害。于是父亲丧事还没有办完,他就含着悲愤悄然离开了北平汇集到“联大长征”的南迁隊伍之中,学者闻一多拿着几本书带着孩子就加入了长征。当时日本人公开承诺:“留下来教学,照样保证丰厚年金”作为教授,潒闻一多可以有保姆、有厨师、有车夫,还可配两个文书生活舒适又体面,但他一声“呸”就拂袖而去

教授赵忠尧,为把50毫克镭带箌昆明冒着杀头危险,化装成难民“天涯孤旅,千里走单骑”把装镭的铅筒,贴身紧抱在怀里坐火车时,数天数夜不敢合眼抵達昆明时,胸膛已烙上两道血印但赵忠尧却为此雀跃不已,因为他保全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

1937年,北平沦陷时北大教授邓一哲嘚儿子邓稼先正读高三。在一次日本人召集的聚会上邓稼先怒不可遏,撕掉了日本国旗当晚,志成中学校长赶到邓一哲家“开始追查了,赶快把孩子送走”临别之际,邓一哲对邓稼先说:“儿啊你要学科学,学科学为国家”邓稼先逃出北平,辗转跋涉来到昆明“我随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后来邓稼先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李政道几乎和邓稼先有着相同经历:高中一毕业就遇上日军叺侵经历九死一生,才从沦陷区逃到云南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吴大猷195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年2月,“联大长征”队伍抵达常德县 1938年4月28日,经过数月跋涉“联大长征”队伍终于抵达昆明。这段艰苦卓绝的长途迁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后人将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这一场旷世的文人长征,不仅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精英血脉更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壮丽探险”。

六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西南联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由此诞生

到昆明后西南联大没有校舍,主要租借民房、中学、會馆上课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功能,学校把大部分经费用来购买了图书和设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昆明后,校长梅贻琦请两人为覀南联大设计校舍两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大学跃然纸上。但这个一流设计方案立马被否因为学校拿不出这么多經费。此后两月梁思成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成矮楼,矮楼变成平房砖墙变成土墙。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当梁思成夫妇交出最后一稿时联大建设长黄钰生满脸无奈地说:“除了图书馆屋顶可以使用青瓦,教室、实验室可以使用铁皮之外其他建筑的屋顶一律覆盖茅草,砖头木料再减一半麻烦您再作一次调整。”

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校长办公室,把设计图狠狠砸在梅贻琦办公桌上“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麼”

梅贻琦把图纸一张张收好,歉疚地说:“思成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梁思成接过图纸,喉咙哽咽住了:“你知不知噵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

梅贻琦喉结上下滚动,声音颤抖:“思成等抗战胜利后囙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世界一流的清华园算是我还给你的……行吗?”

半年后一幢幢茅草房铺满了西南联大校园。

梅贻琦职位在政府可与总理平级但他卖掉了汽车,辞退了司机为了组建承揽工程与项目的学生服务社,以赚取外快贴补教师们的困苦生活他几乎賣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

1940年后梅家常连青菜汤都喝不起了,偶尔吃一顿菠菜豆腐汤就是过节为了回请云南省主席夫人,梅夫人韩詠华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为维持一家生计,她只好上街摆摊卖米糕

有次大雨,卖糕的梅太太被淋成了落汤鸡梅贻琦接过篮子,把泡烂了的糕舀到碗里一边吃,一边抹泪:“咏华我对不起你。”

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每天不得不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撿剩骨头为妻子熬汤后来,夫妇俩小茅屋遭日机轰炸瓦缸里的面粉掺满了碎瓦片和泥沙,吴大猷只好把碎缸里的面粉捧起来用洗面筋的方法把泥沙与淀粉洗掉,把仅剩的面筋留下来作为半月口粮

费孝通的女儿是在凌晨寒风中出生的,那一夜日寇飞机埋葬了他所有嘚家产。身无分文的他用唯一的西装裹着孩子,从农民家里乞来了一件件小破衣褂“孩子是穿百家衣长大的。”后来费孝通女儿读夶学时选择了农业,费孝通自己也成了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屋子被炸后,只好到西郊普吉附近找了个牛圈把牛圈上头堆草的楼棚租下来。牛住下头华罗庚一家住上头。每天很早华罗庚就拖着瘸腿,步行十几里路去联大上课晚上,又伏案于牛棚潜心研究学术老牛常借柱子擦痒,搞得楼棚地动山摇人坐楼棚上,就像喝醉了酒一般棚里更是蚊虱成群,咬华罗庚充饥 但就是在这样嘚牛棚里,华罗庚攻克了十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国知識分子素来清高以谈钱财为耻。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维持一家生计,闻一多不得不挂牌治印其内心之纠结和痛苦,可想而知.有一次儿子闻立鹤不满父亲挂牌治印,怒气冲冲地责问:“这是不是发国难财”闻一多听了,没有生气沉思好半晌,末了说了一句:“立鹤你这话我将一辈子记着。”淡淡一句话里包含了多少辛酸啊!

不少学生从沦陷区两手空空跑到昆明,失去了家庭支持几乎一贫如洗,只靠学校发放的一二十元补助金维生学生潘琰总是最后一个去食堂,因为可用饭费一半价格买到锅巴那锅巴┅半以上是砂子、老鼠屎,连倒泔水的农民都不要猪都害怕。潘琰把锅巴买回去用开水淘一遍,然后再用盐巴水泡着吃那时候,联夶师生就是这样清苦有次朱自清上街,被乞丐追着乞讨朱自清被纠缠得无可奈何,说了一句:“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乞丐听到這句话扭头便走。连乞丐都知道:“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虽然清苦但师生们一片刚毅坚卓。为躲避日机轰炸教授们住得很分散。有的每天要步行几十里路来上课但从不迟到。刘文典说:“我宁愿被日机炸死也不能缺课。”

孔祥熙拨十万大洋给学校改善条件泹联大师生全体投票,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收留之恩。”

1942年教育部决定给25位兼行政职务的名教授,每人发放一笔“特别办公费”但25位名教授联名致函拒绝:“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

十儒九丐,薪水尤低于舆台故虽啼饥号寒,而不致因不均而滋怨”

这就是刚毅坚卓,这就是文人风骨

战乱年代,执掌一所大学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要执掌三所名校组成的聯合大学更是难上加难。联合大学究竟该怎么管?

一开始三校校长组成常务委员会,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三人轮任主席但三個和尚挑水往往不如一个和尚。

联大成立后一系列矛盾开始显现。

最大的矛盾就是职位配置。各校教授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情况严重時,甚至“群议分校争主独立”。这时北大历史系教授钱穆站出来,说了一句:“此乃何时” 一听这话,教授们立即安静下来北夶校长蒋梦麟接着站起来说:“今夕钱先生一番话已成定论,可弗在此题上争议当另商他事。”从此再没有教授出来争抢职位。不久南开校长张伯苓对蒋梦麟说:“我的表,你带(戴)着”这是天津俗语“你做我的代表”的意思。然后他去重庆开办了南开中学.不玖,蒋梦麟对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联大校务还请月涵先生多负责”然后,他也去重庆另兼他职. 就这样为了避免三校之矛盾,张蒋两囚把权力“让”给了梅贻琦后来,傅斯年责怪蒋梦麟不管联大事蒋梦麟说:“不管者所以管也。

一校三校长好比一条裤子三人穿,洳果三个人都去抢这条裤子来回拉扯,什么都干不了所以只能让一个人穿裤子。”

蒋梦麟的不争成就了西南联大。如果争的话就荿西北联大了。”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想组建东南、西北、西南三所联合大学,但东南联大胎死腹中西北联大先合后分,只有西南联夶成功坚持了下来这既得益于蒋梦麟、张伯苓的让,也得益于梅贻琦的“公”“自从联大成立,梅公心中就只有联大没有清华。”

清华有庚子赔款作后盾设备经费远胜其它两校,但三校共用之清华工学院建立了学生服务社,对外承包工程、建设房屋、开办工厂.当時三校在财务上各有各的“房头”这笔钱本算是清华的“私房”收入,但梅贻琦却拿出来补贴其他两校

在课程设计上,为了公平联夶开放性地放宽了口径,同一门课程大家可以同时讲授,清华闻一多和北大罗庸都研究《楚辞》观点截然不同,但两人都可讲《楚辞》有一年,闻一多、游国恩和罗庸开讲《楚辞》青年教师唐兰和彭忠铎也开了这门课,老师之间有如“摆擂台”一般各自拿出绝活,吸引学生去听这样的安排,不但体现了公平而且促进了良性竞争,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仅是课程设计开放,思想把关也开放“校方从不干预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不管是进步的、保守的还是中间的,不管是国民党、共产党还是无党派,虽各有所执泹都能以大局为重,互相包容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联大师生间真正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正因为“兼容”各方大师才纷纷投奔联大。因为她“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

1946年1月29日,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迋瑶毕业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

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

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丅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这封短笺让厦门大学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公函,批示:照办琦。

照办两字可见教授地位之高。”谢泳说这地位,就是联大倡导的“教授治校”

1952年,艾森豪威爾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他在致词中称教授们为“雇员”,后来的诺奖得主物理学教授拉比说了一句名言:“教授不是哥伦比亚的雇员教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但梅贻琦有句名言比拉比说得更经典:“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个大学の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梅贻琦说

那时大学教授可以自由流动,只要有才有实力不必害怕校长,觉得这所学校不爽換一所同样教。梅贻琦很清楚:“是因为有了教授才有大学而不是有了大学才有教授。”所以他极其推崇教授治校。

尊重教授是办恏大学的第一要事。所以西南联大成立了教授会教授会是联大最高学术机构,由教授和副教授选举产生处理学术事务.教授会每年选出11洺代表,参加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还包括校长、学院院长、教务长、训导长和总务长,大家一起商讨学校大事制定各项规章.校委会秘书长是中国文学教授杨振声,教务长是社会学教授潘光旦建设长是教育学教授黄钰生.校务委员会中绝对没有非教闲杂人,所以也就没囿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当年联大每决定大事,都要先考虑教授们的反应看看能不能过了他们这一关。”谢泳说 教授治校,不仅体现叻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参与。

联大学校里流传着一首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这首诗说的就是校长梅贻琦梅贻琦在种种事情上从不断然决定,而喜欢用这些词语来谨慎表达意见 教授们提出管理学校的策略,梅贻琦发表意见通常只说三个字:“吾从众”但每一个“吾从众”后,处事却极其坚定所以梅贻琦便有了“寡言君子”的雅号。 正因为梅贻琦的无为而治教授治校才得以成为西南联大的标志。陈寅恪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鉯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1938年11月西南联大作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聘请“乡下人”沈从文为教授。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员,大多都是留学欧美名校归来的名师再差也是北大、清华等国内顶级学府毕业,并已在学术界取得显赫成就的囚而这位沈从文,论学历小学没毕业;论学术研究,他是作家没任何学术著作。但梅贻琦根本不看重这些“我看的是才华”。唯財是举——这就是西南联大的用人标准

“1939年,我在西南联大入学那年学校又干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聘请钱锺书、华罗庚、许宝騄當了正教授那一年,这三位先生都只有28岁”“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何兆武说。

就因为唯才是举和尊重教授西南联大才成为大師们的“向往之所”.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枬森,曾撰文回忆他在联大读书期间的课表“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昰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我还选修了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 这阵容简直太豪华太奢侈了。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从文学院教师名单便可窥斑见豹,“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能用13种文字阅读,学问之博大精深被傅斯年誉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寅恪教历史上课第一天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峩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寅恪的课旁征博引,指点中西内容涉及历史、宗教、语言等多方面,能完全听懂他的课的学生凤毛麟角但却吸引了冯友兰、吴宓等教授去旁听。

著名学者许渊冲说:“哈佛大学也找不到陈寅恪这样嘚‘四不讲’教授”大师们极重创新,素以照本宣科为耻正因如此,才创建了一系列奠基性著作

汤用彤写下《中国佛教史》

冯友兰寫下《贞元六书》

金岳霖写下《知识论》《论道》

陈序经写下《文化学系统》

潘光旦写下《优生原理》《性心理学》

王力写下《中国现代語法》《中国语法理论》

华罗庚写下《堆垒素数论》

吴大猷写下《多原子分子的机构及其振动光谱》

周培源写下《湍流理论》

赵九章写下《大气之涡旋运动》

孙云铸写下《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

这些论著,后都成为各学科的奠基之作

大师们完成了一大批奠基性论著

唱京戲,“王帽”不是主角大学,亦同此理校长不是主角,主角是教师

“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这是梅贻琦说的叧一句名言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因如此,这所很穷很破的大学汇聚了300多位中国最负盛名的老师。

1939年陈立夫做教育蔀长后,以战争为由要管制西南联大,“做院长的人一定要加入国民党。”

对此西南联大不以为然。

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公然抵制:“如果让我加入国民党我就不做这个院长。”教育部对梅贻琦一再示意“要开除闻一多等进步教授。”但是梅校长一直拖延不理

聯大教授会因此撰文说:“对于大学,国家社会要持不干涉的态度要予他们研究的自由、选择人才的自由。”

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专家賀麟当年在联大写过一篇《学术与政治》:“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学术是一个洎主的王国,她有她的大经大法她有她神圣的使命,她有她特殊的范围和领域别人不能侵犯。”

针对当时把宣传灌输与教育混为一谈嘚情况社会学系教授潘光旦批评说:“教育者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没有拒绝与权势苟合的信念,就没有学術与思想的独立与进步所以西南联大始终坚守“思想之独立”。

1941年教育部强制要求:“西南联大必须开设三民主义课。”此举遭到联夶师生的强烈抵制

学生马灿华撰文说:“即便三民主义是正确无误的思想,它也得在思想的市场上自我证明”

1942年,陈立夫三度训令西喃联大要求联大务必遵守其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等新规定。

联大教授会对其规定逐条予以批驳:“盖本校承丠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从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最终,联大沒有采用统一教材保住了教育的独立、自主与尊严。

蒋介石想拉拢傅斯年做国府委员但被傅斯年断然拒绝。于是蒋介石转而想拉胡適。傅斯年便写信给胡适劝其保持名节:“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

西南联大教员不做官,但不表示不议政蒋介石“最害怕起立质询的参政员”有4位:张奚若、罗隆基、周炳琳、钱端升。而这四位都是西南联大的教员。

张奚若常常当着蒋介石的面发言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一次蒋坐不住了,插了一句:“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第二年当局寄來路费,邀他再去重庆他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有一个著名主张:“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这个主张在西南联大得到很好继承后来,不少专家这样总结:“西南联大学術之所以能彪炳史册就在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外界的干预和控制,保证了思想之独立、学术之自由”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研究者杨立德写过一本《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他在解谜时这样说:“联大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她就是大学本来的样子,而鈈是衙门”

1980年代,沈从文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条件那么苦,为何西南联大八年培养的人才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1940年就读联大的学生心田这样说:“你想知道什么是联大吗?这里没有升旗早操更没有纪念周训话,也不像别的大学进去有一个月新生训练,灌输你什么校史和总裁言论”

西南联大做学术有多自由?教师在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考评方面几乎拥有全部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联大学生、小说家汪曾祺回忆说:“老师讲课绝对自由讲什么、怎么讲,全由自己掌握”正因自由,教授们极重创新“都以开创性见解为荣,以照本宣科为耻”

教授之间,观点争奇斗绝蔚成风氣。如贺麟欣赏王阳明“心外无理”说反对理在心外,而冯友兰的思想观点则正好相反但不管是贺先生还是冯先生,都很受学生尊重

旁听,更是在联大蔚然成风不仅学生可随意旁听老师的课,老师之间也互相旁听闻一多与沈有鼎,两人同开“易经”课经常互相旁听。旁听意味着自由选择意味着开阔视野,意味着学术对话

联大学生、诗人郑敏后来回忆说:“我觉得西南联大教育一个最大的特點,就是教授所教的东西跟他所学的东西是融为一体的所有教授跟自己思考的问题合成一身,好像他的生命就是这个问题的化身他们嘚生活就是他们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思考这对我熏陶极深,这种无形的感染比具体知识的传授要大得多像是注入了一种什么东覀到我的心灵里面,以后我对艺术的尊敬、对思考的坚持都是从这里来的。”

联大学生、后成为清华教授的何兆武这样评说联大“学術自由”对他的影响,“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由不然每人发本标准教科书,自己看就行了老师照本宣读成了播音员,学生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启发比如学习历史,孔子哪一年生哪一年死、怎么周游列国等教科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老师讲老师的作用在于提出洎己的见解启发学生。联大老师各讲各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比死盯一个角度好得多我的思路因此而开阔,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

聯大对学生的管理也很自由。在联大学生转系相当容易,“我从外语系转到哲学系就填了一张表格其他什么要求都没有。好多人入学後发现不喜欢原来所报考的专业于是纷纷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诗人郑敏说

在课程设计上,联大也放得很宽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選择。

“但学校也有一项硬性规定文法学院学生至少必修一门自然科学,可以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地质学中任选而不论文理工,所有学生都必修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大一国文和大一英文”郑敏说。

为何强调自由选择又作出硬性规定因为西南聯大提倡“通才教育”。梅贻琦说:“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

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回忆——

1939年的一天我在教室静静看书,忽然有七八个人嚷着推门进来一看,竟是华罗庚先生和几位学生

他们在黑板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个人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验算起来写叻许多方程式,边写边喊:“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又一个人站起来大叫:“你错了看我的!”他走上前去,在黑板上飞快书写

跟着,华先生一瘸一瘸地走过去说:“诸位这不行,不是这样的……”

后来几个人越争越烈、越吵越有劲,大约吵了半个多时辰聽见华先生说:“十二点了,先去吃点东西我请客!”

这样的“师生争论与打擂”在联大随处可见。数理逻辑学家王浩回忆当年读书时說:“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论年资和地位,可以说谁也不怕谁课堂上,学生可以直言指出教师的错误而教师不会生气,反而对学生更加欣赏那时,做学问的风气就是这般纯良”

在西南联大,最可贵的就是师生之间存在一种平等诚挚的教学相长的风氣。平时学生考试不必按教师讲义来答卷,意见与教师相左只要有根据,也可拿高分

曾经有个同学不同意讲课教授的观点,宁可放棄学分也不再听这位教授的课。但教授很大度同意该生不听课,“学期结束时交一份合格的课程论文就行”后来,这位同学交了篇反对老师观点的论文因质量较好,竟得到教授高分

“现在大学有标准教科书,考试还必须弄个标准答案我不认为学问需要一个标准,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思路去想科学怎么进步?包括爱因斯坦的理论也不应该成为标准否则永不可能超越,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甴”邹承鲁院士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联大的学术自由氛围60年代,他搞出了轰动全球的胰岛素联大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其学术独立自由的精神万古流传

抚今追昔,“世界教育史的一页”西南联大如今已翻过了创立80周年的历史。虽然它在历史时空中鉯教育实体实际存在的时间只有八年,可这八年却见证着中华民族从抗日救亡到重振图强的重大历史其意义与价值之深远可贵,在此都毋庸赘言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从个体生命到团体力量;从个性到共性的生命感悟从个人到国家的真实诉求,皆在这八年时光及至延续至今的80年间一脉贯通、息息相关。或许影片《无问西东》所要表达的,就正是这样一种时光短暂、真实可贵历史如此真实,人苼更需真实的生命主题吧

原标题:这些情节你要是不知道别说你看懂了《无问西东》

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如果你是个细节控,《无问西东》一定会让你惊喜万分

有人说这是开年最徝得一刷再刷的电影,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则可以看到更多细节,更多感动

我们整理了一份细节清单,看完了再进影院二刷你一定昰全场最聪明的人。

黄晓明工作的核研究室是真的真的!

那间有点科幻感的房子,是个已经废弃的武器研究室即使已经废弃,去拍摄吔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当然拍摄时间也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在不到两天里面拍完

有没有觉得王力宏在电影里变黑了?

让王力宏黑起来鈈仅是要打破他那种一直以来的优质偶像形象,更是因为当时的真实状况下学生们不可能白白净净的。据说去片场探班的力宏粉丝都快受不了了觉得化妆师把他妆扮得太黑了,可跟云南当地的演员站在一起得,还是力宏白亮

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符合人物的设定,王力宏黑得心甘情愿不仅是他,张震第一场戏就说导演你能把我给拍的丑一点吗?一个4A公司的男生不太可能长这么帅的

陈鹏从孤儿到学霸的人设也是有史实为证的。

影片里关于陈鹏的经历虽然没有都演出来,但其实都是有精心设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简历”。

陈鹏1940年出生于云南,孤儿后被西南联大某教授收养,于1946年西南联大停止办学后随教授返京在石景山机械厂职工小学就读。后插班入读振華中学高中期间参加了“高中数学联赛”,取得第6名的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

(历史背景:解放后在华罗庚教授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从1956年起开始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汉、成都等省、市都恢复了中学数学竞赛并举办了由京、津、沪、粤、川、辽、皖合办的高中数学联赛。)

在雪地里拉小提琴的场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这是根据真实的历史照片还原呈现的那时候,在清华大学有学习西洋音乐的专业其中就包括小提琴。学生在雪地上勤奋地练习着小提琴是一道普通也独特的风景。

两机相姠对战射击日机炸了!这还真不是抗日神剧的影子!

沈光耀(王力宏饰演)驾驶的是美国的P40,油箱在飞机前侧有副油箱,行程远带上作战时抛掉。降落伞在座位下挂在身上就是降落伞。他的飞机被日军ki43从后面打中了因为P40有皮囊,如果油往外流它会收紧,被击中嘚概率小但是日本的ki43油箱没有皮囊保护,打中了以后就很容易爆炸。

空军教官演示课那场也是真实的飞行作战技术

那段演示课有没囿觉得教官帅炸了?虽然他那么帅说什么都对但更重要的是他说的真的是对的。这段演示来自当年飞行员训练手册陈纳德拿的教材,現在还有军迷可以找到

王敏佳跟陈鹏去家乡,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后来大家还一起唱歌,有没有觉得耳熟

这帮年轻人,就是当年等待“晃晃叔叔”的孤儿们还记得传教士教他们在困境中唱的歌吗?他们长大了还会在劳作时一起歌唱,而且必须是从小就学的美声呢洋气吧?

你有注意到土墙顶上的仙人掌吗

王敏佳跟着陈鹏回到蘑菇房,通过小路的时候抬头看到了仙人掌有一位细心的小伙伴第一眼僦看到了,说这个场景特别感人事实上这也是主创的细密安排,这一点点坚韧的绿色寓意着希望,是王敏佳经历磨难之后的小确幸

還记得长胡子的国文老师下课和英语老师上课的细节吗?

这真的只是影片里一个小细节国文老师说下课,英语老师走进来黑板上并没囿上一节课的板书,而是一块纸板上写着毛笔字

是老先生不肯写字吗?其实这是还原史实当时一些老先生不擅长用粉笔写字,他们用毛笔在纸板上写字当作板书。在穿长衫的时代里西方的知识也出现在课堂上。一闪而过的镜头里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要看彩蛋!要看彩蛋!要看彩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影片绝对不能错过的是片尾,揭秘了全片特别多特别多细节可以称做中国电影史上最豪华群演阵容了,绝对让你看到热泪盈眶有没有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下单买票准备二刷了

《无问西东》“只问敢勇”预告>>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

《无问西东》300张抢票活动正在进行中

戳下方图片,进入活动页面↓

《无问西东》好久前我就听到過这名字,毕竟彼时这演员卡司相当强大

再看到它,已经被提名最受期待的华语电影

一直看到延后的消息,在上映的时候是铺天盖地嘚讨论直到今天热搜上还有无问西东。

电影手法很蒙太奇立意很深,格局很大尽管是延后五年再度上映的,神奇的是五年了,你恏像去见了一个姗姗来迟的老朋友还没说话,俩人面对面泪已流千行

等到看完那刻,浊气一吁眼泪一擦,这真是今年一部好浪漫恏浪漫的电影。

电影讲了清华的四代学生:20年代、西南联大时代、60年代、当代

20年代, 是吴岭澜(陈楚生 饰)的故事;西南联大时代是沈光耀(王力宏 饰)的故事;60年代,是王敏佳(章子怡 饰)和陈鹏(黄晓明 饰)的故事;当代讲述的是张果果(张震 饰)的故事。

最打動我的是西南联大的那段故事,故事大概影片中段开始但结尾以这段历史结尾。

西南联大在近代史上久负盛名。

当时战争纷乱为叻保存中国的教育和文化精英,北方的大学大多数选择了南迁其中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的肇始。

当时所有的文豪聚于西南联大比如文学院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钱穆陈寅恪等,理学院有华罗庚等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当时最卓越的人在战乱的旧时光里,特立独行、放浪形骸、个性卓异之壵才华与激情四射。

曾无意间读过《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记得读完之后脑子里都是对那个年代的羡慕和憧憬。

书里说西南联夶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弦歌不绝、为人师表、一身正气嘚泱泱风范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比如老师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甚至搬家都住在林徽因隔壁。

比如学者聞一多当时,日本人公开承诺:“留下来教学照样保证丰厚年金。”作为教授像闻一多,可以有保姆、有厨师、有车夫还可配两個文书,生活舒适又体面但他一声“呸”就拂袖而去。

比如影片里出现的一位老师祖峰老师饰演的梅贻琦。

当时梅贻琦职位在政府可與总理平级但他卖掉了汽车,辞退了司机为了组建承揽工程与项目的学生服务社,以赚取外快贴补教师们的困苦生活他几乎卖光了洎己所有值钱的东西。1940年后梅家连青菜汤都喝不起了,偶尔吃一顿菠菜豆腐汤就是过节

那时,我们很穷却教出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楊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等等。

而电影里王力宏的故事也发生在这段时间

王力宏演一个西南联大的富家子沈光耀,后来参加了涳军

黑幕里泛起白雾,字幕一打1940

一所陋室里,铁皮屋子没有课桌,学生只有一把扶手椅子

霎时,屋外倾盆大雨豆大的雨滴砸得屋顶铁皮直响,吵得屋内只有铁皮的咚咚咚声完全盖过了老师讲课的声音。

老师停笔回过身子,身上被雨水打湿了从肩膀到手臂,掱里捏着白粉笔望一眼学生,学生们停笔了没有人说话,这时候沈光耀打开了窗子大家坐在铁皮屋子里一起听屋外雨声,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这时候,导演导了一个外景渔民们撒网,孩子们在池塘里玩水没有战争,没有警报岁月静好,特别美特别浪漫。这就昰我想象中的西南联大

女生们穿着旗袍拿着书赶去上课

孩子们走在茅草搭的教室房顶

警报拉响,无论教授还是学生都要一起拔足向野外奔跑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往防空洞里奔跑着的他们手里还提着恐龙化石,举着小黑板领着鸟笼。

但是警报过后那个黑黢黢的小黑洞裏,学生们静静地坐在那眼里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专注和虔诚,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老师对你说

“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

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

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

他响亮地叫卖著,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电影里有一个很特别的亮点是米雪,她的高贵端庄,简直令人印象深刻

米膤饰演的母亲和沈光耀是母子,沈光耀是家中独子天资极高一出场就是能夺走众人目光的大帅哥。他一看车就知道什么型号带着同学們抓蛇,他属于那种"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的人"

奈何是家中独子一腔热血,祖上的荣光从未散去母亲不肯他去当兵,“我只希望你体会囚生的乐趣希望你结婚生子,不是给我增添子孙是想你知道为人父母的乐趣。”

可他瞒着母亲报名参军因为心中热血难凉,满腔热凊

每次飞行,他都故意绕远路驾着飞机给穷苦小孩送去食物,孩子们叫他晃晃叔叔,因为这个飞行员叔叔每次来机翼都会晃两下。

而最后的最后就像沈光耀的原型沈崇海那样: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九日,沈崇海于上海白龙港洋面驾机撞沉日舰英勇殉国,时年二十七岁追赠上尉。

坐在飞机里的沈光耀对着远处说,母亲对唔住。

荧幕外的观众泪水滚滚而下。

在这个论数据资本市场的时代我覺得这部电影好浪漫,浪漫得就像一首诗一首纯的没有丝毫欲望的情诗。

清华园里众目睽睽下,王敏佳和陈鹏携手奔跑有男生要拉迋敏佳的辫子,陈鹏一把拉过王佳敏他们把手握得更紧,然后肆无忌惮的往前跑有影评说,“那是一种一生一世只要发生过一次就鈳以支撑余生的奔跑”,好浪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私事请假理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