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粑仔也泡酒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鸡屎也能泡?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酒里?
[摘要]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最近大家是不是对泡药酒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啊,今天壹读君就来和大家聊聊泡药酒的历史,看看古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酒:为医学而生?首先说,我国酿酒起源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醫)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就算我给你治好了。所以我们看繁体字的“醫”下面就是个“酉”。中医发展:鸡屎也能泡着喝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药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中国古代的中医典籍大多都有药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鸡屎,注意上面的白色部分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壹读君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能不错!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270种药酒方剂,其中很多是用矿石做药酒,比如拿硅酸盐类白云母、白矾、白石英、紫石英等来泡酒,这种药酒尤其受到包括道教弟子在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常喝这种药酒能够成仙。由于很多矿石是有毒矿物质,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慢性中毒而死!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文说:“在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有些药酒真不能喝,他们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唐人最爱药酒:快去抓蛇泡酒喝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这一点从我们中学的课文《捕蛇者说》就可以看出: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由于唐朝人普遍喜欢药酒,致使喝药酒像饮茶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比如唐代诗人姚合的诗《喜胡遇至》中有这样的话:“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以示对朋友健康的关心。不过请人喝药酒,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是什么时间来做客,要有针对性地喝,不能随便乱喝。明代医书:壁虎补肾如果家里来了一位中年女士,那么就可以请对方喝桃花酒。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一种用桃花泡制的药酒,据称有美容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女生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剂药酒。如果来做客的是一位老大爷,可以请对方喝蛤蚧酒,此酒是利用蛤蚧(壁虎的一种)蒸泡制而成,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当然,前提还要是客人愿意喝,毕竟这酒看上去还是有点重口味啊。蛤蚧想长寿的往往适得其反如果对方是赶上端午节来做客,那就要喝艾酒或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这种植物可以“止吐血下痢,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杀蛔虫(古人似乎很害怕寄生虫)……”菖蒲草“主风寒湿痹,补五脏,温肠胃,止小便利……”古人认为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由于对这种酒期望值太高,所以后来也开始往里面加如朱砂、雄黄这两种有毒矿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连《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喝了菖蒲酒都现了原形。如果对方是重阳节来做客,就要喝菊花酒,“主治风虚寒冷,腰背痛等”,传说这种药酒是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发明,戚夫人死后,侍女皆复为民妻,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才传入民间,后来发展成古代重阳节的标配。出家人能不能光明正大地喝酒?如果来的客人是和尚,那就要请对方喝……不对啊!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吗!?非也!佛教虽然要求僧人戒酒,但允许僧人喝药酒,毕竟出家人生病了,也要治病嘛,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古代许多僧人如果馋酒了,就会利用这个规定,假托自己有病来喝药酒。想想《水浒》里鲁智深出家后因为饮酒被赶下五台山,真是不明智啊!他应该这样做:“小二,给洒家来两壶药酒!”由于我国佛教医学受印度医学影响很大,所以佛教徒比较推崇的药酒是“耆婆汤”,里面富含印度人喜欢的酥、油、蜜、糖。鲁智深:“小二,酒里要多放蜂蜜!”砍棵松树回家过圣诞?不,泡酒喝!如果家里来的客人既没赶上什么特殊节日,又没什么特殊身份,古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酒可以来招待客人呢?有的!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的最多的就是“松”,由于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正所谓“寿如南山不老松”,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白居易诗《枕上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白居易觉得自己晚年每天能喝口松花酒就乐天无忧了!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乌蛇和蛤蚧,也请不起仆人来酿制五花八门的药酒,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拆吧拆吧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regl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女人适合用什么泡药酒喝_百度知道
女人适合用什么泡药酒喝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枸杞,当归,性平味甘,可以滋补气血,是来月经失血时的不错补品。2、柠檬干,还有一些花类,像玫瑰,百合等可以安神补血,还养颜美容。3、糯米酒酿可以降火调理气血,是夏天不错的美容降火佳品,这个平时在南方就有卖的。
采纳率:28%
那还用说,当然“人鞭”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药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了酒里
只看不喝的壹读君|吴锐
最近大家是不是对泡药酒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啊,今天壹读君就来和大家聊聊泡药酒的历史,看看古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酒:为医学而生?
首先说,我国酿酒起源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醫)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
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就算我给你治好了。所以我们看繁体字的“醫”下面就是个“酉”。
中医发展:鸡屎也能泡着喝
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药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
中国古代的中医典籍大多都有药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
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壹读君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能不错!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270种药酒方剂,其中很多是用矿石做药酒,比如拿硅酸盐类白云母、白矾、白石英、紫石英等来泡酒,这种药酒尤其受到包括道教弟子在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常喝这种药酒能够成仙。由于很多矿石是有毒矿物质,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慢性中毒而死!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文说:“在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
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有些药酒真不能喝,他们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唐人最爱药酒:快去抓蛇泡酒喝
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这一点从我们中学的课文《捕蛇者说》就可以看出: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
由于唐朝人普遍喜欢药酒,致使喝药酒像饮茶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比如唐代诗人姚合的诗《喜胡遇至》中有这样的话:“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以示对朋友健康的关心。
不过请人喝药酒,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是什么时间来做客,要有针对性地喝,不能随便乱喝。
明代医书:壁虎补肾
如果家里来了一位中年女士,那么就可以请对方喝桃花酒。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一种用桃花泡制的药酒,据称有美容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女生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剂药酒。
如果来做客的是一位老大爷,可以请对方喝蛤蚧酒,此酒是利用蛤蚧(壁虎的一种)蒸泡制而成,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当然,前提还要是客人愿意喝,毕竟这酒看上去还是有点重口味啊。
想长寿的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对方是赶上端午节来做客,那就要喝艾酒或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这种植物可以“止吐血下痢,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杀蛔虫(古人似乎很害怕寄生虫)……”菖蒲草“主风寒湿痹,补五脏,温肠胃,止小便利……”
古人认为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由于对这种酒期望值太高,所以后来也开始往里面加如朱砂、雄黄这两种有毒矿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连《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喝了菖蒲酒都现了原形。
如果对方是重阳节来做客,就要喝菊花酒,“主治风虚寒冷,腰背痛等”,传说这种药酒是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发明,戚夫人死后,侍女皆复为民妻,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才传入民间,后来发展成古代重阳节的标配。
出家人能不能光明正大地喝酒?
如果来的客人是和尚,那就要请对方喝……
不对啊!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吗!?
非也!佛教虽然要求僧人戒酒,但允许僧人喝药酒,毕竟出家人生病了,也要治病嘛,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古代许多僧人如果馋酒了,就会利用这个规定,假托自己有病来喝药酒。
想想《水浒》里鲁智深出家后因为饮酒被赶下五台山,真是不明智啊!他应该这样做:
“小二,给洒家来两壶药酒!”
由于我国佛教医学受印度医学影响很大,所以佛教徒比较推崇的药酒是“耆婆汤”,里面富含印度人喜欢的酥、油、蜜、糖。
鲁智深:“小二,酒里要多放蜂蜜!”
砍棵松树回家过圣诞?
不,泡酒喝!
如果家里来的客人既没赶上什么特殊节日,又没什么特殊身份,古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酒可以来招待客人呢?
有的!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的最多的就是“松”,由于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正所谓“寿如南山不老松”,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
白居易诗《枕上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白居易觉得自己晚年每天能喝口松花酒就乐天无忧了!
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乌蛇和蛤蚧,也请不起仆人来酿制五花八门的药酒,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拆吧拆吧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
点击展开全文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了酒里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了酒里笑清新百家号只看不喝的壹读君|吴锐最近大家是不是对泡药酒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啊,今天壹读君就来和大家聊聊泡药酒的历史,看看古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酒:为医学而生?首先说,我国酿酒起源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醫)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就算我给你治好了。所以我们看繁体字的“醫”下面就是个“酉”。中医发展:鸡屎也能泡着喝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药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中国古代的中医典籍大多都有药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鸡屎,注意上面的白色部分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壹读君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能不错!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270种药酒方剂,其中很多是用矿石做药酒,比如拿硅酸盐类白云母、白矾、白石英、紫石英等来泡酒,这种药酒尤其受到包括道教弟子在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常喝这种药酒能够成仙。由于很多矿石是有毒矿物质,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慢性中毒而死!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文说:“在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有些药酒真不能喝,他们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唐人最爱药酒:快去抓蛇泡酒喝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这一点从我们中学的课文《捕蛇者说》就可以看出: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由于唐朝人普遍喜欢药酒,致使喝药酒像饮茶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比如唐代诗人姚合的诗《喜胡遇至》中有这样的话:“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以示对朋友健康的关心。不过请人喝药酒,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是什么时间来做客,要有针对性地喝,不能随便乱喝。明代医书:壁虎补肾如果家里来了一位中年女士,那么就可以请对方喝桃花酒。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一种用桃花泡制的药酒,据称有美容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女生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剂药酒。如果来做客的是一位老大爷,可以请对方喝蛤蚧酒,此酒是利用蛤蚧(壁虎的一种)蒸泡制而成,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当然,前提还要是客人愿意喝,毕竟这酒看上去还是有点重口味啊。蛤蚧想长寿的往往适得其反如果对方是赶上端午节来做客,那就要喝艾酒或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这种植物可以“止吐血下痢,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杀蛔虫(古人似乎很害怕寄生虫)……”菖蒲草“主风寒湿痹,补五脏,温肠胃,止小便利……”古人认为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由于对这种酒期望值太高,所以后来也开始往里面加如朱砂、雄黄这两种有毒矿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连《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喝了菖蒲酒都现了原形。如果对方是重阳节来做客,就要喝菊花酒,“主治风虚寒冷,腰背痛等”,传说这种药酒是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发明,戚夫人死后,侍女皆复为民妻,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才传入民间,后来发展成古代重阳节的标配。出家人能不能光明正大地喝酒?如果来的客人是和尚,那就要请对方喝……不对啊!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吗!?非也!佛教虽然要求僧人戒酒,但允许僧人喝药酒,毕竟出家人生病了,也要治病嘛,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古代许多僧人如果馋酒了,就会利用这个规定,假托自己有病来喝药酒。想想《水浒》里鲁智深出家后因为饮酒被赶下五台山,真是不明智啊!他应该这样做:“小二,给洒家来两壶药酒!”由于我国佛教医学受印度医学影响很大,所以佛教徒比较推崇的药酒是“耆婆汤”,里面富含印度人喜欢的酥、油、蜜、糖。鲁智深:“小二,酒里要多放蜂蜜!”砍棵松树回家过圣诞?不,泡酒喝!如果家里来的客人既没赶上什么特殊节日,又没什么特殊身份,古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酒可以来招待客人呢?有的!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的最多的就是“松”,由于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正所谓“寿如南山不老松”,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白居易诗《枕上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白居易觉得自己晚年每天能喝口松花酒就乐天无忧了!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乌蛇和蛤蚧,也请不起仆人来酿制五花八门的药酒,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拆吧拆吧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推荐阅读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笑清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对于生活,心态很重要,笑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鸡屎也泡酒……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新民周刊文章-琪琪女性网
鸡屎也泡酒……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壹读(ID:yiduiread)
作者:吴锐
最近大家是不是对泡药酒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啊,今天壹读君就来和大家聊聊泡药酒的历史,看看古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酒:为医学而生?
首先说,我国酿酒起源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醫)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
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就算我给你治好了。所以我们看繁体字的“醫”下面就是个“酉”。
中医发展:鸡屎也能泡着喝
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药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
中国古代的中医典籍大多都有药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
鸡屎,注意上面的白色部分
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壹读君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能不错!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270种药酒方剂,其中很多是用矿石做药酒,比如拿硅酸盐类白云母、白矾、白石英、紫石英等来泡酒,这种药酒尤其受到包括道教弟子在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常喝这种药酒能够成仙。由于很多矿石是有毒矿物质,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慢性中毒而死!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文说:“在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
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有些药酒真不能喝,他们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唐人最爱药酒:快去抓蛇泡酒喝
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这一点从我们中学的课文《捕蛇者说》就可以看出: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
由于唐朝人普遍喜欢药酒,致使喝药酒像饮茶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比如唐代诗人姚合的诗《喜胡遇至》中有这样的话:“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以示对朋友健康的关心。
不过请人喝药酒,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是什么时间来做客,要有针对性地喝,不能随便乱喝。
明代医书:壁虎补肾
如果家里来了一位中年女士,那么就可以请对方喝桃花酒。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一种用桃花泡制的药酒,据称有美容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女生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剂药酒。
如果来做客的是一位老大爷,可以请对方喝蛤蚧酒,此酒是利用蛤蚧(壁虎的一种)蒸泡制而成,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当然,前提还要是客人愿意喝,毕竟这酒看上去还是有点重口味啊。
想长寿的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对方是赶上端午节来做客,那就要喝艾酒或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这种植物可以“止吐血下痢,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杀蛔虫(古人似乎很害怕寄生虫)……”菖蒲草“主风寒湿痹,补五脏,温肠胃,止小便利……”
古人认为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由于对这种酒期望值太高,所以后来也开始往里面加如朱砂、雄黄这两种有毒矿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连《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喝了菖蒲酒都现了原形。
如果对方是重阳节来做客,就要喝菊花酒,“主治风虚寒冷,腰背痛等”,传说这种药酒是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发明,戚夫人死后,侍女皆复为民妻,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才传入民间,后来发展成古代重阳节的标配。
出家人能不能光明正大地喝酒?
如果来的客人是和尚,那就要请对方喝……
不对啊!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吗!?
非也!佛教虽然要求僧人戒酒,但允许僧人喝药酒,毕竟出家人生病了,也要治病嘛,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古代许多僧人如果馋酒了,就会利用这个规定,假托自己有病来喝药酒。
想想《水浒》里鲁智深出家后因为饮酒被赶下五台山,真是不明智啊!他应该这样做:
“小二,给洒家来两壶药酒!”
由于我国佛教医学受印度医学影响很大,所以佛教徒比较推崇的药酒是“耆婆汤”,里面富含印度人喜欢的酥、油、蜜、糖。
鲁智深:“小二,酒里要多放蜂蜜!”
砍棵松树回家过圣诞?
不,泡酒喝!
如果家里来的客人既没赶上什么特殊节日,又没什么特殊身份,古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酒可以来招待客人呢?
有的!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的最多的就是“松”,由于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正所谓“寿如南山不老松”,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
白居易诗《枕上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白居易觉得自己晚年每天能喝口松花酒就乐天无忧了!
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乌蛇和蛤蚧,也请不起仆人来酿制五花八门的药酒,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拆吧拆吧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新民周刊其它文章
前几年,一度,法国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当在海外发生了一些情况时,领导层就会有人叫嚷:“快找地图看,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可从去年2月开始这一年多里,法国领导人、军队高层,都不会这么说话。原因很简单——法国唯一一艘航母“戴高乐”号,正送厂大修中。“戴高乐”号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话说,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家庭主妇的生活是非常悠闲的。但其实,每天把各种各样的家务料理服帖,还要带小孩,从早到晚不得停,工作量也是极大的……这两天日推上有一个叫“通过名画认识家庭主妇的日常”的话题非常火爆,日本的全职主妇们脑洞大开,借
上海又多了一个民航机场,或者说得更为严谨一点,是——恢复一个民航机场。那就是龙华机场。龙华机场现为B类通用机场自去年底正式获颁B类通用机场许可证时,就意味着龙华机场恢复为民用机场了。不过,如今的龙华机场与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可不太一样哦。这个位于如今市中
文 | 沈 林5月18日,一个平凡不过的周五,但美国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美国得州圣达菲高中枪击事件导致10死10伤。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发表讲话,对这起枪击事件的遇难者表示哀悼,并再次承诺将采取行动加强美国校园安保。他同时表示将就这起枪击事件向得州提
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在熟读古文并背诵全文,怎么背着背着就唱起来了?!尤其是下面这几个常见的洗脑歌词,看完简直不会念,只会唱出来了!唱歌的,你赔!原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第三四回原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5月19日封面故事电视剧:从25集拍6年,到1年拍3万集“ 过去四十年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几乎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同步。每十年间,都会有多部现实题材电视剧引爆社会话题。电视剧这种文艺形式,不仅是娱乐,也成为一种文化表达,成为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动向的指针
“ 吴冠中后来解释了“零”的含义——不是否定,其实质在于突破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否定笔墨的统一样式和标准,而非否定笔墨本身。他不支持孤立地评论笔墨,将笔墨作为艺术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 经历了“文革”肃杀之后的中国美术界,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终于走出
“ 《渴望》是实实在在被亿万人“渴望”着的,刘慧芳是时代节点上最光彩照人的“母性”投影。”“悠悠岁月,且说当年”:嗯,不错,那会儿,张凯丽女士是所有中国观众梦寐以求的,“居家必备款”贤惠女神。在社会转轨与时代动荡的罅隙中,我国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
(全文1400字,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众所周知,麦当劳中国于2017年宣布“愿景2022”,五年内中国内地将新增2000家餐厅。而5月17日,麦当劳中国宣布2018年预计全年招聘八万人,支持业务快速增长。其中,上海市场预计将招募近6500名员工。小编发现,此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懒人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感觉夏天就应该这样过……空调、冰箱、WiFi似乎早已成了夏天的标配不管少了哪一样都会让你度秒如年、坐立不安但在40年前同样的炎炎夏日没有空调和冰箱连风扇都用得很少那时候冰箱还未普及到千家万
看到同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K记的图,好高大上的样子。看似苹果店的K记。摄影 / 吴轶君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上海的人民广场新开的一家高大上的K记。我跟帖道:“可以看看是否能承接婚礼业务。”没想到有“90后”在朋友圈中惊叹:“啥?肯德基怎么可能办婚礼?”外滩东风饭店
文章授权自沪江英语ID:hjenglish近日,晚清德龄公主的一则全英文演讲,在网上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裕德龄(),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精通多国语言。17岁时随父回京,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
“虽然我国治疗心梗的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但目前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改善,许多患者还未接受抢救就在送往医院的路上离开了这个世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增心梗患者有20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这是因为心梗是一个时
1988年,周润发出演了黄泰来导演的黑帮片《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并且演唱了主题曲《飞砂风中转》,作为歌手的周润发出过一张专辑两张EP,玩票,金曲不多,这首《飞砂风中转》毫无疑问是他的代表作,这首歌好听主要是因为作曲是罗大佑,其国语版,就是罗大佑的《弹唱词》
“风里雨里,各大机场等你”,曾风靡一时的“虹桥一姐”常年蹲点机场,疯狂拍照、围堵高达88位明星的做法,曾令小编“目瞪狗呆”,一边惊掉了吃瓜群众手中的瓜子,一边又感叹到:这种青春活力劲儿,甘拜下风!要说,粉丝对偶像的热爱劲儿,凡人永远赶超不了。最近,比“
彭浦夜市,曾经是北上海乃至全上海最大、最红火的夜市。五年前,2013年11月,因摊贩严重阻碍交通,彭浦夜市被取缔;五年后,2018年,上海提出年内基本消除无证照食品经营的目标。寿宁路、昌里路这两大夜市无证照小餐饮的整治目前也正在进行当中。沪上夜市美食何去何从,
口述|孙颖浩(海军军医大学校长)整理|黄祺编者按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日夜守护在电视机旁,关注灾区救援的消息。废墟中找到一位又一位幸存者、受伤的孩子得到救治、失联的亲人重逢……在这些让人难忘的画面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是解放军的身影。地震后第二天,位于上
上海是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在上海几个月不出门外面就不一样了,虽然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上海城市的更新速度绝对飞快。也许你以前住南市区的,住着住着发现南市区没了;也许你原本住在闸北区好好的,突然彭浦新村都变静安区了。老上海的味道也日渐散去,当你蓦然回首的时
“啊,复联3里XXX死了,你为什么要告诉我!”早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以下简称《复联3》)全球上映的第一天起,笔者的朋友圈就开始了各种剧透。所以,趁着“没朋友”之前,赶紧买票一睹为快。怎么说这已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10个年头,十年布局,想必定是巅峰一役
老实说,因为“无感”,之前小妞对罗永浩老师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只知道他以前是新东方的老师,后来搞了“锤子手机”,甚至还曾经一度把他和另一位“罗”老师罗振宇搞混过。当然,小妞也听说,罗永浩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些“狂妄自大、口没遮拦”,因此,他在微博的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