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诗歌鉴赏事物形象课件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语文-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案-免费阅读,用请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语文-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载]【古诗文】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
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2分)
答:&&&早莺&
浅草&&&&&&&&&&&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2分)
答:&&&如“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莺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莺们春天生机蓬勃忙着在树上筑巢的忙碌景象。&&&&&&&&&&&&&&&&&&&&&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
&&&&&&,次写海面上的③&&&&&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2分)
表现手法:&&&&&&&&&&&&&&&&&&&&&&&&&&&&&&&&
&&&&&&&&&&&&&&&&&&&&&&(1分)
14.(1)①观(1分)&
②树木百草(1分)&
③秋风洪波(1分)(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作者&&&曹操&&&&&&&&&&&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政治家&&&&&&&&&&
、军事家。(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本诗以“&行&
”这一个字为构思脉络,以“&&爱&&&
”这一个词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2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2分)
答:&通过争暖树,啄春泥两个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万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一)(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
10.(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2)(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2分)
答:&&&&&&&&&&&&&&&&&&&&&&&&&&&&&&&&&&&&&&&&&&&&&&
7.(2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新疆乌鲁木齐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
1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分)
答:&&&&&&&&&&&&&&&&&&&&&&&&&&&&&&&&&&&&
12.忧国思家之情(2分)
1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1分)
(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
(1)诗人的马鞭 (1分)
(2)(2分)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钱塘湖春行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不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
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1)&&&&&&&&&&&&&&&&&&&&&&&&&&&&&&&
;(2)&&&&&&&&&&&&&&&&&&&&&&&&&&&&&&&&&&
1.(3分)&&&&
春&& 杭州西湖(各1分)
2.(3分)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内容正确2分,语言生动1分)
3.(4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各2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下列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在诗中的本意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的比喻义又是什么?(2分)
意:&&&&&&&&&&&&&&&&&&&&&
比喻义:&&&&&&&&&&&&&&&&&&&&&&&
.(1)运用典故(1分)
(2)本意: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自己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从而抒发了诗人被赃官二十三年的身世之感。(1分)
比喻义:后人用此诗句是指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1分)(共3分)
古诗词鉴赏。(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分)
  1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13、写出了室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再现了边塞的悲凉。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答:&&&&&&&&&&&&&&&&&&&&&&&&&&&&&&&&&&&
⑵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古诗鉴赏(4分)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0.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指叛军在长安城里放火烧城,大火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熄灭;“抵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只是指天空中漂浮的云彩。诗句告诉我们:站在高山上,双眼就不会被空中漂浮的云彩遮住。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巧用拟人手法,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7~8小题。(5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7.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
答:&&&&&&&&&&&&&&&&&&&&&&&&&
8.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答出1点给0.5分)。
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1分),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1分)、思念友人(1分)的感情。
诗歌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答:&&&&&&&&&&&&&&&&&&&&&&&&&&&&&&&&&&&&&&&&&&&
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
&&&&&&&&&&&&&&&&&&&&&&&&&&&
16.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
15.参考答案: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
16.参考答案: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2分,意近即可。
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4分)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4.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2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新疆维吾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13-14题。(4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3.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14.“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
王恩琦整理于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2分)
答:&&&早莺&
浅草&&&&&&&&&&&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2分)
答:&&&如“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莺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莺们春天生机蓬勃忙着在树上筑巢的忙碌景象。&&&&&&&&&&&&&&&&&&&&&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
&&&&&&,次写海面上的③&&&&&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2分)
表现手法:&&&&&&&&&&&&&&&&&&&&&&&&&&&&&&&&
&&&&&&&&&&&&&&&&&&&&&&(1分)
14.(1)①观(1分)&
②树木百草(1分)&
③秋风洪波(1分)(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作者&&&曹操&&&&&&&&&&&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政治家&&&&&&&&&&
、军事家。(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本诗以“&行&
”这一个字为构思脉络,以“&&爱&&&
”这一个词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2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2分)
答:&通过争暖树,啄春泥两个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万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文段(四)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浑浊的天空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纷繁的琐事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快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24.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5分)
答:&&&&&&&&&&&&&&&&&&&&&&&&&&&&&&&&&&&&&&&&&&&&&&&
①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诉说着自己满心的陶醉与依恋。一个诗意世界随着作者的笔端缓缓展开,作者反复咏叹,一切“浑浊”和“热浪”都远去了。今天却迎来了清新和凉爽。一个生态的、和爽的城市让人醉倒,让人仿佛回到童年的时光。作者对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无限热爱及赞美之情,巧妙地渗透在字里行间,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能亲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清新与和爽。
②作者的行踪及思想感情线索非常清晰。
第一节:渴望——寻觅——相遇——惊喜——醉倒
第二节:向往——寻觅——相拥——轻松——欣喜
③诗歌分为两节,每一节各有侧重。第一节构筑了一个“绿绿的贵阳”,让作者感到这是“惬意”的避暑天堂;第二节营造了一个“和和的贵阳”,让人似乎“加致函了童年的时光”。第一节重点表现贵阳的自然之美,第二节侧重于贵阳的人文之美,二者相得益彰,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④诗歌词语的感情色彩及对比手法运用很有特点。
过去:浑浊的天空、难熬的热浪、纷繁的琐事、莫名的惆怅(愁烦)
现在:缕缕清新、阵阵荫凉、欢跳的星星、欢乐的月亮、绿绿、爽爽、和和、惬意(欣喜)
⑤诗歌意境优美,结构对称,句式变化丰富,骈散句结合,一韵到底,叠词运用准确,具有很强的韵律美。
⑥……
(任意选取其中的一至两点,理解正确,赏析透彻,语言准确流畅;5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2分)
答:&&&&&&&&&&&&&&&&&&&&&&&&&&&&&&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
10.(6分)
(1)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分,答出两句2分,答出其中一句1分)
(2)“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4分,画线处各1分)
(一)(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
10.(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2)(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2分)
答:&&&&&&&&&&&&&&&&&&&&&&&&&&&&&&&&&&&&&&&&&&&&&&
7.(2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新疆乌鲁木齐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
1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分)
答:&&&&&&&&&&&&&&&&&&&&&&&&&&&&&&&&&&&&
12.忧国思家之情(2分)
1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1分)
(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
(1)诗人的马鞭 (1分)
(2)(2分)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不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
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1)&&&&&&&&&&&&&&&&&&&&&&&&&&&&&&&
;(2)&&&&&&&&&&&&&&&&&&&&&&&&&&&&&&&&&&
1.(3分)&&&&
春&& 杭州西湖(各1分)
2.(3分)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内容正确2分,语言生动1分)
3.(4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各2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下列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在诗中的本意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的比喻义又是什么?(2分)
意:&&&&&&&&&&&&&&&&&&&&&
比喻义:&&&&&&&&&&&&&&&&&&&&&&&
.(1)运用典故(1分)
(2)本意: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自己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从而抒发了诗人被赃官二十三年的身世之感。(1分)
比喻义:后人用此诗句是指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1分)(共3分)
2011年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高中(中考)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是:&&&&&&&&&&&
(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
答:&&&&&&&&&&&&&&&&&&&&&&&&&&&&&&&&&&&&&&&&&&&&&&&&&&&&&&&
 9.(3分)
  (1)不许(1分)
  (2)(2分) 答案示例:溪水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饶、奋勇向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2分)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节选自《繁星·春水》
答:&&&&&&&&&&&&&&&&&&&&&&&&&&&&&&&&&&&&&&&&&&&&&&
冰心(1分)&
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崇高;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抒情(此问答出前一点即可计1分。仅从修辞方面作答,不计分)(共2分)
贵州六盘水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6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这首诗用&&&&&&&&&
比喻&&&&&&&&&&
,表达了作者&&&&&&&&&&&&&&&
之情。(4分)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细”字生动地表现了柳叶&&&&&&&&&
、&&&&&&&&&&&&&
的特点。(2分)
22.剪刀(或碧玉)(1分)春风(或树)(1分)&&
惊喜、赞美、热爱(答到两点即可,2分)
23.柔软& 清新 (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2分)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2分)
答:&&&&&&&&&&&&&&&&&&&&&&&&&&&&&&&&&&&&&&&&&&&&&&&&&&&&&&&&&&&&
①依依不舍(或留恋)(2分)
②(2分)答案: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古诗词鉴赏。(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分)
  1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13、写出了室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再现了边塞的悲凉。
阅读现代诗,回答诗后的问题。(8分)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8.诗的第一节中,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独弦琴&&&&
”“&桨橹&&&&&&&
”这四个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思念的情思,营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意境。(2分)
19.画线处的诗句运用了&对偶&&&&&&&&
的修辞手法,从&时间&&&&&&&
和&空间&&&&&&&&
两个角度,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焦灼感和迫切感。(3分)
20.诗的最后一节采用了什么句式?全诗的诗眼又是什么?(3分)
答:&&&&&&&&&&&&&&&&&&&&&&&&&&&&&&&&&思念&&&&&&&&&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答:&&&&&&&&&&&&&&&&&&&&&&&&&&&&&&&&&&&
⑵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古诗鉴赏(4分)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0.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指叛军在长安城里放火烧城,大火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熄灭;“抵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只是指天空中漂浮的云彩。诗句告诉我们:站在高山上,双眼就不会被空中漂浮的云彩遮住。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巧用拟人手法,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7~8小题。(5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7.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
答:&&&&&&&&&&&&&&&&&&&&&&&&&
8.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答出1点给0.5分)。
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1分),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1分)、思念友人(1分)的感情。
诗歌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答:&&&&&&&&&&&&&&&&&&&&&&&&&&&&&&&&&&&&&&&&&&&
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
&&&&&&&&&&&&&&&&&&&&&&&&&&&
16.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
15.参考答案: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
16.参考答案: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2分,意近即可。
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4分)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4.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2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新疆维吾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13-14题。(4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3.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14.“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16—17题。(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
答:&&&&&&&&&&&&&&&&&&
17.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16.(2分)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意思对即可)
17.(3分)不造成分)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言之有理即可,2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3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4.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三)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5.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5.(2分)“竹深”“树密”“虫鸣”给诗人带来微凉的感觉(写出了环境的幽深静谧)(1分),表达了诗人惬意(舒适、宁静)的心情(1分)。
(三)约客
  &&&&&&&&&&&&&&&
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
27.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描写了夏季江南特有的景色。
28.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一句进行赏析。
答:&&&&&&&&&&&&&&&&&&&&&&&&&&&&&&&&&&&&&&&&&&&&&&&&&&&&&&&&&&&&&&&&&&&&&&
27.对偶(1分)
28.参考示例:诗歌中“闲”、“落”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久等友人而友人不至的寂寞心情。(2分)
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
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4.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
23.(2分)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可),1分;“早春美景”,1分。
24.(2分)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7.(3分)B&
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3.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4、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古诗文阅读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5.离别愁苦(1分)相聚的欢乐(1分)(答“离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可)
16.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西归绝句①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21.反衬或衬托
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6. C(2分) 7. A(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7. .1分(有错不得分)
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
8.2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
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9.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1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 9——10题(4分)
&&&&&&&&&&&&&&&&&&&&&&&
&&&&&&&&落日怅望
&&&&&&&&&&&&&&&&&&&&&&&&&&&&&&&&
&&&&&&&&&&&&&
股孕育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遥望家乡所作,请写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试说说“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
10.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
我的审美体验(8分)&&&&&&&&&&&&&&&&&&&&&&&
22.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
&&&&&&&&&&&&&&&&&&&&&&&&&&&&&&&&&&
久飞的鸟,
想栖于一枝,
歇一歇困倦的翅膀。
学飞的鸟,
想离开树枝,
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
(选自《中国现代诗歌选》)
⑴“飞”是鸟儿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⑵这首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从结构上看,前后两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22.(4分)⑴(2分)“久飞的鸟”由于飞行日久,往往会觉得困倦,甚至会失去继续飞行的动力(1分);而“学飞的鸟”由于处于学飞的过程中,对飞会充满热情,为了获得这项技能而敢于尝试,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1分)。⑵(2分)①对比(1分);②凸显主旨(1分)。
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答:&&&&&&&&&&&&&&&&&&&&&&&&&&&&&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
6.(1)(3分)梅子、芭蕉、柳花& (答对1个给1分)
(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
&&&&&&&&&&&&
&&&&&&&&&&王孙莫把比蓬蒿,
&&&&&&&&&&&&&&&&&&&&&&
九日枝枝近鬓毛。&
&&&&&&&&&&&&&&&&&&&&&&
露湿秋香满池岸,
&&&&&&&&&&&&&&&&&&&&&&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3分(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四)诉衷情(7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分)
答:&&&&&&&&&&&&&&&&&&&&&&&&&&&&&
2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了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21.(3分)“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
“觅封侯”借有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解释意思1分,答出用典故1分,答出表现内容1分)
22.(4分)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2分)&
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2分)
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3分)
兰溪棹歌①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
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
8.(1分)镜中看
9.(2分)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答:&&&&&&&&&&&&&&&&&&&&&&&
&&&&&&&&&&&&&&&&&&&&&&
&&&&&&&&&&&&&&&&&&&&&&&&&&&&&&&&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6.(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10.形势的险恶(1分);境况的危苦(1分)。(2分)
11.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答:&&&&&&&
&&&&&&&&&&&&&&&&&&&&&&&&&&&&&&&&&&&&&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
7.(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8.(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社日①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
& (2)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⒒⑴(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⑵(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5.(共2分,各1分)逐& 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嘉兴、舟山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4题。
(一)(4分)
敷浅原①见桃花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6.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怀乡、思友(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两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
&&&&&&&&&&&&&&&&&&&&&&&&&&&&&&&&&&&&&&&&&&&&&&&&&&&&&&&&&
&&&&&&&&&&&&&&&&&&&&&&&&&&&&&&&&&&&&&&&&&&&&&&&&&&&&&&&&&&&&&&&&&&&&&&&&&&&&&&&&
7.答案: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8.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动词1分;赏析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源:学&科&网Z&X&X&K]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答:&&&&&&&&&&&&&&&&&&&&&&&&&&&&&&&&&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
【双调】寿阳曲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答:&&&&&&&&&&&&&&&&&&&&&&&&&&&&&&&&&&&&&&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答:&&&&&&&&&&&&&&&&&&&&&&&&&&&&&&&&&&&&&&&&&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答:&&&&&&&&&&&&&&&&&&&&&&&&&&&&&&&&&&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诗词鉴赏(3分)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3.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4分)
答:&&&&&&&&&&&&&&&&&&&&&&&
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3.(共4分)(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答:&&&&&&&&&&&&&&&&&&&&&&&&&&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
)(1)(2分)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
(2)(2分)答: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1分)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
&&&&&&&&&&&&&&&&&&&&&&&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12.(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一)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C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4.答案: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评分:答对拟人手法得1分,分析正确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鉴赏事物形象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