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张家山村的橘坡山作文430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风光独美桔坡山
萧江打造市级森林旅游区
来源:平阳新闻网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都市里,选择回归自然,用一种文明、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来一次与生态森林的亲密接触,已经越来越受欢迎。随着萧江创建市级森林旅游区步伐的加快,萧江桔坡山公园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
  让&绿色瑰宝&走出&深闺&,今后,萧江将依托桔坡山公园和萧江八景,创新多元投融资机制,建设市级森林旅游区,形成规模大、档次高、特色鲜明、设施齐全的森林旅游体系,将萧江打造成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森林休闲中心。
  &八景一物&令人忘返
  萧江镇位于平阳县西南部,鳌江流域中游,与苍南接壤,海陆空交通便利,距温州机场70公里,鳌江港13公里。
  萧江其名,就有很深厚的人文渊源。萧江原名&古院里&,早在隋唐时期就是浙闽交通的关津,扼浙闽古驿道的咽喉。宋兵部侍郎萧振关心家乡公益,出资造了大船,并雇养船夫为百姓免费摆渡。为纪念他的美德, &古院里&改叫萧家渡,并自1985建镇之日起正式更名&萧江镇&。
  萧江镇东有潘汇、落马、山下洋、夏宅诸村,与苍南龙港镇隔横阳支江相望;南辖下汇、上汇、高黎、上宅、洪山诸村,与苍南灵溪镇接壤;岙底、永门、后洋、河浦诸村西接麻步镇,桃源社区辖下诸村与瑞安高楼毗邻。东南两面河流环绕,西北两侧丘陵障屏,地灵人杰,河网纵横,阡陌交错,景色迷人。
  白云晚钟、樟井问泉、榕亭残雪、古渡晨曦、玉峰秋月、碑林吊古、石龟听潮、石门赏凉&&这是令游人忘返的&萧江八景&。除此,萧江更有古代路亭11座;佛寺宋代2座,明代1座,清代10座,道观清代1座,其中古代石碑已发现的共有20方,概为清代作品。
  &八景&外,萧江还有&一物&很出名。萧江大鼓始建于400年前明末清初时期,被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入。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萧江大鼓非常硕大,鼓面能置放一张八仙桌,容纳8人饮宴,还能空出上菜的通道。萧江当地相传:&初一大鼓,声闻十五&。现萧江大鼓置放在桔坡山公园内,直径2.63米,高2米,鼓面上绘着双龙戏珠的图案,下方写着&大鼓雷音,永葆太平&八字,素有&中国第一大鼓&之称。这个大鼓,曾经敲进2008年上海世博会,名噪一时。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资源,使萧江具备了森林旅游区的创建条件。
  休闲晨练首选之处
  建城区东面,与老城区相毗邻,桔坡山因山之东坡曾种有桔园而得名。
  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鸟语花香,桔坡山历来是萧江群众休闲晨练的首选之处。
  经过萧江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和各界群众的支持,桔坡山公园设施日渐完善,集文化体育健身设施、古建筑和文保单位为一体。山上占地320亩左右,包括桔坡山和山北面山脚下的健身文化广场。其中,桔坡山山高78.2米,占地面积260亩,山脚健身文化广场占地面积为60亩。
  山上原已建有一亭一庙二寺,亭名曰双榕亭,位于桔坡山西麓山脚,有老榕树抱石而生,亭建于榕石之上,遮荫十余丈;庙名曰陈府殿,位于山的西坡,萧江大鼓陈列其中;二寺分别为东来寺和白云寺,其中,东来寺位于山的西坡,白云寺位于山的东坡,相传宋朝兵部侍郎萧振早年曾在此读书。西大门入口旁建有鲍辉墓,1989年4月从万全长山(今水亭)迁建于此,系县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近二十年来,通过政府出资和萧江社会各界捐资,目前已相继建成太极馆、望海亭、观潮亭、思乡亭、牌坊门台、曲桥、公园围墙、健身苑点、羽毛球场地、近千米的健身道路网、路灯等基础设施。健身文化广场位于桔坡山公园北首山脚,一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将建成占地60多亩的集锻炼、休闲于一体的广场,其中包括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广场、2个篮球场、2个标准化门球场、1个乒乓球场、2处健身器材,以及其他水池、休闲绿化区等。
  打造&一山二核三水四景&新型公园
  2010年,温州开始实施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3253&工程提出,将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30个景观资源丰富、旅游设施安全、生态环境良好的森林旅游区。
  萧江的原生态环境、山地、溪流、文化传说、产业规划等组合度较佳,符合居民对休闲的环境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萧江立足中国塑编基地,将生态元素、文化元素融进萧江城市化建设,全力打造森林旅游区。
  为了改造提升萧江桔坡山公园的品位和档次,萧江镇党委政府在以前规划的基础上,邀请萧江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崇涨等人,对萧江镇桔坡山公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据悉,设计集合萧江的文化底蕴,将打造&一山二核三水四景&具有萧江特色的新型公园。其中,一山即桔坡山。桔坡山本身具有渊源的人文传说,同时作为萧江文化的载体,桔坡山又承担了太多萧江人的期待。二核:指的是以山脚健身文化广场的布袋湖(广场南侧有一个呈&凹&字形的人工修筑的小湖泊)和桔坡山顶各自为核心的形成的一阴一阳的图底,近似易家的阴阳八卦,形成互补的物质和图底。着重打造这二个核心区块,将布袋湖周边的景点进行梳理整合,在山脚打造湖景公园核心区,包括计生文化广场、风雨连廊、亲水平台、文体中心等。在桔坡山顶建立鼓楼文化博物馆,将山脚陈府殿的萧江大鼓移到鼓楼,在山顶打造鼓楼文化核心区块。三水:利用现在的布袋湖、游泳池和山腰的山泉井,打造以白云寺内部的饮水井为源头,以布袋湖为收尾的贯穿基地中间景观面的一条水系,以水用为整个基地的活力之源。四景:即鼓楼、白云寺、草堂文化馆、萧振文化纪念馆。
  下一步,萧江将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森林旅游区开发和旅游交通、电力、通讯、接待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森林文化,开展采茶品茗、赏花观果、植树种花等文化活动;发展特色森林旅游项目,开发&森林浴&等森林旅游活动,力争到2015年,使旅游成为萧江一大产业。
(平阳新闻网记者 雁子 实习记者 周婷婷 )
网络编辑:朱伟伟登萧江橘坡山,赏天下第一鼓|夕照亭|大鼓|萧江_新浪网
登萧江橘坡山,赏天下第一鼓
登萧江橘坡山,赏天下第一鼓
平阳萧江桔坡山行文&图 丨 叶望庆又到周末,这次与一帮文成老同事去平阳,登萧江橘坡山,赏天下第一鼓。新建游步道橘坡山,是平阳萧江的一座小山,海拔78.2米,位于萧江镇内,东临双庆南北路,南靠胜利路,橘坡山因山之东坡曾种有大量橘子而得名。橘坡山公园是以橘坡山景点为主建设的镇公园。公园占地320亩左右,包括橘坡山和其北面山脚下的健身文化广场。其中,山地面积260亩,山脚健身文化广场占地面积为60亩。山上有县文保单位鲍辉墓,以及寺庙,凉亭等,以新建萧江鼓楼与重建的“萧江大鼓”而闻名。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橘坡山公园日新月。政府与民间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上山游步道,健身广场,亭台楼阁等,建有牌坊式的公园门,三座古雅石亭,多条石板曲径,移植了大量花木。“萧江八景”中的五景,全在公园范围内。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这座公园成为集休闲、运动、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场所,也使原本风景优美的橘坡山锦上添花,深受游人喜爱。现在这里是人们休闲健身与娱乐的好去处。萧江人对于环保工作也十分重视,做得十分到位,台阶与四周非常整洁卫生。橘坡山公园看上去十分干净,美丽,是个游玩的好去处。萧江鼓楼萧江鼓楼,建于橘坡山公园最高处,是萧江镇的地标,占地面积553平方米,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楼高五层,高度29.8米。鼓楼大柱拨地而起,28个翘角层层凌空,飞檐斗拱玲珑翘曲,四周雕栏回护,配以植被假山,主次分明,整体建筑雄浑壮美。萧江鼓楼主要由由民间集资建成,总投资1500多万元,其中民间集资1200万元,于2011年开建,2014年建成。鼓楼内存有“天下第一大鼓-萧江大鼓”,鼓楼已经成为萧江标志性人文景观。鼓楼建成后使公园海拔高度达到108米。能在更高处远眺四周美景。萧江大鼓萧江大鼓,现在存放在萧江鼓楼的顶层,直径3.8米,系国外进口的一张牛皮制造。鼓面上绘着双龙戏珠的图案,下方写着“大鼓雷音,永葆太平”八字,号称“天下第一鼓”。萧江民间有擂鼓辟邪祈福的习俗,表达人民群众追求平安、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萧江大鼓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经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曾毁于文革期间,于上世纪90年代重建。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萧江大鼓同样非常硕大,鼓面能置放一张八仙桌,容纳8人饮宴,还能空出上菜的通道。民间相传:“初一大鼓,声闻十五”。萧江大鼓因远近闻名而被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入。建造大鼓的起因有三种说法:一是传说当时有小股倭寇从现苍南方向的海域入侵,沿水路过巴漕、龙江(今龙港),进入平阳县萧江镇抢掠。当地乡民不堪其扰,成立保卫团,制造萧江大鼓。鼓大而声远,倭寇来袭时敲响大鼓,一以示警,让妇孺老幼及早躲避,降低损失;二以集合,保卫团闻声而至,抵抗侵略者。另一种说法则是祈福之用。萧江大鼓最早置放在萧江塘河之畔的陈爷殿中。据萧江当地一些老人回忆长辈的说法,当时经常有人在萧江塘河出意外,依巫觋之说,要在塘河之畔建立神庙才能遏此灾厄,于是就建了陈爷殿。民间又有鼓声能震邪的说法,于是制造了一座特别大的鼓,以求能攘灾祈福。萧江大鼓最早置放在萧江塘河畔的陈爷殿,现今在鼓楼里,这个大鼓,曾经敲进2008年上海世博会,名噪一时。夕照亭夕照亭,位于萧江鼓楼的平台左侧,是观赏的好亭阁。在这里就可以远眺萧江平原,如若登上鼓楼灵溪,龙港,萧江等地将一览无遗。山上原已建有一亭一庙二寺,亭名曰双榕亭,位于橘坡山西麓的山脚,有老榕树抱石而生,亭建于榕石之上,遮荫十余丈;庙名曰陈府殿,位于山的西坡,萧江大鼓陈列其中;二寺分别为东来寺和白云寺,其中,东来寺位于山的西坡,白云寺位于山的东坡,相传宋朝兵部侍郎萧振早年曾在此读书。西大门入口旁建有鲍辉墓,1989年4月从万全长山(今水亭)迁建于此,系县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公园建有多个亭阁。其中夕照亭是最高的亭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萧江桔坡山,你一定得去。作文400字_百度知道
萧江桔坡山,你一定得去。作文400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6月13日是萧江群众的喜庆日子,他们盼了多年的桔坡山环山走廊和萧江太极馆终于开通落成了。温州市副市长叶际仁和县领导戴祝水、黄安波、王纪树、黄宝磊、徐定锦、何忠、董君敏、王丹等到场祝贺,并参观了该镇的改革开放成就展。    长期以来,萧江人民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推动萧江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把萧江镇从过去落后贫穷的农业镇建成了今天的工业大镇。到2003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1.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9.18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了7013元。尤为难得的是富起来的萧江人不改淳朴诚信本质,他们热心于公益事业,此次开通落成的桔坡山环山走廊和太极馆就是当地部分群众为方便观光而集资建设的。  叶际仁、戴祝水等市县领导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萧江镇改革开放成就展及工业产品展示会,并浏览了新开张的桔坡山环山走廊与太极馆,称赞萧江改革开放的巨大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作文400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双榕鼓韵-作文初三作文
  &一缕晨曦千年古渡,几桴警鼓两麓书声。&写的就是我的家乡&&萧江。她汇合鳌江、青龙、横阳三江水,聚集凤浦、桔坡两山的美景,山清而水秀。孤岩顶上的双榕树,老街的樟水井,浃底殿的大鼓,更是闻名遐迩!
  过去,沿着青龙江而上到了萧江老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面江而建六角飞檐的望江亭。青龙江长年淤积成为现在的双庆路街道,道旁的望江亭紧傍一块孤立而突兀的孤岩,而孤岩顶上竟然长着一棵遮天蔽日的榕树。
  这棵树少说也有数百年的高龄,腰围之粗要五六人才能合抱过来。那盘曲嶙峋的树根穿出石缝,暴露在行人目光之中;又在气根的陪伴下互相扭结,明目张胆地穿过街面,扎入地底。高大的树干已经开裂,而树枝竟还是那么青翠挺拔;枝叶茂盛,绿荫如盖。穹隆形的树冠覆盖着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地,也遮掩着孤岩顶上后建的&双榕亭&,亭上的对联&双榕双榭听鼓听潮人换世,客来客往避风避雨坐何妨。&更为双榕双亭增光添彩。
  你可以想见:当年这榕树孤长在这上无半点泥土,下缺水源滋润的孤崖顶上,经年累月靠的是天然雨露和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双榕树忍饥渴,熬霜雪,历经数百年,至今竟成树木之冠,这是何等的顽强!
  经过双榕树循着老街往南走,就看见老菜场北面一口古老的水井,就是&樟水井&。井水冬暖如汤,夏凉如冰;入口甘甜,回味清香,真是泉水中的佳品。井水因井里生有樟抱榕的奇树而得名。
  早在数百年前,萧江街仅有居民十几家,傍青龙江居住而饮用淡水奇缺。因而大伙出钱出工,在远离青龙江紧依桔坡山处凿开了一口井。井筑好不久,井壁上竟长出一棵樟树苗和一棵榕树苗。俯视井水,两棵树倒映井底,犹如同根相连,竞相比高。几年间,樟树竟慈母般地伸出丫杈紧紧拥抱着榕树,那榕树也像乖巧的孩子紧紧偎依在樟树怀抱里。人们就把这两棵树合称为&樟抱榕&,那涓涓清澈的井水就从这树根缝间流淌出来。又过了几十年,不知什么原因,那棵榕树枯萎了,只剩下一棵樟树。后人就把这口井叫&樟水井&。
  樟水井在萧江还没自来水以前,是镇上居民的唯一水源。樟井水旱天不枯,雨天不溢;方圆数里的居民饮用也是樟井水,岁月流淌,樟水井依旧,偶尔自来水断流,人们还可以见到樟水井周围里三层、外三层,人们等候打水的奇观呢。
  &桔坡圣庙鼓声闻,面设宴席君客行。初一声震十五闻,胜迹流芳国内振。&讲的就是远近闻名的萧江大鼓。
  萧江大鼓座落在浃底殿。据说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萧江人民为了抵御沿着鳌江上溯入侵的倭寇,筹集资金在娘娘宫建造一面大鼓,以齐民众壮军威。清乾隆三十五年再造大鼓,其鼓面直径为2.30米,高2.50米,竹钉九百多枚,鼓桶用了六十块木板。鼓面上用彩色瓷漆画有双龙戏珠和流云焰火,那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鼓面上可以摆放一张&八仙桌&,四张长高凳上坐满八个人,端菜的还可以在边上走动呢。如果擂一下大鼓,从初一直至十五还能听到鼓声的余音呢。足见大鼓之大,鼓声的宏亮了!萧江大鼓的名声由此播及浙闽赣等地。
  不但是外地客人,就是萧江本地居民也常常慕名前往浃底殿看一看这面大鼓,听一听&隆隆&的鼓声,在大鼓之前拍照留念,大家无不为这萧江大鼓拍案叫绝!
  &一岭花香,漫品烟光因坐久;双江月白,缓听潮韵得归迟。&缓缓地回转桔坡山脚下,满目青树翠蔓。耳畔还隐隐传来隆隆的鼓声,鼓点和谐而持续,激越而悠扬。鼓点敲出了萧江的今天,也敲出了萧江人的奋发精神。
考点解析:
举一反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橘子的作文3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