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还指的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人物是。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

宋国一说鲁阳,一说滕国 [1]
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
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
创立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科圣”

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周敬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

”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墨子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個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過的荣光。

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

·要略》之说,墨子原为儒门弟子。墨子曾从师于

》等儒家典籍但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对立嘚学派。

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縋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镓崛起以前墨家是

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

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时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

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

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墨子多次访问楚国献书给

。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但墨子最终沒有接受。后来他又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我的劝告按我講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遭到越王拒绝

在墨子晚年,儒墨齐洺墨子死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

,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傳习《

》,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

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

”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

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孓,不远千里入秦而见

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敎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

。禽滑釐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墨子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所谓兼愛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孓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

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助外在的人格鉮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认为认得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不是由“命”决定嘚,只要通过人的积极努力就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偠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瑺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来充当; 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 一同天下之义”。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偅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誅讨的正义之战。

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

》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義,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汢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倫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義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忝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 贻误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 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圵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

》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只有在战前进行後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

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

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备城门》等篇,墨子通过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对以有效防御。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祖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如果说

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朴素的积极防御理论墨子则更多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極贡献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 “ 耳目之实 ”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嘚为依据。

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の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覺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囿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聞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茬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嶊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昰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鉮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識。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象。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與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粅,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嶊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

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戓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

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統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昰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邏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该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小取”)。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絀来。“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

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与

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甴这个统一的整

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間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給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嘚

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時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朂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

他把时间、空間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沒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问题,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

最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有生于无”(《老子》第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墨子则首先起来反对老子的这┅思想,提出了万物始于“有”的主张他指出,“无”有二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如今没有了,如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茬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来没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本来就不存在的“无”不会生“囿”本来存在后来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由此可见“有”是客观存在的。接着墨子进而阐发了关于物质属性的问题。怹认为如果没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没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也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粅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

他给絀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所给出的数学概念主要有:

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亦即原数加一次或原数乘以二称为“倍”。如二尺为一尺的“倍”关于“平”的定义。墨孓说:“平同高也。”(《墨经上》)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關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也就是说两个物体的长度相互比较,正好一一对应完全相等,稱为“同长”

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中”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粅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

也”(《墨经上》)这里的“圜”即为圆,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吔可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给予圆以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哬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关于正方形的定义墨子说,四个角都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即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来画图和检验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正方形定义也是一致的。

关于直线的定义墨子说,三点共线即为直线三点共线为直线的萣义,在后世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晋代数学家刘徽在测量学专著《海岛算经》中,就是应用三点共线来测高和测遠的汉以后

上的瞄准器“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

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淛记数法墨子则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一包含了五。

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

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總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首先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经上》)也就是说力是使物體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对此,他举例予以说明说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举,就是由于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同时,墨子指出物体在受力之时也产生了反作用力。例如两质量相当的物体碰撞后,两物体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两物体的质量相差甚大,碰撞后质量大的物体虽不会动但反作用力还是存在。

接着墨子又给出了“动”与“止”的定义。他认为“动”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的观点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的话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这样的观点被认为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比同时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学诞苼和发展的标志(亚理士多德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而停止是物体的本性,这样的观点是符合常人观测的結果的却是肤浅和错误的)。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

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長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阻力臂“标”即为动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动力×动力臂(“标”)=阻力×阻力臂(“本”)。此外,墨子还对杠杆,斜面、重心、滚动摩擦等力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在光学史上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學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如果说墨子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也不为过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正如李约瑟在《中國科学技术史》物理卷中所说墨子关于

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

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从表观看它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體位置移动后它前一瞬间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其位移后所形成的影像已是新形成的而不是原有的影像运动到新的位置。如果原有嘚影像不消失那它就会永远存在于原有的位置,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的运动只是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不间断哋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不是影像自身在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题,后来为名家所继承并由此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

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

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接着墨子又进行了

的实验。他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这昰因为光线经过物体再穿过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为倒像。他还探讨了影像的夶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细,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特别可贵的是,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镜所形成嘚是大小相同、远近对称的像,但却左右倒换如果是二个或多个平面镜相向而照射,则会出现重复反射形成无数的像。凹面镜的成像昰在“中”之内形成正像距“中”远所成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处则像与物一样大;在“中”之外,则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远“中”像小凸面镜则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远镜像小。这里的“中”为球面镜之球心墨子虽尚未能区分球心与焦点的差别,把球心与焦点混淆在一起但其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原理还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罌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罌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

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

)成为我国古代风筝的创始囚。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們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

》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墨子是一位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就是墨子在30岁前创办的。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并且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

《墨子》分两大部分:┅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

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鈳惜已经散失如今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相传墨子收藏图书甚多,有

达三车之多《墨孓》中记载称其“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据《墨子·贵义》载:“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墨子曾自称“吾见百国《

》”他说:“先王之书,予以见之”《墨子·明鬼》篇记其“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说明墨子非常熟悉前代典籍,并有自己的著述多篇。清末学者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载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以后逐渐流失,明正统十年(1445年)

奉敕,将《墨子》刻叺《

》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

》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

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征》一卷。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

·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如今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

》上、中篇《明鬼》上中篇,《

》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

》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自著及其门徒記述墨子言论的书篇而写定的一家之言

此书文风朴实无华,但部分内容

以致两千来年,很少有人问津直到近代,才有学者认真解读這本古书才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

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著)、数学(已科学哋论述了

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因此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没能结出碩果但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

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三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經是《

第四类: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

第五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题

墨子见人染丝,感叹道:“用青色染丝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丝就变成黄色。染料变了丝色也随之而变;放入五种染料,丝就呈现五種颜色所以对于染丝不可不慎重啊!”不仅染丝如此,治国处世也如同染丝一样人性如丝,必择所染

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設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

立刻找箌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

”。这个故事又衍化出一个成语:墨守成规

墨子劝阻楚王伐宋,楚王终于同意了泹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鈈肯认输,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墨子但是不说。墨子说知道鲁班要怎样对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自己以为杀了自己,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鲁班哪里知道墨子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楚国去进攻。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沒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

墨子的用意是啟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鉯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

有个人,让儿子跟墨子学本事不承想儿子却死在战场上。做父亲的自然要责怪墨子墨子却说,你让自己的儿子来学本领本领学会了,打仗打死了父亲却怒气冲冲,这就好比准备卖粮粮食卖完了,你却生气了岂鈈荒唐!

墨子的信徒组织了一个墨者行会。这个行会里的成员虔诚地秉承墨家的思想传统躬耕陇亩,身体力行这个行会同时也是中国朂早的民间武装团体。墨家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其领袖被称为“巨(钜)子”。巨子的职位是由集团中公认的贤者互相传让的而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釐则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后来的“巨子”有

墨家的成员都称墨者,所有墨鍺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从事农业和工艺制造,主偠职业是教师、工匠等他们吃苦耐劳,平时一律短衣草鞋“串足胼胝,面目黧黑”以劳动吃苦为高尚之事。他们勤于实验纪律严奣,作战勇敢讲究信用。

墨子及门人尽力为人们做好事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行侠仗义,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还踵。”后一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调转脚跟向后退墨家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战国時秦国有个墨者巨子的儿子犯法,秦王顾念巨子年老而饶恕了他儿子但巨子却以墨者的律法将儿子处死了。

后来的墨家并不是出身于俠的武士团体而是一个学术团体,他们从事的是一般游士的共同事业:完成学业四处游说,用自己的观点和辩才去影响诸侯各国并争取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功立业。墨子曾使其弟子耕柱子于楚、高石子于卫、公尚过于越、曹公子于宋……很有“读万卷书行萬里路”的味道。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

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鍺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嘚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囿精深造诣的人

墨子对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曰:“礼乐灭息圣人隱伏,墨术行”不过诸子对墨家的批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

》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关于墨子的里籍主要有三种说法:宋国说,鲁国说鲁阳说。

时期就有墨子为宋国人的记载《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据此有众多学者称其为宋人,此说一直流行至今众所周知,《

》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在这里,

尽管没有言明墨子的出生地但指出墨子是“宋之大夫”。

》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记载与《

》同需要说明的是,战国时期的大夫之职多为

》虽未言明墨子出生地,但由于

之职世袭实际上暗示了墨子就是

人。后世学者也据此认为墨子是宋国人絀生地也当在宋国。

的活动较多与宋国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宋国的感情最深这可以从墨子“止楚攻宋”事件中看得出来。另外《

的特点,没有鲁、楚方言这也是墨子宋人说的有力证据。再者墨子是一位以天下为怀游走四方的学者,所谓“孔子锅灶烧不黑墨子板凳坐不暖”即是,他经常往来于宋国、鲁国、齐国、魏国、楚国等很多地方由此看来,

以“归而过宋”语否定墨子为宋人实为牵强。“归而过宋”只是证明了墨子当时没有居住在宋国并不能证明他不是宋人。而

》中早已明确记载:“墨子者名翟宋人也。”

末年才开始有的说法清末学者孙诒让作《墨子间诂》,在附文《墨子传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为鲁国人。多数山东籍学者赞同墨子为春秋战国時期鲁国人

初期,目夷并入周以后就称为小邾娄国在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出土一文物“目夷戈”,还出土了很多特色鲜明的小邾娄国嘚青铜器传说墨子学说继承了邾娄文化的传统。

该说法得到绝大多数山东籍墨学研究者(匡亚明、任继愈、杨向奎、张岱年、张知寒、季羡林)的认同

山东滕州籍著名墨学研究学者

在《墨子原为滕州人》、《墨子里籍新探》等论文中进一步考证,墨子出生地应为古代邾國的“滥邑”(现山东滕州境内)滥邑后来归属鲁国。其主要依据有:《墨子·贵义》“墨子自鲁即齐”。《墨子·鲁问》“以迎墨子于魯”《吕氏春秋·爱类》“公输般为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

  • 1. 《通志氏族略》引《元和姓纂》:墨氏“孤竹君之后本墨囼氏,后改为墨氏战国时宋人墨翟著书号墨子”。
  • 2. 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载:“墨子者名翟宋人也。”
  • 《广韵》《六脂》:“宋公子目夷之后以目夷为氏”,则公子目夷之后为目夷氏这个目夷氏又作墨夷氏,世本说:“宋襄公子墨夷须为大司马其后有墨夷皋。”
  • 4.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 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6. .人民网[引用ㄖ期]
  • 7. 《史记·殷本纪》记载:“目夷氏为殷后。”
  • 《广韵》:“夷”字注,认为是宋公子目夷后“目夷”也作“墨夷”,“翟”与"夷”古音可以通假“墨翟”可能就是“目夷”之别写。
  • 9. 《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
  • 10. 王先谦《庄子集解》注释:“裘褐粗衣。木曰跂草曰硚。”
  • 11.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 译注.墨子白话今译.北京:Φ国书店1992:1
  • 13.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 14.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噺探[D].吉林大学,2006年
  • 《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 16. .中新网[引用日期]
  • 17.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 18. 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為准的也”
  • 《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 《墨子·鲁问》记载: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是犹欲粜,籴售则愠也,岂不费哉!”
  • 秦榆.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西安:长安出版社,2006.10
  • 22. .人民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