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催富裕 犬吠保犬吠与鸡鸣催富裕 犬吠保犬呔的同异?

您当前所在位置:
时间: 00:00
责任编辑:信息办
【选择字号:
一、文史辑览攻 守 议    & & & 宋·范仲淹      臣窃观西事以来,每议攻守,未见适中。或曰必行进讨,以期平定。臣谓诸路进讨,则兵分将寡,气不完盛。绝漠风沙,迷失南北,馈运辎重,动有钞掠。贼之巢穴,夐阻河外,非奇将不能袭。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但求虚弱之处,以剽窃为功,既不能大振兵威,复不能少分贼势,此进讨牵制之无效也。或曰宜用守御,来则御之,去则勿逐。臣观今之守边,多非土兵,不乐久戍,又无营田,必须远馈。久戍则军情以殆,远馈则民力将竭,岁月绵远,恐生他患,此守御之未利也。臣荷国重寄,曾无寸劳,夙夜营营,冀有所补,而才识迂昧,终无发明,今采于边人而成末议,固不敢谓其可用,亦不敢望其必行,在朝廷以众议参之,择其可否,如无所取,乞赐寢罢。臣谓进讨未利,则又何攻?臣窃见延安之西,庆州之东,有贼界百余里侵入汉地,中有金汤、白豹、后桥三寨,阻延、庆二州经过道路,使兵势不接,策应迂远。自来虽曾攻取,无招降之恩,据守之谋,汉兵才回,边患如旧。臣谓西贼更有大举,朝廷必令牵制,则可攻之地,其在于此。可用步兵三万,骑兵五千。鄜延路步兵一万二千,骑兵三千。泾原路步兵九千,骑兵一千。环庆自选马步一万。除官军外,蕃兵更可得七八千人。军行入界,当先布号令,生降者赏,杀降者斩;得精强者赏,害老幼妇人者斩;拒者并力以戮之,服者厚利以安之;逃遁者勿追,疑有伏也;居者勿迁,俾安土也。乃大为城寨以据其地。如旧城已险而增修,非守地则别择要害之处,以钱召带甲之兵、熟户、强壮,兼其功役。昨奉朝旨,令修缘边城寨,臣以民方穑事,将系官闲杂钱,并劝令近上人户以顾夫钱+,散与助工兵士充食钱,其带甲兵士翕然情愿,诸寨并以毕功。俟城寨坚完,当留土兵以守之。方诸旧寨,必倍其数。使范全、赵明以安抚之,范全今为骐骥副使、庆州北都巡检。赵明今为东头供奉官、柔远寨都巡检使。必严其戒曰:贼大至则明斥候,召援兵,金汤,东去德靖寨四十里,西去东谷寨八十里,西南去柔远寨八十里。白豹,西去柔远寨五十里,南去庆州一百五十里。坚壁清野以困之;小至则阨险设伏以待之;居常高估入中及置营田以助之。如此,则可分彼贼势,振此兵威,通得延、庆两路军马,易于应援。所用主兵官员使臣,勇决身先者居其前,王信、狄青、刘拯、范全、刘贻孙、张建侯。可用策应者居其次,任守信、王逵、王遇、王文、张宗武、谭嘉震、王守恩。使臣中可当一队者参于前后,张信、王进、张忠、郭逵、张怀忠。有心力干事者营立城寨。周美、张璨、李纬、杨麟、刘兼济、张继勋。臣观后汉段纪明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钱五十四亿,三冬二夏,大破诸羌。又观唐马燧造战车,行则载甲兵,止则为营阵,或塞险以遏奔冲。臣以此路山坡大车难进,当用小车二千两、银绢钱二十万,以赏有功将吏及归降蕃部,并就籴刍粟,亦稍足用。环州之西,镇戎之东,复有葫芦泉一带蕃部,与明珠、灭藏相接,阻环州、镇戎经过道路。明珠、灭藏之居,北接贼疆,多怀观望。又延州南安去故绥州四十里,在银、夏川口。今延州兵马东渡黄河,北入岚、石,却西渡黄河,倒来麟府策应。盖以故绥州一带,贼界阻断经过道路。已上三处内麟府一路,臣不曾到彼,更乞下本处访问及画图,即见山川道路次第也。如此取下一处城寨,平定则更图一处,为据守之策。比之朝去暮还,此稍为便稳。臣观西戎居绝漠之外,长河之北,倚远恃险,未易可取。建官置兵不用禄食,每举众犯边,一毫之物皆出其下,风集云散,未尝聚养。中国则不然,远戍之兵久而不代,负星霜之苦,怀乡国之望,又日给廪食,月给库缗,春冬之衣、银、鞋,馈输满道不绝。国用民力,日以屈乏,军情愁怨,须务姑息。此中原积兵之忧,异于敌人也。臣谓西戎纵降,塞垣须守,当务经远。古岂无谋臣?观汉赵充国兴屯田,大获地利,遂破先零。魏武于征伐之中,令带甲之士,随宜垦辟,故不甚劳,大功克举,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唐置屯田,天宝八年,河西收二十六万顷,陇西收四十四万顷。孙武曰:“分建诸侯,以其利而利之,使食其地之毛实,役其人氓之力,故赋税无转徙之劳,徭役无怨旷之叹。”臣昨在延州,见知青涧城种世衡言欲于本处渐兴田利,今闻仅犹万顷。臣观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据亩定课,兵获羡馀,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父母妻子共坚其守,比之东兵不乐田利,不习地势,复无怀恋者,功相远矣。少田处,许蕃部进纳荒田以迁资酬奖,或量给与价直。傥朝廷许行此道,则委臣举择官员,约古之义,酌今之宜,行于边陲,庶几守愈久而备愈充,虽敌人时为边患,不能困我中国。此臣所以言假土兵、弓手之力,以置屯田为守之利也。然臣观前汉高帝之盛,中有萧、张决胜千里,下有百战之师,以四十万众困于平城,乃约匈奴和亲。至高后、文、景,代代如之,不绝其好。而匈奴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而人主以生民之故,屈己含容,不为之动。孝文即位,将军陈武请议征讨,以益封疆,孝文曰:“兵,凶器也。难克所愿,动必耗病,谓百姓远方何?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动心痛伤,何日忘之?未能消弭,愿且坚兵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且无议兵。”故百性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富贵,鸡鸣犬吠,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司马迁以文帝能和乐天下,协于大乐,故著于律书,为后代法。臣谓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用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匮。然后取文帝和乐之德,无孝武哀痛之悔,而天下幸甚!——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4      再议攻守    & & & & 宋·范仲淹      国家太平日久,而一旦西贼背德,凌犯边鄙,公卿大夫争进计策,而未能副陛下忧边之心。且议攻者谓守则示弱,议守者谓攻必速祸,是二议卒不能合也。臣前至延安,初请复诸寨,为守御之备;次则幸其休兵,辄遣一介示招纳之意。朝廷以群言之异,未垂采纳。今臣领庆州,日夜思之,乃知攻有利害,守有安危。何则?盖攻其远者则害必至,攻其近者则利必随;守以土兵则安,守以东兵则危。臣谓攻远而害者,如诸路深入,则将无宿谋,士无素勇。或风沙失道,或雨雪弥旬。进则困大河绝漠之限,退则有乘危扼险之忧。臣谓攻近而利者,在延安、庆阳之间,有金汤、白豹之阻,本皆汉寨,没为贼境,隔延、庆兵马之援,为蕃汉交易之市,奸商往来,物皆丛聚,此诚要害之地。如别路入寇,数百里外应援不及,则当远为牵制,金汤、白豹等寨可乘虚取之,因险设阵,布车横堑,不与驰突,择其要地作为城垒,则我无不利之虞。至于合水、华池、凤川、平戎、柔远、德靖六寨兵甲粮斛,可就屯泊,固非守备之烦也。又环州定边寨、镇戎军乾兴寨相望八十余里,二寨之间有葫芦泉,今属贼界,为义渠、朝那二郡之交,共南有明珠、灭藏之族,若进兵据葫芦泉为军壁,北断贼路,则二族自安,宜无异志。又朝那之西,秦亭城之东,有水洛城,亦为之限。今策应之兵由仪、陇二州十驿始至,如进修水洛,断贼入秦亭之路,其利甚大,非徒通四路之势,因以张三军之威也。臣谓守以土兵则安者,以其习山川道路之利,怀父母妻子之恋,无久戍之苦,无数易之弊。谓守以东兵则危者,盖费厚则困于财,戍久则聚其怨,财困则难用,民力日穷,士心日离,他变之生,出于不测。臣所谓攻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守宜图其久而民力不匮。招纳之策,可行于其间。今奉诏宜令严加捍御,观衅而动,与邻道协心而共图之。又睹敕文,谓彼无骚动则我不侵掠。臣恐贼寇一隅,远在数百里外,应援不及,须为牵制之策,以沮贼气。至时诸路重兵,岂能安坐!如无素定之画,又无行营之备,恐当牵制之时,茫然无措,虽见利而莫敢进,虽观衅而莫敢动,寇至愈盛,边患愈深,叛亡之人,日助贼算,不可不大为之谋也。愿朝廷于守策之外,更备攻术,彼寇其西,我图其东,彼寇其东,我图其西,宁有备而不行,岂当行而无备也!所谓备者,必先得密旨,许抽将帅,便宜从事,并先降空名宣头之类,恐可行之日,奏请不及。臣前曾遣人入界,通往来之间,或更有人至,不可不答,如朝廷先降密旨,令往复议论,岁年之间,当有成事。若谓边将之耻未雪,而不欲俯就,臣恐诸路更有不支,其耻益大。贼或潜结诸蕃,并势合谋,则御之必难。且自古兵马精劲,西戎之所长也;金帛丰富,中国之所有也。礼义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则当任其所有,胜其所长,此霸王之术也。臣前知越州,每岁纳税绢十二万,和买绢二十万,一郡之入,余三十万,党以啖戎,是费一郡之入,而息天下之弊也。——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5      庆州大顺城记    & 宋·张 载      兵久不用,文修武纵。天警我宋,羌蠢而动。恃地之疆,谓兵之众,傲侮中原,如抚而弄。天子曰:“嘻,是不可舍,养奸纵残,何以令下?”讲谟于朝,讲兵于野。鍖刑斧诛,选付能者。皇皇范侯,阁府于庆,北方之师,坐立以听。公曰:“彼羌,地武兵劲。我士未练,宜勿与竞。当避其强,徐以计胜。吾视塞口,有田其中。贼骑未近,卯横午纵。余与连壁,以御其冲;保兵储粮,以俟其穷。”将吏曹掾,军师走卒,交口同辞,乐赞公命。月良日吉,将奋其旅。出卒于营,出器于府,出币于帑,出粮于庾。公曰:“戒哉,无败我举,汝砺汝戈,汝凿汝斧,汝干汝诛,汝勤汝与。”既戒既严,遂及城所。索木箕土,编绳奋杵。敌骑之来,百千其伍。自朝至暮,众积我倍。公曰:“无哗,是亦何害。彼奸我乘,及我未备。势虽不敌,吾有以恃。”爰募强驽,其众累百,依城而阵,以坚以格。戒曰:“谨之,无斗以力。去则勿追,罢我以役。”贼之逼城,伤死无数,莫不我加,因溃而去。公曰:“可矣,我功汝全,无怠无遽,城之惟坚。”劳不累日,池埤以完。深矣如泉,岿焉如山;百万雄师,莫可以前。公曰:“济矣,吾议其旋。”择士以守,择民而迁。书劳赏才,以饫以筵。图列而上,荐闻于天。天子曰:“嗟!我嘉汝贤。”赐号大顺,因名其川。于金于汤,保之万年。——选自明·嘉靖《庆阳府志》      陕甘边区特委关于陕甘边区党的任务的决议(节选)   英勇的工农红军与澎湃着的群众斗争,已经粉碎了大部分的国民党的绝望的五次“围剿”,苏维埃政权有空前的扩大与巩固,全国反帝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开展与游击运动普遍的扩大,军阀矛盾的急剧的深刻化,形成国民党统治的根本动摇。在这一形势之下,无耻的国民党已深深的了解自己本身的力量是绝对不会维系垂危的统治,遂极端的出卖中国民族利益,投降帝国主义,好叫帮忙自己作最后的统治。因此,向帝国主义者公开与秘密的借来大批的借款与大批飞机、大炮、军事干部等等,在同一的利害关系上,协同帝国主义作五次“围剿”红军与苏区,以镇压中国革命运动。但在这五次“围剿”的当中,除中央红军的英勇的胜利外,鄂豫皖红军解决了东北军六七团人,川陕苏区和贵州苏区的扩大,国民党军阀一定要更进一步的加重城市工人与农村劳苦群众的压迫和剥削,一定要更进一步的无耻投降帝国主义。这样一来,会促成工农兵为苏维埃彻底胜利与反对国民党的血腥统治而作坚决的斗争,整个掀动了中国革命浪潮猛烈的向前推动,像当前唐山、上海等地的工人的大罢工,各地农民的暴动,就是铁的事实。尤其是在占据西北的杨虎城及一切军阀、官僚、豪绅、地主残酷的压迫剥削之下,一般劳苦群众不断的发动一切斗争,特别是在陕甘边区,红四十二师与各地游击队的政治影响之下,群众斗争的情绪愈加深入,开始便是武装冲突,如同陇东群众自动的杀死催款委员,陕北成千成万有组织的农民,公开的反对国民党的苛捐杂税,要粮要款,一直到开展游击战争与分土地,更进到新红军与新苏区的创造的阶段中,同时,一般白军士兵也是同样的受不了国民党军阀的压迫欺骗,一批一批的哗变出来,到红军中为自己找出路。在这样情形之下,更加强了我们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任务,但是因为党的领导太薄弱,一切的工作远远的落在客观形势的后面。党的组织除了各部队所有的支部外,在地方党,仅仅只有华池苏区内3个不健全的支部,三淳耀的党,自赵(照)金苏区失败后,边特委倒台,直到现在还是塌台的现象,甚至边特委还是在最近才恢复的。同时,部队中的党,在这个期间的领导,仍然犯了许多严重错误,主要的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脱离群众与党内斗争的不深入,没有把许多消极怠工、机会主义者与官僚主义者从党的正确路线上肃清出去,党简直做群众的尾巴和空架子,不起核心作用,对游击队的领导是脱离群众的土匪路线(如合水游击队),而不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组织,只是招兵买马式的组织游击队。由这些错误形成了西北革命运动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特委根据目前革命的客观形势与主观的〔领〕导力量,对边区党的任务有以下的决议与布置:(一)党的工作(1)加强华池苏区的领导,在最短期间,必须把现有的3个支部充实起来,并成立1个区委,以巩固苏区内的各种群众组织,形成苏区的核心。(2)恢复保安党的组织,尽可能的找过去同志的关系,并以脚祚(扎)川、五(吴)堡川、百宝(白豹)川为中心,建立农民支部。(3)在平子原、四(寺)村原、三家(嘉)原,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吸收最勇敢的、最坚决的、最忠实的雇农、贫农分子大批入党,成立3个支部。(4)三水找王正沧等同志的关系,详加考察,如无问题,再恢复1(个)支部。(5)耀县的特支和淳化瓦解了的支部,应该转变领导,各成立1个正式的支部。(6)加强渭北游击队的领导,以恢复渭北的党。应当以新武两区及二台为中心区域,找旧〔日〕同志并新介绍,暂时成立1个支部。(7)由张仲良负责建立三路的区委,并提拔得力干部同志担任区委书记,三原、耀县、三水、正宁、淳化的支部都归该区委领导。(8)四十二师及各路游击队的党,应该纠正过去的错误,彻底转变部队的领导,使党真正的成为部队的核心。(9)地方党的支部,必须十倍扩大党的组织,部队内的党也须发展一倍党员。(10)每个区委和各队委,在加强领导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一个中心支部。(11)特委成立一个训练班,提拔最有认识的农民同志以及各连队派两个最好的同志受训练。各部队也尽可能的成立短期训练班,以培养干部,并在实际的工作中,深刻指示领导方法,以锻炼干部。(12)党的工作进行,应该立即转变领导的方式,主要的是一切领导机关须深入下层,倾听群众的意见,密切党的关系,严密党的组织,并用启发式与革命竞赛的方法去领导。(13)特委责成全党同志以最大的努力发展团同志,在建立团支部的过程中,成立团工作委员会。(二)政权问题(1)创造中心苏区,转变临时政权—立即成立革委党团,以加强革命委员会的领导,整顿各部门的工作,各委员会应该马上颁布一切法令,规定施政方针,以巩固苏区。对于农联会、赤卫队、先锋队、雇工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也须颁布条例与简章。扩大政治保围(卫)队,最近必须要发展成5个政治保围(卫)分队,担任警戒苏区,并宣布戒严令,在这样巩固苏区的过程中,分配土地、统计人口、宣布苏维埃的选举法,务必于十月革命纪念日成立正式苏维埃政权,即以华池苏区为陕甘边的中心苏区,向四外发展。(2)恢复赵(照)金苏区,打通陕北苏区—我们连队(建议)四十二师要以最大的力量,帮助三路游击队,恢复赵(照)金苏区,特委责成第三路游击队于十月革命节恢复革命委员会。同时,建议四十二师要帮助陕北游击队完成创造新苏区的任务,更要四十二师各路游击队配合地方党的力量把陕北苏区与赵(照)金苏区打通(即是由三原的武字起一直到绥远的边境止),彻底解除国民党、豪绅、地主的反动武装与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许多苏区能〔联成〕一片,并且四十二师与各路游击队经常要互相叫(呼)应,以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五次“围剿”。(三)为扩大巩固部队而斗争特委为加强无产阶级的武装力量,保障无产阶级的政权,责成二、三路游击队于两个月内各完成一团铁的红军的任务,建议四十二师帮助陕北游击队完成一师红军的任务,同时要扩大四十二师为一军的号召。要扩大军队,必须巩固军队。巩固部队的办法,除了加强党的领导外,最主要的是加紧教育训练,今后各连队的政治人员,一方面按照政治课程去教育,另外必须组织到(列)宁室、识字班、政治研究会等,以提高战士的政治水平。同时,特委责成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后防开设军事政治学校,以训练大批的军政干部,这一任务,在目前扩大部队开展游击运动的过程中最为迫切。(四)普遍的开展游击运动要扩大与巩固苏区,只有〔在〕普遍的开展游击运动的过程中提出最彻底的办法,在目前各路游击队要完成红军团的任务之下,各支队务要产生第三个游击队,产生的办法是要抓住群众迫切要求,发动一切斗争,以开展游击战争,特委最近要用各种方法把洛宜游击队和鄜州游击队组织起来,并且坚决反对过去招兵买马的组织游击队,而各游击队必须根据特委制定的游击队行动纲领去发动。(五)深入土地革命实行土地革命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任务。除了分配苏区内的土地以外,必须向四周去开展,在各游击区域内,群众〔斗争〕高涨的地方,立即开始分配土地,如五(吴)堡川、百宝(白豹)川、平子原等处。(六)□□(开展)民族革命战争在发动群众日常的抗粮、抗租、抗债、抗捐、抗款、分粮,杀豪绅、地主、催款委员的过程中,必须联系到反帝斗争,全党的同志们要抓紧目前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新形势,如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四(三)省,又积极的进攻察哈尔,鼓动内蒙组织自由(治)政府,更进而和国民党订定(立)秘密协定,共同开发西北,英帝国主义趋(驱)使藏兵进攻西康,鼓动新疆南部独立,和日本取同一的步调,所以促成英日同盟;美帝国主义者经济侵略深入内地,给国民党帮助大批军火和军事干部,最近又有抵押正太铁路借款等等。国民党镇压群众的反帝运动,极端的投降帝国主义,更在开展西北的欺骗之下,做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清道夫。同时国民党和帝国主义一致的进攻苏区与红军,屠杀劳苦群众,抓住这些事实在劳苦群众面前做广泛的宣传与鼓动,以引起群众的反对与仇恨。在这个基础上组织义勇军,反帝同盟军等,与帝国主义国民党武装冲突,开展民族革命战争。在这一号召之下,决定派一得力同志领导组织义勇军!(七)群众工作我们过去一贯的错误是政治工作的不深入,〔在〕我们目前的任务之下,再不能有丝毫的忽视了。各部队转变的关键也在这里:(1)工人工作。许多同志认为西北产业落后,没有工人。因此把这一工作也就忽视了。今后对边区的手工业者要特别注意,如修械所的工人和乡间的木匠、铁匠等,组织工会,发动他们的日常斗争,并且要把他们训练成党的干部。(2)灾民工作。1、组织群众:要在深刻的宣传鼓动当中,组织灾民联合会,并且要保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特别要组织雇农工会和贫农团以及儿童团,要了解儿童是将来革命战线上的主要分子,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一工作,同时要组织妇女联合会,边区的妇女没有拥护红军的认识,现在要地方党的同志和群众对妇女群众深刻的宣传鼓动,以组织拥护红军的洗衣队、慰劳队、缝衣队。2、武装群众:赤卫队、少年先锋队许多地方都是形式上的,不起作用。必须动员群众自动的打梭镖、大刀,买土枪,或集股买快枪,并且要鼓起他们的勇气,夺取敌人的武装,武装自己。3、领导群众的斗争:抓住群众的迫切需要,发动日常斗争。但是这些斗争,各地都有它的特殊情形,如五(吴)堡川、洛河川的群众,要求分土地和牛羊,合水、正宁的群众,最需要的是抗捐、抗粮、抗款、杀豪绅。在发动斗争以后,必须组织斗争委员会和党团,以及斗争指挥部,这样才能避免紊乱与坏的影响。(3)士兵工作。在中国不断的军阀混战与长期的围剿红军的过程中,一般士兵生活的恶化同动摇,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因此,陕甘等地兵变的事实到处都是,但是我们党一次也没有领导过。特委为了瓦解国民党的武装力量,粉碎五次“围剿”,要各级党抽调一部分同志打入周围的白军民团中去组织革命兵变。(八)肃清欺骗群众与出卖群众斗争的右派自去年察省抗日同盟军失败以后,张慕陶、王霖等叛徒勾统(结)革命战线新旧的逃跑分子,组织反革命右派,他们的政治路线主要是:“联日反蒋”,利用小军阀反对法西斯,加紧军阀矛盾,造成军阀混战,冲破国民党围剿苏区。他们在党的阴谋是混入党内,争取下层工作的领导,说中央及省委以上的领导,纯粹官僚主义化。他们在党内的伎俩是抓住缺点,从侧面攻击,夸大官僚主义的领导,挑拨离间等。硬说苏区和红军不见中央领导的成绩,企图号召一切叛徒和他们所抓紧的下层同志,开七次代表大会,改组中央及省委领导以上的机关。领导在这反革命右派积极活动之下,要全党的同志们坚决的在广大群众面前,拿上我们的正确的路线,来揭破反革命右派的无耻欺骗。他们是军阀战争的罪魁,是屠杀劳苦群众的刽子手,黄色政客集团。他们不主张革命兵变和领导群众斗争,而是欺骗群众,出卖群众斗争,允许(充当)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新走狗。不但要在口头上揭破反革命右派的阴谋,必须把反右派的宣言大量印刷,派人散发到国民党的中心城市,并且严防右派深入党内的捣乱。(九)为了要实现以上的任务,必须深入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要各位同志集中火力向消极怠工的右倾机会主义与悲观失望的动摇分子以及官僚主义的领导者作残酷的无情的斗争,使党的路线正确的执行,顺利的完成我们的任务。这个决议就是陕甘边区党最近的路线,特委希望全党同志必须深入支部做彻底的讨论,百分之百的去执行,并把执行的日程报告特委。 &边特委   1934年7月   ——选自《六大以来》一书   注:()内为改正字,〔〕内为补充字。红二十六军关于陕甘边区目前的形势(节选)   (甲)党的组织:在陕北各县有陕北特委,在陕甘边有陕甘边特委。此两特委,谁领导谁,不清楚,关系不密切。1、陕北特委领导着陕北革命委员会、陕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团委会、第一路游击队政委会及地方各级党部。2、边区特委领导□有:①边区革命委员会党团支部;②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委、各团委—各连支部;③第三路游击队总部政委会—各支队支部;④耀县、淳化、旬邑3个县委—各区委—各支部;⑤庆阳、保安、中宜、合水、鄜州、柔远川等9个游击队支部;⑥农民联合会各总会区委—各支部。(各级党部有团的组织)(乙)边区革命委员〔会〕的组织及负责人的成分:组织如下表:(丙)群众组织:过去农民的组织:村会,每3村会上(以)为分会,3分会为总会,最高机关为农民联合会,现又将中心苏区的农民阶级已分别组成雇农—雇农工会,贫农—贫农团。(雇农工会—总会—分会—村会、贫农团—区团—乡团—村团)各级受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赤卫队—总指挥部—各大队—各中队—各分队。(丁)军事方面:1、陕北有独立团—枪400余支。又一路游击队分神木、府谷、榆林、定边、葭县、米脂等。2、共13游击支队,枪枝(支)未详。3、四十二师分3团(内骑兵团1)枪700余支。4、三路有耀县、耀西、淳化、山水、平子、渭北、宁县、正宁、特务9支队,共枪270支。5、革命军委会直属庆阳等9游击队,枪310支。6、政治保卫队分4中队,枪103支。7、赤卫队共分23大队,人数未详,多持土枪(也有快枪),陕北的在外。革命委员会现已于今年十月革命节时变成苏维埃政府。在西安时已讨论就绪:边区苏维埃—3个县苏维埃—区—乡—村。农民联合会,除陕北未详外,南到淳化之马家山(离县40里)、邠县底庙(—百里)、耀县之平子(未详),东至宜君之马庄川(90里)、中部之小石崖、槐树庄保安周围,惟县城有寨子未下,北离花马池盐池只100里,陕北离盐池60里。物品方面、弹药方面,虽各方争取(除有重机枪1架、迫击炮1座外),终没有造弹药的设备,只有修械而已。干部人材(才)缺乏得很。详细报告,等至后方再作。——抄自陕西省档案馆      《布尔什维克的生活》第一期发刊词   写在本刊的前面      跟着全国苏维埃运动而高涨的西北革命也是汹涌澎湃的向前开展,苏维埃和红军的力量,对于一切军阀豪绅地主几次封建式的进攻,都给了英勇的冲破。国民党为要完成帝国主义殖民地化,西北的清道夫以及替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充当帮手的忠实奴仆任务,在其直接指挥之下,正布置着更残酷的法西斯蒂的进攻,这很显明地说明了西北两个政权的对立日加尖锐,在这样一个严重形势之下,更加重了我们党的战斗任务!但是,边区党的领导力量还是远远地落在群众斗争的后面,甚至大部份(分)地为党不起作用,尤其是党的工作的迟滞消沉,长期的不进步,都表明了党的力量微弱。这样下去,决不能保证领导苏维埃在西北以至全中国的迅速胜利。特委为了使广大党员群众在马克斯(思)列宁主义坚定的把握上铁一般的团结起来,为了加强党的战斗力量,提起党的活泼性,使党有飞跃的进步,来应付与时具(俱)进的客观环境。这样,只有提高每个党员的政治水平,传递党的经验教训,交换党的工作方法,并传达一切政治及群众斗争的消息,以引起□(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本刊的创办,即担负了这个伟大使命!同志们,“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就没有正确的革命行动,”一致的锻炼我们健强的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生活,英勇的来领导千百万广大劳苦群〔众〕的斗争,争取西北以至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最后胜利!日 中共陕甘边特委印      列宁小学课本(第三册节选)   马克思(斯)是谁呢?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他终生领导着我们穷人革命,还把穷人革命的办法指示出来。列宁是苏联人。他把苏联穷人的革命事业领导成功。他也指出了穷人革命的最好办法。所以,他也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你知道土地革命吗?土地革命就是穷人们联合起来,把豪绅地主的土地没收来,分配给没地的和地少的穷人耕种。我家里很穷,因为实行了土地革命,分得了土地,不受地主的剥削,光景就好过得多了。赤卫队是红军的后备军,是保护苏区的武装力量。穷人们都要参加赤卫队。少年先锋队也是后备红军,也是保护苏区的好力量。我是少年,我要参加少年先锋队。游击队做些什么事呢?就是帮助穷人做(作)斗争,把敌人的武器夺来武装穷人,帮助红军打白军。我们的苏区,一天比一天扩大起来,一天比一天巩固起来,马上就要结果一切敌人的狗命。敌人要围剿苏区和红军。我们全体穷人都要动员起来,反对敌人的围剿,不让敌人侵占苏区的一寸土地。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   (日《解放日报》评论)      一月六日林主席在《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报告“关于改善司法工作”中曾经说到:“提倡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以便教育群众。”什么是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呢?这里有几个具体的判例: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封家园子居民封彦贵,有女儿名叫捧儿,民国十七年许与张金才次子张柏儿为妻,尚未过门。三一年五月,封彦贵见女儿既已长大,而现时聘礼又复大增,遂企图赖婚。一面教唆捧儿以“婚姻自主”为借口要求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却以法币二千四百元,硬币四十八元暗中许与城壕川南源张宪芝之子为妻。被张金才得悉告发,经华池县府判决撤消后一次之婚约。三二年二月,捧儿赴赵家洼子钟聚宝家吃喜酒,遇张柏儿亦到,由第三人介绍,虽未当面谈话,捧儿已表示愿与结婚。但同年三月,封彦贵复以法币八千元,硬币二十元,哔叽四匹另许庆阳新堡区朱寿昌为妻。张金才得悉后,即纠集张金贵等二十人,携棍棒为武器,于三月十三日深夜闯入封彦贵家,封姓惊恐四散,遂将捧儿抢回成婚。封彦贵控告到县,经判决:张金才徒刑六个月,张柏儿封捧儿婚姻无效。当时封张两造均不同意,附近群众亦感不满。适值马锡五同志赴华池巡视工作,经上诉前来。受理后,首先详询当地区乡干部,了解了实际情况;其次又问了附近许多群众,了解了一般舆论趋向;下来就派平日与封捧儿接近的人去与谈话,再亲自切实征求她的意见,了解了她是不愿与朱姓结婚,她说:“死也要与张柏儿结婚的”。全部真相既明,于是协同华池县上同志举行群众性的公开审理,将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并集合起来,审明:封姓屡卖女儿;张姓以张金才为首,张金贵为次,纠众抢亲属实。以后复征询封捧儿对婚姻意见,与前无异。最后征询到场群众对全案意见,一致认为:“封姓屡卖女儿,捣乱咱政府婚姻法,应受处罚。张家黑夜抢亲,既伤风化,并碍治安,使四邻害怕,以为盗贼临门,也应处罚,否则,以后大家效仿起来,还成什么世界。”群众特别关心的,就是张柏儿、封捧儿两人的婚姻问题,认为一对少年夫妇,没有问题,不能给拆散。至此,一切都弄明白了,于是判决:张柏儿与封捧儿双方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但不论新式旧式,均应采取合法手续,黑夜纠众实行抢亲,对地方治安及社会秩序妨碍极大,因之科处张金才、张金贵等以徒刑,其他附和者给以严厉之批评;封彦贵以女儿为货物,反复出卖,科苦役以儆戒。群众听到这一判决后,十分高兴,认为入情入理,非常恰当。各当事人听到这一判决后,受罚者也表示自己罪有应得,胜利者(如张柏儿、封捧儿)更是皆大欢喜。尤其重要的,是因此用最生动的实例当场教育了群众,教育了工作人员。这是一件婚姻纠纷案。(略……)这就是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第一,他是深入调查的:以前举婚姻案来说,他不像华池县初判那样,不调查不研究,片面地认为张金才抢婚不当,于是一切都无理,不征询婚姻当事人意见,不追究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反复高价出售之错误。以前举第一件土地纠纷案来说,他也不像合水县初判那样,不调查不研究,轻信呈状,草率判决,使狡黠者反获胜利。因此,他就能抓住案件关键,就能从本质上,而不是从现象上解决问题。他真正做到了林主席报告内所说的:“切实照顾边区人民的实际生活,切实调查研究案情的具体情况,分别其是非轻重。”我们今天的司法工作主要依靠初审,但现有负责初审的干部一般能力较弱,阅历较差,要克服这一缺点,就必须使司法干部多下乡锻炼,多联系群众。关起门来把玩旧型法律教条,是无补于事的。第二,他是在坚持原则、坚决执行政府政策法令、又照顾群众生活习惯及维护其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解的,是善于经过群众中有威信的人物进行解释说服工作的。是为群众,又依靠群众的。马锡五同志说:“真正群众的意见比法律还厉害(所谓‘三个农民佬,顶一个地方官’)。”这在前举三个判例中都表现得很明白。因此,他就能抓住所有人心,就能在当事人的内心,而不是表面上解决问题。他真正做到了林副主席报告内所说的:“依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民间调解。”第三,他的诉讼手续是简单轻便的,审判方式是座谈式而不是坐堂式的。不敷衍,不拖延,早晨,晚上,山头,河边,群众随时随地都可要求拉话,审理案件。华池婚姻案,最初就是封捧儿在路上碰到马锡五同志,拉住他,在一棵树下告的状。而马锡五同志自己,每年总要往各县巡视工作数次,在巡视过程中,必严密检视监狱,查问犯人,遇有可以改造者,即令交保释放,以便增加我边区劳动力,增强生产。因此,他是真正“民间”的,而不是“衙门&的,真正替人民服务,而不是替人民制造麻烦的。一句话: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这就是充分的群众观点。这就是马锡五同志之所以被广大群众称为“马青天”的主要原因。我国最初发现的旧石器地点究竟在哪里?   黄为龙      我国的考古学家都很熟悉:我国的第一块有产地的旧石器是1920年法国神父桑志华在甘肃庆阳以北的黄土层中发现的。但确切的地点究竟在哪里?发现时的具体情况如何,都长期没有得到澄清。最近有人做了一番调查,认为具体的地点是在庆阳北一个“叫做赵家岔洞洞沟的地方”,发现的是“一件黑色石英岩打制的石核和两件石片”(见《化石》78年第2期)。鉴于这是我国考古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又查阅了桑志华“十年行程录”中的有关章节,发现和上述结论有些不符之处。现摘录如下:1920年 六月一日我们在柳树河教堂北约12公里,姓陈(Tchcug)家住的窑洞的村子里住下,这个地方离去年我来过并决定大发掘的辛家沟(距庆阳县城北55公里。)不远。……六月四日 今日达到了8.60米的深度,工作主要是清土,但应该注意发现人类文化遗物。到5.30米时,黄土致密均一,以下变的含砂质……正是在这种黄土层,距顶7.30米,我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即我们通常所指的那件石核石器)。它很像一个锥状的手斧,高4.5公分。……八月九日 下午一时,在赵家岔(距庆阳县城北35公里。)搭起了帐篷……这里的剖面和辛家沟没有什么不同。黄土厚15米,底部为黑土,之下为2米厚之浅黄色的砂,再往下为钙质砂砾层,厚1.4米。化石层在红土距顶2.3米深处。八月十日 因雨停工,下雨时到达红土层,工地长3米,四时达到化石层。在砂砾层中发现了两件石英片,一个牙床,许多鸵鸟化石……如果上述记述是准确的话,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来:1.石核和两件石片并不是同时、同一地点发现的。桑志华1920年在这一带一共作了三个月的发掘,前两个月(六至七月)在辛家沟进行,那件石核是在这里发现的;后一个月即八月,则在赵家岔,两件石片是在这里发现的。2.石核和石片也不是同一层的产物。石核发现于黄土中部,距顶约7.30米,而石片则发现于黄土底部的砂砾层中,它们应该分别看待。3.时间上石核在前,是六月四日;石片在后,是八月十日,相差两个多月。因此,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我国第一块有确切地点和层位的旧石器是桑志华于日在甘肃庆阳县城北约55公里处叫做辛家沟的黄土中部发现的。选自《化石》杂志1979年第3期      《德日进与桑志华在中国北方的科学考察》节录   孙景云 张丽黛 黄为龙      1914年3月,桑志华到达天津,他立即去了河北省献县教会,依靠教会的协助,开始了对中国北方的探索。在前七年的考察中,主要对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1919年在甘肃庆阳以北的辛家沟发现了以中国麒麟鹿、三趾马和鬣狗三大类为主的三趾马动物群,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上新世,距今一千万年左右,属于完整的晚第三纪三趾马动物群,所获得古生物化石丰富,还采集到了数以筐计的植物标本,一系列哺乳动物皮张,大量昆虫标本,2000余件矿物标本等。日桑志华在甘肃庆阳以北55公里的辛家沟位于底砾石层发现一件石核。8月10日在庆阳赵家岔位于黄土层发现两件石片,这三件人工打制的旧石器,除一件石核保存在古脊所外,其余二件均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石核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10万年左右,石片和刮削器属于旧石器晚期,距今1.8至1.5万年。这是我国境内首批出土的旧石器,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标本,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工具研究的序幕。桑志华将这几年从各地积累的资料、搜集的动物、植物、岩矿、古生物、古人类标本先后分十几次运回天津,先存在天津天主教崇德堂(营口道)的房间里,包括地下室,后已无法容纳,于是建立博物馆的工作就提到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以及法租界行政当局的议事日程上。1922年在英租界马场道筹建博物馆与工商学院(现外国语学院)同时兴建,先建主楼三层,正式命名博物馆为北疆博物院(亦称黄河、白河博物馆)。1984年版《华池县志》   编写缘起      华池史无县志。自西魏立县,迄今千余年之历史,除沿革、地舆可散见于二十四史外,其余往迹、时宜、风俗等均湮没无闻。公元一九二九年,中国共产党在县内开始革命活动。一九三四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建立于华池之南梁。半个世纪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翻天覆地,而史乘典籍,多付阙如,仅革命先辈十数人能口道其详。为借鉴历史,恢弘传统,以利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华池县委员会、华池县人民政府(原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决定编写《华池县志》,并随即成立“华池县志编写领导小组”领导此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退休老干部等十一人组成。抽调工作人员二十余名。经两年多之艰苦工作,一九八二年元月定稿。《华池县志》以“略古详今,立足现代”为方针,以科学而客观地记述华池地方志为宗旨。在翻检数百万字之史籍、档案,走访省内外百余人而搜集到丰富资料之后,我们潜心整理,去芜存精,去伪存真,详细斟酌而后行文,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观点,俾记述有据,议论确当,臧否得宜,实事求是。全志计五编二十章七十八节,约二十万字,以语体文撰写,辅以表格图片,时间上溯或至先秦以前,下洎均以公元一九七九年底为限。华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中有相当重要之地位,县志草创编纂极其不易。我们既为能生活工作在祖国这块土地上并从事这一工作而感无上光荣,又觉学识有限,力不从心。参与编写之全体同志,以筚路蓝缕、聊胜于无自励,勉为其难。虽殚精竭智,而疏漏、失当、附会之处仍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编写中,中共庆阳地委宣传部曾抽调地直机关、庆阳、宁县、正宁、合水、环县七名同志协助工作,省地财政部门拨助了经费,兰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齐陈俊等同志对有关章节提出了修改意见,甘肃省测绘局三大队的同志帮助绘制了有关图,在此一并致谢。王生金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张寒晖与《边区十唱》   高 文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罗罗罗呔,齐动员呀么嗬嗨……每当听到这雄壮、热烈的歌声——无论是春播的清晨,耕耘的夏日,收获的金秋,还是合家坐在电视机前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的冬夜,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老区那军民大生产的轰轰烈烈的情景,为老区这块黄土地孕育的如此光彩夺目的艺术瑰宝而自豪不已,每当这时,我的思绪就会飞得很远很远……这首歌就是有名的《边区十唱》,即后来的《军民大生产》,它一经广泛流传就和一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张寒晖的名字连在了一起。张寒晖,1902年春,生于河北定县西建阳村一个贫寒的清末革新派知识分子家庭。1919年,他考入了保定高师附属中学,五四时期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5年10月初,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读书期间,张寒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即转为共产党员。(略……)1941年8月,张寒晖进入他日夜向往的陕甘宁边区。他看到,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边区经济非常困难,就放弃了他酷爱的艺术事业,从事了经济工作,帮助边区发展造纸工业。1942年5月,陕甘宁边区文协多次打电报邀请张寒晖到延安,他才又从事了文化艺术工作,并担任了边区文协秘书长。后来,他又到文协戏剧委员会工作。延安文艺界的同行们都知道他是革命文艺战线的一位老同志,能编演戏剧,还当过教员,办过报纸,搞过造纸工业,又是著名的《松花江上》的作者,对他十分尊重。然而,他却异常虚心,埋头苦干,深入实际,沿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前进。他创作了表现教育俘虏的《打开脑筋》,歌颂边区民主选举的《从心底里看人》,反映人民拥护八路军的《太平车》等曲子戏、秧歌剧,取得了文艺大众化、地方化的丰硕成果。1944年初春,张寒晖和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著名诗人柯仲平一道,穿越人迹罕至的子午岭梢林,迎着边区军民大生产和文化卫生建设的热潮,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和文化、卫生模范村——陇东分区华池县的城壕村(今庆阳地区华池县城壕村),深入生活,帮助工作。在这个傍山依水的山村里,张寒晖经常听到农家的磨窑里传出农妇、村姑哼唱的一首传统民歌《推炒面》的歌声:鸡叫头绽哩么呼儿嗨,叫二绽哩么呼儿嗨,我给干哥哥么,齐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得,推炒面么呼儿嗨。这歌声,伴着“踢踏、踢踏”的驴蹄声,伴着“咣当、咣当”的箩儿声,分外动听。张寒晖非常喜欢这首民歌的曲调,便从农妇、村姑们那里学了来。此后,他旧瓶装新酒给这个曲调填入新词,创作了反映边区军民大生产的《军民合作歌》,并将演唱形式由《推炒面》的独唱改为一领众和。起初,这首歌是作为张寒晖创作的秧歌剧《军民合作》的主题歌传唱开来的。后来,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热潮中,经过张寒晖的再创作,这首歌的唱词增加到了十段,故而又名《边区十唱》。“四二年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边区的男男女女,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罗罗罗呔,齐动员呀么嗬嗨 ”那雄壮热烈、鼓舞人心的歌声,很快传遍了陇东分区、陕甘宁边区和各个解放区,激励着广大军民开荒生产,练兵支前,保卫边区,为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犯,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而艰苦奋斗。人民艺术家的心血与陇东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及军民大生产的汗水,融会浇铸了我国革命文艺宝库中一枚不朽的珍品,它是陇东老区的黄土地上长出的一枝绚丽的奇葩!日,当人们仍高唱着《边区十唱》去艰苦创业的时候,延安城内外却传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噩耗:张寒晖因患重感冒转成肺水肿,心脏衰竭,抢救无效,不幸长辞了他毕生从事的革命艺术事业,时年仅44岁。他病逝后,安葬于延安的边区文协山头上,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人民艺术家及其艺术生涯与文协山一样永世长存的敬仰心情。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柯仲平在悼念张寒晖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你的作品和你的为人作风一样,是非常踏实、结实、深刻、非常群众化的。”一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匆匆离去了,他离去的太早太匆忙了。然而,他奉献给人民大众的艺术财富,依然放射着璀璨的光华。全国解放后,《边区十唱》又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熔铸提炼,唱词精练到五段,并定名为《军民大生产》。数十年来,这首优秀的民歌,在华夏大地广泛传唱,妇孺皆晓。它还在大型音乐舞蹈诗史影片《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及广播、电视等领域广为转播,成为激励人民前进的一首战歌。如今,从《推炒面》到《边区十唱》那火热的岁月已过去四十余年了。一个充满着更新更美的歌潮的时代,又呼啸而来,奔腾向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唐人魏徵语)为继承和发扬老区精神,我多么愿意再听听“解放区呀么嗬嗨”那欢快激昂的歌曲,让我们在高歌中前进,在前进中高歌吧!——选自《北斗》1990年第1期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   郭含殿      北宋时期,华池地处与西夏缘边地带,是宋、夏长期民族之争的进退周旋之地。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三月,知庆州范仲淹在实施其积极防御的对夏战略中,曾率军在今华池县境修筑了一座军城,宋仁宗赐名为大顺城。大顺城自建成,在北宋至金近二百年的对夏斗争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它是一代名臣所修,又是皇帝亲自赐名,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撰写的《庆州大顺城记》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更提高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大顺城的具体地址在哪里?《宋史》、《金史》均无确切记载。1984年出版的第一部《华池县志》将今紫坊畔乡高庄村郭畔组城子山一处古城记为大顺城故址,但未注明出于何据。1998年新编《庆阳地区志》对大顺城址的记述仍沿用了《华池县志》之说。近年,笔者参加重修《华池县志》工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原“县志”所记有误。城子山古城是宋安疆寨遗址,今华池县山庄乡二将城子古城才是大顺城故址。其确凿证据有五。其一,历代史籍明确记载城子山古城为宋安疆寨遗址《宋史·地理志》安化县(宋代华池大部属安化县)条有安疆寨,“本西人礓砟寨”(卷87)。据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礓砟寨为西夏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五月修筑。元丰四年(1081)十一月,西夏驻守礓砟寨蕃官香都携家举寨内附,环庆路经略司命大顺城第三副将付谏收复其地,遂为大顺城属寨。元丰五年二月癸丑,宋神宗“诏庆州礓砟寨以安疆为名”(《长编》卷323)。元祐四年(1089)六月又赐予西夏。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月,知庆州孙路再次收复。安疆寨地理位置,《宋史·地理志》记之为:“东至德靖寨(故址在今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九十里,西至东谷寨(在今华池县怀安乡小城子村)六十里,南至大顺城四十里,北至白豹城(今吴旗县白豹乡政府所在地)四十里”(卷87)。清代史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安疆寨在白豹城东南四十里”,“金仍置安疆寨,元废”(卷57)。按照上述方位四至,其位置正好在今紫坊畔乡高庄村郭畔组一带,这里除城子山古城外,周围数十里再无古城遗迹。城子山今距上述四处古城里程也与历代史籍所记基本相符。另据《长编》记载,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六月,知庆州章楶在给朝廷奏请“修复大顺城废安疆寨”的奏折中,除对其方位记叙与《宋史》基本相同外,对其地形、战略地位记叙得更为具体:“其废安疆寨两面亦是大涧,因险起城,费工极少,……其故城虽已废毁,大率版筑处不多,且顺则与之,违则取之,自于朝廷无所不可”(卷474)。今城子山的地形与此所述完全相符。古城坐落在脚扎川源头两条山涧夹峙下的一条山咀上,东侧山涧今名城子沟,西侧名窨子沟,各长约2.5公里。城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北面为脚扎川。城垣坐南向北,呈长方形,南面一段城墙为夯筑,一道护城壕沟与东、西两沟相通,其余三面皆借山势切削而成,沟窄坡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其战略地位,奏折中说:“虽是已给赐城寨,缘城形最为利便,我得之,则柔远寨、大顺城、荔原堡一带边面尽在腹里,控金汤、白豹贼马来路,自隆云一带部族不敢宁处。贼得之,则金汤、白豹尽能障蔽,自欢乐烽下窥汉川不逾十里,卒然寇至,脱没能支。贼马据此以为家计,而数出轻骑以扰吾边,则柔远、大顺、荔原门不敢昼开,是以熙宁中贼筑垒于此”(卷474)。白豹、金汤自元昊称帝反宋即被西夏占领,是西夏南下鄜延、西出庆州的桥头堡。城子山古城出城北脚扎川直达金汤,出城南经古秦直道可通白豹,正当两路要冲。奏折所指“欢乐烽”,即今紫坊畔乡政府所在地北侧山顶上的古烽墩,距城子山1.5公里,直视古城,为其制高点,也是北面脚扎川、吴堡川,南面白马庙川(通荔原堡)、刘坪川(通二将城子)及柔远川支流五家河分水岭之最高点。五水均源出其脚下,南下三川均不足5公里。章楶在向朝廷请示前曾派人作过现场勘察,并绘制了图件。“寻选差权本司干当公事种建中,宫苑使、本路兵马都监、第三将张诚(驻大顺城第三正将)亲指逐处相度形势利害”,“画到图子二本,连粘在前黄帖子”(卷474)。因而其准确与可靠性更为可信。据此,城子山古城为宋安疆寨址确信无疑。其二,二将城子非北宋所置史学家早有定论华池山庄乡雷圪崂村芋台村小组境内有一处古城,今称二将城子。此城地跨两山,由两座土城组成。城周3500余米,残高4至5米。北城依地形而建,很不规则,占地300多亩,南城为长方形,占地450多亩。经现代一些专家学者多次考证,确认为北宋时期的古城遗存。二将城子名称的来历,现代多数资料的说法是为纪念北宋抗击西夏功绩卓著的两位名将范仲淹、韩琦而得名。《华池县志》记载:“第二将城子,又名第二将营,宋范仲淹筑”。新编《庆阳地区志·文物志》记为:“二将城子,北宋范仲淹、韩琦筑”(第三卷,790页)。《军事志》记为:“二将城子,又名第二将营,宋时范仲淹筑,后为颂扬范仲淹、韩琦守边庆州功绩,改为二将城子”(第四卷,350页)。这两处记载均与史实不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二将城子为范仲淹所筑符合事实,但并非与韩琦共筑,北宋时也不称二将城子。范、韩在宋仁宗庆历初同任陕西安抚副使,范兼任环庆路经略使、知庆州。范在庆任职一年半多,在华池境内修筑城寨,史籍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大顺城、凤川寨。韩兼任秦凤路经略使、知秦州(今天水),足迹可能从未到过华池,不存在范、韩同在二将川筑城之史实。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实施“置将法”后,环庆路开始设八将,后增至十一将,其第二将设在环州(今环县),华池境内未设过第二将。清代史学家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明确否定了二将城子为宋第二将城子的说法:“一统志,府东百二十里有第二将城子,宋置,谬甚”(卷57)。据《金史》记载,大金国在南宋绍兴十年(1140)占领宋陕西全境后,将宋环庆路、泾原路合并为庆原路,沿袭宋法,仍置将屯守于各要塞。《金史·地理志》在庆原路“边将”中记道:“第二将营在荔原堡西、白豹城南七十五里”(卷26,地理下),按此方位正是今二将城子古城处。可见,“二将城子”是因金代在其地设“第二将营”后才得名的。由于范、韩在北宋抗击西夏中的杰出贡献,庆州城曾为二人建有生祠,后人怀念他们,把金第二将营传为宋二将城子也就不足为怪了。二将城子倘若为北宋时期修筑,但对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宋史》及宋代有关典籍却没有任何记载,就连被史学家称为记叙宋、夏关系史资料最全、最翔实的李氏《长编》,虽记载了华池在北宋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比如东谷寨、西谷寨、荔原堡等一些小寨堡修筑时间,甚至对怀安镇一处烽墩发生的事都有详细的记载,就是没有二将城子的只言半语,二将城子、大顺城在宋代史籍中从未同时出现过。据此,笔者认为,在北宋时期只有大顺城而无二将城子,故史籍中也就不可能出现二者并存了。对于明、清后《庆阳府志》等地方志出现的二者并存情况,我们只能以清代史学家顾祖禹“谬甚”的观点去解释了。其三,二将城子符合史籍有关大顺城地理环境的记载大顺城的地理位置《宋史》虽无确切记载,但从有关史料对其修筑经过的记叙可知大致方位。《长编》记载: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三月,“己未,环庆路都部署请于柔远寨东,节义烽、马铺寨择地益建城寨,牵制贼势。……并从之”(卷135)。范仲淹于庆历元年(1041)五月知庆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上任后,经过对当时宋、夏军事形势的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大兴城寨、积极防御的对夏策略,并于第二年三月初向朝廷奏请修建大顺城。得到批准后,当月就率军在马铺寨突击10天完成筑城任务。《续资治通鉴》较详细记载了筑城经过:“庆之西北马铺寨,当后桥川口,深在贼腹中,范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佑与蕃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其后。诸将初不知所向,行至柔远,始号令之,版筑皆具,旬日城成,是岁三月也,寻赐名大顺”(卷44)。从这两段史实中得知,大顺城在柔远寨(今柔远城)东,临近节义烽,原地名马铺寨。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柔远城:“东北至大顺城四十里”(卷57)。二将城子所处位置与上述记载基本相符。二将城子位于今柔远城东部,现公路里程仍为20公里。出二将城子西门2公里即为古秦直道,沿直道至今老爷岭正好有一古烽火墩,就是环庆路都部署奏折中所指节义烽。因为宋时主要烽墩均有名称,且从二将城子至柔远独有此一烽墩。这里距二将城子5公里,从此处分路,西至柔远城15公里,沿直道北上至紫坊畔城子山15公里,与《宋史》所记安疆寨“南至大顺城四十里”也相符。至于“庆之西北马铺寨”,因华池全境地处庆阳东北,应为史书之误。北宋仁宗朝著名文臣曾公亮编撰的大型官方兵书《武经总要》对大顺城记述较为详细:“大顺城,新城,北据两川之口,东自乌川路至故凤川城,西自后桥堡川路至十二盘堡,北自椵木岭,与夏国以古道分界。东至花(华)池县界,西至柔远寨界。其椵木岭即突厥川也,东至乌川,西至十二盘堡,南至州,北至蕃界十五里”(前集卷之18)。二将城子与这条记载有三点相符之处:一是二将城子位于“北据两川之口”。二将川在宋时称乌川。宋《太平寰宇记》华池县条有“子午山,旧名翟道山,一谓鸡山,水经云,有乌鸡水出焉”(卷33)即为佐证。二将城子东临二将川河。二将川与吴旗脚扎川均源出紫坊畔乡郭畔岭下。两川今只有百米长的一道崾岘相隔。“北据两川之口”应指这两道川,因为宋时脚扎川是西夏金汤、白豹城夏人经常出扰宋境的主要通道。二是二将城子与大顺城在宋、夏边界所处位置完全吻合。宋、夏当时在华池的边界“北自椵木岭,与夏国以古道为界”。古道即古秦直道,南从合水县入华池县境后沿子午岭主峰北上经老爷岭、紫坊畔等地直至今乔川北部出境。椵木岭应是今二将城子经老爷岭至紫坊畔这段山岭。大顺城(马铺寨)在未建城前,“深在贼腹中”尚属西夏之地,范仲淹派兵“先据其地”,建城后,边界推移“北至蕃界十五里”。《长编》记载,礓砟寨(安疆寨)在庆州界外二十里,两者共三十五里。与元祐七年知庆州章楶向朝廷奏请修复安疆寨奏折中所记“安疆寨南至大顺城三十五里”也相符。三是二将城子也处在柔远寨与华池县界之间。柔远寨宋时属庆州安化县(今庆阳),华池县在宋熙宁四年十月未废前,治所在今东华池,根据有关资料,两县之界大体以子午岭为界,二将城子位居子午岭东侧,正好处在“东至花(华)池县界、西至柔远寨界”之间。大凤川在今华池县林镇乡境内,其源头紧接秦直道,这里原是秦直道重要军事防区,物资、兵源补充地,秦、汉、唐时期就设有城镇,宋时范仲淹又修有凤川寨,今烟雾沟一带有九处古城遗迹,历称“九城子”。从二将城子沿二将川向东至东华池,再西进大凤川为平川大道,与“东自乌川路至故凤川城”相符。此外,在二将城子至今可见史籍记载这里曾建有水寨之遗迹。《宋史·蔡挺传》记载,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九月,“谅诈亲率军数万攻大顺”,挺“先布铁蒺藜大顺城旁水中,骑渡水多踬,惊言有神”(卷134,列传87)。《宋史·高敏传》:“羌围大顺城……,总管杨遂驻兵大义,以敏为先锋将。夏人攻夺大顺水寨,敏出通路,自寅及午,且战且前,多所斩获”(卷258,列传211)。这些记载说明,大顺城旁筑有水寨。二将城子正好位居二将川与铁匠沟交汇处的西山,其北城城墙从沟底坡下直筑至山顶。今古城隔河对面东山名庙坬山,有长400多米的古山体滑坡,断层距山顶70多米,塌方临河岸处有一道长260多米人工修筑的墙体,顶宽2米,残高6米,墙基距滑坡断面形成外高内低平坦台阶,宽处150米,窄处60多米,地面有大量宋代残瓦。墙体南面延至河边,与古城南面庙沟南侧延伸至河边山体隔河相望,宽不足50米。从现场考察分析,为当时利用山体滑坡修筑的土坝遗迹。从这里拦蓄,蓄水面可长达数里,最宽处有200多米,北连铁匠沟,南接庙沟,使二将城子北、东、南三面处于水面包围之中,易守难攻,将其推为一处水寨遗址是可信的。而紫坊畔城子山古城,东西两侧只是两条深沟,水量细小,谈不上为河流。两水交汇处,沟道狭窄,没有发现人工修筑或自然滑坡形成蓄水遗迹。在这里修水寨,既无足够的水源,也无防御山洪冲击的条件,更无骑兵渡水作战的可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虽经九百余年,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其四,二将城子符合大顺城驻扎众多兵马的条件大顺城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建成至北宋末,一直驻有大量正规军和地方部队防守。据《宋史·兵志》记载,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仅驻守大顺城的蕃兵就有“二十三族,强人三千四百九十一,壮马三百十四,为一百四十一队”(卷187)。《续资治通鉴》记载,元丰二年(1079)二月庚戌,“以环庆路正兵,汉、蕃弓箭手强人联为八将,第一将驻庆州,第二将环州,第三将大顺城,第四将淮安镇,第五将业乐镇……”(卷74)。“置将法”是宋神宗熙宁后期改革旧兵制而推行的军队建制,每将统领兵马在五千至万人左右。这样多的人马,既要有宽阔的驻扎之地,又要有足够的粮、草和方便的运输补给条件,更需要充足的水源保证。二将城子北、南两城占地750多亩,面积宽广。南城被从中一分为二,分析为当时正规军与地方蕃兵分屯之需而筑。城西有一条古道与秦直道相接,沿秦直道西至柔远寨,南经城壕川至庆州,东沿二将川至华池县城(东华池)或凤川寨距离都不远,交通方便,利于粮、草运输。城临二将川河,有丰富的水源,这些都具备屯驻大队兵马的条件。而紫坊畔城子山古城地处山区,占地仅70多亩,容纳不了大队人马。粮、草补给不仅运距远,而且道路崎岖,交通十分困难。沟谷虽有水源,史籍也有城内有“水井”的记载,但水量极为有限,供应千把人马尚可维持,满足数千至万人之需就难以保证。其五,二将城子出土文物为其正名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二将城子不仅其宏伟的城垣至今仍屹立在人们面前,而且城内留存有大量建筑和生活用品遗物。共和国成立以来,省、地、县文物部门在这里征集和挖掘出许多文物。今居住在城东山脚下的农民魏志辉,承包着南城内已被开垦的耕地。在长期的耕作中,他从地面捡拾或地下挖出过不少有价值的文物,除部分被文物部门征集收藏外,他家现还存有宋、金各个朝代的许多钱币和一口宋代大铁锅、一只黑瓷坛及残缺不全的象棋、围棋、棋盘等物。据魏志辉讲,他曾多次在城内捡拾到上面有“大顺城”字样的条砖、条石和残瓦,可惜全部被遗弃。1991年华池县文化馆干部黄克义曾在南城内拾得一件上有“大顺城宫”四字的残板瓦,它的照片后被收录于甘肃省文物局钟圣祖等编著的《秦直道考察》一书,但却将其发现地误记在紫坊畔城子山。日,笔者与华池县志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考察二将城子时,也在南城的一堆残瓦中,捡得一块上有“大顺城”三字的残瓦。这些出土文物都为二将城子是北宋大顺城故址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选自《陇东报》日第七版   二、南梁革命纪念馆题词荟萃南梁革命纪念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胡耀邦 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胡耀邦 题南梁革命纪念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云 题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习仲勋 题革命先烈们的业绩永垂青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 毅 题发扬南梁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文瑞 题继承革命英烈精神,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 锋 题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先烈们永垂不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秀山 题浩气长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世泰 题学习先烈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精神,发展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经济与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景范 题南梁革命纪念馆成立南梁所发生的革命,历史证明是有生命力的,应该永远纪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 策 题烈士英名 万古长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邦英 题忆先烈增强革命团结 慰英灵加速祖国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锦纯 题穆穆言犹在,悠悠岁岁迁。白骨酬党恩,血为人民溅。明月伴青松,桥山啼杜鹃。功绩垂千古,秦陇换新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黄罗斌 题南梁业绩传千秋 陇东功德昭万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秉祥 题南梁革命精神与桥山共存与日月同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蔡子伟 题功垂千秋 誉满寰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兆相 题昔日驰骋在秦陇倾洒热血建功勋今朝高原呈盛世建设四化慰忠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岱峰 题革命先烈们的英名和光辉业绩永远留在南梁人民的记忆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生华 题继承先烈遗志 发扬革命精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登瀛 题学习革命先烈,做共产主义新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国栋 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革命英烈永垂不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赵启民 题革命先烈浩气长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占彪 题向为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洪超 题南梁根据地是陕甘边人民革命的灯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懋功 题继承南梁革命先烈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牛书申 题高举共产主义旗帜,为完成先烈们未竟之业而奋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伯伦 题向为共产主义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致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正廷 题继承志丹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桂荣 题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振兴山区繁荣富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力贞 题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子奇 题先烈精神如日月经天与世长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冰 题南梁革命精神永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贾志杰 题发扬南梁革命光荣传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侯宗宾 题永远怀念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卢克俭 题 南梁革命烈士业绩永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占昌 题艰苦奋斗 建设老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耀华 题南梁英豪举红旗,武装起义战顽敌。烈士浩气永长在,奠基西北根据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秦时暐 题忆南梁南岭望晴空,晨雾满山顶。古堡寨子湾,革命留遗容。南梁好地方,人民情最深。革命五十年,旧貌换新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戴占魁 题革命功勋耀史卷,人民至今话志丹。南梁桥山月如水,犹照中国万里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元方 题南梁革命 永放光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文舟 题祝南梁革命纪念馆建立赣鄂湘川红旗高擎召引人民换天地陕甘宁晋革命飚风接应中央转乾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文华 题浩气壮山河 英名永留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天章 题三、碑石文存墓 碑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房宗子李公墓志      公讳祐,李氏,陇右庆州华池□,本前唐之苗裔也。赋性不群,所为有节,孤高洁己,取舍知时。生于五代之末,是以不仕,而于畎亩。后唐宣赐嗣祭田产,因避兵革,失于异姓,公幸耦。圣宋始兴,乃将宣赐庄田文榜起讼于本郡,辨鞫凡经二冬,抵于闻于禁庭勒给我公坊庭之内华耀之间,良田可万余顷,使嗣祭之业复归于子孙。后嗣绵绵,而坐享轻肥。观其德,岂□□哉?公之高祖,行军司马,知坊州,讳绍。曾祖,后唐时叙嗣薛王房宗子出身,守雍州奉先县桥陵台令,讳守圭。祖,坊州宜君县主簿,讳庭信。父,累获本州文解,于乾祐二年九月中,勒牒请摄鄜州防御巡官,讳赞英。生二子,长李公弟,华州乡贡进士,讳鹏。子孙在坊州宜君县薛王庄祖坟处□□□记。公四子:长子庆州乡进士,讳积善;第二子不仕,讳近;第三子坊州乡贡进士,讳祥该。景佑二年,南郊□□,前唐李氏□为子孙未居录仕者,委逐处求访,及许自陈仰勘会诣实闻奏,待与甄钗如己官者,亦与遇转往寻与公之□□子近之。长男侄讳湘,诣登闻鼓院进状蒙编排,至四年七月□□圣旨幸□三□借职湘炷家便簿尉,寻授坊州升平县尉。祥差充凤翔府至监酒税,次转奉职任楷州利亭镇监酒税。内诸房同时授借职□□□□人。开封府嗣郑王房李乾,贸易无为军楚王房李石,泉州江王房李沂,坊州让王房李汝弼,沂州纪王房李继宗,邓州道王房李肪,齐州大郑王房李寿,潍州蔡王房李敢,坊州渤海王房李舜,坊州嗣巨薛王房李祥,密州毕王房李尚,宁州让帝房李浩等九十六人,各授逐州助教。余有进士李智雍等六人与免将来本州文解,次年各赐同进士及第。公第四子坊州乡贡进士,讳积庆。公母同氏,公室刘氏。长子积善娶曹氏,无子。第二子近娶窦氏生二子,长子湘先与叙□同乞□□前唐李氏宗属,蒙恩授将仕郎,守坊州升平县尉。一考丁父忧于康定元年九月□壬日,□李公于庄账门赴选转儒林郎,行华州蒲城县尉。三考得替赴选转承务郎,行宁州司理参军。不成考,丁母窦氏□□□赴选转承事郎,行西州永康军司理参军。二考得替赴选转给事郎,行慈州司法参军。三考得替未赴,调间沂良辰迁母之灵柩,重造砖室合于父茔。后参选转宣德郎,行邠州司户参军。未入赴任间,虔心于公子坟前建祠亭一所,内录此李公之实迹,宗从□原立为碑记。第二子应进士举,讳惟德。公第三子三班奉职祥,娶窦氏,生四子:长子不仕,讳安仁;第二子不仕,讳德仁;第三子乡贡明法,讳评;第四子进士举,讳慥。公第四子积庆,娶王氏无子。噫!公之德晦身逮,戮力起家,非无才以干禄,敖世以邀名,本耻仕于五代之世矣。乃葺治颂业以尽天年,享寿六十一。所谓公之第二子近之长男,邠州司户参军,湘极孝于亲,笃廉于己,虽官涂之南北,亦不暂忘于祖宗,兼虑后代,不知我李公之德,故召余录为碑碣,以永岁时。偶谓以公子孙众多,行迹丕广,不敢以虚华饰真,惟纪实事如曰,不然请俟君子。时皇宋治平三年岁次丙午孟冬初一日刊石,立于墓门永为标焉。  □□□进□□□篆,进士李唐胄书,宁州石匠赵永 刊字   故唐嗣薛王房宗子新授宣德郎行邠州司户参军李湘 立石      明故处士赵公墓志铭       赐进士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佥事前监御史郡人韩奕 撰   赐进士中宪大夫山东按察司副使整饬密云等处备陈大纲 书               乡进士户部郎中郡人丁守中 篆   吾乡有赵公者,有端方朴实之德,为五角世农。或劝之城居,谓深藏可以张华市,公不可,辞以朴;公广粟,乡人多有负租者,或欲官法督取,公不可,辞以义;公尝游江淮,谓居寄得售,无不如意,公不可,辞以亲。惟褐衣野巾,携僮仆与募夫,用子以相有事于畎亩之中,或经年不识城市,真田舍太平之翁也!不幸忽而不起,乡进士刘子伯敬作行状,乃以志铭,托予乃志之。公少有孝行,事考君理母张氏,曲尽孝道,乡党称焉。天下最难事者,继母也。事继母何氏,能至于大顺。兄弟之间,尤为有道。于先人之所遗者,虽斗粟尺帛,不以私。善教二子,长子哲力商,次子鼐力学。尝戒曰:“贾,吾欲其深藏,士,吾欲其登庸,反是吾耻焉。”故哲经营四方,起家万金;鼐学业隽懋,将以收名。定价于时,公之教不可诬也。又人不能婚丧者,捐财以助之;贫不能脑岁者,出粟以给之。五角当北路之冲,居民为迎送之苦,公伐木于山,起第数十楹,凡公私显者,过此延之必有其处,颇为百姓便。故城有神祠,岁久为风雨所漂,公慨然新之。岁时率父老祈祷雨泽,大怃居人之意。公之善最多,大率行义及礼,其他不能尽书。因及公之世系,公讳斌,字时宽,其先直隶太兴人。高祖辉,当洪武十三年,以克复论功,升庆阳卫中左所实授百户,遂家焉。曾祖忠,祖敬,父理。母张氏,生三男一女。长郎公配孙氏,生子二:长曰哲,娶张氏;次曰鼐,府学廪膳生员,娶崔氏。孙男六:曰允吉,聘方氏;曰允亨,曰允升,未聘;曰允安,聘黄氏;曰允宁,曰允康。孙女一,曰夏姐。公生于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卒于嘉靖二十年六月初二日。次年二月二十一日葬于北山祖茔之次。铭曰:五角之山,有耕可留。二子之间,有读可谋。人生如此,事无他求。朴德在风,死也何尤!志成,母孙氏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巳时终,享寿七十有六。本年八月十六日葬焉。明贡士五峰赵公暨配崔孺人合葬墓志铭          乡进士文林郎知清源县事郡人连河刘承宽 撰           庆阳府庠生郡人月峰赵 燿 书           安化县庠生郡人权峰杨天厚 篆      於戏,五峰赵公矣!悲哉!其年是为嘉靖丙寅夏五月二十日也。配崔孺人先公十二年卒,厥子允宁辈卜今年九月十五日启□合墓五角原先茔之次,礼也。预期绍介持支人月峰赵君燿所为状,缧然请门,泣血征铭,予惟与公同门业儒,获公切磋之益者实深,即今永别,敢忌夙雅邪?公墓不予铭而谁铭!公讳鼐,字宗器。先世直隶扬州大兴人。始祖辉者,从高皇帝征剿有功,升授庆阳中左所百户,屯坐五角之原。公号五峰者,以此。辉生忠,忠生敬,敬生理,理生斌,配孙太孺人,生兄哲暨公。公累世积德,顾族大而后昌。公生有奇赞聪慧,不与兄儿同,父母钟爱之。每羡曰:吾家世武得此儿力学,以大门户,厥愿足矣!乃为择师友,授经课艺。才六年,撷英韫粹,发为文草,清雅隽永,自成一家,郡中髦隽咸让之。其时文体少变,公文入格。嘉靖庚寅,充府庠弟子员。甲午应乡试,大为督学者所称许,佥方以唾手期公,不意竟不遇也。殆天丰其才而邅其遭者与?公性孝,事二亲以颜色,饮食起居,承欢膝下,终身无少懈。才有恙,即忧形于色,躬侍汤药,不遑假寐,星月下祈吁求代。比及弃世,哀毁几灭性。殡殓葬祭,咸如礼。墓侧松楸,皆手所亲植,即今且拱矣。公非慕亲之深者,兴家素丰腴,与兄同产,矢不分异。事兄嫂如父母,待子侄无异己出。兄子姓大小贫急者,必周恤尽意。且好施予,重然诺,姻戚有故称贷,剖券不望有所报也。教二子有法度,咸因材成就。二子服公行谊,胥勤啻力学故义气,父名冠一时,乡里多之。下逮僮仆,恩义洽至,故事公者咸尽力而无二心。宴会宾客,必丰必洁,虽不善饮而情意款曲洽如也。交际友朋,辄吐露肝膈,遇所拂忤,唯笑应而已。生平不言人过,且能以片言折是非,人无有不心服者。咸曰,毋为赵君所短也。其见雅重于人者如此。旧业一区,公增构为三,他有隙地,结肆以处商贾,思惟布置,出人意表。号练达世故者,皆以为莫及。嫂父张翁者,乏嗣售产,公倍价偿之。且闻张室之有娠也,因兄迫置乃之日俟翁身后无出,取置未脱也。无何,张生二子,公因尽还之。意不取直,存孤慰嫂,真盛德事!公可谓古之遗厚矣。乙丑,公应贡将入太学,取科第以酬同夙志。乃感奇疾,竟以不起,悲哉!嗟,嗟!彼苍爽服左验毋,亦理数之未定者乎?配崔孺人,舍人伦女,端严淑慎,妇仪母范,克配君子。继配杨孺人,臣女,才德兼全,恤育诸孤,足媲前美,皆公盛德感化之所及也。公生于正德戊辰二月十七日子时,遽距卒之日,享年五十有九。崔孺人生于正德癸酉八月二十六日子时,卒于嘉靖乙卯二月十五日,享年四十有四。生男子二:长允宁,业商,娶主簿殷尚礼女;次允康,安化县庠生,娶舍人黄朝阳女。生女二:一适舍人宋爱男应袭继武;一字游击张祺男子益,俱崔孺人出。孙男子七:曰完,聘孔化女,曰定,聘府庠生张子坤女,曰守,曰宣,允宁出;曰□,曰宇,曰宴,允康出。於戏!公年虽未登耄耋,子孙众多且贤,兰桂竞秀,璠玙骈羡,非树望之厚者,能若是乎?大赵门者,殆靳于公而裕后矣。天顾有意于其间,公复何憾哉?爰系之铭曰:於戏!天生哲人,树德植身,丰予啬应,不宜于君。既孝且友,令名彰闻,克配淑媛,亦美而贤。古曰梁孟,足媲其传,桂兰芬芳,实天之佑。而昌而炽,光裕先后,徙彼五原,有垒其封。松楸郁郁,植维君躬,时展孝恩,爱祜无穷。於戏!不肖男允宁等泣血纳后      德行碑例晋武略佐骑尉太学生占魁公德行碑      古之德重一时,声称后世,有志者任自为之,原不必拘其格而镒其途,而光前裕后其大较也。若皇清待封李公大人,幼读诗书,长习武略,因家务累身,遂入成均。秉性刚方,然诺不欺,宗族乡党之称不可胜纪。待封元配马孺人,治家有道,相夫无违,子二女一,孙八曾孙三,四世同堂,一门衍庆,天保九如,良有以也。箕畴五福,亶其然乎?乃念科第之不易,思进身之有阶,于道光八年进长男景泰,仲男景文俱以千总受职在部,公心于是稍慰。公之愿犹为未足,每念长孙印寿,才质不凡,遂亲教射艺,不惮烦劳,丙申入泮,连登虎榜。天之报施于公也,亦厚矣哉!亲邻远近,溯期懿行,莫不爱之慕之,嘱余文焉。夫吉人天相,有志竟成富贵,世之光前而裕后者,独公也哉?而特以两之帝都,而不畏其难,屡倾囊赀而不惜其费,其志大,其量宏,惟行其心之所安。不顾其势之或阻,此意厚重,未易为二,足为外人道也。贤哉,公也!可以风矣。勅授修职郎候铨儒学教谕县署碾伯县正常丁酉科拔贡李庚飏 拜撰              庆阳府安化县儒学生员马 骙 敬书            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菊月上浣之吉日 立   例授武略骑尉卫千总景文公德行碑      尝思人生天地间,不以寿修短足重,而以德之有无为珍。故语云: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盖以德足重乎一时,重乎后世,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若皇清待封李公大人,其为人也英敏,生性慈祥天成。自幼至壮,惟欲得为加人一等之事,并不入于人所济之途。其存心制行如此,不简其为当世之绝群者乎?创兴建公相上不远,常见公之平生与人相遇往来,不惟不自矜其身荣贵显,亲近有德,大有异于今时之人。而且轻重善恤人患难,以师古为徒,由于实大声宏,人之表扬乎?为公者多反而违公之见赞扬呼,人者又不止一时矣。今形不相较之,当时之多士陋而无称者,不大彰明较著也哉?至公元配待封赵孺人,秉性温柔,无忝生平,生男一女二。次配待封张孺人,淑慎其身,中馈贤主,亦生男一女一。是名扬显贵,子孙贤能,公之一身兼得之矣。以此思维,公之名实足以表正风微矣。沾其德者,咸欲刻石以志德行。碑成之日,嘱余为文,余不辞赘,以述大概云尔。          庆阳府儒学生员眷弟魏大名 顿首 撰并书            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己酉十一月六日 敬立      言志碑刘公讳忠举元配胡氏老孺人之言志碑      尝闻人生斯世,处富贵之境易,处贫贱之境难,处安乐者尚处困苦者犹难也。予想当日我父,祖居西川,依北道而郡保宁,属苍邑而居印山,田肥地茂,无水旱之忧。时有管弦之乐,路有锦江之险,境有创山之雄。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不幸安匪作乱,身罹变□,而干戈扰攘,掳民掠财,有门殚户尽者,有刀亡创死者,有妻离子散者,亦莫不有也。而我父兄弟五人,共患难,同安乐,齐□莺迁之章揫物抹焉。束装就道,脱离故乡之土,扶老携幼,辞却祖祠之香。荷釜而任囊,山路崎岖,弗言跋涉之劳;道路遥远,行辞风霜之苦。脱钓之鱼,急不得任饥而跳脱;出巢之鸟,恨不得高翔而远集。拯一家于水火之中,纳老幼于衽席之上,于是府汉□□也。内乡居畏池坝而属南郑。革故鼎新,创业垂统,立万世无疆之业,修千载不拔之基。□说身逢□平而丰岁不烟,□□□□去而水患相侵,□年饥饿,父子不顾母女春耕夏耘,鸡三鸣即身起;秋收冬藏,鼓三更而未眠。创业垂统衍火宗,子恩未报,父躯已殁,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于是立志又祀,以经有德,名垂於碑,千古不朽。      庆阳府儒学生员候补例贡生 李俊杰 谨撰并书           中华民国六年岁次丁巳花月之吉日 立      庙宇碑重修定汉寺碑记      庆邑之东,距城九十里榆林川之定汉寺,依山凭陵,建设殿宇,重峰叠嶂,环翠三溪,石涧合流。自周昭王时□□□□兴于汉明,梦丈六金身大觉金仙。而摩尼竺法,遂衍中国,合天普立,梵宫广建于斯也。旧正殿佛三尊,菩萨三尊,金刚二尊,石阁菩萨三尊,旁列罗汉诸天,以其合百二阎浮,悉登妙觉,脱离苦海也。左殿祖师二尊,以其天花涌莲,悟得面壁也。山门天王四尊,以其大振衣钵,广辟法门也。旁建钟楼一座,以其鲸音透彻,唤回尘梦也。虽寺历来源远,被葺代不乏人,兹值天启甲子,栋挠柱腐,瓦毁墙圮,信士任友信、居宾李应选、任怀德偕僧至存,乃集合会众等十方,檩越随力捐资,鸠工聚材。栋柱更以新者,砖瓦易以坚者,墙垣砌以石者,自是宣扬佛化,金碧辉煌,梵宫焕然,维新圣像,恬然庄严。钟楼耸然改观,人天醒然觉悟,城坚固绵绵,善建功德,不可无传,遂镌名立石,永垂不朽云。      赐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太常寺少卿麻僖 撰文并书           明天启七年岁次丁卯□月□日 立 石      重修兴禅寺东岳庙子孙圣母宫碑记      天下事创者恒难,而述者恒易。肽事有近于述,而实同于创者,其名若易,而其实则难。庆地虽属朔方,寺庙亦去多矣,古今创述者亦不乏矣。□□之东北,有张巴河者,距城五十余里,峰峦丘壑,颇据山川之胜。西有圣母宫,东有东岳庙,南有兴禅寺,内有大佛殿,左有地藏殿,右有观音殿,前有韦驮、关圣殿。自创建以来未竣其功而倾圮左甚,几同于无居。其地者张宗孟、张大生等,触景兴思而苦无主之者,于是访兴教寺。比丘道详者,法号灿如上人,聪慧勤敏,群延首事,而为上人者,慨然不辞其力,极力募修,朝夕不息,寒暑无间,迄今五年余矣,而巍乎焕乎,三处告竣。居其地者,因其事之难而功之竣也,因请记于余。余以为此述也乎哉。此创也,其事足以毕前人之志,其功足以开后人之绩,而其心足以兴善念于无穷焉,爰为勒石以志不朽。安化县正堂加二级又加三级于鼎元、儒学训导、郡人岁进士李起 沐手谨记菩萨戒弟子宗炫 沐手谨书清康熙岁次戊子仲秋之吉日 立纪念碑三八五旅七七○团大生产纪念碑      抗战以来,我团即留守后方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屯田政策,一面保卫边区,一面生产建设。几年来,由于党政军民的帮助和我全体指战员的努力,得以突破敌封锁,度过抗战难关。为更进一步生产建设,积蓄反攻力量,去年四月,奉命开抵大凤川。当时,大凤川是一片荒凉地带。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经过二年之劳动创造,我团已开地三万四千亩,修筑营房四百余间。为了便利军民运输,今年又费工四千五百日修竣凤川抵合水之大道五十余里及小凤川口木桥一座。并操有作坊手工业、山货割漆等副业生产数十种。现在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对于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我全体同志莫不争先恐后,克己奉公。如开荒中,有的半夜烧火挖地,有的抱病上山;如练兵中,人人昼夜苦练,反复操作,精神更为热烈。生产之劳动英雄、学习模范与工作模范者全团数以百计。连长邓中华、刘全清,指导员王立有,排长张永海、朱炎林,班长王德金、吴开祥,战士窦喜才、李占荣、李发才更是群众中的出色人物。此二年中,我团牺牲有三人:九连杨全成建筑中伤亡;张友成在保卫边疆战斗中流血牺牲;五连李三明操劳成疾,病殁于医院。我全体同志誓死完成三人遗志,直抵胜利之全程,完成革命事业。谨此碑文,以资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三八五旅七七○团团 长:张才千政 委:宋景华副团长:卜万科参谋长:李迎希主 任:曹传赞 暨全体指战员敬志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 立      悦乐《华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碑文   华池在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以至土地革命时期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们在十八年以来不惜血汗头颅,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坚持了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扫尽人生道路上的荆棘,为我辈以至后代造就莫大幸福。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死犹生。我们将踏着你们的血迹,完成你们未竟之业。我全县人民无日不深明(铭)肺腑,故慷慨筹资,立碑表衷。华池县筹备烈士碑委员会主 任 袁凯成委 员 王 杰 张彦福 张生杰 董兴旺 李 湖 白忠义 张天礼 杨生元 李培贤 李长秀代笔人 宁县张承明石 匠 曲子县程自忠 庆阳县张学仁公元一九五零年四月五日清明节建立   ——录自悦乐镇悦乐烈士纪念塔      华池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文》   解放前的华池,同全国各地一样,笼罩着法西斯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灾难沉重的工农大众,受尽了军阀官僚的横征暴敛,帝国主义的野蛮掠夺,地主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广大劳苦群众,衣食无着,过着极端悲惨的牛马生活。黎明前,被压迫人民一直在呻吟、挣扎、反抗,憧憬着新的生活。一九二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东方升起了太阳,全国各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火焰。英雄的华池人民,被革命浪潮所激动,在党的领导下,于一九三一年配合当地党组织积极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工农武装,成立了南梁游击队,为后来创建陕甘边红军游击队奠定了基础。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四年先后肃清了华池境内地主、恶霸的反动武装,摧毁了反动统治,打垮了封建势力,解放了荔原堡,正式建立了苏维埃—南梁政府。在继续胜利的基础上,巩固与扩大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壮大陕甘工农红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英雄的华池县劳动人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积极支援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伟大的革命斗争时期,无数爱国志士,高举起革命大旗,投入了历史巨变的革命洪流,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党的坚强战士,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党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无数的宝贵生命。烈士的可贵鲜血没有白流,它浇灌着革命烈士的花朵到处开放,渲染了胜利的红旗四海飘扬。先烈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永远激励着后代,为党为人民树立了万代楷模,作了争取人民新世纪的胜利前奏。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人站起来,真是可歌可泣的光荣伟绩。现在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高举三面旗帜,沿着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建设着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在胜利跃进的今天,全县人民为继承先烈们的未竟遗志,怀着沉痛悼念的心情,建立这座巍碑,永远纪念烈士们精神与人民革命事业永垂不朽!甘肃省华池县党政军及人民团体 敬立   公元一九六五年七月一日   ——录自华池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碑文   南梁,位于陕甘边界的桥山山脉北段。解放前,这一带人民备受反动官府和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苦难深重,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九二九年,刘志丹等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进行军事活动。一九三零年十月,刘志丹同志率陇东民团军第六营在合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鸣犬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