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ab比值偏低(a)检查结果比

其他人还看了哪些
每日在线答疑和“脂蛋白-a”相关的论文
目的探讨脂蛋白-a水平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2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和同期年龄、性别构成相近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健康人群50例,检测分析他们的血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LRP)及白细胞(WBC)计数水平,并观察其中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后24小时、72小时、5天LP(a)、CRP、白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结果(1)主动脉夹层组、急性心肌梗塞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清平均LP(a)浓度分别为327.35±89.23mg.L^-1、261.35±77.54mg.L^-1、79.69±21.63mg.L^-1,三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动脉夹层组和急性心肌梗塞对照组患者血平均CRP水平分别为12.12±6.15mg.dL^-1和10.31±8.33mg.dL^-1,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1.06±4.2×10^9.L^-1、10.38±5.6×10^9.L^-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前两组患者间CRP、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主动脉夹层发病后72小时内LP(a)、CRP水平和白细胞水平均呈持续性升高,入院后第5天CRP、白细胞水平明显下降,LP(a)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其促炎症反应有关。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及尿白蛋白的对比分析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患者,24h尿白蛋白定量为(0.095±0.05)g/24h,69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24h尿白蛋白定量为(O.25±0.14)g/24h,29例2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24h尿白蛋白定量为(1.01±0.67)g/24h,41例健康体检人员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与正常健康体检人员相比较,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患者,2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蛋白-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蛋白-a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有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脂蛋白-a[LP(a)]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采用彩色超声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中MMP-9及LP(a)等指标;并以同样的方法观察高血压合并2型DM的患者86例辛伐他汀(10mg/d·次)治疗12周前后的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DM的患者IMT值、斑块发生率、颈动脉斑块积分及MMP-9和LP(a)等值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IMT:(1.29±0.10VS0.96±0.15)mm;斑块发生率:(79.8%VS22.6%);颈动脉斑块积分:(6.0±0.4VS1.7v0.7);MMP-9:(649.1±51.0VS213.2±23.3)μg/L;LP(a):(7;342.2VS765.4±154.1)mg/L(P〈0.01)]。MMP-9及LP(a)与高血压合并2型DM的患者IMT值、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0.74、0.84、0.76、0.78、0.80,P〈0.05)。经辛伐他汀治疗12周,MMP-9和LP(a)下降,颈动脉斑块有所消退。结论MMP-9及LP(a)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经辛伐他汀治疗,在MMP-9及LP(a)下降的同时颈动脉斑块有所消退。
目的观察脂蛋白—a[LP(a)]水平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CVD)患者血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老年CV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比浊法对60(男34例,女26例)例老年CVD患者血清中LP(a)进行测定,然后分为急性期组与稳定期组和男性组与女性组进行比较。结果 Lp(a)的浓度在老年CVD的急性期远高于稳定期,有显著差异,与性别无关。结论 Lp(a)的检测在老年CVD的病前预测,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治疗效果判断上,对临床有很大帮助。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心脏超声对1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行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iPTH、Lp—a并作相关分析。结果:(1)随着肾功能下降,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增加,心室射血分数(EF)下降;同时iPTH、Lp—a水平逐渐升高。(2)CKD各期i胛H水平与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CKD各期Lp-a水平与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3)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iPTH与Lp-a呈正相关(P〈0.05)。结论:CK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能与iPTH、Lp—a水平有关,控制iPTH、Lp—a水平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短时间飞行训练时飞行员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脂蛋白-a(LPa)的代谢特征,为实施干预措施、保障飞行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物活性法,对40名战斗机飞行员按不同飞行条件检测飞行训练前后血液TG、Ch、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飞行员飞行后10 min TG、Ch分别为(0.71±0.18)、(4.35±0.50)mmol/L,均明显低于飞行前水平(1.01±0.39)、(5.06±0.57)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1次飞行后10 min和2次飞行后10 min TG分别为(0.76±0.13)、(0.68±0.21)mmol/L,Ch分别为(4.42±0.46)、(4.31±0.53)mmol/L,均明显低于飞行前水平(1.06±0.46)、(0.97±0.33)mmol/L,(5.06±0.62)、(5.06±0.54)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昼航和跨昼夜、3 G和5 G载荷、3 km和5 km高度飞行训练后10 min TG、Ch水平也均明显低于飞行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于飞行后12 h,上述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短时间飞行训练可致飞行员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一过性降低,经飞行员自身的生理调节,飞行后12 h血脂水平可恢复至飞行前状态。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中内脂素(visfatin,VF)、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88例,依据是否伴有肾病分为无肾病组(82例)和肾病组(106例),其中肾病组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UAER)情况分为低量组(UAER≤300 mg/24 h,58例)和高量组(UAER〉300 mg/24 h,48例),同期选取体检科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VF、LP-a、HCY水平,分析UAER与血清中VF、LP-a、HCY水平的关系。结果肾病组患者血清中LP-a、HCY均明显高于无肾病组和正常组,高量组患者血清中LP-a均明显高于低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中VF水平方面,高量组〉低量组〉无肾病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UAER分别与LP-a(r=5.013,P〈0.05)、VF(r=5.864,P〈0.05)、HCY(r=7.246,P〈0.05)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中VF、LP-a、HCY水平表达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有关,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医师监测DN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金月芽期刊网 2018三种试剂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比较--《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三种试剂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比较
【摘要】:目的为更好的在临床开展脂蛋白(a)[Lp(a)]的检测,观察不同试剂检测Lp(a)的差异.方法选用三种Lp(a)市售试剂,使用厂商各自提供的配套校准液校准分析仪器并用相应的定值质控血清进行校准验证后,再分别检测30例患者新鲜血清中Lp(a)的浓度.结果三种试剂检测得到的患者血清Lp(a)具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和线性,r0.95,P0.01.说明由于Lp(a)的颗粒大小不一,在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时,若选用不同厂商提供的试剂,就可能导致检测结果无可比性.结论临床实验室在建立Lp(a)检测方法时,必须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46.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俊;;[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李俊;李艳锋;韩晓铃;;[J];医学综述;2008年04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忠余;杨庆华;张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杨良勇,杨素;[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谢恺庆,杨海波,周红卫,张绍峰,孙安远;[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4期
王剑青,邓安国,戴勇;[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7期
吴家明;[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1期
姚强,钱家麒;[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年02期
顾一峰;卫刚;江玉贞;王蔚琼;;[J];中国血液净化;2006年01期
张涤华,余学清,郑智华,许元文,马祖等,吴培根,董秀清,沈清瑞;[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02期
余月明,郭虹,段建,曹礼应,王柏青,余开慧,卓红爱;[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07期
张丽霞,只野寿太郎,山本匡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年03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丹;张玉峰;陈根云;王娟;;[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于敏;南征;史耀勋;田谧;李萌;赫岩;王安娜;;[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02期
胡国朝;石宏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2期
张琳;曹式丽;;[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4期
房向东;秦艳东;涂卫平;邹宏昌;秦晓华;;[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李先平;葛肖宏;王敏;曹虹;;[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7期
王锋;范亚平;俞燕;吴建华;张义德;;[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龚苏飞;冯曦;颜紫宁;邢昌赢;;[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孙悦;何立群;;[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0期
凌天佑;谭少华;;[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3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芳;[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苟晔荔;[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庄一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3年02期
戴保贤!550002,宋明海!550002,李羚!550002,赵素云!550002,张流忠!550002,高奇!550002,贾文敏!550002;[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年04期
甘平,梁金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张振华,赵峰,王吉寿;[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王远,李俊巧,王建平,姜文,陈兴;[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06期
钱书虹,钱庆文,王书珺;[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殷卫兵;[J];中原医刊;2001年04期
王兴祥,冯义柏,曹林生,曾秋棠,程龙献;[J];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01期
陈培培,梅长林,潘凤军;[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3期
张海萍,蔡宏伟,谭秀娟;[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葉菲;H.MK.MKK申竹芳;谢明智;;[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管茶香;张长青;罗自强;秦晓群;刘惠君;;[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丁玲;屠幼英;陈晓敏;;[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邓穗德;容莉莉;张齐勇;巫小莉;周小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黄淑莲;阮小林;黄春英;;[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韩小增;;[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宝强;唐丽萍;雷幼萍;;[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安红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汤铁钢;李庆忠;金山;杨元帅;;[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龙奇华;;[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邝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陈英;[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张蕾;[N];中国石化报;2003年
岳学民;[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陈昂;[N];中国财经报;2008年
涂梅;[N];市场报;2005年
张成液;[N];电子报;2004年
李焕如;[N];北京科技报;2003年
董江凯;[N];中国包装报;2004年
时仲省 高思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卫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
侯巍;[D];吉林大学;2006年
王维婷;[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高玉敏;[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张克强;[D];天津大学;2004年
刘颖;[D];同济大学;2008年
刘晓永;[D];江南大学;2007年
吴代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倪学文;[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陈晓锋;[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海娥;[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高凤玲;[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李聚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梁柱;[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刘虹;[D];江南大学;2008年
郑建明;[D];浙江大学;2004年
赵颖翡;[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华蕾;[D];吉林大学;2007年
盖延红;[D];青岛大学;2006年
任朝辉;[D];四川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刘沛1& 吴著球2
(1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 河南镇平&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1
【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整理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数据,对比患有冠心病检验者(44例)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检测出的脂蛋白(a)量、直接胆红素量和总胆红素量。结果 患有冠心病检验者的脂蛋白(a)含量较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高(P<0.05),而胆红素的含量较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低(P<0.05)。结论 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利于准确诊断冠心病,存在诊断作用。
&&& 【关键词】脂蛋白(a)& 胆红素& 诊断& 冠心病
&&&&&&& 临床将AS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其特点为&双高&,这里的&双&是指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有2个危险因素&脂蛋白(a)、胆红素[1],均为独立的、无依赖性因素。本文中整理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数据,对比患有冠心病检验者(44例)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检测出的脂蛋白(a)量、直接胆红素量和总胆红素量。从而分析这2个因素的诊断意义。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患病组:选择我住院部患有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选择标准患者满足为WHO诊断要求,男、女患者数分别为34例、10例,17例年龄在62岁以下、46岁以上;27例年龄在81岁以下、63岁以上。检验组: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男、女患者数分别为33例、11例,19例年龄在62岁以下、44岁以上;25例年龄在83岁以下、65岁以上。检验组与患病组可对比检测数据。
&&&&&&& 1.2 方法& 选用的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型号为7170A,检测时选择矾酸盐法(胆红素试剂为浙江东瓯生产)和比浊增强法(脂蛋白(a)试剂为上海科华生产)。血液标本为静脉血,使用促凝管空腹采血。整理未患冠心病的检验者(44例)数据,对比患有冠心病检验者(44例)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检测出的脂蛋白(a)量、直接胆红素量和总胆红素量。
&&&&&&& 1.3 处理检测数据& 统一将数据处理为(x-&s)形式,脂蛋白(a)取对数值处理,t检验对比数据。
&&&&&&& 2 结果
&&&&&&& 患病组脂蛋白(a)含量较检查组高(P<0.05),表1详示;患病组胆红素的含量较检查组低(P<0.05),表2详示。
&&&&&&& 表1& 脂蛋白(a)含量检测数据对数值
&&&&&&& 组别&&&&&&&&&患者数&&&&&&&&&& 脂蛋白(a)量(mg/L)
&&&&&&& 患病组&&&&& 44例&&&&&&&&&&&& 327.78&141.48
&&&&&&& 检查组&&&&&&&&&44例&&&&&&&&& 184.82&86.41
&&&&&&& 表2& 胆红素含量检测数据
&&&&&&& 组别&&&&&&&& 患者数 &直接胆红素量&&&&&&&&& 总胆红素量&&
&&&&&&&&&&&&&&&&&&&&&&&&&&&&&&&&&&&&&&&&&&& (u mol/L)&&&&&&& (u mol/L)
&&&&&&& 检查组&&&&&&&& 44例&&&& 3.37&1.08&&&&&&&&&& 9.88&3.81
&&&&&&& 患病组&&&&& 44例&&&& 4.14&1.33&& 1&&&&&&& 4.10&4.70
&&&&&&& 3 讨论
&&&&&&& 3.1 胆红素作用& 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为内源性降解产物[1],其结构独特,呈现不对称的卷曲形,可通过与白蛋白结合而清除自由基[2]。血清中多种形式的胆红素都存在清除作用,抵抗氧化脂质的反应,阻碍合成ox-LDL[3],ox-LDL为AS的作用因子之一。由此可知,胆红素含量过低是导致冠心病的原因之一。此外,胆红素对胆固醇的促溶、促排作用[3]也可以避免AS。胆红素的多种作用,使其成为冠心病诊断中的检验值之一。本文中患病组各种形式胆红素的含量均较检查组低(P<0.05),验证了上述理论。
&&&&&&& 3.2 脂蛋白(a)作用& 脂蛋白(a)的组成结构相似于LDL[2],结构的主要连接键为二硫键。在血液中的含量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为基因控制[1],且与性别无关。与其他脂蛋白比较,其生理特性为独立性[2],既不参与转化也不随之变化。其与纤溶酶为竞争关系[1],抑制纤溶酶原的结合、转化[2],激活抑制因子对激动剂的作用[2],抑制纤维蛋白发挥溶解功效[1],导致AS等多种心血管病。此外,其与巨噬细胞作用,使泡沫细胞的形成时间更短,从而导致粥样斑块[1]。因此将其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检验值之一。本文中患病组脂蛋白(a)含量较检查组高(P<0.05),验证了其含量过高为致病原因之一。
&&&&&&&&&&&&&&&& 参 考 文 献
[1]张俊,冯杰,高兴玉,等.血清胆红素及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446&447.
[2]Ishikawa K,Navab M.Leitinger N,et a1.Induction of heme ox-ygenase-1 inhibits the monocyte transmigration induced by mildly oxidized LDL[J].J Clin Invest,):.
[3]党晓霞,蔡琴,赵旅,等.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5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蛋白a高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