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同时相向开出,经过六小时相遇,相遇后货车右行驶了八小时到达甲地,请问相

基本相遇问题-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基本相遇问题
导读:同时出发相遇类:,5小时两车相遇,两车几小时相遇?,5小时相遇,先后出发相遇类:,又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又经过4小时相遇,然后继续前进与张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中点附近相遇类,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了66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的地方相遇,直到两人相遇,相向而行1.5小时相遇,50分钟后两人相遇,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7小时同时出发相遇类:
(1) 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2 )、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几小时相遇?
(3)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先后出发相遇类:
(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2千米,客车先行1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出发,又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两车又经过4小时相遇,求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中途停车类
(1)甲乙两城相距138千米,张、赵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张每小时行13千米,赵每小时行12千米,赵在行进中因修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前进与张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
(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中点附近相遇类
(1)甲地到乙地快车每小时行4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2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了66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之间的距离?
反向行驶类 (1)两车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52千米,甲车先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开出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远
(2)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当客车行驶6小时,货车行驶7小时后,两车相距699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3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的时候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1~5】题只列式或方程不必解答:每题6分,共30分
1、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车先行1小时,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5小时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3、大头儿子的家距离学校3000米,小头爸爸从家去学校接大头儿子放学,大头儿子从学校回家,他们同时出发,小头爸爸每分钟比大头儿子多走24米,50分钟后两人相遇,那么大头儿子的速度是每分钟走多少米?
4、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先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5、两个港口相距644千米,甲乙两船同时相对开出,7小时相遇,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快2千米,求乙两船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紫藤、贞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紫藤每小时行16千米,贞香每小时行9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5千米的地方相遇,求她们的相遇时间?
7、爸爸,妈妈早上分别从家出发,向相反方向去公司上班,爸爸开车每分钟600米,妈妈步行每分钟150米,一天妈妈先出门20分钟后,爸爸才出发,爸爸出发15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公司,两家公司相距多少米?
8、两城相距495千米,甲、乙两车从两城同时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比乙车每小时慢5千米,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9、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对面开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20千米,求甲、乙两地间距离?
1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甲、乙两地相距45千米,小王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步行去乙地,小李上午9时骑车从乙地出发去甲地,两人于上午11时在途中相遇,已知小李的速度是小王的3倍,求小王、小李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2、小红家住学校正南方,小玲家住学校正北方,两家之间相距1800米,每天上学小红比小玲早走5分钟而同时到校,已知小红、小玲每分钟走80米与60米,求小红家距学校多少米?
13、甲乙两座城市相距530千米,货车和客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在行驶中因故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向前行驶与货车相遇.问相遇时客车、货车各行驶多少千米?
14、王明和妹妹两人同时从相距4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明每分钟行120米,妹妹每小时行8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明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妹妹后,立即回头向王明跑去,遇到王明再向妹妹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明和妹妹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9~14题】列式或方程解答。【每题10分,共60分】 包含总结汇报、高中教育、农林牧渔、外语学习、行业论文、经管营销、旅游景点、出国留学、教学研究以及基本相遇问题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经过6小时相遇 客车每_百度知道
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经过6小时相遇 客车每
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经过6小时相遇 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我有更好的答案
(x+75)*6=810
可以再请教一题嘛
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 从左到右每隔6厘米染上红色 同时从右到左每隔5厘米染上蓝色 两端不染 有多少个点同时被染上红色和蓝色
5和6不超过100的倍数有:30、60、90答:有3个点同时染了红色和蓝色
采纳率:26%
在30,5厘米外开涂,6厘米处开涂,60,90处重合(距左侧)因100能被5整除,从左从右画是一样的,所以从左开始可以再请教一题嘛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 从左到右每隔6厘米染上红色 同时从右到左每隔5厘米染上蓝色 两端不染 有多少个点同时被染上红色和蓝色(x+75)*6=810x=60有3点重合。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
(x+75)*6=810
(75十x)x6=81O
(75+X)*6=810
(x+75)x6=810;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六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各以原速继续前进,客车又行了四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题目不完整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优秀作文《甲乙两人隔河放羊》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甲乙两人隔河放羊》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甲乙两人隔河放羊》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甲乙两人参加数学竞赛小升初》4800字甲乙两人参加数学竞赛,甲有1/9回答错误,乙回答正确了7道题,甲乙都回答正确的题的道数是占总数的的1/6,甲乙甲回答正确了几道题
首先,因为甲答错题目总数的1/9,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题目总数的1/6,所以题目总数就是6和9的整数倍.也就是18的整数倍.(题目数目不可能出现分数吧)  然后,又因为乙答对7道题,而且因为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题目总数的1/6,那么题目总数绝对不超过42.(要是超过了42乙答对的题目全部还到达不了1/6)
符合条件的有2个:18和36
先看18,甲对了8/9(做题不是对就是错了,你这问题应该没有不对不错的情况吧),就是16道,乙又对了7道,这样的话大家同时对的至少有16+7-18=5,而题目设定最多为1/6*18=3,不符合,剔除.
再看36,甲对了32道,乙对了7,他们同时对的至少有32+7-36=3,这时大家同时正确的为6,在这一假设下是成立的.
所以答案是32
1、在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金额的0.1%和0.3%分别缴纳印花税和佣金,瑶瑶的爸爸某日以每股10.65元买进3000股,后以每股2.86元的价格卖出,在这次交易中,他一共赚了多少元?
13.86*3000*(1-0.1%-0.3%)-10.65*3000*(1+0.1%+0.3%)
3、“农夫果园”水果超市到冬枣产地去收购冬枣,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水果超市距离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不计损耗,水果超市要想实现25%的利润,每千克冬枣的售价是x元
x-1.20-400*1*1.50/1000=25%x
x=2.4
4、景山小学组织学生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着。已知45座客车每辆租金220元,60座客车每辆租金300元。问:(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
学生有x人
(x-15)/45-1=x/60      240/60=4  4*300=1200元
X=240               220*6=1320元  租4辆60座的
5、稿费纳税方法是:①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③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最近,王老师获得一笔稿费,按规定应缴纳434元个人所得税,问王老师这笔稿费有多少?
缴纳434元个人所得税所以稿费超过800元
(4000-800)*14%=448  没超过4000元
434/14%=3100元
800+3100=3900元
6、商店将某种型号VCD按进价的140%定价,然后再实行“九折酬宾,外送50元出租车费”的优惠,结果每台VCD获利145元。那么每台VCD的进价是多少元?
进价为x元
140%x*90%-50-x=145
X=750
7、一条深海大白鲨的鱼头长4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白鲨全长多少米? 身长=4+尾长
尾长=4+身长/2=4+(4+尾长)/2
尾长=12米
身长=16米
8、甲、乙、丙、丁四人共有60本书,如果甲增加4本,乙减少1本,丙扩大5倍,丁减少一半,则四个人的书相等,四个人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60/4=15本
甲有15-4=11本
乙有15+1=16本
丙有15/5=3本
丁有15*2=30本
9、师徒两人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师傅的合格率为94%,徒弟的合格率为80%,两人一共有 130个零件不合格,他们共有多少个零件合格?
设总共有x个零件
(1-94%)x+(1-80%)x=130
X=500
500*2-130=870个
1.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几秒?
2.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超过他用了10秒.已知火车长90米.求火车的速度.
3.现有两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行12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每秒行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后快车超过慢车,求两列火车的车身长.
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5.小英和小敏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速度和车身长,他们拿了两块跑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了火车从她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敏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20秒.已知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你能帮助小英和小敏算出火车的全长和时速吗?
6.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要30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身长各是多少米.
7.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从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而行.一列火车开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10秒.3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9秒.火车离开乙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8. 两列火车,一列长120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160米,每秒行15米,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几秒钟?
9.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10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90米,求列车的速度.
10.甲、乙二人沿铁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8秒钟,离甲后5分钟又遇乙,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7秒钟,问从乙与火车相遇开始再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二、解答题
11.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快车车尾接慢车车尾时,求快车穿过慢车的时间?
12.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两车车头齐时,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
13.一人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跑步.一列长288米的火车从对面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14.一列火车长600米,它以每秒10米的速度穿过长200米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多少时间?
———————————————答 案
——————————————————————
一、填空题
1. 这题是“两列车”的追及问题.在这里,“追及”就是第一列车的车头追及第二列车的车尾,“离开”就是第一列车的车尾离开第二列车的车头.画线段图如下:
设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列车离开需要x秒,列方程得:
102+120+17 x =20 x
x =74.
2. 画段图如下:
设列车的速度是每秒x米,列方程得
10 x =90+2×10
x =11.
3. (1)车头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画线段图如下:
则快车长:18×12-10×12=96(米)
(2)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画线段图如下:
则慢车长:18×9-10×9=72(米)
4. (1)火车的速度是:(440-310)÷(40-30)=13(米/秒)
(2)车身长是:13×30-310=80(米)
5. (1)火车的时速是:100÷(20-15)×60×60=72000(米/小时)
(2)车身长是:20×15=300(米)
6. 设火车车身长x米,车身长y米.根据题意,得
7. 设火车车身长x米,甲、乙两人每秒各走y米,火车每秒行z米.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①-②,得:
火车离开乙后两人相遇时间为:
(秒) (分).
8. 解: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两车所行距离之和恰为两列车长之和,故用相遇问题得所求时间为:(120+60),(15+20)=8(秒).
9. 这样想:列车越过人时,它们的路程差就是列车长.将路程差(90米)除以越过所用时间(10秒)就得到列车与人的速度差.这速度差加上人的步行速度就是列车的速度.
90÷10+2=9+2=11(米)
答:列车的速度是每秒种11米.
10. 要求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就必须求出甲、乙二人这时的距离与他们速度的关系,而与此相关联的是火车的运动,只有通过火车的运动才能求出甲、乙二人的距离.火车的运行时间是已知的,因此必须求出其速度,至少应求出它和甲、乙二人的速度的比例关系.由于本问题较难,故分步详解如下:
①求出火车速度 与甲、乙二人速度 的关系,设火车车长为l,则:
(i)火车开过甲身边用8秒钟,这个过程为追及问题:
故 ; (1)
(i i)火车开过乙身边用7秒钟,这个过程为相遇问题:
故 . (2)
由(1)、(2)可得: ,
所以, .
②火车头遇到甲处与火车遇到乙处之间的距离是:
③求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
火车头遇甲后,又经过(8+5×60)秒后,火车头才遇乙,所以,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
④求甲、乙二人过几分钟相遇?
(秒) (分钟)
答:再过 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二、解答题
11. 1034÷(20-18)=91(秒)
12. 182÷(20-18)=91(秒)
13. 288÷8-120÷60=36-2=34(米/秒)
答:列车的速度是每秒34米.
14. (600+200)÷10=80(秒)
答: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80秒.
平均数问题
1. 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2. 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3.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4. 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5. 食堂买来5只羊,每次取出两只合称一次重量,得到十种不同的重量(千克):47、50、51、52、53、54、55、57、58、59.问这五只羊各重多少千克?
1、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一串数,问其中的第1995项是多少?
解答:2、5、8、11、14、……。 从规律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且首项是2,公差是3, 这样第1995项=2+3×(1995-1)=5984
2、在从1开始的自然数中,第100个不能被3除尽的数是多少?
解答:我们发现:1、2、3、4、5、6、7、……中,从1开始每三个数一组,每组前2个不能被3除尽,2个一组,100个就有100÷2=50组,每组3个数,共有50×3=150,那么第100个不能被3除尽的数就是150-1=149.
3、把1988表示成28个连续偶数的和,那么其中最大的那个偶数是多少?
解答:28个偶数成14组,对称的2个数是一组,即最小数和最大数是一组,每组和为: 1988÷14=142,最小数与最大数相差28-1=27个公差,即相差2×27=54, 这样转化为和差问题,最大数为(142+54)÷2=98。
4、在大于1000的整数中,找出所有被34除后商与余数相等的数,那么这些数的和是多少?
解答:因为34×28+28=35×28=980<1000,所以只有以下几个数:  34×29+29=35×29
34×30+30=35×30
34×31+31=35×31
34×32+32=35×32
34×33+33=35×33
以上数的和为35×(29+30+31+32+33)=5425
5、盒子里装着分别写有1、2、3、……134、135的红色卡片各一张,从盒中任意摸出若干张卡片,并算出这若干张卡片上各数的和除以17的余数,再把这个余数写在另一张黄色的卡片上放回盒内,经过若干次这样的操作后,盒内还剩下两张红色卡片和一张黄色卡片,已知这两张红色的卡片上写的数分别是19和97,求那张黄色卡片上所写的数。
解答:因为每次若干个数,进行了若干次,所以比较难把握,不妨从整体考虑,之前先退到简单的情况分析: 假设有2个数20和30,它们的和除以17得到黄卡片数为16,如果分开算分别为3和13,再把3和13求和除以17仍得黄卡片数16,也就是说不管几个数相加,总和除以17的余数不变,回到题目1+2+3+……+134+135=136×135÷2=9180,9180÷17=540, 135个数的和除以17的余数为0,而19+97=116,116÷17=6……14, 所以黄卡片的数是17-14=3。
6、下面的各算式是按规律排列的:
1+1,2+3,3+5,4+7,1+9,2+11,3+13,4+15,1+17,……, 那么其中第多少个算式的结果是1992?
解答:先找出规律: 每个式子由2个数相加,第一个数是1、2、3、4的循环,第二个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 因为1992是偶数,2个加数中第二个一定是奇数,所以第一个必为奇数,所以是1或3, 如果是1:那么第二个数为1992-1=1991,1991是第(1991+1)÷2=996项,而数字1始终是奇数项,两者不符, 所以这个算式是3+1989=1992,是(1989+1)÷2=995个算式。
7、如图,数表中的上、下两行都是等差数列,那么同一列中两个数的差(大数减小数)最小是多少?
解答:从左向右算它们的差分别为:999、992、985、……、12、5。 从右向左算它们的差分别为:1332、1325、1318、……、9、2, 所以最小差为2。
8、有19个算式:
那么第19个等式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多少?
解答:因为左、右两边是相等,不妨只考虑左边的情况,解决2个问题: 前18个式子用去了多少个数? 各式用数分别为5、7、9、……、第18个用了5+2×17=39个, 5+7+9+……+39=396,所以第19个式子从397开始计算; 第19个式子有几个数相加? 各式左边用数分别为3、4、5、……、第19个应该是3+1×18=21个, 所以第19个式子结果是397+398+399+……+417=8547。
9、已知两列数: 2、5、8、11、……、2+(200-1)×3; 5、9、13、17、……、5+(200-1)×4。它们都是200项,问这两列数中相同的项数共有多少对?
解答:易知第一个这样的数为5,注意在第一个数列中,公差为3,第二个数列中公差为4,也就是说,第二对数减5即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样所求转换为求以5为首项,公差为12的等差数的项数,5、17、29、……, 由于第一个数列最大为2+(200-1)×3=599; 第二数列最大为5+(200-1)×4=801。新数列最大不能超过599,又因为5+12×49=593,5+12×50=605, 所以共有50对。
10、如图,有一个边长为1米的下三角形,在每条边上从顶点开始,每隔2厘米取一个点,然后以这些点为端点,作平行线将大正三角形分割成许多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三角形。求⑴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三角形的个数,⑵所作平行线段的总长度。
解答:⑴ 从上数到下,共有100÷2=50行, 第一行1个,第二行3个,第三行5个,……,最后一行99个, 所以共有(1+99)×50÷2=2500个; ⑵所作平行线段有3个方向,而且相同, 水平方向共作了49条, 第一条2厘米,第二条4厘米,第三条6厘米,……, 最后一条98厘米, 所以共长(2+98)×49÷2×3=7350厘米。
11、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解答:11月份有30天。 由题意可知,总厂人数每天在减少,最后为240人,且每天人数构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相当于8070÷15=538 也就是说第一天有工人538-240=298人,每天派出(298-240)÷(30-1)=2人, 所以全月共派出2*30=60人。
12、小明读一本英语书,第一次读时,第一天读3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读了35页便读完了;第二次读时,第一天读45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结果最后一天只需读40页就可以读完,问这本书有多少页?
解答:第一方案:35、40、45、50、55、……35 第二方案:45、50、55、60、
65、……40 二次方案调整如下: 第一方案:40、45、50、55、……35+35(第一天放到最后惶熘腥ィ?/P>第二方案:40、45、50、55、……(最后一天放到第一天) 这样第二方案一定是40、45、50、55、60、65、70,共385页。
13、7个小队共种树100棵,各小队种的查数都不相同,其中种树最多的小队种了18棵,种树最少的小队最少种了多少棵?
解答:由已知得,其它6个小队共种了100-18=82棵, 为了使钌俚男《又值氖髟缴僭胶茫?敲戳?个应该越多越好,有: 17+16+15+14+13=75棵, 所以最少的小队最少要种82-75=7棵。
14、将14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排成一列,已知它们的总和是170,如果去掉最大数和最小数,那么剩下的总和是150,在原来排成的次序中,第二个数是多少?
解答:最大与最小数的和为170-150=20,所以最大数最大为20-1=19, 当最大为19时,有19+18+17+16+15+14+13+12+11+10+9+8+7+1=170, 当最大为18时,有18+17+16+15+14+13+12+11+10+9+8+7+6+2=158, 所以最大数为19时,有第2个数为7。
1、(1)○△□□○△□□○△□□……第20个图形是(□)。
(2) 第39个棋子是(黑子)。
2、 小雨练习书法,她把“我爱伟大的祖国”这句话依次反复书写,第60个字应写(大)。
3、 二(1)班同学参加学校拔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6个同学是(男同学)。
4、 有一列数:1,3,5,1,3,5,1,3,5……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58)。
5、 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珠子共100个,按照3红2白1黑的要求不断地排下去。
(1)第52个是(白)珠。
(2)前52个珠子共有(17)个白珠。
6、甲问乙: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0天是星期(日)。
乙问甲: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二)。
2006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这个月的28日是星期(日)。
※ 甲、乙、丙、丁4人玩扑克牌,甲把“大王”插在54张扑克牌中间,从上面数下去是第37张牌,丙想了想,就很有把握地第一个抓起扑克牌来,最后终于抓到了“大王”,你知道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37÷4=9…1 第一个拿牌的人一定抓到“大王”,)
1、(1)□。
(2)黑子。
3、男同学。
4、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58)。
(1)第52个是(白)珠。
(2)前52个珠子共有(17)个白珠。
6、(日)。(二)。(日)。
※ (37÷4=9…1 第一个拿牌的人一定抓到“大王”,)
1、(1)○△□□○△□□○△□□……第20个图形是(□)。
(2)○□◎○□◎○□◎○…… 第25个图形是(○)。
2、运动场上有一排彩旗,一共34面,按“三红一绿两黄”排列着,最后一面是(绿旗)。
3、“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从小爱数学……”依次排列,第33个字是(爱)。
4、(1)班同学参加学校拔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6个同学是(男同学)。
5、有一列数:1,3,5,1,3,5,1,3,5……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58)。
6、甲问乙: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0天是星期(日)。
乙问甲: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二)。
2006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这个月的28日是星期(日)。
※ 甲、乙、丙、丁4人玩扑克牌,甲把“大王”插在54张扑克牌中间,从上面数下去是第37张牌,丙想了想,就很有把握地第一个抓起扑克牌来,最后终于抓到了“大王”,你知道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 37÷4=9…1 (第一个拿牌的人一定抓到“大王”)
1、(1)□。
(2)○。
2、绿旗。
4、(1)男同学。
5、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58)。
6、(日)。(二)。(日)。
※ 37÷4=9,,1 (第一个拿牌的人一定抓到“大王”)
作文二:《甲、乙两人玩纸牌游戏问题》300字16.甲、乙两人玩纸牌游戏,从足够数量的纸牌中取牌.规定每人最多两种取法,甲每次取4张或(4﹣k)张,乙每次取6张或(6﹣k)张(k是常数,0<k<4).经统计,甲共取了15次,乙共取了17次,并且乙至少取了一次6张牌,最终两人所取牌的总张数恰好相等,那么纸牌最少有 108 张.
分析: 设甲a次取(4﹣k)张,乙b次取(6﹣k)张,则甲(15﹣a)次取4张,乙(17﹣b)次取6张,从而根据两人所取牌的总张数恰好相等,得出a、b之间的关系,再有取牌总数的表达式,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设甲a次取(4﹣k)张,乙b次取(6﹣k)张,则甲(15﹣a)次取4张,乙(17﹣b)次取6张,
则甲取牌(60﹣ka)张,乙取牌(102﹣kb)张
则总共取牌:N=a(4﹣k)+4(15﹣a)+b(6﹣k)+6(17﹣b)=﹣k(a+b)+162,
从而要使牌最少,则可使N最小,因为k为正数,函数为减函数,则可使(a+b)尽可能的大,
由题意得,a≤15,b≤16,
又最终两人所取牌的总张数恰好相等,
故k(b﹣a)=42,而0<k<4,b﹣a为整数,
则由整除的知识,可得k可为1,2,3,
①当k=1时,b﹣a=42,因为a≤15,b≤16,所以这种情况舍去;
②当k=2时,b﹣a=21,因为a≤15,b≤16,所以这种情况舍去;
③当k=3时,b﹣a=14,此时可以符合题意,
综上可得:要保证a≤15,b≤16,b﹣a=14,(a+b)值最大,
则可使b=16,a=2;b=15,a=1;b=14,a=0;
当b=16,a=2时,a+b最大,a+b=18,
继而可确定k=3,(a+b)=18,
所以N=﹣3×18+162=108张.
故答案为:108.
作文三:《8、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200字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考点:光的反射;光反射的可逆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①甲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说明从乙的眼睛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射入了甲的眼睛;
②要判断乙能否看到甲的眼睛,关键是要看甲的眼睛发出的光线是否会经平面镜的反射进入乙的眼睛.
解答:解: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发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作文四:《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5小时行了20千米》800字1. 甲乙两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5小时行了20千米,此时正好与乙相遇,相
遇后乙又行了4小时到达A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2100米的公路,前五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要三天完成,
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方程解)
3. 京泸高速公路全长大约1200千米,一辆大客车和一脸小客车分别同时从上海和北京
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六小时在途中相遇。如果大客车的速度是小客车的2/3,两辆车的速度各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4. 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100
千米,货车每小时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5. 修一条15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2/3,剩下四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6. 一艘货轮从上海开往广州,了全程的35%,这时离上海260千米,山海到广州的航程
是多少千米?
7.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三小时后相遇,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比
是7:5,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16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 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80米,提前六分钟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就要
迟到3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9. 一条公路,甲单修用12天完成乙15天完成,甲先修2天  乙也来参加,还要多少天完
10. 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往武汉如果每小时行驶80千米,16.5小时到达。如果12小时到达,
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1.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五小时行20千米,此时正好与乙相遇,相遇
后又行四小时到达到达A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 一个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总数的40%再加工300个就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
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13. 李明要看一本207页的故事书,5天看了115页。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
14. 某工厂四月份(30天)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平均每天要生产400个才能完成任务,实
际上前六6天就生产了3000个。照这样计算,完成原计划任务要用多少天?
1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6小时到
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16. 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
小时行4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7. 汽车厂计划25天组装汽车4000辆,实际提前5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组装汽车多少
辆?(用方程解)
18.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间向相反的方向行驶,5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
车离乙地还有60千米,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5:7,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9. 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20. 一条路已修好和未修好的长度比是1:5,如果在修490米,已修好和未修好的比值是3,
这条路多少米?
作文五:《2、甲乙两人观察同一单摆的运动,甲每经过2》2000字崇庆中学高11级4、24班国庆假期作业训练(三)
《机械振动》《机械波》创新提高篇
1.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1m和x=12×101m
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图示为某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平衡位置处于和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质点P、Q都首选沿y轴正向运动  B.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D.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3.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4s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处,波速为2m/s,则( D )
A.振源O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P点振幅比Q点振幅小
C.再经过△t=4s,质点P将向右移动8m
D.再经过△t=4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4m -
4.一简谐横波正沿x轴的正方向在弹性绳上传播,振源的周期为0 .4 s,波的振幅为0.4 m.在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则在t0+0.3 s时(BD)
A.质点P正处于波谷
B.质点Q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C.质点Q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 D.质点M正处于波谷
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元P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质元Q和质元N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B.质元Q和质元N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C.质元Q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m D.质元Q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6.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下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成为这个波峰点,则t的可能值有(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1=2.0m和x2=12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根据图对简谐波的波长和波速有如下一些判断:
①波长可能等于4.0m  ②波长可能等于10m  ③最大波速等于1.0m/s ④最大波速等于5.0m/s
t/s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D)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 ①和④
8. 如图在一条直线上有三点S、M、N,其中S为波源,距M点为12m,距N点为21m.由于波源S的振动在直线上形成一列横波,其波长为8m,波速为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先开始振动,N点后振动,振动时间相差2.25s,但振动周期都为2s B.M点在最高点时,N点在平衡位置以上向下振动 C.M点在最高点时,N点在平衡位置以上向上振动 D.振动过程中M、N两点的位移有可能在某时刻相同
9. 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为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衍射现象
10.某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9,如果把地球表面走时准确的摆钟搬到该行星表面,摆钟的分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实际时间应是(     )
A.2.25h    B.1.5h     C.4/9h    D.2/3h
11.如图1 所示,用手拿着绳子的一端上下摆动,保持摆动幅度相等,就会看到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设在t时刻波传到P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在此时刻质点A(在波谷处)加速度向上
B.在此时刻质点B速度向下
C.再过T/2时间,绳上波形如图2所示  D.再过T/2时间,质点A向右移过?/ 2的距离
12.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波源的频率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单位时间内经过媒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13.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由a点第一次到达b点用了0.2s,它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相同.又经过0.4s时间,振子第二次到达b点,在这0.6s时间里振子通过的路程是10cm.求该弹簧振子的周期及振幅.
14.如图13为一列横波t=0时刻波的图象,并向右传播,经过1.1秒,质点A第三次处于波峰,则这列波的波速为多少?经过多少时间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
15.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的A、A'之间来回滑动,A,A'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相等且都为?,?很小。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
求:(1)容器的半径; (2)小滑块的质量;
(3)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
假期电影院之《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部将人类的科技、文明的发展和未来想象到了极致的电影,虽然距离《黑客帝国》第一部的上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虽然电影工业以几何级数的方式迅猛发展,但是没有任何导演敢号称自己的电影能够超越黑客帝国。
电影曾经有着这样宣传,所有的影迷绝对会喜欢里面的所有镜头,(确实果真如此,因为我们看见黑客帝国里面的镜头被后来无数的电影模仿或者化用);但是只有读了大学的人才能看懂第一集;,第二集则需要有研究生学历,并且一定是理工科的;至于第三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看懂的人就并不多了,因为他需要你读了博士或者博士后,非理科不行,并且还要兼通宗教、历史、和哲学。
尽管有这么高的观看难度,但是仍然不能阻挡所有人对于电影的渴望。
如果同学们希望挑战一下自己的智力和理解能力,那么不妨去碟铺上租回《黑客帝国》三部曲,记得要租DVD版本的哦,要是家里有音响系统,那么一定要打开,让我们进入神奇的《黑客帝国》。
如果观看有困难,或者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使用百度搜索,输入关键词:黑客帝国,影评,介绍、解读等。祝大家国庆长假快乐、健康!记得看国庆阅兵式哦! 2
作文六:《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走了一个全长》400字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甲乙两船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距A地700米处第一次相遇,两船继续航行,到达对岸后返航,在返航途中,距乙地400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1 种解法    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走了一个全长,这时距A点700米,也就是甲走了700米,乙走了全长减去700米, 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一共走了三个全长,这时距B点400米,也就是甲走了一个全程加上400米,乙走了两个全程减去400米, 因此,甲实际上走了3*700=2100米 则全程=2100-400=1700米
---------------------------------------------------------------------------------------------------------------------
700×3-400 =2100-400 =1700米 答两地距离是1700米
------------------------------------------------------------------------------------------------------------
3种解法    解:第一次两船相遇时,甲船走了700,设乙现在走的为X
则第二次想遇时乙的速度不变,一共走了1100,那么第一次也走了1100,而第一次甲走的700加上乙走的1100
所以全程为1800
----------------------------------------------------------------------------------------------------------------------
解:如图,蓝色的线段表示甲所行路程,红色的线段表示乙所行路程,第一次在点C处相遇,第二次在点D处相遇.AC=700米,BD=400米,
可以看出两次相遇时,甲乙共走了3个AB.
∵甲乙共走一个AB时,甲走了AC=700米,
∴甲乙共走了3个AB时,甲就走了700×3=2100米
∴AB=2100-400=1700米
∴CD=AB-AC-BD=1700-700-400=600米
即两次相遇地点相距600米.
考点:相遇问题.查看本题
专题:综合行程问题.
分析: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700米,即此时甲行了700米,则每共一行个全程,甲就行700米,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行了3个全程,则此时甲行了700×3=2100(米),又此时距B地400米处第二次相遇,所以两地全程为:700×3-400=1700(米).所以两次相遇地点相距1700-700-400=600(米).
解答:解:700×3-400
=2100-400,
=1700(米);
1700-700-400=600(米);
答:两次相遇地点相距600米.
作文七:《已知甲乙两人在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300字已知甲乙两人在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现在把跑道分成相等的4段,即两条直道和两条弯道的长度相同.甲平均每秒跑4米,乙平均每秒跑6米,若甲乙两人分别从A、C两处同时相向出发(如图),则:
(1)几秒后两人首次相遇?请说出此时他们在跑道上的具体位置;
(2)首次相遇后,又经过多少时间他们再次相遇?
(3)他们第100次相遇时,在哪一条段跑道上?
1,(200/2)/(4+6)=10秒
4*10=40米
2,  200/(4+6)=20 秒
3,第100次相遇时经过 10+20*(100-1)=1990秒
第100次相遇时甲跑了 4*1990/200=39圈······160米
200-160=40米
(1)10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此时他们在跑道上的具体位置是A往B 40米处。
(2)首次相遇后,又经过20秒他们再次相遇。
(3)他们第100次相遇时,在跑道DA段上距离A 40米处。
(1)设x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依题意得到方程4x+6x=100.
解得x=10.
甲跑的路程=4×10=40米,
答:10秒后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他们在直道AB上,且离B点10米的位置;
(2)设y秒后两人再次相遇,依题意得到方程4y+6y=200.
解得y=20.
答:20秒后两人再次相遇;
(3)第1次相遇,总用时10秒,
第2次相遇,总用时10+20×1,即30秒,
第3次相遇,总用时10+20×2,即50秒,
第100次相遇,总用时10+20×99,即1990秒,
则此时甲跑的圈数为1990×4÷200=39.8,
200×0.8=160米,
此时甲在AD弯道上.
作文八:《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300字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如图所示.已
知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跑道上OC段长度为60m.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都沿A-B-C-D同向绕行,至少要经多长时间才能相遇?在什么地方相遇?
分析:当甲乙二人反向绕行时,在O点相遇,设跑到周长为S,甲运动的路程为
+60m,乙运动的路程为
-60m,根据速度公式求所用时间,根据所用时间相同列方程求解;
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方向在跑道上绕行,当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一圈,设所用时间为t,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再求出乙所跑路程确定相遇位置.
解答:解:设跑道周长为S,反向绕行时,
甲运动的路程为:s甲=
+60m,-----①
乙运动的路程为:s乙=
-60m,-----②
由于相遇时运动的时间相等,则:
3m/s ,
S=480m;
设设同向绕行时ts后相遇,
由题知,s甲=s乙+480m,
t ,v甲=5m/s、v乙=3m/s,
∴5m/s×t=3m/s×t+480m,
解得:t=240s,
s乙=v乙t=3m/s×240s=720m,
相遇地点与起点A的距离为:s′乙-s=720m-480m=240m,即在C点相遇.
答:至少经240s后才能相遇,在C点相遇.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确定无论是同向还是反向绕行,相遇时用的时间相同;二是确定同向和反向绕行时二人所跑路程的关系.
作文九:《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700字1.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18秒,2分后又
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问:(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 (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还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2.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往返跑步,甲每秒跑3米,乙每秒跑7米。如果他们第四次相遇
点与第五次相遇点的距离是150米,那么A,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3. 一只野兔逃出66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7步。猎狗至少要跑
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
4. 小炎和小锋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小炎和小锋的速度比7:5,当小炎行了全程的4/5时,己超过相遇地点169米,相遇
时小炎比小锋多行了多少米?
5.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4:3,相遇后, 乙每小时比甲快24千米。甲车
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乙车一共行了8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4,相遇后甲车的速度变慢,乙车的速度
加快。甲、乙两车以5:6的速度继续前进,这样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地还有1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  甲乙两班学生同时步行去公园,甲班每小时4千米,乙班每小时3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坐一个班学生,
如果要求最短时间内到达,求甲乙两班步行距离之比?
8. 甲每小时4千米, 乙每小时5千米,丙骑摩托车只能搭乘一人,载人每小时40千米。丙空车每小时60千米。,为了使甲乙丙
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甲步行的距离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9. 点H,G,E,F,是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求图中阴影部分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几分之几?
10. 如图,AE=BE=120cm,用折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5个三角形求线段ED和EK的长度之和。
11. 下图中有5个完全相同的圆,其中A,B,C,E被固定在桌面上,圆D紧贴A,B,C,E这4个固定圆慢慢地沿顺时针方向滚动,滚动过
程中不发生任何滑动.当圆D再滚回到原来位置时,它自身绕圆心旋转了多少圈
12. BE=2AE,3BF=FC,求三角形EGF是长方形ABCD面积几分之几
13. 梯形ABCD中,DC=3AB,AE=ED,BF=2CF,四边形AEFB的面积是梯形的几分之几?
14. 梯形ABCD中,DC=2AB,AE=EB,AF=DF,三角形PCB的面积是梯形的几分之几?
15. 连接原正六边形的中点到到顶点得新的六边形,求大小两个六边形面积之比?
(C) 2017 ZuCiWang.Com 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两地相距40km 的文章

 

随机推荐